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498-1993

工程地质术语

Engineeringgeologicalterminolog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程地质术语的编号:GB/T14498-1993。工程地质术语共有108页,发布于1994-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
  • 实施日期1994-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8页
  • 文件大小8.72M

工程地质术语


国家标准 GB/T14498一93 工程地质术语 Engineeringgeological terminology 1993-06-19发布 1994-03-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目 次 主题内容与透用花围 ..... " 引用标准" 基本术语 工程岩土学 岩土力学 34 工程动力地质学 3s 工程地质勘察 45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48 城市工程地质 52 10道路桥梁工程地质 54 11地下工程工程地质 59 附录A中文索引(参考件 76 附录B英文索引参考件
国家标准 GB/T14498一93 工程地质术语 Engineeringgeologicalterminology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包括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实际应用学科常用的基本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地质生产,科研、教学及国际交流 2 引用标准 GB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12329岩溶地质术语 GB/T14157水文地质术语 基本术语 3 3.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geology 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3.2工程岩土学engineeringperology 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岩土特性的科学 33土力学 soilmechanics 研究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科学 3.4岩石力学 rockrmechanics 研究岩石在环境应力场中的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3.5土动力学soildynamics 研究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3.6工程动力地质学engineringgeodlynamics 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动力地质作用的科学 37区域工程地质学regionalengineeringgeology 研究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8专门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speeialengineeringgeology(engineeringgeologicealinvestiga tion 研究工程建饿各勘察阶段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工作方法及其组织原则的科 学 3.9环境工程地质 lenginerimggeologsy environmental 研究与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保护租综合治理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科学 3.10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engineeringgeologyforwaterconservancyandhydroelectricconstruction 1gg4-03-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19批准
GB/T14498-93 研究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1城市工程地质urbanengineringgeology 研究与城市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2岩土工程geotechnicalengineering 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问题的学科 3.13地下工程工程地质engineeringgeologyforundergroundworks(constructions 研究与地下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4矿山工程地质mineengineeringgeology 研究与矿山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5道路工程地质roadengineeringgeology 研究与道路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6海洋工程地质marineengineeringgeology 研究与海岸、近海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317地质环境geologiealenvironment 岩石圈上部(地壳表层). 3.18工程地质环境engineeringgeoogical enVironment 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 3.19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 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地貌、地质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地质作用 和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要素 3.20自然地质作用 naturalgeological physical leoloegiclpoes) process 由自然营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3.21工程地质作用engineeringgeological proceSS 由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质作用 322工程地质同题enginreeringgeoogitaprobilem 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3.23工程地质评价engineringgeologital evaluation(assesment 根据工程建筑的要求和勘测成果,通过分析和计算,对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进行的定性和 定量的论述 3.24地质历史分析法geohistoricanalysis 应用地质学观点,对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形成和变化规律进行历史分析的方法 3.25工程地质类比法engineeringgeologicalanalogy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类似地区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建筑经验,对研究区的同类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 性评价和预测的方法 3.26工程地质试验engineeringgeologicaltesting 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处理措施和提供设计参数而进行的试验研究工 作 ing(sinmu ulation 3.27工程地质模拟engineeringgeologicalmodellin 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勘测资料,按物理力学原理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的模型化研究 工程岩土学 4.1岩土的工程地质类型 4.1.1岩土 rockandsoil(ground)
GB/T14498-93 各类岩石和土的统称 4.1.1.1岩体rockmass 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含各类不连续面且具一定工程地质特征的岩石综合体 4.1.1.2土体soilmass 具一定规模和工程地质特征的土层和(或)土层综合体 4.1.2无粘性土noncohesivesol 塑性指数小于1(%),干燥状态下颗粒间实际上不具联结的土 4.1.3粘性土cohesivesoil 塑性指数大于1(%),颗粒间具一定联结的土 4.1.4黄土类土loessalsoil 黄土和黄土状土的总称 4.1.4.1黄土oess 粒径为0.5一w.5mm的颗粒含址超过50%,质地均一,舍碳般盐,大孔刚发育,孔腺度高 通常具有湿陷性,一般为褐黄色的粘性土 4.1.4.2黄土状土loess-likesoil 黄土特证不够典型,一般不具湿陷性的粘性土. 4143湿陷性黄土 collapseloess 具有湿陷性的黄土 4.1.4.4自重湿陷性黄土self-weightcollapseloess 在自重压力作用下被水浸湿,即会发生湿陷的黄土 4.1.4.5非自重湿陷性黄土non-self-weightcolapseloess 自重压力下不具湿陷性,在附加荷载下方显湿陷性的黄土 4.1.5膨胀土(胀缩土sweling(expansive)soil(swell-shrinkingsoil 富含强亲水性粘土矿物,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性能的粘土 4.1.6裂隙粘土fissuredclay 裂隙很发育的粘土 4.1.7红粘土lateriteclay 由碳酸盐类或其他富铁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一般呈褐红色的粘土 4.1.8冻土frozensol 温度低于0C的含冰的土 frozensoil 4.1.8.1多年冻土perennially 冻结状态延续三年以上的冻土 4.1.8.2季节冻土seasonallyfrozensoil 随季节而冻结和融化的土 4.1.9淤泥类土sludge(silt)soil 在静水或缓慢水道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含较多有机物的蘸松软弱粘性土. 4.1.9.1淤泥sludge(silt 孔隙比大于1.5的淤泥类土 41.9.2淤泥质土sludgy(siltry)soil 孔隙比小于1.5的淤泥类土 4.1.10软土softsoil 饱水的软弱粘性土 peatsoi 4.1.11泥炭类土
