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843-2018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1000kVsinglephaseoil-immersedauto-transform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4843-2018。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共有19页,发布于2019-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
  • 实施日期2019-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1.52M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24843一2018 代替GB/Z248432009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 技术规范 Iechniealspeeifieationof1000kVsinglephase oi-imersedaut-transformmer 2018-07-13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843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 使用条件 性能参数 结构及组部件要求 试验 8 标志、包装和运输 附录A资料性附录高压线端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和中压线端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 说明 13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国特高压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比较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典型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接线原理简介 l6
GB/T24843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24843一2009(1000kV单相油浸式自鹏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与GB/Z24843 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包括解体运输(3.1.7),现场组装(3.1.8); -更新了污秽等级要求(见4.1.8,2009年版的4.1.8) 增加了有载调压分接范围见表1):; -增加了1500MVA特高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及偏差要求(见5.4.1) -增加了有载分接开关的要求(见6.4); 增加了套管结构要求(见6.6.5); -增加了油中溶解气体检测试验项目见7.2.1); -增加了解体运输和现场组装等相关内容(见6.l,8.1.6); -对资料性附录中高压线端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和中压线端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 说明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见附录A); 增加了恒磁通补偿方式示意图[见附录C图C.lb)]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变压器 研究院、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 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印彪、李光范,朱英浩、刘泽洪、付锡年、王绍武,凌憋,胡惠然、王梦云,万达、 王晓宁、李金忠、钟俊涛、张喜乐、这传龙、李博、伍志荣、孙树波、刘东升,谢庆峰、张书琦、王宁华,赵志刚、 郭慧浩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248432009.
GB/T24843一2018 1000k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 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性能参数、结构要求、试验及标志包装和运 输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000kV级,额定容量为1000MVA和1500MVA的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 压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94(所有部分电力变压器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T1094.3一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1094.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 导则 GB/T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T2424.2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导则地震试验方法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使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T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52732016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 GB/T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50994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鉴定标准 IEC60296:2012电工用液体 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ruids.for" electro technical applireations Unusednmineralinsulatingolsforuransformersandswitchgear) 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1094.1和GB/T290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oftransforer 主体变压器mainpart 当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采用变压器本体部分与调压补偿部分分箱布置时变压器
