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418-2017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Domesticsanitaryinsecticide—Electrothermalvaporizingliqui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的编号:GB/T18418-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共有17页,发布于2018-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100.10
  • 实施日期2018-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1.32M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国家标准 GB/T18418一2017 代替GB/T184182009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Domesticsanitaryinsectieide一Eleetrothermalvaporizingliquid 2017-12-29发布 201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8418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418一2009《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液体蚊香》 与GB/T18418一2009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测试角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09年版的3.1); 删除了吸液芯棒直径的要求和试验方法(2009年版的4.2.3.1,5.2.3); 修改了感官(见4.3,2009年版的4.2.2) 修改了密闭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5.4,2009年版的4.3,5.3); 修改了挥发速率测试条件(见5.6.1,2009年版的5.5.l)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使用说明见7.5,2009年版的7.5); -修改了电加热器要求和测试方法(见附录A,209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彩虹日化有限公司、温州原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雄正电器股 份有限公司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广州超威日化股份有限 公司、温州市大电器有限公司、国家家用杀虫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猫神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柳州 华力家庭品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凯中有限公司,河北康达有限公司,浙 江蓝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山峰日化有限公司、厦门市胜伟达工贸有限公 司、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浙江正点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和、柏坤、陈大为、黄东海、廖国栋、王昕瑶、刘庆刚、林为国、层许超、 秦孝明、韦金城、高少伟,林彬、张启贵,吴加木、霍天雄、张海莲、吴智福,吴雪君、朱宏伟、魏晓英、 宫宝利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418一2001,GB/T184182009.
GB/T18418一2017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包括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将可吸性芯棒放置在装有药液的瓶中,经配套使用的电加热器加热后,以气态作用于 蚊虫,起到驱(灭)蚊虫效果的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81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挥发器特殊要求 GB24330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试角testingcorner 能使被测样品处于无强制对流空气作用的装置 3.2 工作温度(辐射温度uperatingtmperture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加热器发热圈内中心的稳定温度 3.3 挥发速率vaporizationrate V 在明示持效期内一半时间的药液剩余量与明示净含量的比值和剩余药液的有效成分与明示有效成 分的比值
GB/T18418一2017 要求 4.1通则 有效成分使用要求、毒理,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许波动范围、药效、热贮稳定性、电热蚊香液最低持效 期、电热蚊香液净含量应符合GB24330中的规定 4.2结构和尺寸 4.2.1药液瓶应由瓶体、药液、吸液芯棒、瓶塞、瓶盖等组成 4.2.2带有螺纹的药液瓶口径的外螺纹尺寸;螺纹外径D为24.5-".amm,螺距1为2.5mm,螺纹宽度 A为1.25mm,螺纹高度h大于0.95 mm 4.3感官 4.3.1同一产品可为无味型或多种香型,其香型应与明示香型相符合 药液应澄清,无絮状,无分层、无结晶、无沉淀 4.3.2 4.3.3正常使用时应无明显烟雾及异味 4.4密闭性 药液瓶经5.4试验后,瓶体外部应无药液外溢 4.5自由跌落 药液瓶经5.5试验后,瓶体外部应无药液外溢,瓶体无破损,芯棒不断裂 4.6挥发速率 连续使用至明示时间的一半时,测试其剩余药液量不低于明示净含量的30%,剩余药液有效成分 含量不得低于明示含量的80% 4.7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技术要求见附录A 试验方法 S 5.1通则 有效成分使用要求、毒理,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许波动范围、药效,热贮稳定性、电热蚊香液最低持效 期电热蚊香液净含量按GB24330中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5.2结构和尺寸 5.2.1目测 5.2.2尺寸药液瓶口的外螺纹口径尺寸,用工具显微镜或专用螺纹环规测量
