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999-2017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fordigitalaudiorecordingsysteminbroadcastcen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编号:GB/T34999-2017。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共有20页,发布于2018-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6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60.01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1.37M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国家标准 GB/T34999一2017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echnicalrequirememtsandmeasurememmethodsfor digitalaudiorecordingsysteminbroadeastcenter 2017-11-01发布 2018-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4999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海啸、罗攀、肖国栋、张磊、朱晓蓓、李伟森、许振峰、仲灵毓
GB/T34999一2017 应为常数 [GY/T285一2014,定义4.2.5] 3.1.5 数字零digital Zer0 对应于无信号的静态数据 表示在二进制计数法中,所有音频数据比特均置“0” 该信号不加底垫 噪声信号 [GY/T285一2014,定义3.1.4] 3.1.6 impedmee 标准输入端接电阻 nOrmalsOurce 测试中用来终接被测设备模拟音频信号输人端的电阻 注:当被测设备模拟音频信号输人端为平衡线路信号输人时标准输人端接电阻取值50Q;当被测设备模拟音频信 号输人端为非平衡线路信号输人时标准输人端接电阻取值25Q;当被测设备模拟音频信号输人端为话筒信号 时标准输人端接电阻取值600n. 3.2缩胳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SB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eantBit) UI单元间隔(Unit lnterval 3.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f 取样频率 上限频率 f 技术要求 4.1概述 除特殊说明外,本标准中涉及的数字音频信号接口均指GY/T1582000规定的演播室数字音频 信号接 4.2典型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 典型的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如图1所示 监听设备 话简 数字音频 录放设备 图1典型的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包括输人输出接口技术要求及音频通道技术要求两部分 本 标准中的输人输出接口,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广插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输人输出接口
GB/T34999一2017 表3(续 技术要求等级 序号 项目 频率范围 备注 I级 级 20Hz一20kHz" C0.05% 0.10%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20Hz一20kHz 士0.5dB 士1.0dB 通道间增益差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通道间隔离度 20Hz一20kHz >80dB >75dB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通道间相位差 20Hz一20kH2 " <2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4.3.4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技术要求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模拟输人-模拟输出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等级 序号 项目 频率范 备注 I级 级 等效输人噪声 997Hz 一120dBu 一1l0dBu 仅用于话简输人通道 信噪比 997Hz >80dB >75dB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频率响应 士0.3dB 士0,5dB 20Hz一20kHz 20Hz20kHz 0.05% S0.10%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20Hz~20kHz么 士0.5dB 士1.0dB 通道间增益差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通道间隔离度 20Hz~20kHz >80dB 75dB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通道间相位差 20Hz~20kHz 仅用于线路输人通道 4.4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要求 4.4.1数字输入输出接口 4.4.1.1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要求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数字输人输出接口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输出信号采样频率 支持48kHz 输出信号量化位数 不低于l6bit线性量化 平衡接口 2V7V 输出电压(峰-峰值 0.9V1.1 V 非平衡接口 s0.,025U 输出接口固有抖动 见4.4.1.2 最小输人信号
GB/34999一2017 4.4.1.2最小输入信号 当随机输人采样频率为48kHz,量化比特为16bit的数字信号产生如图2所示的眼图时,接收器 能正确的读出数据 图2最小输入信号眼图 图2中,T和为双相位标志码的半周期,T=0.5×T和m 当采用平衡接口时,Va=200mV;当 采用非平衡接口时,Vi=100mV 4.4.2模拟输入输出接口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模拟输人输出接口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模拟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频率范 技术要求 997Hz 十24dBu 最大输人电平 最大输出电平 997Hz 十24dBu 测量条件及测试仪器 5.1测量条件 5.1.1环境要求 除特殊说明外,测量环境要求如下 -环境温度:15C35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1.2电源要求 电源电压:220V士22VAC
GB/T34999一2017 电源频率;50Hz士2Hz 5.1.3测试音频信号 5.1.3.1音频信号频率 测试音频信号频率应从表7的实际值中选取 在产品目录和其他文件中允许选用表7中的标称 值 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参考频率应为997Hz,但可标称为1kHz 表7测试音频信号频率表(1/3倍频程 优选频率 优选频率 标称值 实际值 标称值 实际值 Hz Hz Hz Hz 20 800 797 25 23 1000 997 31.5 33 125o 1249 4 40 1600 1601 50 53 2000 1999 6T 63 2500 2503 3163 80 79 3150 l00 101 4000 4001 125 127 5000 4999 160 163 6300 6301 199 8000 7993 200 250 251 10000 10007 315 317 12500 12503 400 401 16000 16001 500 499 20000 2000 630 631 5.1.3.2测试数字音频信号编码格式 数字音频信号采用线性量化,其量化位数应与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数字输人字长一致 除特殊说 明外,对所在测量信号均应加底垫嗓声信号 5.2测试仪器 5.2.1信号发生器 5.2.1.1模拟正弦信号发生器 频率误差;在士0.05%之间 幅度误差:20Ha至f之间应在士0.01dB之间 最大输出电平:十27dBu.
