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700.1-2018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1部分:导言

Chemicals—Guidanceonhazardclassificationtotheaquaticenvironment—Part1:Introduc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1部分:导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1部分:导言的编号:GB/T36700.1-2018。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1部分:导言共有7页,发布于2019-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8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300
  • 实施日期2019-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562.98KB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1部分:导言


国家标准 GB/36700.1一2018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 第1部分导言 Chemieals一Guidaneeonhazardelassifieationtotheaquaticenvironment Part1:Introduction 2018-09-17发布 2019-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6700.1一2018 前 言 GB/T36700《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分为以下8个部分 第1部分:导言; 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 第3部分:水生毒性; 第4部分:降解 第5部分:生物富集; 第6部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第7部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分类 第8部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在水介质中的转化/溶解指导 本部分为GB/T367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安徽出人境检验检 疫局、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石安康科技有 限公司、清华大学、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玲,温劲松、刘洪英、马燕,刘晓建、张梦莎、张蕾、聂品磊、周红、王馨晨、曹梦然、 舒耀皋、余刚
GB;/T36700.1一2018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 第1部分导言 范围 GB/T36700的本部分规定了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的统一分类方法、数据解释、水生毒 性、降解、生物富集.QsAR的使用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部分适用于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的指导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0.2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 GB/T36700.2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 GB/T36700.3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3部分;水生毒性 GB/T36700.4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4部分;降解 GB/T36700.5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5部分;生物富集 GB/T36700.6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6部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GB/T36700.7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7部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分类 GB/T36700.8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8部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在水介质中的转 化/溶解指导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第六修订版)(GlobalyHarmonizedSystenofClassif cationandLabellingofChemicals,GHs)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30000.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水生环境aquaticenvironment 淡水和咸水中的水生生态系统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体 3.1.2 物质shstanee 自然状态或通过任何生产过程得到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维持产品稳定所需的任何添加剂 和来自生产过程的任何杂质,但不包括任何可分离且不影响物质稳定性或改变其组成的溶剂 3.1.3 混合物 mixture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但不起反应的物质或溶液
GB/T36700.1一2018 3.1.4 困难物质difficultsubstances 在水生系统中难以进行试验的物质,主要表现为标准试验方法不适用,或者难以对试验数据给出恰 当解释等 3.1.5 证据权重法weightofevidenceapproaeh 综合考虑影响分类的所有可用信息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并依据证据的总权重进行判定 3.1.6 水容纳成分wateraccommmodatelfraetion;wAF 多组分物质或混合物的水溶性组分,包括在水中溶解和/或悬浮和/或乳化的组分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CF: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factor EC0;半数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for50%ofmaximaleffect)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yHarmonizedSystemofClassificationandLabel ingofChemicals K;正辛醉-水分配系数(n-octanolwaterpartitioncoeffieient) concentration50 LC0;半数致死浓度(Lethal NOEC;无效应浓度(Noobservedefectconcentration) QsAR;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strueture-aetivityrelationship) wAF;水容纳成分(wateraecommodatedfraetion) wsF;水溶解成分(watersolublefracetion) 指导 4.1统一分类方法 4.1.1对化学品进行水生环境危害分类,应综合考虑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和降解性以及潜在 或实际的生物富集性等数据 4.1.2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涉及的数据指标较多,每种数据指标都存在较为复杂的解释问题,通常应进 行证据权重分析或专家判断 4.1.3GHS制度的目标在于议定共同分类标准后,使用一套共同数据,使分类结果可为全球接受 首 先应对可适用分类标准的数据类型和质量要求形成共识,然后在对照标准进行评估时,对数据有相同的 解释 分类指导文件旨在寻求扩充和解释分类标准和试验准则的方法,以便对其基本原理的理解达成 共识,并尽可能确定相同的数据解释方法,以确保形成真正统一的自动分类系统 4.1.4GB/T36700.2对相关标准和标准选择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在实际中如何运 