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126-2018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structuralsealantglazingsystems(SSG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7126-2018。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共有27页,发布于2019-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50
  • 实施日期2019-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7页
  • 文件大小1.97M

以图片形式预览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7126一2018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 Iestmethodfrstructuralsealantglazingsystems(sSScs 2018-12-28发布 2019-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126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标准试验条件 试件制备和处理 拉伸粘结性 剪切性能 抗撕裂性能 盐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1o酸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l0 清沽剂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12水-紫外线辐照后拉伸粘结性 12 13疲劳性能 12 持久剪力下的蠕变性能 14 13 16 15弹性模量 16紫外线处理后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17 7无紫外线处理时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结构装配用建筑结构胶的刚度计算 22
GB/T3712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西卡 )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图(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 司道康宁()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飞度 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吕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震雄张燕红、高廷、牛蓉、余奕帆.甘路青、马东阳、司林刚燕冰、罗思彬 魏春燕、徐俊、王文开,王翠花向华,胡新岗、吕征阳、丁胜元,肖明、郭青、沈玉华,潘舟班
GB/37126一2018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以下简称“结构胶”)的术语和定义、标准试验条件、试件制备 和处理、拉伸粘结性、剪切性能、抗撕裂性能、盐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酸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清洁剂处 理后拉伸粘结性水-紫外线辐照后拉伸粘结性、疲劳性能、持久剪力下的蠕变性能、弹性模量,紫外线处 理后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无紫外线处理时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9789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477.1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 GB/T13477.8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GB/T14682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怎弧灯 GB/T16491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术语和定义 GB/T146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试验条件 实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士5)%;制备试件前,用于试验的结构胶及 试验器具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以上 5 试件制备和处理 5.1试验器具 5.1.1基材规定 试验用基材应按结构胶适用的基材类别选用,基材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弯曲变形破损 5.1.1.1 嵌 填结构胶试件形状及尺寸应与图1和表1所示相同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和尺寸的基材
GB/T37126一2018 5.1.1.2基材类别如下 铝材应符合GB/T13477.1的要求,阳极氧化铝板厚度不小于3mm: a b)玻璃应符合GB/T13477.1的要求,透明、无镀膜的浮法玻璃,厚度不小于5n mm 生产商要求的其他基材 c 说明 基材1: -基材2; 结构胶 图1试件形状 表1试件尺寸 单位为毫米 符号 部位 尺寸及偏差 结构胶宽度 12士1 结构胶厚度 12土1 d L 基材及结构胶长度 50士2 基材宽度 be 40士10 5.1.2隔离垫块 隔离垫块表面应防粘,隔离垫块尺寸应保证结构胶截面为12mm×12mm,见图2