GB/34999一2017 失真;低于0.01% 5.2.1.2数字正弦信号发生器 数字信号发生器应能提供根据理想正弦信号计算得来的数字音频编码格式的信号 输出接口格式:应具有平衡数字音频信号输出接口 频率误差:在士0.05%之间 幅度误差:20Hz至f之间应在士0.01dB之间 输出信号电平:数字零到满度电平之间 5.2.2信号分析仪 5.2.2.1 滤波器 5.2.2.1.1标准低通滤波器 标准低通滤波器应具有如下特性 当上限频率为20kHz时 -通带内频响偏移;当10HHz24kHa时,通带外信号衰碱大于60dB. b)当上限频率小于20kHz时: 通带内频响偏移:当10Hzf,一f,通带外信号衰减大于或等于60dB 5.2.2.1.2标准高通滤波器 标准高通滤波器的过渡带低端应与上限频率相等,高端应不大于该上限频率的1.3倍,且应具有如 下特性 当上限频率小于20kHz时 a 通带内频响偏移当1.3×iGB/T34999一2017 量所用标准加权滤波器不同于本标准推荐的,应注明该滤波器网络及其增益 5.2.2.2电平表 5.2.2.2.1数字电平表 测量数字音频信号的有效值电平,测量结果以dBFS表示 频率范围:4Hzf./2 测量范围:数字零到满度电平 测量误差:士1%以内或低于1/2LSB. 5.2.2.2.2模拟带内电平表 测量信号电压的有效值 测量范围;十30dBu-115dBu 测量误差;满刻度下误差在士2%以内(颜率范围;4Hr一 5.2.2.2.3模拟带外电平表 测量信号电压的有效值 测量范围:十24dBu-100dBu. 测量误差;满刻度下误差在士2%以内(频率范围:f一500kHHz) 5.2.2.3固有抖动测量滤波器 固有抖动测量滤波器特性应符合GY/T158一2000中图7的要求 5.2.3测试仪器精度 除特殊说明外,测量仪器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模拟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应小于或等于0a. a b 测量仪器模拟音频信号输人阻抗应大于或等于100000.Q,输人电容不超过500pF c 测量仪器的精度应至少高于被测设备标称精度的3倍 d 电压表和电平表均为有效值(R.M.S.)响应,最低精度为0.25dB(997H处) 对于峰值因数 小于或等于5的信号,这个精度仍然有效 不能使用用R.M.s.校准的均值或峰值表 如e)中 要求的精度指标优于本条,则应优先采纳c) 失真表均为R.M.S.响应设备,最低精度为1.0dB 这个精度对峰值因数为5以内的信号保持 有效 不能使用用R S.校准的均值或峰值表 .M. 为使被测量的转换器能有足够多的信号进行编码,用于测量的电平表最短积分时间应为 25nms 对于低频信号,电平表积分时间至少应增加至被测信号的一个完整周期的信号 信号发生器最低应具有0,05%的频率精度 此外,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以在测试所需的范围 内调整,并可以用频率计数器测量 信号发生器应能提供测量所需的各种精度的频率信号 5.3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标准设置 5.3.1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接口要求 选取GY/T158一2000规定的XLR平衡接口或BNC非平衡接口为数字音频信号测试接口 选取 XLR平衡接口为模拟音频信号测试接口
GB/34999一2017 5.3.2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软件的标准设置 除特殊说明外,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软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设置 音频录制软件;音频录制软件应使用出厂设置;测试中存储音频文件的格式应使用制造商设置 规定的音频文件格式,如果出厂设置没有对音频文件格式做出明确的规定,则可采用线性非压 缩的wav格式 b 显示设置:所有设置应根据出厂设置的要求进行;在显示器上仅显示测试相关内容 其他软件除出厂设置规定的软件外,其他软件都应关闭 5.3.3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硬件的标准设置 除特殊说明外,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硬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设置: 增益控制器的设置;当使用频率为997Hz和电平为0dBFS的正弦波数字音频信号输人,或 使用频奉为97H和电平为十2aBa的正弦波模拟音频信号输人时,调整数字音频录副系 统的增益控制器,使其数字输出接口输出电平为0dBFs信号,模拟输出接口输出电平为 十24dBu信号;如达不到以上设置,则应调整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增益控制器使其输出达到 最大 b)如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具有均衡控制器,则均衡控制器应关闭,如不能关闭,则应设置到出厂设 置推荐的位置,并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 预加重和去加重设置;应关闭预加重和去加重;如不能关闭,则应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 其他控制器设置;音调控制器、,通道间平衡控制器和其他控制器应按制造商的规定进行设置 d 以使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具有平坦的频率响应曲线;应关闭响度控制器和滤波器;如不能关闭 则应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其他可能影响音频信号的状态应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 除以上设置和测量方法中特殊说明的设置以外,其他所有设置应与出厂设置的要求一致 5.4测量文档 测量报告中应概要描述本标准中给出的每个测量步骤 如果进行可选测量,可选测量不应替代推 荐测量,而应作为补充 其目的是统一数据表示,以便在同类设备测量中提供有意义的比较 测量报告中应标明对被测设备性能有影响的所有设置 注为防止由于加人底垫噪声信号而导致信号削波,满度振幅宜减去所加人底垫噪声信号的峰值 在16bit或更高 量化的数字系统中,用小于0.003%或0.0003dlB的三角概率密度的底垫噪声信号进行调整,由此带来的误差 是可以接受的 6 测量方法 6.1概述 除特殊说明外,音频通道特性部分描述的测量方法可适用于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所有的输人输出情 况 输人输出接口特性部分描述的测量方法仅适用于规定的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人输出接口 如果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具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应分别测量 可在不同的操作条件和控制设置下多次对某个参数进行测试,但每次测量都应清晰的标明适用条 件和相关设置 除特殊说明外,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应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如有不同设置,应在测量结果中 标明 测量中涉及的数字输人输出接口的格式,应在测量结果中说明
