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180-201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hermalperformancetestcodeforindustrialboil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编号:GB/T10180-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共有74页,发布于2018-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9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060.30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4页
  • 文件大小5.79M

以图片形式预览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国家标准 GB/T10180一2017 代替GB/T10180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hermalperformaneetestcodeforindustrialboilers 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0180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与GB/T10180一2003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 -增加和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3年版的第3章) -增加和修改了符号和单位(见第4章,2003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锅炉在定型试验和验收试验时基准温度的确定方法(见5.7,2003年版的7.10) 修改了部分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见表6,2003年版的9.49.8); 修改了过热蒸汽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见式(5),式(6),式(7),2003年版的式(5,式(6)] 修改了锅炉热效率计算结果的误差规定见10.1.2,2003年版的9.3) 修改了煤和煤粉的采样和制备见附录C,2003年版的附录A); 修改了奥氏分析仪的使用见附录E,2003年版的附录C); 修改了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见附录F,2003年版的附录D); 增加了进行热工性能试验的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图及其相关要求(见5.1) 增加了试验数据记录的有效性要求(见5.8); 增加了多工质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见10.2) 增加了添加脱硫剂的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见附录I); 增加了在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发生烟气冷凝且热量回收利用的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见附 录A); 增加了锅炉运行试验方法(见附录B). 增加了网格法等面积的划分原则及代表点的确定(见附录D) 增加了添加脱硫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计算(见附录I). 删除了轻型炉墙、重轻型炉墙等的不清晰表述内容(见2003年版的7.1.1)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市特种 设备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江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 司、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 限公司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锡能 锅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善武、张元榕,李越胜、全庆华、雷钦祥、潘瑞林、丁杰、肖新房、徐荻萍 李生德、杨麟、叶勉、管坚、丘性通、喻孟全、李春、孟向军、徐勇敏、王惠云、周冬雷、尹会坤、齐国利、 李耀荣,朱永忠、赵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180-1988,GB/T10180-2003
GB/10180一201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中的术语与定义,符号和单位、总则、试验准备、试验要求、 测量项目和试验用仪器仪表,试验方法,锅炉热效率的计算以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压力小于3.8.MPa,介质为水或液相有机热载体的固体燃料锅炉.液体燃料锅 炉、气体燃料锅炉以及电加热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 油田注汽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或设备(烟道式余热锅炉除外)、蒸汽压力不小于3.8MPa且蒸汽温 度小于450C的锅炉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 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 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 T 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 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2900.48电工名词术语锅炉 GB/T3286(所有部分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8174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0410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常量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谐法 GB/T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GB23971 有机热载体 GB/T24747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GB/T25214煤中全硫测定红外光谱法 GB/T28730固体生物质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GB/T28731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GB/T2873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GB/T10180一2017 GB/28733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GB/T28734固体生物质燃料中碳氢测定方法 GB/T30725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方法 GB/T30726固体生物质燃料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30727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0728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 GB/T3073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仪器法 GB/T30733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 CJ/T313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DL/T567.8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发热量的测定 DL/T567.9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元素分析 NB/T47034工业锅炉技术条件 NY/T1879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 NY/T188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NY/T1881.I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全水分" NY/T1881.