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960.7-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owerenergyefficiencymonitoringsystem—Part7: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werenergyefficiencymonitoringtermina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1960.7-2015。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共有25页,发布于2016-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16-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5页
  • 文件大小534.76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1960.7一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eationofpowerenergyefricieneymonitoringsystemm Part7:Ieehmielspeeifieatonforpowerenergyerrieieneymonitoringterminal 2015-09-1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960.7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本类型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配置建议表 19 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GB/T31960.7一2015 前 言 GB/T3196o《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以下11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主站功能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包括主(子)站与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 互终端和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间的通信协议; 第4部分;子站功能设计规范 第5部分;主站设计导则; 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第8部分;安全防护规范; 第9部分;系统检验规范; 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 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 本部分为GB/T3196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冠 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 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鸣、范、马宗超、王鹤、李杰、郭炳庆、闫华光、昊明玉、文辉,耿煜诙、张向程、 刘高峰,钱恳,董立军,张俊、冯保才、王加元
GB/T31960.7一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 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5.1一2o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215.211一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第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 GB/T17215.321一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 2级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52部分符号 GB/T17215.352 GB/T19582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powerenergyerricieneyinformationconcentrateandexchangeter minal 对电力能效监测终端,表计设备等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同时和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 行数据交换的设备,简称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 3.2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powereneryeftieieneymonitoringterminal 采集,处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能与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 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简称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分为五类,具体见附录A
GB/T31960.7一2015 3.3 电力需求响应eleetriedemandresponse 电力用户根据电价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调整用电方式的行为,从而减少电网高峰电力负荷 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称需求响应 技术要求 气候环境条件 4.1 4.1.1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湿度为40%一60% 4.1.2温湿度 监测终端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条件见表1 表1环境条件分类 空气温度 湿度 场所类型 级别 范围 最大变化率 相对湿度" 最大绝对湿度 % g/m C1 5十45 0.5 595 遮蔽 29 C2 -25一十55 0.5 10~100 40十70 10100 35 户外 C3 协议特定 CX 温度变化率取5min内平均值 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4.1.3大气压力 除特殊要求外,大气压力为63.0kPa~108.0kPa(海拔4000m及以下) 4.2机械影响 机械 监测终端设备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面不造成失效和损坏 振动强度要求如下 频率:10Hz150Hz; a b)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 加速度幅值:10m/s频率>60H2 4.3工作电源 4.3.1一般要求 监测终端可使用交流单相、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供电,也可使用其他供电方式 监测终端使用交流 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供电时,在断一相或两相电压的条件下,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并与信息集中与
