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303-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Testmethodofmethylaminesandmethylamineswatersolutionforindustrialus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0303-2013。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共有24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30
  • 实施日期2014-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4页
  • 文件大小463.67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0303一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Testmethodofmethylaminesandmethylamineswatersoltionforindustrialuse 2013-12-31发布 2014-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303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山东 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阳九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宿迁新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管建平,赵秀英,姜双英、黄煜、王一呜,董善民,胡延风,王少锋
GB/T30303一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连续气相催化氨化生产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及其配制的水溶液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283一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9722 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验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3.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 的规定制备 3.2 甲胺的试验方法 3.2.1试液制备 3.2.1.1试剂 异丙醇;不含在所用色谱条件下与待测样品中的组分无法分离的物质 3.2.1.2操作步骤 称取60ml80ml.异丙醉置于玻璃样品瓶中,将样品以一定的速度通人异丙醉中,控制样品通人 的速度以不出现白色烟雾为宜 按此分别制得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试液,并控制试液达到的质量分 数为;一甲胺约为40%;二甲胶约为40%;三甲胺约为30% 称量吸收样品前后样品瓶的质量,两者之 差即为试样的质量,所有称量均精确至0.1g 3.2.2主组分含量和杂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3.2.2.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取3.2.1中制备的待测试液经汽化通过色谐柱,使其
GB/T30303一2013 中的各组分分离 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最终结果当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时需 扣除水分和氨含量,采用热导池检测器(TCD)检测时需扣除水分 3.2.2.2试剂 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氢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空气: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3.2.2.3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热导池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 的规定,线性范围满足分析要求 色谱工作站 微量注射器:1L或10L 3.2.2.4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1 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中A.1和 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表1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项 目 参 数 胺类专用毛细管柱(60m×0.32mm) 色谱柱 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热导池检测器 70 柱箱温度/ 80 汽化室温度/ 160 160 检测室温度/ 180 160 桥流/mA 60 载气 氮气(N 氢气(H 载气流量平均线速度/cm/s) 30.0 25.0 燃气(氢气)流量/ml/min) 35 350 助燃气(空气)流量/Gn ml/min 分流比 o 10:1 0.6 进样量/l 1.0 3.2.2.5分析步骤 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1所示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 根据各组分色谱 峰面积和其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见附录A巾A3. 3.2.2.6结果计算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按式(1)计算
