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5434-2010采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Safetyrequirementsofrubbercalenders&plasticscalend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的编号:GB25434-2010采。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共有31页,发布于2011-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9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120;83.200
  • 实施日期2011-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1页
  • 文件大小975.65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国家标准 GB25434一2010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Safetyrequrementsofrubberealenders&plastiescalenders 2010-1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25434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危险列举 机械危险 电气危险 热危险 噪声危险 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4.5 由于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 控制系统放障引起的危险 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安全要求及措施 5. 机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电气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热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噪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 5.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由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证 使用信息 20 使用说明书 20 标志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压延机不同类型示例 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压延工艺示例 23 附录c资料性附录物料加工时产生的危险 2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吸人区尺寸1的计算(对同直径的辗简)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吸人区的固定防护装置 26 附录F资料性附录限制移动从而防止进人吸人区的特殊防护示例 2 附录G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 28
GB25434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第5章除5.1.1.9e)外为强制性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第7章除7.1.le)、7.1.2j 7.1.2k)和7.1.2m)外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2301;2000《橡胶塑料机械压延机安全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仅由于引用国家标准带来技术性差异,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表参见附录G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用“前言”代替欧洲标准“前言” b)用“本标准”代替“本欧洲标准”; 刷除了EN12301.2000介绍 删除了EN12301:;2000的资料性附录ZA 删除了“参考文献” 增加了附录G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树林,李香兰、杨宥人、夏向秀、何成
GB25434一2010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塑料压延机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涉及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中的定义,危险列举,安全要求及措施、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 证及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的压延机(以下简称压延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所有部件(压延机 不同类型示例见附录A,压延工艺示例见附录B) 本标准不适用于 -两辐压延机,与一台挤出机(头)一起形成的一台完整独立的设备; 两或三压光、层压或压花设备(其不是压延机),其在薄膜生产线中作为挤出机的下游 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下列危险 -由被加工物料引起的危险(见附录C); 加工爆炸性材料或易产生爆炸性气体材料引起的危险; 由于易燃材料接触了压延机热部件导致的起火危险(例如:当漏油时); 由电磁、,激光或电离辐射引起的危险; 如果压延机安装在一个易爆环境中引起的危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T1251.1一 GB/T1251.1 2008,IS(O7731:2003,IDT) GB/376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B/T3767一1996.,Iso3744.1994)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37681996,eqISO3746:1995)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5,DT) 