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942-2011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Loopvehicledetec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编号:GB/T26942-2011。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共有13页,发布于201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3.080.30;03.220.20
  • 实施日期201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401.99KB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国家标准 GB/T26942一2011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Loopvehicledetector 2011-09-29发布 2012-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942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新、于江浩、程立平、储诚赞、高沛源、丁伟智,蒋海峰、郭艳
GB/T26942一2011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以下简称“检测器”)的组成与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管理、交通调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车辆检测,其他场所用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17 GB/T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T 508o.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2040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高迷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第2部分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JT/T606.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感应线圈sensorloop -种导体,通过环绕道路的一部分作为检测域,进人检测域的运动或静止的车辆导致线圈电感降低 以此作为检测依据 3.2 环形线圈检测器loopdeteetor 检测车辆通过或静止在感应线圈的检测域时,通过感应线圈电感量的降低感知车辆的一种车辆检 测器
GB/r26942一2011 3.3 环形线圈检测器系统loopdetectorsystem 由多个车辆检测器或线圈组成,能够对道路的某一段面的交通参数进行检测、处理、存储与交换的 综合检测装置 串扰interactionm 线圈检测器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3.5 灵敏度sensitivity 使检测器产生输出信号的最小电感变化量,用占原始电感的百分比(%)表示 3.6 车流量vehieevolume 在 -定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行车道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3.7 瞬时车速 instantspeed 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速度 时间占有率oeeupaneyratio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道路上已知点被车辆占有的时间与该时间间隔之比 3.9 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3.10 相对误差 relativeerror 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 组成与分类 4.1组成 检测器一般由感应线圈、处理单元、电源模块和设备机箱等部分组成 4.2分类 4.2.1按照检测类别分为基本型和综合型 基本型;只具有检测交通量功能,通常只外接一个感应线圈 -综合型:具有检测交通量、车速、占有率等功能,通常外接多个感应线圈 4.2.2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机架式和导轨式两种 4.2.3按照使用环境温度条件,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 A型;一20十55C; -B型:一40C十50C; C型;一55C十45C
GB/T26942一2011 技术要求 5.1结构要求 5.1.1产品结构应简单,牢靠,满足使用要求,安装调节方便 5.1.2安装连接件应有足够强度,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无明显变形和凹凸不平等缺陷 5.2外观质量 5.2.1检测器的外壳上不应有四坑、划伤、变形和裂缝等 涂层应平整均匀,颜色一致,不应有起泡和 龟裂等缺陷 5.2.2检测器机身上的铭牌、标志,文字、符号等应清晰、牢固、端正,不易脱落 功能要求 5.3.1交通信息采集功能 检测器应至少能够检测车流量,瞬时车速,时间占有率参数 5.3.2 自检功能 检测器能自动检测线圈的开路,短路等损坏情况 5.3.3逻辑识别线路功能 一辆车横跨相邻两条车道行驶、,同时作用于两条车道的线圈时,检测器的逻辑处理正常,输出的 当 交通参数正确 5.3.4本地操作与维护功能 能够在现场用便携终端实时读取检测器采集的车流量、瞬时车速等数据,并能进行其他维护性 操作 5.3.5灵敏度调整功能 检测器的每个通道应能进行灵狐度调整,每通道应至少有七级灵敏度选栋 5.3.6数据通信接口 检测器的机械接口应使用9针RS-232C阴性插座和R-45以太网接口,该两种接口的电气性能应 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接口与外部的连接应便于安装和维护,应能保证互联互通,并采取防水、防尘等措 施 检测器的通信协议应符合JT/T606.2的要求 其他通信接口的使用可由产品生产企业与使用方 协商确定 5. 4 性能要求 车速相对误差:小于3% 5.4.2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 5.4.3抗串扰;在规定的电感范围内,若输人端通过一个不小于20kQ的外部电阻接到地,检测器应能 正常工作 电感适应范围:当检测器感应线圈的电感在50H一700H之间时,检测器应能正常工作