GB/T30303一2013 f;,A 一×100% Z 7 A 式中: 除异丙醇以外的其他组分i的峰面积 A 除异丙醇以外的其他组分i的相对校正因子 3.2.3中测得的氨的质量分数 1 3.2.4中测得的水的质量分数 7?2 采用热导检测器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按式(2)计算 fA ×(100%一w, Zw A -除水、,异丙醇以外的其他组分i的峰面积; -除水、异丙醇以外的其他组分i的相对校正因子; f 3.2.4中测得的水的质量分数 w 3.2.3氨含量的测定 3.2.3.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取3.2.1中制备的待测试液经汽化通过色谱柱,使其 中的各组分分离 用热导池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 3.2.3.2试剂 气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3.2.3.3仪器 同3.2.2.3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3.2.3.4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 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B中 图B.1一B.3和表B,1 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项 参 数 色谱柱 不锈钢柱2m×3mm 载体 GDX1030.18mm~0.25mm 固定液 四乙熔戊胺氢氧化钾 固定液质量比 GDX103:四乙烯戊胺:氢氧化钾=90:9:1 柱箱温度 70 汽化室温度/ 150 检测室温度/C 150 桥流/mA 140 载气 氢气(H. 载气流量/mL/min 50 进样量/l l.0
GB/T30303一2013 3.2.3.5分析步骤 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2所示的热导池检测器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 根 据氨的色谱峰面积和其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定量 氨的校正因子的测定见附录B中B.3 3.2.3.6结果计算 氨的质量分数w1,按式(3)计算 n w=A×f× 3 n 式中 氨组分的峰面积; 氨的校正因子; 试液中异丙醇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试液的质量,单位为克(g) 712 3.2.3.7水分的测定 3.2.3.7.1分析步骤 按GB/T62832008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 分别测定异丙醇和按3.2.1制备的试液的水分含量 3.2.3.7.2结果计算 水的质量分数wa,按式(4)计算: w3m12 w'mn 7?= m m 式中: 试液中水的质量分数; w' 异丙醇中水的质量分数; 试液中异丙醇的质量,单位为克(g); 1n 试液的质量.单位为克(e. 2 3.2.4重复性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主组分不大于 0.02%,水分不大于0.03%,杂质组分不大于0.008% 3.3甲胺水溶液的试验方法 3.3.1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置于具塞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测 3.3.2主组分含量和杂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3.3.2.1方法提要 第一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试样的总碱度;第二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的杂质组分的质量分数 用总碱度减去碱性杂质组分含量,得出被测试样的主组分含量
GB/T30303一2013 3.3.2.2总碱度的测定 3.3.2.2.1试剂和溶液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2mol/L 甲基红指示液;2g/儿.乙醇溶液 称取0.20g甲基红,溶于无水乙醇,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 3.3.2.2.2仪器 注射器;lmL,配封闭针头 三角烧瓶:250mL 3.3.2.2.3分析步骤 用注射器吸取约0.5mL.试样 擦干针头,立即用硅胶垫堵住,称量(精确至0.0001g),取下硅胶 垫,将针头立即插人盛有25mL.水的三角烧瓶中,慢慢将试样注人,注人后针头立即用硅胶垫堵住,再 次称量(精确至0.0001g),两次称量之差即为试样的质量 在三角烧瓶中加人甲基红指示液(23) 滴,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即为终点 3.3.2.2.4结果计算 总碱度(以主组分计)的质量分数ws,按式(5)计算 ×c×M ×100% 1000×m 式中: 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儿L);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主组分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1.06(一甲胺),M=45.08(二甲 胺)、M=59.11(三甲胺] 3.3.2.3杂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3.3.2.3.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试样经汽化通过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 校正 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乘以总碱度为杂质含量 3.3.2.3.2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谐操作条件见表1和表2 各组分测定的典型色谱图见附录B中 图B.4B.6和附录C中图C.1~C.6,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B中表B.2、附录C中表C.1和C.2 其 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3.3.2.3.3分析步骤 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1和表2所示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注人甲胺水溶液试样进 行测定 根据各组分色谱峰面积和其校正因子定量 校正因子的测定见附录B中B.3和附录C中的C.3
