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0186.1-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SecondarycoatingmaterialsusedforopticalfiberPart1: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编号:GB/T20186.1-2006。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有23页,发布于2006-10-012006-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80.10
  • 实施日期2006-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595.14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国家标准 GB/T20186.1一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Secondarycoatingmaterialsuselforoptiealiber Part1: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 2006-10-01实施 2006-04-05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0186.1一2006 前 言 GB/T20186《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本部分为GB/T2018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考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4507 《热塑性聚酯》,IEC60794-1-2:1999《光缆第1-2部分:总规范光缆基本试验方法》,美国Bellcore 通信研究所标准:《光纤松套管技术规范GR-20-CORE6.3.4CableMaterialCompatiblity(1998),IsO 相关材料标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及Yn/T789203a(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通信用室外单模光 缆》等标准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o为资料性 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通信)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战洪、魏忠诚
GB/T20186.1一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光纤松套管用二次被覆材料PBT的制造,使用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18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034一1998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eqISO62:1980 GB/T10361989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GB/T1040一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10-1989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qvIEc60093;1980 GB/T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 GB/T1843一1996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eqvIsO180;1993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 GB/T2951.1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 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idIEC60811-1-l:1993) G;B/T2951.37一1994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氧化诱导期试验 GB/T24ll一19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eqIsO868;1978) 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Iso1133 1997 GB/T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idtIsO178;1993) GB/T17037.1一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 条试样的制备(idtIS294-1:1996) sO1628-5一1986(E)塑料粘数和特性粘数的测定第五部分;聚对苯二甲酸烧撑二酯 要求 3.1外观 产品直径为2mm4mm、长度为2mm4mm的乳白色、乳黄色或无色透明的圆柱体颗粒 颗
GB/T20186.1一2006 粒应光滑、无杂质、无连珠 3.2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 PBT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PB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 t 财 单 项 目 名 指 称 标 密度 g/enm 1.25~1.35 熔融指数(250C,2160g g/10min 7.0~15.0 % 含水量 s0.05 饱和吸水率 % s0.5 MPa 屈服强度 >50 屈服伸长率 % 4.0~l0,0 断裂伸长率 % >50 拉伸弹性模量 MPa 2100 MP 弯曲弹性模量 2200 弯曲强度 MP >60 熔点 210240 邵氏硬度H >70 悬臂梁冲击强度 23C k/m" >5.0 -40C 4.0 线膨胀系数(23C一80C) 10 10-'K S1.5 体积电阻系数 Qcm >1×10 负载变形温度 1.80MPa 12 55 0.45MPa >170 13 特性粘度 155士5 cm'/g 热水解 强度法 1. 14 屈服强度 MPa >50 % 断裂伸长率 >I0 特性粘度 cm/g 65士5 材料与填充化合物的相容性 强度法 15 屈服强度 MP >50 断裂伸长率 50 为熔融指数的典型值 材料的供需双方可根据自己生产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来定 试验方法 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