GB/T24843一2018 的本体部分 3.1.2 调压补偿变压器volta tagregulatingandcompensatingpartofthetransformer 与主体变压器分箱布置的变压器的调压补偿部分 其中补偿变压器的作用是在中性点调压过程中 减小变压器第三绕组的电压波动 3.1.3 整体试验integratedtest 把主体变压器和调压补偿变压器连接后进行的试验 3.1.4 主体变压器试验testofmainpartortransformer 单独对主体变压器进行的试验 3.1.5 调压补偿变压器试验testofoageregulatingandcompensatingpartofthetransfomer 单独对调压补偿变压器进行的试验 3.1.6 直流偏磁电流DCmagnetiebiasingcurrent 因直流输电不对称运行方式或地中其他的直流源可能引起的通过变压器进人绕组中的直流电流 3.1.7 解体运输disassemblytransportationm 将无法运输的变压器本体解体成若干部件(如铁心框、整体线圈,油箱分割等),成为单独的运输单 元,以满足运输条件的要求 3.1.8 现场组装on-siteassembly 被解体后的铁心、线圈、油箱等部件,运输到现场后,重新组装成变压器本体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U 设备最高电压 使用条件 4.1正常使用条件 4.1.1海拔不超过1000m. 4.1.2环境温度: 最高气温:十40 C 最热月平均温度;十30 " 最高年平均温度;十20 最低气温;一25C 4.1.3最大日照强度不超过0.1w/em(风速0.5m/s) 4.1.4最大风速不超过34m/s(离地面高10m处,持续10min的100年平均最大风速 应按设备实 际安装高度折算 4.1.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5%在25C以下 4.1.6覆冰厚度不超过20mmt
GB/T24843一2018 4.1.7抗震设防烈度;8级(见GB/T2424.25和GB50994). 4.1.8污秽等级应不超过c级或d级 4.2特殊使用条件 特殊使用条件下,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值和试验规则等另有规定(但不仅 限于以下): 在较高环境温度或高海拔环境下的温升和冷却按GB/T1094.2的规定; a b 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外绝缘按GB/T1094.3一2003和GB/T1094.4的规定; c 特殊地区参照国家有关标准 其他需要满足4.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应在询价和订货时说明 4.3系统参数 系统主要参数如下 系统标称电压 a 高压:l000lkV; 中压:500kV; 低压;l10kV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b 高压:l100kV; 中压;550kV 低压:126kV 系统额定频率 额定频率:50Hz 中性点接地方式 高中压侧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110kV侧不与外部电网连接 系统短路电流 1000kV侧:50kA 500kV侧.63kA; 10kV侧;40kA 注在询价和订货时,用户提出可能的直流偏磁电流数值,制造厂在设计,制造上考虑可能通过变压器的直流偏磁 电流对其运行的影响 性能参数 5.1基本参数 变压器型式为单相、三绕组、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调压方式为中性点无励磁调压或有载调压 额定容量、电压组合,分接范围联结组标号、冷却方式及短路阻抗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24843一2018 1 表 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基本参数 电压组合及分接范围 额定分接短路阻抗" 冷却方式 中压 联结组 额定容量高压额定 低压额定 V MVA 标号 电压 电压 主体 调压补偿 kV kV 额定电压分接范围 高中高低 中低 变压器变压器 土4×1.25% 515/厅 000 无励磁 OFAF或 110 la0i0 18 62 40 1050/ 520 ONAN 士10×0.5% ODAF 500 525/ 有载 额定分接短路阻抗推荐值,具体可在询价和订货时确定 5.2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 变压器绕组的额定绝缘水平见表2 表2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 单位为千伏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短时感应或外施耐受电压 绕组 (峰值 方均根值 全波 截波 高压 2250 2400 1800 1100(5min) 中压 1550 l675 1175 630(1min 低压 650 750 275(1min) 中性点 325 140(1min)" 中性点短时感应电压设计按照185kV进行,参见附录A 各国特高压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比较参见附 录B 5.3温升限值 三侧同时满负载时,温升限值要求如下 顶层油温升:55K; a b 绕组平均温升;65K 绕组热点温升:78K; c 铁芯和金属结构件温升:78K d 油箱表面温升;80K e 5.4损耗和效率 5.4.1对于1000MVA的主体变压器,空载损耗不大于185(1十15%)kw;对于1500MVA的主体变 压器,空载损耗不大于235(I+15%)kw 5.4.2效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换算到75,功率因数为1,且高中满载时):>99.8%
GB/T24843一2018 表3工频电压升高时的运行持续时间 工频电压升高倍数(相-地" 1.05 1.10 1.25 80%额定容量下持续,100%额定 持续 20 持续时间 容量下20minm 工频电压升高倍数为实际承受电压与运行分接头的额定电压之比乘以额定频率与实际频率之比 5.12励磁特性 制造厂应提供100%、105%、l10%额定电压下激磁电流的各次谐波分量,并按50%115%额定电 压下空载电流测试结果提供励磁特性曲线 5.13变压器的预期寿命 变压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负载条件下运行,预期寿命应不低于40年 结构及组部件要求 6.1总体要求 变压器采用主体变和调压补偿变分箱布置,其典型的接线原理简介参见附录C 其中变压器主体 变铁心可分为:五柱式(三主柱两旁轭)和四柱式(两主柱两旁轭) 对于采用解体运输并进行现场组装的方式,现场组装环境应满足变压器现场组装要求 6.2绕组及绝缘 6.2.1绕组有足够的换位,以降低附加损耗,并有良好的冷却,避免发生局部过热 变压器全部绕组均采用铜导线,公共绕组和低压绕组采用自粘性导线,其他绕组可根据承受短 6.2.2 路能力校验选用 绕组结构、绝缘材料性能、导线R.,值应与各绕组承受短路时的机械力相符,并有足 够的安全裕度 6.2.3绕组绕制、套装、压紧应有严格的紧固工艺措施,引线应有足够的支撑,使器身形成紧固的整体, 具有足够的承受短路的能力 6.2.4变压器主纵绝缘和引线绝缘等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和优良的材料,确保足够的强度 6.2.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压器器身结构件的局部过热 6.3油箱及储油柜 6.3.1油箱屏蔽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6.3.2变压器主体油箱应承受住真空度13.3Pa和正压0.12MPa的机械强度试验而不得损伤和出现 不准许的永久变形 6.3.3为使气体易于汇集在气体继电器内,要求升高座的联管,变压器与储油柜的联管和水平面有约 1.5"的升高坡度 气体继电器的集气应引至地面采集 6.3.4油箱高压出线结构对地之间应有机械支撑点 6.3.5油箱与组部件之间应有专用电位连接线