GB/T30303一2013 3.3.2.3.4结果计算 杂质组分的质量分数w,,按式(6)计算 w;×A,× ,= 习A,X 式中: -3.3.2.2中测得的试样的总碱度; ws -除水以外其他杂质组分i的峰面积: A, -除水以外其他杂质组分i的相对校正因子 氨的质量分数w ,按3.2.3的方法进行测定时,按式(7)计算 w,=A× 式中: 氨组分的峰面积; 氨的校正因子 3.3.2.4主组分含量的计算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水溶液中主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M、w和wT,按式8)、(9)和式(10) 计算: 31.06 习w'X 8) ZM5 M 5.08 习w× ZD75 M 59.11 习w;× l0) 7T=Z5 M 式中: -3.3.2.2中测得的试样总碱度; -3.3.2.3中测得的碱性杂质组分的质量分数; M -试样中碱性杂质组分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1.06(一甲胺)、 M=45.08(二甲胺)、M=59.11(三甲胺),M=17.03(氨)、M=59.11(N-乙基甲胺),M= 73.14(N,N-二甲基乙胺] 注:甲醇、水为非碱性杂质,不参与计算 3.3.3重复性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主组分不大于 0.20%,杂质组分不大于0.008%
GB/I30303一2013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甲胺各组分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各组分保留值和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A.1甲腔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A.1.1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甲胺各组分含量的典型色谱图见图A.1一A.3 20 I mvI0 10 3 m 12 15 时间/min 说明 -甲胺; 甲醇; 二甲胺; 三甲胺; 异丙醇杂峰l; 异丙醇; 异丙醇杂峰2 图A.1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一甲胺中各组分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GB/T30303?2013 20- I9 i 17 1 5 14 1s 2 10- mv" f 8 12 13 10 ?/min ? -?; ?l; ?; ; ?; N-??; ?; -?2 ?A.2????и???? 20 8 R 16 1s 14 13 12 ? 1l " 4 ?/min ? ?1 -?; ? -; -N,N-?? ?; ?; -?2 ?A.3????и????
GB/I30303?2013 A.1.2????и?????A.4?A.6. 10.05 9.0 8.0 7.0 6.0 5.0 mv40 3.0 T a.0 0 ?1. w.o52.02SXO334w4S.oa.0a5707.5?.0?Sg0g50.o.5.w..w ?/imr ?: ; ?; ?1 ?; -?; ; : -?2. ?; ?A.4?????и???? 10.0 9,0 B.0 7.0 6.0 3 2.0 1.0 o.O5202S" .O 207OAS" w.O.5OS3 3.03.54.04.5 5.56.06.5 9.0 ?/min ? ; ?; ?; ?1; -?; ; ?; -N-??; 10 ? -?2 ?A.5????и????
GB/T30303一2013 10.0 8.0 7.0 6.0 5.0 mv4d 3.0 1.0 0.0 .01.52.02.5.0354.O4.55.O5.56.06.57.0758.08.5g.09.510.0I0.5.0.52.025 时间/mim 说明: 氨; 水; -甲胺; 甲醇; 二甲胺; 三甲胺 异丙醇杂峰1. 异丙醇; N,N-二甲基乙胺; 10 异内醇杂峰2 图A.6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三甲腔中各组分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A.2各组分保留时间 在规定的色谐条件下,甲胺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A.1、A.2 表A.1甲胺各组分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甲胶 二甲胶 三甲股 4.5 4.65 4.65 甲版 甲醉 4.98 4.99 4.99 二甲胺 5.79 5,68 5.68 三甲胺 6.35 6.34 6.19 异丙醇杂峰1 6.55 6.56 6.56 异丙醉 8.16 8.17 8.17
GB/T30303一2013 表A.1(续 保留时间/minm 火 组分名称 -甲胶 二甲胶 三甲股 N -乙基甲胶 8.42 N,N-二甲基乙胶 10.06 11.36 11.37 11.36 异丙醇杂峰2 表A.2甲胺各组分在热导池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nmin 火 组分名称 -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4.40 4.41 4.40 4.86 4.87 4.88 水 -甲胺 5.22 5.39 5,40 甲醉 5.74 5.72 5,74 二甲胺 6.56 6.32 6.54 三甲胺 7.13 7.10 6.94 异丙醇杂峰1 7.32 7.31 7.30 异丙醉 8.81 8.80 8.82 N-乙基甲胶 9.16 N,N-二甲基乙胺 10.77 l0 1m 异丙醇杂峰2 11.96 11.96 11.96 A.3校正因子的测定 A.3.1 标准品 A.3.1.1 -甲胺的异丙醇溶液:已知质量分数,按3,2.1的步骤配制 A.3.1.2二甲胺的异丙醇溶液:已知质量分数,按3.2.1的步骤配制 A.3.1.3三甲胺的异丙醉溶液;已知质量分数,按3.2.1的步骤配制 氨水;已知质量分数 A.3.1.4 A.3.1.5N-乙基甲胺 A.3.1.6N,N-二甲基乙胺 A.3.1.7甲醇 A.3.2分析步骤 用准确称量的方法,在具塞玻璃瓶中依次加人A.3.1中的标准品,配制成与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相近 的校准用试液,充分摇匀 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g 加人的标准品中若存在其他干扰杂质时,应 扣除本底予以修正