GB/T20186.1一2006 4.2试样制备 表1中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制备,参照采用GB/T17037.1规定的方法,具体遵照附录A规 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4.3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遵照GB/T2918一1998规定的条件2,3、4进行 44. 密度 遵照GB/T1033规定的方法进行 4.5熔融指数 遵照GB/T36822000规定的方法A进行 试样必须经100C干燥处理4h. 4.6含水量 遵照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饱和吸水率 遵照GB/T1034一1998规定的方法1进行 4.8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 4.8.1遵照GB/T1040规定的方法进行 采用I型标准试样 4.8.2拉伸屈服强度、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三项性能的试验速度为50mm/min,拉伸弹性模量的 试验速度为5mm/min 4.9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 遵照GB/T9341规定的方法进行 采用( × 0×4)mm型标准试样 试验速度为(2.0士0.4 8 1 mm/min 4.10熔点 遵照GB/T2951.37规定的方法进行 4.11邵氏硬度H 遵照GB/T2411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悬臂梁冲击强度 4.12.1遵照GB/T1843规定的方法进行 标准试样的长宽分别为80mm和10.2mm、高度的范围 为4mm~10.2mm 4.12.2在4.12.1的标准试样中部,由机械加工一个带有(45土1",底部曲率半径(R)为(0.25士0.05)mm 的缺口、试样缺口的剩余部分为(8土0.2)mm的A型缺口试样 有缺口的A型标准试样也可由有缺口 的标准试样模具一次注塑而成 4.13线膨胀系数 遵照GB/1036规定的方法进行 4.14体积电阻系数 遵照CGBT110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直径为100mm、厚度为不大于2mm的标准试样 4 15负载变形温度 遵照GB/T1634规定的使用1.80MPa弯曲应力的方法A、使用0.45MPa弯曲应力的方法B进 行 试样为(80×10×4)mm的标准试样 试验中试样采用平放放置方式 4.16特性粘度 遵照IsO1628-5-1986(E》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剂用比例为1:1的1.2二氯苯与苯酚的混合 溶剂 热水解性能 热水解性能试验方法的选择,可按材料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GB/T20186.1一2006 4.17.1强度的测定 4.17.1.1试样为GB/T1040规定的,并遵照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得的I型哑铃标准试样 4.17.1.2遵照附录C(规范性附录)的规定对试样进行热水解性能试验后强度的测试 4.17.2特性粘度的测定 4.17.2.1取约5gPBT粒料,置人温度控制在(85士1)C,湿度控制在(85士5)%的恒温恒湿箱内30 天,取出后在23C的环境下状态调节24h 4.17.2.2遵照4.16的方法对材料的粘度进行测定 4.18材料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 4.18.1试样为GB/T1040规定的,并遵照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得的I型哑铃标准试样 18.2遵照附录D规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相容性的测试 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用户验收检验 5.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应根据GB/T2828.1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本部分规定对同一段时间内、相同原材 料、相同工艺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当产量较大时,每批的数量不得超过50t 5.1.2每个批次的PBT产品应由材料制造厂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产品应 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5.1.3按第3章要求,3.1和3.2表1中的检验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 5.1.4出厂检验不合格及不合格品 产品性能不符合3.1和3.2表1中性能的要求,称出厂检验不合格 有一个及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不合格品 型式检验 5.2.1型式检验应根据GB/T2829的规定进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次中或若干个批次中随机 抽样检验,以判别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5.2.2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检验一次,应检验3.1和3.2表1中的所有项目 5.2.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产品定型鉴定时; a bb 正式生产后,若原材料、工艺、设备有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cc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的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时 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进行检验时 e 5.2. 型式检验合格及不合格 检验合格 a 产品性能符合3.1和3.2表1中各个性能的要求,称型式检验合格 bb 检验不合格 有一个及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型式检验不合格 5.2.5型式检验不合格的处理 型式检验不合格时,材料制造厂家应立即停止出厂检验,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因 素,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出厂检验 5. 用户验收检验 3 5.3.1用户验收检验应检验第3章的3.1和3.2中表1的全部项目 .3.2对已交付定货的产品,厂家只要发现一项不符合第3章3.1和3.2中表1的要求,原则上允许 5.
