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121-1997

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

Anti-counterfeitingstamp-ink--Part1:TechnicalrequirementsofUV-excitationflourescentanti-counterfeitingpermeatingstamp-in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7121-1997。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共有13页,发布于1998-05-011998-05-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7.080
  • 实施日期199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673.61KB

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7121一1997 防伪印油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技术条件 Anti-eounterfeitingstamp-ink Part1TechnicalrequirementsofUV-excttation flourescentanti-counterfeitingpermeatingstamp-ink 1998-05-01实施 1997-12-01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GB/T17121-1997 目 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A(标准的附录荧光耐热性检验方法 附录B(标准的附录荧光耐光性检验方法 附录C(标准的附录荧光耐水性检验方法
GB/T17121一1997 前 言 防伪印油的运用是印章防伪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已得到广远应用,效果显著 为了保证产品质放 稳定一致,特制定《防伪印油》标准 为了适应防伪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在《防伪印油》标题下,包括着干部分,即果用不同防伪技术制 作的防伪涉透印前技术条件,目前包括第1那分(紫外激发费光防伪涉透印油技术条件),发展的助伪印 袖标准将成为《防伪印袖》的一部分 本标准引用了油墨方面的最新标准,如引用GB/T14624.1--93,GB/T13217.3一91 本标准是《防伪印油》中的第1部分,它适用于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雁由南开大学戈推助伪技术公司负贵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明智、田蠢、张志光,蕉铁望,刘景海、姨晚昌、许长彪,、郭守仁
国家标准 防伪印 油 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17121-1997 GB/T 技术条件 Anti-counterfeitingstamp-ink Part1,TechnicalrequirememtsofUv-exctaion flourescentanti-counterfeitingpermeatingstamp-ink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袖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涉透印油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3217.3-91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14624.1一93油愚颜色检验方法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anti-counterfeitin -ink 3.1防伪印油 ngstamp- 具有不易复制,且能准确识别的印章印油 3.2紫外滋发黄光防伪涉透印油 anticounterfeitng UV-excitationflourescent permeating stamp-ink 采用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技术制作而成的渗透型防伪印油 技术要求 4.1分类 按产品颜色分为红、蓝、黑,黄和隐形五种 4.2技术指标 本产品<以下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简称荧光印油)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产品名称 颜 度 色 细 粘 度 <104m 150~1000mPa 荧光印油 近似标样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01批准 1g98-05-01实施
