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593.3-199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

Methodsofmeasuringenvironmentalparametersforelectricandelectronicproducts--Treatmentandinductionforthevibrationdat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的编号:GB/T10593.3-199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共有11页,发布于1990-10-011990-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020
  • 实施日期1990-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768.14KB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


国家标准 1059了.了90 GB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 Methodsofmeasur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forelectricandelectronicproducts Treatmentandinductionforthevibrationdata 1990-0了-27发布 1990-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GB1059了.了90 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 Methodsofmeasuringenvironmental parametersforelectricandelectronicproducts Treatmentandinductionforthevibrationdata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振动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数据的归纳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振动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归纳 本标准的方法仅适用于周期性振动 数据,准周期性振动数据和满足各态历经和正态分布假设的平稳随机振动数据 引用标准 2298机械振动、冲击名词术语 G8 GB1059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测量 符号 正弦振动峰值 A( 等效正弦分量峰值 A 正弦分量均方根值 A 叠加后的正弦振动峰值 A(f 分析带宽 等效噪声带宽 振动频率 分析时所设置的最高频率 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 几 ,fi分别为随机平谱分量的上下频限 进行等效转换的振动频率 等百分比带宽分析仪的中心频率 n q(f随机分量的自谱峦度值 G(等效的随机振动自谱密度值 外加速度峰值 加速度有效值 gmu G,()叠加后的总谐密度值 H(f)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 M.(f)放大器与磁记录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了-27批准 1990-1001实施
GB1059了.了-90 材料常数 同一状态同一测量点重复测量的次数 K 传感器灵敏度 K,放大器与磁带记录器的传递系数 K 传感器灵敏度温度修正系数 K 等效于Rc的时间常数 方差检验时样本分段数 分别为表示试件安装区域的下标和安装区域数 P” 产品的品质因数 Qf 分别为表示归纳状态的下标记号和归纳状态个数 g, 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归纳所得的振动量值 区域?,频段内状态9的振动量值 s9% 区域》,频段内所有状态中的最高振动量值 S9, sR扫描率 平均时间 周期数据的基本周期 带环长度 , 电压蜂值 r电压有效值 分别为表示糊段的上标和频段数 萝,n 显著水平 等效因子,取月=2.1 8 等百分比带宽的百分数 我动数据的总均方值 环境振动数据的处理方法 数据准备 所提供的原始振动测量数据应符合国家标准GB10593.1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4.1.3所规定的准备工作 数据处理前应做好4I1 校核原始测量资料,其中包括 4.1.1 测量任务名称代号,试验对象的型号、测量状态,测量次数及测量时间等 a b 测点位置、代号,磁带记录器通道号; 传感器的标定数据,包括灵敏度K,,温度修正系数Kr(如有必要),频响特性月(f)及线性度 标定数据等; 测量放大器与磁记录器的有关资料,包括传递系数K,频响特性M(的)等 41?根据数据处理任务书要求预选出需进行数操处理的果样段 目测检查振动测量数据时间历程 图,所选的采样段中不应有由严重的嗓声干扰、电源干扰,电缆接头松脱、传感器失灵等原因造成的虚假 信号存在 记录预选采样段的截取时间 4.1.了对模拟分析方法事先应准备好磁带环,并将分析信号转录到环上. 4.2数据检验 数据分析前应对振动数据的周期性、平稳性、各态历经性和正态性进行检验 如分析数据的数量很 大,可只检验典型状态的数据
