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299-2018

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

Basicterminologyofradiativetransferinopticalremotesens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的编号:GB/T36299-2018。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共有20页,发布于201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20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952.07KB

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


国家标准 GB/T36299一2018 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 Basicterminologyofradiativetransferinopticalremotesensing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299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通用术语 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术语 电磁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术语 附录A资料性附录辐射传输方程 参考文献 l3 ++ 索引
GB/36299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科学院农 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科学院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永刚、贾媛媛、王宁,吴骅、王新鸿、邱实、马灵玲,高彩霞,李传荣、唐伶俐、 李召良、姜小光、唐伯惠
GB/36299一2018 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0.38m" 115Mm谱段光学遥感辐射传输过程中涉及的通用术语、电磁辐射与地面 相互作用术语及电磁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光学遥感及其应用领域 通用术语 2.1 [electromagnetic]radiationm [电磁]辐射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a b)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GB/T43652003,定义161-01-10] 2.2 [[电磁]波谱 [eleetromagnetic]speetrum 表示电磁辐射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图谐 [GB/T149502009,定义4.109] 2.3 太阳辐射solarradiatiom 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 2.4 太阳辐射波谱solarradiationspectrum 表示太阳辐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图谱 注:改写GB/T149502009,定义4.108 2.5 辐射能[量] radiantenergy 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能量 注单位为焦(. 2.6 辐射通量radiantllux 辐射功率radiantpower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表面的辐射能量 注:单位为瓦(w 2.7 光谱辐射通量spectralradiantflus 单位波长上的辐射通量 注单位为瓦每微米(w/m
GB/T36299一2018 2.8 辑[射]亮度 radiance 辐射源在单位投影面积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w/(nmsr)] 2.9 光谱辐[射]亮度spectralradianee 单位波长上的辐[射亮度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msr4m)] 2.10 辐[射]照度irradianee 照射到物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 /m” 2.11 光谱辐[射]照度speectralirradianee 单位波长上的辐[射照度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微米[w/m'm)] 2.12 辐[射]出[射度radiantexitance 物体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通量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2.13 辐射强度radiantintensity 辐射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注,单位为瓦每球面度(w/sr). 2.14 光谱辐射强度spectralradiantintensity 单位波长上的辐射强度 注: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微米[W/sr4m] 2.15 monoehromaticradiation 单色辐射 具有单一波长或频率的辐射 2.16 光学辐射optienlradiaton 波长介于向X射线过渡区(约为1nm)和向无线电波过渡区(约为1nmm)之间的电磁辐射 2.17 可见[光]辐射visibleradiation 能够直接引起视感觉的光学辐射 注可见光辐射的光谱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取决于到达视网膜的辐射功率和观察者的响应度 下限一般在 360nm 和400nmm之间上限在700nm相80nm之间,其波谱范围通常取0.38m一0.78m. 2.18 紫外辐射utravioletradiatom 波长小于可见光辐射波长的光学辐射 2.19 红外辐射infrarelradiatiom 波长大于可见光辐射波长的光学辐射
