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708-2017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Testingmethodoffaultlocationsysteminplateaudistributionnetwor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的编号:GB/T35708-2017。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共有35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60.01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5页
  • 文件大小2.59M

以图片形式预览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5708一2017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Testingmethodloffaultloeationsysteminplateaudistributionnetwork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疙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5708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电器科学研 究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 有限公司威胜电气有限公司、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水木源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康能 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仕斌、田庆生、刘涛,周琼芳、戴云航、洪波、李宏、王磊、杨阿娟袁钦成、阳武、 秦明辉,程干江,周桂裕、陈缨、王战敏、文江林、李林、王建国,范松海、昌明,邓飞、于辉、王恩、赵磊 高波、陈勇、李川
GB/35708一2017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的方法、试验项目以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1000m以上至5000m的高原地区,额定电压10kV的配电网 海拔1o00" m 及以下地区可参照执行 额定电压10kV以外的6kV至35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可以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 12h循环) G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0-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 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5169.11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 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 17626.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 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 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20840.32013 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0840.7一20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35708一2017 3.1 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distributionnetworkftawltloeationsystem 由系统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工频信号源等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网故障识别故障 报警、信息远传、远程维护等功能 3.2 mmasterstationof 系统主站 system 实现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对远方终端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具 备故障告警、信息展现、查询统计、维护管理等功能 注;简称主站 3.3 故障指示器faltindieator 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用来判断并指示短路故障和(或)单相接地故障的装置,也可以具备采集线路负 荷电流、电缆温度等辅助功能 注:主要分为架空型和电缆型 3.4 通信终端communicationterminals 接收和处理故障指示器上传的故障信息和监测数据,下发故障指示器的配置信息,并与主站进行数 据交互的单元 注:主要分为架空型和电缆型 3.5 工频信号源powerfrequeneysignalsre 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实时监测系统电压,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控制信号源内部开关设备投 切,在故障线路的负荷电流上叠加具有明显特征的工频电流信号序列,用于辅助故障指示器或配电自动 化远方终端识别单相接地故障的装置 注简称信号源 3.6 电流信号序列eurentsignalsuenee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工频信号源通过控制内部开关设备投切,在故障线路上产生的叠加在 负荷电流上短时的用于辅助检测接地故障的特征电流信号 3.7 心跳周期 heartheateyele 为保持通信终端与主站链路连接而发送通信帧的固定时间间隔 3.8 在线模式onlinemode 描述通信终端与主站之间通信的工作模式,分为实时在线模式和非实时在线模式 3.9 实时在线模式 realtimeonlinemode 通信终端与主站一直保持通信链路连通状态,可以实时进行数据交互 3.10 非实时在线模式 non-reatimeonlinemode 通信终端采用定时上线和故障时主动上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与主站进行数据交互,数据交互完毕 后,断开与主站的通信链路
GB/35708一2017 3.11 静态功率staticpower 对故障指示器,指其在无通信、无故障指示状态下的待机功率 对通信终端,指其在无数据交互状态下的待机功率 3.12 故障指示器动作Faultindicatoraction 故障指示器检测到故障后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包括;故障指示器就地进行翻牌、闪灯,并通过通信 终端发出遥信报警信号 试验方法 4.1试验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正常试验环境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5C十35 相对湿度15%一90% 大气压力;101.3kPa一54.0kPa 4.2信号源本体 4.2.1外观与结构检查 4.2.1.1一般原则 采用目测法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检查至少包括4.2.1.2一4.2.1.4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多相共用 接地电阻的信号源还应检查其闭锁功能是否有效和可靠,必要时可对信号源进行解体验证 4.2.1.2外观 检查内容 应整洁美观、无损伤、无机械形变 a b 应在壳体印有高压设备标识,标识在10m外观察时应清晰可见 4.2.1.3结构 检查内容 信号源应由箱体、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投切开关、接地电阻器等组成 内部元器件、 a 部件固定应牢固; b 箱体应由能够抗紫外线、抗老化、抗冲击和耐腐蚀的材料构成,能够承受运输,安装和短路时 可能产生的机械力,电动力和热应力;箱体结构应能防卫盐雾、虫和动物的侵害;具有在高温和 低温环境下防凝露或抗凝露的措施;必要时采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箱体应设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端子,接地端截面积不小于12mm' 应采用基座、支架或横担固定,安装结构合理,牢固、方便可靠 4.2.1.4 铭牌 在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铭牌,字迹应清楚、耐久 铭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GB/T35708一2017 产品型号及名称; a b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绝缘水平,额定频率,防护等级,接地电阻器标称电阻 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c 产品出厂日期及出厂编号 d e 海拔 主要部件的铭牌标志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2.2绝缘电阻测量 采用2500V绝缘电阻表逐相进行测量,试验前拆除接地电阻器与工作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线,保证 两者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拆除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连接线,并将二次绕组短接接地;非被试相的高 压端、工作接地端、保护接地端短接接地 试验时绝缘电阻表L端接被试相高压端,E端接地,试验应分 别在高压开关分、合状态下进行(当高压开关在分位时,接地电阻器尾端需接地),测量结果应不小于 1000Mn 若信号源采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或半绝缘电压互感器,试验时应拆开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 与工作接地点之间的连线并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注对于两相间有取电变压器的信号源,宜两相短接后进行绝缘电阻试验 4.2.3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前将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与信号源被试相连接,拆除接地电阻器与工作接地点之间的连接 线,保证两者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采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的信号源,应将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尾端接 地线拆除,并短接高压侧首端和尾端;拆除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连接线,并将二次绕组短接接地;非被试 相高压端、工作接地端、保护接地端短接接地 试验应分别在高压开关分、合状态下进行(当高压开关在 分位时,接地电阻器尾端需接地) 型式试验,出厂试验施加的电压值为42kV并按表1选取或按照式 1)的修正系数K,修正,交接验收试验的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0%,施加工频电压时间为1min,试 验过程中无击穿,闪络、冒烟、电压突降等现象,则信号源本体通过本试验 若信号源采用电子式电压互 感器或半绝缘电压互感器,试验时应拆开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与主回路的连接线,并将一次侧接地且保持 足够安全距离;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本体按照GB/T20840.7一2007中9.2的规定进行试验,半绝缘电压 互感器本体按照GB/T20840.32013中 .2 的规定进行试验 7 注对于两相间有取电变压器的信号源,宜两相短 1接后进行工频电压试验 4.2.4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试验应逐相进行,试验前将雷电冲击发生装置输出端与信号源被试相连接,拆除电压互感器二次绕 组连接线,并将二次绕组短接接地;非被试相高压端、工作接地端保护接地端短接接地 施加的冲击电 压值为75kV并按表1选取或按式(1)的修正系数K.,修正,冲击电压波形为1.2/50s,试验应在正和 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一极性应连续冲击15次,当非自恢复绝缘不出现闪络和击穿、自恢复外绝缘闪络 次数不超过2次,且未发现绝缘损坏的其他证据,则信号源通过本试验 H-H K,=eT品 式中 K 海拔修正系数 H 产品使用地点海拔,单位为米(m)3 H -产品试验地点海拔,单位为米(m).
