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588-2020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electrostaticshieldingpackagingbag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9588-2020。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共有19页,发布于2021-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8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7.220.20
  • 实施日期2021-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1.66M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39588一2020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electrostatieshielaingpaekagingbags 2020-12-14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9588一2020 次 目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4.1外观 4.2尺寸偏差 4.3封合强度 4.4耐穿刺 4.5表面电阻 4.6内感应电能量 检测方法 5.1外观 5.2尺寸偏差 5.3封合强度 5.4耐穿刺 5.5表面电阻 5.6内感应电能量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出厂检验 6.3型式检验 标志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耐穿刺检测用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的结构 ll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测试装置自检方法 13 参考文献 15
GB/39588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标准化研究院、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 院大连分院、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技鸣电工器材有限公 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陆军工程大学,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泰润杰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志良,季启政,郭德华、娄仁杰,张卫红、陈亚洲、胡小峰、葛开友、毕戈雄、 蔡利花、冯娜、杨峰、樊昊、袁亚飞、马姗姗、叶听、王冰,史合、徐少斌、张雪雪、高艳玲
GB/T39588一2020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全链条的静电防护 逐渐发展到涉及采购、生产、检验、测试、失效分析、包装、标识、维修、储存、分发和运输等科研生产活动 与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直接接触的防静电包装具有静电泄漏性能,当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在静电 防护区之间转运或处于静电防护区之外时,防静电包装还具有静电屏蔽性能 因此,静电屏蔽包装袋已 经成为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静电防护产品,需要对其产品及检测方法做出质量规范性 要求
GB/T39588一2020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电屏蔽包装袋(以下简称“屏蔽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以及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包装静电敏感元器件和电子产品的屏蔽袋 本标准不适用于包装挥发性物质、化学品、爆炸物的屏蔽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C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5463静电安全术语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32304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要求 术语和定义 GB/T191,GB/T15463,GB/T16288,GB/T323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546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静电屏蔽eleetrostaticshieding 为了避免外界静电场对带电体或非带电体的影响,或者为了避免带电体的静电场对外界的影响,把 带电体或非带电体置于接地的封闭或近乎封闭的金属外壳或金属栅网内的措施 [[GB/T15463一2018,定义5,37] 3.2 静电屏蔽包装袋eeetrostatieshiedngpaekagingbg 防静电屏蔽包装袋eleetrostaticdischargeproteetionshiedngpackagingbag 具备静电屏蔽性能且直接接触静电敏感产品的内表面具有静电泄漏性能的柔性包装袋 技术要求 4.1外观 屏蔽袋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 外表面应干净,无损,无褶皱,无污溃等,其材料不应有易碎、易脱落或易擦除的物质; aa b 无分层、脆裂、气孔、切口、划痕等工艺缺陷; 无不均匀针孔、裂纹、沙眼,斑点以及外来物、鱼眼、凝胶点等结构缺陷; c
GB/T39588一2020 d 如有自封口结构,应较为牢固且可以全封闭包装 4.2尺寸偏差 屏蔽袋去除封合部分的长度、,宽度后的内尺寸长度和宽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为士15%,单面厚度的 最大允许误差应为士10% 4.3封合强度 屏蔽袋的封合强度应不小于40N/25" mm 耐穿刺 屏蔽袋单面的耐穿刺应不小于12N 4.5表面电阻 屏蔽袋表面电阻应满足如下要求 内表面点对点电阻为1.0×10Q一1.0X1on:; a b)外表面点对点电阻为小于1.0×10'Q 4.6内感应电能量 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应不大于50n 5 检测方法 5.1外观 屏蔽袋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判断是否满足4.1要求 5.2尺寸偏差 5.2.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23C士5C; a b)相对湿度:小于60% 5.2.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仪器设 备如下 测厚仪 a 测量范围;0mm~10mm 1 最大允许误差:士(0.5%×量程) 2) 直尺或卷尺 b l测量范围;0m一5m 22 分辨力:1 mm; 33 最大允许误差:士0.2mm.