GB/36299一2018 注:红外辐射的波谱范围通常为0.78m~15m,可划分为近红外辐射(0.78mm1.4m)、短波红外辐射 l.4m一34m),中红外辐射(3pm一6m),热红外辐射(64m一154m) 2.20 热辐射 thermalradiaation 由于物质粒子例如,原子,分子、离子)的热激发而产生的辐射能量的发射过程 a b 由该过程发出的辐射 [GB/T2900.65一2004,定义845-04-02] 2.2 反射relleetion 辐射能在无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条件下被人射表面折回人射介质的过程 2.22 吸收absorption 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后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的过程 2.23 透射transmission 辐射能在无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条件下,对介质穿透的过程 2.24 发射emision 辐射能释放的过程 2.25 散射seattering 辐射能在无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条件下,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向各个方向分散的过程 2.26 漫反射dfuserefleeton 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向空间各向同性反射的过程 2.27 镜面反射mirrorreflleetion 界面满足瑞利准则,且粗糙度小于人射波长时,人射波和反射波在同一平面内,人射角和反射角相 等的反射过程 2.28 体散射olumescattering 辐射能在非均一介质中传播时,因介质内部多路径散射效应导致传播方向发生偏离的过程 2.29 散射相函数scatteringphasefunetion 描述辐射能被介质散射后在不同方向上的强度分布函数 2.30 朗伯[余弦]定律Lambert's[eosine]law 理想漫反射表面发出的辐射强度正比于光线出射方向与漫反射表面法线夹角的余弦 注其表达式为l(0) )=l,cos(0),式中1(0)为0方向的辐射强度;l为法线方向的辐射强度 2.31 [[绝对]黑体[absolute]blackbody 全辐射体fullradiator;fullemitter 普朗克辐射体Planckianradiator
GB/T36299一2018 对任意人射方向、波长和偏振状态的人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理想热辐射体 注:黑体在任意波长的发射率均等于1 2.32 灰体greybody 发射率在01之间且不随波长变化的热辐射体 2.33 选择性辐射体seleetiveradiaton 在所考虑的光谱范围内,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的热辐射体 [GB/T2900.652004,定义845-04-10] 2.34 朗伯[辐射]体Lambertianradiator 朗伯[表]面L.ambertiansurface 按照朗伯余弦定律所规定的角度辐射的辐射体或辐射面 [(GB/T14733.122008,定义731-01-38] 2.35 点辐射源 pointradiantsource 尺寸足够小的辐射源,其大小与它到辐照面的距离相比.在计算和测量时可以忽略 注向所有方向均匀辐射的点源称为各向同性点源或均匀点源 [GB/T2900.652004,定义845-01-19] 2.36 标准辐射源standardradiantsouree 辐射特性(工作温度和发射率或辐射亮度)已知,并可用于校准其他辐射源或辐射器的辐射源 2.37 吸收系数absorptioncoeficient 均匀介质中,由于吸收使光谱辐射强度在单位射线行程内的相对减弱量 注1单位为每米(m1y 注2;改写GB/T17050-1997,定义3.25 2.38 散射系数scaterimg coefficient 均匀介质中,由于散射使光谱辐射强度在单位射线行程内的相对减弱量 注1:单位为每米(tmI 注2:改写GB/T17050一1997,定义3.26 2.39 衰减系数attenuationcoefrieient 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之和 注:单位为每米(m [GB/T17050-1997,定义3.27] 2.40 太阳常数solarconstant 大气层外日地平均距离处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太阳辐射束垂直的单位平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 注1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注2;太阳常数并非严格的物理常数,世界气象组织1981年发布的数值为1367w/m士7w/" nm [GB/T31l63一2014,定义6.7]
GB/36299一2018 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术语 3.1 反射率refleetanee 物体反射的辐射通量与人射的辐射通量之比 3.2 吸收率absorptanee 物体吸收的辐射通量与人射的辐射通量之比 3.3 透射率 transmmittance 透过率 透过物体的辐射通量与人射到物体上的辐射通量之比 3,4 [半球]发射率[hemispheriea]emissivity [半球]比辐射率 热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与相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之比 3.5 地物波谱特性speetralcharacteristicsofgrondobjeets 以波谱曲线形式,描述地物反射吸收、发射、散射和透射辐射随波长变化的特征 3.6 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refilectancedistributionfunction;BRDF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物体表面特定方向反射辐亮度的微增量与特定方向人射钢照度的微增疑之比. 注:单位为每球面度(srI. 3. 二向性反射率因子bidireetionalrelleetaneetaector 双向反射率因子 物体表面向特定方向的反射辐亮度与相同辐照度条件下理想漫反射体在该方向上的反射辐亮度 之比 3.8 反照率albedo 物体表面向半球(2T)空间反射的辐射通量与半球(2T)空间人射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通量之比 3.9 方向半球反射率directional-hemmisphericalrefleetanee 在给定方向的照射条件下,物体表面向半球(2T)空间反射的辐射通量与人射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 通量之比 3.10 半球方向反射率 hemispheriealdirectionalrellectanee 物体表面反射到指定方向的辐射通量与半球(2r)空间人射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通量之比 3.11 黑天空反照率blacksk》albedo 仅考虑直射光照射情况下,物体表面向半球(2T)空间反射的辐射通量与人射的直射辐射通量之比