GB/T34999一2017 除特殊说明外,本章中涉及的模拟输人信号用于话筒通路输人时,其输人电平应减去话筒通路的前 置增益 6.2测量设备连接示意图 测量过程中,除特殊说明外,均应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 信号发生器 被渊数字音频录制系统 信号分析仪 图3测量设备连接示意图 6.3音频通道特性 6.3.1等效输入噪声 6.3.1.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2 电平;一50dBu 6.3.1.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D)将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话简通路前置放大器增益调至最大; c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d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通过步骤b)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数 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电平,记录为s.; 一50); 设话筒通道前置放大器实际增益值为G,则G=S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整为0V,或撤除测试信号,用标准输人端接电阻代替,并将输人信号 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通过步骤f)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数 日 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噪声电平,记录20Hz~20kHz带通条件下的噪声读数Na; h) 设等效输人噪声为N,则N=N -G 6.3.1.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分贝(dB)表示 所用的计权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应在结果中说明 6.3.2信噪比 6.3.2.1 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6.3.2.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10
GB/34999一2017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通过步骤b)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数 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电平,并记录读数s 当输人信号为数字信号时,将数字零信号输人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当输人信号为模拟信号时. d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整为0V,或撤除测试信号,用标准输人端接电阻代替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e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通过步骤e)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数 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的宽带或计权噪声电平,并记录读数N 信噪比为SNR,则SNR=;一N g 6.3.2.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分贝(dB)表示 6.3.3频率响应 6.3.3.1输入信号 输人信号如下: 参考信号 a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b 测试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从表7规定的频率中选择,或使用连续的扫频信号;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6.3.3.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信号发生器输出参考信号;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c d)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 测量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电平; e 调整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增益控制器,使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输出为基准测量电平士0.2dB f 范围内; 使用其他所有频率的测试信号重复步骤c)e),并记录测量结果 8 6.3.3.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表格或曲线表示 以信号电平测量值作为纵坐标,频率作为横坐标 6.3.4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6.3.4.1输入信号 输人信号如下: 11
GB/T34999一2017 参考信号 a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1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23dBu. b)测试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从表7规定的频率中选择,或使用连续的扫频信号;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1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23dBu. 6.3.4.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信号发生器输出参考信号;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c d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 测量输出信号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并记录测量结果 e 使用其他所有频率的测试信号重复步骤c)~e f 6.3.4.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表格或曲线表示 以分贝dB)或百分比(%)表示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的测量值作 为纵坐标,频率作为横坐标 6.3.5通道间增益差 6.3.5.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6.3.5.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插放软件插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将信号输出至所有 c 被测通道; 测量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电平, d 计算任意两个被测通道间的增益差 e 6.3.5.3结果表示 通道间增益差应以分贝(dB)表示 对于多通道设备应取最大增益差 6.3.6通道间隔离度 6.3.6.1输入信号 输人信号如下 12