GB/r26942一2011 5.5电气安全性能 5.5.1绝缘电阻 产品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 电气强度 5.5.2 在产品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施加频率50Hz、有效值1500V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应 无闪络或击穿现象 5.5.3安全接地 产品应设安全保护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机壳(包括带电部件的金属外壳)连接可靠,接地端子与机 壳的连接电阻应小于0.1Q 5.5.4 电源适应性 产品应适应电网波动要求.在以下条件下应可靠工作 -电压;交流220×(1士15%)v; -频率50Hz士2Hz 5.5.5防水与防尘 产品应采取防雨,防尘措施,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55级 5.6电磁兼容性能 5.6.1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检测器正常使用时的接触点和表面以及维修点应具有抗静电放电性能,静电放电产生后,产品的各 种动作、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常 5.6.2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要求 检测器应具有抗电磁场辐射性能,遭受电磁场辐射后,产品的各种动作,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常 5.6.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检测器的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以及壳体的接地线应具有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性能,在遭受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后,产品的各种动作,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常 5.7环境适应性能 5.7.1耐低温性能 检测器在一20C(一40、一55C)条件下,不通电试验8h,产品应启动正常,逻辑正确 5.7.2耐高温性能 检测器在55C(50C、45C)条件下,通电试验8h,产品应启动正常,逻辑正确 5.7.3耐温度交变性能 检测器应能耐受温度由一20C55笔变化的影响,通电工作时,在温度循环变化后,产品应启动正
GB/T26942一2011 常,逻辑正确 5.7.4耐湿热性能 检测器在温度40C、相对湿度98%的条件下,通电试验48h,产品应启动正常,逻辑正确 5.7.5耐机械振动性能 检测器通电工作时,在频率2Hz150Hz的范围内进行扫频循环振动后,产品功能应正常,结构 不受影响,零部件无松动 5.7.6耐循环盐雾性能 检测器的印刷电路板、外壳防腐层及其支撑底板(其他部件由供需双方协定)经168h循环盐雾试 验后应无明显锈蚀现象,金属构件应无锈点,印刷电路板经过24h自然晾干后功能正常 5.7.7耐候性能 产品的外壳防腐层及其支撑底板(其他部件由供需双方协定)按6.9.7经过两年自然曝晒试验或经 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累积能量达到3.5×10k/m后,产品外观应无明显褪色、粉化、龟裂,溶解、锈蚀 等老化现象,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保留率应大于90% 5.8可靠性 检测器的平均故障间隔应不小于10000h 5.9软件要求 软件应提供中文操作界面,应能按单车道、单行车方向、检测断面等进行车速,交通量,占有率等参 数统计,统计最小间隔应不大于5s 试验方法 6 试验条件 般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a)环境温度:15笔35C; b 相对湿度;25%一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c 6.2测试结果的处理 除特殊规定,一般对可重复的客观测试项目进行3次测试,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根据需方 要求,可给出测试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对于主观测试项目,测试人员应不少于3人,测试结果分为合 格、不合格两级 6.3结构要求 用目测和手感法对检测器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件进行检查 外观质量 用目测和手感法对检测器的外壳及镀层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GB/r26942一2011 6.5功能试验 6.5.1对交通信息采集、自检、本地操作与维护等功能和数据通信接口,采用实际操作的方法,使产品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程序对各项功能进行验证 6.5.2对逻辑识别线路功能,准备测试用小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和拖挂车各一辆,分 别横跨相邻两条车道通过检测器测试区域,查看检测器输出的交通参数是否正确 6.5.3对灵敏度调整功能,在不同的灵敏度等级,测试检测器的车速相对误差和车流量相对误差应符 合5.4.1和5.4.2的要求 6.6性能试验 车速相对误差 6.6.1 6.6.1.1检测仪器设备;雷达测速仪 试验用车辆;小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和拖挂车各 6.6.1.2 -一辆 6.6.1.3试验步骤;选定检测断面,5种试验车辆依次通过检测器测试区域,小型客车的行驶速度分别 为60km/h,80km/h,100km/h,l10km/h,120km/h,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分别为40km/h,60km/h、 70km/h,80km/h,100km/h,车速误差不大于士5km/h,每种车辆以5种不同的速度分别两次通过测 试区域,用雷达测速仪测量每辆车的瞬时车速 6.6.1.4结果计算;将得到的每辆车瞬时车速的雷达测速仪测量值与检测器测量值,依据式(1)计算出 每辆车的车速相对误差 二上w Uo ×100% U 式中: 每辆车的车速相对误差; Un 每辆车瞬时车速的检测器测量值,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 -每辆车瞬时车速的雷达测速仪测量值,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n" 将得到的50辆车的车速相对误差,依据式(2)计算出检测器的车速相对误差 Um U 50 式中: 检测器的车速相对误差; -每辆车的车速相对误差 Um 6.6.2车流量相对误差 6.6.2.1检测仪器设备;计数器 6.6.2.2试验用车辆;小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和拖挂车各一辆 6.6.2.3试验步骤;选定检测断面,5种试验车辆依次通过检测器测试区域,小型客车的行驶速度分别 为60knm/h,80km/h,100km/h,110krm/h,120km/h,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分别为40km/h、60km/h 70km/h,80km/h、100km/h,车速误差不大于士5km/h,每种车辆以5种不同的速度分别四次通过测 试区域,用计数器测量车流量 结果计算;将得到的车流量的计数器测量值与检测器测量值,依据式(3)计算出车流量相对 6.6.2.4 误差