第 GB/T6881.2一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 1部分;硬壁测试室比较法(ISO3743-l:1994,IDT GB/T6881.3一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 第 2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IsO3743-2:1994,IDT) GB/T8196一200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ISO14120:2002,MOD GB12265.31997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14574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T14574一2000.eqIso4871:1996) GB/T15706.1一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ISO12100-l:2003,IDT
GB25434一2010 GB/T15706.2一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12100-2: 2003,IDT 第】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eq GB/T164041996声学 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 1S(O9614-l:1993 GB/T16404.21999 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eq 1S09614-2:1996) GB/T1653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现场比较法(G;B/T16538一2008,IsO3747: 2000,IDT GB16754一2008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Iso13850:20o6,IDT) GB/T16855.1200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Is13849-1 2006,I[T) GB/T17248. .2 -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测量一个反射平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eqvIsO11201;1995 GB/T17248.3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测量现场简易法(eqvIso11202;1995) GB/T17248.41998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由声功率级确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 置的发射声压级(eqvIsO11203;1995) GB/T17248.5一1999声学 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Is(O11204;1995 测量环境修正法(eqy GB/T17454.1一2008机械安全压敏防护装置第1部分;压敏垫和压敏地板的设计和试验通 则ISO13856-l:2001,IDT GB17888.1机械安全进人机械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GB17888.1一2008,IsG14122-1;2001,IDTy GB17888.2机械安全进人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17888.2一2008, 1SO14122-2:2001,IDT GB17888.3机械安全进人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17888.3 2008,ISO14122-3:2001,IDT GB17888.!机械安全进人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17888.4一2008, 1so14122-4;2004,IDT) GB/T18153一2000机械安全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GB18209.1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 (GB18209.12000,idtIEC61310-l:1995) 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Is014119;1998 GB/T188312010机械安全 Anmd.1;2007,MOD) GB/T19436.1一2004机械电气安全电敏防护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IEC61496- 1:1997,IDT) GB/T19670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GB/T19670一2005,IsO14118;2000,MOD) GB/T19876一2005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防护设施的定位(IsO13855;2002. MOD) GB23821一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o13857;2008,IDT) GB/T25078.1一2010 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1部分;规划(ISO) TR11688-1:1995,I[T) GB/T25078.2一2010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2部分:低噪声设计的物理基 础(ISO/TR11688-2:1998,IDT