GB/35708一2017 表1工频耐受电压和冲击耐受电压的海拔修正系数K 产品使用地点海拔 10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m 1.13 1.28 1.36 1,44 1.54 1.63 1.74 1.85 1.13 1.20o 1.28 1.36 1.54 1000 1.44 l1.63 产品试验 2000 0.88 1.06 1.13 1.20 1.28 1.36 1.44 地点海拔 3000 0.78 0.88 0,.94 1.06 1.13 1.20 1.28 m 4000 0.69 0.78 0.83 0.88 0.94 1.06 1.13 5000 0.61 0,69 0.74 0.78 0.83 0.88 0,94 4.2.5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照GB/T4208中的方法进行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户外型信号源的外壳防护等级要求IP55.; 安装于户内和遮蔽场所的信号源的外壳防护等级要求P4! 4.2.6测量误差试验 电压测量误差 4.2.6.1 将三相升压装置输出端、三相标准电压互感器输人端与被试信号源高压侧A、B,c三相并联,确保 升压、标准和被试设备高压侧尾端、低压侧尾端接地,标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0.2级的交流电压表 调节升压装置,读取信号源控制器、交流电压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计算测量误差 试验电压至少包括10/kV的2%、5%,100%,190%这些值,100%测量点的电压测量误差应不超过 级电压互感器比值差限值,其余测量点应不超过3P级电压互感器比值差限值 4.2.6.2电流测量误差 将升流装置输出端标准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被试信号源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串联,标准电流 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2级的交流电流表 调节升流装置,读取信号源控制器、交流电 流表的电流测量值,并计算测量误差 试验电流至少包括50A的5%、20%、100%、120%这些值,电流 测量误差应不超过1级电流互感器比值差限值 4.2.6.3电阻误差 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级和测量量程不小于200Q的直流电阻测试仪或直流电桥等进行测量,试 验时信号源内部高压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测试线分别接在高压端和工作接地点,读取电阻值并计算 误差 4.2.7接地电阻器温升试验 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十10C,不高于十40C,周围风速不大于0.5m/s的环境下进行 试验 接线参考图1,将容量不低于800kVA、额定电压10kV的三相变压器高压输出端接在信号源高压侧, 将信号源的高压侧某一相(如B相)作为模拟接地相,并接地;拆开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与控制器的连 接线并做好防止短路的措施,将三相电压源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电压输人端连接 设置好控制器的单相
GB/T35708一2017 接地启动电压定值以及输出的电流信号序列波形,将变压器的线电压升至10kV,调节三相电压源的输 出电压,满足控制器的单相(如B相)接地启动条件,使信号源按设定的电流信号序列投切5轮,每轮间 隔时间30min,投切过程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等测温设备测量接地电阻器的表面温度并记录,取每轮 投切时最高温升的平均值作为接地电阻器温升,应满足表2的要求,试验结束后接地电阻器及附件应完 好且电阻值满足4.2.6.3的要求 若采用单相变压器进行试验,应将信号源高压侧的A,B.C三相输人 端短接后接人单相变压器输出端,信号源的工作接地端、单相变压器高压尾端应短接并接地,变压器的 容量应不低于500kVA,试验电压应升至10kV 电 压 器 U 调压器 K2 三相电压源 控制器 变压器 接地电 阻器 电流互感器 图1单相接地故障投切功能试验示意图 表2接地电阻器温升限值 产品试验地点海拔 1000 2000 5000 3000 4000 不锈钢 760 740 720 690 650 610 温升 K 铸铁 510 500 480 460 440 4l0 注对于密封的接地电阻器或采用其他材料的接地电阻器,温升试验及限值由用户与厂家协商 4.2.8手动投切功能试验 按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手动操作,信号源应能正常投切,每相试验次数不应少于5次 4.2.9单相接地故障投切功能试验 试验接线参考图1,将容量足够的三相变压器高压输出端接在信号源高压侧,将信号源的高压侧某 -相如B相)作为模拟接地相,并接地;拆开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与控制器的连接线并做好防止短路 的措施,将三相电压源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电压输人端连接 设置好控制器的单相接地启动电压定值以
GB/35708一2017 及输出的电流信号序列波形推荐波形见图2,用户有要求时,电流信号序列波形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 要求进行调整),将变压器的线电压升至1000V2000V,调节三相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满足控制器的 单相(如B相)接地启动条件,启动信号源内部开关投切,用波形记录仪器记录和保存变压器的输出电 流波形,分别对下述功能进行验证和校核 若采用单相变压器进行试验,应将信号源高压侧的A,B,c 三相输人端短接后接人单相变压器输出端,信号源的工作接地端、单相变压器高压尾端应短接并接地 动作次数及投切相别:记录信号源的总投切次数和每次投切的相别 电流信号序列时序:分析波形记录仪器记录的波形文件,按设定的电流信号序列波形校核时序 波 形的各个时间段4y,,Ai,A ,的误差应不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t,、At /A6 说明 I 负荷电流; ! 电流信号序列幅值;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刻 tn 信号源启动延时,5s 信号源投切后的闭锁时刻 -开关设备单次合闸时间,200ms; A -开关设备单次投切时间,为1000ms.心.为1250 A、 mms -开关设备第一次合闸到最后一次分闸的时间 图2电流信号序列波形示例 表3电流信号序列时间误差限值 时间误差限值 时间参数 士1%士100s 士60ms AtAt\Ar 4.3信号源控制器 4.3.1绝缘电阻测量 控制器的非被试端子,外壳接地,绝缘电阻测试仪L端接在被试端子,E端接地,在正常条件和湿热 条件下绝缘电阻测量值至少要满足表4、表5的要求