GB/T17121一1997 4.3性能指标 本产品各项非荧光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荧光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2 指 标 产品名称 挥发性 渗透干燥性 渗色性 耐水性 耐热性 红色荧光印油 允许微带红色 蓝色焚光印油 允许微带蓝色 黑色荧光印油 1% S20min 允许微带黑色 5级 >4级 黄色荧光印袖 允许徽带黄色 隐形荧光印油 不允许带色 表3 产品名称 荧光耐热性 荧光耐光性 荧光耐水性 荧光印油 3~5级 35级 25级 4.4本产品只允许254400nm的紫外光激发产生荧光,用可见光激发不应产生荧光 4.5荧光印袖应有个性特征 试验方法 5.1抽样 5.1.1产品由质量检验部门按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方可出厂 5.1.2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种 出厂检验项目为颜色、细度、粘度 5.1.3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两月进行一次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型式试验项目为挥发性、耐热性、渗透干燥性、渗色性、耐水性、荧光耐热性、荧光耐光性和荧光 耐水性 同一类别,同一颜色、同期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根据批量的多少和检验的性质,按1%~5%的比 5.1.5 例进行取样,最少取样量不少于50s,并注意样品的清洁和密封 5. .1.6校验结果如有不合格项目,则从同批产晶中重新取样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有不合格 项目,则判断批量不合格 5.2颜色、绷度分别按GB/T14624.1.GB/T13217.3进行检验 荧光耐热性、荧光耐光性,黄光耐水 性分别按附录A、附录B,附录C进行检测 5.3挥发性和耐热性 5.3.1原理 将适量荧光印油暴解在一定逛度条件下,最一定时间后考察它在此前后质羞及外观变化情况.质最 变化以百分率表示;外观变化以级别表示 5.3.2工具及材料 a培养皿一个(直径为7.5em) b调墨刀
GB/T17121一1997 c刮墨刀; d自动恒沮箱一台(灵敏度为士1); 分析天平一台(千分度). e 5.3.3试验程序 a取适景荧光印油渊匀分成两份,精确称量其质量,一份放于干燥的培养皿中作试样(约2mm 一份作为标样保存 厚),另一 b)将装有荧光印油的培养皿放人80C自动恒温箱中保持24h后取出,精确称量其质放,并与试 验前质景作对比 挥发性以下列公式计算 挥发性-这验煎季一整后质重x10% 验前质爱 耐热性评定,按GB/T14624.1方法检验变色程度 d耐热性评定标准见表4 表4 程 社 度 变 级 与标准色样相同 不结膜 基本不变色 不结膜 稍有变色 微有结膜 2 明显变色 明显结膜 结裘较厚 严重变色 注;当变色程度与结膜程度不在同一级别时,以二者中较差的级别评定之 5.3.4说明 a试验前荧光印油要摇匀; b 培养皿要干燥,洁净,尽量避免非挥发因素导致的质量变化 试样从恒温箱中取出后,不要晃动、搅拌,以免破坏荧光印油的表面现象; e d评定结膜程度应在评定变色程度之前进行 5.4渗色性 5.4.1原理 将适量荧光印袖置于滤纸上经一定时间后,观察荧光印油在滤纸上渗出的油圈是否带色,检视荧光 印油渗色情况 5.4.2工具及材料 a直角金属平板一块,见图1; b 调虽刀 c)刮墨刀 d定性速纸(ZB1915)中速102; e)定时钟; f 玻璃板一块,40mm×60mm×5mm 5.4.3试验条件
GB/T17121一1997 试验应在温度(25士1)C、湿度(65士5)%条件下进行 5.4.4试验程序 展荡待检荧光印油; a b把滤纸平放在玻璃板上,再压上金属板,必须使圆孔与滤纸圆心接近 c)将调匀的荧光印油置于金属平板圆孔上方,用刮刀把试样放人孔中,填满刮平,然后小心地拿掉 金属板,并将该滤纸架空平放,开始计时; d)24h后取下滤纸,观察荧光印袖四周的渗色情况 n 0.5 10 图1 5.5渗透干燥性 5.5.1检验原理 每隔一定时间使荧光印油在新闻纸上的刮样与空白新闻纸在一定压力下摩擦,至空白新闻纸不再 因摩擦而染色时,计算刮样的存放时间,并用该时间表示荧光印油的渗透干燥性 5.5.2工具及材料 a正方形玻璃片一块,玻璃片的边长为20 ,厚为2 mmn mm# b)10g的砝码一只; 新闻纸切成为15cm×11c cm# d调墨刀和刮墨刀; e)计时用钟表 553检验方法 用调墨刀将受试验的荧光印油少量置于新闻纸上,用刮墨刀自上而下用力刮成薄层,刮成的油 a 墨薄层宽约45cm,长约12cm(不短于10cm b记录油样刮好的时间,间隔15min后将刮样纸平放于光滑的玻璃板上墨样向上),上面覆以另 -空白新闻纸条,再在纸条上靠近刮样的一端处压上正方形玻璃片及砝码 c)迅速抓住空白新闻纸条的另一端沿纸样向横的方向移动,使新闻纸在玻璃片及砝码之压力下与 刮样摩擦 d检视新闻纸上是否染色,若仍染色,则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再用新的新闻纸在不同位置上重复上 述试验,直至试验后新闻纸不染色为止然后计算油样刮好后至试验后新闻纸上不见染色为止所需的时 间,即为渗透干燥时间 5.6粘度检验 5.6.1检验原理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液层发生位移,分子间发生摩擦,对摩擦所表现的抵抗性称为绝对粘度 5.6.2仪器及材料