GB/T31960.7一2015 交互终端正常通信 4.3.2交流供电的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交流供电的额定值及允许偏差的要求 a)额定电压;220V/380V,57.7V/100V,允许偏差一30%十30% b) 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差一6%十2% 4.3.3交流供电的功率消耗 非通信状态下,功率消耗如下: 单相供电监测终端有功功耗不应大于2w,视在功耗不应大于5VA: a b 三相供电监测终端每相有功功耗不应大于2w,视在功耗不应大于5VA c 电流输人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0.25VA(单相);电压输人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0.5VA 单相) 4.3.4失电后数据和时钟保持 监测终端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数据和时钟保持措施;失电后,时钟正常工作,数据保持时间不少于 12个月 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应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4.3.5交流供电的抗接地故障能力 监测终端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相 对地产生10%过电压时,未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此时,监测终端不应出现损 坏 供电恢复正常后,监测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 4.4结构 4.4.1外壳及防护 4.4.1.1机械强度 监测终端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符合GB/17215.2112006中5.2.2.1的要求,在外物撞 击造成变形时不应影响其正常工作 阻燃性能 4.4.1.2 非金属外壳阻燃性能应符合GB/T5169.11的要求 4.4.1.3外壳防护性能 监测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4208的要求,室内可采用IP50级,室外应采用IP51级 4.4.2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应符合以下要求 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应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 电压出线端子应与截面为 1.5mm'~2.5nmm'的引出线配合 其他弱电出线端子应与截面为0.5mm'1.5mm的引 出线配合 b)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4.4.4的要求; c)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5169.11的要求;
GB/T31960.7一2015 d)端子盖内侧应刻印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应清晰、不脱落 4.4.3接地端子 监测终端接地时,接地端子应与4mm导线良好接触 4.4.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其他带电部分,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 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海拔高度2000m及以上的监测终端,电气间隙应按GB/T16935.1一2008的规 定进行修正 表2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U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mm mm 25 1.,5 25U<6o 60U250 250GB/T31960.7一2015 表3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U 测试电压 MQ 正常条件 湿热条件 U60 >10 >2 250 60U<250 >2 500 >10 U>250 >10 >2 000 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应满足U>250V的要求 4.5.3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人回路、输出回路对地、电气隔离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回路之 间,应耐受表4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 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mA 表4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特 额定绝缘电压U 试验电压有效值 额定绝缘电压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o 125U<25o 500 2000 60GB/T31960.7一2015 4.7数据通信接口 4.7.1通信接口 监测终端支持微功率无线、有线(RS485,光纤、以太网,电力线载波等 4.7.2数据传输误码率 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不应大于10-',光纤信道不应大于10-",其他信道应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7.3通信协议 监测终端应支持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通信协议,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应支持GB/T19582 4.7.4通信单元性能 通信单元性能应符合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的要求 4.8输入/输出回路 4.8.1交流模拟量输入 交流采样模拟量输人有 a)交流电压;根据实际需求接人电压模拟量,电压输人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0.5VA(单相); b 交流电流;根据实际需求接人电流模拟量,监测终端能承受200%I.