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一股分析样品水分 NY/T1881.3 NY/T1881.4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4部分挥发分 NY/T1881.5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灰分 术语和定义 3 GB/T2900.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固体燃料solidfuel 固态的燃料,包括煤、油页岩、生物质燃料和可燃固体废料等 3.2 液体燃料liquidfue 液态的燃料,包括石油、燃料油、工业废液(如碱液、镁液等)等 3.3 气体燃料gasfuel 气态的燃料,包括天然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城市煤气、液化气等 3.4 低位发热值netcaorifievalue 单位体积的气体燃料或单位质量的固体或液体燃料在特定条件下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中扣除烟 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汽化潜热后所得的热量 3.5 输出热量 heatoutput 通过蒸汽、水或其他工质由锅炉向外提供的热量与进人锅炉的水或其他工质带人热量之差 3.6 锅炉净效率netb0 boilerefieieney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扣除自用燕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后的锅炉效率
GB/10180一2017 3.7 正平衡测量法dreetpreedure 直接测量输人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锅炉热效率的方法,也称直接测量法或输人输出法 3.8 反平衡测量法indireetproeedure 通过测量各种燃烧产物热损失和锅炉散热损失来确定锅炉热效率的方法,也称间接测量法、热损失 法或能量平衡法 3.9 多工质锅炉mwtimdiumboiler 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被加热工质(如水和蒸汽、热载体和热水、热载体和水及 空气等),并分别输出至各自用热设备的锅炉 3.10 脱硫剂desulfurizer 用于捕捉和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添加剂 注,本标准专指石灰石(其主要成分为Caco,有少量Mgco,杂质和水). 3.11 缎烧反应caleinationreaction 脱硫剂分解为CaO,MgO和CO的一种吸热化学反应 3.12 硫酸盐化反应snlfationreaetiom CaO,MgO与O.,so生成CasO.,Mgso,的一种放热化学反应 3.13 脱硫效率desulfurizationerfieier eeney 随燃料进人炉膛内,但没有以二氧化硫形式排放的硫占人炉燃料总硫分的百分比 符号和单位 表1中所列符号及单位适用于本文件 表1符号和单位 符号 序号 单位 名称 备注 习A 总受热面积 m 空气预热器受热面 m AAm 适用于固体 Am 收到基灰分 燃料,液体燃料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后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 kg/kg Ac.s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剂煅烧反应后未发生 Aeao kg/kg 硫酸盐化反应的氧化钙质量 m 对流管束受热面 Aee Ao0 省煤器受热面 m A0 炉膛辐射受热面(或悬浮段受热面 m
GB/T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添加脱硫剂后,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灰分的质量 An kg/kg 10 过热器受热面 mn” As 1m kg/kg 相应每千克人炉燃料,脱硫剂灰分的质量 12 A 脱硫剂未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 kg/kg 13 B 燃料消耗量(人炉燃料的质量或体积流量 kg/h或m/h 14 B 脱硫剂质量流量 kg/h 适用于固体 15 C 收到基碳 % 燃料、液体燃料 16 飞灰可燃物含量 冷灰可燃物含量 1 Ca 18 C 漏煤可燃物含量 19 C % 溢流灰可燃物含量 20 烟道灰沉降灰)可燃物含量 % C 21 % C 炉渣可燃物含量 % 22 Cm 循环灰可燃物含量 收到基甲烧 23 CH 24 C,H 收到基乙烧 适用于 25 C,H 收到基丙烧 气体燃料 % CH 收到基丁烧 26 % 27 CH 收到基戊炕 收到基一氧化碳 % 28 CO 适用于气体燃料 29 cO 排烟处C % % 30 CO. 收到基二氧化碳 适用于气体燃料 习c.H. 收到基不饱和焰 适用于气体燃料 37 32 CcO 脱硫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H' % 33 排烟处C.H C" 燃料收到基实际烧掉的碳质量分数 % 3 35 灰渣中平均含碳量与燃料计算灰量之比 % 36 飞灰比热 k/(kg 冷灰(炉底渣)比热 37 kJ/(kg ce0 漏煤比热 38 k/(kg" c 39 排烟处干烟气平均比定压热容 kJ/(m Cd保 40 热空气进口温度下的平均比热 k/mm 4 排烟处水蒸气平均比定压热容 /m C,o
GB/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热空气出口温度下的平均比热 k/m 42 kJ/k 43 溢流灰比热 kg" kJ/(kgC 4 烟道灰(沉降灰)比热 c" 循环灰比热 kJ/kg C 45 Cr 46 炉渣比热 灯/kg 4 e) 飞灰烙 k/kg 48 e 冷灰(炉底渣)焰 kJ/kg 漏煤熔 k/kg 49 e) 50 溢流灰熔 kJ/kg ct) 烟道灰(沉降灰)嫦 k/kg 51 ct) 52 循环灰烙 k/kg (ctm 53 ct. 炉渣烙 kJ/kg 54 CI 饱和蒸汽凝结水氯根含量 mg/kg mg/kg 55 锅水氧根含量 56 雾化用蒸汽耗汽率 D kg/kg 余热利用装置(冷凝器)的给水流量 kg/h 5 Da 锅炉折算燕发量 越h 58 给水流量 59 D kg/h 6o D 冷渣器划归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冷却工质流量 kg/h 61 D 受试炉在试验工况时的名义蒸发量 kg/h 62 Dmt 输出蒸汽量即锅炉实测蒸发量 kg/h D 雾化用蒸汽耗量 63 kg/h 664 D 自用蒸汽量 kg/h 65 D kg/h 锅炉的额定蒸发量 66 D kg/h 过热蒸汽流量 67 蒸汽引出管内径 mm 68 蒸汽试样管孔内径 mmm 69 E 相当于每小时每吨蒸汽的用电量 kW 锅炉散热总表面积,散热总表积包括俐炉热 平衡系统边界内的锅炉本体,余热回收装置、 E m 70 烟道和水箱等部件 71 F1,F,,F 分别为各区段的散热面积 m? 锅炉分离回送系统等的表面积之和 72 F m” 锅炉分离回送系统等的表面积之和,包括分离器、 73 ? m se 立管和回料阀的表面积