GB/T36299一2018 3.12 白天空反照率whiteskyalbedo 仅考虑散射光照射情况下,物体表面向半球(2r)空间反射的辐射通量与人射的散射辐射通量 之比 3.13 方向发射率direetionalemissivity 方向比辐射率 热辐射体在给定方向上的辐射亮度与相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之比 3.14 亮度温度brightness temperature 亮温 在同一波长处,与热辐射体辐射亮度相同的黑体的温度 注,单位为开尔文(K). 3.15 辐射温度radiationtemperature 与热辐射体总辐射出射度相等的黑体的温度 注单位为开尔文(K) 电磁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术语 4. 大气窗口atmosphericwindow 大气对电磁波传输不产生强烈衰减作用吸收、散射等)的一些特定的电磁波段 4.2 大气辐射atmspherieradiatiom 大气分子及粒子散射、发射的电磁辐射 4.3 大气上行辐射atmspherieupwellingradiance radiance 大气程辐射atmospheriec path 大气散射太阳辐射以及大气自身发射辐射中,未经地面反射而直接到达遥感器的辐射亮度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w/m sr] 4.4 大气下行辐射atmspheriedown-weingradiationm 地表所接收的大气散射太阳辐射和大气自身的发射辐射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4.5 天空漫射辐射dituseskyradiation" 地表从半球(2开)空间接收的大气散射太阳辐射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4.6 大气效应atmwspherie.efteet 电磁辐射传播过程中,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折射、吸收、闪烁,以及大气自身的发射作用等
GB/36299一2018 4.7 大气衰减atmspherieattenuation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被大气吸收和散射而导致辐射能量减少的现象 4.8 大气吸收atmspherieabsorptionm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与大气相互作用而将辐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现象 4.9 大气吸收光谱atmosphericabsorptionspeetrum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因大气的选择性吸收,而使连续光谱变成由一系列暗线或暗带组成的 光谱 4.10 线吸收lineahsorption 在连续电磁波谱上,由于大气中电子跃迁、分子转动、分子振动等原因导致某些特定波长或频率上 电磁辐射被吸收的现象 4.11 连续吸收 continuousabsorption 由于自然增宽、碰撞增宽和多普勒增宽等效应导致线吸收谱线增宽,从而使得在较宽波长或频率范 围内电磁辐射被吸收的现象 4.12 大气散射atmosphericseattering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与大气相互作用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 4.13 enteffect 邻近效应adjac 遥感器视场外非目标地物辐射经大气散射后,对目标地物观测辐射产生贡献的现象 4.14 瑞利散射Rayleighseattering" 散射体如大气分子)尺寸远小于人射电磁波波长的散射 注:散射强度与人射电磁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4.15 米[氏]散射 MIiescattering 散射体(如大气气溶胶、雨滴等)尺寸接近于人射电磁波波长的散射 注:米氏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16 前向散射forwardscattering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散射辐射的传播方向与原人射方向夹角小于90`的散射 4.17 后向散射backseattering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散射辐射的传播方向与原人射方向火角大于90"的散射 4.18 大气气溶胶atmospherieaersol 液体或固体微粒分散在大气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GB/T311592014,定义2.1]
GB/T36299一2018 4.19 大气气溶胶粒子atmosphericaerosolpartiele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 [[GB/T31159一2014,定义2.2] 4.20 coefrieient 气溶胶吸收系数 aerosolabsorptionco6 表征大气气溶胶吸收造成辐射能量衰减程度的物理量 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中所有气溶胶粒子吸收截面之和,常用单位为每米m-l、每千米(kml. [[GB/T311592014,定义4.8] 4.21 气溶胶散射系数aerosolscatteringeoerfieient 表征大气气溶胶散射造成辐射能量衰减程度的物理量 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中所有气溶胶粒子散射截面之和,常用单位为每米(m='),每千米(km') [GB/T311592014,定义4.9] 4.22 气溶胶消光系数aerosolextinetionceffieient 表征大气气溶胶造成辐射能量衰减程度的物理量 注数值上等于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之和,常用单位为每米(m-'),每千米(km-'). [GB/T31159一2014,定义4.10] 