额定电流)连续过载耐受 20倍额定电流过载5s不损坏 电流输人回路功率消耗不大于0.25VA(单相) 4.8.2状态量/数字量输入 状态量/数字量输人应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 稳定额定电压输人时,每路状态量功耗不大于 0.2W 4.8.3直流模拟量输入 直流模拟量为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输人阻抗满足工业传感模拟量标准 4.8.4控制输出 当监测终端配有控制输出时,控制输出要求如下 a)输出口回路应有防误动作和便于现场测试的安全措施; b 触点额定功率;交流250V/5A,380V/2A或直流ll0V/0.5A的纯电阻负载; 触点寿命;通、断上述额定电流不少于10次 4.8.5脉冲输出 当监测终端配有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或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时,脉冲测试端口可 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脉冲宽度为:80ms士20ms 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LED脉冲采用超 亮、长寿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正面触及到 4.9安全要求 4.9.1封印 外壳、翻盖、端子座盖应能封印
GB/T31960.7一2015 4.9.2加密 根据系统安全要求,可选用安全存储、数据加/解密、双向身份认证、存取权限控制、线路加密传输等 安全控制技术 4.10功能要求 4.10.1数据采集功能 4.10.1.1直流模拟量采集 监测终端应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一些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输出的直流模拟量进行数 据采集 直流模拟量测量准确度要求在士1%范围内 4.10.1.2状态量/数字量采集 监测终端应实时采集状态量/数字量信息,发生变位时应产生变位事件,并在最近一次信息集中与 交互终端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 4.10.1.3交流模拟量采集 监测终端可按使用要求选配电压、电流等交流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谐 交流模拟量采集要求应符合GB/T17215.321- 波等 -2008中2级交流电测量设备要求 4.10.2数据存储功能 4.10.2.1曲线数据 曲线数据的数据采集间隔时间可设置,默认间隔为15min(最短间隔至少为1min),默认保存最近 7d的数据,采样数据项: a)正反向有功、无功,需量; b)A,B,C各相电流、电压; c A,B,C各相及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D 非电气量数据 基波功率、总谐波功率; e 电压,电流的总,分次谐波(2次一21次)含有率; g频率 h)电压,电流不平衡度 4.10.2.2日冻结数据 日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日24点冻结,默认保存最近2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a)总有功电量 b)总无功电量; c)非电气量数据; d)最大需量 A,B,cC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 e) 4.10.2.3月冻结数据 月冻结时间可设置,默认每月月末24点冻结,默认保存最近36个月数据,采样数据项
GB/T31960.7一2015 总有功电量, a b) 总无功电量, e)非电气量数据; d) A,B,C相电压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 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4.10.2.4事件记录存储 监测终端应能保存最近100条事件记录 4.10.3数据处理 4.10.3.1时钟召测和对时 监测终端应能接收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或本地端口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 在一25C十60 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不大于士1s/d;在参比温度(23C)下,时钟准确度不大于士0.5s/d 4.10.3.2参数设置和查询 监测终端可通过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设置和查询配置参数、限值参数,通信参数等,可查询监测终 端硬件版本号和软件版本号 4.10.3.3事件及报警功能 事件及报警功能可配置,事件包括 复位、清零指定数据、软件版本变更、参数变更、校时、状态量变位、遥控跳闸、停上电、总功率因数 越限,电压偏差越限、电压回路异常、电流回路异常、电压越限,电流越限、电压不平衡度越限、电流不平 衡度越限、谐波电压畸变率越限、谐波电流畸变率越限、闪变越限、非电气量越限等 4.10.4数据传输 4.10.4.1数据转发 具有数据转发功能的监测终端应按需求设置中继转发功能 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应通过监测终端 的数据转发功能采集其他监测终端电能表、智能传感器或其他仪表数据 4.10.4.2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通信 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进行通信应符合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通信协议,接收并响应信息 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命令,向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传送数据 4.10.5监测终端维护 4.10.5.1本地状态指示 监测终端应有本地状态指示,指示监测终端上电、,通信、抄收等工作状态 4.10.5.2本地维护接口 监测终端应有本地维护接口,设置监测终端参数.升级软件等 4.10.5.3自检自恢复 监测终端应有自测试、自诊断、自恢复功能.监测终端部件工作异常应有记录
