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184-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Performancetestcodeforutilityboil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编号:GB/T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共有77页,发布于2016-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9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060.3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7页
  • 文件大小4.31M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国家标准 GB/T10184一2015 代替GB/o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Performaneetestcodeforutilityboiler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0184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符号 术语和定义 3.1 3.2符号 试验项目和要求 16 试验项目 4.1 16 4.2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 S 22 4.3试验前应达成的协议 4. 试验大纲 22 4.5试验条件 22 4.6机组稳定时间 22 2: 4.7 预备性试验 4.8正式试验 2: 24 4.9试验记录 2 4.10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锅炉效率试验 4.11 25 25 测试项目、仪器和测试方法 25 主要测量项目 5.l 5.2测试仪器 5.3温度测量 21 5.4压力和压差测量 28 5.5流量测量 28 5.6燃料量和脱硫剂最 2: 5.了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36 5.8燃料和脱硫剂分析 36 5.9灰,渣测量和取样分析 31 31 5.10烟气取样和分析 32 基础计算 6.1 32 空气流量 33 6.2烟气流量 . 33 6.3理论干空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34 6.4理论干烟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35 6.5过量空气系数 35 6.6钙硫摩尔比 6.7 35 炉内脱硫效率
GB/T10184一2015 36 6.8添加脱硫剂后人炉灰分 36 6.9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和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37 6.10添加脱硫剂后过量空气系数 37 效率计算 37 7.1定义式 7.2输人热量 39 输出热量 42 7.3 7. 锅炉各项热损失 44 7.5添加脱硫剂后锅炉效率 4" 7.6高温脱硝装置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56 换算到设计保证)条件下的锅炉效率 5 7.7 其他性能试验 52 8.1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52 8.2锅炉额定燕发量,燕汽压力和温度 52 8.3稳定燃烧最低燕发量和液态排渣临界燕发量 53 8.4锅炉NO排放浓度 53 8.5锅炉sO排放浓度 53 8.6空气预热器性能 54 8.7汽水系统压降 55 8.8燕汽品质 55 56 8.9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 56 试验报告 56 9.1试验背景 56 9.2锅炉主辅设备介绍 56 9.3试验目的 56 9.4试验内容 9.5测试项目,仪器设备,测点布置和测试方法 56 9.6试验数据整理 56 9.7试验结果分析 56 9.8结论 56 9.9附件 5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5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网格法等面积的划分原则及代表点的确定 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气体浓度单位换算 6 附录D(资料性附录)锅炉灰,渣比例 62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气体和灰(渣)特性 64 附录F规范性附录煤,灰和吸收剂的比热 68 附录G资料性附录燃料基质换算 69 70 附录H(资料性附录烟气中cO含量的计算方法 71 附录1规范性附录锅炉散热损失 ,+,,+ 73 参考文献
GB/T10184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184一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与GB/T10184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补充和修改了术语; 根据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修改了原标准物理量的定义和符号; 修改了锅炉效率计算公式; 修改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建议和规定; 修改了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 增加了添加脱硫剂的锅炉效率计算, 了装有高温脱硝装置的锅炉效率计算 增加了烟气中NO和sO浓度的测量项目; 增加了空气预热器性能计算部分公式 删除了制粉系统主要特性参数测定的有关内容; 删除了误差分析的有关内容; 删除了部分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测研 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谷颖,刘振琪、张富祥、吴生来、管坚、蔡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184一1988 m
