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200-2021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

Methodoftestingtheperformanceofequipmentforindustrialorganicwastegaspurific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的编号:GB/T40200-2021。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共有17页,发布于202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0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20
  • 实施日期202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1.04M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40200一2021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 Methodoftestingtheperformaneeofeqipmentforindustrialorganie wastegaspurifieation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200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测定项目、仪器设备及测定要求 测定方法 计算方法 13 报告编写要求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
GB/T40200一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苏州阿洛斯环境发生器有限公司、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 限公司、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晋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同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朗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九思高科 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上海大学中山市上品环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计 量测试研究所、上海斐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浩,黄进、陈威祥、席劲瑛,刘东,高松、顾闻赫、张晓听.宋钊、柯锐、梁鹏,郭百涛、 陈健、胡逸、杨贤飞.宋庆利,何志明,朱黎、丁晓斌,王康、焦正、黄海、季启政,郅立鹏、杨瑾、王斐、曾毅夫 周益辉
GB/T40200一2021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以下简称“净化装置”)性能测定项目测定方法、计算方法与 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涂装,印刷、纺织,印染、,建材电子,治炼等行业内使用的额定处理 风量不小于150m'/h的净化装置的性能测定 其他行业内使用的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的性能测 定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设计条件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501 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禁乙二胺分光 光度法 GB/T15502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盐酸綦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5516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6157一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8204.2一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HU/T3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T3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U/T3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U/T3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U/T3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晴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姬、甲婉和非甲婉总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4 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U/T68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U/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U583环境空 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气 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638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U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40200一202 HJ683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U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HJ734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U801环境空气和废气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HU1079固定污染源废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工业有机废气industrialorganicwastegas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排放人大气的含有机污染物的气体 3.2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industrialorganicwastegaspurifieationequipment 采用冷凝、吸附、膜分离、吸收,热力燃烧、,催化燃烧、生物降解、光催化、紫外光解、等离子体等技术 -种或多种,集中净化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装置 中的 3.3 额定处理风量ratedairquantity 净化装置标识的出气口的气体流量,以标准状态(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下干气体流量 表示 3.4 漏风率airleakagerate 净化装置运行时进人与排出气体的流量之差占进人气体的流量的百分比 3.5 压力损失pressureloss 净化装置运行时进气口、出气口处全压之差 3.6 运行噪声operationnoise 安装于现场的净化装置运行时的噪声(A计权声压级) 3.7 净化效率purificationeffieieney 去除效率 经净化装置处理后去除的污染物的量与处理之前的量之比 3.8 额定状态ratedconditionm 净化装置标识的工作状态 注主要包括净化装置的运行设置,额定处理风量、目标污染物和额定处理浓度等 3.9 目标污染物targetpolutant 净化装置标识的具备处理能力的有机污染物 3.10 额定处理浓度ratedtreatingconeentration 净化装置标识处理的目标污染物浓度