GB/39588一2020 5.2.3样品 被测屏蔽袋应不少于3个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5.2.4检测步骤 5.2.4.1 长度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被测屏蔽袋成品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的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对被测 屏蔽袋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4.2要求 5.2.4.2宽度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被测屏蔽袋成品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的宽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对被测 屏蔽袋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4.2要求 5.2.4.3厚度 单面厚度检测步骤如下 在被测屏蔽袋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区域,在单个屏蔽袋成品的上、下两面分别取1个尺寸 a 为50mm×50mm的检测样品,检测样品应不少于6个 b)使用测厚仪测量样品的厚度,检测前应对测厚仪进行自校零,随机选取单个样品的三个位置测 量并取平均值,然后对检测样品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4.2要求 5.3封合强度 5.3.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23C士5C; a b相对湿度:小于60% 5.3.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仪器设 备如下 拉力试验机 aa 测量范围0N~200N,最大允许误差士1% lD 22 运动行程大于150mm. b 平面钳口夹具: 1 最大负荷不小于0.5kN; 22 最大开口尺寸不小于5mm 5.3.3样品 5.3.3.1样品数量 被测屏蔽袋应不少于3个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5.3.3.2样品制备 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被测屏蔽袋,自被测屏蔽袋封合区域外边缘向内、垂直于封合方向,约屏蔽袋
GB/T39588一2020 中部位置,截取3个相邻的宽25mm,长50mm的样品,样品一侧封合且另一侧为未封合的自由端 5.3.4检测步骤 封合强度检测步骤如下: 检测前,应对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校,设置拉伸速度500m mm/min: a D)沿检测样品封合区域的内部边缘,将检测样品的两侧自由端分别安装并夹紧在上下两个平面 钳口夹具内,样品轴线应与上下夹具中心线相重合; 启动拉力试验机,直至检测样品在封合区域断开为止,记录最大载荷值(N) c d 更换样品,重复b),c),直至完成全部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最终封合强度的检测结 果为平均载荷值(N/25mm),判断是否满足4.3要求 5.4耐穿刺 5.4.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23C士5c: a b)相对湿度:小于60% 5.4.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仪器设 备如下 拉力试验机 a 测量范围0N200N,最大允许误差士1%; 1 运动行程大于120mm 2 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 b 1) 试验探头为不锈钢材质,直径12.5mm,长度125mm,触头为1/8球半径,锥长50mm: 样品夹持平台为不锈钢材质,上下两层相合且内表面平整,中心透孔直径15mm 2 33 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结构参见附录A 5.4.3样品 5.4.3.1样品数量 被测屏蔽袋应不少于6个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5.4.3.2样品制备 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被测屏蔽袋,在每个被测屏蔽袋的两个表面(不含封合部分)分别选取1个 50 ×50 nmm的样品,以样品内,外表面首先接触试验触头的两种情况将样品平均分成两组 mm 5.4.4检测步骤 耐穿刺检测步骤如下 a检测前,应对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校,设置试验探头移动速度500mm/min: b 将样品安装在样品夹持平台内层,样品尺寸中心位于平台透孔圆心轴线上,夹紧样品并固定; 启动试验,探头匀速向样品夹持平台移动,直至试验触头穿透样品,记录最大载荷值(N); c d)更换样品,重复b),e),直至完成全部本组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
GB/39588一2020 更换另一组样品,重复b)d),直至完成全部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 e 比较两组平均载荷值(N),以较小载荷值(N)作为最终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满足4.4要求 5.5表面电阻 5.5.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23C士2C; a b)相对湿度:12%士3%、,50%士5% 无强电磁场干扰 c 5.5.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仪器设 备如下 表面电阻测试仪 a 测试电压10V/100V,最大允许误差土10% 电阳测疑抱围10xIwQ一I0XI"0.最大允许误差土10% 22 b 表面测试电极 质量范围2.3kg士0.3kg; 接触表面圆形直径为50mm64mm; 22 导电橡胶总电阻不超过1000Q. 3 绝缘平板 表面点对点电阻大于1.0×10Q; 1 尺寸不小于1m×1m 5.5.3样品 5.5.3.1样品数量 被测屏蔽袋不少于6个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5.5.3.2样品制备 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屏蔽袋自被测屏蔽袋封合区域外边缘向内、垂直于封合方向,截取不小于满 足测试面积要求的样品,样品一侧封合且另一侧为未封合的自由端 5.5.4检测步骤 表面电阻检测步骤如下 将至少3个被测屏蔽袋样品放置在温度23C士2,相对湿度12%士3%环境中不少于48h 但不多于72h; 将被测屏蔽袋样品沿封合内部边缘,将未封合的自由端平铺展开,保持内表面向上,平铺在绝 缘平板上; 将表面电阻测试仪的两条测试线分别连接两个表面测试电极,表面测试电极分别放置在封合 区域两侧的样品表面,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4.5a)要求 检测示 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 d 将表面测试电极同时放置在封合区域一侧的样品表面测试,再换封合区域另一侧测试,分别记
