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Evaluationinprojectfortheconstructionofconversionofcroplandtofores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的编号:GB/T23233-2009。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共有14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6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40
  • 实施日期2009-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655.98KB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国家标准 GB/T23233一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Evaluationinprojeetfortheconstruetionof conversionofcroplandtoforest 2009-02-23发布 2009-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3233一2009 目 次 前言 范围 监测站设施 效益监测内容 效益监测指标 监测频度 效益监测方法 效益监测指标计算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态监测、经济和社会指标监测调查表 参考文献
GB/T23233一2009 前 言 本标准的制定为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并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鸿文、李青松、杜纪山、吴礼军、张洪江、孔忠东、李保玉、樊华、史玉虎、 常丹东
GB/T23233一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站的布设方法、监测的项目及内容,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 程建设效益监测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 监测站设施 监测站应建立在1个具有代表性的、面积为3km*5km的小流域内 定位监测站要根据需要设 置气象站、沟口水文站、坡面径流场,集沙槽,固定标准地,调查样地等设施 2.1气象站 2.1.1气象站的设置:在小流域内选取开阔的空旷地建立气象站l座,气象站内配置观察气象的必要 设施和设备,气象站四周设立围栏 2.1.2气象站测定的基本因子:降水、蒸发、地温、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等 沟口水文站 沟口水文站建立的位置;在流域出口处选择沟道顺直,沟床稳定.没有支沟汇水影响以及交通方 2.2.1 便的地方建立沟口水文站1座,以测定全流域的径流和泥沙 2.2.2沟口水文站的附属设施;水文站的量水建筑物根据流量大小选择三角形90"溢流堰或巴歇尔测 流槽 2.3坡面径流场 2.3.1坡面径流场的设置;针对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按不同坡度设置,监测坡面径流、泥沙 2.3.2坡面径流场数量;每个坡度面设立2个3个固定坡面径流场 2. .3. 坡面径流场规格;规格为5m×10m或5m×20m. .3 .3.4径流场设置方法;布设径流场时应使长边垂直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 2 2 .3. 5 临时径流场设置临时径流场作为固定径流场的补充监测手段,可根据需要设置,规格为5m× 10m或2m×5m或2m×10m 2.4集沙槽 2 .4.1集沙槽的设置在风沙区针对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林种,设置集沙槽,监测单位面积、一定时 间内的集沙量,集沙槽质地为混凝土预制件 4 2 集沙槽数量;每个植被恢复模式和林种分别设立2个~3个固定的集沙槽 2 4.3集沙槽规格;规格为3m×0.5m×0,5 m 2.4.4集沙槽设置方法:在布设时,要根据当地主风方向,在保持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的条件下,将混 凝土预制件埋设在与地表同一水平面上 固定标准地 2.5.1固定标准地的设置 为监测退耕还林工程区林草生长过程及生物生产力动态变化,需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定位监测 固定标准地用GPS标定,在标准地四角地面下埋设1.2m深水泥桩作为永久标记 2.5.2 固定标准地数量 各监测站应设固定标准地3个~5个