GB/I10184一2015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煤、油、气(主要指天然气)和生物质燃料的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包括鉴定试验、验 收试验和常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范围如下 适用于蒸汽流量不低于35t/h,蒸汽压力不低于3.8MPa,蒸汽温度不低于440 C的电站 a 锅炉; 适用于为了其他目的(包括燃烧调整、燃料变动、设备改进等)进行的锅炉性能试验; b 燃用其他燃料的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c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性能试验以及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的性能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煤中全碗的测定方法 GB/T214 GB/T218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3286.8石灰石白云石分析方法灼烧减量的测定 GBy/T3288.9石灰石白云石分析方法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T3715 GB/T4755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8174 GB/T10410 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常量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l36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14416锅炉蒸汽的采样方法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源采样方法 GB/T16839.1 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16839.2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GB/T17357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表面温度法
GB/T10184一2015 DL/T567.3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 DL/T567.5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煤粉细度的测定 DL/T567.6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DL/T567.8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发热量的测定 DL/T567.9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元素分析 术语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电站锅炉utilityboiler,powerstationboiler 利用煤,油、气和生物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和品质的燕汽,并主要用于发 电的锅炉机组 3.1.2 锅炉机组boilerunit 锅炉本体及辅助、附属监控系统的总称 3.1.3 输入热量energimput 相应每千克固体(液体)燃料,或者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进人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所有热量 的总和,包括人炉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数值上等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脱硫剂、燃烧用空气、燃油 雾化蒸气带人的物理显热和边界内辅机设备动力能耗当量热 3.1.4 输出热量enery otpt 相应每千克或每标准立方米燃料.工质离开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的总有效热量 3.1.5 热损失heatloss 输人热量中未被有效利用的热量 3.1.6 基准温度referencetemperature 进出炉热平衡边界的物质热量起算点温度 注;本标准规定基准温度为25" 3.1.7 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maximumcontinuousrating;BMCR 锅炉燃用设计燃料,在设计的给水参数、燕汽参数及机组运行方式下,锅炉连续稳定运行所能输出 的最大过热蒸汽流量 3.1.8 额定蒸发量ratedratng 锅炉设备厂家根据汽轮机铭牌工况或汽轮机热耗率验收工况(THA)设计计算的锅炉蒸发量 3.1.9 稳定燃烧最低蒸发量 miniumeapaeitywithstable lecombustion 锅炉燃用设计燃料低负荷运行时,不投助燃燃料和不投运等离子点火装置,连续稳定燃烧所能输出 的最低过热蒸汽流量
GB/T10184一2015 注;对于液态排渣饷炉,为稳定流渣的最低蒸发量即液态排渣临界蒸发量 3.1.10 理论干空气量theoretiealairquantity 每千克固体,液体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按照化学当量比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3.1.11 理论干烟气量theoretiealfluegasquantity 每千克固体、液体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与其化学当量空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干烟气量 3.1.12 过量空气系数exeessaircoeficient 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值 3.1.13 漏风率airleakagerate 漏人锅炉某段烟道的空气质量占该烟道进口烟气质量的百分率 