GB/T18418一2017 5.3感官 药液在通电加热后,用目测和嗅觉判断 5.4密闭性 将药液瓶盖旋紧置于平面上倒置24h后,再平置2h,目测 5.5自由跌落 将药液瓶盖旋紧,于300mm高度,底面三次、侧面三次分别自由跌落于硬质地面 5.6挥发速率 5.6.1测试条件 室温(23士3)C,湿度;(65士15)% 5.6.2操作步骤 按说明书操作,将蚊香液与配套的加热器组装好,电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加热并开始计时,当加热 至明示时间的一半时停止加热 剩余药液量按GB24330中规定的电热蚊香液净含量方法测试为m2 有效成分含量按GB24330中电热蚊香液有效成分含量测试方法测试" m 药液的挥发速率按式(1)计算 72 V ×100% 药液 l1 有效成分的挥发速率按式(2)计算 1 ×100% V, r有效成分 1 式中: V 药液挥发速率,%; r药液 V 有效成分的挥发速率,% r有效成分 明示的净含量,单位为毫升或克(mL或g); m 明示时间一半时净含量,单位为毫升或克(ml或g); m2 明示有效成分含量,% ms 明示时间 一半时有效成分含量,% 71 5.7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按附录A方法测试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产品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 有使用说明和检验合格标识
GB/T18418一2017 6.2出厂检验 6.2.1药液及药液瓶的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采用GB/T2828.1一2012特殊检查水平S-2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验项目、要求、 试验方法、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1 表1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接收质量限AQL值 结构和尺寸 4.2 5.2 l0 感官 4.3 5.3 闭性 6.5 4,4 5,4 6.2.2电加热器的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采用GB/T2828.1一2012特殊检查水平S-2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验项目、要求、 试验方法、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2 表2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接收质量限AQL值 外观 A.1.l A.2. 10 电加热器工作温度 A.l.2 A.2.2 6.5 辐射温度)及偏差 标志和说明 A.1.4 A.2.4 1.0 电气强度 A.1.9 A.2.9 .0 指示装置 A.2.17 6.5 A.l.17 6.3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对批量产品进行抽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d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fD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药液及药液瓶的型式检验采用GB/T2829一2002判别水平I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检验项目,要 求、试验方法、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及判定数组见表3 型式检验出现一项不合格即综合 判定为不合格
GB/T18418一2017 表3 判定数组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样本大小 RQL Re AG 结构和尺寸 4.2 5.2 感官 4.3 5.3 80 密闭性 4,4 5,4 自由跌落 4.5 5.5 挥发速率 4.6 65 5.6 6.3.3有效成分使用要求、毒理、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许波动范围、药效,热贮稳定性应符合GB24330中 规定,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6.3.4电加热器的型式检验采用GB/T2829-2002判别水平I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检验项目、要求、试 验方法、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及判定数组见表4 型式检验出现一项不合格即综合判定 为不合格(安全性能指标,应在一个器具上进行,此器具应经受所有有关的试验,但A.1.12,A.1.15的试 验可在另外单独试样上进行) 表4 判定数组 序号 RQL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样本大小 Re Ac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A.1.4 A.2. 输人功率和电流 A.l.5 A.2.5 发热 A.2.6 A.1.6 A.2.7 泄漏电流 A.1.7 电气强度 A.1.8 A.2.8 非正常工作 A.1.10 A.2.10 机械强度 A.1.11 A.2.11 80 内部布线 A.l.12 A.2.12 A. 螺钉和连接 l.13 A.2.13 A.2.14 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插头 A.l.l4 l0 11 A.2.15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 A.l.15 12 A.1.16 A.2.16 耐热 13 标志和说明 A.1.18 A,2.18 14 外观 A.1.l A.2.1 15 A.1.3 电压波动性 A.2.3 80 16 耐久性 A.1.9 A.2.9 17 指示装置 A.l. A.2.17 6.3.5电加热器工作温度(辐射温度)及偏差型式检验采用二次抽样方案,一次抽样样本数为4个,有 1个样本不合格判定为合格,有3个样本不合格判定为不合格,如果有2个样本不合格启动二次抽样,