GB/T23233一2009 2.5.3固定标准地规格 2.5.3.1退耕还乔木林地;20m×20 m 2.5.3.2退耕还灌木林地:10m×101 m 2.5.3.3退耕还草地5mx5, m 2.5.3.4未退耕地(对照标准地);10mX10m. 2.6调查样地 2.6.1调查样地的设置 在对退耕还林地林草生物量及枯落物等进行调查时,为保证调查的精度及固定标准地不受人为破 坏,在固定标准地附近设立调查样地进行补充调查 2.6.2调查样地规格 2.6.2.1退耕还乔木林地:l0mX10n m 2.6.2.2退耕还灌木林地;5mX5m. 2.6.2.3退耕还草地:2m×2m 2.6.2.4 每个样地内设枯落物样方,规格为0.cmX20sm. 2.6.3调查样地数量 每个因子的监测样地不少于3个~5个 效益监测内容 3 生态效益监测 不同坡度(6"15",16"25",>25")条件下的径流和泥沙含量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区域沙化面积及沙丘类型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泥沙含量 退耕还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肥力 .1.5区域水土流失面积 退耕还林地的植被恢复状况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林、草生长量和收获量 经济效益监测 3.2.1退耕户家庭收人和支出. 3.2.2区域经济状况 3.3社会效益监测 3.3.1人口变动;包括总人口、第一产业人数,第二产业人数,第三产业人数、外出劳务人数、耕作人数、 适龄儿童人学人数,贫困线以下人数等 3. .3.2土地利用包括土地总面积耕作总面积,农业用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牧业用地面积,副业用 地面积,渔业用地面积等 效益监测指标 生态效益指标 基本指标 监测流域或区域年径流总量包括液体径流和固体径流. 1.1.2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侵蚀量 年径流系数 4.1.1.4 侵蚀模数 4.1.1.5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GB/T23233一2009 4.1.1.6林、草生长量和收获量 4.1.1.7林草覆盖率 4.1.2可选指标 4.1.2.1土壤有机质含量 4.1.2.2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和速效P,速效K含量 灾害气候发生频率 温度、湿度、风、风向 经济效益指标 农户收入和支出指标 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和生活费补助 退耕还林地采伐木(竹)材的收人 退耕还林地销售非木质林产品的收人 非木质林产品包括干果,水果、花卉、药材,茶叶、竹子 等及其副产品 4.2.1.4退耕还林前后年度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4.2.1.5退耕还林前后工资性收人 4.2.1.6退耕还林前后家庭经营收" 4.2.1.7退耕还林前后财产性收人 4.2.1.8退耕还林前后转移性收人 4.2.1.9退耕还林前后生产经营支出 4.2.1.10退耕还林前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4.2.1.1退耕还林前后生活消费支出 4.2.1.12退耕还林前后财产性支出 13 退耕还林前后转移性支出 区域经济指标 42.2.1退耕还林木(竹)材产值 42.2.2退耕还林非木质林产品产值 我么 .2.3国内生产总值 42 2.4农业生产总值 4.2.2.5林业生产总值 .2.6牧业生产总值 .2 4227渔就生声想化 4.2.2.8其他产值 年财政收人 4.2.2. 9 4.2.2.10人均纯收人 .11 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数及产值 4.2.2 4.2.2.12建成或扶持企业个数及企业产值 4.3社会效益指标 4.3.1人口变动情况 4.3.1.1 总人口变动情况 第一产业人数变动 4.3.1.3第二产业人数变动 4.3.1.4第三产业人数变动 4.3.1.5外出务工人数变动
GB/T23233一2009 4.3.1.6贫困线以下人数变动 4.3.2土地利用变动情况 4.3.2.1耕地总面积变动情况 4.3.2.2粮食作物总面积变动情况 经济作物总面积变动情况 有林地面积变动情况 荒山荒地面积变动情况 牧业用地面积变动情况 副业用地面积变动情况 渔业用地面积变动情况 监测频度 5.1 生态效益监测频度;径流量指标在每年有降水时随时监测.其他生态效益指标每年8月一10月测 定一次 经济和社会指标监测频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为次年1月2月或定期进行调查统计 生态监测.经济和社会指标监测调查表见附录A 效益监测方法 6. 生态效益指标监测方法 6 大气降水 降雨采用日记式自记雨量计或CR2型数字雨量计测定,降雨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历时等由自 6 记记录查算,降雨量记录至0.lmm 6.1.1.2降雪先量测积雪深度,平均雪深不足0.5cm记“o”,然后取一定体积的雪回室内,等其融化后 量测容积,再转化成单位面积上的水深(mm) 6.1.2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水面蒸发 采用小气候自动观测装置或气象站方法测定 小气候指标测定的标准参照县级气象台(站)进行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汇总按气象观测规定进行 6.1.3径流 6.1.3.1内容;包括每次降水的径流量、径流过程、产流时间、峰现时间、径流历时等 6. .1.3.2沟道径流一般在沟口水文站通过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然后根据量水建筑物的特点,由流量 水位关系换算 6. 