GB/T14498一93 在过分潮湿和缺氧条件下由湖沼植物的死亡和分解而形成的未经固结的近期沉积物 4.1.11.1泥炭peat 有机物含量超过60%的泥炭类土 41.11.2泥炭质土peatysol 有桃物含量达10%一60%的泥炭类土 41.12盐溃土sainesoil 易溶盐含量超过Q.5%的表层土 4.1.13人工堆填土artificialfil 由人类生话和工程活动葡堆填形成的再生土 4.1.14高模量比岩石rockofhighmodulusratio 弹性(切线)模量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大于500的岩石 41.15中模量比岩石roekfmediwmmodlusratio 弹性(切线)模量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为20500的岩石 4.1.16低模量比岩石rockoflowmodulusratio 弹性(切线)模量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小于200的岩石 4.1.17坚硬岩石hardrock 干抗压强度高于8oNMPa,软化系数大于0.8的岩石 4.1.18半坚硬岩石half-hardroek 干抗压强度为30一8oMPa,软化系数为0.6一0.8的岩石 4.1.19软弱岩石 weakrock 干抗压强度低于30MPa,软化系数小于0.6的岩石 42岩土的物质组成 4.2.1三相体系triphasesystem 指的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组分构成的岩土 4.2-2粘土矿物claynineral 具层状或层一带状晶格结构的高分散性含水硅酸盐矿物 42.2.1混层粘土矿物 mixed-layer ay mineral 由类型不同的晶格叠组而成的粘土矿物 423比表面积speeifesurlaeearea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固体颗粒中能与分散介质接触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的所有表面的总面积,以 m'/g(或m'/cm)表示 42.3.1外表面externalsurface 矿物颗粒的外部表面 4.2.3.2内表面internalsurface 矿物内部的晶胞间可与分散介质接触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晶面 42.4结合水boundwater 在矿物颗粒表面作用力(静电引力和分子力)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于颗粒表面的水 4.2.5吸附气体adsorbedair 在分子力作用下被束缚于矿物颗粒表面的气体 4.2.6密闭气体cosedair 与大气隔绝而封闭于土中的气体 4.2.7双电层eleetriealdoublelayer 由矿物表面电荷(结构电荷)与其所吸附的异电离子(反离子)构成的颗粒表面双层电性结构
GB/T14498一93 4.2.7.1双电层的内层innerlayerofelectricaldoublelayer 由矿物颗粒表面电荷构成的双电层的内核部分 ofelectricaldouble 4.2.7.2双电层的外层(吸附层,反离子层 outerlayer layeradsorptivelayer, anti-ionlayer 由颗粒表面电荷所吸附的异电离子构成的双电层的外围部分 427.3固定层 fixedlayer 为颗粒表面结构电荷牢固吸附面不能与之分离的反离子层的内层 扩散层 4.2.7.4 diffusivelayer 离子活动性较强的反离子层的外层 427.5热(动)力电位(必电位) thermodynamicpotential(potential 矿物颗粒表面为其吸附的反离子所平衡的结构电荷形皮的电位 4.2.7.6动电电位(-电位eleetrokineticpotential(S-potential) 热力电位于固定层外缘所剩余的为扩散层反离子所平衡的电位 离子交换作用 4.2.8 ion-exchangeprocess 矿物颗粒表面反离子层和液相介质中同性离子的相互交换 4.2.8.1阳离子交换(盐基交换ceationexehange(baseexehange) 矿物颗粒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液相介质中同性离子的相互交换 4.2.8.2交换离子exchangeions 反离子层中参与离子交换作用的离子 4.2.8.3交换容量exchangecapaeitsy --定条件下,土中参与离子交换作用的离子总量,常以毫克当量每百克土(meq/10og)表示 42.9凝聚作用coagulation(agglomeration -定条件下,细小矿物颗粒在分子力和静电引力作用下相互靠拢结合而形成集粒的作用 4.2.9.1集粒(集聚体)aggregate 由原生的细小矿物颗粒凝聚而形成的较粗大的次生颗粒 4.2.10分散作用dispersion -定条件下,使集粒解体还原为原生颗粒的作用 4.3岩土的结构构造 4.3.1结构 structure 岩土固体矿物颗粒的形态及组合特征 4.3.1.1宏观结构 macrostructure 肉眼可见的结构特征 43.1.2微观结构 microstructure 需借助显微光学仪器观察研究的结构特征 43.2粒径grainsize(partidlediameter 岩土固体颗粒的直径,以nm表示 432.1有效粒径elfetivegrainsie 土中比之小的颗粒含量为总质量10%的粒径(dw. 43.2.2控制粒径controlgainsie 土中比之小的颗粒含量为总质量60%的粒径(dm. 4.3.2.3平均粒径 meangrainsize 土中比之小的颗粒含量为总质量50%的粒径(d). 4.3.3粒组(粒级grainfraetion(graingrade)
GB/T14498一93 按粒径划分的颗粒组别 nulomnetric(grain)composition 43.4粒度成分(颗粒组成granm 土中各粒组的百分含量 43.41微集粒组成nmieroagsregatecomposition 天然状态下土中原生颗粒和微集粒各粒组的百分含量 4.3.4.2不均匀系数(均匀系数coeffieientofnonuniformity(uniformityeoefieient) 土的控制粒径d与有效粒径d的比值 4.3.4.3曲率系数curvitycoefficient 土的d与dd的比值 434.4级配(粒度分布grain-sizedistribution(grainulometricdistribuion 土中含量不同的颗粒的大小组合关系 43.4.5良好级配wellgrain-sizedistribution 不均匀系数不小于5,曲率系数为1~3的级配 4.3.4.6不良级配poorly grain-ixe distribution 不均匀系数小于5,或曲率系数不介于1一3的级配 4.3.5结构联结structuralbond 岩土结构基本单元(原生颗粒、集粒、碎屑)间的联系和结合关系 4.3.5.1刚性联结rigidbond 由化学作用力 -共价键、离子键和氢键所形成的结构联结 4.3.5.2非刚性联结non-rigidbond 由物理和物理-化学作用力 -分子力、静电引力、磁力,毛管力、离子-静电引力,以及嵌合力 所形成的结构联结 4.35.3结晶联结crystallinebond 在矿物结晶或重结晶过中,由化学作用力所形成的结构联结 4.3.5.4胶结联结cementationbond 在岩土的形成和后期变化过程中,由水溶液中析出的晶质或非晶质胶结物与颗粒间的化学作 用力所形成的结构联结 4.3.5.5电桥联结(过渡联结bridgebond(transittionbond) 粘性土在脱水和固结过程中,由扩散层离子与带电颗粒的离子-静电引力所形成的结构联结 435.6凝聚联结coagulationbond 粘性土形成过程中,细小颗粒在分子力,静电引力和磁力的作用下发生凝聚所形成的结构联 结 43.5.7嵌合联结interlockingbond 无粘性土由重力作用面产生的结构联结 4.3.6接触类型 contacttypes 按岩土固体矿物颗粒的接触方式划分的类别 43.6.1面-面接触face-facecontaet 粘土矿物颗粒基面对基面式的按触 4.3.6.2边-边接触(棱-校接触)edge-edgecontaet 粘土矿物颗粒断面对断面式的接触 4.3.6.3边-面接触(棱-面接触)edge-facecontact 粘土矿物颗粒基面对断面式的接触 4.3.7结构类型structuretypes
GB/T14498-93 按岩土结构基本单元的形态及其间的接触联结特征划分的类别 4.3.7.1单粒结构散粒结构single-granularstrueture(disperse-granularstructure) 颗粒间联结微弱而呈单独形式存在的无粘性土的典型结构类型 4.3.7.2蜂窝状结构honeycombstrueture 粘土矿物颗粒和微集粒呈面-面或边-面接触联结成貌似蜂窝的多角环状的新近粘土的结构 类型 4.3.7.3骨(格)架状结构skeletalstructure 以粉粒为骨架,粘粒呈敷膜状分布并起接触胶结作用的粉质粘土的典型结构类型 4.3.7.4基质状结构matrixstructure 以粘粒和微集粒为基质,粉粒和砂粒散布其间的粘土结构类型 4.3.7.5层流状结构(纹层状结构laminarstruecture 粘粒主要呈面-面接触凝聚而成的大小均一的微集粒沿层理有良好定向性排列的粘土结构类 型 4.3.7.6紊流状结构turbulentstrueture 粘粒主要呈面-面接触凝聚而成的微集粒沿粗颗粒呈似紊流状定向排列的粘土结构类型 43.7.7磁踌状结构domainstructure 粘粒以面-面接触凝聚面成的较大微集粒呈无序排列的残积粘土结构类型 4.3.7.8假球状结构,pseudoglobularstructure 片状矿物颗粒以面-面或边-面接触聚集而成的微集粒貌似球状的残积粘土结构类型 43.7.9海绵状结构spongystructure 由面-面和边-面接触的近片状微集粒组成的粗大集粒构成类似海绵的多细孔网络的热液蒙 脱质粘土结构类型 43.710分散结构 dispersedstructure 粘土矿物颗粒之间不存在面-面接触的结构模式 4.3.7.11集(团)聚结构aggregatedstructure 几个片状粘土矿物颗粒呈面-面接触方式集聚的结构模式 4.3.7.12片架结构card-housestructure 片状粘土矿物颗粒以边-面形式接触连结而成的孔隙较大的架空式结构 4.3.7.13片堆结构册架结构book-housestructure 由片状粘土矿物颗粒以面-面接触集聚而成的集粒呈边-面接触连结而成的架空式结构 4.3.7.14絮凝结构loceulatedstructure 粘土矿物颗粒及其集粒以边-面或边-边接触连结而成的结构模式 4.3.7.15结晶结构 crystallizationstructure 矿物颗粒间为结晶联结的结构类型 4.3.7.16胶结结构 cemnentation 矿物颗粒间为胶结联结 4.37.17凝聚结构coagulationstrueture 矿物颗粒间为凝聚联结的结构类型 variablestructure(transitionstructure 4.3.7.18可变结构(过渡结构 矿物颗粒间为电桥联结的结构类型 4.3.7.19混合结构mixedstructure 矿物颗粒间为凝聚-胶结联结的结构类型 4.3.7.20松散结构loosenstrueture