GB/T37126一2018 说明: -隔离垫块; -基材1 -基材2; -结构胶截面 图2隔离垫块示意图 5.1.3防粘材料 按GB/T13477.,8一2017中6.3的规定 5.2基材清洁 先用脱脂纱布去除基材表面浮灰,再取干净的脱脂纱布蘸取丙酮或异丙醇等溶剂对试验基材进行 至少2遍的擦拭,干燥后使用;也可按生产商指定的清诘剂及清洁方式清洁基材 5.3试件制备和养护 5.3.1试件制备 5.3.1.1按GB/T13477.8一2017第7章制备试件,试件应符合图1的规定 当基材需要涂敷底涂料 时,应按生产商要求进行 5.3.1.2多组分结构胶各组分应均匀无分层,如有分层应搅拌均匀后再按生产商规定的配比充分混合, 真空搅拌(真空度大于或等于0.09MPa),混合时间约为5min 无特殊要求时,混合后样品应在10minm 内完成注模和修整 5.3.1.3每个试件应有一面选用玻璃基材,在生产商没有规定时,另一面采用铝基材 5.3.1.4试件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2试件养护 将制备好的试件于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8d,在不损坏试件前提下,养护期间应尽早分离试件上的 隔离垫块 5.3.3试件要求 拉伸粘结性试件及其他试件的形状、尺寸及数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37126一2018 表2试件的形状、尺寸及数量 试件形状及尺寸 序号 项目 数量/个 23 5.1.l 10 拉伸粘结性 高温 5.1.l 低温 5.l.1 23 5.1.1 10 剪切性能 高温 5.1.l 低温 5.l.l 抗撕裂性能 5.1.l 盐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5.1.l 酸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5.1. 清洁剂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5.1.1 水一紫外线辐照后拉伸粘结性 5.1.1 疲劳性能 5.1.l 持久勇力下的蝴变性能 14.2 10 弹性模量 5.3 16.2 ll 紫外线处理后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12 无紫外线处理时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5.1.l、17.2 拉伸粘结性 6 6.1试验器具 6.1.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T16491中1级拉力试验机要求,配有应力-应变曲线记录装置 6.1.2与拉力机配套使用的高低温环境试验箱;低温最低可调至一40C,高温最高可调至90C,控温 范围士2C 6.1.3游标卡尺:精度不低于0.02mm 6.1.4低温试验箱;温度最低可调至一40C,控温范围士2C 6.1.5高温试验箱;温度最高可调至90,控温范围士2C 6.2试验步骤 6.2.123C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置于(23士2C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机的夹 具上进行拉伸试验,试验速度为:(5.5士0.5)mm/min,记录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 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 按6.3计算23C拉伸粘结强度(r)、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 Rs、断裂伸长率(E)和割线刚度(K2s、粘结破坏面积并记录试件破坏形式 6.2.2高温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在规定温度下放置(24士4)h后,在该温度下按6.2.1进行试验 推荐温
GB/37126一2018 度(80士2)C 6.2.3 低温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在规定温度下放置(24士4)h后,在该温度下按6.2.1进行试验 推荐温 度(一20士2?C 6.3试验结果计算 6.3.1拉伸粘结强度 拉伸粘结强度(r)按式(1)计算,取试件数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结构胶宽度为试件 结构胶两端宽度的算术平均值 b× 式中: 拉伸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 拉力,单位为牛顿(N) 结构胶宽度,单位为毫米(m mm; 6 L -结构胶长度,单位为毫米(" mm 6.3.2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 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R.,)按式(2)计算,精确至0.01MPa R =Xm一T×S x一 式中 -75%置信度时给定的强度标准值,95%试验结果将高于该值,单位为兆帕(MPa). R,s X 拉伸粘结强度或剪切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 具有75%置信度,5%偏差时的因子,可按表3取值 试验结果的标准偏差,见式(3),单位为兆帕(MPa); 每组试件的数量,单位为个; X -第i个试件测得的拉伸粘结强度r,单位为兆帕(MPa) 表3rm与试件数量的关系 试件数量/个 10 15 30 2.46 2.33 2.25 2.19 2.14 2.1o 1.99 1.87 1.64 6.3.3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E)按GB/T13477.8一2017中10.3进行计算 6.3.4割线刚度 应变为12.5%时的割线刚度(K这s)按式(4)计算,精确至0.01;结构胶的刚度计算参见附录A 0.112 K12.s=K × 0.125