GB1059了.了-90 4.2.1周期性检验 4.2.1.1须对每一个谱峰单独进行检验,可任选以下一种或几种检验方法 物理检验 分析与谱峰相应的频率处是否有已知的周期振源存在 目视检验 观察数据的时间历程判断是否具有周期性 概率峦度分析或自相关分析 对数据作概率密度分析或自相关分析,若分析所得的曲线形状符合或接近正弦振动(随机振动)的 典型特征,即为正弦振动数据(随机振动数据) 自谱密度分析 d. 试作自谱密度分析,若谱蜂膀度值随分析带宽的减小而正比地增加,且带宽内的均方根值基本保持 不变,即为正弦振动数据 随机谱蜂峰则不具备以上两个特点 方差检验 e. 统一规定样本分段数N<0.1,显著水平a为0.05 4.2.1.2通过周期性检验可把谱峰所对应的振动数据分为三类 正弦振动数据" 随机振动数据, 随机叠加正弦振动数据 4.2.2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可用如下几种方法的-种或数种 物理检验 直接根据产生该振动数据的振源及其物理特性进行判断,如;若决定振动量值大小的物理因素随时 间基本不变,则认为数据是平稳的 也可以根据以往粒验的经验进行判断 目视定性检验 b 凭实践经验观察数据的时间历程进行判断.平稳随机振动数据的特征是振动平均值的波动很小,且 振动的峰谷变化比较均匀 均方根值检验 根据振动信号的均方根值随时间变化的大小来判断 若其均方根值波动很小,则认为是平稳的;反 之,则不平稳 d.实时分析检验 将振动数据输至实时分析设备,观察荧光屏上赖谱随时间变化,若频谱沿颊率分布的形状产生突 变,或从某一时间开始频谱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减小,则为不平稳 轮次检验 e. 根据数据每个等间隔区间的标准差序列相对中值的轮次分布表(见附录A)中的相应期望数区间 的比较结果进行判断 如轮次数在该期望区间内,则接受平稳性假设,规定显著水平a为0.05 方差检验 根据振动数据的标准化均方误差的变化规律进行检验 统一规定样本分段数N<0.18r,显著水 平a为0.05 4.2了各态历经检验 随机振动数据的各态历经检验,应根据产生该振动数据的振源及其物理特性进行判断 4.2.4正态性检验 可任选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 应用概率密度函数分析;
GB1059了.了90 应用卡埃平方拟合优度检验法; 应用偏态峰态检验法 4.了数据分析的方法 4.了.1周期性振动,准周期性振动数据应采用频谱分析方法 4.了.2平稳随机振动数据应采用自谱密度函数分析方法 正弦振动分量与随机振动分量的分离 若在振动数据的同--频带内同时包含有正弦分量和随机分量,且两者均不能忽略不计时,则应将它 们分离开来 分离的方法有: 计算法 a 分别用两个足够小的分析带宽B和品对数据进行自谱分析,得到分析潜宽内总均方值分别为吁i 和哼,那么,分离所得随机分量的自谱密度值c(和正弦分4由式(1).(2)算得, G(f)=(一听i)/(B一B 4=(b.ofi-Bo哦)(b,一B 截取法 选用足够小的分析带宽,直到在谱图上正弦谱蜂十分突出,而随机分量可近似看成为局部白嗓声, 这样就可以从中将正弦分量截取出来 4.5数据分析设备 4.5.1数据分析设备的分类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设备可分为以下三类: 模拟式分析仪,可分为 并联滤波器组式分析仪; 中心频率可变的扫描滤波器式分析仪 数字式分析仪,可分为 b. 以通用数字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分析系统; 以FFT硬件为中心的分析系统 模数混合式-时间压缩分析仪: 按分析仪的分析带宽的特性,数据分析设备又可分为等带宽分析仪和等百分比带宽分析仪两种 4.5.2优先选用顺序 优先推荐使用数字式分析设备 数据分析标定 4.6 -般采用正弦电压信号作为标定信号,由此换算出频谱或自谱密度的标定值 标定时应遵循以下几 条规定 传感器灵敏度单位应统一用峰值(或有效值)表示,如y,/h(或下m/Gm)等 频谱分析的标定,传感器灵敏度应用蜂值表示 b. 自谱密度分析的标定,传感器灵敏度应用有效值表示,如下/s 7m等 标定时各分析系数,如频段范围、分析带宽、谱窗等均应与分析时所设置的相同 d. 4.7参数选择 数字分析 自谱密度分析 4.7.11 分析频率范围 根据需要由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b. 采样率
GB1059了了--90 数字采样率不得小于2.5f 如数据先经抗混叠滤波器滤波,则取f =f 分析带宽 对于等带宽分析,最大分析带宽不应大于10Hz;对于等百分比带宽分析,应满足式(3)要求 B=f,y<0.1 (3 统计误差 d. 规定一般应满足统计误差《<0.14,特殊情况下统计误差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0.2. 若一次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不能满足统计误差的要求,允许将多次重复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总 体平滑,使平均后的统计误差值满足上述要求 平均时间 e. 对于等带宽分析,T>1s;对于等百分比带宽分析,?>50/f.(s 窗函数 推荐使用海宁(Hanming)窗 如因需要采用其他谱窗,应加以说明 谱密度 g 统一使用单边自谱密度 4.7.1.2频谱分析 分析频率范围 根据需要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采样率 b. 同4.7.1. lb 分析带宽 c. 应足以将所有相邻的频率分量区别开来,故应满足 是0m) B 4.7.2模拟分析 4.7.2.1自谱密度分析 分析频率范围 根据需要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分析带宽 b 同4.7.1.lc 统计误差 c. 