GB/T18418一2017 二次抽样样本数为4个,允许有1个样本不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 7.1标志 7.1.1产品或包装上应有以下中文内容: 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厂厂名、厂址; a b 有效成分及含量;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d 生产日期、产品批号和有效期;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标识; 型号或规格; 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 g 农药生产批推文件号或生产许可证g" h 毒性标识; 注意事项(如注意远离儿童,不得在高温、明火处存放等). k 电热蚊香液的净含量; 电热蚊香液最低持效期; 特殊规格的导线长度需明示 m 7.1.2产品包装箱上应有以下中文内容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a 品名、规格 b 数量 e 毛重 d 生产厂厂名、厂址; e 外形尺寸;长×宽×高(em); fD) 注意事项;“小心轻放”“切勿受潮”“切勿重压”等文字或储运图示标志; 9 h)生产日期或批号 7.2包装 包装应牢固,无破损,能防潮,防震 7.3运输 产品运输时要轻取轻放,防止剧烈震动、日晒、雨淋和重压 7.4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得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在上述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不少 于两年 7.5使用说明 产品应有使用说明
GB/T18418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电加热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A.1要求 A.1.1外观 A.1.1.1塑料件不得有明显塑性缺陷及翘曲变形,裂纹,划痕毛刺 A.1.1.2电加热器各零部件组装配合牢固,紧固件不得松动 金属部件不得有锈斑 A.1.1.3 A.1.2电加热器工作温度(辐射温度)及偏差 电加热器的工作温度(辐射温度)由生产企业自定,应在器具或包装上明示,温度偏差为士7C A.1.3电压波动特性 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士10%范围内变动,应不影响正常使用 A.1.4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 A.1.5输入功率和电流 输人功率不大于25w的器具在额定电压且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其输人功率或工作电流对其额定 输人功率或额定电流的偏差不应大于十20% A.1.6发热 A.1.6.1电加热器外壳手握持部分的表面温升不应超过50K A.1.6.2对于直接插人电源插座的器具,器具电源插座附近表面的温升不应超过40K A.1.7泄漏电流 A.1.7.1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0.25mA A.1.7.2潮态泄漏电流<0.25mA A.1.8电气强度 电加热器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不发生击穿现象 不同试验 施加的电压值如下: 冷态电气强度;3000V; a b)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3000V 潮态电气强度:3000V c A.1.9耐久性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施加1.1倍额定电压,经试验后应符合A.1.2A.1.6、A.1.7,A.l.8的要求,同时
GB/T18418一2017 不得有影响正常使用的明显变形损坏 A.1.10非正常工作 器具的结构,应可消除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导致的火灾危险、有损安全或电击防护的机械性损坏 A.1.11机械强度 A.1.11.1跌落 A.1.11.1.1带线的电加热器经自由跌落应按A.2.l1.1.1试验后能正常使用,器具无损坏并应符合 A.1.4,A.1.8、A.1.15的要求 A.1.11.1.2直接插人电源插座的器具应按A.2.l1.1.2试验,器具无损坏并应符合A.1.4、A.l.8,A.1.15 要求的损坏 A.1.11.2冲击 器具经A.2.12.2试验后,仍能正常使用,并符合A.l.4,A.1.7、A.l.8、A.1.15的要求 A.1.11.3结构 产品应为类电器结构,并符合GB4706.81-2014第22章有关要求 A.1.12内部布线 A.1.12.1应符合GB4706.12005第23章的规定 A.1.12.2经A.2.14.2试验后器具应符合A.1.5和A.1.17的要求并且电器连接不应松动 A.1.13螺钉和连接 应符合GB4706.1-2005第28章的规定 A.1.14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插头 A.1.14.1电源线 A.1.14.1.1带电源线的电加热器,其2000mm以内导线标称截面积应不小于0.5nmm,1000mm以 内特殊规格的产品长度需明示,其长度不应小于明示值 A.1.14.1.2电源线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强制性认证的要求 A.1.14.2电源线拉力 电源线应有防止从电加热器拉脱的固定装置,并能承受30N的拉力试验25次,试验期间,电源线 不应损坏;试验后,电源线的纵向位移不得超过2mm,接线端子处不应有明显的张力 A.1.14.3电源线抗弯曲 A.1.14.3.1对于无卷线盘的电加热器应进行电源线抗弯曲试验 A.1.14.3.2电源线进人器具人口处,经受1万次的抗弯曲试验,试验后绝缘体不能损坏,护套不脱落, 铜芯线断股不得超过10% A.1.14.4插头 插头选用应符合GB/T1002和GB/T2099.1规定的不可重接插头