GB/T35708一2017 表4正常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U 绝缘电阻要求 Mn U<60 5(用250V兆欧表 U>60 5(用500V兆欧表 表5湿热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U 绝缘电阻要求 Mn U60 >1(用250V兆欧表 U60 >1(用500兆欧表 注湿热条件是指在温度(40士2)c,相对湿度90%一95%的恒定湿热条件 4.3.2工频耐压试验 控制器的非被试端子,外壳接地在被试端子施加表6规定的,并按表1或式(1)进行修正后的电 压,施加电压时间为1min,试验中无击穿、闪络、冒烟,异味等现象,则控制器通过本试验 表6控制器工频耐压要求 额定电压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 500 125>U>60 1000 250>U>l25 2500 43.3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在控制器电源输人回路对地、各交流信号回路对地、各回路之间施加5kV并按表1或式(1)修正后 的试验电压,冲击电压波形为1.2/50!s,试验应在正和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一极性冲击应不少于 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5s,试验后设备无绝缘损坏或器件损伤并能正常工作 4.3.4振动耐久性能试验 按照GB/T11287一2000中3.2及4.2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2级,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正常,技术指 标满足要求 4.3.5冲击耐久性能与碰撞试验 按照GB/T14537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2级,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正常,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4.3.6高温、低温试验 按照GB/T2423.1和GB/T2423.2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试验严酷等级为70,2h,低温试验严
GB/35708一2017 酷等级为一40C,2h,试验时被试品应通电,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正常,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4.3.7交变湿热试验 按照GB/T2423.4一2008规定的方法2进行,严酷等级为温度55、循环次数2次 试验时被试 品应通电,被试品恢复至常温状态后,外观和结构应无损坏和变形,功能应正常,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4.3.8电磁兼容试验 进行下述严酷等级要求的电磁兼容试验,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过后,控制器的功能和性能应 正常 按照GB/T17626.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电压突降和电压中断试验,严酷等级2级; a b 按照GB/T17626.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浪涌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3级; 按照GB/T17626.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c d) 按照GB/T17626.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按照GB/T17626.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3级 e fD 按照GB/T17626.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按照GB/T17626.1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g hh) 按照GB/T17626,1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4.3.9基本功能和性能试验 4.3.9.1故障启动投切 试验接线参考图1,设置控制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启动定值,调节三相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分别模拟 A相,B相C相单相接地故障,当施加的电压满足控制器启动条件时,控制器应有正确的输出信号,并 上报接地故障遥信 4.3.9.2接地故障录波 结合4.2.9的试验进行,每次故障启动投切后,控制器应记录故障前后及整个投切过程的电压、电 流波形 读取控制器记录的波形和试验接人的波形记录仪器记录的波形,对比两者的时序、各峰值、稳 态幅值、特征值出现时刻、波形变化规律等,应无明显差别 4.3.9.3时间闭锁保护 结合4.2.9或4.3.9.1的试验进行,设置控制器的时间闭锁定值,每次故障启动投切后,在闭锁时间 内,调节三相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分别模拟A相、B相,C相单相接地故障,当施加的电压满足控制器启 动条件时,控制器应闭锁输出 4.3.9.4信息主动上传 按表A.3中状态量监测及信息上传的要求,用继电保护测试仪等试验设备输出开关状态量、三相 电压和电流等模拟量至控制器,控制器应能主动、定期上传正确的状态量及模拟量 4.3.9.5对时误差 主站发起对时命令,记录控制器返回的时间、主站当前时间的差值,其值应小于10s 4.3.9.6心跳周期误差 设置控制器的心跳周期,设置完成后,控制器应按期向主站发送心跳报文,记录10次以上主站接收
GB/T35708一2017 到心跳报文的时间间隔平均值,计算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心跳周期误差应小于10s 4.3.9.7事件顺序记录 用信号模拟器输出状态量至控制器,当模拟有遥信变位时,控制器应能产生并保存相应的记录,核 查控制器对应遥信位变化产生的事件顺序记录,主要包括遥信名称、变位状态、变位时间等,事件记录的 顺序、内容、数量应正确 4.3.9.8维护 按表A.3中远方维护和本地维护的功能要求,通过主站和便携式终端逐一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设 置和读取,比较读取值和设置值,两者应一致 并对设置的功能参数进行试验验证 4.3.9.9遥信分辨率 将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接至控制器的任意两路遥信输人端(具有soE功能),设置两路脉冲 信号的时间延迟为10ms 启动信号模拟器工作,控制器应按顺序记录2条正确的遥信,包括遥信名 称.