GB/T40200一2021 3.11 emissionoutlet 排气口 净化装置排放气体人大气的末端出气口 测定项目、仪器设备及测定要求 4.1测定项目 净化装置的测定项目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电气安全(绝缘电阻、耐压和接地电阻); a b) 处理风量 漏风率; c d压力损失; 运行噪声; e f 净化效率; 污染物排放(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或去除效率). 8 4.2仪器与设备 测定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性能应满足下列条件 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压范围100V1000V,最大允许误差士2%;电阻测量范围0.01MQ ,最大允许误差土2% 9.99GQ, 耐压测试仪;电压范围50V~5000V,最大允许误差士2%; b 接地电阻测试仪;电流范围10A一30A,最大允许误差士3%;电阻测量范围1mQ一600mn. 最大允许误差士2%; 测温仪;:t<100C,最大允许误差士1C;t>100C,最大允许误差士1%F.s; d 湿度仪;测量范围0%RH一90%RH,最大允许误差士3%RH fD 大气压力计;数字式,准确度等级0.5级,最大允许误差士5Pa,最小分辨力不大于0.1kPa;指 针式,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kPa 皮托管;S型皮托管系数在0.81~0.86以内,L型皮托管系数在0.99~1.01以内; g h)微压计:数字压力计准确度等级1.6级;斜管微压计准确度等级1.5级,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0Pa;U型液体压力计准确度等级2.5级,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0Pa; i 声级计:准确度等级1级; j 秒表;最小分辨力不大于0.02s; k 采样系统和装置:符合对应目标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的规定,见附录A 污染物发生装置污染物发生量可调;污染物发生量为最大发生量75%时,1h内等时间间隔 6次测定的稳定性应不大于10% m实验室分析测试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谐联用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谐仪 配置及技术指标符合相应分析测试方法标准中的规定,见附录A; 气体浓度测试仪;最大允许误差满足相应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量程满足被测气体 n 的浓度范围,检测限至少低于被测气体浓度的10% 4.3测定要求 4.3.1测定前,应确认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和额定状态,并确保配置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采 样条件
GB/T40200一202 4.3.2测定处理风量、漏风率,压力损失、运行噪声,净化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等项目时,净化装置的运行 设置应与额定状态的运行设置一致,处理风量应达到额定处理风量的90%以上,进气口通人的主流气 体中应包含目标污染物且浓度达到额定处理浓度的75%以上 4.3.3测定漏风率净化效率和去除效率等项目时,应在净化装置的不同采样口同步采样 以污染物 发生装置发生目标污染物时,采样可同时进行;以其他方式发生目标污染物测定时,应根据气体流经净 化装置到达各采样口的时间,适当延后后端采样口处采样的开始时间 现场采样与测定时应有必要的安全措胞,确保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4.3.4 测定方法 5 5.1测定前准备工作 5.1.1基本检查 净化装置的基本检查按以下内容进行 检查净化装置的铭牌、使用说明书、工艺流程图等技术文件 a b 检查净化装置的安全措施 净化装置应设置防火、防爆、防漏电和防泄漏等措施,以及必要的 温度、压力等自动报警装置及应急处理系统;采用的风机、电机和电气仪表应不低于现场的防 爆等级;涉及采用吸附、热力燃烧、催化燃烧、光催化、紫外光解、等离子体等技术的净化装置 处理的目标污染物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值的25%,且废气来源与净化装置之间的管道 应安装阻火阻爆装置; 检查净化装置的采样条件 净化装置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附近应设置有永久性采样口 采样口应符合GB/T16157一1996中4.2.2的规定;采样口位置的设定应符合GB/T16157- 1996中4.2.1的规定,优先选择垂直管段,避开管道弯头或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且距弯头、,阀 门,变径管等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的3倍,及距上述部件下游方向不小于 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的6倍;当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难以满足上述采样口位置设定要求 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设置采样口,但与弯头、阀门,变径管等部件的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 或当量直径的1.5倍;采样口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对于正压下输送高温 或有毒气体的管道,应采用密封采样口或等效设施;必要时须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满足 H/T397中的规定 5.1.2有二次污染物排放的净化装置,需检查二次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设施 采用技术涉及冷凝、膜 分离、吸收、生物降解、吸附等可能产生废液或废渣的净化装置,应配备相应的废液或废渣收集、暂存或 处理设施;采用技术涉及紫外光解、等离子体、光催化等可能产生臭氧或其他气态污染物的净化装置,应 配备相应的气态污染物处理设施 5.1.3安装于现场的净化装置,需检查净化装置安装的规范性 净化装置的主体设备和辅助设施等的 安装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安全设计规范、规定和规程的要求;净化装置安装于爆炸危险环境时,应满 足GB3836.1中相关要求,配置的电气、仪表应不低于现场防爆等级,其安装设计应满足GB50058中相 关要求;净化装置安装于室外环境时,应配备符合GB50057规定的避雷装置 5.1.4检查并确认测定用仪器设备在检定合格期或校准有效期内,并能正常工作 5.1.5测定并记录测定地点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大气压 5.2电气安全测定 5.2.1绝缘电阻测定 按GB5226.1中的规定,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在净化装置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