GB25434一2010 EN614-1:1995机械安全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第1部分:术语和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压延机calender 通过将物料持续拉伸到两或多银之间,用于加工橡胶、塑料、胶浆或分散体的机器 各两端由 机架支撑 可能的操作过程举例 持续压延橡胶、塑料的片材或型材 将一片(层)或几儿片(层)送到输送带上 采用加热或粘合剂.将两层或两层以上橡胶、塑料片材进行层压; 塑料印花 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压延过程和大部分部件的定位情况及各区的划分 图中各标号对应于第 3章中相应的分条号 3.5.3 3.9 3.2 3.12 3.5.2 3.3 3.8 3.10 3,4 3.5.l 3.4 3. 3.9 3.9 3.5.2 3.11 3.4 3.5.3 3.12 3.8 3.4 3.3 3.5.1 3.1 3.11 橡胶/塑料线路 帘线/帘布线路 压延制品线路 机架; 挡料板; -出料区; 3.2 3.5.2 3.10 3.3 -压延筒; 3.5.3 -喂料装置; 3.11 -工作区; 3,12 -辅助轭; -辗隙调节装置 -压延棍筒的吸人区 3.4 3.8 3.5.1 切割装置; 3.9 喂料区; 图1纤维帘布(织物或金属网)双面涂覆工艺的原料流程的四辗压延机举例
GB25434一2010 3.2 机架frame 压延机用以固定压延辐简轴承、一些辅助辐轴承和辅助装置的部件 calendarroll 压延辑筒 具有平滑的表面,表面抛光或喷砂的辗筒 架在空中,由机架上的导向轴承,根据各辐筒之间的关 系来定位 可孔或钻孔以使其温度可以由液体循环来进行控制 todaryroler 辅助辑 se 用在压延工艺中区别于压延棍简的一种棍 其可被驱动也可调节温度 辅助辐包括压力辐、印花 辐、拉丝导向、张力、剥离辐、展平辐和牵引等 3.5 辅助设备aneillarequipment 本标准中介绍了下列辅助设备 3.5.1 切割装置ceutingequipment 将片材切边修整到一定宽度的装置,其可将片材切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宽度规格,下面是不同型式切 割装置的举例 固定刀(金属丝或刀片); 旋转刀(切割盘) 3.5.2 挡料板stoekguides 固定在喂料区两边的挡板,用以确定被压延的片材的宽度,并且限制物料位置,防止物料超出正常 工作区 3.5.3 喂料装置feedingdeviee 在喂料区中用来填人和分配物料的装置,例如:工作台式、栅板式,加料槽式、固定或往复传送带式 3.6 压延辗筒速度ealendarrolspeedl 辐简的线速度u的单位为m/min 本标准中应用下列速度: -启动生产时,低速u 制造者提供的最高儡速vm; 正常生产速度,其介于和vm之间; -降低的辐速u,,当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者靠近筒时的速 停车角stoppingangle 高速的压延机辐筒,从启动了安全装置或急停装置后,至辗筒由制动而停止,这段时间里所转过的 角度 此角度是在压延机空运转,并且辐简以最高速度U旋转时所测得(见3.6). 本标准应用下列停车角 给定停车角a:由机器制造者给定的停车角" -最大停车角dm;停车角的上限值; 减速的停车角 .当锯以降低锯速 旋转时,所获得的停车角
GB25434一2010 3.8 辑隙调节装置nipadjustingdeviee 通过加大或减小隙来改变辑筒间相对位置的装置 33 .9 feed 喂料区 zone 给压延机加人物料(橡胶或塑科等)或材料(帘布.勃织品和纤推织物等)的区城 一台压延机可有 个或多个喂料区 3.10 出料区dischargzone 压延制品排出的区域 3.11 工作区 workingzone 操作者执行正常操作的区域 一台压延机可有一个或多个工作区 压延棍筒的吸入区trappingZwneattheealendarrls 吸人区存在是当两个压延辐筒相互接近,并向隙方向相对旋转时,易发生卷人和碾压危险的 区域 吸人区是由辐筒的长度X和横截面尺寸S和L所围成的空间(见图2) 当筒理论上相接触时S取12mm,不考虑辑筒直径 -L=6D,当两辗筒的直径D不同时,应当取较大的直径 在附录D中给出一个计算L的 公式; 不管辐隙多大,L始终保持不变 x,S和L;决定吸人区的尺寸 图2压延辑筒的吸入区 3.13 压延辑筒的危险区dangerzoneattheealendarrolls 当进人3.12中所规定的吸人区,而安装在吸人区中间附近的保护机构不能阻止时,在压延机上就 存在着危险区 危险区是在辐筒的喂料侧,由长X和阴影断面[[见图3和图7a)]所围成的空间
GB25434一2010 此部分由下列尺寸决定: 在吸人区人口处的直线尺寸s(见.12) 根据给定的停车角a所确定的轭筒上的两段圆弧(见3.7); 大圆弧的圆心是直线尺寸S的中点,其半径为F,F为根据给定的停车角a所确定的辐筒上的 弧线长度 图3压延辑筒的危险区 危险列举 4.1机械危险 图4中以四压延机为例,指出了存在主要机械危险的位置 图中的各标号对应于第4章中的分 条号 4.1.3.3 4.1.1 4.1.3.2 .1.2 4.l.3.1 4.l.2 4.1.1 4.1.3.2 4t? 图4以四辑压延机为例,主要机械危险的定位
GB25434一2010 4.1.1压延辑筒之间或压延辗筒与物料之间的卷入和碾压危险 这些危险可由下列原因引起: -启动时 正常操作中的正向运转时; 反向运转时 -清理或清洗操作中; -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维护操作中 4.1.2辅助辑的卷入和碾压危险 41.3 由辅助设备引起的危险 4.1.3.1由切割装置引起的切割危险 4.1.3.2挡料板和压延辐简间的剪切和碾压危险 4.1.3. 由往复喂料传送带引起的冲击和挤压危险 3 4.2电气危险 4.2.1直接或间接接触导电部件引起的电击或灼伤 由静电荷引起的电击或火灾 4.2.2 4.3热危险 4.3.1接触压延机的热部件或热物料引起的灼伤 4.3. 胶管或胶管配件破裂,热传导液喷出引起的烫伤 2 红外辐射引起的灼伤 4.4噪声危险 由噪声引起的危险,例如;听力损害,干扰语言交流或影响听觉 4.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更换印花辗或轭筒时,过多地使用人力引起的危险 4.6由于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 由于能源供应失效而安全装置失灵引起的卷人或碾压危险 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 控制系统的安全相关部件失灵引起的机械危险 此危险可由下列原因引起 意外的启动 -控制模式失效,包括设定、启动,过程转换、清洗、故障排查、维护和反向运转; 意外的速度变化; -个或几个安全装置失灵 4.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在工作位、到工作位或离开工作位时引起的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安全要求及措施 5.1机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1.1在压延辑筒处的危险 5.1.1.1通过在吸入区入口位置设置安全防护而防止进入到3.12所规定的吸入区 至少应采用下列槽施中的一项,方可阻止进人吸人区 a)根据GB/T81962003中3.2的要求,沿辐的整个长度上设置一个固定防护装置 此装置应 满足下列准则 -防护和辐简表面的间隙不超过6mm; -防护和辗筒切面的角度不少于90°