GB/T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F 锅炉散热总表面积 74 m 75 面积修正系数 G 76 lkg/A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工质循环流量 77 G 冷灰(炉底渣)质量 kg/h 78 G 漏煤质量 kg/h 79 Gim 测定蒸汽湿度时的锅水取样量 kg/h 滋流灰质量 80 G kg/h 81 烟道灰(沉降灰)质量 Gl kg/h 82 循环灰排灰质量 h kg 83 G kg/h 测定过热燕汽含盐量时的燕汽取样量 8 G" 湿炉渣质量 lkg/A 85 G 炉渣质量 kg/h 86 Gt 饱和燕汽冷凝水的电导率值 As/cm 锅炉总排灰质量 87 Gah kg/h 锅水的电导率值 G 88 !s/em H 自然通风烟囱高度 89 m 适用于固体 收到基氧 % 90 Hm 燃料,液体燃料 91 H 给水泵(循环泵、热载体泵)扬程 m % 92 H' 排烟处H 收到基硫化氢 % 93 HS 适用于气体燃料 94 H.S" 排烟处HS % 95 h 人炉冷空气烙 k/kg 余热利用装置(冷凝器)中的进水熔 96 hei kJ/kg 97 余热利用装置(冷凝器)中的出水熔 k/kg hco 98 排炯处烟气熔 k/kg或kJ/m" 99 给水熔 k/kg h 100 h 设计参数下给水熔 kJ/kg 101 he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口工质熔 k/kg A" 102 冷渣器划归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冷却工质出口熔值 kJ/kg h 冷渣器划归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冷却工质进口熔伯 103 kJ/kg 104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出口工质熔 k/kg h 105 k/kg 自用蒸汽熔 hy" 106 过热燕汽烙 kJ/kg h
GB/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设计参数下过热燕汽熔 107 hhi kJ/kg 108 饱和蒸汽熔 k/kg 109 设计参数下饱和燕汽熔 k/kg ht. 11o 从圆形截面中心起算的代表点序号 1l1 Km 修正系数 % 习K 112 容积成分之和 适用于气体燃料 适用于固体 113 M. 收到基水分 % 燃料、液体燃料 l14 M 燃油含水量 115 M 炉渣淋水后含水量 116 M" % 石灰石含水量 117 M 气体燃料含水分 适用于气体燃料 g/m 燃料燃烧干烟气[包括碳燃烧生成CO、实际 118 mol/kg 生成的so.(不包括脱硫吸收的硫、燃料中的N,以及 mom 脱硫剂产生的干烟气co.]的摩尔数 119 mol/kg 脱硫剂生成烟气的摩尔数 noid 120 mol/kg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olk 121 脱硫剂中收到基杂质(包括碳酸镁)的质量分数 % 710z,s 122 电加热锅炉每小时用电量 kW 适用于固体 N % 123 收到基氮 燃料、液体燃料 124 N 燃烧器电动机功率 kW N kw 125 送风机电动机功率 kw 126 N 磨煤机电动机功率 127 kw N 给煤机电动机功率 燃烧设备每小时用电量 128 Nem kW 包括燃油气燃烧器电机、燃油加热器等 129 破碎机电动机功率 kw N 130 N 给水泵电动机功率 kW 131 炉排传动装置电动机功率 kW N 132 N 燃油加热器功率 kW 引风机电动机功率 w 133 kw 134 N 磨煤机电动机功率 135 kw 其他电动机功率 136 N 筛分机电动机功率 kw
GB/T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kw 习N 每小时总用电量 137 % 138 N 收到基氮气 适用于气体燃料 139 饱和蒸汽凝结水钠离子含量 N mg/kg 140 Nat mg/kg 锅水纳离子含量 141 圆形戴面所需划分的等面积圆环数 nh 142 测点排数 取样孔数量 143 n. 适用于固体 144 O. 收到基氧 % 燃料、液体燃料 145 收到基氧气 适用于气体燃料 146 o 添加脱硫剂后排烟的干烟气中氧气的容积百分数 MPa 147 燕汽压力(表压》 148 Pm 实测蒸汽压力(表压 MPa 149 P 送)风机风压 Pa 150 Pe 给水压力 MPa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口工质压力 151 Pw. MPa 152 引风机风压 Pa MPa P 153 受试锅炉在试验工况时的名义工质(蒸汽)压力 MPa 154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出口工质压力 P 155 雾化用蒸汽压力 MPa P P 额定燕汽压力 156 MPa 157 Qm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实际输出热量 Mw 158 Qm 送(鼓)风机风量 m/h 159 余热利用装置(冷凝器)的有效吸收热量 Q. kJ/h 用外来热量加热燃 料或空气时,相应 加热燃料或外来热量 于每千克或标准 l60 Q. kJ/kg或kJ/m 状态下每立方米 燃料所携带的热量 k/kg或kJ/m 161 燃料物理热 162 给水梨(循环泵,热载体泵)流量 Q m' /h 163 Q 引风机风量 m'/h 164 输人热量 ke" 或kJ/m Q 165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k/kg 适用于固体燃料 Qnety.a 166 Q 燃油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k/kg 适用于液体燃料
GB/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燃气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适用于气体燃料 l67 Qwtw, kkJ/m 168 热水锅炉的实际输出热量 kh或k/m Q 169 自用燕汽带人热量 k/kg或k/" Q nm” 170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输出热量 /kg或k/m" 171 每小时总有效吸收热量 k/h >Q 172 每小时各工质有效吸收热量之和 k/h 烟气带走的热量 Q 173 kJ/kg或kJ/m 174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量 kJ/kg或kJ/m 175 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量 k/kg 176 k/kg或k/" Q 锅炉散热损失量 nm” 灰渣物理热损失量,即炉渣、循环灰、烟道灰沉降灰 177 kJ/kg 和飞灰等排出锅炉设备时所带走的显热 178 脱硫热损失量 kJ/kg 179 炉膛容积热负荷 w/m" 180 炉排面积热负荷 w/m 181 排烟热损失 q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182 183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g 184 散热损失 05 185 灰渣物理热损失 g6 186 石灰石脱硫热损失 习n 187 热损失之和 188 锅炉在额定蒸发量(热功率)下的散热损失 gs 锅炉散热损失的查表值 189 kJ/m'h) qs1n 190g1,g8,,g 分别为各区段的散热强度 kJ/(m R 197 炉排面积 mm 192 形截面半径 R m 193 R0 煤粉细度 % 适用于固体燃料 % 194 RO 排烟处RO.即:CO十SO 195 ROme 理论最大RO.即:CO.+SO.)百分率 196 钙硫摩尔比 rcas 197 代表点距圆形截面中心的距离 mmm 适用于固体 198 Sm 收到基硫 燃料,液体燃料
GB/T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过热燕汽含盐量 199 S跳RH "g/kg 200 飞灰温度 人炉冷空气温度 201 202 漏煤温度 203 冷灰(底渣)温度 204 排炯温度 205 热空气进口温度 206 进油温度 to 207 给水温度 ts 208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口工质温度 'e 209 人炉热空气温度 210 燃油燃烧器进油温度 211 热空气出口温度 212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出口工质温度 low 213 溢流灰温度 i 214 烟道灰(沉降灰)温度 td 215 循环灰温度 实测离开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的循环灰温度 216 t 217 额定燕汽温度 218 炉渣温度 219 过热蒸汽温度 t.he 220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适用于固体燃料 V V 221 排烟处干烟气体积 m'/kg 222 V 排烟处烟气体积 m`/kg或m'/m" 根据GB13271规定,Va为过量空气 223 Vdl, m'/kg 系数在1.75时的干烟气量 224 V8 炉膛容积 m 225 VH,o 排烟处水蒸气体积 m/kg 226 VH,o 理论水蒸气体积 m/kg或m/m" 227 理论空气量 m'/kg或m'/m 228 理论氮气体积 m'/kg或m'/m 229 Ro容积 Vp m'/kg或m'/m 230 V,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气体理论计算排放值 mg/m" 10