GB/T14498-93 颗粒间为嵌合联结的结构类型 43.8构造texture 岩土结构基本单元(矿物颗粒、集粒、碎屑)的空间相对位置和分布规律的总体特征 4.3.9组构fabric 岩土的固体颗粒及其间隙的空间排列特征 4.3.g.1微组构mierofabrie 需借助显微光学仪器观察研究的岩土组构 4.3.10孔隙pore 岩土固体矿物颗粒间的空间 43.10.1大孔隙maeropore(largepore) 岩土中直径大于lmm、重力水可于其中自由运动的孔隙 4.3.10.2小孔隙smalpore 岩土中直径为0.01~lmm,重力水和毛管水可存其中的孔隙 4.3.10.3微孔隙micropore 岩土中直径为0.11om,无重力水但毛管现象明显的孔隙 4.3.10.4超微孔隙(超毛管孔隙)ultramicropore(ultracapillarypore) 粘性土中直径小于0.lpm,充满结合水的孔隙 43.10.5毛管孔隙capillarypore 岩土中直径为0.lpm~1mm,具毛管特性的孔隙 43.11空隙void 岩石中孔隙和微裂隙的总称 43.11.1开启空隙openedvoid 与大气连通的空隙 43.11.2粗大开启空隙bigopenedvoid 常温常压下水能自由进入的开启空隙 43.11.3细小开启空隙litleopenedvoid 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才能进水的开启空隙 封闭空徽 4.3.11.4 closedvoid 与大气隔绝的空隙 4.3.12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 岩土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各种界面的统称 4.3.13软弱夹层weakinterbed 岩体中相对软弱和较薄的岩层 4.3.13.1泥化(软弱夹层mudding(weak)intercalationm 经构造错动的粘土质岩类及断层破碎带物质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呈可塑状态的粘 土夹层 4.3.14非均质性inhomogeneity(heterogenety) 岩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在空间上显现有差异的特性 4.3.15各向异性anisotropy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随方向而异的特性 4.3.16岩体结构structureofrockmass 岩体组成单元(要素)的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4.3.16.1结构面 structureplane
GB/T14498一93 岩体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 4.3.162结构体structureblock 为结构面分割而成的岩石块体 4.3.16.3整体结构nnassivestructure 结构面极不发育的巨厚岩层和侵人体的结构类型 4.3.16.4块状结构blockystrueture 结构面数量少,延展差,结构体呈块状、菱块状的岩体的结构类型 4.3.16.5层状结构stratiliedstructure 层理、片理,节理等结构面较发育,结构体呈板状,柱状的厚度各异的岩层的结构类型 4.3.16.6碎裂结构cataclasticstructure 各类结构面均较发育,结构体呈醉块状的复杂岩层的结构类型 43.16.7镶嵌结构 interlockedstructure 结构面数量多,但延展性差,结构体呈不规则棱角状的脆硬岩层的结构类型 43.16.8散体结构 loosestructure 裂隙、劈理等结构面很发育,结构体呈碎屑状的断层破碎带和风化破碎带的结构类型 4.4岩士的物理性质physicalpropertiesofground 由自身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岩土的基本属性 4.4.1含水率 moisturecontent 岩土孔(空)隙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1天然含水率 naturalmOisturecontent 天然状态下岩土孔(空)隙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2风干含水率 air-driedmoisturecontent 风干状态下岩士孔(空)腺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4413最大吸湿《着)水容度 maximumhygroscopicity 土中强结合水充分发育时,其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4.4.1.4最大分子水容度 maximummolecularwatercapacity 由分子力维持的水量达最大值时,土中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5毛(细)管水容度capillarywatercapaeity 毛(细)管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土中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6饱和水容度saturatedwatercapacity 所有孔(空)隙全部充满水时,岩土中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7饱和含水率saturatedmoisturecontent 饱水状态下岩土孔(空)隙中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8饱水度(饱和度 degreeofsaturation 岩土孔(空)隙中所含水分的体积与孔(空)隙的总体积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4.4.1.9含水比nmoistureratio 土的天然含水率与液限的比值 4.4.1.10含冰率icecontent 冻土中冰的质量与固体矿物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11相对含冰率relativeicecontent 冻土中冰的质量与水和冰的总质量的比值 4.4.2岩土密度densityofground 岩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常以g/cm或t/m表示
GB/T14498-93 4.4.2.1天然密度naturaldensity 天然状态下岩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常以g/cm或t/m'表示 4422干密度drydensity 岩土单位体积的固体颗粒的质量,常以g/em'或t/m'表示 4.4.2.3饱水密度 ddensity Saturated 所有孔(空)隙全部充满水时,岩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常以g/em'或t/m'表示 4.4.3岩土颗粒密度 densityofgroundparticles 岩土固体矿物颗粒单位体积的质量,常以g/em'表示 4.4.4岩土容重bulk(unit>weightofground 岩土单位体积的重量,常以kN/n表示 naturalbulk(unit) 4.4.4.1天然容重 )weight 天然状态下岩土单位体积的重量,常以kN/m'表示 4.4.4.2干容重dry.bwlk(unit)weight 岩土单位体积的固体颗粒的重量,常以kN/m”表示 4443饱水容重satuatedbulk(unit)weight 所有孔(空)隙全部充满水时,岩土单位体积的重量,常以kN/m'表示 4444浮容重(水下容重》submergedbwlkweighr(underwaterbulk(wnit)weighe) 岩土单位体积的浮重(水中重量) 常以kN/m'表示 岩土比重specifegravritygound 4.4.5 岩土固体矿物颗粒单位体积的重量与4C时同体积蒸水重量的比值 44.6孔隙度(孔隙率porosity(gorerate)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空隙率voidrate 4.4.6.1 岩石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4.6.2开启空隙率openedvoidrate 岩石中同大气连通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4.6.3粗大开启空隙率bigopenedvoidrate 岩石中常温常压下能自由进水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4.7孔隙比poreratio 土的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 4.4.7.1天然孔隙比naturalporeratio 天然状态下土的孔隙比 4.4.7.2最大孔隙比maximumporeratio 砂土于最疏松状态时的孔隙比 4.4.7.3最小孔隙比minimunporeratio 砂土于最密实状态时的孔隙比 4.4.7.4密实度compactness 根据天然孔隙比划分的砂土的结构紧密程度 4.4.7.5相对密实度relative compactness 秒土最大孔隙比与天然孔隙比之差,同最大,最小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4.4.8吸水率 absorptivity water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充分吸水时,其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48.1饱和吸水率saturatedwaterabsorptivity 10
GB/T14498一93 岩石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充分眼水时,其水分的质量与困体颗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裁示 4.4.8.2饱水系数coeffieientofsaturation 岩石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的比值 4.4.9热容性heat-absorptivity 岩土在热交替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性能 4.4.9.1单位热容量(比热)specificheat-absorptioncapaeity(specifieheat) 单位质量岩土温度升高1C所需吸收的热量,以J/kgC表示 4.4.g.2体积热容量volumetricheat-absorptioncapacity 单位体积岩土温度升高1C所需吸收的热量,以J/mC表示 4.4.10导热系数heat(thermal)conduetivity 当温度梯度为1时 岩土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导的热量,以J/msC或w/m C表示 4.4.10.1热阻率specificheatresistance 导热系数的倒数,以m C/J或mC/w表示 ,s 4.4.11导温系数temperatureconduetivity 岩土导热系数与体积热容量的比值,以m'/s表示 4412热胀性heatheave 岩土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性能 esisivity 4.4.13抗冻性frost 