GB/34999一2017 参考信号 a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l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b)测试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从表7规定的频率中选择,或使用连续的扫频信号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6.3.6.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信号发生器输出参考信号 b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至一个通道 c d 当加载信号通道输人信号为数字信号时将数字零信号输人未加载信号通道;当加载信号通道 输人信号为模拟信号时,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整为0V输人未加载信号通道,或撤除测试信 号,用标准输人端接电阻终结未加载信号通道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e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 f 测量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加载信号通道的输出信号电平,记为S g h 测量未加载信号通道的输出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输人信号频率的1/3倍频程滤波器后,再测 量器输出电平,记为Na 在此频率下的未加载信号通道与加载信号通道的分离度为c,则C=N;-S j使用其他所有频率的测试信号重复步骤ce)i) 6.3.6.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表格或曲线表示 以分离度作为纵坐标,频率作为横坐标 6.3.7通道间相位差 6.3.7.1输入信号 输人信号如下 参考信号 a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b 测试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从表7规定的频率中选择,或使用连续的扫频信号;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一2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4dBu 6.3.7.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13
GB/T34999一2017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信号发生器输出参考信号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c d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将信号输出至所有 被测通道; 测量两通道间的相位差,以度(")表示; e fD 使用其他所有频率的测试信号重复步骤c)e) 6.3.7.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表格或曲线表示 以相位差测量值作为纵坐标,频率作为横坐标 6.4输入输出接口特性 6.4.1数字输入输出特性 6.4.1.1 输出电压 6.4.1.1.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20dBFs 6.4.1.1.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步骤b)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 c 当输出终端为平衡接口时,输出终端跨接110Q士1.1Q阻抗;当输出终端为非平衡接口时,输 d 出终端跨接75Q士0.75Q阻抗 测量输出终端信号幅度的峰-峰值,此时输出终端信号幅度的峰-峰值即为输出电压 6.4.1.1.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电压的峰-峰值表示 6.4.1.2输出接口固有抖动 6.4.1.2.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2 电平;一20dBFS. 6.4.1.2.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14
GB/34999一2017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 c d 使用固有抖动测量滤波器测量输出接口的固有抖动,并记录测量结果 6.4.1.2.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U表示 6.4.1.3最小输入信号 6.4.1.3.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一20dBFS 6.4.1.3.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调整信号发生器,使其产生如图2所示的眼图 c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d)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输出信号的总 谐波失真加噪声; 当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不等于0,1%时,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 压,并重复步骤c)和d); 记录此时信号发生器的眼图,此时输人信号即为最小输人信号 fD 注当录制系统可以将记录设备“直通"时,可跳过步骤e)和d). 6.4.1.3.3结果表示 测量结果应以眼图或数据表示 6.4.2模拟输入输出特性 最大输入电平 6.4.2.1 6.4.2.1.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初始电平十23dBu 6.4.2.1.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a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b)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输出信号的总 谐波失真加噪声; d 当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小于0.1%,且输出增益压缩小于0.1dB 15
