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1212-2013

化纤用氢氧化钠

Sodiumhydroxideforchemicalfiberus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纤用氢氧化钠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纤用氢氧化钠的编号:GB/T11212-2013。化纤用氢氧化钠共有7页,发布于2014-01-312013年第1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60.40
  • 实施日期2014-01-3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21.04KB

化纤用氢氧化钠


国家标准 GB/T11212一2013 代替GB/T112122003 化纤用氢氧化钠 Sodiumhydroxideforchemicealfiberuse 2013-09-06发布 2014-01-3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1212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1212一2003《化纤用氢氧化钠》,与GB/T1l212一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 如下 -增加了警告语; 调整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3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版的第2章); 修改了液体氢氧化钠规格(见4.2,2003版的4.2); -修改了部分项目的技术指标(见4.2,2003版的4.2); 增加了当产品质量有异议时的采样要求(见5.2、5.3.l、5.3.2) 修改了袋装固体氢氧化钠产品的采样规定(见5.3.1,2003版的5.3); -删除了对保留备检样品的规定(2003版的5.5); 增加了外观检验方法(见6.1); ICP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见6.5). 增加了ICP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含量,删除了EDTA络合滴定法(见6.6,2003版的 增加了ICP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见6.7); 增加了ICP法测定铜含量(见6.9); 修改了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定采用的标准(见7.2.1.1,2003版的7.1); 增加了特殊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的规定(见7.1.2); 删除了“用户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 求 ”见2003版的7.4); 删除了“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仲裁检验 ”(见2003版的 77.6); 修改了标志内容(见8.1.1,2003版的8.1); 增加了“生产企业应制定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向有需要的用户提供”(见8.1.2); 修改了袋装产品净含量的规定(见8.2.2,2003版的8.2.2); 修改了铁桶包装产品净含量的规定(见8.2.3,2003版的8.2.1) 增加了“净含量的计量要求按JF10702005规定执行”的要求(见8.2.4); 删除了“安全章”见 2003 版的第9章).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氧碱分会(SAC/TC63/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 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群立,梁斌、庞素芳、李富荣、陈沛云、胡立明、田友利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212一1989,GB/T11212一2003
GB/I11212一2013 化纤用氢氧化钠 警告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配带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纤用氢氧化钠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化纤用氢氧化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348.1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GB/T4348.3 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l0-菲嘤啾分光光度法 GB/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7698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IrT GB/ 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第3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11200.3 GB/Tl1213. 化纤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化纤用氢氧化钠领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11213.2 化纤用氢氧化钠硅含量的测定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11213.4 GB/T11213. 5 化纤用氢氧化钠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GB/T11213.7化纤用氢氧化钠试验方法第7部分:铜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15915包装容器固碱钢桶 HG/3942 工业用氢氧化钠金属及非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ICP法 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代表化纤用液体氢氧化钠 FL FS- 代表化纤用固体氢氧化钠 要求 4.1外观 液体产品为无色透明、稠状液体 固体产品主体为白色,有光泽
GB/T11212一2013 4.2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号 型 规格 F FS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等品优等品 等品优等品 等品优等品 等品 氢氧化钠(<以NaOH计) w/% 30.0一33.0 42.0一46.0 >48.0 >99.0>98.0 l 碳酸钠(以Na.co计) 0.06 0.08 0.08 0.10 0.20 0.30 0.50 uw/% 0,004 0.008 0,008 0.01 0.01 0,02 0.02 氧化纳(以NaC计 0.04 三氧化二铁(以Fe.O计) w/% 0.0006l0.0008lo.00080.001 0.001 0.002 0.002 0,004 钙(以Ca计 w/% 0.001 0.002 0.002 0.003 0.002 0.003 0.004 0.006 二氧化硅(以SiO计 w/% 0.001 0.002 0.002 0.003 0.002 0.003 0.004 0.006 硫酸钠(以NaSO计 w/%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5 0.07 铜(以cu计 w/% I0,000050.000050.000050.00010.000050.00010,00020.0003 采样 5.1批次 液体产品以贮槽或槽车为一批;袋装的固体产品以每天或每一班次为一批;铁桶包装的固体产品以 每锅为一批 5.2液体产品 液体产品宜用GB/6680中规定的适宜的采样器自槽车或贮槽的上、中、下三处采取等量的有代 表性的样品 将样品混匀,装于聚乙婚样品瓶中 样品量不少于500nl 生产企业可在充分混匀的成品贮槽取样口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 当对产品质量有异议 时,应从槽车或贮槽的上,中、下三处采取等量的有代表性的样品为准 5.3固体产品 5.3.1袋装的固体产品按GB/T6678中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采样 采样时,自包装袋的中心垂直插人 至料层深度的3/4处迅速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将样品混匀,装于聚乙烯样品瓶中 样品量不少于 500g 生产企业可在包装线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 当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按GB/T6678 中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采样为准 55 3.2铁桶包装的固体产品按该批总桶数的5%抽样,小批量时不得少于3桶 采样时,顺桶竖接口 处剖开桶皮,将氢氧化钠劈开,自上,中、下三处迅速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将所取样品装于聚乙烯样品 瓶中 样品量不少于500g
