GB/T37311-2019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

PerformanceevaluationofQinchuancattleanditscrossbreedingprogen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的编号:GB/T37311-2019。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共有11页,发布于2019-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4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30
  • 实施日期2019-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695.32KB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


国家标准 GB/T37311一2019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 PerformaneeevaluationofQinchuancattleanditserossbreedingprogeny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311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森田万强、林清、江中良、梅楚刚成功赵春平、高恺刚陈峰涛、周永明
GB/37311一2019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体况和产肉性能评定的要求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676牛肉等级规格 NY/T2660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秦川牛杂交后代onchuaneattleecrossbreedingprgeny 以秦川牛为父本,其他地方黄牛为母本,经过杂交获得的含秦川牛血统75%及以上的后代 生长性能评定 4.1评定指标 公、母牛分别对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42月龄、48月龄的体高、体斜 长、胸围、坐骨端宽和体重5项指标进行评定 初生牛只评定体重 4.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NY/T2660的规定执行 4.3评定方法 按照表1评定体高、体斜长、胸围,坐骨端宽和体重等级 以上指标不在同一等级的,按最低指标的 等级定级 表1生长性能等级评定 母 月龄 坐骨端宽 胸围 等级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体重 体高 体斜长 坐骨端宽 体重 kg em kg cmm cm cm cmm cm cm cm 特级 30 28 级 28 26 初生 25 二级 23 三级 23 20
GB/T37311一2019 表1续 母 月龄 胸围 坐骨端宽 体斜长 坐骨端宽 等级 体高 体斜长 体重 体高 胸围 体重 cm cm cm cmm cm kg cm cm cm kg 21 15 特级 132 140 179 300 105 l15 160 250 -级 95 l4 125 135 170 19 260 l10 157 200 165 15 220 15o 134 93 l08 152 13 二级 l18 125 150 148 12o 三级 108 13 200 92 106 12 19 133 45 182 23 350 110 122 167 280 特级 21 18 -级 131 141 172 330 108 119 160 260 12 二级 17 126 139 169 18 310 106 115 155 240 三级 124 127 158 16 280 104 113 150 16 200 特级 135 150 183 24 470 116 128 170 20 340 22 9 -级 132 147 174 450 l12 124 l65 320 18 129 144 19 09 121 160 18 171 二级 400 300 126 142 168 17 340 106 119 155 17 270 三级 特级 138 153 193 25 490 123 135 173 21 400 -级 134 151 186 23 450 119 130 168 20 360 24 二级 130 148 184 20 410 115 125 164 19 320 三级 127 141 180 18 370 111 120 159 18 280 22 特级 140 26 540 158 196 128 l45 180 470 136 154 192 23 124 14n 174 21 420 -级 490 30 21 132 150 188 450 120 137 171 20 380 二级 19 三级 128 146 183 19 400 116 133 167 340 特级 142 159 215 27 580 131 147 185 24 510 -级 490 137 156 195 24 540 127 l42 181 23 36 二级 133 153 