岩土抵抗冻结作用的性能 ratiooffrost 4.4.13.1冻胀率 heaving 岩土冻结后的体积增量与冻结前的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4.13.2抗冻系数coefieientoffreezingresistance 冻融试验后岩样的抗压强度与未经冻融试验的干燥岩样抗压强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initialtmoistureoffrostheave 4.4.13.3起始冻胀含水率 使岩土产生冻胀的最低含水率 45岩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ground 岩土与周围介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表现的性质 4.5.1吸附性adsorptivitsy 分散性土阻藏俘获流经其中的部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性能 4.5.2电动性(动电性)eleetrokineticproperty 饱水粘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动现象(电渗和电泳)的性能 4.5.2.1电渗 electroosmosis 饱水粘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孔隙水由正极向负极的运动 4.5.22电泳electrophoresis 饱水粘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悬浮的固体分散颗粒由负极向正极的运动 4.5.3腐蚀性corrosionm 粘性土由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表现的对材料的破坏性能 4.5.4粘附(着)性stickabiity 粘性土在一定的含水量条件下所表现的粘贴于它物表面的性能 4.5.5可塑性plastieity 粘性土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而整体不受破坏,外力消失后仍能保持变形形状的性能 4.5.5.1界限含水率(阿特堡界限linmitmoisturecontent(Atterberglimit) 11
GB/T14498-93 粘性土稠度状态发生转变时的含水率 455.2液限(流限,塑性上限) ligquidlimituidlimit,upperplasticlimit 粘性土可塑状态与流动状态间的界限含水率 4.5.5.3塑限(塑性下限plasticlimit(lowerplasticlimit 粘性土半困体状态与可塑状态间的界限含水率 塑性指数 4.5.5.4 plasticityindex 粘性土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4.5.5.5液性指数(稠度指标)liquidityindex(consistenceyindex 粘性土天然含水率与塑限的差值同塑性指数的比值 4.5.5.6稠度consistency 粘性土因含水量不同而呈现的不同物理状态 4.5.5.7活动性指数activityindex 粘性土塑性指数与粘粒(<24m)百分含量的比值 4.5.6膨胀性swellingproperty(swellability,expansibility) 岩土与水或溶液相互作用而体积增大的性能 4.5.6.1膨胀曲线swellngcurve 岩土的膨胀变形量(或膨胀率)与膨胀时间的关系曲线 4.5.6.2膨胀系数(膨胀率)swellngcoeffieient(swelingrate 岩土的体积膨胀量(或在无侧胀条件下的高度增量)与原始体积(或原始高度)之比,以百分数 表示 45.6.3膨胀含水率swelingmoisturecontent 岩土膨胀达到稳定时的含水率 4.5.6.4膨胀压力swelingpressure 在有围限的条件下,岩土膨胀所产生的压力,以MPa或kPa表示 te(coefficientoffreeswelling 4.5.6.5自由膨胀率freeswelin ingrat 岩土风干粉样在蒸僧水中的体积膨胀量与原始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5.7收缩性shrinkage 粘性土由于水分减少而体积缩小的性能 4.5.7.1收缩曲线shrinka GB/T14498-93 岩土在静水作用下丧失联结和强度而崩散解体的性能 45.9软化性softening 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力学强度降低的性能 45.g.1软化系数 softeningcoefficient 岩石在饱水和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46岩土的力学性质mechaniealpropertiesfground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 4.6.1可压缩性compressibiits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能 4.6.1.1压缩曲线compressioncurve 土在无侧胀条件下受压时,其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4.6.1.2压缩定律compressionlaw 土在无侧胀条件下受压时,在压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孔隙比的变化与压力的变化成正比 46.13压缩系数compressioncoeffieient 压缩曲线的某压力段割线的斜率,以MPa-1表示 4.6.1.4压缩指数compressibiltyindex 土在无侧胀条件下受压时,其孔隙比与压力对数值的关系曲线直线段的斜率 4.6.1.5压缩模量modulusofcompression 土在无侧胀条件下受压时,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以MPa表示 4.6.2湿陷性eollapsibility 黄土类土在上部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而发生显著沉陷的性能 coeffieientofcollapsibilit 4.6.2.1湿陷系数 土样在一定压力下的湿陷量与其原始高度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4.6.2.2相对湿陷系数 relativecoeficientofcollapsibility 在一定压力下,土样湿陷量与其浸水湿陷前高度的比值 46.23湿陷起始压力 initialpressureofcollapsing 黄土类土发生湿陷所需的最低压力值,以MPa或kPa表示. 4.6.2.4湿陷起始含水率initialmoisture ofcolapsing 一定压力下,黄土类土发生湿陷所需的最低含水率 在 4.6.3融陷性thawsettlement 在自重压力下,冻土融化而发生压缩变形的性能 46.3.1融陷系数eoeffeentofthawsetlinxg 冻土融陷所引起的孔隙比的变化量 463.2相对融陷系数relativecoeffieientofthawsettling 冻土在一定压力下的融陷量与其原始高度的比值 4.6.4可压实性compactibility 粘性土在短暂重复荷载作用下体积变小的性能 4.6.4.1最优含水率optimummoisturecontent 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粘性土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以百分数表示 4.6.4.2最大干密度maxinmumdrydensity 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粘性土达到最密实状态时的干密度,以g/em'或t/m'表示 4.6.4.3最大干容重maxinmumdrybulkweight 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粘性土达到最密实状态时的干容重,常以kN/m'表示 13
GB/T14498-93 4.6.5应力-应变曲线 streSs-Straincurve 通常指在单轴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岩石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和体积应变的关系曲线 46.5.1弹性模量(杨氏模量)modausofelastieity(Young'smoduus 岩石在单轴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弹性极限以内的轴向应力与应变之比,以MPa或GPa表示 455.2变形模址 odulus.ofdeformation 岩土在无侧限条件下受压时,轴向应力与应变之比,以MPa或GP表示 4653初始模量 initialmodulus 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坐标原点切线的斜率,以MPa或GPa表示 45.5.4切线模量tangeatmodalus 岩石应力-应变曲线近似直线段的斜率,以MPa或GPa表示、 4.65.5割线模量seeantmodulus 通常指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压应力为抗压强度的50%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以Ma 或GPa表示 模量比 4.6.5.6 modulusratio 压应力为抗压强度的50%时岩石的切线模与抗压强度的比值 4.6.5.7泊松比(侧膨胀系数)Poisson'sratio(coefficientoflateralexpansion) 岩土在无侧限条件下承受单轴压力作用时,其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比值 4.6.5.8压缩性系数coeffieientofcompressibility 岩石在三轴等压条件下,某一方向上的压缩应变与压应力之比,以MPa-'表示 4.6.5.9体积压缩性系数coefficientofvolumecompressibilty 岩石在三轴等压条件下,体积应变与压应力之比,以MPa-表示 (shear -dis 4.6.6剪应力-剪变形曲线(剪应力-剪位移曲线shearstress-deformationcurve strSs- placementcurve 通常指岩土在直接剪切情况下的剪应力与剪变形的关系曲线 4.6.6.1剪切模量(刚性模量shearmodulusmodulusofrigidity 岩土的剪应力与剪应变之比,以MPa或GPa表示 4.6.6.2剪切刚度 shearstffness 岩土的剪应力与剪变形之比,以MPa/mm表示 resistancetofailure 4.6.7抗破坏性 岩土抵抗外力作用而保持自身完整性不被破坏的性能 4.6.8抗拉强度 strengt uniaXialtenSile 岩石抵抗袖向拉力面保持自身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数催上等于岩石拉断破坏时的极跟应力加 值,以MPa或kPa表示 4.6.9抗剪性shearresistance 岩土抵抗剪力作用而保持自身不被破坏的性能 4.6.g.1抗剪强度shearstrength 岩土抵抗剪力作用而保持自身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数值上等于岩土在一定法向压力作用下 剪断碳坏时的极限剪应力值,以MP或P表示 46.9.2抗剪照度曲线(剪切曲线》 shearstrengthcurve(shearcurve 直剪条件下,岩土抗剪强度与剪切面上法向压力的关系曲线 4.6g.3抗切强度non-loadedshearstrength 岩土由结构联结所赋予的抗剪强度,数值上等于剪切面上无法向压力作用时岩土剪切破坏时 的极限剪应力值,以MPa或kPa表示 14