3.1.14 锅炉热效率boilerthermaleffieieney 输出热量与输人热量百分比 3.1.15 燃料效率fueleftieieney 输出热量与输人锅炉系统边界燃料低位发热量的百分比 3.1.16 脱硫剂desulfurizer 用于捕捉和吸收烟气中sO的添加剂 注;本标准专指石灰石 3.1.17 钙硫摩尔比Ca/sSolarratio 人炉脱硫剂中钙基含量与燃料中硫含量的摩尔比 3.1.18 般烧反应calcinatiomreactiom 脱硫剂(其主要成分为CacO.,有少量的MgCO、杂质和水)分解为Ca(O和cO,的一种吸热化学 反应 3.1.19 脱硫剂转化率desufurizercnversionrate 经过烧反应分解后的脱硫剂与进人锅炉总的脱硫剂之比 3.1.20 硫酸盐化反应surationreaetion Cao与o.,SO生成CaSO的一种放热化学反应 3.1.21 dswfurizaatimerieiensy 脱硫效率 燃料中没有以sO形式排放的硫占人炉燃料硫分的百分比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本文件 本标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和希腊字母表示,下角标均采用英文缩写
GB/T10184一2015 表1为本标准采用的符号一览表,表2为下角标说明 本标准中所采用的立方米(m'),除有特殊说明外,均为标准状态 为方便使用,本标准给出了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参见附录A 表1符号一览表 符 号 单 位 被测截面面积 m 系数 矩形截面边长 mm 飞灰比热 kJ/kgK 煤中可燃物质的比热 kJ/(kgK) 人炉煤比热 kJ/kgK 煤干燥基比热 kJ/(kgK 循环流化床锅炉散热面积修正系数 ccm 脱硫剂比热 kJ/kgK k/(kgK),k/m 燃料比热 燃油比热 kJ/(kgK 空气定压比热容 k/mK 干空气定压比热容 kJ/m'K 进人系统边界的(未经空气预热器)其他空气定压比热容 kJ/m'K 进人系统的一次风定压比热容 kJ/m'K C 基准温度下空气定压比热容 kJ/m'K 进人系统的二次风定压比热容 kJ/m'K cp我 冷却空气定压比热容 kJ/m'K -氧化碳定压比热容 cpco K 二氧化碳定压比热容 kJ/m Cp.c(O 沉降灰比热 kJ/(kg,K Cd K 烟气定压比热容 kJ/m cp 干烟气定压比热容 kl/mK Cpgd 脱硝装置进口烟气定压比热容 kJ/m'K cpe.DEN.m 脱硝装置出口烟气定压比热容 kJ/m'K Cpg.DEN.I 气体燃料定压比热容 kJ/m'K 氢气定压比热容 kJ/m'K p.H2 kJ/m'K 氮气定压比热容 CpN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氧化氮定压比热容 kJ/m'K cp.NO 氧气定压比热容 kJ/m'K Cp.(O 二氧化碗定压比热容 kJ/m'K Cp,So" kJ/m'K 按照进人系统边界的空气加权平均温度确定的水蒸气定压比热容 cpm k/kgK) 灰(渣)比热 炉渣比热 /(ke” 蒸发量 t/h 管道直径 mm 锅炉表面辐射力率 kW/m 冷却设备进口冷却水熔 k/kg Hew.n H 冷却设备出口冷却水熔 k/kg 冷渣器进口冷却水熔 k/ke H.x.m H 冷渣器出口冷却水烙 k/kg lew.sc.l 省煤器进口给水熔 H" kJ/kg .Eco.en HaRm 再热器减温器减温水烙 kJ/kg 过热器减温器减温水熔 H取.dsn kJ/kg /kg 雾化燕汽在进口参数下的熔 3 L.a.e" Hm 辅助用蒸汽熔 k/kg k/keg HI 再热器进口蒸汽熔 LRHlen HRH 再热器出口蒸汽烙 /kg 基准温度下饱和燕汽熔 k/kg H贼.t. Hs 过热器出口蒸汽烙 k/kg 饱和水熔 H. kJ/kg 空气绝对湿度 kg/kg % 空气相对湿度 hnn 气体燃料湿度 kg/m 从圆形截面中心起算的测点序号或某种燃料组分 动压测量管系数 矩形截面边长 mm 碳氢化合物中碳原子数 m1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圆形截面所需划分的等面积圆环数,矩形截面测点排数 碳氢化合物中氢原子数 猴汽压力 MPa P 系统边界内辅助设备功率 kw 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风)道静压力 Pa 声AHe"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风)道静压力 Pa pAH 空气压力 PP Pa 大气压力 p 汽水系统或管组进口静压力 MPa MPa 汽水系统或管组出口静压力 p 在大气温度下的水蒸气饱和压力 Pa O 进人系统的干空气所携带的热量 k/ke Q. 系统边界内辅助设备带人的热量 k/kg 排污水带走的热量 Q kJ/kg 锅炉最大输出热量 kJ/kg,Mw QMcR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 Q. kJ/kg 脱硫剂物理显热 k/kg Q 输人系统边界的外来热量 /kg,kJ/m 燃料物理显热 Q k/kg,kJ/mm QLm 解冻燃料用热量 /kg 脱硝装置进出口烟气热量增量 k/kg Qe Q 输人系统边界的热量总和 kJ/kg,J/m 锅炉总损失热量 Qae k/kg,kJ/m Q 人炉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kJ/kg,J/m 人炉燃料某种组分的低位发热量 kJ/kg 人炉混合燃料计算低位发热量 k/kg Q 碳氢化合物低位发热量 O k/m kJ/m 气体燃料低位发热量 石子煤低位发热量 Qmtm k/kg 除Q~Q以外的锅炉其他损失热量 k/kg,k/m Ql Qwh.山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除Qa.dl,一Q.山以外的锅炉其他损失热量 /kg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输出系统边界的有效热量 k/kg,k1/m 石子煤带走的热量 kJ/kg 锅炉额定输出热量 k/kg,Mw Q 冷渣器带走的热量 刻ke Q 雾化燕汽带人的热量 Q k/kg kJ 辅助用燕汽带走的热量 /kg 再热燕汽带走的热量 QARn k/kg Q. 过热燕汽带走的热量 k/k8 st.SH Q 进人系统边界的空气中水蒸气所携带的热量 k/kg Q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产生的排炯损失热量 k/kg,kJ/mm Qa.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产生的排烟损失热量 k/kg 干烟气带走的热量 k/kg,k/m Qaikd 烟气所含水蒸气带走的热量 kJ/kg,kJ/m Q..