GB/T26942一2011 儿二Ma ×100% (3 1 1o 式中: 车流量相对误差; 车流量的检测器测量值, 车流量的计数器测量值 o 6.6.3抗串扰 在检测器的输人端与大地之间串接一个20kQ的电阻,检测器应能正常工作 6.6.4电感适应范围 将检测器的输人电感分别设置为5pH,200pH.350pH.500pH和700aH,测试检测器的车速相 对误差相车流量相对诞差,应符合苏.t.1相5.t2的婴求 6.7电气安全性能 6.7.1绝缘电阻 用精度1.0级、500V的兆欧表在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6.7.2电气强度 用精度1.0级的耐电压测试仪在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6.7.3连接电阻 用精度0.5级、分辨力0.01Q的毫欧表在机壳顶部金属部位与安全保护接地端子之间测量 6.7.4电源适应性 电压波动适应性;用自胭变压器或可调交流电源给检测器供电,测试电压分别为185v一 6.7.4.1 200V一220V一-240V一255V一230V一-210V一-185V 每调整到一档电压并稳定后,都分别开启 和关闭检测器电源开关,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正常 6.7.4.2频率波动适应性;用可调频交流电源给检测器供电,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测试频率分别为 48Hz一49Hz一50HHz一51Hz一52Hz 每调整到一档并稳定后,都分别开启和关闭检测器电源开 关,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正常 6.7.5防水与防尘 按GB420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6.8.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2进行试验,确定试验等级2,对所确定的放电点采用接触放电,试验电压为 4kV 至少施加10次单次放电,放电间隔至少1s 6.8.2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3进行试验,确定试验等级2,对正常运行的检测器四个侧面分别在发射天线垂
GB/r26942一2011 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位置进行试验,发射场为3V/m. 6.8.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 按照GB/T17626.4进行试验,确定试验等级3,将2kV试验电压通过羁合/去稠网络施加到供电 电源端口和保护接地上,将1kV试验电压通过合/去稠网络施加到输人输出信号和控制端口上,施加 试验电压5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 6.9环境适应性能 6.9.1耐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423.1规定执行 6.9.2耐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423.2规定执行 6.9.3耐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按GB/T2423.22试验Na的规定,温度从室温到低温一20C,再经室温到高温55回到室温为 -个循环 接着再到低温一20C开始第二个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最后在高温中取出,在大气中温度 恢复到室温 6.9.4耐湿热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423.3规定执行 6.9.5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423.10的规定,在2Hz9Hz时按位移控制,位移3.5mm;在9Hz150Hz时按加速 度控制,加速度为10m/s" 2Hz-一9Hz150Hz一9Hz--2HH么为一个循环,共经历20个循环 6.g.6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423.17规定执行 6.9.7耐候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22040规定执行 6.10可靠性试验 采用序贯试验方案4;2,按GB/T5080.7规定执行 6.11软件要求 在现场用便携终端连接检测器,在监控中心用监控计算机通过通信系统连接外场检测器,查看软件 操作界面和核对各种交通参数 检验规则 -般规则 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产品通过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GB/T26942一2011 7.2型式检验 7.2.1产品的型式检验一般由国家法定的质量监督机构组织进行 7.2.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一次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2.3型式检验的样品应随机抽取一台完整的检测器产品 7.2.4型式检验的项目及顺序按表1规定执行 型式检验中,电气安全性能不合格时,该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若其他项目出现不合格,应在同 7.2.5 -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若仍不合格,则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7.3出厂检验 7.3.1对于批量不大于3台的检测器产品,由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表1规定,逐台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 7.3.2对于批量大于3台的检测器产品,出厂检验的样品应从生产线终端随机抽取不少于30%的样 品,但不少于3台完整的检测器产品 若3台全部合格则整个检验批合格;若有1台不合格,则需对整 个批进行逐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 7.3.3出厂检验中,若出现1项不合格,则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进行全部检验,剔除的不合格品允许返 修,返修后重新检验 表1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检验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结构要求 5 6.3 外观质量 6,4 功能要求 5.3 6.5 性能要求 6.6 6.7. 绝缘电阻 5.5.1 5.5.2 电气强度 6.7 5,5.3 连接电阻 67.3 5.5.4 6.7.4 电源适应性 5 5.5 6.7.5 防水与防尘 电磁兼容性能 10 5 6.8 耐低温性能 11 5.7.1 6.9.1 12 5.7.2 耐高温性能 6.9.2 13 耐温度变化 5,7.3 6.9.3