GB/T14498-g3 4.6.g.4摩擦强度frietionalstrength 岩土由颗粒间的摩擦阻力所赋予的抗剪强度,通常指不连续面或已剪断面及碎屑土的抗剪强 度,一般以kPa表示 4.6.9.5抗剪强度参数paranetersofshearstrength 表征岩土抗剪性能的指标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4.6.g.6内聚力(粘聚力cohesion 岩土由结构联结所赋予的抗剪能力,数值上等于抗切强度,或抗剪强度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 距,一般以kPa表示 4.6.9.7内摩擦角 internalfrictionangle 纵横比例尺相同的坐标中的岩土抗剪强度曲线与横坐标的夹角 internafrictioncoefiicient 4.69.8内摩擦系数 岩土抗剪强度曲线的斜率,即内摩擦角的正切 internal[riction 469.9内摩擦力 岩土颗粒间的摩擦阻力,数值上等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力与内摩擦系数的乘积,常以kPa表 示 46.9.10库伦定律Coulomb'slaw 岩土的抗剪强度由内聚力和内摩擦力所构成,并与法向压力成正比 46.g.11天然休止角naturalangleofrepoee 秒土天然堆积形成的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46.912剪切面shearsurtace 岩土的剪切破坏面 4.6.9.13剪切带shearzone 岩土中具一定厚度的剪切破坏痕迹分布带 46.9.14临界孔隙比eriticalporeratio 一定压力下砂土剪切带的稳定孔隙比 4.6.g.15剪胀sheardlation 岩土在剪切过程中体积增大的现象 4.6g.16剪胀角angleofshcardilation 岩土发生剪胀时,其实际剪位移方向与剪切面总方向间的夹角 4.6.10抗压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 compressivestrength(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unconfinedcompressivestrength) 无侧限条件下,岩土抵抗单轴压力而保持自身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数值上等于岩土受压破 坏时的极限压应力值,以MPa表示 4.6.10.1灵敏度sensitivity 粘性土原状样与重塑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46.11触变性thixoropy 饱水粘性土受振动荷载作用而结构破坏,强度丧失,振动停止后又可部分恢复结构和强度的性 能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实验室研究 4.7 laboratoryresearchofphysico-mechanicalpropertiesof ground 为研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测定其定量指标而在室内对具代表性的岩土样品进行的科学试 验 4.7.1试样sample 15
GB/T14498-93 用于试验研究的具代表性的岩土样品 47.1.1原状样(未扰动样undisturbedsample 保持天然结构和含水量的岩土样品 47.1.2扰动样dstutedsample 天然结构和含水量受到扰动破坏的岩土样品 47.13重塑样remoudedssaple 用粉碎土样拨一定含水率和击度配制的试样 47.1.4烘干样(绝对干燥样 oven-driedsample(absolutelydrysample 经100105C温度的烘烤,液态水完全蒸发了的岩土样品 47.1.5风干样air-driedsample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液态水自由蒸发,晾干的岩土样品 4.7.1.6饱水样saturatedsample 孔(空)隙中全部充满水的岩土样品 4.7.1.7毛臂饱水capillarysaturating 借助毛细管作用,使试样充水饱和的方法 4.7.1.8真空饱水vaeuumsaturating 抽除试样中气体使达真空状态,再借助大气压力使试样充水饱和的方法 4.7.2含水率试验moisturecontenttest 岩土含水率的定量测试 47.2.1烘干法oven-dryingnethod 将试样置于电热恒温箱内,在105C的温度下使液态水蒸发以测定岩土含水率的方法 4.7.3密度试验densitytest 岩土密度的定量测试 method 4.7.3.1比重瓶法pyenometer 将一定质量的粒状干样置入比重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注水入瓶求颗粒体积,以测定岩土颗 粒密度的方法 4.7.3.2浮称法lotationweighingmethod 根树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水中称重求颗粒体积,以测定卵砾石颗粒窑度的方达 4.7.3.3量积法volumetriealmethod 通过测量规则试样的几何尺寸求其体积,以测定岩土密度的方法 4.7.3.4水中称重法weighing-in-watermetho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水中称重求试样体积,以测定坚硬岩石度的方法 core-cuttermethod 4.7.3.5环刀环 使用一定高度、直径和质量的环刀切取芯样,以测定粘性土密度的方法 473.5蜡封法 waxsealingmethod 使用石蜡封包不规则试样,通过水中称重求其体积,以测定岩土密度的方法 47.4相对峦实度试验 relativecompactnesstest 砂土最大和最小密度的定量测试及相应孔隙比和相对密实度的计算 4.7.5颗粒分析粒度分析analysisofgraincomposition(granularmetricanalysis 土的颗粒组成的定量测试 4.7.5.1筛析法sievingmethod 使用孔径不同的分析筛,依上大下小顺序叠置,将试样过筛并称各筛留样量,以测定无粘性土 的颗粒组成的方法 16
GB/T14498-93 mmethod 4.7.5.2吸管法pipete 将试样制成悬浮液,使土粒均布水体,应用斯托克斯(stokes)定律,按粒径大小计算出沉降一 定距离所需时间,相继用吸管于该深度处吸取一定量的悬液,分别烘干称量,求出各粒组含量 的测定粘性土颗粒组成的方法 4.7.5.3比重计法hydrometermethod 将试样制成悬浮液,使土粒均布水体,应用斯托克斯定律,经不同时间相继用比重计测定悬液 的密度,以计算得出粘性土颗粒组成的方法 分散剂 4.7.5.4 dispersant 用以分散粘性土悬液中集粒的弱喊性钠盐和拨盐 分布曲线 4.7.5.5 distributioncurve 粒组与其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47.5.6累计(积)曲线aecumulationcurve 按粒径大小累计的颗粒百分含量与粒径对数值的关系曲线 47.6界限含水率试验limitmoisturecontenttest 粘性土液限,塑限和缩限的定量测试 4.7.6.1圆维贯入法conepenetrationmethod 使用一定质量、一定锥尖角度的圆锥,以一定的贯入深度为标准的测定粘性土液限的方法 4.7.6.2搓条法threadtwistingmethod 滚搓土膏使之达粗细为3mm并开始断裂的土条的测定粘性土塑限的方法 4.7.7收缩试验shrinkagetest 粘性土收缩性指标(体缩率、线缩率、缩限、收缩系数等)的定量测试 4.7.8膨胀试验swelingtest 粘土类岩土膨胀性指标(膨胀系数、膨胀含水率、膨胀压力海自由膨胀率等)的定量测试, 47.9崩解试验slaking test 粘性土崩解性指标的定量测试 4.7.10压缩试验compressiontest 使用压缩仪对粘性土可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等)的定量测试 4.7.10.1快速压缩法fastcompressiontest 使用压缩仪,每级压力作用一小时,仅最后一级压力下使试样压缩变形达到稳定的测定粘性 土可压缩性指标的方法 4.7.11固结试验consolidationtest 使用固结仪对粘性土固结特性指标(固结度,固结系数等)的定量测试 47.12湿陷试验(黄土压缩试验colapsingt test(compressiontestofloess 使用压缩仪对黄土类土湿陷性指标(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等)的定斌测试 4飞.12.1实际荷重法(单线法》prnaeticealloadingmethod(esinglelhnearmethod 使用压缩仪,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确定试样浸水压力进行湿陷试验以测定黄土 类土湿陷系数的方法 4.7.12.2双线法doublelinearmethod 使用压缩仪,对原状样和浸水样分别进行压缩试验,根据两条压缩曲线来确定黄土类土湿陷 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的方法 4.7.13击实试验compaetiontest 粘性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定量测试 4.7.13.1标准击实法standardcompaetionmethod 17