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产生的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 kJ/kg,kJ/m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产生的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 kJ/kg,J/m Q. Q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产生的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 k/kg,k/m"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产生的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 刻ke Q 、 O.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产生的炉散热损失热量 /kg,kJ/m kJ/lkg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产生的锅炉散热损失热量 Q. Q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产生的灰渣物理显热损失热量 k/kg,/m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产生的灰、渣物理显热损失热量 k/kg Q.d Q,A 相应每千克燃料脱硫损失热量 k/kg 外来热量与燃料低位发热量的百分比 qe 进人系统边界的(未经空气预热器其他空气质量流量 kg/h 进人系统边界的一次风质量流量 kg/h 进人系统边界的二次风质量流量 g kg/" 标准状态下干空气质量流量 kg/h 排污水质量流量 kg/h mMd 人炉燃料质量流量 kg/h 冷却空气质量流量 qm.a kg/h 进人锅炉系统边界的冷却水质量流量 kg/h gm.cw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冷渣器冷却水质量流量 kg/h 9m.cw. 人炉脱硫剂质量流量 kg/A gm.d 燃料质量流量 kg/h qm. 某种燃料组分的消耗量 kg/h,m/h qm" 省煤器进口给水质量流量 kg/h 中速磨煤机排出的石子煤的质量流量 kg/h q叫p 再热器减温器减温水质量流量 kg/h gm.p.dRH8 过热器减温器减温水质量流量 qmp.dsn kg/h 雾化蒸汽质量流量 kg/h 辅助用燕汽质量流量 kg/h /m.L.% 再热器进口蒸汽质量流量 kg/h gm.LR 再热器出口蒸汽质量流量 kg/h m.t.RILl 过热器出口蒸汽质量流量 kg/h gm.LsHHL 锅炉其他热损失 goeh 热效率计算锅炉其他热损失 % ga 添加脱硫剂后除ga 一giL以外的锅炉其他热损失 qothds 空气体积流量 nm'/Ah g 标准状态下空气体积流量 m'/h % 排姻热损失 d2 0K 添加脱硫剂后排姻热损失 % 热效率计算排热损失 ga. %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添加脱硫剂后气体未完热全燃烧热损失 q3,de % 热效率计算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g3 %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9 % 添加脱硫剂后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gde 热效率计算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炉散热损失 % 最大出力下的炉散热损失 g5.R % 添加脱硫剂后锅炉散热损失 qa,de 0K 热效率计算锅炉散热损失 g5.0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 灰,渣物理显热损失 96 添加脱硫剂后灰、渣物理显热损失 % g6. % 热效率计算灰,渣物理显热损失 q6. 添加脱硫剂后脱硫热损失 % q,de" 圆形截面半径 mm 钙硫摩尔比 rc/s 测渊点距圆形截面中心的距岗 mm T K 工质温度 蒸汽温度 空气温度 设计的保证的)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 t.AHend 实渊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 aAL.ene 进人系统边界的(未经空气预热器)其他空气温度 t.o 进人系统的空气加权平均温度 进人系统的一次风温度 进人系统的二次风温度 飞灰温度 煤的温度 设备进口冷却空气温度 设备出口冷却空气温度 进人系统边界的脱硫剂温度 lde 进人系统边界的燃料温度 实测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温度 ig,A,enn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 tA 实测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 经无空气泄漏修正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 AH间rn 换算到设计的(保证的)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下的排炯温度 axa就a换算到设计的(保证的)给水温度下的排炯温度 脱硝装置进口烟气温度 脱硝装置出口烟气温度 ls,IEN 省煤器进口烟气温度 le.Ecu.em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 g.Col 设计的保证的)给水温度 tw.,d 实测给水温度 'w,m 沉降灰温度 t 基准温度 lm 灰(渣)温度 炉渣温度 实际送人炉内的干空气量 V m'/kg V.4 添加脱硫剂后的人炉干空气量 m/kg V 理论干空气量 m'/kg V'edl V 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m/kg adh.e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m'/kg V%dh.ew.le V.a 燃用气体燃料的理论干空气量 m'/m 根据每千克或每立方米燃料实际燃烧掉的碳计算的二氧化碳体积 m'/kgm/m cg