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753-2021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Testmethodsforenergyconsumptionoflight-dutyhybridelectricvehic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共有44页,发布于2021-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3.020
  • 实施日期2021-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4页
  • 文件大小3.43M

以图片形式预览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9753一2021 代替GB/T19753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Iestmethdstrenersycosumptionoflight-dutyhybrideleerilevehteles 2021-03-09发布 2021-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753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条件 4.1环境要求和参数 4.2测试设备 4.3试验燃料 4.4试验车辆 4.5试验循环 试验相关参数和精度 试验程序 6.1试验要求 6.2试验流程 6.3ovcHEV试验程序 6.4NOvc-HEV试验程序 试验结果 7.1Ovc-HEV试验结果 NOvC-HEV试验结果 N 15 7,2 7.3型式认证值的确定 15 某 -车辆的插值法 17 8.1插值条件 17 8.2车辆在某一速度段的能量需求 20 8.3某速度段的插值系数 20 8.4采取插值法计算OvC-HEV的试验结果 20 22 8.5采取插值法计算NOVvC-HEV的试验结果 .6 道路载荷系族及道路载荷矩阵系族 22 8. 23 生产一致性 23 9.1总则 23 9.2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 23 9.3OVC-HEV生产一致性 24 9.4NOVC-HEV生产一致性 25 附录A规范性基于REESS电能变化量的修正程序
GB/T19753一202 29 附录B资料性REESS电量状态曲线 31 附录C(规范性预处理、浸车和REESS充电 33 附录D(规范性驾驶模式的选择 36 附录E规范性REESS电流及电压的确定 37 附录F规范性OVC-HEV纯电利用系数(UF 39 附录G资料性折算燃料消耗量 参考文献 40
GB/T19753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9753一2013《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与GB/T19753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全电里程,电量消耗续驶里程电量消耗循环里程和等效全电里程的术语和定义(见第 3章); b 修改了环境要求、试验燃料、试验车辆、测试设备要求(见第4章,2013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试验循环 试验循环由NEDC变更为w1TC及CLTC,同时增加了试验循环的修正方 法(见4.5,2013年版的7.1.2、7.l.3、7.2.3、7.2.4、7.3.2、7.3.3、附录B); d)增加了试验相关参数和精度要求(见第5章):; 修改了道路载荷测量与测功机设定,试验程序的要求(见第6章,2013年版的第7章)3 e f 增加了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有效性判定准则见6.1.2.2); 修改了试验结果计算方法,引人了基于实际道路统计得到的纯电利用系数UF的加权计 g 算方法(见7.1~7.2,2013年版的7.1.4、7.2.5,7.3.,4) h)增加了型式认证值的规定(见7.3); 增加了试验系族的规定(见第8章) 增加了生产一致性的规定(见第9章) 修改了电量保持模式试验REESs修正系数K的确定方法(见附录A,2013年版的7.3,4.2); k 修改了预处理、浸车和REESS充电(见附录cC,2013年版的附录A); m)修改了驾驶模式的选择(见附录D,2013年版的7.2.2) n)增加了REESs电流及电压的测试方法(见附录E). 增加了ovC-HEV纯电利用系数UF的计算方法(见附录F); o 增加了将电量消耗量转化为燃料消耗量,从而得到车辆折算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见附 p 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 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宝马()服务有 限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投资有限 公司,丰田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兆、郑天雷、刘志超、李孟良、侯聪、贾雨、刘乐、马其贞、赵伟、安晓盼,刘坚坚 苑晓龙、孟庆楠、杜康、刘昱、夏云浩,张敬,张鹏君、王婧雅,宋轶男、陈晓露、徐晓、王雪晨、刘廷、蔡永豪、 彭全平 本文件于2005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19753一2021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或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的试验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的N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 