GB/T37126一2018 3xo e,十un 其中K= 习-儿,- ;an a;一1a P 式中 K -应变为12.5%时的割线刚度; 12.5 K 初始切线刚度; 每个试件的观察点数; mn 针对不同试验温度的每项试验项目的试件数量,单位为个; 试件拉伸时的位移量(e十u;=L),单位为毫米(mm); u) 试件加载后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试件的初始厚度L,单位为毫米(mm); 对应不同位移量u时的拉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6.3.5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mm×1 采用透过印制有1 mm网格线的透明薄片,测量每个拉伸试件两粘结面上粘结破坏面积较 大面占有的网格数,精确到1格(不足1格不计),粘结破坏面积以粘结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 示,试验结果取试件数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记录试件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见图3 说明 内聚破坏 2. 粘结破坏 图3结构胶破坏形式 6.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基材类别(见5.l.l); c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MPa)、断裂伸长率(%)和割线刚度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8 h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GB/T37126一2018 剪切性能 7.1试验器具 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7.2试验步骤 7.2.123c剪切强度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置于(23士2)C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机的夹 具上,按照图4进行剪切拉伸试验,试验速度为;(5.5士0.5)mm/min,记录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 10%、15%、20%、25%以及最大剪切力时的剪切强度 按7.3计算23C剪切强度(c),剪切强度标准值 (),记录试件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并计算粘结破坏面积 说明 -最大拉力值 图4剪切试验示意图 7.2.2高温剪切强度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在规定温度下放置(24士4)h后,在该温度下按7.2.1进行试验 推荐温 度80士2 7.2.3低温剪切强度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在规定温度下放置(24土4)h后,在该温度下按7.2.1进行试验 推荐温 度(一20士2C
GB/T37126一2018 7.3试验结果计算 7.3.1剪切强度 剪切强度(T)按式(5)计算,取试件数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结构胶宽度为试件结构 胶两端宽度的算术平均值 .(5 ×L 式中 -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剪切力,单位为牛顿(N); b 结构胶宽度,单位为毫米(mr m; 结构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7.3.2剪切强度标准值 .)按照6.3.2计算 其中X,为第,个试件测得的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 剪切强度标准值( MPa) 7.3.3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7.3.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l); c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d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剪切力时的剪切强度(MPa) 试件的剪切强度(MPa)和剪切强度标准值(MPa);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g h)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抗撕裂性能 8 8.1试验器具 刀片:用于对试样进行割口,锋利且无卷刃和缺口 8.1.1 8.1.2游标卡尺应符合6.1.3的要求 8.1.3拉力试验机应符合6.1.1的要求
GB/T37126一2018 说明: 基材l; 基材2; 切口; -结构胶; 最大拉力值 F 图5抗撕裂性能试件 8.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在试件结构胶的两端按图5进行切口,两端各切开5mm深,保证切口 光滑、平整 按6.2.1进行试验,试验温度(23士2)C 8.3试验结果计算 8.3.1抗撕裂性能 抗撕裂性能以撕裂后的拉伸粘结强度表征,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计算时,试件截面积以 切割后的面积计 8.3.2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计算时,试件截面积以切割后的面积计 8.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基材类别见5.1.1); c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e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GB/T37126一2018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8 h)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g 盐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g.1试验器具 g.1.1盐雾试验箱:符合GB/T10125规定的中性盐雾(NSS). g.1.2其他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9.