Vco,.chd山g 根据每千克添加脱硫剂的燃料实际燃烧掉的碳计算的二氧化碳体积 nm'/kg Ved 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干烟气体积 m'/kg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燃烧生成的空气预热器出口处的干烟气体积 ViedAHl m'/kgm'/m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空气预热器出口处的干烟气体积 m'/kg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干烟气体积 V m'/kg ig.d,des Vaan 脱硝装置进口烟气量 m'/kg I.DEN,e V 脱硝装置出口烟气量 m'/kg igDEN Ved 理论干烟气量 m'/kg 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Vgdh.et m'/kg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m'/kg eh.C 气体燃料的理论干烟气量 Vkdlha8 m'/m 每千克(标准立方米)燃料燃烧生成的空气预热器出口处的烟气中水燕气体积 nm/kg,m/m wA 添加脱硫剂后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空气预热器出口处的烟气中水燕蒸气体积 m'/kg 被测截面空气流速 m/s % 飞灰占燃料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w' % 空气干燥基灰分的质量分数 w'd %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灰分的质量分数 e'a.n 10o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号 单 符 位 % 人炉煤(干燥基)中灰分的质量分数 wxd %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剂灰分的质量分数 ww点 % 气体燃料中灰分的质量分数 we % 添加脱硫剂后,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灰分的质量分数 w aSt0.de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元素碳的质量分数 % c. 飞灰中可燃物的质量分数 % T'e.as % 实际燃烧掉的碳占人妒燃料的质量分数 U'e.b 添加脱硫剂后实际燃烧掉的碳占人炉燃料的质量分数 eeh.de8 % 气体燃料中元素碳的质量分数 wc 沉降灰中可燃物的质量分数 % wem 灰渣平均可燃物的质量分数 % % 炉渣中可燃物的质量分数 % 脱硫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we'caco.de %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剂未分解的碳酸钙质量分数 wcadonl %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剂缎烧反应后未发生硫酸盐化反应的氧化钙质量分数 wcen % 7wcs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后生成的硫股钙质量分数 % 某种燃料消耗量占总燃料消耗量的质量分数 w % 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质量分数 wA %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质量分数 u'e.AHH.N % 修正的理论干烟气质量流量分数 wg,d,th,.e 呱 wHa的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元素氢的质量分数 % 气体燃料中元素氢的质量分数 wH % 人炉燃料(空气干燥基)中水分质量分数 wlma"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 Te 脱硫剂中水分质量分数 % wm,d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元素氮的质量分数 % % 气体燃料中元素氮的质量分数 w'N,8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元素氧的质量分数 7.nt 气体燃料中元素氧的质量分数 wo % 沉降灰占燃料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w % Zw 炉渣占燃料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 人炉燃料(收到基)中元素硫的质量分数 w's % 气体燃料中元素硫的质量分数 Zw's 11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单 位 人炉煤(收到基)中挥发分质量分数 6 w,m 人炉煤(干燥无灰基)中挥发分质量分数 % Ze,da % 气体燃料中水蒸气的质量分数 uwwa 过量空气系数 修正的空气预热器进口过量空气系数 修正的空气预热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aAHlk.m" 修正的过量空气系数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过量空气系数 an,ee 锅炉表面辐射率系数 Pa,MPa 压差 Ap Apm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风)道静压差 P % 锅炉燃料效率,锅炉效率 碳酸钙分解率 % 7cacO.dlee 添加脱碗剂后锅炉效率 ) 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 % nA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 7ig,AH % 添加脱硫剂后炉内脱硫效率 p K 炉热效率 % 系统边界内辅助设备总的传动效率 ir,aur 空气密度 kg/m 干空气密度 kg/mm p .d 进人系统边界的(未经空气预热器)其他空气密度 kg/m pa.ol 进人系统边界的一次风密度 kg/mm 基准温度下空气密度 kg/m 进人系统边界的二次风密度 kg/m 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 kg/mm 烟气中飞灰质量浓度 g/m 气体燃料中灰的质量浓度 pa g/m 烟气中碳的质量浓度 g/m pc,g 12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符 号 位 单 空气预热器进口姻气密度 kg/mm P.AHn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密度 kg/m pig.AH.le 按修正理论烟气量计算的干烟气密度 kg/m 标准状态下烟气密度 kg/m pg 标准状态下气体燃料的密度 kg/m pg 烟气中实测的No,质量浓度 mg/m pNr,m 换算到过量空气系数为1.4时的NO质量浓度 mg/m" pN.n 烟气中实测的SO.