GB/T40200一2021 500Vd.c电压,测定绝缘电阻 5.2.2耐压测定 按GB5226.1中的规定,使用耐压测试仪在净化装置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标称 频率为50Hz或60Hz,净化装置额定电压值的2倍或1000V中较大的电压,测定近似1s时间的击 穿结果 5.2.3接地电阻测定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在净化装置接地端子或输人插口的接地触点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间,施加净化 装置额定电流的1.5倍或25A中较大的电流,测定接地电阻 5.3处理风量测定 5.3.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测定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测定所需使用的测温仪、,测湿设备,大气压力计、皮托管、微压计、污染物发生装置和气体 a 浓度测试仪等仪器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对皮托管和微压计的检查按GB/T16157一1996 中7.4的规定进行 若使用气体浓度测试仪,用与额定处理浓度相近的标准气体进行校准" b 开启净化装置,在满足4.3.2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5.3.2测点确定 测点设置于净化装置出气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测定采样口所在管道断面面积,按 GB/T16157一1996中4.2.生确定测点数目和具体位置 当采样口位置距与弯头、阀门,变径管等部件 上游方向小于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的3倍或距上述部件下游方向小于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的6倍时 应至少增加1倍测点数目 气态有机污染物采样时,取靠近管道中心的一点作为测点 5.3.3测定步骤 5.3.3.1基本原则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测定时,应尽可能同时测定管道内气体的温度、湿度、压力和密度,至少测定 3组 5.3.3.2温度测定 将测温仪的测量元件插人采样口,测点靠近管道中心,封闭采样口,待温度稳定后,测定气体温度 5.3.3.3湿度测定 将冷凝法,重量法、干湿球法或湿度仪的采样管或测量元件插人采样口,尽量靠近管道中心,封闭采 样口,测定气体湿度 气体温度在100C以上时,采用冷凝法或重量法分别按GB/T16157一1996中 5.2.2和5.2.4的规定进行测定;气体温度在100C以下时,采用干湿球法按GB/T16157一1996中5.2.3 的规定进行测定;气体温度在60C以下时,采用湿度仪待湿度稳定后进行测定 5.3.3.4压力测定 压力测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微压计的液面调整到零点,根据确定的测点位置,在皮托管上标出各测点应插人采样口的位 a
GB/T40200一202 置后,将皮托管插人采样口 管道壁厚、废气中尘粒浓度较大时宜使用S型皮托管,管道壁薄、 尘粒浓度较小时可使用L 型皮托管 使用s型皮托管时,应使开孔平面垂直于测量断面插 人;使用L型皮托管时,在插人管道前切断皮托管和微压计的通路 b 在各测点上,将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超过10',测定并记录各测点的气 流动压 重复测定一次,取平均值 测定完毕后,检查微压计的液面是否回到原点 将皮托管插人靠近管道中心的一个测点 使用s型皮托管时,用其一路测压管的出口端与微 压计一端相连,使其测量端开口平面平行于气流方向进行测定;使用L型皮托管时,将其静压 管出口端与微压计一端相连,使其全压测孔正对气流方向进行测定 记录测得的气流静压 5.3.3.5气体密度测定 气体密度测定按以下方法进行 管道内co.,cO,和O,体积分数的测定 按GB/T16157一1996中第9章或H/T44一199 a 中第6章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品 按GB/T18204.2-2014中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采用 化学法分析或气体浓度测试仪法测定CO和cO的体积分数;采用带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 仪法分析或气体浓度测试仪法测定O体积分数 b 管道内目标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根据管道内气体温度、湿度情况及目标污染物种类,按 GB/T16157一1996中第9章和HU732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品 按附录A中对应标准的 规定,采用化学法分析或气体浓度测试仪法测定气态的目标污染物浓度 5.3.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按6.1中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取平均值 按式(1),式(2),式3)和式(4)计算 管道内气体密度,按式(5)计算气体流速,按式(6)和式(7)计算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流量,即处理风量 5.4漏风率测定 5.4.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漏风率测定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净化装置的工艺流程,若有补风,需在补风管道上设置采样口,采样口应满足5.1.le)中的 a 相应规定; b)按5.3.la)的规定检查测定所需使用的测温仪、测湿设备,大气压力计、皮托管、微压计、污染物 发生装置和气体浓度测试仪等仪器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开启净化装置,在满足4.3.2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5.4.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若有补风,增 设测点于补风管道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4.3测定步骤 按4.3.3和5.3.3的规定,测定净化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测点的气体温度、湿度、压力和密度 若 有补风,需要同时测定补风管道测点的气体温度、湿度、压力和密度 至少测定3组 5.4.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漏风率按6.2.1中式8)进行计算,其中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流量按5.3.4的规定进