同4.7.1.ld 平均时间 5 r>(1/B 一P 采样记录长度(带环长度 6 ",>T 扫描率 f. 对于等带宽分析 如是理想平均 SRGB1059了.了-90 SR10r, (15 扫描率 同4.7.2.lf 环境振动数据的归纳方法 5.1数据准备 所有用于归纳的环境振动数据应符合国家标准GB10593.1和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 数据转换 5.2 环境振动数据中若同时含有正弦和随机两种振动分量,且两者均不能忽略不计时,则归纳结果应同 时包含这两种振动分量 一种可以宽带随机叠加正弦的形式给出;为便于试验的实施,也可归纳成单一 形式的振动景值 此时,首先应判断环境振动数据中的主要分量是随机分量还是正弦分量,然后将非主 要分量等效转换成主要分量,再进行叠加 数据转换的方法按5.2.1和5.2.2 5.2.1随机分量转换为正弦分量 5.2.1.1有限带宽平谱值转换为正弦分量 sfc .16 A(=p GB10593.了--90 (17 "-F[侍+ 式中:f 被转换的随机平谱的上限频率; 被转换的随机平谐的下限频率; f G( 随机平谱的自谱密度值; A(f 等效正弦分量峰值 o) 产品的品质因数 伽玛函数; 常参数值, K 等效因子,一般取月一2.1(K一8) 注,1)(f)取值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5.2.1.2数据叠加 按同频率叠加,计算公式为 A()=、干 18 5.2.2正弦分量转换为随机分量 转换公式为 2.g .(19 (f)= ”孤fn 20 f. GB1059了.了90 频段的划分需根据数据点沿频率轴的分布情况来确定 划分的频段不宜过多,般以二至四段为 宜 对于同一类设备载体的同一区域,各测点数据所划分的颜段数及交越频率都必须相同 归纳原则 5.6 5.6.1不同测量方向的数据归纳 振动数据是否需要按测量方向分别归纳,依具体要求和情况而定 5.6.2同一归纳状态下同一测点多次测量数据的归纳 ,s.,则归纳结 若某一测量点共进行了次测量,在相同频率(或频段)上其量值分别为S,8., -般应取其平均值,为 果 8= Ys 22 特殊情况按有关标准另行规定 5.6.了同一归纳状态下同一区域内多个测量点的数据归纳 将同一归纳状态下同一区域内各个测点的振动数据(已由5.6.2给出)置于同一张振动量值-频率 图上,然后按照5.5条的要求划分频段,连出包络绝大部分数据而只摒弃少数孤立的突出数据点的包 线,作为其归纳的结果 对随机数据,取包络线时应该做到 相邻频段的包络线在交越频率处的量值应该相同 如用斜谱(升谱或降谱)线包络,则应做到同一类型、同一区域内各个状态的同一频段的包络线 斜率保持一致 对正弦数据,取包络值时应做到 相邻频段的包络线在交越频率处的量值应该相同; 包络线应归纳成等加速度、等速度、等位移线或由它们的组合 5.6.4同一类型同一区域或同--频段内所有归纳状态的数据归纳 若在区域》,频段内所有归纳状态包线值S,中,归纳状态D对应的包线值s为最大,则取 23 S;=S xCs,9=1,2] ==max 式中的s》=1,2,,l;y 1.2, ),即为归纳所得的结果
GB1059了.了90 附录 轮次分布表 (补充件) 表A1轮次分布表 a2 7 N/2 0.99 0.975 0.95 0.05 0.025 0.01 期望数区间下限Gl-a/22 期型数区间上限(h,a/2) 10 10 11 1 12 1 12 1 13 3 1 15 10 15 16 6 11 16 17 12 18 18 18 19 13 20 14 10 20 1u 15 10 1 21 2 20 然 10 1 2: 23 l 始 18 12 1 心 286 1l 0 27 28 15 13 14 28 x怎 s2 33 17 18 19 34 2 337 30 2 39 21 40 2怎 28 44 35 27 43 46 40 30 31 33 48 50 51 37 34 57 36 54 55 令 38 59 61 63 10 4 箱 s5 65 66 68 e 6o 70 7 72 77 79 6 5 54 75 60 70 81 83 85 56 58 5 65 63 90 6 88 68 80 65 93 96 2 97 85 70 99 10 m 79 102 04 90 107 109 107 112 95 79 82 88 117 115 84 100 86 113
GB1059了.了-g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航空航天部标准化研究所、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机械电子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等单 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庆样、杨汉祥,施荣明、尹浩夫、黄书富、徐京华,刘忠来 因

岩溶地质术语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岩溶地质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岩溶地质术语的编号:GB/T12329-1990。岩溶地质术语共有21页,发布于1991-05-01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的编号:GB/T12372-1990。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共有6页,发布于1991-03-011991-03-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