GB/10180一2017 表1(续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气体实测值折算为 V 231 mg/m -1.75时干烟气中的质量含量 a小一 /I 232 热空气标态流量 m 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烟气量 m'/kg 233 (Vak 234 (Vua 添加脱硫剂后的实际干空气量 m/kg 235 Va" 添加脱硫剂后修正的理论干空气量 m'/kg 236 飞灰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 % 237 冷灰(炉底渣)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 238 漏煤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239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240 溢流灰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241 烟道灰(沉降灰)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242 循环灰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炉渣含灰量占人炉煤总灰量的质量分数 243 244 燃料特征系数 245 脱硫剂中分解的碳酸钙占碳酸钙总体的质量分数 246 汽化潜热 kJ/kg 247 收到基密度 kg/m 适用于气体燃料 kg/m" 248 干气体燃料密度 适用于气体燃料 pa 249 燃油密度 适用于液体燃料 o kg/m 250 气体燃料含灰量 适用于气体燃料 g/m an 251 饱和燕汽湿度 252 锅炉热效率 锅炉设计热效率 4 253 254 冷凝器热效率 % 255 e 锅炉净效率 % 256 o 脱硫效率 % 257 正平衡效率 反平衡热效率 % 258 % 259 锅炉平均热效率 3 注:气体(燃气、姻气、空气)单位符号“m”的意义为;在101325Pa大气压力.0C状态下测得的体积,且体积单 位为立方米,简称“标准立方米” S 总则 5.1本标准规定进行热工性能试验的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见图1 在具体情况下,锅炉热平衡系统边 界不尽相同,可根据下列情况协商修改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并调整相应的测量项目 对于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加热工质时,应分别测量和计算不同工质 a 1
GB/T10180一2017 口燃料质量 口燃料发热量 燃料物理显热 输入热量 外来加热燃料或空气热量 自用蒸汽热量 口燃油雾化蒸汽热量 出水(热较体)温度、压力、流量 进水热载体温度、压力 锅 炉 温度、压力 出水温度、压力、流量 口进水温度、压力 余热 蒸汽压力、温度 m 口给水流量、压力、温度 装置 热风温度、流量 冷风温度 >排炯温度 烟气成分 今烟气流量 >co含量 >H含量 RH在 >Hs含量 各项热损失 各项灰渣质量 宫 各项灰渣可燃物含量 >钢炉及尾部受热面散热损失 各项灰渣百分比 各项灰渣温度 ->其他热损失 图2锅炉热量平衡图 6 试验准备 6.1锅炉试验前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试验目的和要求; a 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要求; b 14
GB/10180一2017 测点布置与所需仪器、仪表; c d 人员组织与分工 试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ee f 试验进度及日程安排; 其他 8 6.2试验前的要求如下: 试验所用仪表应是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的合格仪表 a b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安装应符合试验要求及相应仪器仪表的安装要求; c 受试锅炉及辅机设备的运行状况应符合试验要求; d 受试锅炉的汽、水及燃料、排渣等系统应符合试验要求 6.3预备性试验的要求如下: 试验人员应熟悉试验过程和操作程序并在试验过程中相互配合; a b 锅炉的试验运行工况稳定,试验用仪器仪表应工作正常; 预备性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内容和试验要求应与正式试验相同;如预备性试验能满足正式试 验全部要求,经双方确认,可作为正式试验的一个工况 试验要求 7.1定型试验 7.1.1试验应在锅炉主要热力参数(工质出口温度、压力.流量)调整到试验允许范围且工况稳定1h后 进行 7.1.2试验工况要求如下: 锅炉主要热力参数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应符合表2要求 表2锅炉主要热力参数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参数名称 允许偏差 要求 士10%D D10000 10000l40000 士5%D. <1.0 15%P 试验期间工质工作压力的最大值 三P <1.6 -10%P 1.0 实测燕汽压力(表压 和最小值之差不应大于额定压力 Pm/MPa 1.6400 -15,十5 15
GB/T10180一2017 表2(续 允许偏差 参数名称 要求 注1;D为受试锅炉在试验工况时的名义蒸发量(kg/h) 定型试验时为锅炉额定蒸发量;运行或验收试验时为 相关方约定的试验工况出力 注2;P.为受试锅炉在试验工况时的名义工质(燕汽)压力(MPa) 定型试验时为锅炉额定压力;运行或验收试 验时为相关方约定的试验工况压力 注3:t为额定蒸汽温度(C b 蒸汽锅炉的实际给水温度与设计值的偏差宜控制在十30C-20C之间 当实际给水温度 与设计值的偏差超过一20C时,测得的锅炉热效率应按每相差一60C热效率值下降1个百 分点进行折算,大于或小于一60C,则按比例折算,并在试验结果分析中对此予以扣除(对于 无省煤器的锅炉则不予扣除 热水锅炉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宜超过士5C 当实际出水温度平均值与 设计值的偏差超过一5C时,应对测得的锅炉热效率进行折算 对于燃煤锅炉,出水温度与设 计值相差一15C,则热效率值下降1个百分点;对燃油、燃气锅炉,出水温度与设计值相差 -25C,则热效率值下降1个百分点 大于或小于上述温度时,按比例折算 对既有省煤器又 有空气预热器的锅炉则不予扣除 d 试验时热水锅炉的压力应保证出水温度比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至少低20 试验期间安全阀不应启跳,锅炉不应吹灰,不应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一般也应关闭 对过热蒸 e 汽锅炉,当必须连续排污时,连续排污量应计量(计人锅水取样量内),其数值不应超过锅炉出 力的3% f 对于燃煤锅炉,试验期间过量空气系数、给煤量、给水流量、炉排速度,煤层或沸腾燃烧锅炉料 层高度等应保持基本稳定;对于燃油燃气锅炉,试验期间过量空气系数、燃料供给流量、给水流 量等应保持基本稳定 定型试验时试验燃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试验燃料与设计燃料在发热值、灰分、水分、颗粒度 等存在可接受的偏差时,在征得试验各方同意的情况下,可对热效率值按修正曲线进行修正, 修正曲线由锅炉制造方提供并应得到试验各方确认 7.1.3试验结束时,锅筒水位和煤(料)斗的煤(料)位均应与试验开始时一致,如煤(料)斗中的煤(料 位不一致应进行修正 对于手烧锅炉和下饲式锅炉,在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前均应进行一次清炉,且 试验结束与开始时,煤(料)层厚度和燃烧状况应基本一致 7.1.4正式试验时,每个试验工况的时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锅炉试验工况时间 锅炉类型 试验工况时间/h >5至少一个完整出渣周期 手烧锅炉、下饲式锅炉 层状燃烧、悬浮燃烧、流化床燃烧的固体燃料锅炉 水煤浆,石油乳化焦浆及其他类似燃料锅炉 燃油等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锅炉 2 电加热锅炉 l 7.1.5试验工况数及蒸发量修正方法如下 16