1.3.3坡面径流采用径流场方法结合自记流量计、集水容器观测 6.1.4泥沙 泥沙观测的取样应和径流观测同时进行,以保证能充分反映出径流中携带泥沙的一般情况,常用观 测方法有沉淀称重法和过滤称重法等 .1.5地被物持水量 6 6.1.5.1样方调查 在退耕还林地内选取20cm×20cm的调查样方3个5个,分别测量枯落物层和 活地被物(主要为苔藓和地衣)厚度,采用样方调查 6.1.5.2取样 将所有枯落物及活地被物分别收集,用塑料或纱布袋包好 6.1.5.3称重 放人烘箱内(105C,6h一8h)烘干后称重,并分别换算成每公顷林地上枯落物和活地 被物重量 然后将称重后的枯落物和活地被物分别放人水中浸泡24h后,从水中迅速取出并称重 6.1.5.4计算 经计算即可分别测得枯落物和活地被物的水容量,见式(1). 1 水容量=浸泡24h后带水枯落物重一枯落物干重/干重×100%
GB/T23233一2009 6.1.6林草生长量和收获量 6.1.6.1生态林的乔木林生长量和收获量 采用每木检尺法或样木法调查,调查和测算因子包括直 径、树高、冠幅、蓄积,生物量等 6.1.6.2生态林的灌木林生长量和收获量 采用样方法或样木法调查,调查和测算因子包括物种数 量、高度、冠幅、覆盖度、生物量等 6.1.6.3经济林的生长量和收获量 采用每木检尺法或样木法调查,调查和测算因子包括直径、树高、 冠幅,各种林产品产量等 6.1.6.4草的生长量和收获量 采用样方法调查,调查和测算因子包括物种数量、高度、覆盖度、生物 量等 林分郁闭度、林草覆盖率等指标 通过标准地调查、样方调查等方法测定 经济效益指标监测方法 农户收入和支出 6.2.1 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和生活费补助通过县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兑现资料和农户调查核实后获得;退 耕还林采伐木(竹)材的收人,销售非木质林产品的收人和其他收人支出情况通过人户调查或发放调查 表的方法进行 6.2.2区域经济 退耕还林木(竹)材产值和退耕还林非木质林产品产值产量和产值数据通过县级林业部门或统计部 门的资料获得;其他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均通过查阅有关统计资料的方法获得 社会效益指标监测方法 各项社会效益指标均通过查阅有关统计资料的方法获得 效益监测指标计算 生态效益计算 7.1.1土壤侵蚀量,计算见式(2) 土壤侵蚀量(kg/m')=一年中集沙总重量(kg)/样地面积(m 2) 7.1.2土壤流失减少率,计算见式(3)或式(4) 土壤流失减少率=(治理前流失量一治理后流失量/治理前流失量×100% (3) 或 土壤流失(沙化)减少率=(治理前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一治理后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 治理前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100% 7.1.3治理度,计算见式(5) 治理度=已治理面积/需治理面积×100% 7.1.4林草覆盖率,计算见式(6). 林草覆盖率=有林草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7.2经济效益指标计算 7.2.1年度农作物(林产品)产量增长率,计算见式(7) 年度农作物(林产品)产量增长率=[监测年度农作物(林产品)总产量 前一年度农作物林产品)总产量]/前一年度农作物林产品)总产量×100%7 7.2.2年度国民产值增长率,计算方法同7.2.1. 社会效益指标计算 方法同7.2
GB/T23233一2009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生态监测,经济和社会指标监测调查表 表A.1监测站年降雨量表 单位为毫米 月 10 12 31 降水日数 最大降水量 年降水量 出现日期 最大降水量 无霜期 2 表A. 监测站日平均流量表 单位为立方米 月 10 12 31 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 最小流量 年径流总量 最大流量 出现日期 最小流量 出现日期
GB/T23233一2009 表A.3监测站不同坡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未退耕地水土保持监测结果汇总表 坡度6"15" 坡度16"25" 坡度>25” 降雨量 退耕还林模式 径流 径流 径流 mm 径流量泥沙量 径流量泥沙量 径流量泥沙量 系数 系数 系数 乔木地 灌木地 草地 、灌地 乔 地 乔、草地 、草地 乔、,灌,草地 经济林地 未退耕地 表A.4监测站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未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监测结果表 土壤孔隙度/% 退耕还 土层厚度 土壤 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林模式 容重 % cm 毛管孔隙度排毛管孔隙度 总孔隙度 乔木地 灌木地 草地 乔,灌地 乔、草地 灌、草地 乔、灌、草地 经济林地 未退耕地 表A.5监测站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未退耕地土壤养分监测结果表 全P量 全K量/水解N量速效P量速效K量 有机质/ 全N量 退耕还林模式 pH值 % % % % % % % 乔木地 灌木地 草地 乔、灌地 乔、草地 灌、草地 乔、灌、草地 经济林地 未退耕地 备注