180 22 530 123 138 175 22 450 27 170 20 519 21 三级 152 l19 134 169 410 158 220 153 175 特级 143 29 660 133 26 610 -级 138 630 128 142 16o 24 58o 155 200 27 42 190 二级 133 153 25 600 123 132 150 23 560 三级 128 151 185 23 570 120 128 145 22 540 特级 145 160 225 32 750 135 155 200 30 680 -级 140 157 210 30 710 130 l45 180 26 640 48 28 660 125 24 二级 135 155 195 135 165 590 150 155 三级 130 190 24 600 120 130 23 530 注:各等级所列数值均为该项的最低要求
GB/37311一2019 体况评定 5.1母牛 母牛体况评定采用9分制,1分一2分体况差,3分4分体况较差,5分7分体况理想,8分以上 体况过肥 评分标准见表2 表2母牛体况评分 体况类型 评分 况 体 述 描 虚弱型 棘突,横突、臀骨或肋骨处触之无肉 尾根周围和肋骨凸出极其明显 尾根周围和肋骨凸出不是很明显 个别棘突仍然很尖并可触摸到,但肋骨的背部有部分组 营养不良型 织覆盖 单个肋骨仍清晰可见但触摸无特别尖感 棘突和尾根周围有明显的可触摸到的脂肪 肋 纤瘦型 骨的背部有部分组织覆盖 单个肋骨不再清晰可见 可触摸到每个棘突,触之无尖感,而是圆突感 肋骨、横突和骨 临界型 覆盖有一些脂肪组织 中等型 肋骨处脂肪触之有弹性,尾基周围可触摸到脂肪层 中等偏上型 触摸到棘突须使劲下压,肋骨和尾根周围能触摸到大量的脂肪 外显丰满,具大量脂肪 肋骨和尾根周围覆盖有很多弹性脂肪组织 外阴部和胯部长有 优良型 脂肪 几乎触摸不到棘突 肋骨、尾基部周围和外阴下处有大量的脂肪沉积,“球状”样脂肪凸起 肥胖型 比较明显 尾根周围和骨充实脂肪组织,呈“球状”样脂肪突出 骨架不再可见,且几乎不能触摸到 过度肥胖型 牛的运动能力因大量的脂肪沉积而大大削弱 5.2育肥牛 观察育肥牛臀部,胸部和腹部两侧三个部位,腰度等级分为上等、中等、下等 评定方法见表3 表3肥育牛漂度评定 描 述 部位 上等朦度 中等腰度 下等腮度 臀部浑圆,阴囊附近沉积一定的脂 肌肉较丰满,懒结节和坐骨结节瘦斜,棱角分明,憾结节,坐骨节 肪,如果后躯呈方形,是脂肪沉积过 臀部 虽不可见但不显露[参见附录A显露,肌肉较少[参见附录A中 多的表现,在尾根两侧也都有脂肪的 中图A.1(中] 图A.l左)] 沉积[参见附录A中图A.1(右)] 胸部饱满整齐,开阔,胸缘底部高过胸部较开阔、表面光滑丰润,触牛体较瘦、胸部窄小,尖斜、不开 .2" 胸部膝关节,触摸感觉存在较多脂肪[参摸有脂肪[参见附录A中图 阔,触摸没有软绵的脂肪感[参 A. 见附录A中图A.2(右刀 见附录A中图A.2(左1 (中)门 腹部饱满浑圆,呈圆简状,水平线超腹部容量较大,较圆 感觉不到腹部紧缩,容量不大,皮松有皱 过后膝关节(参见附录A中图A.3下明显的瘦感(参见附录A中裕(参见附录A中图A.3上虚 腹部 虚线 图A.3中实线 线
GB/T37311一2019 5.3公牛 通过眼观和触摸,按照成年公牛腰部及臀部皮下脂肪的覆盖程度评定 评定方法见表4 表4公牛体况等级评定 体况评分值 评定方法 体况等级 用手触摸牛的每一短肋,轮廓清晰突出,没有脂肪覆盖其周围 腰角骨,尾根和肋骨眼 瘦 观突起明显 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单独的短肋,但感觉其端部不如1分体况那样锐利,有一些脂肪 偏瘦 覆盖于尾根周围,腰角骨和肋骨不明显 有力下压,能触摸到短肋,很容易触摸到尾根部两侧区域有一些脂肪覆盖 正常 触摸尾根周围覆盖的脂肪柔软,略呈圆形,有力下压也难以触摸到短肋,可见更多的覆 稍肥 盖于肋骨,牛的整体脂肪量较多 牛体的骨架结构不明显,驱体呈短粗的圆简状,尾根和腰角骨几乎完全埋在脂肪里,肋 肥 骨和大腿部明显沉积大量脂肪,短肋被脂肪包围,牛体因积累大量脂肪而影响运动 6 产肉性能评定 6.1产肉性状评定 6.1.1评定指标 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 6.1.2测量方法 按NY/T2660的规定测量 6.1.3评定方法 按表5评定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等级 以上指标不在同一等级的,按最低指标的等级定级 表5产肉性能等级评定 母 月龄 等级 宰前活重 屠宰率 净肉率 宰前活重 屠宰率 净肉率 % %6 % 6 kg kg 特级 490 56 46 430 52 44 -级 460 54 44 400 50 42 24 48 40 二级 430 52 42 370 45 38 三级 400 50 40 340 540 470 54 58 50 特级 46 510 56 48 450 52 -级 44 30 二级 480 54 46 430 50 42 44 48 40 三级 450 52 410