GB/T30303一2013 在与测定样品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进行测定 A.3.3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各杂质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i,按式(A.1)计算: A,w (A.1 A,w. 式中: 校准用试液中主组分的峰面积: A -校准用试液中组分i的峰面积 校准用试液中主组分的质量分数 w -校准用试液中组分的质量分数 w 校正因子的定期测定 A.4 校正因子应实际测定,并应定期进行校验 12
GB/I30303一201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氨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各组分相对保留值和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B.1氨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B.1.1甲胺中氨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见图B.1一B.3 10 9 8 6 而 m 百 G 正 五 225 时间/min 说明 氨; -甲胺; 二甲胶; 三甲胺; 甲酪 水; 异丙醉 图B.1测定一甲胺中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13
GB/T30303?2013 6- 4 D s 1o m 22 1819 23 ?/in ? " ? -?; h N-??; ?; ?; ?; ?B.2??а??? 10 mv5 M26 ?/min ? ? ; -?; 6 -N,N-?? ?; ?; ? ?B.3??а??? 14
GB/T30303?2013 B.1.2????????B.4B.6 10- ? 3 5 T T5 7 2 19 2D ?/min ? ? ; -?; -?; ?; ?B.4?????а??? 10 8 7 55 2 13 14 5 6 17 18 10 20 19 ?/min ? ; ?; -N-??; -? ?; ? ? ?B.5????а??? 15
GB/T30303一2013 G 电 " mv 6 军565 正 T 20 时间/minm 说明 氨; -甲胶 二甲胺; 三甲胺; 甲醇; N,N-二甲基乙胺 水 图B.6测定三甲胺水溶液中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B.2各组分保留时间 B.2.1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甲胺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B.1 表B.1甲胺中氨测定在热导池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三甲胺 -甲胶 二甲版 领 0.54 0.54 0.54 -甲胺 1.50 1.66 1.68 二甲胺 3.25 2.67 3,25 三甲胶 4.09 4.04 3.64 甲醉 7.05 7.08 7.l1 N-乙基甲胺 8.17 二甲基乙胶 N.N 10.77 15.05 15.32 14.90 异丙酌 18.07 18.25 18.27 16
GB/I30303一2013 B.2.2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甲胺水溶液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B.2 表B.2甲胺水溶液中氨测定在热导池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一甲胶 二甲胺 三甲胶 氨 0.53 0.52 0.52 -甲胺 1.44 1.662 1.63 二甲胺 3.25 2.72 3.20 三甲胺 4.07 3.93 3.38 甲醉 7.08 7.02 7.04 -乙基甲胶 N 7.93 二甲基乙 胶 N.N” 10,80 16.26 16.27 16.30 B.3氨的校正因子的测定 B,3.1分析步骤 按附录A中A.3.2配制的校准用试液用于甲胺中氨的校正因子测定 按附录C中C.3.2配制的校 准用试液用于甲胺水溶液中氨的校正因子的测定 在与氨含量的测定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测定 B.3.2校正因子的计算 氨的校正因子,按式(B.1)计算 w饭 B.1) A 式中: 校准用试液中氨的质量分数; w'级 -校准用试液中氨的峰面积 A餐 B.4校正因子的定期测定 校正因子应实际测定,并应定期进行校验 17
GB/T30303一2013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甲胺水溶液杂质组分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各组分保留值和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C.1甲胺水溶液中杂质组分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C.1.1采用火焰离子化器测定甲胺水溶液杂胺含量的典型色谱图见图C.1C.3 20 19 i8 m7 6 5 14 13 12i m 10 9- 1 12 13 15 10 时间/mim 说明 -甲胺; 甲醇; 二甲胺; 三甲胺 图c.1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一甲胺水溶液杂胺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18
GB/I30303?2013 20 9 8 im7 16f 15 14 3 2 I mv10 33 2 12 13 15 ?/in ? -?; ; ?; ?; N-?? ?c.2?????????? 20 19 8 7 16 15 14 13 12 11 10- mv 1o 2 13 11 ?/mim ? -?; ?; ?; ?; N,N-?? ?????????? ?C.3 19