GB/T18418一2017 A.1.15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 A.1.15.1电加热器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以及带电部件与其易触及表面之间的加强绝缘的电气 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 单位为毫米 部位 电气间阶 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 2.0 2.0 3.5 带电部件与其易触及表面之间 5.0 A.1.15.2附加绝缘与加强绝缘应具有足够的厚度,或具有足够的层数,以经受器具在使用中可能出现 的电气应力 A.1.16耐热 外壳要有足够的耐热性,通过球压试验后,其压痕直径应不大于2n mm A.1.17指示装置 电加热器应有电源接通的指示装置 A.1.18标志和说明 A.1.18.1 器具应有含下述内容的标志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单位为伏(V); a 电源性质的符号,标有额定频率的除外; b 额定输人功率,单位为瓦(w)或额定电流,单位为安(A); c 制造商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商标或识别标志; d 器具名称,型号或系列号; e 类结构的符号(仅限类电器) 防水等级的IP代码,IPXO不标出 8 A.1.18.2产品包装上有如下内容 当使用符号时,应使用GB4706.1一2005中7.6规定的符号 a 使用说明书应随器具一起提供,以保证器具能安全使用 b 带有电源软线的器具应按GB4706.1一2005中7.12.5的要求给予说明 c 使用说明和本标准要求的其他内容,应使用国家的官方语言文字写出 d 本标准所要求的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耐用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述内容;器具只能使用推荐的挥发介质,使用其他介质可能会产生毒性或 者火灾 使用时不应触及器具挥发介质的热表面 A.2试验方法 A.2.1外观 用目测和手感检查
GB/T18418一2017 A.2.2电加热器工作温度(辐射温度)及偏差 A.2.2.1测试条件:在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65士15)%,无外界气流的测试角内进行 A.2.2.2仪器名称;电热蚊香液加热器温度测试仪 A.2.2.3仪器精度:士0.5(分辨率不小于0.1C). 测温范围:0C200C A.2.2.5 专用测头:专用铂电阻温度计 A.2.2.6测温探头;红外测温探头 A.2.2.7测试步骤;包括方法一和方法二 方法 螺口式电加热器;将测温瓶(见图A.1)旋人被测电加热器,转动调整钮(5),使测温头(1 上平面和电加热器加热圈上平面为同一高度(用专用挡板见图A.2),定位,再摆动调整钮 5),使测温头位置在电加热器加热圈中心,调整好后,放在支架板上将测温头引线连接在 支架接线柱(3)上并紧固,连接测量仪表及被测电加热器电源,并打开开关,将整个测温系 统放人测试角内,充分加热1h待温度稳定后读数 单位为毫米 M2.52.5X 5 说明: 测温头 -测温瓶; 支架接线柱; 支架连接线 -调整钮; -铂电阻温度计引线; 支架 图A.1测温瓶及支架 10
GB/T18418一2017 单位为毫米 图A.2专用挡板 托盘式电加热器;在托盘底部中心开孔,孔的尺寸约p25mm,以通过连接线及调整钮操 作方便为准,测温瓶选用托盘式测温瓶,测试方法同螺口式 b)方法二 1 测温瓶调节;将测温瓶(见图A.3)旋人待测加热器,转动测温瓶调整钮(2),使专用红外测 温探头(1)上平面和加热器加热圈上平面为同一高度,再摆动调整钮(2),使专用红外测温 探头(1)在加热器加热圈中心 高度校验:将调节好的测温瓶;放人电热蚊香液加热器测温仪(见图A.4)的高度测试座 (3)上;手动按参数设置屏(6)的“高度校验键”对测试高度进行校验距离设置为 25士2mm);手动按参数设置屏(6)的“保存键”保存 温度测试:将调节好的测温瓶旋人待测加热器;放人电热蚊香液加热器测温仪的测温座 (4)上,加热器充分加热1h后,手动按下“启动按钮”进行温度测试,加热器温度稳定后自 动记录显示在温度显示仪(7)上 11
GB/T18418一2017 单位为毫米 M24.5x2.5 说明 专用红外测温探头(黑体,感温头); -调整钮 图A.3红外测温瓶 说明 -高度测试探头; 待测加热器; 参数设置屏; 红外测温仪 -高度测试座; 温度显示仪 测温座; 图A.4电热蚊香液加热器测温仪 12
GB/T18418一2017 A.2.2.8电加热器工作温度(辐射温度)及偏差的仲裁按方法二进行检验 A.2.3电压波动特性 在环境温度为(23士2)C,相对湿度(65士15)%调节电压分别在额定电压士10%二个电压值上器 具仍能正常使用 A.2.4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按GB4706.1一2005第8章有关要求方法进行 A.2.5输入功率和电流 按GB4706,.81一2014中l0.1,10.2有关要求方法进行 A.2.6发热 施加1.06倍额定电压,连续通电2h,测量电加热器外壳手握持部分表面温升值,测试按 GB4706.12005第11章要求的方法进行 泄漏电流 A.2.7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A..2.7.1 按GB4706.1-2005第13章有关方法进行 测试电压取额定值的1.06倍 A.2.7.2潮态泄漏电流 按GB4706.1一2005中15.3和16.2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测试电压取额定值的1.06倍 A.2.8电气强度 A.2.8.1冷态电气强度 按GB4706.1I一2005中l6.3的条件和方法进行 试验置定电流为100mA A.2.8.2工作温度下的电气强度 按GB4706.1-2005中13.3有关方法进行 试验置定电流为100mA A.2.8.3潮态电气强度 按GB4706.1一2005中15.3和16.3的条件和方法进行,试验置定电流为100mA A.2.9耐久性 施加1.1倍额定电压,以通电25min,断电5mir n的工作周期进行试验,共进行100个周期 A.2.10非正常工作 按GB4706,.81-2014中第19章的规定方法进行 A.2.11机械强度 A.2.11.1跌落 A.2.11.1.1按GB/T2423.8一1995中规定方法进行,选取高度为500mm,正面、侧面跌落次数各为 13