GB/T17121一1997 a旋转粘度计 b超级恒温器 5.6.3检验方法 测定前检查仪器的液池是否干净,并校正等点 a b)将试样慢慢地注人液池内,注意不要太满或太浅,开启超级恒温器以25C保温 c按试样的粘度大小放人合适的旋转锤,右手开动仪器开关,左手大拇指从左向右搓动齿轮,使旋 转系统运转或自行启动 d经15min保温运转,待仪器上读数指针保持在一固定点时记录所指数据,关闭仪器让指针回到 零点上,然后再用同样方法开启仪器,待指针稳定后再记录所指读数,核对两次数据是否相同,相同即为 正确读效,并进行换算 5.7耐水性检验 5.7.1检验原理 将干燥的荧光印油刮样漫泡于水中,经一定时间后取出刮样,根据刮样变化情况评级,并以之表示 荧光印油耐水性能 5.7.2工具及材料 a调虽刀; b 刮墨刀; 刮样纸; c d燕水; e 试瞥; fD 小矮子 5.7.3检验方法 a》将受检荧光印袖用渊虽刀放于道林纸中上方,持刮墨刀自上而下用力刮于刮样纸上,呈均匀的 刮样,然后使它在常温条件下放置,干燥24h(个别品种可适当延长). b将干燥后刮样剪下面色部分小块,置于水试管内漫泡 c)漫泡24h后,用慑子取出刮样 与未漫泡的刮样对比,检视刮样变色情况,根据表5评定荧光印 油耐水的级别 表5 级 别 刮样变色程度 溶液染色程度 严重变色 严重染色 明显染色 明显变色 稍变色 稍染色 基本不变色 基本不染色 不变色 无 5.7.4注意事项 a做空白试验对比,以便观察纸张在溶液中变化情况,定级时应减除其纸张变化因素 b)满定时室退不宜过低,通常悄况下应在0一35c之间测定 5.8荧光印油的个性特征用专用仪器检测
GB/T17121--199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本产品用峡听盒)或铁桶、塑料桶等包装,然后再装人外包装箱内 6.2每桶荧光印油上,在适当位置贴上一张标签,标签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公司名称、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生产批号; d)执行标准代号、编号; e每桶净含量; f 保质期" R出厂编号; h出厂日期 6.3外包装箱外应印有商标,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代号、编号、数量、质量、批号、出厂日 期及“不得倒置"的标志 6.4本产品在符合6.1的包装要求下,可用车、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运输 6.5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防伪印油溢出 6.6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湖,远离火源,室温应在一15一40c之间
GB/T17121一1997 A 附 录 (标准的附录 荧光耐热性检验方法 A1检验原理 将荧光印油用打样机打出纸样,干燥后,在一定矗度下加热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测试加热前后荧光 强度,并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荧光印油荧光耐热性 A2工具及材料 a自控恒温箱(灵敏度为士1); b荧光分光光度计; c调墨刀; d 烧杯; 油虽打样机 e 打样纸 f A3检验程序 A3.1将荧光印油用油虽打样机在打样纸上打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干燥后从中间剪取一小块纸样,室 温下测定其荧光强度 A3.2将已测好荧光强度的纸样在80自控恒温箱中恒温5h后取出,室温下冷却后,测定其荧光强 度 A3.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荧光强度 恒退后纸样光强度 相对荧光强度= ×100 温前纸样黄光强度 A3.4平行检测5次,取算术平均值 A3.5评级方法;相对荧光强度大于90为5缓,75一90为4缓,60一75为3级,45一60为2级,小于45 为i级 A4注意事项 A4.1打样前荧光印油要调匀 A42薄膜厚度不宜过大,通常不大于30Hm. A43测定时蜜温为2;c左右,湿度为(6土5)% A44纸样打好后,通常在室温下放置12h以上 A45恒温前后测定荧光强度时,尽量测定同一位置,测试条件应相同
