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Ophiostomanovo-ulmiBrasierandOphiostomaulmi(Buisman)Nannf.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8082-2011。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2-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12-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407.75KB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28082一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etionandidentifieationofOphiostomanovo-ulmiBrasier andOphiostomaulmniBuismanNannf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082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雅起草单位;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品珊、严进、杜洪忠
GB/T28082一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枯萎病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来自榆枯萎病菌有发生国家和地区的榆属(UlmusL.)苗木,原木,木制品和木包装 中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榆枯萎病菌基本信息 中文名;榆枯萎病菌 ulmBrasier; 学名:Ophiosto7 D17ou0- Ophiosomaulmi(Buisman)Nannf. 异名;Ceratocystisulmi(Buism.)Moreau 病害英文名;dutchelmdisease,elmwiltdisease 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粪科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长 喙壳目Ophiostomatales,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长喙壳属Ophiosoma 榆枯萎病菌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方法原理 依据无性抱子和有性世代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寄主造成的症状特征进行检测鉴定 4 仪器 生物显微镜 4.2体视显微镜 4.3光照生物培养箱 4.4高压灭菌器 4.5超净工作台 4.6电子天平 4.7摇床 试剂和培养基 试剂 琼脂粉,麦芽膏,Oxoid麦芽提取物,榆树枝条,葡萄糖,天门冬酰胺(L-asparagine),磷酸二氢钾 (KH,P(o,),硫酸镁(Mgso7HH,O),硫酸锌(ZnsO.),三氯化铁(FeCl,),维生素B,维生素B,放线 菌酮,链霉素,青霉素 注放线菌酮为剧毒品,注意防护
GB/r28082一2011 5.2培养基 5.2.1选择性培养基 0.2g放线菌酮溶于100ml水,取50ml加于1000ml.麦芽膏(MA)培养基内,灭菌后冷至45C. 加人10ml含1%链霉素和1%青霉素的混合液 5.2.2麦芽膏培养基MIA 25虽麦芽膏,17只琼脂粉,1000mL 蒸儡水,灭菌 5.2.3榆边材培养基EsA 取50g健康的榆树边材或枝条,去皮粉碎成直径0.5cm的小块,15g琼脂粉,500ml蒸僧水 灭菌 5.2.4Tchernof改良培养液 20g葡萄糖、2g天门冬酰胺、1.5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20mg硫酸锌、10mg三氯化铁、1mg 维生素B和1mg维生素B,.,l000ml蒸僧水,灭菌 5.2.5Oxoid麦芽提取物培养基MEA 33gOxoid麦芽提取物10g琼脂粉1000mL燕懈水.灭菌 标准菌株 Opht 2iosto7mao0-uln iA交配型(Amatingtype),雕性;B交配型(CBmatingtype),雄性 A交配型(Amatingtype),雌雕性;B交配型(Bmatingtype),雄性 iostouln ophi 检验检疫科学院保存病菌的标准菌株 检测 检查苗木,原木或木材的表面,纵向和横向切开树干或枝条检查 愉枯萎病菌的2个种引起的外观症状是相同的 在树干或枝条的横切面上,可见靠近外面的年轮 附近有深褐色斑点或条纹,有时斑点密集,可连成断续的深褐色圆环 去掉树皮,木质部上有深褐色纵 向条纹,有时条纹不明显,可轻削一层木质,条纹便显现出来 切开枝权处,常可找到小蠢的蛙食槽 取有如下症状的样品做病菌分离:干枯呈深褐色的枝条,有小蠢蛙食槽痕迹的树皮,横断面上有深 褐色斑点或断续的褐色圆环枝干,纵切面有褐色条纹枝干,货物上附着有小蠢虫 鉴定 8.1分离培养 对变色的木质部,去掉树皮,切取直径为5mm大小,于选择性培养基(见5.2.1)上,20C黑暗培 养;对有虫蛙槽的树皮,清除蛙槽内的虫粪和残屑,70%酒精消毒10s30s,无菌水冲洗,灭菌滤纸吸干 10mm 水分,切取边长为5mm 的大小,于选择性培养基上,20C黑暗培养;小蠢虫解肢为5mm大 小,70%酒精消毒10s30s,无菌水冲洗,灭菌滤纸吸干水分,于选择性培养基上,20C黑暗培养