GB/T14498一93 使用标准击实仪,对含水量不同的若干个粉碎样分别以规定的击实功能分三层击实,作干密 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以确定粘性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测试方法 4.7.14抗拉强度试验tensile strengthtest 岩石抗拉强度的定量测试 4.7.14.1直接拉伸法direettensilemethod 在长柱形岩样两端施加轴向拉力使之破坏的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 4.7.14.2劈裂法(巴西抗拉试验splitmethod(Braiiantensiletest 在圆往形岩样的直轻方向上盖加相对的线性有载使之破坏以测定岩石批拉强魔的方法 47.15剪切试验sheartest 使用剪切仪对岩土抗剪强度参数(单位内聚力,内摩擦角等)的定量测试 4.7.15.1直(接)剪(切)试验directsheartest 使用直剪仪预定剪切面,分别对同一岩土的若干试样施加不同的垂直压力并使之剪切破坏 作抗剪强度曲线,以确定岩土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测试方法 4.7.15.2反复直剪试验reiterativedirectsheartest 使用直剪仪对试样进行剪切,破坏后将上下部重合,再次剪切,如此反复直至剪应力稳定的 测定岩土残余抗剪强度参数的方法 4.7.15.3抗切试验non-loadingsheartest 在无法向压力作用下使岩样剪切破坏的测定岩石内聚力的方法 4.7.15.4摩擦试验frietiontest 测定不连续面抗剪强度参数的直剪试验 4.7.15.5三轴剪切试验triaxialsheartest 使用三轴剪切仪,分别对同一岩土的若干个圆柱形试样施加不同的恒定围压,使之在轴向压 力作用下剪切破坏,根据摩尔-库伦理论确定岩土内聚力、内摩擦角等的测试方法 unconsolidated-undrainedsheartest( shear (quiek 4.7.15.6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快剪试验 est 试样在承受压力和剪切过程中,不允许孔隙水排出的剪切试验 consolidated-undrainedsheartest(consolidated 4.7.15.7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固结快剪试验 sheartest quick 试样在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剪切的剪切试验 4.7.15.8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慢剪试验consolidated-drainedsheartest(slowsheartest) 试样在压力作用下排水固结,在剪切过程中完全排除孔隙水影响的剪切试验 truetriaxialsheartest 4.7.15.9真三轴剪切试验 岩样处于三向压力不等的受力状态下的三轴剪切试验 4.7.15.10振动三轴剪切试验shakingtriaxialsheartest 使用振动三轴仪,对试样施加恒定围压,使之在袖向周期性振动背载作用下剪切破坏,以测 定岩土动力特性指标的三轴剪切试验 4716抗压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单袖抗压强度试验》compresiestrengthtet(mncon finedcompressivestrengthtestuniaxialcompressivestrengthtest 在无侧限条件下使试样于单轴压力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测定岩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4.7.16.1端部效应endefeet 试样受压时,两端面受其与试验机承压板间摩擦力的束缚,不能自由侧向膨胀而产生的对强 度试验值的影响 4.7.16.2尺寸效应scaleefeet 18
GB/T14498-93 试样体积大小对强度试验值产生的影响 4717工惺地质性质指标indexofenginetinggeoloiesl properties 表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定量参数 4.7.17.1试验指标(局部指标indexoftest(Iocalindex) 由试样(件)测试所得的单项性质指标 47.17.2综合指标(标准指标synthetieinde 2x(standardindex 对试验指标进行概率统计所得的表示所研究岩土单元(岩土层或某一规模岩土体)工程特性 的指标 mean(averagevalue) 4.7.17.3算术平均值arithmetic 某项试验指标值的总和与其测试总次数的比值 4.7.17.4中值medianvalue 某项试脸指标所有测定值被数值大小排列的数列中,处于中央位置的指标值 value 4.7.17.5大值平均值maximum average 某项试验指标中,大于算术平均值的诸测定值的平均值 47.17.6小值平均值minimumaveragevalue 某项试验指标中,小于算术平均值的诸测定值的平均值 47.17.7均方差meansquaredeviation 某项试验指标各测定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值的总和除以测定总次数所得的商的平 方根 4.7.17.8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 某项试验指标各测定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值的总和除以测定总次数减1的差所得 的商的平方根 4.7.17.9变异系数variationcoeffieient 某项试验指标的均方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7.17.10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某项试验指标的测定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4.7.17.11中误差meansquareerror 某项试验指标的均方差与测定总次数平方根的比值 index 47.17.12精度指标presision 某项试验指标的中误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7.17.13计算指标caleulationindex 直接用于工程设计计算的岩土性质指标 47.17.14加权平均值weightedaveragevalue 按各岩土单元在所研究岩土体中的比重(权)及其计算指标值求得的表示该岩土体工程性 质的综合性计算指标,数值上等于各岩土单元的计算指标值与权的乘积的总和除以总权数 的商 岩土力学 5.1基本概念 5.1.1弹性elastieity 岩士在外力作用部除后能恍复原有形状阳体积的性质 5.1.2粘性viscosity 受力岩土能够排止瞬间变形,使变形滞后于时间的性质
GB/T14498-93 5.1.3塑性plasticity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且整体性又不致破坏的性质 5.1.4脆性brittleness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应变量很小时即会发生破坏的性质 515延性duetilty 岩土经受较大变形而不易破坏的性质 solid 5.1.6理想塑性体(圣维南体ideaplasticsoid(Stvenant 在应力大于某一极限值时,没有抵抗变形能力的完全塑性体 5.1.7弹-塑性体plasto-elasticmass 屈服前仅产生弹性变形,屈服后才产生塑性变形的物体 5.1.8粘-弹性体 visco-elasticmass 在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发展,卸载后变形可恢复的物体 51.9粘-弹-塑性体 visco-plasto-elasticnass 在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发展,卸载后变形不能全部恢复的物体 continuousmedium 51.10连续介质 固体颗粒物质在空间上呈不间断排列的介质 nedumm 5.1.11似连续介质quasi-continuous.1 固体飘粒物质基本上呈连续分布,间断空间很少的介质 5.1.12均匀介质(均质体uniformmedium(homogeneousmass 各点物理力学参数均相粗同的连续介质 51.13各向同性介质 isotropicmedium 各点物理力学参数不随方向而变化的连续介质 51.14松散介质cohesionles(loose)mediumm 颗粒之间几乎无联结的介质 51.15岩体结构效应struetureefetfrokmas 岩体中不连续面对其变形及强度特性的影响 5.1.16半无限空间(半无限体)semi-infinitespace(senmi-infinitebody 某一平面以下,任何方向均无限延伸的空间 5.1.17静定间题staticallydeterminateproblem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仅由静力平衡方程就能确定的问题 5.2荷载与应力 5.2.1荷载load 岩土所受外力的泛称 5.2.1.1集中荷载coacentratedload 作用力接触面极小(可视为一个点)的荷载 5.2.1.2线性荷载linear load 作用力接触面呈线状分布的荷载 5.2.1.3条形荷载stripload 作用力接触面的长度比宽度大得多(40倍以上)的荷载 521.4矩形式长条形荷载 angularlydistributedstripload recta 在宽度方向上荷载呈矩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521.5三角形式长条形荷载triangulalydistuibutedstipioad 在宽度方向上荷载旱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26
GB/T14498-93 5.2.1.6中心荷载centralload 合力作用点通过荷载作用面积中心(形心)的荷载 5.2.1.7矩形荷载reetangulardistributionload 作用面积为矩形的中心荷载 5.2.1.8圆形荷载rounddistributionload 作用面积为圆形的中心荷载 5.2.19偏心荷载eccentriealload 合力作用点未通过荷载作用面积形心的荷载 5.2.1.10三角形荷载triangulardistributionload 荷载作用面积为矩形,宽度方向上荷载大小为三角形分布的偏心荷载 5.2.1.11静荷载staticload 使岩土产生10-'/s~10-*/s的应变速率的荷载 5.2.1.12动荷载dynamicload 使岩土产生大于10-'/s的应变速率的荷载 load 5.2.1.13蠕变荷载creep 使岩土产生小于10-"/的应变速率的荷载 5.2.1.14循环荷载eirculative(eyclic)Hoad 大小和方向按随机或周期方式作用的荷载 52.2应力 streSs 通常指岩土在外力作用下引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5.2.2.1法向力normalforce 垂直于作用面的力 522.2切向力tangentialorce 平行于作用面的力 体积力bodyforee 5.2.2.3 连续分布在岩土整个体积内的力(如重力,惯性力). 5.2.2.4面力surfaceforce 作用在岩土表面上的力 5.2.2.5渗透力seepageforce 渗流水在流动方向上对于单位岩土体的作用力 5.2.2.6正应力normalstress 单位作用面积上的法向力 5.2.2.7剪应力shearstress 单位作用面积上的切向力 5.2.2.8压应力compressivestress 引起岩土产生压缩变形的正应力 ee 5.2.2.9拉应力tens stress 引起岩土产生伸长变形的正应力 5.2.2.10主应力principalstress 剪应力为零的面上的正应力 Dalstress 5.2.2.11最大主应力 E maximumPrinG 三向应力状态中,数值最大的主应力 5.2.2.12最小主应力rminimumprincipalstress 21