GB25434一2010 在资料性附录E和F中给出布局示例,除了圆横截面以外的其他布局也可采用 对于带开口的防护装置,其安全距离应根据GB23821一2009中的表3或表4确定 如果此防护装置需要移走(由于清洗或设定等原因),其应被设计成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形式(根 据GB/T8196一2003中3.6的要求). b将喂料装置定位,以使其作为上述提及的固定防护 配以一个联锁机构,它能使辗筒只有当 眼料装置处在合适的位置时才能转动 5.1.1.2通过在吸入区以外设置防护从而防止进入吸入区 当5.1.1.1中所介绍的防护方式由于加工上的原因而不能采用时,至少应采用下列措施中的一项, 方可阻止进人吸人区 防止进人的防护装置: 根据GB/T81962003中3.6的要求,应采用一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依据GB/T8196一2003中3.5的联锁防护要求,根据GB/T198762005定位; -联锁防护装置的类型应根据GB/T18831一2010选择 b)辐简制动跳闸装置: 机械驱动跳闸装置 跳闸杆(见5.1.1.4); ? 其他装置,例如依据GB/T17454.1一2008选择的压敏垫,且根据GB/T19876 2005定位 非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依据GB/T19436 -2004的光电装置,且根据 GB/T19876一2005定位 依据GB/T19876一2005计算的距离应从吸人区人口处开始测量 如果一个联锁防护装置或一个非机械驱功跳闸装置已被定位,而操作者还能站立在防护装置或跳闸 装置与压延机之间,则应提供另外的安全措施(如敏感防护设备)以防止当操作者站立在那里时发生危险 5.1.1.3防护和安全装置的性能列于5.1.1.2中 5.1.1.3.1压延棍筒的停止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用身体的任一部位,只要打开了联锁防护或启动了跳闸装置,就应在3." 中规定的停车角内,使辑筒由制动而停止 只要操作者的手指触及到3.13规定的危险区,制动就应马上启动,并且在手指伸进3.12规定的吸 人区之前,简就应停止[见图5a),b)和c)] 压延; 跳闸杆; -吸人区; 操作者 危险区; n》操作者伸出的手指在危险区之外 图5通过启动跳闸装置而制动压延机(当采用5.1.1.4所述的跳闸杆时
GB25434一2010 指尖伸进危险区 指尖伸进吸人区;压延机已经停车 b c 由操作者的身体启动跳闸杆而制动 图5(续) 如果制动时能源失效,辗筒应在最大停车角a.(120°)内停止(见3.7) 当压延辗筒的最高速度 见3.6)超过120m/nmin时,a,可能随的增大而上升到最大值(16o') Umax 例如;当压延辐的最大速度Um=140m/min时,那么 140n m/min =120°× =140" amax 20m/min 当速度大于160m/min时,在等于或小于160"的角度下使辗筒停止是不可能的,此时应用一个带 防护锁紧的联锁防护 也见7.1.1b)和7.1.2a) 5.1.1.3.2棍筒分离 由于有意或无意启动了跳闸装置或辐筒分离联锁防护装置被打开,压延辐筒随之停止后,辗筒应分 离,可以通过下列形式: 自动;或 -采用专门的手动控制方式,其不需要手动重新设定就能动作 辐简分离应越快越好,分离的隙越大越好,且不小于30mm 筒分离不应产生额外的危险,分离后,筒应处于打开位置,不应发生无意识的闭合,只有手动形 式才能解除它 见5.6 注,可以提供一个装置,操作者可用它来中断辗筒的自动分离 5.1.1.3.3反向救助动作 由于联锁防护的打开或有意/无意启动跳闸装置,压延辐简随后停止 通过启动一个专用的止-动 控制装置(根据GB/T15706.1一2007中3.2.6.3的要求)可以实现辐筒的反向运转,其目的是解救卷 人辐筒间或辐筒和物料间的人 此控制装置应不需手动重调,也不应依赖方式选择开关(5.1.1.7中介绍的)的位置,就能发挥作 用 它应该被清晰的标注“反向救助动作” 的反转速度不应该超过5m/min 一但停止了手动控 制,反向救助动作就将因制动而停止 关于视觉和声音报警信号在5.1.1.7和5.1.1.8中给出 见7.1.2b). 5.1.1.4杆式机械驱动跳闸装置的应用 5.1.1.4.1 功能 跳闸杆是一根水平刚性杆,身体的某一部分有意或无意启动它时,将如
GB25434一2010 5.1.1.3.1中所描述那样,应能使压延辗筒停止; .1.1.3.2中所描述那样,应能使或允许轭筒分离;和 -5, -5.1.1.3.3中所描述那样,允许辐简反向运转 跳闸杆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操作者的身体向辐简移动不超过10mm的位移时,跳闸杆应被启动;杆的反应时间根据 GB/T19876一2005中3.2的要求)应少于50n ms 驱动杆所需力不大于200N -沿杆的长度上发生的“推”的动作时,杆发生10mm的位移,就能使至少一个位置的传感器强 制动作(见GB/T18831一2010中5.1的要求); 从这些位置上的传感器传出的信号由硬件系统控制,此控制电路应只由电气硬件构成 -跳闸杆复位时不应引起再启动 见7.1.2a)和7.1.2d) 为防止从跳闸杆的下面进人吸人区,应用一个固定的防护板进行保护,防护板的设计应能防止脚 踏人 另外,在工作侧从压延机的边侧到各筒的端头,如果存在人口,应按照GB23821一2009中的表 2,表3或表4的安全距离要求设置侧面防护 5.1.1.4.2定位 跳闸杆应延伸在整个简长度上 它应安装在一个距水平面不低于1150mm的高度上,此水平面为操作者的站立面,并根据图6 定位 十80o S =见 跳闸杆(在停止位) -吸人区的深度(见3.12和附录D); F 长度等同于们m下的停止弧长 注:线性尺寸,单位为毫米;a的单位为狐度 图6跳闸杆定位 5.1.1.53.13中规定的危险区的缩小 通过降低辐筒速度,从l到或u(见3.6),可缩小危险区域 停车角a也降为a, 危险区 a 显示在图7b)中 10
GB25434一2010 缩小的危险区的尺寸 a)危险区的尺寸 b 吸人区; 危险区; 要求的接近点 缩小的危险区 F=a的呱长 F,=a,的弧长 F F Da,(a,单位为度 品a.(a单位为度) 茶 F Ja.单位为孤座》 F,=一a,(a,单位为弧度) 图7危险区和危险区的缩小 b)将图8所示的两个安全装置组合起来,可以防止进人缩小的危险区 y T I -安全装置1(较远的装置,5.1.1.2中所介绍的防护或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2(较近的装置,5.1.1.4中所介绍的跳闸杆) I区 自由区,身体在此区,上臂伸不到N区; I区 当辑筒以低速度运转时,允许身体在此区; m区 当辗筒以大于乙的速度运转时,允许上臂伸至此区 区 -危险区(见3.13),当筒以降低的速度妙运转时,允许上臂伸至此区; V区 缩小的危险区,在所有情况下,都不能进人此区 图8两个安全装置的组合 11