GB/T28082一2011 旦有真菌菌落出现,立即分别转皿 转皿到ESA培养基,20培养,以期获得粘束梗霉Pest ;转接于Tchernof改良培养液 2sotunuln 中,室温下110r/min振荡培养,以期获得酵母状分生袍子Ba.somyces;转皿到MEA培养基,20C黑 暗培养,以做种的鉴定 8.2子囊抱子培育 子囊袍子需在A,B型2种交配型同时存在的ESA培养基上形成 如确认在ESA培养基上长出 褐色粘束梗霉,同时取Ophio oulmi任意亚种)和Ophio ostomaulmi标准菌株的A、B交配 stoaoUo-L 型,分别与分离出的病菌,等距离三角形接种在ESA培养基上,各重复3皿.,20C黑暗培养7d,然后室 温(20C25)漫射光下继续培养14d 8 种的鉴定 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度和最佳生长温度,是区分榆枯萎病菌两个种的主要指标 取在MEA培养基上培养的新鲜菌块(2mm大小),转接在MEA培养基中央,共转6皿,3皿置于 20黑暗培养,3皿置于33C黑暗培养 20C黑暗培养2d后,取出培养皿测量菌落直径D,,继续在20C黑暗培养5d,再次测量菌落直径 D,按(D一D.)/5计算病菌5d的平均辐射状生长速度(mm/d) 最后将培养皿置于室温,漫射光继 续培养10d,以观察菌落特征 33C黑暗培养2d后,取出培养皿测量菌落直径E,继续在33C黑暗培养8d,再次测量菌落直径 E,按(E一E/8计算待测菌8d的平均辐射状生长速度(mm/d) 最后将培养皿置于室温,漫射光继 续培养10d,以观察菌落特征 必要时做亚种鉴定(参见附录B 结果判定 9.1ophiost tonanov0-ulni 9.1.1 菌落特征 在MEA培养基上,经20C黑暗7d和室温漫射光10d培养后,菌落灰白至乳白色,花瓣状、轮纹明 显 气生菌丝量中等,常结集成绳索状使菌落有条纹呈现 欧亚亚种O.now-ulmisubsp.now-ulmi 的菌落条纹较少,边缘有不规则的叶状浅裂 在20C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快 生长速度为(2.8mm/d~)3.1mm/d4.8mm/d( O.no0-uln1 5.7mm /d)0.1mm/d0.5mm/d /d),33笔的生长速度为(0mm/ 9.1.2病菌形态 菌丝:分隔,直径1lAm6m,气生菌丝常结集成绳索状,菌丝体分生抱子丰富 粘束梗霉Pesolwm" ;易在EsA培养基上形成 束丝无性态(synnematalanamorph)单个或多 l 个,褐色到黑色,纤细,ln mm2mm长;褐色假根状菌丝附着在培养基上,褐色有隔菌丝平行构成束状 顶部张开分枝成透明的菌丝,其上产生分生袍子 分生袍子全壁芽殖、单胞,透明、卵形到椭圆形、大小 为(24m一6wm)x14m一34m),聚集成乳白色粘性抱子滴(参见附录C》 发簇袍spurohrir;可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形成 分生袍子梗多侧生,10pm一30r m(一50Mm),分 Am 4Am)x(24m一3Am),全壁芽生,有0.5pm~1 生袍子(4.54m~14 -1em的细齿,单胞、透明,椭圆形至长 形,尖端通常较细、微弯,连有一个小囊领 菌丝体分生抱子常聚成粘性滴状,酵母状芽殖
GB/r28082一2011 酵母状分生袍子Ba. a.somyces: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单胞,酵母状芽殖,袍子大小变化很大 子囊壳在ESA培养基上表生到部分埋生,有褐色假根状菌丝附着在基质上 子囊壳基部球形、黑 色,宽75uml40um,刚毛稀少至中度,褐色至黑色、有隔1304m×34m;子囊壳颈部黑色,长 n,顶部9wm一l4pm;颈长度与基部球宽度之 230m一640m(1070m),颈基部直径19m一36Mmm 比通常为1.5~6.2;孔口缘丝茂盛,透明、有隔,少分枝,(20m一604m 1!m2Am);子囊薄壁、 球形至卵形,易消解;子囊袍子透明、单胞、桔瓣形,(4.5Am一6Am)×(14m1.5m),聚生成奶白色 粘性袍子滴 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交配型B占优势,雌性交配型A强烈排斥o.ulmi的雄性交配型B Ophiostomnaulmi 9.2.1 菌落特征 在MEA培养基上经20C黑暗7d和室温漫射光10d培养后,菌落呈光滑蜡质、苔状,轮纹不明显 乳白至黄褐色,偶有紫褐色斑块,气生菌丝难辨 在20C时,生长速度为(1.5mm/d~)2.0mm/d3.1mm/d(一3.5mm/d),在33C条件下的生 mm/d2.8mm/d 长速度较o ni快,为1.1 no0-ul 9.2.2病菌形态 基本一致(9.l.2),雕发簇袍swhrir的岗丝体 o.ulmi的3种分生袍子的形态与o.nor0ulmi 分生抱子和其出芽形成的分生抱子常合生成酵母状团块 子囊壳在ESA培养基上表生到部分埋生,有褐色假根状菌丝附着在基质上 子囊壳基部球形、黑 色,宽1004m~1504m,刚毛稀少至中度,褐色至黑色,有隔1304mX34m;子囊壳颈部黑色,长280m~ 420Am(510Am),颈基部直径为18Am42Am,顶部11m16Am;颈长度与基部球宽度之比通常 为2.4一a.5;孔口周丝茂盛,透明.