GB/37311一2019 表5(续 母 月龄 等级 宰前活重 屠宰率 净肉率 宰前活重 屠宰率 净肉率 kg % % kg % % 55 特级 62 510 580 52 48 550 58 50 490 53 级 46 36 44 二级 520 56 48 460 51 三级 54 46 49 42 500 440 特级 66o 64 54 610 60 52 -级 630 62 52 580 58 50 42 48 二级 600 60 50 550 56 57o 三级 58 48 530 54 46 注各等级所列数值均为该项的最低要求 6.2胞体性状评定 6.2.1评定指标 嗣体重、嗣体长、嗣体胸深1、晌体胸深2、后腿围眼肌面积、皮下脂肪厚度、肋间脂肪厚度肋肉厚 度、外观均匀度、肌肉附着、大理石纹花纹、肉色、脂肪弹性与粘性、脂肪颜色 6.2.2测量方法 胭体重、眼肌面积、背腰厚度测量方法按NY/T2660规定执行;肉色、大理石花纹、脂肪颜色指标测 量方法按NY/T676的规定执行 胭体长、鹏体胸深、后腿围、肋间脂肪厚度、肋肉厚度、外观均匀度、肌肉附着、脂肪弹性与粘性测量 方法见附录B 6.2.3 评定方法 按附录C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按式1)计算制体得分值 6.2.3.1 S S×W 式中: S -洞体得分值; S 各指标评分; 各指标权重,%,见表6 W 表6各评定指标权重 序号 权重/% 评定指标 体重 10.5 肘体长 6.0
GB/T37311一2019 表6(续 序号 评定指标 权重/% 制体胸深1 4.5 厕体胸深2 4.5 4.5 后腿围 眼肌面积 12.0 皮下脂肪厚度 6.0 肋间脂肪厚度 6.0 肋肉厚度 6,0 外观均匀度 7,0 1m 13.0 肌肉附着 12 6.0 大理石花纹 13 肉色 4.0 14 脂肪弹性与粘性 4.0 15 脂肪颜色 6.0 6.2.3.2按表7评定酮体等级 表7朋体等级 啊体评定得分值 朋体等级 1.0~1.9 普通 2.0~2.9 良好 优秀 3.,0一3,9 特级 4.0 注,各等级所列数值均为该项的最低要求
GB/37311一2019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肥育牛漂度感官评定示意图 A.1肥育牛腰度臀部感官评定见图A.1 左下等脚度中中等郡度右上等原度 图A.1漂度臀部感官评定 A.2肥育牛腮度胸部感官评定见图A.2 左(下邻腺度中(中邻腺度右(上邻膜度 图A.2漂度胸部感官评定 A.3肥育牛腰度腹部感官评定见图A.3 上虚线下等脚度 中实线中等腰度 下虚线上等躲度 图A.3漂度腹部感官评定
GB/T37311一201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朋体质量评定指标测量方法 B.1朋体长 胸骨前缘到耻骨联合分割处,用皮尺测量,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2朋体胸深 胸体最宽处,即第12肋骨处,用骨盆仪测量 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3 洞体胸深2 第67肋骨处,用骨盆仪测量 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4 后腿围 经髋关节用皮尺围绕一周测量,用软尺测量 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5外观均匀度 将」体挂起,肉眼观测 B.6脂肪弹性与粘性 对处于自然状态的洞体肌肉脂肪进行触摸感测 B.7 肋间脂肪厚度 第6一7肋骨处的脂肪厚度,用皮尺测量 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8胁肉厚度 第6~7肋骨最弓处厚度,用骨盆仪测量 单位为cm,保留1位小数 B.9肌肉附着 将洞体挂起,肉眼观测
GB/37311一2019 录 附 C 规范性附录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朋体指标评分 」体指标评分见表C.1 表c.1朋体指标评分 评 分 4分 1分 2分 3分 洞体重/kg 150~199 200~249 250299 >300 鹏体长/cm l60l69 170179 180l99 >200 45一49 >0 朋体胸深1/ cm 35一39 40一44 洞体胸深2/em 34一36 3742 4347 >48 65一68 69~71 72一74 后腿围/em >75 眼肌面积/em 75一79 8084 8589 >90 皮下脂肪厚度/cm 1.0~1.4 1.51.9 2.0~2.4 2.5 肋间脂肪厚度/cm 3,03,4 3.,53,9 4.0~4.4 4.5 肋肉厚度/cem 4.24.6 4.75.1 5.25.4 5.5 形态较差,薄、长宽形态一般,厚度较形态较好,长、宽较外观嗣体好,长、宽 外观均匀度 不 足,血污多 差,无病拱伤,血污厚,无病损伤,血污而厚,无病损伤 无 损伤 较多 少,无皮毛残屑 血污及皮毛残屑 脂肪覆盖度50%以 背部不厚,胸肋稍浅 背厚,胸圆,夙、臀饱 背较厚,况、臀部较 肌肉附着 下;胸脂少,肋间脂扁,夙、臀不丰圆,腿 满丰圆;腿肉发达 突圆,腿部肌肉发达 肪渗透很少 肉欠发达 厚实 大理石纹结构不有大理石纹结构,但 大理石纹结构较肌间脂肪适当,大理 大理石纹花纹 不突出 明显 明显 石纹结构明显 暗淡无光泽,肉色评光泽一般,肉色评定光泽好,肉色评定为光泽好,呈标准肉红 肉色 定为17级,颜色 为16级,颜色鲜26级,颜色略深或色,肉色评定为4级, 艳或深红 浅于上个等级 颜色深浅适度 发白或发黑 肌肉弹性良好,切而 少弹性,切面水分 弹性一般,切面水分 有弹性,不粘,切面 脂肪弹性与粘性 干燥;肌肉表面无 明显 较明显 略显水分" 粘性 脂肪呈浅奶油黄色脂肪洁白,但略带黄 脂肪颜色 脂肪颜色、光泽一般 脂肪洁白,光泽良好 色,光泽较好 光泽较好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GB/T37311-2019