GB/T24843一2018 6.4分接开关 6.4.1额定调压范围 额定调压范围;士5%或与用户协商 相关试验方法见GB/T10230.1 6.4.2无励磁分接开关 在1.2倍额定电流下,分接开关长期载流的触头,对变压器油的温升限值不超过15K 6.4.3有载分接开关 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装置应装于与变压器主油箱分隔且不渗漏的油室里 其中的切换开关芯子可 单独吊出检修 6.5冷却系统 冷却装置采用低噪声风扇,在满足满负载冷却需要外,应有一组备用 .61000kV套管 6.6.1型式及绝缘水平 采用1000kV油浸纸电容式套管,其额定绝缘水平见表4 表 变压器套管额定绝缘水平 单位为千伏 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绕组 峰值 方均根值 全波 截波 2400 2760 1950 高压 1200(5min 6.6.2局部放电水平 局部放电试验应在套管出厂时单独进行,套管的视在放电量在1.5×U.电压下不大于10pC, 在1.05xU./电压下不大于5pc 在局部放电测量电压下不应有电晕现象 6.6.3爬电比距 爬电比距不小于25mm/AkV 6.6.4端子的允许荷载 变压器套管端子的允许荷载不小于表5中的规定值 单位为牛顿 表5变压器套管端子允许荷载 套管位置 横向水平方向 轴向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2500 4000 2500 高压侧
GB/T24843一2018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75,动态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变压器套管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足 GB/T5273一2016的有关规定 6.6.5套管结构要求 高压套管顶部均压环固定部位应与密封部件分开,避免因固定均压环导致套管密封破坏 如果套管带有单独储油柜时,应保证套管储油柜与套管的连通 6.7绝缘油 6.7.1绝缘油性能 变压器的绝缘油应满足GB2536中变压器油(特殊)技术要求,同时,应满足高氧化安定性和低硫 含量的要求(符合IEC60296:2012)规定的要求 6.7.2绝缘油中颗粒含量 过滤以后的油中直径大于5Am的颗粒数不多于1000个/100mL 6.7.3绝缘油中溶解气体 油中应无乙炔,氢和总姬含量小于10"L/L 6.8其他组、部件 根据用户需要确定 6.9铭牌 铭牌应有主体变压器与调压补偿变压器的连接图,其他要求应符合GB/T1094.1的相关规定 试验 7.1基本要求 变压器在分别对主体变压器和调压补偿变压器进行试验后,将主体变压器和调压补偿变压器相连, 进行整体试验 1000kV变压器应按照GB/T1094和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对于现场组装式1000kV变压 器,应完成所有出厂试验方可解体、,运输 7.2主体变压器试验 7.2.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 b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c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d 绕组绝缘系统的介质损耗因数(tan)和电容量测量; e 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和电容量测量; 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绝缘电阻、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测量; g
GB/T24843一2018 h) 铁芯及夹件的绝缘电阻测量;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对1100kV试验电压、5min时间进行频率 换算; 中压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sD); ) 低压绕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k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低压绕组外施耐压试验 I m中性点外施耐压试验; 绕组频响特性试验; n 空载电流谐波测量; o 长时间空载试验; p 1.1倍过电流试验; g 风扇和油泵电机的吸取功率测量 变压器密封试验; 绝缘油试验; 油中溶解气体检测; u 套管型电流互感器试验 V 注:高压线端长时感应电压实验(ACLD)和中压线端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说明参见附录A 7.2.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a 温升试验; b 低压侧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c d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对1100kV试验电压,5min试验时间不进 行频率换算); 无线电干扰水平测量; e D 油流静电试验(冷却方式为ODAF时) 7.3调压补偿变压器试验 7.3.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a b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d 绕组绝缘系统的介质损耗因数(ana>和电容量测量 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o)和电容量测量; g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测量; h)铁芯和夹件的绝缘电阻测量;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 外施耐压试验; j k)分接开关试验;
GB/T24843一2018 D 绕组频响特性试验; m油箱密封试验; 绝缘油试验; n 油中溶解气体检测 o 7.3.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温升试验; a b)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7.4变压器整体试验 7.4.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电压比测量及极性测量; a b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c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高压绕组线端操作冲击试验 d 商、中压绕组线猫雷电全被冲击试验 外施耐压试验; 空载电流谐波测量; g 无线电干扰水平测量 i 绝缘油试验 油中溶解气体检测 7.4.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高、中压绕组线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a b) 中性点端子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声级测定(试验方法见GB/T1094.10) c 7.5试验方法 7.5.1通则 试验方法依据GB/T1094的规定,其中与常规变压器试验有所区别的如下 绝缘试验应充分静放后进行 7.5.2雷电冲击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1094.3一2003的规定 由于绕组电感小和人口电容大,标准冲击波形不容易得到,波前时间会有较大偏差,在采取相应措 施的基础上,可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可接受的波前时间 在雷电截波冲击试验时,由于试品电容量大,试验电流大,应采取措施防止对测量的干扰 10
