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075-2016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Period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weldedsteelgascylind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编号:GB/T13075-2016。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共有11页,发布于2016-09-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3.020.30
  • 实施日期2016-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390.28KB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国家标准 GB/T13075一2016 代替GB13075一1999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Periodieinspetio.andeauatonofwedelstel当seylndlers 2016-02-24发布 2016-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075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3075一1999《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与GBl3075一1999相比,主要修 改之处如下: -标准的适用范围 a)水压试验压力不大于7.5MPa改为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表压); D 公称容积由原来的10L~1000L改为1L~1000L; 可盛装气体中增加可用于压缩气体或混合气体; c d)适用气瓶的种类修改为不适用于内装填料气瓶、消防灭火用气瓶以及按GB5842设计,制造 的液化石油气钢瓶;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下列标准;NB/T47013.2、NB/T47013.4、NB/T47013.5、 TSGZ700l; 增加了对检验机构的要求,进行气瓶检验的检验机构,应符合GB12135的要求,并按 TsG;z7001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修改了对磕伤、划伤以及腐蚀缺陷处理后的剩余壁厚的要求,明确剩余壁厚不应小于瓶体设计 壁厚, 修改了对容积测定的要求; 明确了不允许对瓶阀进行修理, 增加了对易熔合金塞装置的检查 增加了对气瓶定期检验报告的要求 修改了对报废气瓶处理方式的要求 增加鼓励采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管理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张家口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广州特种承压 设备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宁,肖秀荣,孙建刚,李茂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075一1991,GB13075一1999
GB/I13075一2016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钢质焊接气瓶(以下简称“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表压),公称容积为1L1000L,用于盛装压缩气体、 低压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并可重复充装的钢质煤接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内装填料气瓶、消防灭火用气瓶以及按GB5842设计制造的液化石油气钢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迷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迷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100钢质焊接气瓶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8335气瓶专用螺纹 GB/T8336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B/T925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B/T10878气瓶锥螺纹丝锥 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GB12135 GB 12137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4 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TsGR0006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Z700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检验机构、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 3.1检验机构 承担气瓶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应符合GB12135的要求,并按TSGZ7001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核准 3.2检验周期 盛装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9%的无腐蚀性高纯气体的气瓶,每五年检验一次;盛装对瓶体材料能产 生腐蚀作用的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每两年检验一次;盛装其他气体的气瓶 每三年检验一次 盛装混合气体的气瓶,其检验周期应当按照混合气体中检验周期最短的气体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气瓶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重新进行检验