GB25434一2010 组合式安全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 -当辗筒以大于u,速度转动时,操作者从I区到区的移动可通过驱动安全装置使压延辗筒停 止 当辐筒以速度转动时,操作者从I区到区的移动,不应产生停止命令 当上臂到V区时,主动驱动安全装置2应使压延锯筒停止 该装置为5.1.1.4中规定的跳闸 杆,位置如图6所示,但是应用a,代替aa 在操作者从I区回到I区后,压延简的转速可通过手动控制从u,增加到t, 操作者从区 返回I区应可通过驱动设在I区的确认开关发出信号 此位置在I区不能操作 在l区发出 一个确认信号若需要可利用观测工具 见7.1.2c) 5.1.1.6急停装置 急停装置应符合GB16754一2008的要求,该标准中1类停车适用于电气制动;0类停车适用于简 单机械制动(与电能无关),压延机的控制面板上应设急停操动器,其他急停操动器应装在工作区附近及 工作区每侧 任何急停操动器的动作应 使压延机辗筒按5.1.1.3.1要求停止 允许压延简按5.1.1.3.2要求分离; 允许按5.1.1.3.3要求进行反向救助动作; 触发视觉及(或)听觉信号,手动复位 应使用下列一种型式急停 按钮操作开关 拉线操作开关; 脚或膝操作开关 见GB5226.1一2008中10.7的要求 5.1.1.7正向或反向(若有)启动 压延机应按GB/T15706.22007中4.l1.10和5.5.2的要求配模式选择器: 停车; 慢速正向运动; 以生产速度正向运动; 反向运动(若有) 只有在发出符合GB/T125l.1和GB18209 1要求的声音报警信号后才允许启动信号应持绩到 辐简开始转动至5s 如果为了启动,应拆除某些防护装置,应按GB/T15706.2一2007中4.11.9的要求,通过控制方式 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见7.1.2f 51.1.8反向操作(若有) 模式选择器上反向运动的选择应触发一个闪亮的光信号到反向运动产生的新吸人区,只要选择器 开关在该方式下,信号将持续下去 反向运行应按GB/T15706.1一2007中3.26.3的要求,通过维持运行止-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速 度不应超过5m/min 重要的是当压延机进行反向操作时,操作者应能清晰地观察到所形成的新的危险区 根据压延机 的规格,应采取一些可视辅助措施,例如;镜子、监视器 手动控制松开,反向运动应在制动装置作用下立即停止 12
GB25434一2010 5.1.1.9压延机辑筒的清理 压延机轭简的清理: 在清理过程中,应防止压延机辐简间卷人及(或)碾压危险 设计的压延机应能用以下方式进 行清理: 在筒静止状态下;或 在辐筒的出料侧;或 在辐简的人料侧,除3.13中确定的危险区的外侧 其中无法采用这些方法,压延机应配置清理装置(例如:工具、操作装置、机械手)以保证操作者能在 3.13中确定的危险区自由地清理辐筒 一种装置 b因技术原因且在危险区中的干涉不可避免导致)中方法不能采用时,应提供下列的 以防止接近3.12中确定的吸人区 在离吸人区一定距离(根据GB2382一209的规定和本标准的5.1.L1规定的尺寸下)设 置清理专用防护装置(见图9),安装此防护装置可取代5.1.1.2中指定的防护或安全装置 危险区; 清理区; 清理专用防护装置 图9辗筒危险区专用防护装置示意 只有在单层料片送人轭隙并且料片和筒表面之间第一接触点处于3.13中确定的危险 2 区的外侧时,5.1.1.4.1中的跳闸杆应根据图10定位; 单位为毫米 860 RBS G 图10按5.1.1.9b)中2)所描述的跳闸杆的定位 13
GB25434一2010 如果从清理工作站易进人吸人区,也应按照5.1.1.1或5.1.1.2的要求设安全防护装置; d)制造商应提供清理工作安全措施; 注:按GB17888.1GB17888.4中的永久性的安全方法; 尽可能采用人类工效学原则(见EN6l411995). e 使用说明书中应提供有关安全清理步骤的综合信息,见7.1.2g) 5.1.1.10 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及维护工作 应按GB/T15706.22007中5.2.4的要求 使用说明书中提供安全工作说明,见7.1.2f 5.1.2辅助棍的危险 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这些危险 -按GB23821一2009的表2和4.2.2的要求确定距离; 辅助轭的位置符合GB12265.3一1997中要求的距离 固定防护装置按GB/T8196一2003中3.2的要求或本标准的5.1.1.1确定; 根据GB/T8196一2003中3.5的要求的联锁防护装置或GB/T8196-2003中3.6的要求的 带防护锁紧的联锁防护装置,联锁装置形式的选择与GB/T18831一2010的要求一致; -按本标准的5.1.1.2b)要求的跳闸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的打开或有意或无意驱动跳同装置都将使铝简停止或分商离,以保证符合GB12865.3- 1997要求的距离 联锁防护装置或跳闸装置应按GB/T19876一2005的要求定位 分离后,辗筒应安全可靠地固定在打开的位置,防止无意识的闭合,解除只能通过手动操作 5.1.3辅助设备的危险 5.1.3.1切割设备 除切刀定位保证自身安全性外,切刀刃应按以下方式作保护以防止无意接触 a)在静止位置,切刀应回撤到防护罩内 b)在工作位置不用于切割的部件应采用下列方式防护 按照GB/T8196一2003中3.2.2的要求,以GB23821一2009的表2要求的安全距离设 置距离防护装置; 按照GB/T81962003中3.2.1的要求,设置封闭式防护装置 见7.1.2h) 5.1.3.2挡料板 挡料板与辑筒间的间隙不应超过4 mm 5.1.3.3往复式喂料输送装置 应提供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防护方法(防护方法示例见图11) -符合GB/T8196一2003中3.2的要求的固定防护装置; 符合本标准的5.1.1.2b)要求的跳闸装置; 3 -输送装置和固定部件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GB12265. -1997的要求; 输送装置往复运动的驱动力限制在150N 14