GB/T20186.1一2006 退货 但需在行业权威质量检验机构的监督下,供需双方联合组成检验组重新检验或由行业权威质量 检验机构重新进行检验 重新检验原则上只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6.1标志 6.1.1在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包装袋上应注明材料的名称、代号、商标、牌号,批号(或生产日期、标准 号、质量、生产厂家(包括厂址,电话,邮政编码),并有“防热,防潮”标志 6.1.2交货的每批产品应有产品检验报告单和合格证 6.2包装 产品应用有复合金属薄膜的内包装,防潮复合纸的外包装袋进行负压包装,或用供需双方协商的包 装袋进行负压包装 每袋净质量25kg或供需双方认可的质量 6.3运输 产品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和雨淋,要保持产品的干燥、清洁,完整,无污染 6. 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请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 自生产之日起.,储存期为一年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标准试样的制备 适用范围 A.1 本方法适用于表1中材料性能试验所需标准试样的制备 3 方法提要 A.2 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试样 A.3设备 A.3.1注塑机螺杆型注塑机或柱塞型注塑机 A.3.2模具;按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中要求的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模具 A.4注塑条件 物料温度;根据物料的熔融状态逐级升温,料简温度分布为:(220240)C、(220240)C、 210~230)C 220240 材料注塑的口模温度(C A.4.3模具的温度(C 5060 注塑时间(s) A.4.5保压时间( 15 注塑压力MPa) 7士1 开模时间s) 12 A.4.8冷却速度;每个试样注塑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在23C的环境下自然冷却 A.4.9注塑周期s) 40设备预热时间除外 A.4.10最大注塑量为设备额定能力的50% A.5注塑步骤 将约2k区颗粒试样置人d0士)c的烘箱中干燥至少sh A .5.1 A.5.2将注塑机料筒逐级升温 A.5.3在螺杆型注塑机的料斗或柱塞型注塑机料斗内加料2kg 让注塑机自由注射,视自由注射人合适容器的物料熔融状态,适当调整各级料筒的温度和口模 的温度 A.5.5合模注塑,向标准模具内注射物料,7s完成 A.5.6加压,保证注射料筒中物料的压力恒定在(7士1)MPa,保持15s A.5.7开模,从模具中取出标准试样在23C的环境下自然冷却,l2、后,重复A.5.5
GB/T20186.1一2006 附录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 B.1试验装置 B.1.1称量皿 B. 1.2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 B. 1.3分析天平,精度为士0.1mg, B.1.4干燥器 B.2试验步骤 B .2.1称量皿在100c下进行干燥处理,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恒重,质量记作w.,精确到 士0.1mg B.2.2从原始包装袋中取约10g试样放在恒重过的称量皿中称重,质量记作w,精确到士0.1mg 这 过程在10min内完成 B.2.3将试样放在100C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4h;取出试样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质 量记作w,精确到0.1mg B 结果计算 3 按下式计算测试结果 w.a(%=[(w一w)/(w一w,]×100 B.4记录 记录试验结果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热水解性能- -强度试验方法 c.1试验装置 C.1.1温湿度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 控湿精度为士5% C.1.2电子拉力机,精度为1% C.2试验条件 C.2.1温度:(85士1)C C.2.2湿度:(85士5)% C .2.3时间:20×24h C.3试验步骤 C.3.1取出按GB/T1040规定的、按附录A制得的I型标准哑铃试样5个 C.3.2将样品置人温湿度试验箱内 样品应垂直挂在试验箱内,以保证样品的各面都能暴露在标准 试验环境中 3.3将温湿度调节至C.2.1和C.2.2的环境后,开始记时 C C .3.4试样在C.3.3的条件下保持20×24h C.3.5取出试样 将试样放在室温环境下的干燥器内调节24h C.3.6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试验速度为50mm/min. C.4结果及记录 C.4.1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耐水解性能试验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C.4.2记录检验结果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 D.1试验装置 D.1.1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 D.1.2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D.1.3装有光纤填充油膏的容器 D.1.4用于清洁的纸巾 D.2试验条件 D.2.1温度:(85士1)C D.2.2时间:45×24h D.3试验步骤 D .3.1取出按GB/T1040规定的、按附录A制得的I型标准哑铃试样5个 D .3.2将试样放在盛有油膏的容器里 .3.3将容器置人温度控制在(85士1)C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 D. D .3.4在(85士1)C的条件下,保持45×24h .3.5老化时间结束后取出试样,用纸巾轻轻擦去油膏,冷却至室温 D D. .3.624h后,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标距为50mm,用50mm/min试验速度对试样进行拉伸 试验 D.4结果计算 D.4.1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D.