GB/T11212一2013 生产企业可在包装前采取有代表性的熔融样品进行检验 当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以破桶采样 为准 5 样品标签 将采取的样品密封,样品瓶上应贴上标签,并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批号或生产 日期、采样量,采样日期及采样人姓名等 试验方法 外观 自然光下目视观察 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按GB/T4348.1或GB/T11213.1规定进行 其中GB/T11213.1为仲裁法 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按GB/T4348.1或GB/T7698规定进行 其中GB/T7698为仲裁法 6 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按GB/T11213.2规定进行 6.5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按GB/T4348.3或HG/T3942规定进行 其中GB/T4348.3为仲裁法 按HG;/T3942规定进行,三氧化二铁含量以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 1)计算: w=1.4297×10-×" w 式中: 铁含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g/g); 1.4297 铁与三氧化二铁的换算系数 6.6钙含量的测定 6.6.1ICP法伸裁法 按HG/T3942规定进行,钙含量以钙(Ca)的质量分数u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w;=w,'×10 2 式中: -钙含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4g/g) w 6.6.2火焰原子吸收法 6.6.2.1按GB/T11200.3规定的工作曲线法测定时,钙含量以钙(Ca)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 表示,按式(3)计算 10n.(A一A. (3 ×10" w m(A2一A3
GB/T11212一2013 式中: A 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 试验溶液的吸光度; -与试验溶液的吸光度最近的两个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 标准溶液中未添加钙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A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距试验溶液的吸光度最近的两个标准溶液钙含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微克(ug) mn 6.6.2.2按GB/T11200.3规定的标准加人法测定时,钙含量以钙(Ca)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 表示,按式(4)计算 72 X10- w m又57250 式中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由检测曲线求出的钙含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4g). mn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6.7 按GB/T11213.!或HG/T3942规定进行 其中GB/T11213.4为仲裁法 按HG/T3942规定进行,二氧化硅含量以二氧化硅(SiO.)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 (5)计算 w=w'×10 5 式中: 二氧化硅含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gg/E 7 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按GB/T11213.5规定进行 铜含量的测定 按GBT11213a.7或HGi/T3942规定进行 其中GB;/T11213.7为仲载法 按HG/T3942规定进行,铜含量以铜(Cu)的质量分数u,计,数值以%表示,按式(G)计算 (6 w,=w'×10 式中: -铜含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4g/g)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7.1.1 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1中的氢氧化钠纳、氯化钠和三氧化二铁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7.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关键生产工艺有改变; a
GB/T11212一2013 主要原材料有变化 b 停产后复产; c d)生产装置出现重大波动调整后; 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e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1规定 7.2判定和复验规则 7.2.1判定规则 7.2.1.1产品质量指标采用GB/T817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判定 7.2.1.2 产品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与标 准中的要求对产品作出质量判定,并提供质量证明 7.2.1.3产品出厂时,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 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批量、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证明、执行标准号,并加盖质检章 7.2.2复验规则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以双倍采样单元数采样进行复验 复验的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8.1.1出厂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牢固明显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 号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危险化学品”字样,生产许可证编号及标志,本标准编号及GB190规定 的“腐蚀性物质”标志 固体产品包装容器上还应有GB/T191规定的“怕雨”标志 生产企业应制定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向有需要的用户提供 包装 8.2 液体产品用专用槽车或贮罐装运,使用两次后应用水清洗干净 8. .2.2片状、粒状、块状等固体产品用包装袋包装,内袋宜用聚乙烯,聚丙烯薄膜袋,外袋宜用聚乙烯、 聚丙烯编织袋或牛皮纸袋,每袋净含量为25kg 也可采用供需双方协商的适宜包装 包装袋及封口 应保证产品在正常贮运中不污染、不泄漏 铁桶包装的固体产品按GB/TI5915规定执行,每桶净含量为200ke 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应按JJF1070-2005规定执行 8.3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防止撞击,避免包装损坏,受潮、污染,不可与酸性物质混装运输 8 贮存 固体产品应存放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液体产品用贮槽或其他密封容器存放,防止碰撞和与酸 接触

了解化纤用氢氧化钠GB/T11212-2013的相关知识

氢氧化钠GB/T11212-2013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纤生产中的重要化学品。它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物质,在常温下易溶于水,但不易溶于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

氢氧化钠在化纤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反应的酸碱度,控制反应速率和产品的质量。同时,氢氧化钠也可用于清洗和脱硫等工艺中。

尽管氢氧化钠在化纤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其具有强烈的碱性,如果接触皮肤或眼睛会造成刺激和灼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个人安全。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必须按照GB/T11212-2013标准进行使用,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先将水加入容器中,再缓慢加入氢氧化钠,避免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保持通风良好,尽量避免与有机物混合使用;
  •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容器和设备,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总之,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化纤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注意个人和环境的安全。

化妆品用防腐剂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妆品用防腐剂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妆品用防腐剂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的编号:GB/T29668-2013。化妆品用防腐剂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共有7页,发布于2014-02-152013年第17号公告
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编号:GB/T16579-2013。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共有6页,发布于2014-01-312013年第1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