GB/T30303一2013 C.1.2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甲胺水溶液中杂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见图C.4C.6 10.0 9.0 8.0- 70 6.0 5.05 v40 3.0 2.05 1.0 0.0- 一l.0 T.DT52基5S4D0SEZ.OAO 0.5 时间/mim 说明 氨; 水; -甲胺; 甲醇; 二甲胶; 三甲胺 图c.4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一甲胺水溶液中的杂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0.0- 见" 鼠. 7. 钱. 瓦.0 M 4.0f 3.0 2. 10 a. 1.0- 202.54O笔5O.6.D飞57O 0.00.5 8.08.5 1.0 前闹mm 说明 氨; 水; 甲醇 甲胺; 二甲胶; 三甲胺; N-乙基甲胺 图c.5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二甲胺水溶液中的杂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2o0
GB/I30303一2013 10.0 g " 6o 乱 4 L" a" -1.0- .5I.O.52.02.5a.O3.54.04百.0S百.OU57.07.58.0就.5g.0g.5.00.S 时mm 说明: 氨; 二甲胺; 三甲胺; 水; -甲胺; -N,N-二甲基乙胺 甲醇; 图C.6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三甲肢水溶液中的杂质含量的典型色谱图 各组分保留时间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甲胺水溶液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C.1、C.2 甲胺水溶液中各组分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表C.1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甲胺 4.55 4.65 4.65 甲醉 4.99 4.98 4.99 二甲胺 5.79 5.68 5.68 三甲版 6.35 6.34 6,19 N-乙基甲胶 8.42 10,06 N,N-二甲基乙胶 表c.2甲胺水溶液各组分在热导池检测器上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三甲胶 一甲胶 二甲胺 氨领 4.45 4.45 4.47 水 4.87 4.83 4.86 -甲胺 5.21 5.4 5.40 甲醉 5.74 5.75 5.75 21
GB/T30303一2013 表c.2(续》 保留时间/min 序 组分名称 三甲胺 -甲胶 二甲胶 二甲胶 6.62 6.36 6.59 三甲胺 7.15 7.12 7.00 N-乙基甲胺 9.13 N,N-二甲基乙胺 10,80 c3校正因子的测定 c.3.1标准品 一甲胺的水溶液;已知质量分数 C.3.1.1 c.3.1.2二甲胺的水溶液;已知质量分数 c.3.1.3三甲胺的水溶液;已知质量分数 c.3.1.4其余标准品同附录A中A.3.1.4一A.3.1.7 C.3.2分析步骤 用准确称量的方法,在具塞玻璃瓶中依次加人C.3.1中的标准品,配制成与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相近 的校准用试液,充分摇匀 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g 加人的标准品中若存在其他干扰杂质时,应 扣除本底予以修正 在与测定样品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进行测定 C.3.3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各杂质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按式(C.1)计算 A,w .(C.1 A,;w 式中: 校准用试液中主组分的峰面积; A,一 A,校准用试液中组分i的峰面积; -校准用试液中主组分的质量分数 w -校准用标准溶液中组分i的质量分数 w 校正因子的定期测定 校正因子应实际测定,并应定期进行校验 22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GB/T30303-2013

引言

甲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工业用甲胺多为水溶液,其质量分数、相对密度、氯离子含量、游离碱及游离酸、游离甲醛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试验方法

1. 质量分数的测定

将样品称取一定量(通常为100g),加入足量的去离子水,摇匀,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质量分数。

2. 相对密度的测定

将样品称取一定量(通常为50g),加入足量的去离子水,摇匀,用密度计测定其相对密度。

3.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将样品称取一定量(通常为50g),加入足量的去离子水,摇匀,用氯离子电极测定其氯离子含量。

4. 游离碱及游离酸的测定

将样品称取一定量(通常为100g),加入足量的去离子水,摇匀,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游离碱及游离酸含量。

5. 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将样品称取一定量(通常为50g),加入足量的去离子水或醇溶剂,摇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游离甲醛含量。

结论

本文介绍了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的试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0296-2013。氯碱工业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测试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7号公告
家庭网络第11部分:控制网络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庭网络第11部分:控制网络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庭网络第11部分:控制网络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的编号:GB/T30246.11-2013。家庭网络第11部分:控制网络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共有22页,发布于2014-07-15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