用统一分类方法,内容包括共同的数据源、采用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当数据集不完整或者有大数据集导 致无法明确分类时如何分类,以及常见的其他问题 此外,还对如何判读来自现有数据库数据,包括使 用非标准数据,以及应用于各项数据指标的特定质量标准,提供详细的专家意见,并对困难物质的数据 解释进行说明,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GB;/T36700.1一2018 4.2数据解释 4.2.1水生环境危害分类应优先采用根据国际公认试验方法产生的测试数据 但大多可用于分类的 数据不是根据标准试验产生,并且即使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某些复杂物质,水解不稳定物质,聚合物等的 测试结果,仍存在数据难以解释和难以分类等问题 4.2.2数据解释主要依靠负责分类工作的个人能力和经验 本部分可助于解决一些常见难题,并按照 可接受的专家判断意见加以指导,对获得可靠和一致分类结果具有辅助作用 数据解释相关问题涉及 面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儿方面 某些类型的物质如何适用现有试验程序; a 5 对难以试验物质和其他物质数据的解释 对从各种数据源获得的不同数据集的解释 r 4.2.3对多数有机物质,当适用相关试验准则和分类标准时,测试和数据解释不会出现问题,但对困难 物质的测试和数据解释,在确定数据的充分性,解释数据以及将数据用于分类时存在较多问题,困难物 质包括 极难溶解物质;在水生毒性试验过程中,在溶液制备、浓度保持和验证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导致 a 试验难以进行 此外,极难溶解物质的许多现有数据是使用超过水溶解度的“溶液”得到的,因 此在为分类目的定义真正的LC或EC或NOEC时产生难以解释的问题 对分配行为的解 释也会遇到问题,因在水中和正辛醇中的溶解性差,且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可能不够 水溶解度 通常很难确定,且常表示为低于检测限,给水生毒性和生物蓄积数据解释造成问题 在生物降 解研究中,溶解性差则可能导致生物利用率低,从而导致生物降解率低于预期结果 因此,对 于极难溶解物质的测试,选择特定试验准则或所用程序十分重要 导致测试和判读方面均存在问题 b 不稳定物质:在测试系统中可快速降解或反应), 因此应确 定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受试物是母体物质还是降解/反应产物,以及所产生的数据是否与母 体物质的分类相关 挥发性物质;在开放系统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测试时会产生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因此应评价是 否恰当地保持了暴露浓度的稳定 在生物降解试验中,采用某些测试方法时,受试物的损失无 法避兔,从而导致对测试结果做出错误解释 复杂或多组分物质;例如胫类混合物,通常不能溶解于同质溶液中,且难以对多组分物质进行 检测 因此,应考虑使用wAF水生毒性测试数据进行分类 当混合物中的每一种成分均表 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时,如生物降解、生物蓄积分配行为和水溶性等,均会产生一些数据解释 问题 聚合物;聚合物类物质通常具有范围广泛的各种分子官能团,其中只有一部分具有水溶解性 某些特定方法可用于测定其WSF,应将这些数据用于分类及数据解释 无机化合物和金属类物质可与介质相互作用,根据pH值和水硬度等不同,产生各种水生毒 性 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降解概念对金属和无机金属化合物意义有限或无意义 同样,使用 生物蓄积数据时也应谨慎 表面活性物质;可呈乳状液形态,该种形态下较难确定生物利用性 即使形成“溶液”时,胶质 粒子的生成也可能导致对生物有效成分估计过高 对于水溶解性、分配系数、生物蓄积和水生 毒性研究,均会出现较严重的数据解释问题 h 可电离物质.可根据介质中抗衡离子的水平,改变电离程度 例如根据pH值不同,酸和碱会 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解离行为
GB/T36700.1一2018 i 有色物质;由于遮挡人射光线,有色物质可对藻类/水生植物的测试产生影响 j 杂质;某些物质含有杂质,不同生产批次的杂质百分含量和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当杂质的毒性 或水溶解性或两者都大于母体物质时,会对毒性数据的解释产生较大影响 4.3水生毒性 4.3.1水生毒性是识别一种化学品对水生环境危害的基础 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根据化学品对鱼类、甲 壳纲和藻类/水生植物的现有毒性数据进行 4.3.2鱼类、甲壳纲和藻类三个营养水平的基本数据集对水生动物群和植物群的危害识别具有代表意 义,且该类特定分类群数据易于检索 此外,降解和生物蓄积行为的其他相关信息,亦可用于更好地反 映水生危害 4.3.3GB/T36700.3对急性和慢性水生毒性数据解释进行了说明,包括困难物质急性、慢性水生毒性 数据解释涉及的具体问题,就何时和如何将此类数据用于分类的方法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水生毒性的 相关测试方法,提出了评价数据和使用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类的相关概念 4.4降解 4.4.1可降解性是判定化学品环境潜在危害性的重要固有特性之一 判定物质在环境中的快速降解 性,主要通过快速生物降解性、其他生物和/或非生物的水生环境中降解性数据等进行 可检索到的降 解性数据范围较广,分类时应按照可快速降解性标准对数据进行解释 4.4.2GB/T36700.4对如何使用非标准测试方法产生的降解数据进行了说明,包括利用可得的半衰 期、初级降解、土壤降解率数据,并评估是否适合用于外推判定水生降解和环境降解率 此外,还就与分 类标准相关的降解性评估估算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 4.5生物富集 4.5.1生物富集是判定化学品环境潜在危害性的重要固有特性之一 化学品的生物富集数据,既可根 据标准化试验获得,也可根据其分子结构进行估算 4.5.2GB/T36700.5对可用于确定生物富集潜力的方法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分配系数和BCF之间的 关系,就现有数据解释、无现成测试数据情况下利用QSAR估算分配系数、处理困难物质判定的具体问 题,以及高分子量物质生物富集性判定等提出了指导建议 4.60SAR 4.6.1QSAR数据主要用于填补分类目的的数据缺失,其可靠性随着化学品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减 小 因此,QsAR数据仅限于在无法取得可靠数据情况下使用,当具有有效测试数据时,应使用测试数 据进行分类,而不是QsAR数据 4.6.2现有QSAR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范围差别较大,预测每一个终点指标应使用不同的限制条件,并 不是所有物质均适合使用QSAR估测方法 4.6.3GB/T36700.6对何时及如何使用QsAR提供指导 4.7金属及其化合物 4.7.1对于金属和无机金属化合物而言,生物降解性和K等特定标准无法适用,分类应选择不同的 方法 4.7.2金属和无机金属化合物的生物蓄积过程较复杂,应谨慎使用生物蓄积数据,在应用生物蓄积标
GB;/T36700.1一2018 准时,应在充分考虑所有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具体分析 4.7.3金属和金属化合物能与介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在水相中的分配及存在于 水相的金属种类 在水相中,通常是溶解的金属离子导致毒性效应 物质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 增加也可能诚少离子水平从而影响毒性大小 因此-物质是香可形成金属离子并溶解于水.形成建率大 小对于分类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4.7.4GB/T36700.7对金属和无机金属化合物分类的标准、方法以及相关特殊问题提供指导 4.7.5GB/T36700.8对判定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在水生介质中的转化/溶解提供指导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6699-2018。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共有65页,发布于2019-04-01
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的编号:GB/T36700.2-2018。化学品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第2部分:统一分类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9-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