GB/T18418一2017 二次 A.2.11.1.2试验在一台新的器具上进行,用一台新器具按GB/T2423.8一1995规定方法2进行跌落 试验 跌落次数:器具质量大于250g时50次;其他器具100次 A.2.11.2冲击 按GB4706.1一2005第21章的规定方法进行 A.2.11.3结构 按GB4706.81一2014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A.2.12内部布线 A.2.12.1按GB4706.1一2005第2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直接插人电源插座并可以沿插座方向转动的器具应经受下述试验,可沿逆时针和顺时针方 A.2.12.2 向转动的移动部件按器具结构对插座允许的最大角度转动,以10r/min的速度转动100次 A.2.13螺钉和连接 按GB4706.12005第2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A.2.14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插头 A.2.14.1电源线尺寸 长度用钢卷尺测量,由电源软线或护套进人器具的那一点至插头人口处 A.2.14.1.1 A.2.14.1.2目测是否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材料 A.2.14.2电源线 按GB4706.1-2005中25.7有关方法检测 A.2.14.3电源线拉力 按GB4706.1一2005中25.15规定进行 A.2.14.4电源线抗弯曲 按GB4706.1l一2005中25.14规定进行 A.2.14.5插头 按GB/T1002和GB/T2099.1中有关规定进行 A.2.15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 按GB4706.1一2005中第29章规定的方法测量 A.2.16耐热 按GB4706.1一2005中30.1的规定进行 14
GB/T18418一2017 A.2.17指示装置 通电检查电加热器是否有指示装置 A.2.18标志和说明 按GB4706.1一2005第7章有关规定进行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GB/T18418-2017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是现代家庭日常必需品之一。其中,电热蚊香液作为主流产品之一,其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备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在选购和使用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电热蚊香液GB/T18418-2017标准

GB/T18418-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电热蚊香液的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适用于电热蚊香液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根据GB/T18418-2017标准,电热蚊香液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成分:电热蚊香液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制要求,不得含有对人体有毒害、致敏、致癌等危害的物质。
  • 环保性:电热蚊香液的气味、烟雾等不应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 稳定性:电热蚊香液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持续挥发有效成分,并且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情况。
  • 安全性:电热蚊香液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要求,不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选择和使用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的注意事项

除了要关注电热蚊香液是否符合GB/T18418-2017标准外,我们在选购和使用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质量:选购时应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查看产品是否有检验合格证明。
  • 使用场所: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房间的面积和通风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杀虫用品。
  • 使用时间:应在人员离开房间前30分钟开启,离开后立即关闭。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时不超过8小时。
  • 环保性:使用时应尽可能开窗通风,减轻室内空气污染。
  • 存放与处理:杀虫用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使用后的废弃物应按照当地规定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

总的来说,选用安全、环保的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正确使用和储存,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家居环境。

和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类似的标准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片的编号:GB/T18417-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片共有6页,发布于2018-04-01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的编号:GB/T18419-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共有7页,发布于2018-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乐果原药

10%百菌清烟片剂

百菌清烟粉粒剂

林丹

百草枯水剂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