质量浓度 ps0,m mg/m” 换算到过量空气系数为1.4时的so质量浓度 pag mg/m" 干烟气中CH的体积分数 % 9clR.d 干烟气中CH,,的体积分数 % 9cH E.d % 气体燃料中碳氢化合物体积分数 P心mHn.,的 烟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 9cog 0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 Pco.gd 气体燃料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 % fn % 空气预热器进口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pcOg;.A" 空气预热器出口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K 9co2.A. % 烟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c2.g % 干烟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posd % 气体燃料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9cog % 干烟气中氢气体积分数 9H2..d 气体燃料中氢气体积分数 % 9H % 气体燃料中碗化氢体积分数 PHse 姻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 9N2.g 干烟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 9N,. % 9N 气体燃料中氮气体积分数 烟气中一氧化氮体积分数 9N.g % 干烟气中一氧化氮体积分数 9Nolg., % 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9o.g % 干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pop,秘d K 气体燃料中氧气体积分数 90 13
GB/T10184一2015 表1(续》 号 单 符 位 烟气中二氧化碗体积分数 Psy, % 干烟气中二氧化硫体积分数 g红" % 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夕 % 气体燃料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pw 表2角标说明 角 标 说明 空 绝对的 ab 附加的,空气干燥基 ad 人炉燃料,收到基 ar 灰分,飞灰,渣,杂质 as 大气、环境的,雾化 at 辅助的 aux AH 空气预热器 燃烧 bd 排污水 元素碳 计算的,煤,可燃物,燃料 冷却风 ca 修正的 cw 冷却水 干的,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daf 已分解的 dec DEN 脱硝装置 des 脱硫、脱硫剂 dRH 再热器减温器 过热器减温器 dSH 进口截面 en :co 省煤器 燃料 烟气 燃油 fo 八心
GB/T10184一2015 表2(续》 角 标 说明 w 给水 气体燃料 热,能 组分,序号 im 解冻 进人系统边界 in 泄漏 lg loss 总的热损失 出口截面 lv 质量,平均的,实测的,水分 mm 低位发热量 net nl 无空气泄漏 其他的 oth 输出系统边界 out 定压的,一次的 沉降灰 pd 石子煤 pr 额定 基准的,相对的 循环灰 ree 灰渣 rs RH 再热,再热需 炉渣,二次的 饱和的 sat SC 冷渣器 减温水 sp 燕汽,标准状态 st H 过热,过热器 热力的 理论的 ttl 15
GB/T10184一2015 表2(续》 角 标 说明 to 总的,混合的 传动的 tr 未分解的 ud 未测量的 um 体积,挥发分 水,水分,风 加权平均 wm 水蒸气 wv 辅助机械 试验项目和要求 4.1试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项目的试验和测量方法 a)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b锅炉额定燕发量 锅炉效率 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及漏风率; 锅炉稳定燃烧最低蒸发量 保证额定燕汽温度的锅炉燕发量范围; 锅炉汽水系统压降; g 锅炉风烟系统压降; h 锅炉燕汽品质; 锅炉NO排放浓度; 锅炉SO排放浓度 4.2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 根据锅炉燃烧方式以及所用燃料种类,本标准规定的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见图1至图5,其中 图1为热平衡图 锅炉机组热平衡系统边界内设备包括:带循环泵的汽水系统、带磨煤机的制粉系统、 燃烧设备、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烟气再循环风机及冷渣器(冷渣水热量有效利用)等 暖风器,送风 机、引风机.冷一次风机、高压流化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冷却水泵、油加热器、脱硫剂供给系统、供 氨系统等为系统外设备 图2为典型的火床锅炉;图3为典型的煤粉锅炉;图4为典型的燃油、燃气锅 炉;图5为典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也可更改上述系统界限,但应修改相应的测试项目和计算方法 16