GB/T13075一2016 3.3检验项目 气瓶定期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瓶口螺纹检查、内部检查、壁厚测定、阀座与塞座检查、容积测定、 水压试验,瓶阀和安全泄压装置及盲塞的检验、气密性试验 检验准备 4.1 记录 4.1.1逐只检查记录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 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制造单位名称代码或制造许可证 编号、气瓶编号、制造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容积/"实际容积,理论重量/"实际重量,设 计壁厚,充装介质、上次检验日期等信息,对进口气瓶应当记录国别. 对未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的制造企业生产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 4.1.2 查的气瓶.特种设备安全监各管理部门规定不准再用的气瓶.登记后不子检验按报废处理 4.1.3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4.2瓶内气体处理 对于瓶内气体不明的或无法证明有无余压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开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4.2.1 4.2.2确认瓶内气体后,根据气体的不同性质,在保证安全、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采用与瓶内 气体相适应的方法将瓶内气体排出并妥善处理 4.3瓶阀拆卸与表面清理 4.3.1确认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用不损伤瓶体金属的器械卸下瓶阀和防震圈等 4.3.2对于瓶阀无法开启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开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4.3.3用对瓶体金属不产生损伤和腐蚀的方法,将气瓶内外表面的污垢、腐蚀产物、沾染物等有碍表面 检查的杂物清除干净 外观检查与评定 5.1一般要求 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有无肉眼可见的容积变形,检查瓶体外表面及焊接接头是否存在 裂纹、鼓包、皱褶、夹层、凹陷、磕伤、划伤、凹坑、腐蚀、热损伤及焊缝缺陷 对外观检查发现有磕伤,划 伤、凹坑、腐蚀缺陷的部位,应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器测量缺陷处瓶体的最小壁厚 5.2机械损伤及缺陷的检查与评定 5.2.1瓶体存在裂纹,鼓包、皱褶或夹层等缺陷及肉眼可见容积变形的气瓶应报废 5.2.2瓶体磕伤,划伤、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测量方法参见附录A) 5.2.3瓶体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6mm或大于凹陷短径的1/10的气瓶应报废(测量方法参见附录A 5.2.4瓶体凹陷深度小于6mm,若凹陷中带有划伤或磕伤缺陷,且缺陷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 则该气瓶应报废 5.2.5对未达到报废条件的缺陷,特别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使其边缘圆滑过 渡,但修磨后的壁厚应不小于设计壁厚
GB/T13075一2016 5.3 护罩及底座检查与评定 护罩或底座破裂、脱焊、严重变形,造成瓶体站立不稳或底座支撑面与瓶底最低点之间距离小于 10mm 的气瓶应报废 5.4热损伤的检查与评定 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存在可能使金属受损的明显火焰烧灼迹象的气瓶应报废 5.5腐烛的检查与评定 5.5.1瓶体上孤立的点腐蚀、线状腐蚀、局部腐蚀及普遍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 报废 5.5.2因腐蚀严重对腐蚀深度和范围无法确定的气瓶应报废 5.6焊接接头检查与评定 5.6.1焊缝存在咬边及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存在裂纹、气孔、弧坑和不规则突变的气瓶应报废 5.6.2纵,环焊缝上的划伤、磕伤或凹坑经修磨后,焊缝低于母材的气瓶应报废 纵,环焊缝热影响区的划伤或磕伤经修磨后,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 5.6.3 纵、环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6mm的气瓶应报废 5.6.4 5.6.5对焊接接头缺陷的类型和严重性有疑问时,应由检验员确定无损检测部位、方法和检测比例,按 NB/T47013.2.,NB/T47013.4,NB/T47013.5进行磁粉,渗透或射线无损检测 进行磁粉,渗透检测的 合格级别为不低于I级,射线检测的合格级别为不低于I级 阀座与塞座检查与评定 6.1检查内容与评定方法 6.1.1目测或用低倍放大镜逐只检查阀座或塞座以及螺纹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 6.1.2阀座或塞座有裂纹、倾斜、塌陷的气瓶应报废 6.1.3阀座或塞座螺纹不得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但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损伤 6.2 螺纹修复 对螺纹的轻度腐蚀、磨损或其他损伤,可用符合GB/T10878规定的丝锥修复 修理后用符合 GB/T8336的量规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GB8335的要求,不合格的气瓶应报废 内部检查与评定 7.1工具 应用电压不超过24v、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光源逐只对气瓶进行内部目测检查 必要时可使用内 窥镜或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检查 7.2检查与结果评定 7.2.1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要特别注意检查瓶内有无被油脂沾污 发现有油脂沾污时,应进行 脱脂处理
GB/T13075一2016 7.2.2内表面有裂纹,皱折,夹层或凹坑的气瓶应报废 7.2.3内表面存在任何腐蚀缺陷的气瓶,应参照5.5.1,5.5.2评定 壁厚检查与评定 8.1检查要求 8.1.1除对气瓶有缺陷部位应进行局部测厚外,还应逐只进行定点测厚 对内外表面腐蚀程度轻微的气瓶,至少在上封头、筒体和下封头三个部位上各测定一点;对腐蚀 8.1.2 程度严重的气瓶,至少在上封头测定两点,筒体上测定四点,下封头测定两点,测厚点应选在腐蚀严重的 部位 8.2结果评定 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 容积测定 9.1 -般要求 首次检验时,应逐只对气瓶进行容积测定 在其后检验时,若检验人员对气瓶的容积数值有怀疑 时,应对该气瓶进行容积测定 9.2数值修约 容积应以三位有效数字表示,第四位数值一律舍去 9.3衡器要求 称重用的衡器应保持准确,其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值的1.5倍一3.0倍 衡器的检定周期不得 超过三个月 9.4测定与结果评定 容积测定采用水容积测定法,详见附录B 实测容积小于钢印标记容积值的气瓶应报废 10 水压试验 10.1试验要求 10.1.1应按GB/T9251逐只对气瓶进行水压试验 10.1.2水压试验压力一般按1.5倍公称工作压力值确定,气瓶在试验压力下的保压时间不少于3min. 10.2结果评定 气瓶水压试验时,瓶体出现渗漏、明显变形或保压期间压力有回降现象(非试验装置原因)的气瓶应 报废