GB/T31960.7一2015 4.10.5.4监测终端初始化 监测终端接收到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应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初始化,参数区置为缺省值,数据 区清零或清除 命令执行时,监测终端应保证初始化事件记录不被清除,并自动保存该事件的相应 数据 4.10.5.5脉冲输出 监测终端可选配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或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 4.10.6扩展功能 4.10.6.1显示功能 监测终端可选配显示屏 4.10.6.2按键 监测终端可选配按键 4.10.6.3控制输出 监测终端可选配控制输出 4.10.6.4需求响应 监测终端可接收需求响应信息; a b 监测终端可上传需求响应回答信息 4.10.6.5监测终端软件升级 监测终端软件可通过通信信道实现在线升级 a b)软件升级后监测终端正常工作 4.10.6.6能效计算 利用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通过嵌人能效模型,计算出被监测设备或者系统的用能转换效率 4.11 电磁兼容性 4.11.1静电放电抗扰度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加在监测终端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 间接静电放电时,监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试验后能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4.11.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监测终端除应承受工作频带外,在表6规定的射频辐射电磁场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 误动作和损坏,应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4.11.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在表6规定强度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下,临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 应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GB/T31960.7一2015 表6电磁兼容试验参数 试验回路 试验项目 等级 试验值 要求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外壳,通信接口等人 静电放电抗扰度 8kV,直接及间接 作、无损坏 试验后监测终端工作正 员操作部分 常,抄收数据准确 10V/m(80MHx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 1000MHz) 3/4 整机 作、无损坏;监测终端工作正常、抄收 扰度 30V/m(1.4GHz" 数据准确 22GHz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1.0kV合 通信线 作、无损坏 通信正常、抄收数据 准确 状态信号输人回路、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需经外接互感器接 1.0kV(共模 作,无损坏 通信正常、状态量采集 人的交流采样电流 抗扰度 正常,抄收数据准确 输人回路 电源回路、交流采样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4.0kv(共模》 电压输人回路,交流作,无损坏 通信正常、抄收数据 采样电流输人回路 准确 状态信号输人回路、 需经外接互感器接 1.0kV(共模 人的交流采样电流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输人回路 浪涌冲击)抗扰度 作、无损坏 试验后监测终端、通信 交流采样电流输人 正常、抄收数据准确 4.0kV(共模 回路 4.0kV(共模) 电源回路,交流采样 电压输人回路 2.0kV差模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误动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电源端和保护接 10V非调制 作,无损坏;监测终端、工作正常、抄 骚扰抗扰度 地端 收数据准确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整机 工频磁场抗扰度 作,无损坏;监测终端工作正常、抄收 400A/m 数据准确 状态信号输人回路、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0kV(共模 交流采样电压、电流作,无损坏 通信正常、状态量采集、 抄收数据准确 输" 高频阻尼振荡波抗 扰度 试验时监测终端无死机,无错误动 2.5kV共模 电源回路 作、无损坏 通信正常、抄收数据 1.25kV差模 准确 l0
GB/T31960.7一2015 4.11.4浪涌(冲击)抗扰度 表6规定强度的浪涌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试验后应正常工作,抄收数 据准确 4.11.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在频率150kHz80MHz、试验电平10V的射频场感应电磁骚扰下,监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 误动作和损坏,应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4.11.6工频磁场抗扰度 在频率50Hz,磁场强度400A/m的工频磁场影响下,监测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 应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4.11.7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监测终端不应发生死机、错误动作或损坏,电源电压恢复后保证监 测终端存储数据无变化,并能正常工作 4.11.8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在表6规定强度的,由电源回路或信号、控制回路传人的1MHz的高频衰减振荡波的骚扰下,监测 终端不应死机、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应正常工作、抄收数据准确 4.12可靠性要求 监测终端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2×10' 试验方法 一般要求 5.1 5.1.1试验条件 气候环境条件 5.1.1.1 试验期间,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a)温度:十15C十35C; 相对湿度;25%一75%,其中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30%一60% b c)大气压力:86.0kPa一108.0kPa 5.1.1.2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频率;额定频率,允许偏差一2%~十1%; a b)电压;额定电压,允许偏差士5% 5.1.2试验设备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参数准确度至少两个等级 1