M.MM类车辆 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的M类车辆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 GB/T192332020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38146.1一2019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 术语和定义 GB/T15089,GB/T19596,GB18352.6-2016,GB/T38146.1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电里程alletletrieransee AER 从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开始直至发动机起动,车辆所行驶的距离,该距离取值上限为电量消耗续驶 里程 3.2 e pletin 电量消耗续驶里程 eg charge-G ingactualrange Rcn 从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开始,连续运行多个试验循环直至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电量平衡,车辆 所行驶的距离 3.3 电量消耗循环里程cdng山epltingeyee range Rc% 从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开始,连续运行多个试验循环直至达到6.2.2.5规定的终止判定条件,在过渡 循环结束时车辆所行驶的距离
GB/T19753一2021 3.4 等效全电里程 equivalentall-eleetricrange EAER 车辆的电量消耗循环里程中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里程部分 试验条件 4.1环境要求和参数 试验的环境要求和参数应符合GB18352.6一2016中C.1.2.2的规定 4.2测试设备 4.2.1试验用测试设备应满足GB18352.6-2016附件CD的要求 4.2.2其他相关参数的要求见表1 表1相关测量参数的单位、准确度及分辨率 参数 单位 准确度 分辨率 电能" wWh 士1% A 电流 士0.3%FSD或读数的士1% 0.1 电压 士0.3%FSD或读数的士1% 0,l 设备;可检测动态变化的静态读数表 取较大者 电流积分频率20H或更高 4.3试验燃料 观式试验时应按照衣车生产企业推荐的最低标号,采用符合GB183526一206附录K要求的基 准燃料,燃料中禁止额外添加含氧物 采用GB18352.6一2016附录K中未规定的燃料种类时,应采用 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市售车用燃料 4.4试验车辆 4.4.1试验车辆的所有零部件应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如果试验车辆与批量生产不同,需要提供详细的 说明 4.4.2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者应将一辆代表被试车型的车辆提交给负责型式试验的检验机构 若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者选择采用插值系族,应选取在插值系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车辆,宜采用同 -试验车辆通过不同道路载荷设定代表车辆H和车辆L 4.4.3试验车辆可根据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者需求进行磨合,并保证机械状况良好,磨合里程 不超过15000km. 4.4.4应使用汽车生产企业规定的润滑剂,并在试验结果报告中注明 4.4.5其他按照GB18352.62016中C.1.2.4.2C.1.2.4.5和C.1.2.4.7的要求进行试验车辆设置 4.5试验循环 试验循环如GB18352.6一2016附件CA所述的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包括低速段
GB/T19753一2021 L.ow),中速段(Medium)、高速段(High)和超高速段(ExtraHigh)四部分;或如GB/T38146.1一2019 附录A所述的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包括CLTC-P和CLTCC,其中CLTCP适用于M类 车辆.CLTCC适用于N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类车辆),包括低速(1部)、中速(2 部)和高速(3部)三部分 此附件中所有运行规定均适用于cO.,cO和HC排放量的测量 如果没有 任何模式可以使车辆在试验中跟随试验循环,则试验循环应根据GB18352.6-2016中CA.5进行 修正 当按照CI.TC进行试验时,本文件所引用GB18352.6-2016相关条款中的试验循环相应调整为 CITC 试验相关参数和精度 试验结果相关参数和精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按照第7章的规定进行计算时,除非有特殊说明,否 则不应对过程数据进行四舍五人处理 表2试验结果相关参数和精度 参数 单位 试验结果精度 续驶里程相关参数AER,EAER,Rc,Rcg 四舍五人至整数 kmm I/100knm 燃料消耗量相关参数FCs.n",FCcm,FC 四舍五人至小数点后2位 wtiehedl wh/km 四舍五人至整数 