GB/I13075一2016 11 内部干燥 11.1干燥方法与要求 11.1.1经水压试验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内部干燥 对盛装介质露点有特殊要求的气瓶,应根据充 装介质对露点的具体要求,再对气瓶做进一步干燥 1.1.2应采用干燥空气吹扫,内加温、外加温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内部干燥 用加温方法进行内部 干燥时,温度应当不超过200C;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瓶内完全干燥 11.2干燥状况检查 借助内窥镜或小灯泡观察瓶内干燥状况,如内壁已全面呈干燥状态,便可安装瓶阀 1 瓶阀、安全泄压装置及盲塞的检验与装配 12.1瓶阀和安全阀检验 12.1.1应逐只对瓶阀、安全阀进行检验和清洗,保证开闭自如,不泄漏 对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及回座 压力应当符合GB5100的规定 12.1.2阀体和其他部件不得有严重变形,螺纹不得有严重损伤,其要求可按照第6章的规定 12.1.3当瓶阀或安全阀损坏或泄漏时,应更换瓶阀或安全阀 12.2瓶阀、安全阀及盲塞装配 瓶阀,安全阀及盲塞应装配牢固,并应保证其与阀座或塞座连接的有效螺纹牙数和密封性能,其外 露螺纹数不得少于1牙一2牙 12.3易熔合金塞装置检查与评定 易熔合金塞装置可不拆下检查,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应更换相同规格的易熔合金塞装置: 气密性试验时,装置有泄漏情况 a b)易熔合金有明显蠕变现象; 塞体外六方严重磨损 c 13 气密性试验 试验要求 13.1 13.1.1气瓶水压试验合格后,应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 试验装置和方法应符合GB/T12137的要求, 试验压力应为气瓶公称工作压力 13.1.2盛装可燃气体或毒性气体的气瓶以及盛装高纯或混合气体的气瓶,应用浸水法进行气密性试 验 气瓶浸水保压时间不少于2min,保压期间不得有泄漏或压力回降现象 盛装其他气体的气瓶,允许用涂液法进行气密性试验 气瓶带液保压时间不少于1min,不允许有 气泡逸出 13.1.3试验过程中若充气装置发生故障或试验过程中瓶阀泄压装置及盲塞产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 试验,待维修或重新装配后再试验
GB/T13075一2016 13.2结果评定 对在试验压力下瓶体泄漏的气瓶应报废 14 其他工作 14.1 检验标记 定期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TsGR0006的规定打上或压印检验标志,喷涂检验色标 14.2涂敷 检验合格的气瓶应重新进行涂散 涂敷前应请除表面油污,锈蚀等杂物,且在干燥的条件下方可 气瓶表面漆色、字样、字色应符合GB7144的规定 涂敷 14.3气瓶检验记录、报告与报废处理 143.1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填写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当按照TsGR000的规定对 检验合格或报废的气瓶及时出具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14.3.2消除报废气瓶使用功能的处理应当符合TsG;R0006的规定 14.4安全管理 鼓励检验机构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
GB/T13075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凹陷,凹坑,磕伤和划伤深度值的测量方法 凹陷深度h的测量方法 A.1 以凹陷的弦为基准测量深度,量具为游标卡尺、直尺,直尺应沿钢瓶轴线放置,直尺长度应大于凹陷 最大直径的三倍,如图A.la)所示 以凹陷处瓶体外圆周的弧为基准测量深度,量具为游标卡尺、弧形样板,弧形样板应沿圆周放置,样 板弧长应大于钢瓶周长的2/5,如图A.1b)所示 钢直尺 锅瓶瓶体 -凹陷深度 样板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锅瓶外表面 凹陷 -凹陷深度 以凹陷的弦为基准的测量方法 b 以凹陷处瓶体外圆周的弧为基准的测量方法 图A.1凹陷深度h的测量方法示意图 A.2凹坑、磕伤、划伤深度值的测量方法 可用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四凹坑、瞌伤、划伤深度值以最深处为准,测量用的专用量具如图A.2所示 卡板的型面曲率半 径应与钢瓶外廓相吻合,千分尺的针尖插人缺陷中测量其深度,针尖的楔角应不大于30,半径 应不大于0.25mm 要定期校核千分尺的读数,以消除由于针尖磨损造成的误差 将软铅锤满凹坑、磕伤、划伤之中,取出软错,用卡尺量得最大软铅高度即为凹坑、磕伤或划伤 深度 注,凹陷,凹坑,磕伤的周边,有时可见少许突起,使测量样板或直尺不能与基面(瓶体表面)完成贴合,此时应考虑 由此引起的测量误差
GB/T13075一2016 千分表 专用卡板 钢瓶外表面 划伤 图A.2凹坑,磕伤,划伤深度的测量方法示意图
GB/T13075一201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气瓶水容积测定方法 气瓶容积测定,应在清除瓶内锈蚀物和沾染物之后进行,以免造成误差,其测定方法如下 将经过空瓶称重的气瓶,瓶口朝上置于检验室的地坪上,向瓶内注满清水,静置8h(注人瓶内 的清水应已在试验用水槽内静置24h) 其间应断续的用木锤自下而上轻敲瓶壁数次,并将 瓶内每次下降的水补满,直至瓶口水面不再下降为止 确认瓶内气泡排出,瓶口液面不再下降时,将气瓶移至称重衡器上秤出瓶与水的总重量 以“瓶水总重”减去实测的空瓶重量得出瓶内容纳的水重,再乘以称重时瓶内水温下的每千克 水的体积数(见表B.1),即得出该气瓶的现容积值 表B.1不同水温下每千克水的体积 温度/C 体积/L 温度/C 体积/L 温度/ 体积/1 温度/C 体积/L 1.00000 14 1.00073 23 l.002214 32 1.00497 1.00003 15 1.00087 24 33 1.00530 1,00269 16 1,00007 1,00103 1.00294 1.00563 25 34 1.00012 17 1.00120 1.00320 1.00598 35 20 1.00019 18 1.00138 27 1.00347 36 1.00633 10 1.00027 19 1.00157 28 1.00375 37 1.00669 11 1.00037 20 1.00177 29 1.00405 38 1.00706 12 1,00048 21 1.00199 30 1,00435 39 1.00743 13 22 1.00221 3 40 1.,00782 1.00060 l.00466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T13075-2016