GB/T31960.7一2015 5.2结构和机械试验 5.2.1一般检查 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 晰,耐久,接线应牢固 5.2.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GB/T16935.1一2008中第5章的规定测量端子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 距离 5.2.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5169.l1的要求试验时,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监测终端相同 D)强电端子排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士15)C,弱电端子排和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士 0)C,试验时间30s; 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其后的30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及周围,应无火焰或不灼热;样品在 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 5.2.4防尘试验 根据本标准中4.4.1中规定的防护等级,按GB4208的要求进行防尘试验 试验后,终端应满足 GB4208规定的接受条件 5.2.5振动试验 受试监测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 按GBy/T2423.10的规定试验 a)频率范围:10Hz一150Hz 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2); b 加速度幅值:l0m/s(频率>60Hz) c 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d 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功能和性能符合4.1一4.12的要求 5.3气候影响试验 5.3.1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的Bb类试验,将被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人高温试验箱的中央,升温 至4.1规定的最高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4.1一4.12的要求 5.3.2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的Ab类试验,将受试监测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人低温试验箱的中央,降温 至4.1规定的最低温度保温2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符合4.14.12的要求 5.3.3湿热试验 按GB/T2423.3的规定试验 试验要求如下 12
GB/T31960.7一2015 a)试验箱内保持温度(55土2)C、相对湿度(93士3)%,试验周期为2d; b) 试验结束前0.5h,在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Q:; e)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功能和性能符合4.1一4.12的要求; d)检查监测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 5.4温升试验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监测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 试验要求如下 a)监测终端电流线路通过额定最大电流,对电压线路以及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电 压线路,加载1.15倍参比电压; b)外表面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在2h的试验期间内,监测终端不应受到风吹或直接的阳光照射 e) d)试验后,监测终端不应受损坏,功能和性能符合4.1一4.12的要求 5.5绝缘性能试验 绝缘性能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一2006中7.3的规定试验 5.6电源影响试验 5.6.1电源断相试验 按4.3.1的要求进行电源断相试验,试验时监测终端应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符合4.1一4.12的 要求 5.6.2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使用交流供电的终端,将电源电压变化到4.3.2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监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 能和性能符合4.14.12的要求 使用直流供电的终端,按照GB/T17626.29的规定进行电压变化试验时,被试终端应能正常工作 功能和性能满足4.1一4.12的要求 5.6.3功率消耗试验 5.6.3.1整机功率 在监测终嘴未外接负载和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测电鄙回路 的电流值(A)和电压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为有功功耗,其值 应符合4.3.3的规定 5.6.3.2输入回路功率 在输人额定电压和电流时,用高阻抗电压表和低阻抗电流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输人回路的电流值 和电压值,其乘积(VA)即为功率消耗,每相电流输人回路功率消耗不应大于0.25VA;每相电压输人回 路功率消耗不应大于0.5VA 5.6.4短时过电流影响 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应按照GB/T17215.321一2008中7.2的规定试验 5.6.5连续通电稳定性 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连续通电72h 在此期间监测终端应连续稳定正常工作,数据不丢 13
GB/T31960.7一2015 失,时钟走时正常;每隔不大于24h进行抽测,其功能和性能应符合4.1一4.12的规定 5.6.6数据和时钟保持 记录监测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断开供电电源3d后,再合上电源,检查各项数据应 无改变和丢失,时钟走时应正确 5.6.7抗接地故障能力 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一2006中7.4的规定试验 5.7功能试验 5.7.1一般要求 功能试验时,应将测试主机、被测试监测终端和相关设备连接成一个测试系统.功能试验结果应符 合4.10的规定 测试系统按照附录B搭建 5.7.2数据采集试验 5.7.2.1直流模拟量/交流模拟量数据 监测终端应能正确采集4.10规定的数据项 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是否与被采 集的数据保持一致 5.7.2.2状态量 对于具备状态量采集功能的监测终端,采用状态量变位的测试方法,在状态量端子和信号地之间短 接,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的状态量状态监测是否变位,是否有状态变位事件产生 5.7.3数据存储实验 通过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分别配置曲线数据、日冻结数据、月冻结数据的冻结数据任务 测试主机 应可配置冻结数据任务的冻结数据项和冻结时间间隔 在测试时间内,通过测试主机查看监测终端是 否按设定起始时间和时间间隔存储相应的数据项 5.7.4数据处理试验 5.7.4.1时钟召测和对时试验 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发送对时命令,用召测命令检查监测终端时钟是否与对时命令相符 5.7.4.2走时误差试验 用标准秒表作为基准,记录监测终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1,24h后再次记录监测终端时钟与 基准的初始差值S2,|S2-S1l的结果应小于1s 5.7.4.3参数设置和查询试验 按本标准4.10.3.2的要求,用测试主机向被试监测终端设置和查询参数,终端的显示以及主机召测 到的结果应与设置参数值一致 5.7.4.4事件试验 测试主机对监测终端配置事件参数并触发应的事件,终端应记录所发生事件,通过测试主机应能 14