GB/T24843一2018 7.5.3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 s1/3u 1/3 说明 A =5min; B=5min; c=试验时间,详见下面规定; D=60min; E=5min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ACLD试验程序图 该试验在每台变压器出厂时进行,施加对地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见图1,包括 在不大于U/3的电压下接通电源; 上升到U.,保持5min; 上升到U.,保持5min; 上升到U,持续试验时间5min(型式试验中不做频率换算,例行试验进行频率时间换算,此过 程代替高压侧的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后立刻不间断地降低到U,保持60min,并测量局部放电; 降低到U,保持5min; 当降低到U/3以下时,方可切断电源 其中,U=U.,U,=1.5xU.人5.,U=1.1xU./ 在施加试验电压的整个期间,应监测局部放电量 在U 电压下,高压、中压和低压绕组的局部放电水平应满足5.5.1的要求 在U,电压下,所有端子的视在放电量应不大于100pC 频率时间换算公式 型式试验;5min; a 额定频率 b 例行试验;600× s),但不少于75s,试验频率不高于400Hz 试验颗率 7.5.4中压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 因中压侧不能按规定的操作冲击试验电压进行试验,以ACcSD替代,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 7.5.5长时间空载试验 在绝缘强度试验后,应对变压器施加1.1倍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起动正常运行时的全部油泵,分 别运行12h或24h,然后进行与初次测量条件相同下的100%和110%额定电压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 11
GB/T24843一2018 流测量 测量结果应与初次测量值基本相同 试验前后应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油中应无乙炔,总 含量应无明显变化,并且应无明显的局部放电信号 7.5.61.1倍过电流试验 对于不进行温升试验的变压器,应进行高中绕组1.1倍额定电流,持续8h的过电流试验,试验前 后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应无异常变化 7.5.71000kV变压器套管试验 若套管有电压抽头引出,其试验方法及在绝缘试验中的接线方式应依照套管制造商相关规定执行 对套管应进行1200kV短时工频耐受5min的试验 套管局部放电测量应在套管出厂时单独进行,施加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 在不大于U./3的电压下接通电源;上升到U.,保持5min;上升到U.,保持5min;上升到U,持绒 试验时间5min;试验后立刻不间断地降低到U.,保持60min,并测量局部放电;降低到U.,保持5min; 15xU./厅.U- =1.1×U./ 当降低到U /3以下时,方可切断电源 其中,U=U丽=1100kV,U = ,厅 套管的视在放电量在U,电压下不大于10pC,在U电压下不大于5pC. 本试验可与短时工频懒耐受试验结合进行 标志、包装和运输 8 8.1标志,包装要求 8.1.11000kV变压器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其包装应符合 铁路、公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8.1.2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部件(如气体继电器、套管、温度计及紧固件等)应装箱运输,应保证经过运 输、贮存直至安装前不损坏和不受潮 套管应牢固固定在木箱内,以防相对移动 8.1.3成套拆卸的大组件(如储油柜等)运输时可不装箱,但应保证不损伤,在整个运输与贮存过程中 不得进水和受潮 8.1.4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并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和发货号 8.1.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表应随变压器同时装运,但应单独包装,并明显标记 8.1.6对于现场组装式变压器解体后的铁心,绕组等器身结构部件应保证密封,并固定良好,防止运输 过程中出现受潮,变形 8.2运输要求 8.2.1应充干燥的氮气或干燥的空气后进行运输 运输前应进行密封试验,以确保在充以20kPa~ 30kPa压力时密封良好 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保持正压,并有压力表进行监视 运输途中和到达现场 安装前,应对压力表进行监视,当压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做到及时补充气体 充人的氮气纯度应大于 99%,露点不高于一40C;充人的干燥空气露点不高于一40C 8.2.2在运输时应安装三维冲撞记录仪 8.2.3应满足运输尺寸、重量及公路运输时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5"等运输条件的要求;当冲撞加速度不 大于3g时,应无任何松动,变形和损坏 12
GB/T24843一2018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高压线端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和中压线端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说明 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的研究,变电站相对地操作过电压水平为 1.6p.u.1.0p.,u.=1100×V厄人以下,而500kV系统相对地操作过电压水平为2.0p.u.