GB/T23233一2009 表A.6监测站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草生长量和收获量监测表 林产品 主要 平均胸径/ 冠幅 郁闭度 蓄积量 生物量! 退耕还林模式 平均高/mm 产量 树、草种 覆盖度nm/hm'(t/hm') cm mm t/hm 乔木地 灌木地 草地 生 态 乔,灌地 林 地 乔、草地 灌、草地 乔,灌、草地 经济林地 备注 表A.7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收入支出调查表 填表人 负责人 村 填表日期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和生活费补助/元 退耕还林地采伐木(竹)材的收人/元 退耕还林地销售非木质林产品的收人/元 粮食作物总产量/kg 收人 工资性收人/元 家庭经营收人/元 财产性收人/元 转移性收人/元 生产经营支出/元 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元 支出 生活消费支出/元 财产性支出/元 转移性支出/元 注,各指标值取整数
GB/T23233一2009 表A.8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调查表 填表人: 负责人 填表日期 指 标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退耕还林木(竹)材产量/m'或kg 退耕还 退耕还林木(竹)材产值/万元 林林产 退耕还林非木质林产品产量/lkg 品情况 退耕还林非木质林产品产值/万元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kg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值/万元 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kg 农作物 情况 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值/万元 全年经济作物总产量/kg 全年经济作物总产值/万元 国民生产总值/万元 农业总产值/万元 林业总产值/万元 牧业总产值/万元 副业总产值/万元 渔业总产值/万元 国民产 值情况 其他产值/万元 农村储蓄额/万元 人均GDP/元 年财政收人/万元 年农业税/万元 人均纯收人/元 注1,主要粮食作物指适合当地农民习惯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等 注2各指标值保留两位小数
GB/T23233一2009 表A.9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调查表 填表人: 负责人 填表日期 指 标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总人口/万人 第一产业人数/万人 第二产业人数/万人 第三产业人数/万人 外出劳务人数/万人 耕作人数/万人 适龄儿童人学人数/人 贫困线以下人数/人 土地总面积/hm 耕地总面积/hm <5"坡耕地 "~15"坡耕地 16"~25"坡耕地 耕地面积中 >25"坡耕地 沙化耕地 粮食作物总面积/hm 主要粮食作物面积/hm 经济作物总面积/hm 退耕地面积/hmf 退耕地还林面积/Ah hm 退耕地还草面积/hm 有林地面积/hm 宜林荒山荒地面积/hm'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hm 地 经济林面积/hm 牧业用地面积/hmr 副业用地面积/hr 渔业用地面积/Ahm 注l:主要粮食作物指适合当地农民习惯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等 注2:保留两位小数 10
GB/T23233一2009 参 考 文 献 [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2001]550号 [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林退发[2001]521号 [3]《关于开展退耕还林(草)监测调查的通知国统字[2007]45号)

木材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木材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木材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的编号:GB/T1943-2009。木材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共有5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T1943-1991
锯材材积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锯材材积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锯材材积表的编号:GB/T449-2009。锯材材积表共有105页,发布于2009-08-012009-08-01实施,代替GB449-1984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