GB/T40200一2021 行计算 若有补风,净化装置的漏风率按6.2.2中式(9)进行计算 结果取平均值 5.5压力损失测定 5.5.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测定前准备工作按5.3.1的规定进行 5.5.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5.3测定步骤 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测点同时测定,至少测定3组,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5.3.3.4a)的规定准备皮托管与微压计 D)在各测点上,将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超过10",测定并记录各测点的 气流全压 重复测定一次,取平均值 5.5.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按6.3中式(10)进行计算,结果取平均值 5.6运行噪声测定 5.6.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运行噪声测定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测定所需使用的声级计,并使用声校准器进行校准,确保工作正常; a b 开启净化装置,在满足4.3.2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5.6.2测点确定 测点应选取净化装置外延1m处,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尽 量靠近声源 5.6.3测定步骤 净化装置的运行噪声测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声级计设置leq测量A计权声压级,测量时间为60s 在各测点位置将声级计传声器指向净 a 化装置的声赢.若难以判别声源方位,则应将传声器整直向上,鹉定并记最各测点的噪声值 测定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振动、电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干扰 关闭净化装置,在与5.6.3a)规定相同的声级计设置、测点、传声器指向及其他条件下,测定并 记录各测点的噪声值,作为背景噪声 5.6.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运行噪声为修正后的最大噪声值 测点的噪声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不小于3dB(A) 时按GB12348中的规定进行结果修正;小于3dB(A)时,无法修正,剔除该测点的测定结果 若所有 测点的测定结果均被剔除,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重新测量
GB/T40200一2021 5.7净化效率测定 5.7.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测定前准备工作按5.3.1的规定进行 5.7.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7.3测定步骤 按4.3.3和5.3.3的规定,测定净化装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测点的气体温度、湿度、压力、密度和目 标污染物浓度,至少测定3组 计算方法 5.7.4 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按6.4中式(1ll)进行计算,其中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流量按5.3.4的规定进 行计算 结果取平均值 5.8污染物排放测定 5.8.1测定项目确定 净化装置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测定项目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和去除效率 根据被测净化装置应 用行业的排放标准规定,测定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或去除效率,并同时测定对应的非甲婉 总胫排放测定项目 若无地方或国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则按GB16297确定测定项目 5.8.2排放浓度测定 5.8.2.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排放浓度测定前准备工作按5.3.1的规定进行 5.8.2.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排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8.2.3测定步骤 净化装置的排放浓度测定时,按5.3.3.5b)的规定在净化装置排气口处测点测定目标污染物浓度 按HJ/T38的规定测定非甲烧总胫浓度,目标污染物浓度和非甲婉总胫浓度的测定应同时进行 采用 热力燃烧,催化燃烧原理的净化装置,应按5.3.3.5a)的规定同时测定O体积分数 至少测定3组 5.8.2.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排放浓度等于排口处污染物浓度 若采用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等原理的净化装置,按 对应行业的规定确定基准含氧量后按6.5.1中式(12)计算排放浓度 结果取平均值 5.8.3排放速率测定 5.8.3.1 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排放速率测定前准备工作按5.3.1的规定进行
GB/T40200一2021 5.8.3.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排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8.3.3测定步骤 净化装置的排放速率测定时,按5.3.3的规定测定净化装置排气口测点处的气体温度、湿度、压力、 密度和目标污染物浓度,按HU/T38的规定测定非甲烧总姬浓度 测定应同时进行,至少测定3组 5.8.3.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的排放速率按6.5.2中式(13)进行计算,其中排气口的气体流量按5.3.4的规定进行计 算 结果取平均值 5.8.4去除效率测定 5.8.4.1准备工作 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测定前准备工作按5.3.1的规定进行 5.8.4.2测点确定 测点按5.3.2的规定设置于净化装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处采样口所在的管道断面上 5.8.4.3测定步骤 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测定时,按4.3.3和5.3.3的规定,测定进气口和排气口处测点的气体温度、湿 度、压力、密度和目标污染物浓度,按HJ/T38的规定测定非甲炕总胫浓度 测定应同时进行,至少测 定3组 5.8.4.4计算方法 净化装置去除效率按6.5.3中式(4)进行计算,其中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流量按5.3.4的规定进 行计算 结果取平均值 计算方法 6.1处理风量计算 6.1.1气体密度计算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测定时,管道内的气体密度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目标污染物的体积分数按式(1)进行换算 a C×22.4X273十 ×100% Xx= M、×273 式中 X -管道内气体中被测目标污染物的体积分数,%; Cx -管道内气体中被测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22.4 