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置于GB/T10125规定的中性盐雾(NSs)环境中处理480h 试件处理 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士4)h后,按6.2.1进行试验,试验温度(23士2)C 9.3试验结果计算 9.3.1处理后的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9.3.2处理后的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9.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l);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d 盐雾处理条件;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f)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日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h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10酸雾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10.1试验器具 0.1.1二氧化硫试验箱;应符合GB/T9789的规定 10.1.2其他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0.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按GB/T9789进行试验,以二氧化硫试验箱处理8h,标准试验条件下 放置16h为1个循环,进行20个循环后,从试验箱中取出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士4)h,按6.2.1 进行试验 0.3试验结果计算 10.3.1处理后的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10
GB/T37126一2018 0.3.2处理后的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10.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基材类别(见5.1.1); c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酸雾处理条件;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g h)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清洁剂处理后拉伸粘结性 1.1试验器具 11.1.1高温试验箱;温度可调至(45士2) 容器;用于盛放清洁剂产品,浸泡试件 11.1.2 11.1.3其他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11.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浸人装有清洁剂清洁剂的种类和浓度可由生产商指定或按实际清洁时 使用的产品)的容器中,将容器放人(45士2)C的高温试验箱内,放置21d后取出试件,用水冲洗干净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士4)h后,按6.2.1进行试验 11.3试验结果计算 1.3.1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11.3.2处理后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1.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1); c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清洁剂名称和浓度; e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g h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11
GB/T37126一2018 12水-紫外线辐照后拉伸粘结性 12.1试验器具 12.1.1水-紫外线试验箱;能保持箱体内去离子水的电阻在1MQ~10MQ范围内,水温保持在(45士 C,光源符合GB/T16422.2规定的气弧灯或同等光源 12.1.2其他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2.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放人符合12.1.1规定的水-紫外线试验箱中 玻璃基材上表面应与水面 平齐,朝向光源,试件上表面处的辐照强度为(60士5)w/m'(300m一400nm),辐照(1008士4)h,取出 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士4)h后,按6.2.1进行试验 12.3试验结果计算 12.3.1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12.3.2处理后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12.3.3水-紫外线辐照处理后的割线刚度K 的计算按照6.3.4计算 12.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基材类别见5.1.1);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水-紫外线辐照处理条件;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和割线刚度; g h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13 疲劳性能 13.1试验器具 13.1.1疲劳试验机;应符合13.2要求的循环拉伸往复试验并配有记录装置 13.1.2其他试验器具应符合6.1的要求 3.2试验步骤 取一组按5.3制备的试件,按照以下顺序要求以8s一个周期进行往复循环试验(见图6): 首先从0.l口1.0a,进行100次循环;然后从0.l口0.8d,进行250次循环;再从0.lo 0.6a.,进行5000次循环 口,按式(6)进行计算 R ode 6 12