GB/T14498一93 三向应力状态中,数值最小的主应力 5.2.2.13中间主应力intermediateprinepalstress 三向应力状态中,介于最大与最小值之间的主应力 5.2.2.14最大剪应力maximumshearstress 三轴应力状态下,数值最大的剪应力,其值等于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差的二分之一 5.2.2.15八面体应力octahedralstress 方向余弦相等的八个面所构成的正八面体面上的应力 5.2.2.16平均正应力averagenormalstress 八面体面上的正应力 5.2.2.17自重应力self-weightstress 岩土体自身重量所引起的正应力 5.2.2.18自重应力场self- -weightstressfield 自重应力的性状及其空间分布域 5.2.2.19基底压力(接触压力footingbasepressure(contaepressure) 建筑物基础底面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52.2.20附加应力additionalstress 工程荷载作用于地基所增加的应力 5.22.21基底附加应力footingbaseaditionalstres8 基础与地基接触面上,由建筑物荷载所产生的应力增量,数值上等于基底压力与基础埋置深 度处岩土自重压力之差 5.2.2.22附加应力扩散 dispersionofadditionalstress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随其与荷载作用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而影响范围则有规律地扩大的 现象 5.2223应力扩散角anglefstressdispersion 基脚附近极小附加这力等值线的倾角 5.2.2.24侧压力系数coeffieientoflateralpressure 岩土体在有侧限条件下垂直受压时所引起的侧向压力(或其增量)与垂直压力(或其增量)的 比值 5.2.2.25孔隙水压力(中性压力pore-waterpressure(neutralpressure 饱水岩土受压时,其孔隙水所承担的压力 5.2.2.26有效压力(有效应力effectivepressure(efeetivestress 岩土体受压时,其骨架所承担的压力 5.2.2.27总压力(总应力totalpressure(totalstress 有效压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5.2.2.28超静孔隙水压力excesspore-waterpressure 饱水岩土在外力作用下,由于水分不能及时排出而产生的孔隙水压力 B 5.2.2.29孔隙水压力系数Bpore-waterpresurefaector 饱水岩土在三轴等压条件下,由单位球应力增量所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5.2.2.30孔隙水压力系数Apore-waterpressurefactorA 岩土在饱水条件下,由单位偏应力增量所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5.2.2.31孔隙水压力消散dissipationofpore- -waterpressure 饱水岩土中孔隙水压力随着水的从中排出而不断减小的现象 5.2.232应力胳线(应力路径 stresspath 22
GB/T14498一-93 岩土受载过程中,某个面上的应力变化在应力坐标图中的轨迹 5.2.2.33总应力路线totalstresspath 用总应力表示的应力路线 5.2.2.34有效应力路线effectivestresspath 用有效应力表示的应力路线 5.2.2.35应力状态stressstate 岩土中各种不同应力的组合特征 5.2.2:36应力圆(莫尔圆stresscircle(Mohr'scirele 表示岩土中任一点应力状态的圆 5.2.2.37极限应力圆ultimatestresscircle 根据岩土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应力条件作出的应力圆 5.2.2.38总应力圆totalstresscircle 根据岩土所受的总应力作出的应力圆 5.2.2.39有效应力圆effeetivestresseircle 表示岩土中任--点有效应力状态的应力圆 stressconcentration 5.2.2.40应力集中 应力在岩土中传播时所出现的局部应力升高现象 5.2.2.41应力集中系数coeffieientofstressconcentration 岩土应力集中区升高后的应力与原始应力的比值 5.2242岩体天然应力(初始应力naturalstress(Gnitialstres)ofroekmas 天然状态下岩体内的应力 残余应力 5.2.2.43 residualstress 由过去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变动产生,后经应力松弛而残存于岩体中的应力 5.3沉降与变形 5.3.1地基沉降settlementoffoundation 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 5.3.1.1受压层compressedlayer 附加应力对地基压缩变形具有实际意义的有效影响深度内的岩土层 5.3.1.2受压层深度depthofcopressedlayer 地基受压层底部边界的埋藏深度 5.3.1.3持力层bearinglayer 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岩土层 5.3.1.4下卧层underlyinglayer 位于持力层以下的压缩层范围内的岩土层 531.5均匀沉降uniorm.settlement 基础底面(地基表面上各部位下沉量均相等的地基沉降 iinstantaneous(immediate)settlement 5.3.1.6瞬时沉降 荷载作用瞬间所产生的地基沉降 consolidationsettlement 53.1.7主固结沉降primary 饱水地基土层的压缩变形速率受孔隙水排出速率控制的地基沉降 consolidationsettlement 53.1.8次固结沉降secondary 主固结沉降完成之后,由主体蠕变而引起的地基沉降 53.1.9地基回弹reboundoffoundation 23
GE/T14498一93 基础施工中,因开挖基坑卸载而引起的地基土表面向上隆起的现象 5.3.1.10沉降曲线 settlementcurve 地基沉降量与荷载间的关系曲线 5.31.11现场压缩曲线 1n-situcompressioncurve 根据室内试验所得压缩曲线(孔隙比-压力对数值关系曲线)推测得出的符合土体天然性状 的原始压缩曲线 5.3.112体积压缩系数 volume ressioncoefficient compre 在无侧胀条件下,单位厚度土层在单位压力增量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量,数值上等于压缩模 量的倒数,以MPa"'表示 5.3.1.13分层总和法layerwisesummationmethod 将地基受瓜层划分为若干小层,拨无悄胀条件分别计算压缩,面后求相得到地基总沉降放 的方法 5.3.1.14三向分层总和法three-diretionallayerwisesummationmethod 考虑到地基侧向变形对纵向压耀变形的影响,面对分层总相法进行修正后得出的计算地基 沉降量的方法 53115孔隙比-压力对数值曲线法e-logpmethod 根据现场初始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性指标的分层总和法 5.3.2固结consolidation 土在--定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孔隙水压力不断减小,有效压力相应增大,变形逐渐发展直至稳定 的压缩过程 5.3.2.1渗透固结(主固结permeanceconsolidation(primaryconsolidation 饱水土在一定荷载作用下.随孔隙水的排出,其体积逐渐缩小的压密过程 53.2.2 -维固结(单向固结one-dimensionalconsolidation 仅发生在个方向的渗透固结 two-dimensionalconsolidation 532.3二维固结 沿两个方向发生的渗透固结 53.24三维固结three-dimensionalconisolidation 沿三个方向发生的渗透固结 532.5各向等压固结 isotropicconsolidation 各向等压条件下的固结 5.3.2.6固结系数coeflctenofconsolidaton 单向固结过程中,士的体积压缩系数为1时孔隙水的渗透速度,以cm*'/或cm'/a表示 ofconsolidation 532.7因结度deete 一定荷载作用下.土在某一时刻的沉降绩与最终沉降址的比值 5.3.2.8主固结度degreeofprimarycotsolidationm 主固结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的比值 53.2.9次固结度degreeofsecondaryconsolidation 次固结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的比值 5.3.210先期固结(前期固结preconsolidation 土体在过去的历史年代中完成的固结 5.3.2.11先期固结压力(前期固结压力)preconsolidationpressure 土体在过去历史年代所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5.3.2.12正常固结状态normalconsoidationstate 24
GB/T14498-93 土体现有上覆有效自重压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固结状态 5.32.13超固结状态overconsolidationstate 土体现有上覆有效自重压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固结状态 5.32.14欠固结状态underconsolidationstate 土体在现有上覆有效自重压力作用下尚未完全固结的固结状态 5.3.2.15超固结比(前期固结比overconsolidationratio 超固结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与自重压力的比值 5.3.2.16径向固结radialconsolidation 一般指地下水向竖向排水砂并中心流动而导致的土体水平径向渗透固结 5.3.2.17固结模型consolidationmodel 用以说明饱水土体渗透固结过程的、装有弹簧和带孔活塞的盛水容器 5.3.2.18固结微分方程diferentalequationofconsolidation 描述饱水土体渗透固结过程中,固结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式 5.3.3变形deformation 在外力作用下,岩土内部质点的位移和由此而引起的其形状的改变 5.3.3.1位移displacement 在外力作用下,岩土内部发生的质点间距离的改变 deformation" 5.3.3.2弹性变形elastie 岩土体受力后产生的、外力卸除后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5.333塑性变形(永久变形,残余变形》plastie deformation(permanentdeformation,residualde formation 岩土体受力后产生的、外力卸除后不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5.3.3.4应变 strain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相对变形量 5.3.3.5正应变(线应变normalstrain(inearstrain 岩土受力而产生的长度相对变形量 5.33.6剪应变(角应变 shearstrain(angestrain 岩土受力而产生的角度改变量,以rad表示 53.3.7主应变prineipalstrain 主应力方向上的正应变 533.8均匀应变uniform.strainm 岩土变形前后,其形状几何相似的应变 5.33.9体积应变 volumetricstrain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体积相对变形量 5.4应力-应变关系 5.4.1本构关系(本构方程constitutiverelation(constitutiveequation 岩土应力-应变间函数关系的泛称 5.42虎克定律iHook'slaw 罗伯特虎克提出的,物体处于弹性状态时,应力与应变间存在的线性函数关系 edHook'slaw 5.421广义虎克定律genealiad 三向应力状态下的虎克定律 5.4.3应力-应变曲线(见4.6.5). oeding 5.4.3.1单调加载曲线 monotOnouS curve 25