4.23 大气透过率atm0spherictramsmittace 电磁波通过大气中某个给定路径长度后的辐射通量与人射辐射通量之比 注改写GB/T14950一2009,定义4.11 13 4.24 大气光学厚度atmmpheritopliteldeplt 电磁辐射在介质中传输时,两点之间路径上单位截面的总衰减系数 注:改写GB/T12936一2007,定义5.21 4.25 thickness;A0T 气溶胶光学厚度 aerosoloptiealdepth;AoD;aerosoloptieal 某一段路径上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总和 [GB/T311592014,定义4.l1] 4.26 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clumnaesluptealdeph 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垂直路径中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总和 [GB/T31159-2014,定义4.12 4.27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atmspherieradiativetransfermdel 描述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与大气相互作用吸收、散射和辐射等)而使其按一定规律传输的 模型 4.28 短波辐射传输方程shortwaveradiativetransfermodel 描述短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规律的方程 注简化方程参见附录A中的A.I1
GB/36299一2018 4.29 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middleinfraredradiatietransfermodel 描述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规律的方程 注:简化方程参见A.2 4.30 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thermalinfrarelradiativetransfermodel 描述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规律的方程 注简化方程参见A.3
GB/T36299一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辐射传输方程 A.1短波辐射传输方程 假设天空为均匀朗伯体,即各向同性辐射,地表为均质朗伯体,忽略大气的折射、湍流和偏振,单色 光短波辐射传输方程可简写,见式(A.1). p'(.,,/.,,一9.,A)=p,(0,,0 -9,,入 驴, o [e-r)/"十t.(0.,A)][ea)从十t.(0,,A)](A.1) S 1一 式中 遥感器人瞳处的表观反射率 p”0.,0.,9,一g,,入 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1 观测天顶角,单位为度():; 太阳方位角,单位为度(); 9 观测方位角,单位为度(") 入 -波长,单位为微米(Am),波数(cm'); 大气路径反射书" p,0.,0.,9,一9、,入 目标真实反射率; p(入 S 大气半球反照率; 大气光学厚度; 太阳天顶角余弦; 观测天顶角余弦; A -r()/M 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大气直射透过率; -n/ 地面到卫星遥感器方向的大气直射透过率; t.(e,,A 向下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0.,A 向上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A.2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 晴空大气条件下,假设大气水平均一,在局地热平衡状况下,不考虑大气散射影响,单色光长波辐射 传输方程可简写,见式(A.2): L(0.,9、,A=r(0.,,Ae(0.,,ABT,,A 7r(0.,p,,p,入 B(T,, .人 dt +r(,9,,A)p,(,9,,0 ,A)L.(0',9',A)cos(')sin(0')dd9 十r(0 ,入 .0.,0 ,AL(Acos(0. (A.2 ,,9,a)r(0. .P、" p ,P、9、 式中 L(e,,9,,A 遥感器人瞳处的光谱辐亮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m sr”4m; 观测天顶角,单位为度("); 10
GB/36299一2018 -观测方位角,单位为度(°); 9 -波长,单位为微米(pm),波数(cml); 大气透过率; (0,,9,,A) 目标比辐射率; 普朗克函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nmsrAm]; T 目标真实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气压,单位为百帕(hPa); 大'气层'气压》对应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7 目标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单位为每球面度(sr-l); L0.,g.,0,9',入 人射天顶角,单位为度("); 人射方位角,单位为度(') L.(',e',A) 特定方向上的大气下行光谱辐亮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 m'”srMm]; 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 太阳方位角,单位为度(); 9 L.(a) -大气层顶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微米[w/m'm门 注中红外夜间辐射传输由于不受太阳辐射影响,其夜间的辐射传输方程与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形式上相同.