状态及时间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4.3.9.10遥信防抖时间 设置好控制器的遥信防抖时间,将信号模拟器的一路输出信号接至控制器的任意一路遥信输人端 具有soE功能),分别设置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为;大于、小于控制器的遥信防抖时间 启动信号模拟 器工作,当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遥信防抖时间,控制器应记录正确的遥信名称、状态及时间;当脉冲 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遥信防抖时间,控制器不应收到遥信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工作电源功率 4.3.9.11 结合4.3.9.1的试验进行,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的功率表测量工作电源功率,计算其平均值 不应大于20VA 4.4故障指示器 4.4.1外观与结构检查 4.4.1.1一般原则 采用目测法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检查至少包括4.4.1.2一4.4.1.4的内容 必要时可采用专业仪器 进行检测 4.4.1.2外观 检查内容 应整洁美观、无损伤和机械形变,灌封应饱满、牢固、光亮、无流痕、无气泡 a b) 外壳应由能承受一定机械、电气和热应力的材料构成,能够承受运输、安装和短路时可能产生 的机械力,电动力和热应力; 故障指示器检测到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后应能就地翻牌和闪灯报警指示 报警指示灯应采用 不少于3只红色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且应布置在故障指示器壳体底部,内部报警翻牌颜 色采用RAL3020国际标准交通红; d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报警指示灯应采用双色灯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故障报警灯显示红色,低电 量报警灯显示绿色 10
GB/35708一2017 4.4.1.3结构 检查内容 卡线结构应有合适的握力,安装牢固且不能造成导线损伤 a b 通过提供的辅助安装工具,在不同截面电缆(导线上能够方便可靠地装拆,满足线路不停电 状态下安装和拆卸 结构件经过多次安装和拆卸不应变形,不影响功能和性能 4.4.1.4铭牌标志 在明显位置应设置永久性铭牌,字迹清楚、耐久 铭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型号及名称; a b 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产品出厂日期及出厂编号 4.4.2重量 采用检定分度值1、最大量程1000只的中准确度级电子秤对故障指示器重量进行测量,测量结 果应符合相关要求 4.4.3 自由跌落试验 按照GB/T2423.8要求的方法进行,架空型故障指示器跌落高度为1m,电缆型故障指示器跌落高 度为0.1m,角度为0度,跌落次数为1次 试验结束后,故障指示器应无破损,功能和性能应正常 4.4.4振动耐久性能试验 按照GB/T11287一2000中3.2及4.2进行 严酷等级2级,试验结束后,故障指示器功能和性能 应正常 4.4.5高温、低温试验 按照GB/T2423.1和GB/T2423.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高温试验严酷等级为70C,2h,低温试 验严酷等级为一40C,2h 试验时被试品应通电,试验结束后,故障指示器功能和性能应正常 4.4.6交变湿热试验 按照GB/T2423.4一2008规定的方法2进行,严酷等级为温度55、循环次数2次 试验时被试 品应通电,被试品恢复至常温状态后,外观和结构应无损坏和变形,功能和性能应正常 4.4.7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照GB/T4208中的方法进行试验,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68要求,电缆型故 障指示器外壳防护等级满足应IP54要求 4.4.8着火危险试验 着火危险试验等级为5级,试验按照GB/T5169.10-2006中第8章和GB/T5169.11一2006中第 10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部位为架空型故障指示器的绝缘外壳,电缆型故障指示器的相指示器和显 示单元的绝缘外壳 试验结束后,故障指示器如果没有燃烧或灼热,或全部符合下面的情况,则认为试 验合格 试验样品的火焰或灼热在移开灼热丝之后的30s内熄灭 a 1
GB/T35708一2017 b 当使用规定的包装绢纸的铺底层时,绢纸不应起燃 4.4.9工频耐压试验 对于电缆型故障指示器显示单元的端子和外壳之间施加2kV并按表1或式(1)修正后的电压,持 续时间1min,试验过程中无电弧,击穿、冒烟和异味等现象,则通过本试验 4.4.10工频电流冲击试验 将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和电缆型故障指示器的相指示器挂到工频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回路上,在回 路上施加工频20kA/2s的冲击电流,冲击后其功能和性能应正常 4.4.11电磁兼容试验 进行下述严酷等级要求的电磁兼容试验,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过后,故障指示器功能和性能应 正常 按照GB/T17626.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3级 a b按照GBy/T17826.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按照GB/T17628.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c d)按照GB/T17626.1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4级 4.4.12测量误差试验 电流测量误差 4.4.12.1 按图3接线,并在测试线圈的电流回路中串联接人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的交流电流表 调节 升流控制装置,在故障指示器的电流测量回路中产生了A.320A.50A.100A.300A.600A电流读取 交流电流表和故障指示器的电流遥测值,并计算误差 故障指示器的电流遥测值误差应满足附录表A.8 的模拟量测量误差要求 断路器 测试线圈 升流 电x 故障指示器 图3电流测量误差试验接线图 44.12.2温度测量误差 结合4.4.5的试验进行 调节高低温试验箱温度,分别在0C、十10C、十20C、十40C以及故障 指示器运行的极限温度下进行试验,在温度稳定后读取标准温度测量仪表(不低于A级工业铂电阻)的 温度值和故障指示器的温度遥测值,并计算误差 故障指示器的温度遥测值误差应不大于士2C 对于故障指示器和温度探头采用分离结构的,仅需将温度探头放置在高低温试验箱内进行试验 4.4.13静态功率测量 在故障指示器待机状态下(无闪灯,无报警,无通信),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05级的电压表和电流 12
GB/35708一2017 表测量电源回路的电压,电流值,计算静态功率值,其值应小于0.15mw 4.4.14 卡线机构握力试验 将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安装在截面积为150mm=的导线上,用拉力计在沿导线横向和垂向对故障指 示器进行拉力测试 故障指示器应能承受不小于50N沿导线方向的拉力,不发生滑动现象;能承受不 小于9倍自重的垂向拉力,不发生卡线机构松动或故障指示器滑脱现象 注:用户有要求时,试验导线的线径截面积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协议要求进行调整 4.4.15模拟相间短路故障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I,相间短路故障使得负荷电流由I突增A!跃变至!a,经 过时间A/,断路器动作跳闸使得电流降为0,电流变化过程如图4所示 I/A4 图4相间短路故障负荷电流变化示意图 依据不同负荷变化情况,推荐采用如下3组数值 1=10A、!=176A,A/=0.5s; -I=10A、I=610A、A!=40ms; I=500A、!=750A,A'=0.5、 该项目每组数值重复5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动作,动作正确率应达 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6模拟单相接地故障试验 4.4.16.1工频信号源原理的故障指示器 按图3接线 操作升流控制装置输出图2所示的电流信号序列 推荐采用以下条件进行试验 架空型注人电流大小 a I=10A、I=20A; 2) 1=10A、l =60A; 3)I=500A、I =510A; 4)I=500A,I=550A b 电缆型注人电流大小: I=0A、I=10A: 1 13