GB/T17121-1997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荧光耐光性检验方法 B1方法1 颤灯照射法 B1.1检验原理 将费光印油用打样机打出纸样,用颤灯照射一定时间后,根据纸样的荧光强度变化情况,判断荧光 印油是否合格 B1.2工具及材料 a荧光分光光度计; b油墨打样机 e)缸灯; d调愚刀; 打样纸 e B1.3检验程序 B1.3.1将荧光印袖用油墨打样机在打样纸上打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干燥后从中间取一小块纸样,室 温下测定其荧光强度 B1.3.2将已测好荧光强度的纸样用饥灯照射(功率1500w,照射距离2.0m)3h,照度为40000lx 士1000lx,然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纸样的荧光强度 B1.3.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荧光强度 照射后纸样奖光强 相对荧光强度=- ×100 射前纸样荚晃蛮度 B1.3.4平行检测5次,取算术平均值 B1.3.5评缓方法;相对荧光强度大于90为5级,7590为4级,6075为3级,45一60为2级,小于 45为1级 B1. .4 注意事项 B1.4.1打样前印油要调匀 B1.4.2薄膜厚度不宜过大,通常不大于30m B1.4.3测定时室温为25C左右,湿度为(65土5)% B1.4.4纸样打好后,通常在窒温下放置12h以上, B1.4.5照射前后测荧光强度时,尽量测定同一位置,测试条件应相同 B2方法2 紫外光照射法 B2.1检验原理 将荧光印油用打样机打出纸样,干燥后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一定时间后,根据纸样的荧光强度 变化情况,判断荧光印油是否合格 B2.2工具及材料 a荧光分光光度计; b打样机; e紫外灯; d调墨刀;
GB/T17121-1997 e打样纸(80g/m胶版纸》. B23检验程序 B2.3.1将荧光印油用打样机在打样纸上打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干燥后从中剪取一小块纸样,室温下 测定其荧光强度 232将已测好荧光强度的纸样用紫外灯垂直照射5h,照射距离为0.10m,然后测纸样的黄光强 度 B2.3.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荧光强度 照射后纸样荧光强度 相对荧光强度= ×100 照射前或样荧光度 B2.3.4平行检测5次,取算术平均值 B2.3.5评级方法;相对荧光强度大于90为5级,7590为4级,60一75为3级,45一60为2级,小于 45为1级 B2.4注意事项 B2.41打样前荧光印油要摇匀 B2.4.2薄膜厚度不宜过大,通常不大于20m. B.43渊定时室温为5c左右,湿度为(66士5)% B2.4.4纸样打好后,通常在室温下放置12h以上 B2.4.5照射前后测荧光强度时,尽量测定同一位置,测试条件应相同 录 C 附 (标准的附录 荧光耐水性检验方法 检验原理 将荧光印油用油墨打样机打出纸样,经水蒸汽浴一定时间后取出,根据纸样的荧光强度变化情况判 断荧光印油是否合格 c2 工具及树料 a)荧光分光光度计; b 油墨打样机; 调墨刀 C d蒸憎水 e打样纸; f 高压锅 c3检验程序 c3.1将荧光印油用油墨打样机在打样纸上打出厚度均匀的薄膜,干燥后从中剪取一小块纸样,室温 下测定其荧光强度 c3.2将已测好荧光强度的纸样放于装有沸水的高压锅中(与水不接触),继续加热使水沸腾30min后 取出,室温下自然晾干后测纸样荧光强度 C3.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荧光强度 试验后纸样奖光强 相对荧光强度- ×100 试验前纸样荧光强度
GB/T17121一1997 c34平行检测5次,取算术平均值 c3.5评级方法;相对荧光强度大于90为5级,75~90为4级,60~75为3级,45~60为2级,小于45 为1级 c4注意事项 c4.1打样前荧光印油要调匀 c42薄膜厚度不宜过大,通常不大于30m c4.3纸样打好后,通常在室温下放置12h以上 C4.4水漫前后测定荧光强度时,尽量测定同一位置,测试条件应相同 c4.5纸样取出后,要将纸样架空平放,通常放置24h以上,且避免强光照射 10

邮政特种信封国际邮政公事信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邮政特种信封国际邮政公事信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邮政特种信封国际邮政公事信封的编号:GB/T17128.2-1997。邮政特种信封国际邮政公事信封共有12页,发布于1998-10-011998-10-01实施
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编号:GB/T17085-1997。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共有5页,发布于1998-12-011998-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