(1.0p.u. 550×/厄) 因此,特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不是500kV系统的简单放大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水平中短时交流耐受试验由操作冲击试验来 代替 特高压变压器在长期运行电压下的绝缘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内绝缘的局部放电水平 交流电压试验 的目的是确认有无局部放电并验证其绝缘强度 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概率由韦伯尔(welbull)分布方程 描述,而特高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概率要求控制在0.1%一0.2%的水平 根据变压器绝缘模型的伏秒 特性试验,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时,在U 电压下的持续时间,5min更能反映其特点 因此1100kV 5min作为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时的局部放电激发电压及其持续时间是合适的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高压线端操作冲击试验电压为1 800kV,中压线端为1175kV -般来说,操作波试验电压在变压器的绕组中是按变比传递的 由于特高压变压器3个绕组的绝缘配 合原则不同,如果满足高压绕组线端的操作冲击试验电压,则500kV中压绕组线端的试验电压偏低 而如果满足500kV中压绕组线端,则高压绕组线端就会超出规定的试验电压 因此,不能用操作冲击 试验来验证500kV中压绕组线端的绝缘设计 为此,采用中性点支撑的短时交流耐压试验(630kV 来替代操作冲击试验 同时,中性点试验电压将高于其外施耐压水平140kV,因此,产品中性点应按照满足承受额定短时 工频耐受电压185kV,lmin进行设计 试验接线图如图A.1所示,试验程序如图A.2所示 说明 高压线圈首端; A 中压线圈首端; 低压线圈首,末端; ax 公共中性点 图A.1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中压线端ACSD试验接线图 13
GB/T24843一2018 ACSD施加电压程序 UU < 说明" A=5min; B=5min; C=1min(进行频率换算); D5min; E=5min 图A.21000kV单相油浸式自糯变压器中压线端ACsD试验程序图 14
GB/T24843一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各国特高压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比较 各国特高压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比较见表B.1 表B.1各国特高压变压器绕组额定绝缘水平比较 单位为千伏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峰值 方均根值 绕组 全波 截波 高压中压低压中性点高压中压低压中性点高压中压低压中性点高压中压低压中性点 1100630 275 140 22501550650 32524001675750 18001175 k5min1min1min1min 100550 325 185 日本19501300750 1425 1min5min1min1min 1100630 23o 前苏联255o1550 2800650 2100 k1min水1min 1.5X 050y 95 意大利255o1300 1800 , 1h 15
GB/T24843一2018 录 附 C 资料性附录) 典型1000kV单相油浸式自稠变压器接线原理简介 两种典型1000kV单相油浸式自变压器原理图如图C.1所示 主体变压器 调压补偿变压器 变磁通补偿方式 主体变压器 调压补偿变压器 恒磁通补偿方式 b 说明: 串联线圈首端 公共线圈首端 Am K 调压线圈末端; 为低压线圈首、末端; a,x 公共中性点 图c.1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16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GB/T24843-2018

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压电网被建设起来。其中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作为目前最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之一,承担着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保证变压器的高效、可靠运行;如何降低变压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和噪声;如何确保变压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稳定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GB/T24843-2018标准,以规范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和运行。

GB/T24843-2018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背景和应用范围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其中,强调了此标准适用于1000kV电网及其附属设备中的变压器。

2.术语和定义

该部分对标准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解释,以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3.技术要求

该部分规定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结构、材料、工艺和测试等方面。其中,重点介绍了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温升、噪声等指标的规定。

4.质量控制

该部分规定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其中,强调了变压器的重点检验项目,如绝缘强度、局部放电等指标。

5.试验方法

该部分规定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试验方法,包括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等方面。其中,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试验设备的选择、试验参数的确定等。

总的来说,GB/T24843-2018标准对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作了全面细致的规范,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变压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在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遵循GB/T24843-2018标准,加强变压器的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是实现电力系统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编号:GB/T24842-2018。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共有55页,发布于2019-02-01
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4844-2018。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19-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