GB/T35708一2017 22 1=0A、!=50A 3)I=100A、I=110A; 4)I=100A、I =150A 以上条件下每组数值重复5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动作,动作正确率应达 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信号序列的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6.2其他原理的故障指示器 将故障指示器接人单相接地故障模拟系统,调节模拟系统的参数,模拟单相接地故障,使接地故障 特征量满足故障指示器动作条件,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动作,故障指示器动作正确 率应达到100% 该项目可根据需要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进行试验,每种条件重复10次 4.4.17防误报警试验 4.4.17.1 模拟线路突合涌流试验 特征描述;电流从0突然增加至I,经过!后电流变化至I.,电流变化过程如图5 按图3接线 所示 /A IS 图5线路突合负载涌流电流示意图 推荐采用数值:l=610A,I=10A,'=0.2s 该项目重复10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7.2模拟非故障相重合闸涌流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描述;电流从I保持15s,降为0并持续0.2s,然后增加至Ia,经过公后电流下 降为0,电流变化过程如图6所示 14
GB/35708一2017 /A 图6非故障相重合闸涌流电流示意图 推荐采用数值:I=10A,I=610A,A=0.5s 该项目重复10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7.3模拟负荷瞬时突变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捕述;电流从1保持15,然后突增加至1,经过后电流恢复为电流变化 过程如图7所示 I/A 图7负荷电流瞬时突变示意图 推荐采用数值:I=10A,I,=610A,At=0.2s 该项目重复10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7.4模拟人工投切大负荷试验 按图3接线 特证描述;钱路电流从1保持15,然后突增加至1后持续凶,然后下降为0电流 变化过程如图8所示 15
GB/T35708一2017 I/A 1/s 图8人工投切大负荷电流变化示意图 推荐采用数值:l=10A,I =610A,A!'=3s 该项目重复10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7.5模拟空载合闸励磁涌流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描述;线路电流从0突增到I后持续A,然后下降为0,电流变化过程如图9 所示 图g空载合闸励磁涌流电流变化示意图 推荐采用数值:I=610A,'=0.2s 该项目重复10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18短路故障报警动作值误差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为I,持续时间后,电流从I突增A!至I.,经过时间At 后电流降为0,电流变化过程如图10所示 ,动作误差为士10%时为例,推荐采用如下4组数值 以突变电流定值为150A、 I=10A、I=176A、t=15s、A=0.5s,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a) b) I=10A、!=144A、4i=15s,=0.5s,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 1=200A、I=385A、4=15s,A'=0.5s,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c d) 1=200A、I=315A、i=15s 1=0.5s,故障指示器应不动作 s、At 16
GB/35708一2017 每组数值重复5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I/A 图10相间短路故障电流变化示意图 44.19短路故障电流最短识别时间试验 按图3接线 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为1,持续时间后,电流从I突增A!至I,经过时间A 后电流降为零,电流变化过程如图10所示 推荐采用如下2组数值: 上=10A.l=610A./=15s,心=40. ms,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a b)I=10A、I=610 0A.h=15s,山=29801 ms,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每组数值重复5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20重合闸最短识别时间试验 按图3接线 重合闸不成功的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为I,持续时间后,I突增AI跃变到Ia 经过时间公后电流降为0,经过时间公后电流变化到I.,经过时间4后电流降为0,电流变化过程 如图11la)所示 I/A 1/A a 重合闸不成功时的电流示意 重合闸成功时的电流示意图 图11模拟重合闸电流示意图 17
GB/T35708一2017 推荐采用如下3组数值: I=10A、!=180A、(i=15s,Ai=0.5s,=0.2s、I;=180A,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a b ! =10A、I=180A、=15s,A=0.5s,A=0.3s、I=180A,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I=10A、!=180A、d=15s,A=0.5s、A;=0.5s、!;=180A,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c 重合闸成功的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为Ii,持续时间t后,I突增AI跃变到I2,经过时间A后 电流降为0,经过时间A.后电流变化到1.,保持时间不小于15s,电流变化过程如图11b)所示 推荐使用如下3组数值: 一10A.I=180.A.=15s,_=0.5,上 一0.2s、1=10A,上 I! =15s,故障指示器应 a 动作; b)I=10A、I,=180A、i=15s、A=0.5s,A!=0.3s、I=10A,A!=15s,故障指示器应 动作; 1=10A.