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377-2010

逆反射测量仪

Retroreflectome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逆反射测量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逆反射测量仪的编号:GB/T26377-2010。逆反射测量仪共有11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385.95KB

逆反射测量仪


国家标准 GB/T26377一2010 逆反射测量仪 Retroreflectometer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377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文元,杨勇、高捍忠、白媛媛,王蕊、杨丰艳,张糍
GB/T26377一2010 逆反射测量仪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逆反射测量仪的术语和定义、结构与分类、技术要求,计量学特性,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交通安全设施逆反射性能便携式测量仪器,不适用于实验室内15m和30m标准几 何条件下的绝对逆反射测量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MOD) GB/T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2006 IEC60243-l:l998,IDT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2423.1 2008,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 2 2008,IEC60068-2-2:2007,IDT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e;振动正弦) (GB/2423.10-2008,IEC60068-2-6:1995,IDT) 照明光源颜色的测量方法 GB/T7922 GB/T22084.1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单体蓄电池 第 1部分:镍电池 GB/T22084.2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单体蓄电池 第 2部分: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JG213分布(颜色)温度标准灯检定规程 JG(交通)059逆反射测量仪计量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逆反射retrorefleeion 反射光从接近人射光的反方向返回的一种反射 当人射光方向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仍能保持这 种性质 [JT/T688一2007,定义2.1]
GB/T26377一2010 3.2 参考中心 referencecentre 在确定逆反射材料特性时,在试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所给定的一个点(见图1). 参考轴 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参考中心,垂直于被测试样反射面的直线 照明轴illuminationaxis 从逆反射体中心发出,通过光源点的射线 [JT/T6882007,定义2.11] 3.5 观测轴obserationaxis 从逆反射体中心发出,通过观测点的射线 [T/T688-2007,定义2.12] 3.6 入射角pentraneeangle 照明轴与逆反射体轴之间的夹角 JT/T688-2007,定义2.21] 注,人射角通常不大于90",但考虑完整性将其规定为0'<<180" 在角度计系统中8被分解为月和A两个分 量,见图2 观测角aohservationangle 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夹角 注观测角不为负值,一般小于10",通常小于2” 全部范围定义为0'GB/T26377一2010 观测轴 光探测器 入射角 参考轴 试样 试样对光探测器张角 参考中心 光源 试样对光濒张角 照明轴 观测角a 图1逆反射系统术语及光学测试原理 勃 彻 观张锁 眼明物 图2逆反射测试的角度参考系统 组成与分类 组成 逆反射测量仪一般由光源、接受器、光学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电源、机壳等部分组成 分类 按测量对象分为逆反射标志测量仪、,逆反射标线测量仪、突起路标测量仪三类
GB/T26377一2010 技术要求 5.1 -般要求 5.1.1外观结构;逆反射测量仪的机壳、底座等构件应采用轻质合金材料或工程塑料加工制造,以减轻 仪器自身重量,便于携带 测量仪外观颜色应协调一致,无划伤、硫碰痕迹等缺陷 5.1.2测量仪上应有下列标识: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几何条件、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等 5.1.3测量仪的功能键、按钮、开关、读数单元的设置应符合人机工学的特点,以方便使用,不应引起读 数或插接错误的缺陷 5.1.4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测量仪采用金属机壳时,机壳应接安全保护地线,并采用单相三线插头连 接到电源上,不应存在影响人身安全的缺陷 5.1.5测量仪应快速预热达到稳定状态,预热时间不大于15min 5.2测量几何条件 5.2.1逆反射标志测量仪 人射角A为一40"十40",A为0";观测角a为0.1"一2" 5.2.2逆反射标线测量仪 人射角A为88.76',为0";观测角a为1.05° 5.2.3突起路标测量仪 