GB/T37126一2018 式中: -强度设计值,单位为兆帕(MPa); 口e R 见式(2 说明: 峰值应力持续时间>2s -卸载停顿时间>2s -次循环的总时长<8 图6疲劳试验的应力循环 试件按上述条件处理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士4)h,按6.2.1进行试验,试验温度23士 2)C 13.3试验结果计算 3.3.1处理后拉伸粘结强度按照6.3.1计算 3.3.2处理后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3.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c 基材类别(见5.1.1);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e fD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g h)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14持久剪力下的蠕变性能 4.1试验器具 14.1.1蠕变试验机;带有恒温恒湿功能的试验箱,能满足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 条件;能长期对试件同时施加规定的剪切和拉伸荷载,配有位移记录装置,可读取试件的变形量 14.1.2蠕变试验用基板;用于承载拉伸剪切荷载并将试件固定在试件架上的基板,如钢板,尺寸略大 于试件尺寸 14.1.3高强度胶粘剂;用于粘结基板和试件,使试件牢固粘结在基板上,固化后试件不松动、不变形 13
GB/T37126一2018 14.1.4试件架;用于固定蠕变试件 14.1.5位移计:测量试件在剪切方向上的变形量,精度不低于0.001mm. 14.2试件制备 按5.2进行基材清洁并按图7和表4制备3个试件;如果生产商没有特殊要求,试件基材采用5.1.1 中规定的玻璃 a 打胶前 b) 打胶后 说明 -空腔; 隔离垫块; 结构胶; 基材;玻璃 图7持久剪切力下蠕变性能试件 14
GB/37126一2018 表4试件尺寸 单位为毫米 符号 部位 尺寸 结构胶宽度 b, 结构胶厚度" d 结构胶长度 200 l 由生产商提供 M 6 说明 结构胶; 2 基材 内 基板; M 拉伸荷载; M 持久剪切载荷 图8持久剪切力下蠕变性能载荷示意图 14.3试验步骤 14.3.1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养护,在不损坏试件前提下,尽早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 块 试件养护周期为28d,试件养护至27d时将试件用高强度胶粘剂粘到基板上,继续养护1d后将试 件安装到蠕变试验箱中的试件架上 三个试件的拉伸荷载(M),见图8,按式(7)计算 14.3.2 M=2×b×L2×P 式中 拉伸荷载,单位为牛顿(N),精确至1N M 结构胶试件宽度,9mm; 6. 结构胶试件长度,200mm; L P 拉伸粘结强度,取值:0.3d 14.3.3试件在承受拉伸荷载(M)的同时,还需承受持久剪切载荷(M.)(见图8),M可由生产商提供 的并按式(8)计算;设定最小蠕变系数为10. M =2×b×L2×! 式中: M 持久剪切载荷,单位为牛顿(N),精确至1N 结构胶试件宽度,9 b mm 15
GB/T37126一2018 -结构胶试件长度,200mm; 持久荷载下剪切力,由生产商给出,单位为兆帕(MPa). 可通过评定持久剪切和循环拉伸荷载作用下的蠕变情况,来确定蠕变系数(Y.),按式(9)计算: Ide .(9 Y = 式中 Y -蠕变系数; -剪切应力设计值,按强度标准值式(2)给出,r=r/6,单位为兆帕(MPa). ,一 14.3.4将位移计固定在试件上,打开记录装置,分别记录每个试件的初始位移 14.3.5将通过式(7)和式(8)计算好的拉伸荷载(M)和持久剪切荷载(M.)通过砝码或拉伸力加载至 试件的拉伸和剪切方向 C,相对湿度(50士5)%进行试验 分别记录每个试 14.3.6将蠕变试验箱环境条件调至温度23士2" 件加载1d、3d、7d及之后每7d的位移,减去初始位移即为蠕变位移量,试验周期91d 14.3.7加载91d后,卸载拉伸和持久剪切方向上的荷载,分别记录每个试件卸载24h后的位移 14.4试验结果 14.4.1分别计算每个试件加载1d、3d、7d及之后每7d的蠕变位移量,精确至0.001mm. 分别计算每个试件卸载24h后的残余位移量精确至0.001 14.4.2 mm 14.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b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c 基材类别(见5.1.l);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d 每个试件加载1d,3d、7d及之后每7d的蠕变位移量(单位为mm)和每个试件卸载24h后 的残余位移量(单位为mm); 试件的拉伸荷载(单位为N)和持久剪切荷载(单位为N);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8 15弹性模量 15.1试验器具 15.1.1压片机:用于裁取试件 15.1.2裁刀;符合GB/T528要求的I型哑铃试件裁刀 15.1.3拉力试验机应符合6.1.1的要求 5.2试件制备 用合适的模框制膜,模框高度应保证最终胶膜厚度达到(2.2士0.2mm;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平 滑,为便于脱模,将模框置于防粘材料上 将胶膜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28d,在不损坏胶膜的情况下 尽早脱模,若结构胶为多组分产品.则按5.3.1.2制膜 15.3试件处理 用符合GB/T528要求的I型哑铃试件要求的裁刀裁取5个试件 16