钢质焊接气瓶是一种用于存储压缩气体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压力、温度、震动等,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验和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检验内容

1.外观检查:检查气瓶表面是否有凹陷、变形、裂纹等缺陷。

2.腐蚀检查:检查气瓶内壁是否有锈蚀、腐蚀等情况。

3.尺寸检查:测量气瓶高度、直径、壁厚等尺寸参数,与设计值进行比对。

4.水压试验:在液位高度为1.5倍气瓶高度的情况下,对气瓶进行水压试验。

5.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等技术,检查气瓶焊缝和母材是否存在裂纹、夹杂等缺陷。

二、评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将钢质焊接气瓶分为以下几类:

1.合格品:经过检验符合规定要求的气瓶。

2.暂行使用品:经过检验发现有缺陷但不影响安全的气瓶,在修复后可以继续使用。

3.报废品:经过检验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无法修复的气瓶。

三、注意事项

1.在检验前应先清洗气瓶内部,以便更好地检查。

2.检验应由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结果应具备法律效力。

3.在气瓶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执行上述钢质焊接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规程,可以保证气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类似的标准

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7部分:桅杆起重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7部分:桅杆起重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7部分:桅杆起重机的编号:GB/T31052.7-2016。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7部分:桅杆起重机共有18页,发布于2016-09-01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编号:GB/T13004-2016。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共有12页,发布于2016-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