人射角为0",A为一20"十20";观测角a为0"2 5.3光学性能 5.3.1光源 逆反射测量仪的光源应使用标准A光源,光源色温为2856K士50K,光源张角不大于0.2 5.3.2接受器 接受器用来检测来自被测样品的逆反射光,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量程,接受器的明视觉光谱光效 率函数V(A)应与CIE1931标准观察者相匹配,接受器张角不大于0.2" 5.3.3测量面积 mm士5mm mm士5mm 5.3.3.1逆反射标志测量仪测量面光孔直径为301 的圆形或边长为30" n的方形 区域 mm士1mm, mm士1mm 5.3.3.2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光孔的测量面积为长200 ,宽95 n的长方形区域 且测量光孔位置符合图3要求 单位为毫米 行车方向 测量仪外壳边线 测量光孔 200.0 50.0 图3逆反射标线测量仪测量光孔尺寸图
GB/I26377一2010 5.3.3.3突起路标测量仪光孔的测量面积为不小于长为150mm,宽25mm的长方形区域 5.4计量学特性 5.4.1测量范围 按测量仪类型测量范围如下 a)逆反射标志测量仪:(0.11999)cdlx'mm b)逆反射标线测量仪:(0.11999)mcdlx1 m 突起路标测量仪.(O.11999)mcdlx" c 5.4.2示值误差 按测量仪类型示值误差如下: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当测量范围为0.1199.9时士5%,当测量范围大于199.9时士2% a 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士5% b 突起路标测量仪士8% c 5.4.3复现性测量误差 按测量仪类型复现性测量误差如下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当测量范围为0.1一199.9时士5%,当测量范围大于 a 199.9时士3%; b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士5% e)突起路标测量仪;士10% 5.5电气性能 5.5.1电源 逆反射测量仪应配有直流和交流两套电源,直流电压应为12V,交流为220V 直流电源还应配有 蓄电池,蓄电池宜用体积小,质量轻的镍或金属氢氧化物可充电电池,新蓄电池的容量一次充满电后 应满足仪器连续工作4h的需要,充电时间不大于12h 5.5.2绝缘电阻 测量仪交流电源火线和零线接线端子与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 5.5.3电气强度 分别在测量仪电源火线和零线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施加频率50Hz,有效值1500V正弦交流电 压,历时1nmin,应无闪络或击穿现象 5.6环境适应性 5.6.1耐低温性能 在一20C条件下,按6.7.1的方法试验后4h,试验结束后取出样机在室温下恢复4个小时,测量 仪功能正常,用标准试样校准后,示值误差应满足54.2的要求 5.6.2耐高温性能 在十55C条件下,按6.7.2的方法试验后4h,试验结束后立即取出样机进行测试,测量仪功能正 常,用标准试样校准后,示值误差应不超过以下范围: a)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当测量范围为0.1199.9时士7%,当测量范围大于199.9时士4%; b 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士7%; 突起路标测量仪;士10% 5.6.3耐湿热性能 在温度十40C,相对湿度(95士2)%条件下,按6.7.3的方法试验后8h,试验结束后立即取出样机 进行测试,测量仪功能正常,用标准试样校准后,示值误差应不超过以下范围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当测量范围为0.1~199.9时士10%,当测量范围大于199.9时士7%; a b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士7%; 突起路标测量仪:士10% c
GB/T26377一2010 5.6.4耐机械振动性能 将测量仪放置在制造商提供的包装箱内,在振动频率2Hz~200Hz的范围内按6.7.4的方法进行 扫频试验 在2H2一9Hz时按位移控制,位移3.5mm;9Hz一200H2时按加速度控制,加速度为 10m/s 2Hz9Hz一一200Hz-9Hz2Hz为一个循环,扫频速率为1oet/min,共经历10个循环 试验结束后立即打开包装箱检查,测量仪应功能正常,结构不受影响、零部件无松动;在室温条件下,用 标准试样校准后,示值误差应不超过以下范围 a)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当测量范围为0.1一199.9时士7%,当测量范围大于199,9时士4%; b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士7% 突起路标测量仪;士10%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般情况下,应在下列试验条件下,对逆反射测量仪进行测试: -环境温度(23士2); -相对湿度:(50士5)% 6.2 -般要求项目 用目测和手感方法逐项检查 6.3测量几何条件 在进行型式检验时,应审查设计和加工图纸、计算和测量零件和装配件的误差是否符合几何条件的 要求 光学性能 6 光源色温;用非接触式的色度测量仪器,按GB/T7922的规定测量;或用色温表按照JJG213 6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定测量 4.2接受器的明视觉光谐光效率丽数V(A);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测量接受器的光谱光效率函数 6 V a),相对误差应在7%以内 也可用标准A光源和彩色平板滤光器测量接受器的光谱响应函数,方 法如下 任选一种彩色平板滤光器,安放在白色逆反射样品前,用逆反射测量仪测量其逆反射系数R,然 后移去滤光器,再测量白色逆反射样品的逆反射系数R,得到比值=R/R;最后测量标准A光 