有隔,少分枝,(20, )pm)x(1 m60 m2Am);子囊薄壁、球形至 卵形、易消解;子囊抱子透明.单胞、桔瓣形,(4.5 54m~64m)×(1m 11.5Mm),聚生成奶白色粘性袍 子滴 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交配型A和B大致相等,雌性交配型A可接受O.nooulmi的雄性交配 型B nov0-ulmi和Ophiostomaulmni的特征比较 9.3ophiosoma 特征比较见表1 表1特征比较 特 征 Obhiosto1uor=ulu Obhiosoului 20 2.8)3.14.8(5.7 1.5)2.03.1(一3.5) 生长速度mm/d 33C 1.1一2.8 0)0.10.5 菌落形态 花瓣状、轮纹明显,有条纹 光滑蜡质、苔状,轮纹不明显 交配型 B型占优势 A型和B型大致相等 颈长 230640(~1070 280420(510 Am 子囊壳 颈长与基部球 2.43.5 1.5一6.2 直径比
GB/T28082一2011 结论 如分离菌的形态特征与鉴定指标吻合,可鉴定为榆枯萎病菌 否则,不视为榆枯萎病菌 10 样品保存 检疫鉴定后保存样品,以备复验,谈判和仲裁 由鉴定人标识确认,样品管理员登记,置于干燥防 虫、防鼠处保存,保存期为1年,有特殊需求保存期可适当延长 保存期满,需经灭菌后方可处理 11 菌种保藏 将病菌接在MEA培养基斜面上,待菌丝布满斜面后,封好盖子,一20C保存
GB/r28082一2011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榆枯萎病菌的分类、,寄主与分布 A.1分类 榆枯萎病是榆树上的毁灭性病害,常年危害欧美的林木业,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曾引起 两次大规模流行 愉枯萎病的致病菌已经分化为2个种,Ophiostomaulmi引致欧美的第一次大流行, Ophiostomanowulmi是第二次大流行的致病菌,在《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中称为新愉枯萎病菌 Ophiosomanow-wlmi侵袭性较强,其内分为两个亚种 -欧亚亚种Ophios 和美洲亚种Ophiostomanoc0ulmisubsp.americana 本标准将 tomanoo-ulmisubsp,noo-ulm1i 和o hiostomanoo-ulmi统称为榆枯萎病菌 1 Ophiostomaulmni 2 寄主范围 A, ndra),山愉 寄主主要为愉属(UlmusL.)树木 以美洲榆(U. ),荷兰榆(U.holla aericana (U.glabrau),英国愉(U.procera)等较为感病,人工接种可为害椭属(ZelkovuS.) 该病菌是欧美愉属 上的重要有害真菌,可侵染各龄榆树,引致榆树干枯、死亡,称为榆枯萎病,或荷兰榆病 A.3分布 亚洲;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仅Ophio.toma no0ulmi 欧洲,阿尔巴尼亚,爱尔兰、丹麦,挪威、瑙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国,德国、奥地利、荷 兰、瑞士、英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圣马力诺 塞尔维亚、波黑(仅Ophi0 wsomanoww-ulmi),克罗地亚(仅O)phiostomanw-ulmi),斯洛文尼亚《仅 Obhiostomamo0-ulmi)、保加利亚(仅Ohiostomanoorulmi)、马其顿(仅Obhiostomano0-ulmi)、白 俄罗斯(仅Ophioomaulmi)、芬兰(仅owhioomaulmi) 美洲,美国,加拿大 大洋洲;新西兰(仅Ophiooma no0-ulmi)
GB/T28082一20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欧亚亚种ophiostomanoo-ulmisubsp.novo-ulmi和美洲亚种 Ophiostomano0-ulmisubsp.americana的鉴定方法 B.1鉴定 B.1.1交配型的测定 亚种的鉴定首先要确定供试菌的交配型 取标准菌株ophiostoma0-ulmi任意亚种的交配型 A和B以及待测菌,等距离三角形分别接种在ESA培养基上,重复3m,20C黑暗培养1周后,在室温 (20C一25C)漫射光下继续培养两周 B.1.2A交配型的培养 经测定交配型为A的供试菌,在MEA培养基上20C黑暗培养;取标准菌株美洲亚种的B交配型 为受体,接种于EsA培养基,20C黑暗培养14d,再漫射光下继续培养7d,使菌落长满全m;切取MEA 培养基上的待测菌2cnm为供体,菌面朝下贴放在受体菌落的一侧,另以标准菌株美洲亚种和欧亚亚种 的A交配型为供体对照,同法分别置于受体的另外部位,重复3皿,室温漫射光下培养 10d后记录各 供体上每lcmm”的子囊壳数目 B.1.3B交配型的培养 经测定交配型为B的供试菌,在MEA培养基上20丫黑暗培养;取标准菌株欧亚亚种的A交配型 为受体,接种于EsA培养基,20黑暗培养14d,再漫射光下继续培养7d,使菌落长满全皿;切取MEA 培养基上的待测菌2em为供体,菌面朝下贴放在受体菌落的一侧,另以标准菌株美洲亚种和欧亚亚种 的B交配型为供体对照,同法分别置于受体的另外部位,重复3皿,室温漫射光下培养 10d后记录各 供体上每1cm'的子囊壳数目 B.2结果判定 B.2.1交配型判定 若待测菌与交配型B的交界处产生子囊壳,则待测菌为A交配型;若待测菌与交配型A的交界处 