GB/10180一2017 锅炉定型试验应在额定出力下进行2个工况 a b 对于水煤浆燃烧锅炉和煤粉燃烧锅炉还应进行一次不大于70%额定出力下的燃烧稳定性试 验,时间为4h,一般采用正平衡测量法测量锅炉热效率,但对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 等于10t/h(7Mw)锅炉,可采用反平衡测量法测量锅炉热效率 定型试验时蒸汽锅炉每个试验工况的平均折算蒸发量应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97%105% 当蒸汽和给水参数实测值与设计值不一致时,锅炉的蒸发量按式(1l)或式(2)进行修正 对于饱和蒸汽锅炉: h.e Dn=D h hi 对于过热蒸汽锅炉 hl.h.l一h Dem=De h说 hi 式中: -锅炉折算燕发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D. -输出燕汽量即锅炉实测蒸发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饱和燕汽烙,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灯/kg); h 给水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设计参数下饱和蒸汽烙,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h加 st. h -设计参数下给水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过热蒸汽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ha心 h” -设计参数下过热蒸汽烙,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跳.,hN 7.1.6有机热载体锅炉的试验可按热水锅炉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进行 当有机热载体进出温度与设计 值的偏差超出士5笔时,锅炉热效率折算可按7.1.2c)进行 7.2运行试验 锅炉运行试验分为锅炉运行工况热败率简单测试和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组测试 相应的试验要 求和方法按附录B 7.3验收试验 锅炉验收试验应由验收相关方(通常包括锅炉供货方、使用方、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协商确定有关试 验要求,如燃料特性、锅炉运行出力、压力,温度等参数及波动范围、热效率折算等 第三方检测机构应 按验收相关方协商一致的结果,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测量项目和试验用仪器仪表 8.1主要测量项目 8.1.1锅炉热工性能主要包括: 锅炉热效率; a b 蒸发量或输出热功率; 蒸汽温度与蒸汽品质; co d) 工质进出口温度; 工作压力; ee fD 过量空气系数; 17
GB/T10180一2017 排烟温度与人口空气温度; 8 h) 燃料消耗量; i) 空气和烟气流量; j 灰渣等可燃物含量; lk)其他热损失等指标 8.1.2根据图1、图2,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主要测量项目见表4,但可不受限于表4所列的项目 如 需对锅炉进行热工性能分析或计算锅炉净效率,还应进行表5所列项目的测量 表4锅炉热工性能试验主要测量项目 序号 名称 备注 燃料及灰渣测量与采样 燃料消耗量及采样 电加热锅炉为用电量 2) 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飞灰、循环灰的质量 33) 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飞灰、,循环灰的采样 N 添加剂消耗量及采样 2 流量测量 燕汽锅炉给水流量 过热蒸汽流量 2 3) 热水锅炉循环水(油)量 自用蒸汽量 4 5) 排污量 连续排污量,计人锅水采样量 蒸汽采样量 锅水采样量 7 余热利用装置工质流量 3 温度测量 锅炉给水温度 2) 过热燕汽温度 3) 热水热载体)锅炉进、出口水油)温 4) 人炉冷空气温度 5) 排烟温度 液体燃料温度 6 7) 炉渣温度 烟道灰温度 8 9) 溢流灰温度 10) 循环灰温度 11 漏煤温度 12 冷灰温度 18
GB/10180一2017 表4(续 序号 名称 备注 炉体(包括锅炉标准构成范围内的余热回收装置、烟道和水箱等部 13 件)外表面温度 余热利用装置工质进,出口温度 14 15 余热利用装置进、出口烟温 16 燃烧器前油、气温度 4.压力测量 1 蒸汽压力 22 给水压力 3 热水锅炉进、出水压力 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出油压力 烟气成分测量 RO.(即;cO十s(O.)含量 2) O含量 CO含量 4 H含量 5 HS含量 CH,含量 6 No,含量 6.分析与化验项目 1 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元素分析、工业分析 2 液体燃料密度、含水量 3) 气体燃料组成成分 44 混合燃料组成成分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炉渣含水量 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沉降灰)、冷灰、飞灰、循环灰可燃物 含量 8 有机热载体特性分析 9 饱和猴汽矗度 10 过热蒸汽含盐量 其他测量项目 散热面积 l D 试验开始与结束时间 3) 鼓(送)风机进口处空气温度 锅炉使用地大气压力 19
GB/T10180一2017 表5锅炉热工性能分析用测量项目 序号 名称 备注 燃料特性测量 1 当受试炉为煤粉炉或流化床 1) 煤粉细度和灰熔点 锅炉时 当受试锅炉为流化床炉时或当 2) 燃料粒度组成 受试锅炉为层状燃烧锅炉需要了 解燃料颗粒分布时 重油黏度,凝固点 当受试锅炉以重油为燃料时 3 压力测量 炉膛压力 1 2) 燃烧器前油,气压力 3 -次风压或流化床燃烧炉风室风压 4) 二次风压 5 烟道各段压力 温度测量 3 沸腾层温度 当受试锅炉为流化床锅炉时 2)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3)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温和热风温度 4 辅机用电量测量 鼓送)风机(一,二次风机)电机功率 2) 引风机电机功率 破碎机电机功率 筛分机电机功率 5) 磨煤机电机功率 给煤机电机功率 6 7 炉排传动装置电机)功率 8 给水泵循环水系、热载体循环泵)电机功率 9 燃烧器电功率 10 燃油加热器电功率 其他 8.2试验用仪器、仪表 8.2.1试验时所用的仪器、仪表应在检定或校准的合格有效期内 8.2.2所用仪器、仪表在测量量程内应满足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主要测量项目所用仪器、仪表的精度 应符合表6的规定 8.2.3仪器、仪表的安装及使用应符合试验要求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要求 20
GB/10180一2017 表6主要测量项目用仪器仪表的精度要求 仪器和仪表的最低精度要求 序号 测量项目 M级 质量测定 衡器 电度表 1.0级 用电量测量 互感器 0.5级 液体燃料流量 0.5级 流量测量 气体燃料流量 1.5级 其他工质(不含空气和烟气)流量 1.0级 0.5级 [采用热电阻温度计时精度应不低于B级, 温度测量 且其显示仪表(二次仪表)的 读数分辨率应不低于0.1" "C 压力测量 工质压力 1.6级 O,RO.即:CO十SO)含量 1.0级 烟气成分测量 co,HH,Hs.C.H,,NGo,等含量 5.0级 长度测量 级 1.0 气、烟气的压力和流量测量 .5级 空 1.0级 燕汽湿度和含盐量测量 试验方法 9.1试验数据记录 g.1.1热水锅炉进、出口工质(热水、有机热载体)温度,应每不大于5min读数并记录一次 9.1.2工质流量的测量采用累计(积)方法确定时,应每不大于30min读数并记录一次 g.1.3需要称重的测量项目,时间间隔按实际操作进行记录 9.1.4蒸汽湿度和含盐量测量应每不大于30min测量并记录一次 9.1.5其他测量项目,一般应每不大于15min测量并记录一次 g.2燃料及添加剂的测量 9.2.1 固体燃料 固体燃料消耗量应使用衡器进行测量,一般在加人料斗、料仓或皮带输送机之前进行测量 9.2.1.1 工加料时,燃料应与盛放燃料的容器一起称重并逐一记录 盛放燃料的容器应精确称重,并每隔一段时 间如1h)复校一次 9.2.1.2在燃料称重计量开始和结束时,应对锅炉料斗或料仓进行平仓,使料斗或料仓里的燃料剩余量 在计量开始与计量结束时保持一致 9.2.2液体燃料 9.2.2.1液体燃料消耗量可使用衡器、液体流量计进行测量,也可采用容器测量 21