仅波 长存在差异 详见A.3 A.3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 晴空大气条件下,假设大气水平均一,在局地热平衡状况下,不考虑大气散射影响,单色光热红外辐 射传输方程可简写,见式(A.3) L(.,9,,A)=r(0.,9,,A)e(0.,9,,A) B(T,.A r(0 9,,声,A 十|B(T,入 dp a1 lr以., (A.3 ,p,,)A,(,p,,0,p',A) L(,p',A)cos(0')sin(')dp 式中: 遥感器人臆处的光谱辐亮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m sr L(0、,g,入 4m] 观测天顶角,单位为度('); 观测方位角,单位为度("); 波长,单位为微米(4m); 大气透过率; 目标比辐射率; 普朗克函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w/msr”pm)] BT,,A 目标真实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 大气层气压户对应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气压,单位为百帕(hPa); p,(0g,0,g',A 目标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单位为每球面度(sr-'); 人射天顶角,单位为度(); 人射方位角,单位为度(); La(0',g',A 特定方向上的大气下行光谱辐亮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球面度微米 [w/m”sr”m)] 1
GB/T36299一2018 参 考文献 [1]GB/T2900.65一2004电工术语照明 [7 GB/T3102.6一1993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时 GB/T4365一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幻 GB/T129362007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 GB/T14733.12一2008电信术语光纤通信 io GB/T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n GB/T17050 1997热辐射术语 Ca GB/T204792006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 o 沙尘暴天气等级 GB/T204802006 EI GB/T301l5一2013卫星遥感影像植被指数产品规范 GB/T31159一2014大气气溶胶观测术语 " IS(O/TS19101-2Geographicinformation一ReferencemodelPart2:Imagery IS(O20473;2007 OptiesandphotoniesSpectralbands I 遥感大辞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l90. 陈述鹏 II 廖国男 大气辐射导论[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1I6们]石广玉 大气辐射学[M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7. 17]徐希儒 遥感物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赵英时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9]田国良.热红外遥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
GB/36299一2018 索 引 汉语拼音索引 [半球]发射率 B 2.21 反射 3.12 3.8 白天空反照率 反照率 3.4 3.9 [半球]发射率 方向半球反射率 3.10 3.13 半球方向反射率 方向比辐射率 3.13 [[半球]比辐射率 方向发射率 2.36 2.12 辐[射]出[射]度 标准辐射源 2.8 辐[射亮度 辐[射]照度 4.3 辐射功率 2.6 大气程辐射 4.1 2.5 大气窗口 辐射能[量了 4.2 2.13 大气辐射 辐射强度 4.27 辐射通量 2.6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大气光学厚度 辐射温度 4.24 3.15 大气颗粒物 4.19 大气气溶胶 4.18 大气气溶胶粒子 光谱辐[射]亮度 4.19 2.9 大气散射 4.12 光谱辐[射]照度 2.11 大气上行辐射 4.3 光谱辐射强度 2.14 大气衰减 4.7 光谱辐射通量 2.7 大气透过率 4.23 光学辐射 2.16 大气吸收 4.8 大气吸收光谱 4.9 大气下行辐射 4.4 黑天空反照率 3.11 红外辐射 2.19 大气效应 4.6 单色辐射 2.15 后向散射 4.17 地物波谱特性 3.5 灰体 2.32 点辐射源 2.35 [[电磁]波谱 2.2 [[电磁]辐射 2.1 镜面反射 2.27 短波辐射传输方程 4.28 [绝对]黑体 2.31 E 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 3.6 可见[光]辐射 2.17 3.7 二向性反射率因子 2.34 朗伯[辐射]体 2.24 2.30 发射 朗伯[余弦]定律 13
GB/T36299一2018 2.34 2.38 朗伯[表]面 散射系数 2.29 连续吸收 4.11 散射相函数 3.14 2.39 亮度温度 衰减系数 3.14 3.6 亮温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4.13 3.7 邻近效应 双向反射率因子 M 2.26 2.40 漫反射 太阳常数 4.15 米[氏]散射 太阳辐射 2.3 2.4 太阳辐射波谱 体散射 2.28 2.31 4.5 普朗克辐射体 天空漫射辐射 透过率 3.3 2.23 透射 气溶胶光学厚度 4.25 透射率 3.3 4.21 气溶胶散射系数 420 气溶胶吸收系数 4.2 吸收 2.22 气溶胶消光系数 4.16 吸收率 3.2 前向散射 全辐射体 2.31 吸收系数 2.37 线吸收 4.10 选择性辐射体 2.33 2.20 热辐射 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 4.30 瑞利散射 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4.26 4.14 中红外辑射传输方程 4.29 紫外辐射 2.18 散射 2.25 英文对应词索引 2.31 Labsolute]blackody 3.2 absorptance abs0rDtionc0efTicient 2.37 abs0rption 带 adiacenteffect 420 aerosolabsorptioncoefricient aerosolextincetioncoefricient aeroslopticaldepth opitelhickes 4.25 aer0Sol 14