产生子囊壳,则待测菌为B交配型 B.2.2A交配型亚种判定 若待测菌与受体(美洲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与供体对照美洲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 数目大致相等,是供体对照欧亚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的10倍30倍,则待测菌为美洲亚种 若待测菌与受体(美洲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与供体对照欧亚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 数目大致相等,是供体对照美洲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的1/10~1/30,则待测菌为欧亚亚种 B.2.3B交配型亚种判定 若待测菌与受体(欧亚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与供体对照欧亚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
GB/r28082一2011 壳数目大致相等,是供体对照美洲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的10倍30倍,则待测菌为欧 亚亚种 若待测菌与受体(欧亚亚种A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与供体对照美洲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壳 数目大致相等,是供体对照欧亚亚种B交配型所生子囊壳数目的1/10~1/30,则待测菌为美洲亚种
GB/T28082?2011 ?c ?? ????? ?C.1?()?ùPes ulmi()F.w.Holm esotuu meS ?c.2sporothrix()??Blastomyces()(r.w.Holmes)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GB/T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是引起榆树死亡、枯萎的一种严重病原菌,会导致叶片黄化、干枯、掉叶等症状。为了保障榆树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对该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检疫鉴定。

鉴定方法

根据GB/T28082-2011标准,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PCR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原菌的DNA序列,再通过特异性引物检测其存在与否。
  • ISCR法:利用榆科植物中的ISCR元件,针对榆枯萎病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
  • TaqMan PCR法:结合荧光探针技术,通过PCR扩增并实时检测榆枯萎病菌的存在。

这些方法都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能够迅速鉴定出榆枯萎病菌的存在。

标准GB/T28082-2011

该标准规定了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及其操作要求,其中包括样品采集、处理、试剂准备、实验步骤等内容。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榆树种苗生产、盆栽育苗、大田栽培以及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提供技术标准。

结论

榆枯萎病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菌,其检测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GB/T28082-2011标准规定了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鉴定。希望本文能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烟草环斑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烟草环斑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烟草环斑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8081-2011。烟草环斑病毒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12-06-01
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8083-2011。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2-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