GB/T10180一2017 9.2.2.2液体燃料消耗量采用衡器测量时,燃料应与盛放燃料的容器一起测量并逐一记录,盛放燃料的 容器应精确测量,并每隔一段时间如1h)复校一次;采用容器测量时,容器上应带有液位计,且容器应 经过验证,误差不应低于流量计的精度要求 9.2.3气体燃料 9.2.3.1气体燃料消耗量一般采用气体流量计进行测量,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也可使用衡器进行测量 9.2.3.2在测量气体流量时,应在流量计附近同时测量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g.2.4添加剂 固体、液体、气体添加剂消耗量的测量分别按9.2.1、9.2.2、9.2.3的相关要求进行;当仅进行反平衡 测量时,人炉添加剂的消耗量可通过校核添加剂给料机等方法进行测量 9.3燃料及添加剂的采样 93.1固体燃料 g.3.1.1人炉煤,煤粉的采样和制备方法按附录C;生物质固体燃料的采样按附录C或NY/T1879,样 品制备按GB/T28730或NY/T1880;垃圾作为锅炉燃料时,其采样按CI/T313. 9.3.1.2 人岁煤的采样应在称重地点进行 每个试验买策的煤样质量应不少于总燃煤消耗量的1% 且采样总量不少于10kg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20t/h(l4Mw)时,采集的煤 样质量应不少于总燃料消耗量的0.5% g.3.1.3以煤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水煤浆、垃圾为试验燃料时,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多次采样,混合 后进行化验;燃用其他固体燃料时应按每个工况分别进行采样和化验 9.3.2液体燃料 液体燃料的采样一般在燃烧器前的燃料输送管道上进行,也可在盛放燃料的容器内进行,但不宜从 容器底部排污口进行采样 采样时间和采样量应均匀,且在试验开始后0.5h内和结束前0.5h内各取 一次样,总采样次数不应少于三次,总采样量应不少于1L 所有样品混合均匀后分别装人2个容器 内,加盖密封,一份用于化验,一份保存备查 9.3.3气体燃料 气体燃料的采样可在减压(调节)阀后的燃气管道上或在燃烧器前的燃气管道上进行,一般在管道 上装设一个带阀门的采样管,接上采样器(袋)进行采样 城市煤气及天然气的成分和发热值也可由供 气方提供 当同时有采样分析化验数据和供气方提供的数据且二者不一致时,应以采样分析化验数据 为准 9.3.4添加剂 固体、液体、气体添加剂的采样分别按9.3.1、9.3.2、9.3.3中相关要求进行 9.3.5采样时间 样品采样有效时间与锅炉试验工况时间相同但采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应视燃料从采样点到送人 炉膛所需的时间适当提前,以保证样品能代表试验期间所用燃料 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密封保存 22
GB/10180一2017 g.4灰渣量的测量及采样 g.4.1测量要求 g.4.1.1试验过程中可在被测锅炉灰渣出口处,将灰渣与容器一并测量并逐一记录测量数据,每隔一段 时间如1h)应复校一次容器质量 9.4.1.2在湿法出渣且含有大量水分时,应将灰渣铺开在清洁的地面上,待稍干除湿后再称量 炉渣一 般应逐车称量,若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等有多个出渣(灰)口时,应对每个出渣(灰)口的灰渣进行 单独称量 g.4.1.3飞灰一般不需计量,可通过灰平衡计算得出 由于锅炉结构等原因造成某项灰渣质量无法测 量时,也应对飞灰质量进行测量 飞灰测量可在除尘器前的烟道内进行等速采样并计算测量结果,测点 应开设在烟道直段上截面工质流速比较均匀的位置,采样点前、后烟道应分别保持6倍直径(当量)和 3倍直径(当量)的直段,采样按附录D规定的网格法等面积原则进行 9.4.2采样要求 9.421炉造和冷灰采样应与称量同时进行 可在炉透和冷灰出口处定期采伴,一般为每车采样一次. 采样和缩分方法见附录C 每个试验工况原始炉渣和冷灰采样质量应不少于总炉渣和冷灰质量的 2%;当煤的灰分A>40%时,原始采样质量应不少于总炉渣和冷灰质量的1%,且原始炉渣和冷灰采 样总质量应不少于20kg;当总炉渣量少于20kg时,应予全部采样 缩分后炉渣和冷灰样品质量应不 少于3kg 所采样品分别装人2个容器内,加盖密封,一份用于化验,一份保存备查 9.4.2.2烟道灰,溢流灰,漏煤,循环灰的采样应在每次出灰时进行,采样方法与炉渣采样相同 如有多 个出灰口,应在各出灰口分别进行采样,并将各自采样按照各出灰口的灰量进行加权混合 缩分后烟道 灰、溢流灰、漏煤、循环灰样品质量应各不少于1kg 所采样品分别装人2个容器内,加盖密封,一份用 于化验,一份保存备查 如样品需做全水分化验,则样品质量应各不少于3kg 9.4.2.3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10t/h(7Mw)时,其飞灰的采样可在除尘器的出 灰口进行,方法如下 对于干式除尘器,试验前应先清理除尘器内的积灰,试验结束后,打开除尘器出灰口,放出飞 a 灰,采样并缩分到不少于0.5kg,分别装人2个容器内,加盖密封,一份用于化验,一份保存 备查; 对于湿式除尘器,可在试验过程中,定时用容器在除尘器的出水口处连水带灰采样,让其自然 沉淀后倒水、取出飞灰;待试验结束,把采样飞灰缩分至不少于0.5kg.分别装人2个容器内 加盖密封,一份用于化验,一份保存备查 g.4.2.4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10t/h(7Mw)或配有多级除尘器时,可在除尘器前的烟 道上按附录D的网格法等面积原则进行采样 g.5流量测量 g.5.1 -般要求 9.5.1.1采用的流量计应适应被测工质的温度要求 g.5.1.2采用容器测量时,其上应带有液位计 容器应经过验证,且误差不应低于流量计的精度要求 g.5.2蒸汽锅炉给水流量 9.5.2.1蒸汽锅炉蒸发量一般通过测量锅炉给水流量来确定 采用流量计测量锅炉给水流量时,测点 通常布置在给水泵后给水管道的直段上,并尽量与给水温度和给水压力测点处于同一区域 23
GB/T10180一2017 9.5.2.2给水流量也可采用容器(如水箱)进行测量,容器应带有满足精度要求的液位计,并且容积应能 满足一个试验工况的用水量要求 9.5.2.3试验过程中存在锅水取样和蒸汽取样时,应对取样量进行计量 锅水取样计量的器具精度不 应低于级;燕汽取样计量的器具精度不应低于川级 g.5.2.4当采用测量锅炉给水流量来确定锅炉蒸发量时,试验开始时应对锅炉水位计进行标记,以保证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锅内的水位处于同一水位线 9.5.3过热蒸汽流量 过热蒸汽锅炉蒸发量可采用直接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来确定 过热蒸汽流量测点一般布置在主蒸汽 管道的直段上 9.5.4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循环水(有机热载体)量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循环水(有机热载体)量测点应布置在管道的直段上 g.6温度测量 般要求 9.6.1 测温仪表应符合试验要求 9.6.1.1 9.6.1.2工质温度测点应选择在被测工质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的位置 g.6.2蒸汽锅炉给水温度 蒸汽锅炉给水温度测点一般布置在给水管道上,测温仪表的测温端应插至给水管道截面的1/3~ 2/3处 对于管道保温良好的锅炉,也可在水箱或除氧器内测量给水温度 g.6.3过热蒸汽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测点应布置在主蒸汽管道上,测温仪表的测温端应插至主燕汽管道截面的1/3~ 2/3处 9.6.4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出水(有机热载体)温度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出水(有机热载体)温度测点应布置在进、出水(有机热载体)管道上,测 温仪表的测温端应插至管道截面的1/3一2/3处 9.6.5入炉冷空气温度 人炉冷空气温度测点应设在鼓(送)风机进风口处 如有多个鼓(送)风机,测点应选在风量最大的 鼓(送)风机进风口处 9.6.6排烟温度 9.6.6.1排烟温度测点应设在烟道截面上工质温度比较均匀的位置,并应接近最后一级受热面,且距离 应不大于1" m 9.6.6.2测温仪表的测温端应插至姻道直径(当量)的1/32/3处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 大于或等于20t/h(14Mw),烟道截面较大时,排烟温度应进行多点测量,一般可在同一截面上布置 2个~3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锅炉的排炯温度;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 130t/h(91Mw)时,应采用网格法测量,网格法等面积划分原则见附录D 24