GB/37126一2018 5.4试验步骤 按照GB/T528进行试验,速度(5.5士0.5)n )mm/min 记录应变值(e)为5%、10%、15%20%,25% 时的拉伸应力(a),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5.5试验结果计算 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后读取斜率,即为弹性模量 或根据两个规定的应变值按式(10)计 算弹性模量(E),取5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o, E (10 E eo 式中: E 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5%的应变值; 25%的应变值; E 应变值e时测量的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G 应变值e时测量的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5.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l); c d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每个试件应变值为5%,10%、15%,20%,25%时的拉伸应力 e 试件的弹性模量(单位为MPa),并报告应力-应变曲线 f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g 6紫外线处理后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16.1试验器具 6.1.1紫外辐照试验箱;符合GB/T16422.2规定的气弧灯或同等光源 6.1.2拉力试验机应符合6.1.1的要求 16.2试件制备 6.2.1按照图9及表5的要求制备5个试件 图9中1和3是结构胶,检测其与材料1(如;密封条,间 隔条、衬垫或固定块等相邻材料)的相容性 为了看清颜色变化,应要求生产商提供与试验胶具有相同 固化体系的浅色胶进行试验,图9中的1和3分别为试验胶和浅色参照胶 6.2.2将材料1裁切成条状,长约100mm,放在基材中间;紧贴材料1的两边分别放置布带,放置部 位如图9所示,布带长至少100mm,宽至少15mm(如选用切口剥离试验,可省略该步) 随后将试验 结构胶挤注在材料1的一侧,浅色参照结构胶挤注在材料1的另一侧,施涂的结构胶,约长100mm,宽 以覆盖布条宽度为宜,厚6mm,其中应至少30mm长结构胶覆盖在布带上 用刮刀整理结构胶使之 与材料1侧面紧密接触,并与基材密实粘结 17
GB/T37126一2018 布带剥离 b 切口剥离 说明: 试验胶; 材料1 -浅色参照胶; 布带; 切口 图9剥离试验 表5尺寸要求 单位为毫米 符号 部位 尺寸 布带 >15 布带与基材的不粘长度 b >30 试验胶和浅色参照胶 >15 切口 >30 18
GB/37126一2018 6.3试验步骤 16.3.1紫外线处理根据产品的固化程度养护3d后,将试件放人符合16.1.1规定的紫外辐照试验箱 中,试件上表面的辐照强度为(60士5)w/nm'(300nm一400nm),试验温度控制在(60士2c 放置 504士4)h后,若材料1和试验胶或材料1和浅色参照胶发生粘结,可切口将其分离,进行剥离试验 6.3.2布带剥离试验将试件置于拉力试验机上,夹住布带与基材反向180"进行剥离,见图9a) 16.3.3切口剥离试验在试验胶和浅色参照胶与基材的粘结界面上割开一个不小于30mm长的切口 用手拉住胶条与基材反向180"进行手动剥离,见图9b) 16.4试验结果计算 16.4.1 记录结构胶的变色情况 6.4.2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16.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1)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结构胶的变色情况;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g 无紫外线处理时与相邻接触材料的相容性 17 17.1试验器具 7.1.1恒温恒湿箱;温度可调至(60士2)C;相对湿度可调至(95土5)% 7.1.2拉力试验机应符合6.1.1的要求 7.2试件制备 按5.3制备7个试件,养护到能分离隔离垫块后,如图10所示,将接触材料注人试件,注人前将材 料与基材相接触部位覆上防粘材料,置于温度(60士2)C,相对湿度(95士5)%的环境中,5个试件放置 28d,其余2个试件放置56d 19
GB/T37126一2018 说明 -基材1 -基材2; 结构胶 -接触材料; -防粘材料 L、d、b1、b -如表1所示 图10无紫外处理的试件 7.3试验步骤 17.3.1拉伸粘结强度 7.3.1.1养护28d的5个试件按6.2.1进行试验,试验温度(23士2)C 用于相容性试验的接触材料 应在拉伸粘结试验之前移除 17.3.1.2如果结构胶和接触材料无法在不破坏试件的情况下分离,需按17.2再增加5个试件进行对 照,第二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养护 7.3.2颜色 余下2个试件在56d养护周期内,每14d肉眼观察并记录 7.4试验结果计算 17.4.1拉伸粘结强度和强度标准值按照6.3.1和6.3.2计算 17.4.2粘结破坏面积按照6.3.5测量并计算 17.4.3肉眼观察有无颜色变化 7.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采用的本章的编号; a 样品名称、类别和批号; b 基材类别(见5.1.1); c 20
GB/37126一2018 ) 所用底涂料的名称,型号(如果使用,多组分配比; 有无颜色变化 e f 每个试件位移量为5%.10%.15%.,20%,25%以及最大拉力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MPa)和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值(MPa); g 粘结破坏面积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和/或内聚破坏) h 与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偏离 21