、l=180A. =15s =0.5 s,=0.5s、I,=10A,_=15s,故障指示器应 5s,4t1一 动作 每种情形下的每组值重复测试不少于5次,记录故障指示器动作情况,正确率应达到100% 用户有要求时,电流和变化时间值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4.21取电能力试验 采用未灌胶的故障指示器作为被试品,断开其电池回路,确认电池完全不供电 按图3接线,升流 控制装置输出5A的工频电流,持续10s,然后按4.4.15进行试验,故障指示器应动作 4.4.22信息上传 配合通信终端进行试验,实现遥测量、遥信量的正确上传 4.4.23维护 配合通信终端进行试验,能实现表A.7中故障指示器的各项维护功能 4.5通信终端 4.5.1外观与结构检查 采用目测法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内容,必要时可采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外观检查内容 a 外观应整洁、无损伤或机械形变; b在显著部位应设置永久清晰的铭牌,铭牌应包含产品型号、名称、制造厂名称和商标、出厂日 期及编号 结构检查内容 壳体应采用抗紫外线、抗老化、抗冲击和耐腐蚀材料,能防卫盐雾虫和动物,在高温和低温 a 环境下应能防凝露或抗凝露,并配置保护接地端子; b)适应户外运行环境,达到户外长期免维护水平 4.5.2绝缘电阻测量 通信终端的非被试端子、外壳接地,绝缘电阻测试仪L端接在被试端子,E端接地,在正常条件和部 热条件下的绝缘电阻值都至少要满足表4,表5的要求 18
GB/35708一2017 4.5.3工频耐压试验 通信终端的非被试端子,外壳接地,在被试端子施加表6规定并按表1或式(1)进行海拔修正后的 电压,施加电压时间为1min,试验中无击穿、闪络、冒烟、异味等现象,则通信终端通过本试验 4.5.4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在通信终端电源输人回路对地、交流信号回路对地、信号端子对地、各回路之间施加表7并按照表 1或式(1)进行海拔修正后的冲击电压,冲击电压波形为1.2/504s,试验应在正和负两种极性下进行 每一极性应冲击不少于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5s,试验后设备无绝缘损坏或器件损伤并能正常工作 表7通信终端雷电冲击电压要求 额定电压U 试验电压峰值 测试回路 U60 1000 电源回路 U60 5000 交流工频电量回路 5000 4.5.5振动耐久性能试验 按照GB/T11287一2000中3.2及4.2进行,严酷等级2级,试验结束后,基本功能正常,技术指标 满足要求 4.5.6冲击耐久性能与碰撞试验 按照GB/T14537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2级,试验结束后,基本功能正常,技术指标满足 要求 4.5.7高温、低温试验 按照GB/T2423.1和GB/T2423.2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试验严酷等级为70、2h,低温试验严 酷等级为一40C、2h 试验时被试品应通电,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正常,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4.5.8交变湿热试验 按照GB/T2423.4一 -2008中规定的方法2进行,严醋等级为温度55它,循环次数2次 试验时被 试品应通电,被试品恢复至常温状态后,外观和结构应无损坏和变形,基本功能正常,技术指标满足 要求 4.5.9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照GB/T4208中的方法进行试验,架空型通信终端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55要求,电缆型通信 终端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54要求 4.5.10电磁兼容试验 试验如下 按GB/T17626.11的要求进行电压突降和电压中断试验; a 19
GB/T35708一2017 b 按GB/T17626.5的要求进行浪涌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2的要求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c ) 按GB/T17626.3的要求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4的要求进行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e f 按GB/T17626.,8的要求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10的要求进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日 h) 按GB/T17626.12的要求进行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架空型通信终端应进行上述c),d),f)、g),h)项试验,电缆型通信终端应进行上述所有试验项目 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过后,通信终端功能和性能应正常 4.5.11基本功能和性能试验 4.5.11.1信息上传 结合4.4.22进行,通信终端按表A.5中信息上传的要求,主动、定期上传正确的状态量及模拟量 并支持数据总召 4.5.11.2对时误差 主站发起对时命令,记录通信终端返回的时间与主站当前时间的差值,其值应小于10s 4.5.11.3静态功率 在通信终端待机状态下,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05级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源回路电压、电流 值,计算静态功率值,太阳能电池作为主供电源不大于0.5w,其他供电方式作为主供电源不大于2w 4.5.11.4心跳周期误差 设置心跳周期,设置完成后,通信终端应按期向主站发送心跳报文,记录10次以上主站接收到心跳 报文的时间间隔平均值,计算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心跳周期误差应小于10s 4.5.11.5维护 结合4.4.23进行,按表A.5中远方维护和本地维护的功能要求,通过主站和便携式终端逐一对通 信终端和故障指示器的参数进行读取和设置,比较读取值和设置值,两者应一致 并对设置的功能参数 进行试验验证 4.5.11.6自检 按表A.5中自检功能要求,设置好通信终端和故障指示器的自检周期 检查主站收到的自检信息 是否完整、正确,自检上传时间是否正确,自检信息上传周期误差不超过10min. 4.5.11.7事件顺序记录 在通信终端中预置200条报警信息,通过主站读取的事件顺序记录应与预置数量和内容一致,时间 顺序应正确 4.5.11.8遥信分辨率 将信号模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接至通信终端的任意两路遥信输人端(具有sOE功能),分别设置两 路脉冲信号的时间延迟为10ms 启动信号模拟器工作,通信终端应按顺序记录2条正确的遥信,包括 20