GB/10180一2017 g.6.7灰渣温度 g.6.7.1冷灰、烟道灰、循环灰温度可在放出的灰堆中进行测量,测温仪表的测温端应尽量处于灰堆的 重心位置,每堆测量2次3次 试验结束后,根据每堆灰的质量,对试验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作为试验 的结果数据 g.6.7.2当锅炉配备冷渣器时,灰渣温度应在冷渣器出灰口处测量 冷渣器中的冷却水吸收的热量应 计人锅炉有效吸收热量 g.6.7.3当炉渣、冷灰和漏煤温度无法测量时,层状燃烧锅炉的炉渣温度按600C选取,循环流化床锅 炉的冷灰(无冷渣器)温度按800笔选取,煤粉锅炉的炉渣温度按800丫选取,漏煤温度按50C选取 9.7压力测量 9.7.1锅炉蒸汽压力、给水压力、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水(有机热载体)和出水(有机热载体)压力, 可采用压力表进行测量 饱和蒸汽锅炉蒸汽压力的测点应布置在锅筒或锅壳的汽空间内.过热蒸汽锅 炉蒸汽压力的测点应布置在过热燕汽主管道上,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工质压力测点应布置在进、出水 有机热载体)管道上 9.7.2风机风压、锅炉风室风压,烟、风道各段烟气、风压力,以及烟、风道各段烟、风流速的测点应布置 在风道或烟道截面上流速和压力分布比较均匀的位置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 30t/h(91Mw)时,应采用网格法测量,网格法等面积划分原则见附录D 9.8烟气成分测量 9.8.1锅炉烟气成分测量项目主要包括烟气中三原子气体[O.即:cO,+sO.]含量、氧气(O.)含 量、一氧化碳(cO)含量,氧气(H,)含量、硫化氢(H,s)含量,碳氢化合物(C.H,)含量 需要时,可测量 氮氧化物(NO,)含量等 当锅炉使用特殊燃料或进风(如富氧燃烧),被测气体中含氧量超出烟气分析仪的量程时,应采 9.8.2 用奥氏分析仪进行测量分析 奥氏分析仪的使用见附录E 9.8.3烟气成分测点应开设在烟道截面上工质流速比较均匀的位置,一般在直管段上,并应接近最后 -级受热面,距离不大于1m 烟气成分和排烟温度测量可采用同一个测点;当二者采用不同测点时, 烟气成分测点应更靠近最后一级受热面 9.8.4姻气取样管端部应插至烟道直径(当量)的1/3一2/3处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 或等于20t/h(14Mw)烟道截面较大时,可采用笛型采样管进行采样,也可采用网格法采样,网格法 等面积划分原则见附录D. 9.9用电量测量 电加热锅炉的用电量、锅炉各辅机的用电量可采用符合要求的仪器和仪表进行测量,测点一般布置 在锅炉动力柜中 9.10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 锅炉本体及部件外表面散热损失测量与计算应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 g.11饱和蒸汽湿度和过热蒸汽含盐量的测量 g.11.1饱和燕汽湿度和过热蒸汽含盐量的测量按附录G的规定进行 9.11.2在用工业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时,若现场无合适的蒸汽和锅水采样装置且无加装条件时, 饱和蒸汽湿度可按NB/T47034对工业锅炉额定工况下蒸汽品质要求的最低值选取,水管锅炉蒸汽湿 25
GB/T10180一2017 度取3%,水火管锅炉和锅壳锅炉蒸汽湿度取4% g.12燃料,灰,渣及添加剂的化验分析 g.12.1煤及其燃烧后的灰、渣的化验分析应按GB/T211、GB/T212,GB/T213、GB/T214、 GB/T476,GB/T19227,GB/T25214,GB/T30732,GB/T30733的规定方法进行 g.12.2燃油的化验分析应按GB/T260,GB/T384,GB/T508,GB/T1884、DL/T567.8,DL/T567.9 的规定方法进行 9.12.3燃气的化验分析应按GB/T10410和GB/T13610的规定方法进行 9.12.4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化验分析应按GB/T28731、GB/T28732.GB/T28733GB/T28734 GB/T30725,GB/T30726,GB/30727,GB/T30728,NY/T1881.1一NY/T1881.5的规定方法进行 9.12.5生活垃圾的化验分析应按CI/T313规定的方法进行 g.12.6脱硫用添加剂的化验分析应包括:CaCO,MgCO,水分和杂质含量 如果需要,还应分析脱硫 剂的颗粒粒径分布,分析方法按GB/T3286(所有部分)和GB/T6284的规定 其他添加剂的化验分析 按相关标准 9.13有机热载体的化验分析 有机热载体的化验分析应按GB23971.,GB/T24747的相关规定进行 1C 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0.1单一工质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10.1.1采用正平衡测量法时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10.1.1.1输人热量计算按式(3)进行 Q=Qm+Q.十Q+Q 式中 Qm -输人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或千焦每立方米(k/kg或k/m'); Q.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et又.a的 加热燃料或外来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或千焦每立方米(kJ/kg或kJ/mi'); Q 燃料物理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或千焦每立方米(J/kg或k/nm') Qr Qm -自用蒸汽带人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或千焦每立方米(k/kg或k/m=). 注;Qm是煤的低位发热值,当燃料为其他燃料时应以相应燃料的低位发热值代人;电加热锅炉以输人电功率换 算为热量,每千瓦时(kwh)的发热量折算为3600kkJ 10.1.1.2饱和燕汽锅炉热效率计算按式(4)进行 Y h D(h.的 Gn? 100 7 BQ. 式中 正平衡效率,%; 7 -给水流量-单位为下克每小时(kg) D 汽化潜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2) 饱和蒸汽湿度,%; G -测定蒸汽湿度时的锅水取样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wmn 26
GB/10180一2017 B -燃料消耗量(人炉燃料的质量或体积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或立方米每小时(kg/h或 m'/h). 10.1.1.3过热蒸汽锅炉系统热效率计算按式(5)、式(6)或式(7)进行 测量给水流量时 a D.h-h Gnahd上一h土2 ×100% 5 刀 BQM 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时 b Yo D十G.(h (h +Ga? ha小h一h.彻)+D(h一h h it 100 100% 们 BQ. 式中 -测定过热蒸汽含盐量时的蒸汽取样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A); G 自用蒸汽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Dm 当锅炉自用蒸汽为过热蒸汽时 D+G.h.h一h)+D. -h)+Gh. h p ×100% 7 BQ 式中: 自用蒸汽嫦,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kg); C 测定蒸汽湿度时的锅水取样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uimn 10.1.1.4热水锅炉热效率计算按式8)进行 G(h一hwh ×100% 7一 BQ 式中: G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工质循环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出口工质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J/kg) how 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口工质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J/kg) h似 10.1.1.5电加热锅炉热效率计算按式(9)或式(10)进行 输出饱和蒸汽时 w Dht.一hm Glum 100 ×100% 9 )= 3600N 式中 -电加热锅炉每小时用电量,单位为千瓦(kw). b)输出热水时 Gh一hD ×100% 刃= 10 3600N 10.1.2采用反平衡测量法时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当采用反平衡测量法测定锅炉热效率时,所采用的燃料消耗量包括由此计算的灰渣总量),可采用 先假定锅炉热效率,通过正平衡有效吸热量的测量计算燃料消耗量,按反平衡迭代计算(前后两次热效 2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2017