GB/T39588一2020 录两个区域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4.5a)要求 检测示意图如图1c) 所示; 将该检测样品翻转,保持外表面向上,平铺在绝缘平板上,重复e)d),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 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4.5b)要求 fD 将另外至少3个被测屏蔽袋样品放置在温度23C士2C,相对湿度50%士5%环境中不少于 48h,但不多于72h 重复b)~e),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4.5要求; 日 当被测电阻在1.0×10'a~1.0×10'Q之间时,应选择100V测试电压;当被测电阻小于 1.0×10'Q时,应选择10V测试电压 如果测试不能在放置环境中进行,则应在样品移出该环境后5min内完成测试 表面电阻 表面测试电极 测试仪 屏蔽袋样品 封合区域 绝缘平板 侧视图 a 封合区域 表面测试电极 屏蔽袋样品 表面电阻 测试仪 绝缘平板 俯视图 b 封合区域 表面测试电极 屏蔽袋样品 表面电阻 测试仪 绝缘平板 俯视图 图1屏蔽袋内表面电阻检测示意图 5.6内感应电能量 5.6.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23C士5C; a b 相对湿度;小于60%; 无强电磁场干扰 c
GB/39588一2020 5.6.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仪器设 备如下 静电放电模拟器(以下简称“模拟器”) a 模拟器等效电路由等效100pF电容与等效1.5kQ电阻串联而成,见图2 l.5kQ Sl 5MQ100MQ 100p DC 图2模拟器等效电路 数字存储示波器(以下简称“示波器”) b ) 带宽不小于200MHz; 2)单次采样速率大于500Msa/s 电流钳: 响应频率不小于500MHz; ) 2) 测试线长不超过1 m; 3)电流测试范围1mA~10A,最大允许误差士3% 高压电阻: d 500Q士5Q,耐压1kV,低电感溅射金属膜电阻 电容探针 平板结构见图3,电容值为8pF土2pF 平板之间绝缘物质由聚碳酸酯或丙烯酸等绝缘材料 制成 绝缘介质的厚度随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应根据实际制作情况而定 单位为毫米 聚碳酸或丙婚酸等绝缘材料 导体因盘 真轻 22士0.25 厚度1.5土0.01 电阻连接点 38土1.5 图3电容探针结构
GB/T39588一2020 放电电极与地电极: f 直径均为38mm士0.25mm,由导体材料制成 5.6.3样品 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被测屏蔽袋不少于3个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5.6.4检测步骤 内感应电能量检测步骤如下 屏蔽袋检测前,按照图4搭建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检测装置,首先应进行检测装置自检,分为 a 模拟器波形验证和系统装置验证两部分,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 放电电极 WW W 封口封闭 50MQ-100MQS1 S2 1.5kg 10k-10M9 Dc 100pF 1kV 500Q SW1 电流钳 示波器 电容探针 防静电 屏敲袋 地电极 图4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检测示意图 b)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测: 1 将被测屏蔽袋放置在温度23C士5C、相对湿度小于60%环境中不少于48h 在被测屏蔽袋内部的中间位置放置电容探针,确保屏蔽袋外表面和放电电极与地电极 22) 屏蔽袋内表面与电容探针的两个电极之间有良好的接触连接 在屏蔽袋外部将高压电 阻串联在电容探针的引出导线上,形成闭合回路,电流钳夹在高压电阻的引线上,见图4 33) 设置示波器为50ns/div,如果不能够完整显示放电波形,则调整示波器的设置 ) 闭合SW1开关至少10ms,放掉放电电极和地电极上面的剩余电荷,断开SwWI1开关 设置模拟器充放电电压为1kV D) 6) 模拟器给放电电极放电,用电流钳和峰值检测模式下的示波器采集经500n高压电阻 的电流波形 下载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数据到计算机,根据流过500Q高压电阻上面的电流波形进行感 7 应电能量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示波器读取到的波形数值转换为电流值 第二步,计算每个采样点的电流平方,即I; 第三步,按公式(1)计算电能量 E=R×!× > 式中: E 电能量,单位为焦耳);
GB/39588一2020 R -500Q高压电阻的实际阻值,单位为欧姆(Q); -示波器采样时间间隔,单位为秒(s); -示波器第i次采集得到的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采样总次数,单位为次. 8 重复4一7),对单个检测样品连续测量三次.并保证两次检测间隔时间在30s以上,确保 电容探针的剩余电荷充分释放,计算平均值(J),对全部检测样品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 4.6要求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6.2.1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第4章技术要求中的外观、尺寸偏差和表面电阻 6.2.2抽样方案 对出厂检验项目中的外观质量进行全数检验,对尺寸偏差和表面电阻进行抽样检验 对同批次产 品,尺寸偏差和表面电阻的抽样比例应不低于1%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6.2.3判定规则 经检验所要求项目均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 不合格 6.3型式检验 6.3.1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4章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型式检验应由具备相应能力的有资质的第三方 计量技术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每个检验项目的判定结论 6.3.2检验条件 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a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正常生产后,每年至少一次; c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同类产品的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客户或者合同专门要求时 g 6.3.3抽样方案 样品由提出型式检验的单位或者委托第三方从企业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应