源通过此两个滤光器组成的空气对的亮度透射比,计算值y=/%y应小于10% 注测量亮度透射比x用的两个光器应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 6.4.3测量面积;用分度值0.5mm的钢板尺测量 6.5计量学特性 计量特性按JJG(交通)059进行 6.6 电气性能 6.6.1电源 电源配置和电压用目测和精度2.5级的万用表进行;蓄电池容量可用实测方法,也可用专用仪表按 GB/T22084.1和GB/T22084.2的规定执行 6.6.2绝缘电阻 用精度1.0级,500V的兆欧表在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6.6.3 电气强度 按GB/T1408.1,用精度1.0级的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GB/T26377一2010 6.7环境适应性 6.7.1耐低温性能 按GB/T2423.1规定进行 6.7.2耐高温试验性能 按GB/T2423.2规定进行 6.7.3耐湿热性能 按GB/T2423.3规定进行 6.7.4耐机械振动试验方法 按GB/T2423.10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7.1逆反射测量仪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由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和国家实验室 认可的实验室执行 型式检验项目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若检验中出现任意一项不合格,即判为该测量仪不合格 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餐 一般要求 6.2 5.1 测量几何条件 5.2 6.3 光源色温 5.3.1 6,4.1 接受器的VA)函数 5.3.2 测量面积 5.3.3 6.4.3 计量学特性 6.5 5,4 电源电压 5 .5. 6.6. 5.5.1 6.6.1 蓄电池容量 5 绝缘电阻 .5.2" 6.6.2 10 绝缘强度 5.5.3 6.6.3 11 耐低温性能 5.6.1 6.7.1 12 耐高温性能 5.6.2 6.7.2 13 耐湿热性能 5.6.3 6.7.3 耐机械振动性能 6.7,4 5.6.4 注:、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标志 8.1.1 产品标志 每台仪器应在明显位置设有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有如下内容: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a b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输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c
GB/T26377一2010 其他必要的技术数据 d) e)质量 产品编号; D 制造日期 g 8.1.2包装标志 包装储存标志应按GB/T191的有关规定,应标有“精密仪器”“注意防潮”、“小心轻放”等图案,还 应在产品包装箱上印刷以下内容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a b)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质量:×××kg c 外形尺寸;长×宽×高 d mm;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仪器编号 f 8.2 包装 仪器应使用工程塑料或铝合金等材质坚固的包装箱,箱内用聚氨脂泡沫缓冲,仪器在包装箱内 应牢固可靠,适应常用运输、装卸工具的运送及装卸 仪器包装箱内应随带如下文件 8.2.2 a)仪器型式鉴定合格证复印件 b)仪器检定合格证或校准证书 测量原理图 c) d)仪器校准、维护、使用说明书 设备及附件清单 ee f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8.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雨雪淋袭,太阳久晒,接触腐蚀性 气体及机械损伤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防尘,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专用仪器仓库中,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 动、冲击及强磁场作用
GB/T26377一2010 参 考 文 献 ]JT/T688一2007逆反射术语 [2 ASTME808-01逆反射术语 3]AsTME809-08道反射器光度性能测试方法 打AsTMBs00递反射系数测试方法共平面儿何法 时 AsSTME1696-04用便携式逆反射测量仪测量突起路标的现场测试方法 [AsTME170908用0.》观测角通反射测量仪测量通反射标志的测试方法 AsSTME1710-05用逆反射测量仪按CEN几何测量条件测量路面标线逆反射性能测试 方法

击剑器材使用要求第1部分:剑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击剑器材使用要求第1部分: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击剑器材使用要求第1部分:剑的编号:GB/T26344.1-2010。击剑器材使用要求第1部分:剑共有5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甜椒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甜椒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甜椒的编号:GB/T26431-2010。甜椒共有6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