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为升每摩尔(L/mol) 273 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GB/T40200一202 M -被测目标污染物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现场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b)氮气的体积分数按式(2)进行计算: X一Xco一一X×100% XN =(1一Xo 式中 管道内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数,% x Xo、Xco,Xco -管道内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管道内气体中被测目标污染物的体积分数,% 标准状态下的管道内气体密度按式(3)进行计算 Ms ;×[(MoXoMX十MoXo十M、X、 大 十MXx(l一X)十M4,oX .4一22. (3 式中: 标准状态下的管道内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e/m) P -管道内气体分子质量,单位为千克每千摩尔(kg/kmol); M M,M,Me,M,MH 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的分子质量,单位为千克 每千摩尔(kg/lkmol); X 、X、Xc、X、 -管道内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气的体积 分数,%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气体中水分含量(体积分数),%; X M、 被测目标污染物分子质量,单位为千克每千摩尔(kg/kmol); -管道内气体中被测目标污染物的体积分数,%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密度按式(4)进行计算 273 B 十 9 =P, 273+E 101325 式中;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i'): 标准状态下的管道内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B 大气压力,单位为帕(Pa); -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的气体静压,单位为帕(Pa); p 101325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单位为帕(Pa) 6.1.2气体流速计算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测定时,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某一测点的气体流速按式(5)进行计算: =K (5 P 式中 V 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某一测点的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K, 皮托管修正系数 P 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该测点的气体动压,单位为帕(Pa).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 10
GB/T40200一2021 6.1.3气体流量计算 净化装置的处理风量测定时,管道内的气体流量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处理风量试验中,通过净化装置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按式(6)进行计算, a Q,=3600×F×,=3600×F又 6 式中 处理风量试验时,通过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测量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的平均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V 处理风量试验时,测量断面上某一测点的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测点个数 处理风量试验中,通过净化装置测量断面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流量即处理风量)按式(7)进 b 行计算: B十 273 中中* Q.=Q.× -(l一X X丽T 32 3! 式中 -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流量,即处理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处理风量试验时,通过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B 大气压力,单位为帕(Pa)1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静压,单位为帕(Pa);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测量断面处的气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处理风量试验时,管道内气体中水分含量体积分数,% 6.2漏风率计算 6.2.1净化装置的漏风率按式(8)进行计算 Q.m Qn2 K 8 Q 式中: 净化装置的漏风率,%; K 通过净化装置进气口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m1 通过净化装置出气口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d 6.2.2若有补风,净化装置的漏风率按式(9)进行计算 Qn一Q2十Qm K= 9 Q nl十 LS 式中: K 净化装置的漏风率,%; Q. 通过净化装置进气口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nl Q 通过净化装置出气口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n2 -通过净化装置补风管道测量断面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6.3压力损失计算 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按式(10)进行计算: 11