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D.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GB/T20186.1一200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PB松套管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E.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PBT被挤成松套管之后,松套管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E.2资料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186.1的本附录的引用而成为本附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附录,然而,鼓励根据本附录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附录 EC60794-1-234methodG7;Tubekinking 美国Bellcore通信研究所标准:《光纤松套管技术规范》GR-20-CORE6.3.4CableMaterialConm patibility(1998) E.3要求 PBT二次被覆材料被挤成松套管之后,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表E.1PBT松套管的物理机械性能 单 信 指 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松套管的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 MPa >35 屈服伸长率 % 3.0~5.0 % 断裂伸长率 >200 松套管的轴向后收缩 % |士0.5! 松套管的热水解性 屈服强度 MPa 35 断裂伸长率 % >10 松套管的抗热老化性 无裂纹、无裂口 松套管的抗侧压力性 800 松套管的抗弯折性 无发白,无裂纹 松套管与填充化合物的相容性 耐缠绕 无裂纹,无裂口 2 强度法 MP 屈服强度 35 断裂伸长率 >200 E.4 试验方法 E.4.1松套管的力学性能 E.4.1.1 二次被覆材料管状试样的制备参见附录F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也可按材料用户 1o
GB/T20186.1一2006 实际制备松套管的方法进行 E.4.1.2二次被覆材料管状试样的取样方法参见附录G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 .4.1.3松套管的力学性能参见附录H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 同E.4. 1 2 E.4.2松套管的轴向后收缩 参见附录J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3松套管的热水解性 参见附录K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4松套管的抗热老化性 参见附录L(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5松套管的抗侧压力性 mmm、厚为(0.5士0.1)mm 参见附录M(贤料性附剥)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外径为(a.0士0.2)m 取样方法同E..1.2 E.4.6松套管的抗弯折性 参照1Bco79412中规定的方法Bc0794l2G7,具体参见附录N(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 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7松套管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 耐缠绕法 耐缠绕测试法参见附录0(资料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7.2强度法 强度法的试样同E.4.1.1 取样方法同E.4.1.2 E.4.7.2.1 E.4.7.2.2抽出管内的光纤和填充物,再将试样置人装有光纤填充油膏的容器中 E.4.7.2.3将容器置人(85士1)C的烘箱中,45×24h后取出 在室温状态下24h后轻轻擦去油膏 E.4.7.2.4参见附录H(资料性附录)中H.3.2H.3.9规定的对试样进行强度试验 再按H.4和 H.5对试样进行计算和记录 11