GB/35708一2017 遥信名称、状态及时间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4.5.11.9遥信防抖时间 设置好通信终端的遥信防抖时间,将信号模拟器的一路输出信号接至通信终端的任意一路遥信输 人端(具有sOE功能),分别设置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为;大于,小于通信终端的遥信防抖时间 启动信 号模拟器工作,当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大于遥信防抖时间,通信终端应记录正确的遥信名称,状态及时 间;当脉冲信号的时间宽度小于遥信防抖时间,通信终端不应收到遥信 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5次 检验规则 5.1试验分类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检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验收试验和系统试验四种,其主要 功能与技术要求见附录A.不同类型的试验项目见附录B. 5.2型式试验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定邪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连续批量生产的产品每4年一次;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工艺材料、主要元器件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 合同规定有型式试验的要求时 5.3型式试验的抽样与判据规则 型式试验从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一套作为样品 型式试验各项目全部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发现有不符合技术要求项目应分析原因,处理缺陷,对 产品进行整顿后,再按全部型式试验项目检验,其中,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项目应重新进行;试验结果受该 项影响的试验项目应重新进行;试验结果不受该项影响的试验项目可不重新进行 5.4出厂试验 设备出厂前应由制造单位的质检部门进行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进行 5.5交接验收试验 设备供应商交付设备后,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或委托其他技术机构对交付设备进行检验,可 以全部检验或按比例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比例不宜低于交付设备总量的10% 5.6系统试验 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在具备条件时宜开展系统试验,结合主站、工频信号源、通信终端和故障指示器 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整体验证 系统试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试验项目 动模系统模拟试验; -现场人工模拟试验 21
GB/T35708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功能与技术要求 信号源的主要功能见表A.1 表A.1信号源的主要功能 序号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必备功能 选配功能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信号源能自动判断 单相接地 出故障,并按预定的时序投切正确相别的开关 故障投切 设备 实时监测配电网电压 模拟量监测 监测投切过程流过信号源内接地电阻器的电流 开关设备控制回路应具备电气互锁功能,防止开 电气互锁 关设备的多相同时投切 手动投切功能具备手动投切开关设备的功能 应具备接地电阻器保护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增加 接地电阻器保护 熔断器等辅助设备防止过热损坏 开关设备应具备机械闭锁功能,禁止两相以上同 机械闭锁" 时投切 对于多相共用1只接地电阻器的工频信号源,开关设备应配置可靠的闭锁装置,严禁造成两相或三相系统 短路 信号源的技术指标见表A.2 表A.2信号源的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运行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 10 kV 额定频率 50 Hz 绝缘性能 绝缘电阻 1000 Mn 工频耐压 相对地绝缘水平 kV 冲击耐压峰值 75 k 22
GB/35708一2017 表A.2(续》 序号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 三 阻值 >200十 电阻 温升 接地电阻器温升应满足4.2.7的要求 K 误差 士5% 电压互感器准确度等级 同时满足0,5级,3P级 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 0,5级 高压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 200A 士1% 相电压测量允许误差 士3% 零序电压测量允许误差 电流测量允许误差 士1% l0 接地判断延迟时间及允许误差 0s20s可设置;士1%士100ms 1 电流信号序列各时段的时序允许误差 Ai,A,As;士60ms 12 适应接地故障类型 金属性接地,阻抗接地 100% 动作成功率 13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见表A.3 表A.3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序号 功能项目 控制器功能描述 必备功能 选配功能 能判断单相接地故障,启动投切功能 正确控制 故障启动投切 开关设备的相别,按设置的时序投切 具备系统相电压,零序电压监测功能 模拟量监测 具备接地电流监测功能 具备接地时刻系统电压和开关设备投切产生的 接地故障录波 接地电流自动录波功能,并采用comtrade文件传 输方式进行传输 能监测并主动上送报警,故障信息及系统电压 等 包括:功能投/退、投切成功/投切失败、接地 报警,电压互感器断线报警、控制器失电报警,控 制器异常报警、零序电压过压报警、线电压过压 状态量监测及 报警、相电压过压报警、相电压欠压报警、A/B/C 信息上传 三相开关位置异常报警",接地电流超时、零序电 压、A/B/C三相电压、AB/BC/CA线电压、信号 源上一次接地故障动作次数 23
GB/T35708一2017 表A.3(续) 序号 功能项目 控制器功能描述 必备功能 选配功能 接收主站或其他时间同步装置对时命令,实现时 对时 钟校准 心跳 能定期向主站发送心跳信息,心跳周期可设置 能水久记录不低于200条最新事件 事件记录 应包括;功能投/退,最终投切成功/投切失败拨 地报警,电压互感器断线报警、控制器失电、控制 事件顺序记录 器异常报警、零序电压过压报警,线电压过压报 警,相电压过压报警、相电压欠压报警、A/B/C三 相开关位置异常报警、接地电流超时 能远程设置和读取通信参数.定值.投切廷时等 具体包括;主站IP地址及端口、零序电压过压定 值 远方维护 线电压过压定值.相电压过压定值.相电压欠 压定值、换相电流比较定值投切延时时间、接地 功能投/退、控制器远方重启 具备就地便携式终端查询定值、通信参数等,可 本地维护 就地通过便携式终端修改、查询和设置定值、 ,通 信参数等 与主站的通信协议需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a 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具体包括请求链路 复位远方链路,初始化结束,对时等功能 b 户外型具备就地便携式终端短距离无线通信; 10 通信功能 具备就地维护通信接口和远程通信接口; 根据需要应能支持光纤、载波、无线等通信 方式; 根据需要支持无线公网通信技术,能在网络 中断恢复后续传故障信息 全数据远方召测支持主站召测全数据 1 开人回路 逼信输人回路采用光电隔离,并具有软硬件滤波 12 抗干扰 措施,防止输人接点抖动或强电磁场干扰误动 13 功能投/退 可在本地和远方投/退信号源功能 正常情况下开关设备应全部处于分位,否则发出开关位置异常报警信号 控制器的技术指标见表A.4 表A.4控制器的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V >5Mn';习1MQ:(250V绝缘电阻表 Us60 绝缘性能绝缘电阻" U>60V >5MQ';>1MQ:(500V绝缘电阻表 24