GB/T37126一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结构装配用建筑结构胶的刚度计算 范围 A.1 本附录适用于结构装配用建筑结构胶初始切线刚度K.和割线刚度K的计算 A.2原理 图A.1是结构胶拉伸粘结强度试验的应力-应变特征曲线 由于试件的安装间隙,夹持预应力或其 他人为影响因素,往往会造成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漂移 应将曲线上的几个特征观察点进行线性回归 后,绘制过原点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A.2),计算初始切线刚度K 割线刚度=100o/ 说明 -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应变(变形量u/L,%; 原点漂移 图A.1割线刚度 22
GB/T37126一2018 说明: -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A B /L,% -线性回归后的应变(变形量u. 图A.2线性回归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A.3刚度计算 A.3.1初始切线刚度 A.3.1.1将试验测得的5%.10%,15%,20%,25%应变时的应力值,按式(A.1)或表(A.1)进行线性回 归的转换,分别转换为4.8%,9.1%,13.1%,.16.9%,.20.3%应变时的应力值,绘制过原点的应力-应变曲 线,其斜率即为初始切线刚度K,值 A.3.1.2按式(A.1)进行应变的线性回归计算 a一1/a" A.1 其中a一 式中: 线性回归后的应变值; -试件加载后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试件初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 K 也可以直接通过记录的观察点计算得到式(A.2): K A.2 K = 习 m×n 3×o 十tl办 其中K;= ;a” -1/a an 式中: 每个试件的观察点数 m 针对不同试验温度的每项试验项目的试件数量; 试件拉伸时的位移量(e十u;=L),单位为毫米( mm; u 试件的初始厚度L ,单位为毫米(mm); -对应不同位移量u,时的拉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23
GB/T37126一2018 A.3.2割线刚度 按式(A3)进行应变为“时的割线刚度K.的计算 M.L (A.3 K=K × uL 式中 K 割线刚度; K 初始切线刚度; -线性回归后的应变值; 应变值 应变值(u/L)与线性回归后的应变值(u./L)对应关系详见表A.1 表A.1应变值(u/L)与线性回归后的应变值(u./L)的转换关系 u/L值 u./L值 0.05 0.048 0,10 0.091 0.125 0.112 0.15 0.131 0.20 0.169 0.25 0.203 0.30 0.236 0.35 0.267 0.40 0.297 0.45 0.325 0,50 0.352 0.55 0.378 0,60 0.403 0.65 0.428 00 0.451 0.75 0.474 0.80 0.497 0.85 0.519 0.90 0.541 0.95 0.562 1.00 0.583 24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GB/T37126-2018

为了保障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试验。根据国家标准GB/T37126-2018,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试验方法。

1. 粘结强度测试

粘结强度是衡量密封胶与基材之间耐久性能的主要指标。这项测试会将密封胶涂在基材表面,经过固化后,施加拉伸或剪切力来测量粘结强度。测试时要注意施力点的选择和间距的设置。

2. 断裂伸长率测试

断裂伸长率是指样品在被拉伸到断裂前,拉伸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这个指标可以评估密封胶的抗拉伸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密封胶本身的柔韧性。测试时需要注意保持施力速率一致。

3. 拉伸模量测试

拉伸模量是指单位面积受拉应变时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刚度。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密封胶的硬度和刚性,通常用于评估密封胶的支撑能力。测试时需要注意施力点的选择和间距的设置。

4. 密封性能测试

密封性能是指密封胶在不同环境下对气体、液体和蒸汽等物质的渗透性。这个指标可以判断密封胶是否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以及其耐久性。测试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际使用情况。

5. 老化试验

老化试验是为了模拟密封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这个指标可以评估密封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测试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评估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的质量和性能,为产品的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结构装配用建筑密封胶试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编号:GB/T37125-2018。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共有7页,发布于2019-11-01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的编号:GB/T37127-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共有27页,发布于2019-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