GB/T20186.1一200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管状试样的制备 r.1适用范围 本方法(可参照的方法)适用于资料性附录E中表E.1的各项性能试验所需试样的制备 r.2方法提要 采用一次性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试样 F.3试验装置 F.3.1挤塑机;通用单螺杆挤塑机;螺杆;最小L/D为24:l;压缩比;2.0~3.0. F.4成形条件 ? 4.1环境温度:(23士2)C F 4.2物料温度(240~260)C ? .4.3挤出速度;按设定的套管外径和壁厚的挤出量来定 F.4.4淬火温度;60C水中 F.4.5冷却槽长度:(1822)m F.4.6拉伸比:8:110:1 F.4.7收线张力:(25)N F.5制备步骤 F.5.1将挤塑机逐级升温至设定温度 F.5.2按套管外径和壁厚来设定挤出量,调整口模、针管及其位置、挤出速度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F.5.3将冷却水升温至设定温度 F.54挤出成标准试样并以(25)N的收线张力收绕在直径不小于套管直径60倍的盘简上 注1;管状试样也可按材料生产厂家推荐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方法或按材料供需双方共同商定的工艺参数和方法来 制备 注2本部分推荐的套管外径为;(3.0士0.2)mm;套管内径为(2.0士0.2)mm. 12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管状试样的取样方法 G.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资料性附录E中表E.1各项性能试验所需试样的取样 G.2取样方法 G.2.1将附录F所制备的绕在盘简上的管状试样,从试样制备完成时开始记时,在23C的环境下放置 24h G.2.2沿长度方向每隔(25)m,按不同性能所需试样的长度截取试样 13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H.1试验装置 H.1.1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H.1.2标准量具,精度为0.02mm. H.1.3直径略小于套管内径、长约为20mm的金属棒 H.2试验条件 H.2.1试验速度;50mm/nin. H.2.2标距为:50mn H.3试验步骤 H.3.1取出样品长约150mm的样品5根,抽出管内的光纤和填充物,用清洁纸巾仔细的将管壁内外 擦拭干净 H.3.2按GB/T2951.11997中规定的方法测出套管的外径Dmm)和厚度(mm H.3.3按下式计算试样的截面积A(mm) (H.1) A=x(D一)d H.3.4在试样的中部画出50mm的标距,标距长度记作Lmm) H3.5在试样的两端插人直径略小于套管内径,长约为0mm的金属橡.以防试样被施加张力后放 夹具破坏 H.3.6在拉力机上用夹具夹持试样的两端 H.3.7按5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 H.3.8记录试验中试样被施加张力时屈服点的拉力F(N) H.3.9记录试验中试样屈服时和断裂时标距间的距离L(mm) H.4结果计算 H.4.1屈服强度(MPa)按下式计算 (H.2 =F/A 式中 对样品施加的屈服点时的拉力,N 试样的截面积,mm H.4.2屈服伸长率(或断裂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L(%=(L一L)/L×100 H.3 式中 -标距长度,mm; 样品屈服(或断裂)时标距间的距离, mm H.4.3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H.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试样在标距外断裂的试验结果无效 14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轴向后收缩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 J.1 J.1.1恒温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C J.1.2标准量具,分度值不大于0.5mm J.2试验条件 J.2.1温度:(100士1)C J.2.2时间:24h J.3试验步骤 J.3.1取出长约300mm的管内有光纤和填充物的样品5根,并仔细的将管外擦拭干净 J.3.2测试试样的长度,记作L J.3.3将试样放在(100士1)C的恒温试验箱内24h,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 J.3.4从恒温试验箱内取出试样时开始记时,24h后,测试试样的长度,记作L J.4结果计算 」.4.1按下式计算测试结果 L(%=L 一L/L×100 J.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J.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15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K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热水解试验方法 K.1试验装置 K.1.1温湿度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控湿精度为土5% K.1.2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 K.2试验条件 K.2.1温度:(85士1)C K.2.2湿度:(85士5)% K .2.3时间:45×24h K.3试验步骤 K.3.1取出长约150mm的样品5根,抽出管内的光纤和填充物,并仔细的将试样外壁擦拭干净 K.3.2将试样放在K.2.1和K.2.2条件的温湿度试验箱内,保持45×24h K.3.3取出试样在常温下状态调节24h K.3.4按资料性附录H.3.2H.3.9规定的方法在电子拉力试验机上对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K.4结果计算 按资料性附录H.4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热水解试验后试样的屈服强度a(MPa)和断裂伸长率 L(%) K.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16