GB/r26942一2011 表1(续 型式检验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14 耐湿热性能 5.7.4 6.9.4 15 耐机械振动性能 5.7.5 6.9.5 5 7.6 耐盐雾腐蚀性能 l6 6.9.6 17 耐候性能 5.7.7 6.9.7 18 可靠性 5.8 6.10 注:、为检验项目,×为非检验项目,O为可选项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标志 8.1.1 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可采用铭牌或直接喷刷、印字等形式,标志应清晰,易于识别且不易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 褪色、脱落 产品标志上应注明以下内容 a)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D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产地; e)输人额定电压、频率; d) 功耗; e)重量 产品编号; f g)制造日期 8.1.2包装标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在外包装箱上应标有“注意防 潮”,“小心轻放”“易碎”,“防倾倒”等图案,在产品内包装箱上应印刷以下内容 a)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b 重量;×××kg; c) d)外形尺寸长×宽×高(mm×mm×mm)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 产品标准编号 8.2 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84要求 外包装箱可用瓦楞纸箱加聚胺脂泡膜缓冲,包装应牢固 8.2.1 可靠,能适应常用运输、装卸工具运送及装卸 8.2. 2 产品包装箱内应随带如下文件 产品合格证 a 10
GB/T26942一2011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c d 随机备用附件清单; 接线图安装图、支撑架结构图基础设计示意图 e f)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8.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雨雪淋袭,太阳曝晒、接触腐蚀性 气体及机械损伤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作用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GB/T26942-2011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一种用于道路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实时监测车辆的流量、车速等信息。GB/T26942-2011是我国针对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制定的国家标准,其规定了该设备的性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性能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应具有稳定可靠、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性能。其中,稳定可靠性能方面包括工作温度、电源电压等参数的稳定性;精度高方面包括检测车辆长度、速度等数据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强方面包括对于电磁干扰等外部干扰的防范能力。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技术要求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6942-2011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器应具有可靠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确保精度高、稳定性好。
  2. 检测器的输出接口应符合通用的信号标准,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接。
  3. 检测器的安装方式应方便快捷,且能够适应不同道路和环境条件下的安装需求。
  4. 检测器应具有自我诊断和故障报警等功能,以及良好的维护性和可靠性。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试验方法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试验方法应根据国家标准GB/T26942-2011进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基本功能测试、特殊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抗振动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结语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在道路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其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GB/T26942-2011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该设备的性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在装备、使用和维护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和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类似的标准

隔离栅第6部分:钢板网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隔离栅第6部分:钢板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隔离栅第6部分:钢板网的编号:GB/T26941.6-2011。隔离栅第6部分:钢板网共有9页,发布于2012-05-01
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的编号:GB/T26943-2011。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共有16页,发布于201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