GB/T10184一2015 入炉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输 燃科的物理显热 燃烧用空气的物理显热 失 边 系统内辅助设备带入的热量 男 的 燃油劣化蒸汽带入系统的热量 量 脱硫剂的物理显热 过热燕汽带走的热最 辅助用燕汽与排污的热量 锅 减温水与循环泵注水的热量 给水的热量 再热熬汽带走的热量 再热器减温水的热景 再热器进口燕汽的热量 冷渣器出口工质的热量 冷渣器进口工质的热量 冷渣器 排烟损失热量 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最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放 鹊炉散热损失热量 灰迹物理显热损失热量 脱硫剂般烧、硫股盐化损失热 其他损失热量 图1电站锅炉热量平衡图 17
GB/T10184?2015 ?? ?? ?? ?ú F - ? ? ? η ú ?? -η ? ? ??? ? ?úkwh ?2??()? 18
GB/T10184?2015 F m ? ?? [? ò ? ? t 19
GB/T10184?2015 ? ? s ? ?2 ?? ?? ? ?? Χ W 20
GB/T10184?2015 ? ? ?? ? ? ??? M 21
GB/T10184一2015 4.3试验前应达成的协议 试验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如下 试验目的与试验项目; a 试验单位职责范围 b) e)试验燃料特性及其允许变化范围 d)脱硫剂特性及其允许变化范围 试验项目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锅炉效率计算中,不测量项目的热损失给定值; 试验测试项目、,测点位置及数量 燃料,脱硫剂,飞灰、,炉渣、烟气、汽、水等的取样方法及进行有关分析的实验室; 试验用仪器及其技术参数和检定单位; 设备状态及试验期间的运行方式,包括辅助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投运方式; 试验期间锅炉主要参数允许波动范围(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测试前工况的稳定时间和测量持续时间 特殊工况及异常情况的处理,试验数据的取舍 m 试验原始记录和燃料、,脱硫剂、飞灰,炉渣样的处置; n -个灰、渣收集点之间灰渣量的分配比例(灰渣百分比)或测量(计算)方法; 各 o 重复性试验工况之间的允许偏差; p q将测试结果修正到保证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当设备由不同供货(制造)单位共同提供时,对有关设备性能分担的责任; r 试验原始记录的保存单位 其他在本标准内的未尽事宜 试验大纲 4.4 试验大纲由试验负责单位编写,并经试验各方认可,内容至少应包括 试验目的; a) 试验条件及要求 b) e)试验内容; d 测试项目、仪器设备、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e)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f)试验人员及组织; g 试验日程及计划 4.5试验条件 试验前,应具备如下条件 a)所有参与试验的仪表仪器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b 具有足够的、符合试验规定的燃料和脱硫剂; 锅炉机组无明显泄漏,主、辅机能正常运转并满足试验要求 c) 所有受热面在开始试验前均保持正常运行时的清洁度; d 锅炉机组与其他非试验系统完成隔离 e) 4.6机组稳定时间 4.6.1试验前,机组应连续正常运行3d以上 测量前锅炉在试验负荷及条件下稳定运行时间应不少 22
GB/T10184一2015 于2h 对于添加脱硫剂的锅炉,应在脱硫剂投人量和sO排放浓度达到稳定后2h,方可开始试验 4.6.2测试过程中,锅炉蒸发量及蒸汽参数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见表3 表3锅炉蒸汽参数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测量项目 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D>2008t/1h 士1.0% 950t/h18.5MPa 士1.0% 燕汽压力!" 9.8MPaGB/T10184一2015 表5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 测量和取样对象 测量或取样时间间隔 蒸汽流量、压力温度 5min15minm 给水流量,压力,温度 5min~15min 空气压力、温度,烟气压力,温度 5min15min 烟气成分 5min15min 环境压力,温度 10min一20min"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30min 飞灰 每个工况每个取样点至少取样2次 炉渣 15min一30min 积算表 试验起,止时记测1次;试验中每小时记测1次 其他次要参数 15min一30min 4.8.2大修前后等常规试验持续时间可适当调整,但不应小于2h 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参 照表5 4.8.3试验工况开始直至结束,过热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给水压力和温度,锅 简水位,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压和床温,燃料量,吸收剂流量,制粉系统投运方式 等,应保持一致和稳定 4.8.4测试期间不允许进行干扰试验工况的任何操作,如定期排污,吹灰、打渣及火床锅炉清炉,燃料 层调整等 4.9试验记录 4.9.1锅炉机组的运行状况与规定条件的任何偏离和试验期间的调整,均应做好记录,并注明发生的 时间和见证人 4.9.2试验数据应全部记录于专用表格中 4.9.3试验记录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a)试验名称 b) 工况编号; e)试验日期 试验开始与结束时间 d 测量时间、内容与数据; 测试仪器; 记录人、计算人及负责人 g 4.10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4.10.1在试验过程中或整理试验结果时,如果发现记测到的数据中有严重异常,应考虑将此试验工况 舍弃;如果受影响的部分是在试验的开头或结尾,且扣除异常情况后的有效测试时间符合表4要求,则 可舍弃异常部分的数据;如有必要,应重做该试验工况 4.10.2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试验工况应作废: 试验燃料特性或吸收剂特性超出事先规定的变化范围; a 24