GB/T20186.1一200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抗热老化试验方法 L.1试验装置 L.1.1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 L.1.2为松套管直径25倍的硬质芯棒 L.1.3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 L.1.4用于清洁的纸巾 L.2试验条件 L.2.1温度:(85士1)c .2.2时间:45X24h l l .3 试验步骤 3.1取出长为套管直径约100倍的试样5根,抽出管内的光纤和填充物,并仔细的将管外擦拭 I 干净 .3.2将试样放在(85士1)C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45×24h l . 3. 取出试样在常温下状态调节24h,用放大镜观察,观察表面是否有银纹或裂纹 3 3.4如果没有银纹或裂纹,则再在芯棒上缠绕1圈,并保持10min. l L.3.5用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是否有银纹或裂纹 结果及记录 L.4.15根试样中,有一根出现银纹或裂纹的现象,都应认为不合格 L.4.2记录检验结果 n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M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抗侧压力试验方法 M.1试验装置 电子拉力试验机或压扁试验机,精度为1% M.2试验条件 试验速度为5nmm/min M.3试验步骤 M.3.1取出外径为(3.0士0.2)mm,壁厚为(0.5士0.1)mm,长为150mm的试样5根,抽出管内的光 纤和填充物,并仔细的将管壁内外擦拭干净 M.3.2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的两块长>150mm,宽为套管直径10倍的平板之间 M.3.3根据套管的外径设定压缩变形值 如;松套管外径为k3.0士0.2)mm,壁厚为(0.5士0.l)mm,则 压缩变形值为(2.0士0.2)mm M.3.4以5mm/min的试验速度对试样加压 M.3.5加压示意图见图M.1,其中F为试样被施加的压力 M.4试验结果 M.4.1测试试样在受侧压过程中,松套管内径应变50%时,试样被施加的压力作为松套管的抗侧压 力性能值,记作F(N M.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 M.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样品 上压板 下压板 岗定板 图M.1松套管抗侧压力试验示意图 18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N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抗弯折试验方法 N.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N.1所示 N.2试验条件 N.2.1可移动的夹具能在位置1和位置2以10mm/s的速度往返移动 N.2.2一个往返为一个周期,在最后一个周期完成时,样品应移动到位置2 N.2.3周期数;15 N.2.4固定导向装置保证试样在确定的位置移动 N.2.5特殊透明罩既可以观察试样在试验中的运动情况又能使试样保持正确的运动状态 N.3试验步骤及试验要求 N.3.1取出长为套管直径150倍的内有光纤和填充物的试样5根,用电热风扇将样品在约80c下弄 直,以防超温弄伤样品 N.3.2将试样绕成一圈安装在N.1所示的试验装置上,安装长度记作L N.3.3用特殊透明罩将试样罩住 N.3.4固定夹具和固定导向装置之间的距离记作L N.3.5可移动夹具在位置1和位置2之间的距离记作L N.3.6可移动夹具在位置1和位置2之间移动15个周期 N.3.7试样弯折的弯曲直径L'为试样直径的20倍 N.4试验结果及记录 N.4.1观察试样是否发白或出现裂纹现象 N.4.25根试样中,有一根出现N.4.1的现象,都应认为不合格 N.4.3记录检验结果 透明罩 固定引导器 可移动夹具 位置1 圆定火具 图N.1松套管抗弯折性能试验装置 19
GB/T20186.1一2006 附 录 O 资料性附录 松套管与填充化合物的相容性- -耐缠绕试验方法 o.1试验装置 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C O.1.1 o.1.2装光纤填充油膏的容器 o.1.3直径为松套管直径25倍的硬质芯棒 O.1.4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 o.1.5用于清洁的纸巾 o.2试验条件 0.2.1温度:(85士1)C o.2.2时间:45×24h 试验步骤 O 3 0.3.1取出长为套管直径100倍的试样5根,抽出管内的光纤和填充油膏,用清洁纸巾仔细的擦拭 干净 0. .3.2将试样放人装有光纤填充油膏的容器内 .3.3再将容器放人温度为(85士1)C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45X24h 0. 0. .3.4取出试样,在23C的环境下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0.3.524h后用纸巾将试样擦拭干净 0 .3.6用放大镜观察试样是否开裂 若试样未出现开裂现象,再将试样在芯棒上缠绕1圈,并保持10min. O.3.7 0.3.8用放大镜检查试样是否开裂 O.4结果及记录 一根出现裂纹或开裂现象,都应认为不合格 O.4.1有一 O.4.2记录检验结果 20

喇曼光纤放大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喇曼光纤放大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喇曼光纤放大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0184-2006。喇曼光纤放大器技术条件共有30页,发布于2006-10-012006-10-01实施
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0222-2006。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3页,发布于2006-10-012006-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