GB25434一2010 固定防护罩; -跳闸装置 2 符合GB12265.3一1997规定的防护区域 驱动力的限制 固定部件 图11往复式喂料输送装置的防护方法示例 5.2电气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 .2.1因活动部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电击或燃烧 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一2008的要求和下列要求 5.2.1.1电源切断(隔离)装置 电源切断装置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5.3.2的要求 5.2.1.2直接接触防护 应采用以下最低防护等级 -防护罩内动作部件:lIP2X(按GB4208一2008的要求); -易接触到的防护罩的上表面;IP4X(按GB4208一2008的要求) 当打开防护罩时,应采用以下最低的防护等级 -按GB5226.l一2008中6.2.2a)的要求:门内侧动作部件为lP1X(按要求,当重新设置或调 整装置可能接触到的动作部件,防护应为IP2x(按GB4208一2008的要求); 按GB5226.1一2008中6.2.2b)的要求;IP2x(按GB42082008的要求); 按GB5226.1一2008中6.2.2e)的要求;IP2x(按GB4208一2008的要求). 见GB5226.1一2008中6.2的要求 5.2.1.3间接接触防护 间接接触防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自动切断电源进行防护;或 -防护绝缘或等效绝缘;或 电气分离防护 见GB5226.1一2008中6.3的要求 15
GB25434一2010 5.2.1.4导线的确定 导线应按GB5226.1一2008中13.2的要求确定 5.2.1.5测试和鉴定 应按GB5226.1一2008中18的要求选择测试和鉴定方法 5.2.2因静电释放产生的电击或燃烧 见GB/T15706.2一2007中5.5.4的要求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形成或使用互接和接地的导体表面或使用电离设备,见7.1.2i) 5.3热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3.1由压延机热部件或热物料引起的灼伤 为了防止因与压延机热部件无意接触产生灼伤,应在易接触到的部件处(表面最高温度可能超过 GB/T18153一2000规定的限值)设置GBy/T8196一2003中3.2规定的固定防护装置,热屏敞或隔热装 置;易接触到热部件的地方,应通过采用话动式防护装置或跳闸装置加以防护 这些热部件在防护装置 或跳闸装置或附近应贴警示标志 姐果在压延机热部件防护装置外易接触到热的物料,应在接触点附近设警示标志 此外,使用说明 书中应提供具体说明,见了.1.2)及7. 5.3.2因热流体喷出产生的烫伤 为了保护操作者在软管破裂时免受烫伤,应设置封闭的防护罩或屏,以保护在此区域工作或通过的 人员 高压液体输送软管端应按GB/T15706,22007中4.10的要求配辅助限制装置 由红外线辐射产生的灼伤 5.3.3 这些危险应通过安装防护罩或隔离方式消除 噪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 5.4.1通过设计降低噪声 机器应按GB/T15706.2一2007中4.2.2的要求设计,同时在设计阶段考虑控制噪声的有关资料 和技术措施(例如,见GB/T25078.12010和GB/T25078.22010) 主要噪声源为 电动机传动部分; 动力传递系统; 气控系统 -减压阀/排出系统 排气系统 液压装置 -控制阀 管路 例如,可采取以下措施: -消音器 -低噪声机械元件(例如;系,风机、电机,齿轮); -减振 抗震安装; -隔音罩 见7.1.le)、7.1.2k),7.1.21)和7.1.2m) 5.4.2噪声值的确定 在没有噪声测试方法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一种方法确定噪声发射值 -按GBT17248.21999或GB/T17248.31999或GB/T17248.4一1998或GB/T17248.5 16
GB25434一2010 1999的要求来确定工作站区的声压级 如果可行,应采用2级精密法(GB/T17248.2一1999 或GB/T17248.5一1999的要求) 不确定或不能确定工作站区噪声时,应按GB/T15706.2 2007中5.4.2的相关要求; 如果工作站区的同等连续A计权声压级超过85dB(A),应按GB/T6881.22002或 GB/T6881.3一2002或GB/T3767或GB/T3768或GB/T16538或GB/T16404一1996或 如果可行,应采用"级稍凿法 GB/T16404.21999的要求测定声功率级 测定声功率级 的优先选用方法为按GB/T3767执行 见7.1.1d) 5.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由于压光辐或辐简需经常更换,应配置机械处理装置予以协助,见7.1.2n) 由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6 由能源供应失效导致任意一个辗筒驱动电动机中的一个接触器打开,也会使所有轭筒按5.1.1.3.1 的要求停止 -种与正常能源无关的装置,以保证辗简即使在能源供应失效时也能按5.1.1.3.2 压延机应配备 的要求分离 5.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7.1与控制系统元件有关的安全性 不应选GB/T16855.1一2008中的B类要求作为控制系统中有关安全性元件,下列装置控制系统 相关安全性元件应选用安全等级3的元件,包括用于制动系统的触发,操作和启动的相关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5.1的所有相关分条款);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5.1中所有相关分条款); 喂料装置的联锁(5.1.1.1); 跳闸杆[5.1.1.2b).5.1.1.4、5.1.1.9b)中的2] 其他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压力传感器[5.1.1.2b)] 非机械驱动跳闸杆(例如,光-电装置 5.7.2意外启动 根据GB/T19670和GB5226.1一2008中5.4的要求防止意外启动 5.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应按以下标准采取安全措施: -GB/T15706.2一2007中4.14的要求; -GB/T15706.22007中5.5.6的要求; GB17888.1GB17888.4的要求 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证 按表1所示进行安全要求及措施的符合性验证 表1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条款 安全槽施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功能测试测量计算 GB238212009 固定防护装置 GB/T81962003 固定防护锁紧(用于带防护锁定的联 5.l.l.1 GB/T81962003 锁防护 喂料装置 GB238212009 1!