GB/T31960.7一2015 查到相关事件记录能效计算检验 5.7.5数据传输试验 5.7.5.1通信接口试验 测试主站向监测终端发出各种指令,监测终端应准确返回相应数据 5.7.5.2数据转发 具备数据转发功能的终端,测试主机通过被测监测终端进行数据转发,数据应能被正确转发到指定 通信接口 5.7.5.3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监测终端的通信协议应符合相关通信协议标准要求 5.7.6维护试验 5.7.6.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观察终端显示屏或信号灯应能正确显示终端上电,通信、抄读等状态 5.7.6.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置工具连接终端维护接口设置终端参数,终端应能正确设置 5.7.6.3监测终端初始化 测试主机向监测终端下发硬件、数据区、参数区初始化命令后,监测终端应正确响应 5.7.7扩展功能试验 根据4.10.6的要求,检查监测终端的各项扩展功能,应能正常执行 通过测试主站发送相关指令 监测终端应正确返回相应数据 5.8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按照GB/T17215.211一2006中7.5的规定试验 试验后,功能和性能应符合 4.1一4.12的要求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可分为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6.2验收检验 6.2.1项目和建议顺序 对于到货的监测终端,应按型号、生产批号划分为组,按表7的项目和建议顺序逐个检验 6.2.2不合格判定 检验中出现任一A类或两个B类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判该监测终端为不合格 15
GB/T31960.7一2015 6.3型式检验 6.3.1周期 下列情况下,监测终端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恢复生产时 b 设计和工艺有重大改进时; e)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监测终端满2年时; d 可靠性验证试验在生产定型时进行,或按客户要求,在系统试运行时进行 6.3.2抽样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监测终端中随机抽取 按GB/T28292002选择判别水平 I,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的一次抽样方案,即 0 AeR]=[3 1 L川 式中: 样本大小; Ac 合格判定数; Re 不合格判定数 6.3.3不合格分类 按GB/T28292002规定,不合格分为A,B两类 各类的权值定为;A类1.0,B类0.5 6.3.4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7,当一个样本不合格检验项目的不合格权值的累积数不小于1 时,则判为不合格品;反之为合格品 对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险滩目发生一次及以上的不合怕.均救一个不合格计 6.4项目和顺序 检验项目和建议顺序如表7所示 表7试验项目和建议顺序 建议顺序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不合格类别 结构 功能 A 数据通信接口 通信协议一致性 电濒影响(电源断相,电压变化) 功率消耗 接地故障能力 高温 低温 l6
GB/T31960.7一2015 表7(续》 建议顺序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不合格类别 0 温升 1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12 工频磁场抗扰度 1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1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15 静电放电抗扰度 1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17 18 浪涌抗扰度 19 绝缘电阻 20 绝缘强度 21 冲击电压 22 机械振动 23 湿热 注验收检验中“/”表示应做的项目,“、来”表示批次抽查的项目 指功能和性能中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功能 标志、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产品标志 监测终端标志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并可同时使用外文 监测终端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使 用符号应符合GB/T17215.352的规定 监测终端上应有下列标识: a)制造年份, b) 出厂编号 名称及型号 c d)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监测终端的相、线数(例如;单相二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f 参比电压,参比频率; g参比温度(非23C时,应标出) h 工作状态指示 7.1.2接线标志 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 监测终端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端子与外 电路的连接线路图 17
GB/T31960.7一2015 7.1.3包装标志 监测终端的包装标志应满足GB/T13384的要求 7.2运输 监测终端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 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 7.3贮存 监测终端的贮存环境条件应符合: a)温度;-25C+55C; b 相对湿度:5%100%包括凝露); 无腐蚀性气体 18