工业锅炉是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中,如发电、制药、化工等。为了保证工业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节能,GB/T10180-2017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的测试方法、要求和评价指标。

1. 标准概述

GB/T10180-2017标准是《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第二版,共分为七个章节,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结果处理以及试验报告。

2. 试验项目

GB/T10180-2017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的项目,包括锅炉热效率、传热系数、排放浓度等。这些试验项目是评价锅炉热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锅炉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3. 试验条件

GB/T10180-2017标准还规定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方面。这些试验条件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试验方法

GB/T10180-2017标准详细规定了热工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仪器的选择和校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各项试验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程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5. 结果处理

GB/T10180-2017标准为试验结果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公式、误差限等方面。这些要求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6. 试验报告

GB/T10180-2017标准的最后一章节详细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其中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等内容。试验报告是评价锅炉热工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来编写。

7. 应用前景

GB/T10180-2017标准的颁布将对工业锅炉制造和使用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为相关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总之,GB/T10180-2017标准规范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的测试方法、要求和评价指标,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为相关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因此,在进行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时,相关企业应该严格按照GB/T10180-2017标准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还应该注意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GB/T10180-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2] 韩立新, 刘国英.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解读[J]. 热力发电, 2018, 47(4): 1-6.

[3] 高斯, 刘瑾瑾, 李建华, 等.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解读与应用[J]. 燃气储运, 2019, 38(4): 115-119.

[4] 王晓琳, 孙珂.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应用及启示[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4(2): 95-98.

导航术语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导航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导航术语的编号:GB/T9390-2017。导航术语共有69页,发布于2017-11-01
矿用焊接圆环链用钢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矿用焊接圆环链用钢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矿用焊接圆环链用钢的编号:GB/T10560-2017。矿用焊接圆环链用钢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