GB25434一2010 表1(续 验证方法 条款 安全措施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功能测试测量计算 GB/T81962003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GB/ /T18831一2010 GB/T81962003 联锁防护 GB/T198762005 GB/T18831一2010 5.1.1.2 机械驱动跳闸装置 见本表的5.1.l.4 GB/T19876-2005 -跳闸杆 GB/T17454.12008 其他装置,例如压敏垫 GB/T198762005 非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光-电装置 GB/T19436,1一2004 压延辗筒的停止 5.1.1.3.1 GB/T81962003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GB/T1883120l0 5.1.1.3.2简分离 5.1.1.3.3反向救助动作 GB2382 2009 跳闸杆 GB/T188312010 5.1.1.4 GB23821 2009 辅助固定防护 GB/T81962003 安全装置1 见本表的5.1.1.2 5.1.1.5 安全装置2 见本表的5.1.1.4 两个安全装置的组合 GB16754一2008 5.l.1.6 急停装置 GB5226.1一2008 模式选择器 GB/T15706.2一2007 GB/T1251. 声音报警信号 GB18209,l 5.1.1.7 在拆去,取代安全装置情况下的其他 GB/T15706.2一2007 控制方式 闪亮的光信号 5.1.1.8 维持运行止-动控制装置 GB238212009y EN614-l;1995 清理 5.1.1.9 见本表的5.1.1.1、5.1.1.2 和5.l.l,4 18
GB25434一2010 表1(续 验证方法 条款 安全措施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功能测试测量计算 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 5.1.1.10 GB/T15706.2一2007 维护 GB23821 距离 2009 定位 GB122653一1997 GB/T81962003 固定防护 见本表的5.1.1.1 GB12265,3一1997 GB/T81962003 联锁防护 5.1.2 GB/T19876一2005 GB/T18831201o GB/T81962003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GB/T18831201o GB/T81962003 跳闸装置 GB/T198762005 见本表的5.1.1.2 在静止位置上的切刀 GB23821一2009 5.1.3.1 固定距离防护 GB/T81962003 固定防护罩 GB/T81962003 挡料板 5.1.3.2 固定防护装置 GB/T81962003 跳闸装置 见本表的5.1.1.2 5.1.3.3 最小间隙 GB12265.3一1997 驱动力限制 GB/T15706.2一2007 电气危险 GB5226.1 2008 5,2 GB42082008 GB/T181532000 固定防护,隔热绝缘 5.3.1 警示标记 封闭的防护罩或屏 5.3.2 GB/T15706.2一2007 限制装置 屏蔽 5.3.3 距离 19
GB25434一2010 表1(续 验证方法 条款 安全措施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功能测试测量计算 GB/T15706.2一2007 GB/T14574 GB/T6881.3一2002 GB/T6881.2一2002 GB/T3767 GB/T3768 GB/T16538 5,4 噪声 GB/T16404一1996 GB/T16404.2一1999 GB/T17248.2一1999 GB/T17248.3一1999 GB/T17248.4 1998 GB/T17248.5一1999 GB/T25078.1一201o GB/T25078,2一2010 5.5 机械搬运装置 辐筒的停止 见本表的5.1.1.3.1 5.6 见本表的5.1.1.3.2 与能源无关的辅助分离装置 控制系统相关件的安全 5.7.1 GB/T16855.1一2008 GB/T19670 5.7.2 意外启动 2008 GB5226.1 GB/T15706.2一2007 5.8 安全接近方法 GB17888.1一 GB17888.4 6 表1的功能测试包括根据以下要求验证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的功能和有效性: 使用说明; 有关安全的设计资料 本标准的第5章和提供的其他标准的要求 使用信息 使用信息应符合GB/T15706.2一2007的第6章规定 7.1使用说明书 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15706,2一2007中6.5的要求,并且应包括下列与压延机安全有 关的资料说明 与机器设计有关的说明 7.1.1 与机器设计有关的说明如下 a)低速值们,减速值w,,最大速度值 'nax; b 停车角a,a和a,(若可行) 用户不应改变的安全装置位置明细; c 20