GB/T39588一2020 以满足全部测试项目要求为原则 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 6.3.4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的判定规则如下: 单项判定规则:表面电阻、内感应电能量项目中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样品不合格,则判该项目 不合格;其他性能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判定 b 综合判定规则:经检验所有项目均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 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志 屏蔽袋的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制品标志应按照GB/T16288规定 a b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按照GB/T191规定; 应有静电防护标识,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图5的标识 c 背景颜色为黄色 注:本图源自GB/T32304一2015,5.5.2图3. 图5静电防护标识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屏蔽袋的包装、运输和贮存应满足以下要求: 产品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包装应牢固; a b 产品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刮划,应保持包装完好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机械碰撞及日晒雨淋; c d 产品应按品种、规格分别整齐堆放,贮存环境应按照防静电产品库房相关要求,应避免阳光曝 晒及雨淋,应远离污染源、热源,应做好防鼠、防虫 0
GB/39588一2020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耐穿刺检测用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的结构 耐穿刺检测用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见图A.1、图A.2 图A.1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立体 11
GB/T39588一2020 图A.2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平面 12
GB/39588一202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测试装置自检方法 B.1模拟器波形验证方法 验证模拟器输出阻抗电流(I,)波形步骤如下: 将500Q高压电阻和模拟器的放电端和地端连接,连接线应尽量短 连接电流钳,使其环绕在 a 500Q高压电阻与地端连接线上,见图B.1 注:本次测试中不使用放电电极和地电极 W WN S2 l50MQ~100NQSsI 1.5kG 10kQ-10MQ 100pF 500n sw1 电流钳 示被器 图B.1模拟器波形验证示意图 b)将电流钳与数字存储示波器连接 设置示波器为5ns/div,示波器的输人阻抗为50n,同时确 保电流钳与示波器的输人阻抗匹配 设置静电放电电压为1kV 将模拟器内100pF电容首先充电1kV,然后通过模拟器放电开关S2给1.5kQ和500Q高压 d 电阻放电 观察放电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和峰值电流(I,),其1,在5ns一20ns之间,I小于I,的 15%,波形所有参数均应符合图B.2a)的要求 如有必要调整模拟器电压值,使其输出波形电流峰值(I,)为0.5A士0,05A 此时的电压值等 效为1kV放电电压即I,=0.5A士0.05A /div,观察完整的波形,脉冲的延迟时间(t.)应该满足图B.2b)的要求 设置示波器为100 g nS/ 即输出电流从峰值下降到峰值的36.8%所用的时间,判断是否满足200ns士20ns,如不满足 要求时,应调整设置直至满足要求 使用软件分析测量电流波形 根据公式(1)计算电能量 在此测试流程中电阻为2kn(包括 h 模拟器的1.5k电阻和500Q高压电阻),模拟器内部电容(100pF标称)充电到试验电压后 标称1kV,实际电压由步骤f)调整而定]的放电能量为50闪土6闪 软件计算得到放电的 电能量E应在504士6从范围内,否则调整测试装置 50风电能量计算见公式(B.1) cU E= (B.1 式中 E -放电的电能量,单位为焦耳(J); 13
GB/T39588一2020 -模拟器内部100pF标称电容的实际值,单位为法拉(F); 电容充电电压的实际设定值,单位为伏特(V) 电流/A 电流/A 90% 36.8% 延迟时间正常范围 上升时间正常范围 :200ns士20ns :5ns-20s 10e% 时间/s 100ns/diy 5ns/div 时间/s 示波器显示设置5ns/aiv 示波器显示设置100ns/aiv 图B.2通过5009电阻的电流波形 B.2系统装置验证方法 系统装置验证步骤如下: 连接500Q高压电阻与电容探针的两端,将电容探针置于放电电极与地电极之间,见图B.3 a 应确保放电电极、电容探针与地电极三者相互垂直,并有良好的接触 放电电极 W S1 s2 1.5kQ l50M100MQ o kQ-10MO 100pP 00n Sw1 电流钳 示波器 电容探针 地极 图B,3系统装置验证示意图 b 将电流钳与示波器连接,设置示被器为5s/di,示波器的输人阻抗为50a,同时确保电流册 与示波器的输人阻抗匹配; 设置静电放电电压为1kV; c d 将模拟器内100pF电容首先充电1kV,然后通过模拟器放电开关S2给1.5kQ和500Q高压 电阻放电 e 观察放电电流波形的峰值电流,峰值电流应不小于0.42A 否则,更换电容探针或调整连接 线的长度,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4
GB/39588一2020 参考文献 [1]GB/T4122.1一2008包装术语第1部分;基础 [2] GB/T24984一2010日用塑料袋 [[3]sI/T11587一2016电子产品防静电包装技术要求 [4]BSEN61340-4-8:2015Ele letrostatiesPart48:Standardtestmethodsfor=pecifcapliea ionsElectrostaticdischar argeshieldng一ag [[5]ANsI/EsDs11.4一2012FortheProtectionofElectrostaticDischargeSusceptibleItenms StatieControlBag ForEwaluatngthePerformaneofEleetrostatieDseharge [[6]ANSI/ESDSTM11.31一2018 ShieldingMaterialsBags [[7]ANS1/ESDS541一2019FortheProteetionofEleetrostaticDischargeSusceptibleltems Materials Packagimng" [[8]AsTMD882-12StandardTestMethodforTensilePropertiesofThinPlasticsheeting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GB/T39588-2020