GB/T10184一2015 蒸发量或蒸汽参数波动超出试验规定的范围; b 某一个主要测量项目的试验数据有1/3以上出现异常或矛盾 4.11 锅炉效率试验 4.11.1锅炉效率试验有两种方法,即输人-输出热量法和热损失法,对于大型锅炉推荐采用热损失法 4.11.2进行鉴定和验收试验时,在所要求的负荷下至少应做两次试验 若两次试验结果超过预先商 定的平行试验之间的允许偏差,则需要做重复性试验 直到有两次试验的结果落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 试验结果为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 测试项目、仪器和测试方法 5.1 主要测量项目 鉴定和验收试验主要测量项目见表6 表6锅炉鉴定和验收试验主要测量项目 序 号 名 称 说明 锅炉效率(含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输人-输出热量法; 燃料量 燃料发热量及工业分析 2 进人系统的燃料和空气温度 过热蒸汽.再热燕汽及其他用途燕汽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给水和减温水流量、压力和温度 外来雾化蒸汽和热源的工质流量、压力和温度 6 泄漏与排污流量 如果存在 8 锅筒内压力及水位 热损失法: 燃料量及脱硫剂量 燃料分析 脱硫剂分析 3 燃油雾化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 5)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成分 6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温度 省煤器出口烟气成分 如装有高温脱硝装置时 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 如装有高温脱硝装置时 8 进人系统边界的燃料和空气温度 10 大气干,湿球温度和压力 11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量 如果可测量 25
GB/T10184一2015 表6(续》 号 明 名 称 说 12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温度 13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 14 飞灰、沉降灰和炉渣中钙、碳酸盐(以cCO计)含量 石子煤量及发热量 15 如有需要 6 辅助设备功率消耗 系统边界内有关设备 其他试验项目 锅炉蒸汽参数(包括最大连续燕发量、稳定燃烧最低燕发量). 燃料量 燃料发热量及工业分析 2 过热燕汽流量、压力和温度 3 再热器进、出口燕汽压力和温度 4 给水和减温水流量、压力和温度 6 泄漏和排污流量 如果存在 锅筒压力及水位 汽水系统压降 过热燕汽流量,压力和温度 再热器进、出口燕汽压力和温度 3) 给水流量、压力和温度 锅筒压力 风烟系统压降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一次风道静压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二次风道静压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静压 其他有关的烟风道静压 如果需要 燕汽品质 过热燕汽中sio和N'浓度 2) 给水中SiO和Na浓度 炉水中sio和Na'浓度 3 饱和蒸汽中sio和N'浓度 NO,SO排放浓度 排烟中o含量 排烟中No含量 2 排烟中sO含量 3 26

了解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4-2015

电站锅炉是电力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网的供电安全。为了确保电站锅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性能试验以评估其运行质量和效率。《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4-201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该标准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 试验前的准备:清洗、校核、检查等。
  • 试验过程的控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加热、保温、加压等操作。
  •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对试验过程中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
  • 试验后的分析与评估:根据试验数据对锅炉的热效率、燃烧效率、排放等指标进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仅适用于各类电站锅炉的性能试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锅炉。同时,试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和安全等因素,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总之,《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4-2015》是电力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标准,对于保障电站锅炉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全面掌握该标准的内容,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电站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和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类似的标准

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的编号:GB/T8650-2015。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共有32页,发布于2016-11-01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2137-2015。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6-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