GB25434一2010 d 与GB/T15706.2一2007中6.5.le)的要求和GB/T14574的规定相符合的噪声传播声明,噪 声声明应为GB/T14574的规定的复式声明,测试见5.4.2; 如果可行,机器应配隔音罩、噪声防护屏或消音器 e 7.1.2用户指导 用户指导: 有关停车角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及制动测试的频率的指导说明,这些指导说明了制动系统再调 a 整所采取的测量方式,以保证 -测量的停车角不超过规定的停车角a; -断电的情况下测量的停车角不超过am.(见5.1.1.3.1); 如果制动系统包括一个机械制动和一个电气制动,使用说明书内容应该包括整个制动系统的测试 及机械系统的单独测试 b反向救助动作的挽救措施见5.1.1.3.3) 有关跳闸杆功能测试的方法和频率的指导说明(见5.1.1.4),或有关两种安全装置组合的说 明(见5.1.1.5); 要求正确应用跳闸杆,不能用跳闸杆来执行正常停车; d 关于危险区的界定和7.2中所做的警告的要求,强调;当压延机安装完毕后,无论如何不允许 操作者站在危险的地面上或工作平台上; 关于机器的启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维护操作的指导说明(见5.1.1.7和5.1.1.10); f 简清理安全程序(见5.1.1.9); g h 切刀的固定和改变的安全程序(见5.1.3.1); 由于静电危险,所以要求必须接地的有关说明 i 如果可行,提供有关人身安全装备的指导,如保护手套,以防止接触热机械部件或物料而引起 的灼伤; k)如果可行,采用隔音罩、隔音室或采用降低噪声的操作和维护模式 为降低噪声,在安装和组装时采取的措施,例如;防震装备 如果可行,提供个人听力保护器 m n)更换辐筒时的安全程序; o)5.6提及的与正常能源无关的轭简分离装置的应用说明 7.2标志 根据GB/T15706.22007中6.4的要求作标志 每台压延机应至少有如下项目的标志 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名称 -强制性要求的标志; 设计序号或型号; 系列号或机器编号; -热表面警示标志 另外,根据5.1.1.4在压延机上安装跳闸杆 -危险区的界定应清楚且持久地用线(圆弧)标记在辐筒两端的机器机架上,线的宽度不应小于 0 mm,且扩展到简表面的水平面; -在跳闸杆附近机器上应标志下列警告“没有启动跳闸杆,而超越此界限是危险的 ” 21
GB25434一2010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压延机不同类型示例 图A.1一图A.5的筒可能不同 图A.1两辑压延机 图A.2三辗压延机 图A.32+2棍压延机 图A.4四辑压延机 图A.5五棍压延机 22
GB25434?2010 ? B ?? ??? ????B.1?B.5 ?B.1?? ?B.2? - ?B.3??? ?B.4 ?B.5? 23
GB25434一2010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物料加工时产生的危险 c.1危险介绍 接触和/或吸人物料加工时放出的有害气体、蒸汽、烟或粉尘 物料危险的防护 在机器设计上,在不影响原来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安装固定一个排气装置,当有有害气体放出时,可 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见GB/T15706.22007中5.4的要求 C.3用户指导 如果由于加工特定的材料而预计有有害释放物排出时,应给用户提供安装和定位排气系统的指导 手册,以指示用户对排气系统的安装和固定 排气系统的安装应该方便压延轭的安装和拆卸 当眼睛和/或皮肤有可能接触到有害材料或物质时,用户应该为操作者提供人身防护设备 214
GB25434一2010 附 录D 资料性附录 吸入区尺寸L的计算(对同直径的棍筒 吸人区尺寸计算如图D.1,其中 (O" -轭筒轴线 理论筒接触点; 撂简半径(OA=R) OA AB -吸人区人口(AB=S=12mm); -A在O0'轴线上的投影; H AH-吸人区的深度(AH=L) OA?=OH十AH AH=OA-OHH AH=OA-OH此处OA=R 且oH=R-,且AH=l -,"-[- S R十R R一R十 2 别 2R S ,此处S=12 L- VRs 4 AS -,R L=、12R一3可以简化为L之、/6D 例如;如果R=300mm(铝筒直径D=600mm) L=v6又6O0一60mm 图D.1计算尺寸 25
GB25434一2010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吸入区的固定防护装置" 单位为毫米 90" 90 图E.1 吸入区固定防护图例 26
GB25434一2010 附 录 ! 资料性附录 限制移动从而防止进入吸入区的特殊防护示例 F.1介绍 延伸在整个筒长度的防护装置,用于防止操作者的手指尖进人吸人区,安装要允许操作者能很好 的看到辐隙 此种防护装置尤其适用于纤维帘布的加工防护 F.2结构和性能 F.2.1此防护装置由小间距的杆或环型构成或沿整个长度有无数的孔,间距和孔根据GB23821- 2009的表3或表4来确定 防护轮廓的设计要使防护和辑筒的角度和间隙不超过图F.1所指示的 大小 F.2.2如果手或材料被卷人防护和辗筒之间,防护会绕水平轴线转动 转动会触动位置传感器从而 使压延辐简停止 防护会被一个挡块挡住,并与简保持6mm的间隙 当手或物料撤出时,防护返回 到静止位置,这样不会引起重新启动 单位为毫米 国 >90" 防护 枢轴; 位置传感器; 挡块; -防护装置上的间距和孔 图F.1 特殊防护示例 心

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的编号:GB25433-2010采。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共有25页,发布于2011-10-01
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编号:GB25285.1-2010采。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共有32页,发布于2011-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