GB/T34999一2017 时,增加输人信号的电平,每次增加0.1dB,并重复步骤b)和c) 当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达到0.1%时或0.1dB压缩(以先发生者 为准)时,输人信号的电平即为最大输人电平 注:为了防止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电路过载,测试中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增益控制器都宜调节到最小的位置 6.4.2.1.3结果表示 最大输人电平应以有效值电压或分贝(dBu)表示 6.4.2.2最大输出电平 6.4.2.2.1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正弦信号 频率:997Hz 电平;数字信号输人电平为0dBFS,模拟信号输人电平为十24dBu 6.4.2.2.2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按照5.3中的规定进行设置; a b 将输人信号记录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 使用播放软件播放步骤D)存储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存储介质上的音频数据,并测量输出信 c 号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d 调整输人信号的电平,每次增加0.1dB,并重复步骤b)和e),直到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号 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等于0.1%或0.1dB压缩(以先发生者为准)时 此时数字音频录制系统 输出信号的电平即为最大输出电平 如果当输人最大电平信号时,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输出信 号的仍然未产生总谐波失真加噪声等于0.1%或0.1ldB压缩,可以增大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 内部模拟或数字输出增益控制器 注:如果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没有模拟增益控制器,也可以使用数字音频录制系统自带的数字增益控制器 6.4.2.2.3结果表示 最大输出电平应以电压的有效值或分贝(dBu)表示 16
GB/34999一2017 考文 参 献 1]GB/T7400一2011广播电视术语 [2]GY/T192一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 [3 GY/T274一2013数字调音台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门 GY/T285一2014数字音频设备音频特性测量方法 [5]SI/T1l180.1-2016音频和视听设备数字音频部分音频特性基本测量方法第1部 分:总则 [6们 IEC61606-1 Audioandaudiovisualeguipment -Basicmeasurment Digitalaudio parts methodsofaudiocharacteristicsPart1:General IEC61606-2 Audioandaudiovisualeguipment Digitalaudioparts Basicmeasurment [7 methodsofaudiocharacteristicsPart2:Consumer [81 IEC61606-3 Audioandaudiovisualeguipment Digitalaudioparts Basicmeasurment methodsofaudiocharacteristicsPartl:Professionaluse [91 IEC61606-4 AudioandaudiovisualequipmentDigitalaudioparts Basicmeasurment methodsofaudiocharacteristicsPartl:;Personalcomputer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34999-2017解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已成为广播电视和影视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B/T34999-2017是我国制定的针对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它规范了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测量指标等方面的内容,是保证数字音频录制系统高质量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性能

GB/T34999-2017对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明确,包括音频输入、采样率、动态范围、信噪比、失真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数字音频录制系统具备高质量的录制效果。

二、测试方法

GB/T34999-2017提供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和测量指标,以确保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包括音频输入测试、采样率测试、动态范围测试、信噪比测试、失真度测试等多个方面,测量指标包括最大电平、最小电平、均方根电平、总谐波失真等。

三、应用意义

GB/T34999-2017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开发、测试和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提高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GB/T34999-2017标准的实施还能够促进数字音频录制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音频录制与传输、编辑、混音等环节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高整个广播电视和影视行业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GB/T34999-2017是我国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方面的重要标准,它为数字音频录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具体而全面的指导。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广播中心数字音频录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类似的标准

移动终端浏览器软件技术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移动终端浏览器软件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移动终端浏览器软件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4998-2017。移动终端浏览器软件技术要求共有21页,发布于2018-05-01
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的编号:GB/T35101-2017。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共有36页,发布于2018-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