秦川牛是我国黄牛品种之一,该品种生长发育快、体型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备受养殖业者青睐。

为了进一步提高秦川牛的生产性能,在其与其他优良牛种进行杂交后,诞生了许多杂交后代。同时,针对这些杂交后代,也需要有相应的生产性能评定标准来进行鉴定和评价。

GB/T37311-2019《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布的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评定对象: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
  • 评定指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繁殖性能等。
  • 评定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样本群体进行测试和观察,得出其生产性能指标。

其中,饲料转化率是衡量一个牛只饲料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其生长发育情况。生长速度则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因为越快长成的牛只,就越早可以投入市场销售。肉质品质是衡量牛肉口感、嫩度等方面的指标,也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繁殖性能则与养殖后代数量有关,对于繁殖业者而言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GB/T37311-2019《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标准的发布,为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评价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同时,该标准对于其他优良牛种的评定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的相关资料

和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类似的标准

洼地绵羊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洼地绵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洼地绵羊的编号:GB/T37310-2019。洼地绵羊共有9页,发布于2019-10-01
巴什拜羊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巴什拜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巴什拜羊的编号:GB/T37313-2019。巴什拜羊共有8页,发布于2019-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新疆细毛羊

三江白猪

秦川牛

内江猪

中国西门塔尔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