GB/T14498-93 在单轴压缩或拉伸试验中,依次逐级增加荷载面得出的岩土应力-应变曲线 5432逐级裤环加载曲线 stepwiseeyclicloadingcurve 在单轴压缩或拉伸试验中,依次逐级加大荷载、卸载而得出的岩土应力-应变曲线 5.43.3循环加载曲线eyelieloadin6 LngcurVe 在单轴压缩或拉伸试验中,将恒定荷载反复施加和卸除而得出的岩土应力-应变曲线 卸载曲线(膨胀曲线》unloadingcurve(expansion.curve) 5.4.3.4 在岩土力学试验中,由卸载而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 变形阶段debrmatioasage 5.4.4 根据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特征进行划分的阶段 5.441裂隙闭合变形阶段 deformationstageoffissureclosing 岩石受压初期,主要由微裂纹的闭合而产生变形的阶段 5.4.4.2直线变形阶段lineardeformationstage 应力-应变曲线成直线、以弹性变形为主的岩土变形阶段 5.4.4.3破裂阶段fracturestage 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岩土中微破裂不断产生和发展,最终导致破坏的岩土变形阶 段 5.4.4.4破裂后阶段post-fracturestage 应力达峰值,岩土破裂后,应力随变形的发展而下降直至达最小稳定值的岩土变形阶段 5.4.4.5弹性极限elasticlimit 岩土基本不产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5.446比例极限proportionallimit 岩土的应力-应变保持线性变化关系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5.4.4.7屈服极限yieldlimit 使岩土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所需的最小应力值 5.4.4.8塑性松弛plastierelaxation 岩土中应力随塑性变形的增大而降低的现象 5.449塑性流动plastielow 岩土中应力达屈服值后,塑性变形无限制发展的现象 5.4.5临界应变速率eritiealstrainrate 使岩土中应力随时间不断增大所需的最小应变速率 5.46体积模耻 bulkmodulus 岩土在三轴应力下,平均正应力与体积应变的比值,以MPa或GPa表示 5.4.7应变能strainenergy 岩体受力产生变形所积蓄的能量,其数值等于外力所作的功 5.4.7.1弹性应变能elasticstrainenergy 岩体受力产生的弹性变形所积蓄的应变能,数值上为应力与弹性应变乘积的二分之 5.4.7.2体积应变能volumetricstrainenergy 岩体受力发生体积变形而积蓄的应变能,数值上为平均正应力与体积应变乘积的二分之一 5.4.7.3形状应变能(剪应变能shapestrainenergy(shearstrainenergy 岩体受力产生形状变形而积蓄的应变能,数值上为总应变能与体积应变能之差 5.4.8塑性形变理论(全量理论plastiedeformationtheory(totalitytheory 研究岩土处于塑性状态时,应力分量与形变分量间关系的理论 flow 5.4.9塑性流动理论(增量理论plastie theoryGimeremeuttheory7 26
GB/T14498-93 研究岩土处于塑性状态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间关系的理论 5.5流变 5.51时间效应timeeffeet 力的作用时间长短对岩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 552流变rheolopy 岩土的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5.3蠕变 creep 岩士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发展的现象 55.31体积蠕变volumetriccreep 在球张量应力作用下,岩土体积变形随时间而发展的现象 5.5.3.2蠕变曲线creepcurve 恒定应力下,岩土的变形随时间而增长的关系曲线 5.5.4蠕变阶段ereepstages 根据蠕变曲线特征对蠕变过程所划分的阶段 5.5.4.1减速蠕变阶段(一次蠕变阶段decelerationcreepstageprimaryereepstage 蠕变速率随时间不断降低的初始蠕变阶段 5.5.4.2等速蠕变阶段(二次蠕变阶段steadycreepstage(secondarycreepstage 蠕变速率为-常量的蠕变阶段 55.43加速蠕变阶段(三次蠕变阶段accelerationcreepstage(thirdcreepstage) 蠕变速率随时间不断增加以致岩土破坏的后期蠕变阶段 5.5.5蠕变类型typesofereep 根据蠕变对岩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而对蠕变划分的类别 5.5.5.1稳定型蠕变steadycreep 蠕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趋稳定,不致引起岩土破坏的蠕变类型 55.5.2破坏型蠕变failurecreep 蠕变不断发展,最后出现加速蠕变,以致岩土破坏的蠕变类型 55.6弹性后效elasticdrift 岩土受载产生变形,卸载后,其弹性变形不能立即恢复的现象 55.7塑性后效plastiedrift 岩土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其塑性变形随时间而不断增大的理象 5.5.8应力松弛 StreSsrelaxatiOn 岩土在应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应力随时同而就减的现象 5.5.8.1松弛曲线relaxationeurve 在应变恒定条件下,岩土的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性曲线 5.5.9流变模型rheologicalmodel 借助于弹黄.-缓冲器.滑块组成的,用以反映岩土竟变特性及过程的力学模登. 5.5.9.1马克斯韦尔模型Maxwellmode 马克斯韦尔将弹黄和缓冲器串联而成的,反映岩土的粘弹性前变特性及其过程的力学模型 5.5.9.2凯尔文模型Kelvinmode 凯尔文等将弹簧和缓冲器并联而成的,反映岩土滞弹性变形特性及其过程的力学模型 5.5.9.3宾汉模型Binghammodel 宾汉将缓冲器、滑块并联,再与弹簧串联而成的反映岩土粘、弹、塑性流变特征及其过程的力 学模型 21
cB/T14498-93 5.6岩土强度 5.6.1岩土的破坏类型tailureformofrockandsoil 根据在外力作用下岩土破坏的机理而划分的类别 5.6.1.1脆性破坏brittlefailure 岩士在外力作用下,应变量极小时即发生的破坏 5.6.1.2延性破坏duetilefailure 岩土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明显的较大塑性变形后才发生的破坏 5.6.1.3张性破坏tensilefailure 岩土某个方向承受的拉伸应力达超其抗拉强度时所引起的拉张破坏 5.6.1.4剪切破坏shearfailure 岩土内任一面上的剪应力达超其抗剪强度时所引起的错动破坏 5.6.1.5塑性流动破坏plasticflowfailure 岩土受载后应力达屈服值时,塑性变形不断发展而引起的破坏 56.1.6滑移线slipline 岩土满足塑性条件后出现的两簇破坏微裂面的正交轨迹线 creeprupture(failure 5.6.1.7蠕变破坏 岩土因蟠变而引起的破坏 5.6.1.8疲劳破坏fatiguefailure 岩土因循环荷载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5.6.1.9压致拉裂破坏conmpressivetensionfailure 岩土在压力作用下,满足格里菲斯破裂初始准则而引起的,最初与裂纹长轴方向成一定角度 最后趋于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的拉断破坏 5.6.1.10累进性破坏progressivcfailure 非均质的不连续介质的岩土体受力后,由于局部破裂引起应力释放、转移和升高,从而导致 新的破裂,长此以往,最后致使整个岩土体失稳的破坏 5.6.1.11岩石声发射acousticemissionofrock 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发射出声(或超声)波的现象 5.6.1.12凯塞尔效应Kaisereffeet 凯塞尔发现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条件下,仅当应力达到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时,才 会突然产生明显声发射的现象 5.6.2强度strength 岩土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能力 5.621蜂值强度(极限强度》peakstrength(timatestrength) 岩土抵抗外力戳坏作用的最大能力数值上等于岩土应力-应变曲线最高点相对应的应力值 5.6.2.2残余强度residuals strength 岩土破坏后残存的抵抗再破坏的能力,数值上等于岩土应力应变曲线未尾水平段相对应的 应力值 5.6.2.3峰残强度比ratioofpeakstrengthtoresidualstrength 岩土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的比值 5.6.2.4应力降stressdrop 岩土破坏后,应力由蜂值降为残余值的过程(或峰,残强度的差值). 5.6.2.5疲劳强度fatiguestrength 岩土抵抗循环荷载破坏作用的能力 28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球化学勘查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球化学勘查术语的编号:GB/T14496-1993。地球化学勘查术语共有28页,发布于1994-03-0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的编号:GB/T14499-1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共有26页,发布于1994-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