GB/T40200一2021 (l10 习- 户;一"户; A=1一2= 式中 -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单位为帕(Pa); Ap -净化装置进气口处测量断面上的平均气流全压,单位为帕(Pa); p -净化装置进气口处测量断面上某一测点的气流全压,单位为帕(Pa); p -净化装置出气口处测量断面上的平均气流全压,单位为帕(Pa); ! -净化装置出气口处测量断面上某一测点的气流全压,单位为帕(Pa); p2 -净化装置进气口、出气口处测量断面上的测点个数 m、n 6.4净化效率计算 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按式(11)进行计算 CQnl一C.Qm ×100% (11 CQn 式中 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即去除效率,%; C 净化装置进气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C 净化装置进出气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G 通过净化装置进气口处测量截面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通过净化装置出气口处测量截面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ne 6.5污染物排放计算 6.5.1排放浓度计算 涉及燃烧技术的净化装置,其污染物浓度按式(12)进行换算 21一 Oxc C物 ( 21-o 式中 有机污染物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C 21 大气含氧量,%; 净化装置排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C: 基准含氧量,% 净化装置排口处实测含氧量,% 6.5.2排放速率计算 排放速率按式(13)进行计算 G=CxQxI0" 13 式中 G -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C -净化装置排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Q.e 通过净化装置排口处测量截面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6.5.3去除效率计算 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按式(14)进行计算 12
GB/T40200一2021 CQm-CyQ nn2” ×100% = (14 CQ.n 式中 -净化装置的去除效率,% C -净化装置进气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C -净化装置排口处实测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通过净化装置进气口处测量截面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ml 通过净化装置排口处测量截面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ng" 报告编写要求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信息:;净化装置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额定处理风量、目标污染物及额定处理浓度 a 测试日期、时间和地点,测试单位名称,测试人员,报告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 测试条件;检测时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背景噪声, 测试项目和结果;绝缘电阻,耐压、接地电阻、风量、漏风率,压力损失、运行噪声,进气口处污染 物浓度(与目标污染物对应)、净化效率(与目标污染物对应、排放浓度(与目标污染物对应 排放速率(与目标污染物对应)或去除效率(与目标污染物对应),非甲烧总姬排放浓度,非甲烧 总经排放速率或非甲婉总泾去除效率 13
GB/T40200一202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 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样品采集和保存、分析和结果计算见表A.1,并依据对应标准中相关方法进行 但不限于表A.1所列举 表A.1主要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汇总表 序号 有机污染物 测定方法 依据标准 苯 甲苯 二甲苯 H]583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584 苯系物 苯乙婚 乙苯 酚类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T32 高效液相色谐法 H638 苯阶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5516 10 乙醛 气相色谱法 H/T35 11 胜 ,酮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 H683 12 丙烯醛 HJ/T36 气相色谱法 13 丙烯晴 气相色谱法 HJ/T37 14 甲醉 气相色谱法 HJ/T33 盐酸紫乙二胶分光光度法 GB/T15502 15 苯胺类 气相色谱法 HJ/T68 H8o01 16 酰胺类 液相色谱法 17 氧苯类 气相色谱法 H1079 18 GB/T15501 硝基苯类 锌还原-盐酸慕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9 氯乙婚 H]/T34 气相色谱法 20 非甲婉总经 气相色谱法 HJ/T38 21 挥发性有机物 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7334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44 22 乙酸酯类 14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GB/T40200-2021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越来越多的有机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成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不同的工业有机废气组分和排放条件差异较大,净化装置的性能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估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GB/T40200-2021》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为工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根据该标准,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测试应包括以下部分:

  1. 净化效率测试:用于评估净化装置对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 阻力测试:用于评估净化装置对废气流量的影响。
  3. 稳定性测试:用于评估净化装置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在具体测试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实验。同时,应确保测试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GB/T40200-2021标准的发布,为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测试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并提升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性能测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199-2021。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共有7页,发布于2021-12-0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201-202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共有17页,发布于2021-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