GB/35708一2017 表A.4(续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V U<60 500V 介质强度 60V60V的要求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不同额定绝缘电压的各回路绝缘电阻应满足的要求 在温度(40士2)C,相对湿度(90士3)%的恒定湿热条件下控制器绝缘电阻应满足的要求 25
GB/T35708一2017 通信终端的主要功能见表A.5 表A.5通信终端的主要功能 序号 功能项目 架空型通信终端 电缆型通信终端 必备功能 选配功能 故障指示器至少应能接人3组每组3至少应能接人4套电缆线路 接人数量只)架空型故障指示器 故障指示器 具备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信息汇集上传功能,应能主动上传报 信息上传警,复位,自检及故障信息,能定时上传模拟量采集数据,支持 主站全数据召测 具备短距离无线通信接人故具备短距离光纤通信或无线 障指示器的功能 通信接人故障指示器的功能 与主站和故障指示器的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 配置就地 无线通信便携式终端; 短距离 通信 在通信中断后自动恢复,续传故障信息 支持光纤或载波或无线等通信方式与主站进行通信; 支持光纤或无线方式与故障指示器进行通信 对时 接收主站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 数据保存 能够保存最近15d的模拟量采集数据,采集间隔时间15min 无线中继 可选用无线中继或路由方式通信 事件顺序 能永久记录不低于200条最新故障和异常报瞥信息 记录 能定期向主站发送心跳信息,周期可设置 心跳 能够远程设置和读取通信参数.故障报警定值、复位时间等 具体包括;通信终端IP地址及端口,链路地址、A/B/C相故障 指示器短路突变电流定值和突变电流延时故障指示器遥测值 远方维护 上传通信终端的周期、遥测上传主站的周期、A/B/C相故障指 示器故障报警复位时间、故障指示器自检信息上传周期、通信 终端自检信息上传周期,故障指示器地址;可远方控制故障指 示器翻牌/复位 具备就地便携式终端查询定值、通信参数等,可就地通过便携 10 本地维护 式终端查询和设置定值、,通信参数等 包括:;后备电源电压值、电池欠压报警、充电电压值、通信信号 l 自检 强度值 通信终端的技术指标见表A.6. 26
GB/35708一2017 表A.6通信终端的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绝缘性能 U60v NSNa3 250V绝缘电阻表 5 绝缘电阻" U>60V >5Mn';>1Mn:(500V绝缘电阻表 U<60V 500V 介质强度 60V3组,可扩展 可接人指示器数量 电缆型:>4组,可扩展 太阳能供电;0,5W 静态功率 其他;<2w 27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GB/T35708-20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网问题也越来越多。高原是电网运行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温度低等特殊条件下,高原型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面临许多挑战。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概述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是针对高原地区的配电网故障进行定位的一种系统。该系统采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远程监控、分析、处理、诊断、定位、记录和报警电网故障。它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而且有助于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GB/T35708-2017

GB/T35708-2017是我国电力行业颁布的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性能、工作条件、测试方法、测试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为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检验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

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系统性能测试:主要测试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远程监控、分析、处理、诊断、定位、记录和报警等方面。
  • 环境适应性测试:由于高原地区气候特殊,该测试主要是测试系统在高原环境下的适应性。
  • 数据传输测试:测试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稳定性等指标。
  • 安全性测试:测试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密码保护、权限管理等方面。
  • 可靠性测试:测试系统持续运行时间、容错率等指标。
  • 实际应用测试:将系统投入实际使用,测试其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

结论

GB/T35708-2017的发布为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检验提供了明确的标准。采用该标准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保证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

和高原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检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水电厂标识系统编码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电厂标识系统编码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电厂标识系统编码导则的编号:GB/T35707-2017。水电厂标识系统编码导则共有59页,发布于2018-07-01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的编号:GB/T35709-2017。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共有63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