GB/T31960.7一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基本类型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配置建议表 基本类型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配置建议见表A.1 表A.1基本类型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配置建议表 热工电 基本电 谐波 电能质 热工型 终端功能 量型 量型 电量型量电量型 备注 I型 型 川型 型 型 流量 温度 非电气量测量压力 湿度 其他数据 相、线电压测量 电流测量 中性线电流测量 功率因数测量 有功,无功功率测量 基波功率测量 谐波功率测量 电压不平衡度测量 电流不平衡度测量 电气量测量 电流、电压低次谐波测量 2次一21次 电流、电压高次谐波测量 22次一50次 电流、,电压总畸变测量 总谐波电压、电流、有功功 率,无功功率 闪变测量 需量 频率测量 电能量测量 有功电量测量 可定时冻结 无功电量测量 设置日月年 冻结,也可按小 随机性电量 电能量冻结 时冻结 冻结 19
GB/T31960.7一2015 表A.1(续 热工电 基本电 谐波 电能质 热工型 终端功能 量型 量型 电量型 量电量型 备注 I型 型 l型) 型 N型) 功率(有功、无功、功率因 可配 数)曲线 总谐波畸变、电流、电压、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曲线 电压曲线 电流曲线 温度曲线 流量曲线 测量数据记录 压力曲线 曲线记 录可设置 湿度曲线 记录时间间隔 其他非电气量数据曲线 最短1min, 闪变曲线 缺省15min) 电压不平衡度曲线 电流不平衡度曲线 电流、电压低次谐波测量 2次一21次 电流、电压高次谐波测量 22次50次 电压越上限,越下限累 日、月数据 时间 复位事件 清零指定数据事件 软件版本变更事件 校时事件 状态量变位事件 遥控跳闸事件 停上电事件 总功率因数越限事件 事件记录 电压偏差越限事件 电压、电流回路异常事件 电压,电流越限事件 电压、电流不平衡度越限 事件 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越限 事件 闪变越限事件 非电气量越限事件 20
GB/T31960.7一2015 表A.1(续 热工电 基本电 谐波 电能质 热工型 终端功能 量型 量型 电量型 量电量型 备注 I型 V型 l型) 型 N型) 从采集端到 RS485 集中采集终 端,根据现 场施工可选 微功率无线模块接口 择通讯 式,模块可 互换,光纤 电力线载波模块接口 接 通 选配 微功 书 无 通讯 以太网 线:470M wifi、Zigbe 邻 Rs485 接口应能正 光纤 反 接都能 通讯 标配;红外 本地维护口 口、RS485 中继转发口 标配:2路; 可扩展到 状态量输人 4路 直流模拟量输人 IO口配置 控制输出接口 硬时钟 网络对时 显示 显示 按键 按键 电源输出 传感器电源 脉冲输出功能脉冲输出 需求响应功能需求响应 软件升级功能软件升级 能效数据分析能效计算 注:、表示必配,、*表示选配 21
GB/T31960.7一2015 附 录B 规范性附录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B1,图B】展示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与测试主机.电 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电量采集、状态量采集,电流型传感器、数字型传感器、水电气等仪表之间 的结构关系 电力能效信总 测试主机 集中与交互终端 RS485、 电力能效 电力能效 监测终 监测终塔 数 字 图B.1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22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GB/T31960.7-2015解读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不断增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能源管理工作。而作为能源管理的重要一环,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对电能消耗的实时、准确监测和数据分析,有效辅助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决策,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而在电力能效监测系统中,终端设备作为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条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GB/T31960.7-2015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设备在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安装要求、测试方法等方面的详细要求,对于保证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该标准涉及的技术参数包括:直流电源供电模式、通信接口类型、存储容量、采集通道数、最小采样精度、温度范围等,这些参数的规定旨在保证终端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和数据准确性。

此外,该标准对于终端设备的安装环境、防雷措施、校准方法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关规定。比如,在安装方面,要求终端设备应当远离辐射源和强磁场区域,并应当进行可靠接地;在校准方法方面,则要求终端设备应当使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校准。

总之,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GB/T31960.7-2015的出台,为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终端设备将有助于提高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做出积极贡献。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的相关资料

    和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1960.6-2015。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共有25页,发布于2016-04-01
    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第11部分:3kHz~500kHz频带划分、输出电平和电磁骚扰限值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第11部分:3kHz~500kHz频带划分、输出电平和电磁骚扰限值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第11部分:3kHz~500kHz频带划分、输出电平和电磁骚扰限值的编号:GB/T31983.11-2015。低压窄带电力线通信第11部分:3kHz~500kHz频带划分、输出电平和电磁骚扰限值共有23页,发布于2016-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