一、静电屏蔽包装袋的要求

静电屏蔽包装袋应具备以下要求:

  • 具有良好的静电屏蔽性能;
  • 材料无毒、无味,不会对包装物产生污染;
  • 可靠密封,防止外界空气、湿度等因素影响包装物;
  • 耐磨损、抗压力,保证运输中不会受到损坏。

二、静电屏蔽包装袋的检测方法

静电屏蔽包装袋的检测应该包括以下项目:

  • 静电带电量的测试;
  • 对电离空气清洁度的测试;
  • 对密封性能的测试;
  • 对物理性能的测试,如耐磨损、抗压力等。

三、GB/T39588-2020标准中对静电屏蔽包装袋的规定

GB/T39588-2020标准针对静电屏蔽包装袋的要求做了如下规定:

  • 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静电屏蔽性能和导电性能;
  • 包装袋应该符合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的环保要求;
  • 包装袋的尺寸、结构、密封性能等应符合相关要求;
  • 包装袋应该在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保持其防静电、防潮、防尘、防震等功能。

综上所述,静电屏蔽包装袋的要求和检测方法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保护包装物免受静电干扰的影响,同时也保障了包装物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的安全性。GB/T39588-2020标准的出台为静电屏蔽包装袋的生产、使用提供了更为规范的指导。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类似的标准

    挖泥船重力抓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挖泥船重力抓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挖泥船重力抓斗的编号:GB/T39622-2020。挖泥船重力抓斗共有11页,发布于2021-07-01
    玻璃幕墙面板牢固度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玻璃幕墙面板牢固度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玻璃幕墙面板牢固度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9525-2020。玻璃幕墙面板牢固度检测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21-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