GB/36299?2018 4.21 aer0Sol lxeateringceffeiet 3.8 albedo 4.25 4.25 4.9 at10SphericabS0Dtionspectrum 4.8 abSOrption 4 .19 Darticle 4.7 enuati0n 4.4 clling 4.6 4.24 Opticaldepth 4.3 adiance 4.2 iati0n 4.27 transferm0del 4.12 4.23 tance 4.3 hericwindOW ttenuationcoefricienm 2.39 backscattering 4.17 3.6 bidirectionalreflectancedistributionfunction 3.7 bidirectionalreflectancefaetor 3.11 blackskyalbedo 3.6 BRDF 3.14 brightnesstemperature 4.26 columnaerosolopticaldepth 4.11 continousabsorptiom diruserefection 2.26 difruse 4.5 skyradliatiom 3.13 directionalemissivity 3.9 directional-hemisDhericalreflectance 2.1 [electromagnetic]radiiation 2.2 SDectrum [detromagnetie 2.24 emiSsiOn 15
GB/T36299?2018 4.16 forwardscattering fullemitter 2.31 fullradiator 2.31 bty 2.32 grey hemispherical-direetionalrefectance 3.10 Chemisphericalemissivity 3.4 infraredradiation 2.19 irradianee 2.10 Lambert's[cosine]law 2.30 Lambertiaradiator 2.34 Lambertiansurface 2.34 lineabsorption 4.10 M 4.29 middleinfraredradiativetransfermodel 4.15 Miescattering 2.27 mirrorreflectiom 2.15 mon0chromaticradiation" 2.16 opticalradiation 4.19 partieulatemmatter Planckianradiato 2.31 PM 4.19 2.35 pointradiantsource 2.8 radiance 2.5 radiantenergy 2.12 radiantexitance rradiantflux 2.6 16
GB/36299?2018 2.13 radiantintensity 2.6 radiantpower radliationtemperature Rayleighscattering reflectance 2.21 reflectiOn scatteringeoefficent 2.38 2.29 ScatteringphaSeuncti0nm 2.25 2.33 radiat0r adiativetransfermodel 4.28 2.40 2.3 1ati0n 2.4 umm eristicsofgroundobjeets 3.5 2.11 radiance 2.9 T'adiance peetralradiantflux 2.7 2.14 Speetralradiantintensit standardradiantsource 2.36 4.30 thermalinfraredradiativetransfermodel 2.20 thermalradiation 2.23 ransmission 3.3 transmittance 2.18 ultravioletradiation isibleradiation 2.17 2.28 volumescattering whiteskaledo 3.12

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GB/T36299-2018

光学遥感是利用能够穿透大气、反射地面物体并被接收器接收的电磁波进行信息获取和研究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光学遥感中,辐射传输是指通过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地物表面所发射或散射的辐射能量到达接收器的过程。辐射传输的研究对于精确获取地表信息、推导地物表面参数以及解释遥感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

GB/T36299-2018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

GB/T36299-2018是我国发布的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 遥感辐射基础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光学遥感系统中的光谱量和辐射量;
  • 地表反照率和辐射能流密度的概念;
  • 大气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 大气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
  • 云的光学特性;
  • 地球系统辐射平衡。

该标准中定义了一系列术语,涵盖了光学遥感辐射传输的各个方面。掌握这些术语对于进行光学遥感数据处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通过学习GB/T36299-2018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基本术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学遥感技术中辐射传输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光学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

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的编号:GB/T36298-2018。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共有36页,发布于2018-10-01
遥感卫星快视数据格式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遥感卫星快视数据格式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遥感卫星快视数据格式规范的编号:GB/T36300-2018。遥感卫星快视数据格式规范共有18页,发布于201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