电量消耗量相关参数BCe.cmn,EBCe,wtimd 充电电量E Wh 四舍五人至整数 p)表示一定的试验阶段,可以是单个速度段,也可以是速度段的组合 试验程序 6.1试验要求 -般要求 6.1.1 6.1.1.1道路载荷测量与测功机设定按照GB18352.62016附件cC的规定进行 若行驶阻力曲线 由汽车生产企业提供,需要提供试验报告、计算报告或其他相关资料,并由检验机构确定 6.1.1.2动力系统的起动应按照汽车生产企业的规定进行 6.1.1.3车辆应按照4.5规定的试验循环进行测试 6.1.1.4对于装有手动挡的车辆,应按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的量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驾驶,通过 驾驶员助手提示驾驶换挡时刻 6.1.1.5应对车辆速度进行适当控制,准确跟踪试验循环曲线 每个试验循环的速度公差应满足 GB18352.62016中C.1.2.6.6的要求 6.1.1.6当REESS运行温度高于正常范围时,试验人员应按照汽车生产企业建议的程序,使REESs 的温度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汽车生产企业应提交REESS的热管理系统没有失效或衰减的证明 6.1.1.7应在试验开始前或开始时进行CO.,CO和HC排气取样和电量消耗测试,试验结束后停止, 排气取样按照GB18352.6一2016中C.1.2.9和C.1.2.12C.1.2.14的相关规定进行 6.1.1.8应对每个速度段分别进行排气取样分析 如果在某一速度段,内燃机没有起动,则可以不进行 该速度段排放的分析
GB/T19753一2021 6.1.1.9试验结果的特殊要求 如果试验循环根据GB18352.6一2016中CA.5进行修正,则试验报告 中应对车辆最高车速进行说明 6.1.2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ovC-HEV)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和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NovC-HEV)试验的特殊要求 6.1.2.1适用于GB18352.6一2016中C.1.2.7.2规定的强制冷却 6.1.2.2试验有效性判定 如果按照附录A的A.1.3计算得到的AEwErs,cs为负即REESS处于放 电),且循环修正标准c大于0.01,则试验结果无效 6.1.3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试验要求 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者可根据需要参照GB/T19233一2020附录A,附录B,附录C的环境 设置,按照6.3或6.4规定的试验流程测量车辆在低温环境、开启空调制冷状态和高海拔环境下的燃料 消耗量,电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 对于低温环境试验除霜除雾装置,应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选择是 否开启,若开启也应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设置开启时长 6.2试验流程 6.2.1试验选项 试验包括以下4个选项,如图1所示 选项1:单独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 a) b 选项2;单独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 选项3;连续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 c d 选项4;连续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选项4 电量消耗+电量保持 电量保持+电量消耗 电量消耗 电量保持 至少一个循环 至少一个循环 至少一个循环 至少一个循环 进行预处理 进行预处理 进行预处理 进行预处理 充电并浸车 没车 充电并浸车 没车 电量消耗试验 电量保持试验 电量消耗试验 电量保持试验 充电 结束 充电并漫车 没浸车 结束 电量保持试验 电量消耗试验 充电 充电 结束 结束 图1能量消耗量试验流程
GB/T19753一2021 6.2.2单独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选项1,测试流程和相应REESS电量状态曲线见附录B的B.2.1 6.2.2.1 预处理 车辆应根据附录C的C.2.1的规定进行试验预处理 6.2.2.2测试规程 6.2.2.2.1浸车及REESS的充电应分别根据C.2.2和C.2.3的规定进行 6.2.2.2.2驾驶模式的选择 对于装有驾驶模式选择功能的车辆,应根据附录D的D.2选择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驾驶模式 6.2.2.3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程序 6.2.2.3.1车辆应根据GB18352.6一2016中C.1.2.8.lC.1.2.8.3.1及C.1.2.8.5的规定进行试验 6.2.2.3.2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程序应包含多个连续的试验循环,循环之间的浸车时间应小于30min,重 复试验循环,直至达到6.2.2.5规定的终止判定条件为止 6.2.2.3.3浸车期间应关闭动力传动系统,且不应对REEss进行充电 根据附录E确定所有REEss 的电流及电压,不准许在浸车期间关闭任何REEss的电流电压测试仪器 如果使用的是按时积分设 备,则应在浸车期间保持设备的工作状态 浸车后,车辆应在6.2.2.2.2规定的驾驶模式下继续运行 62.2.3.4在符合GB18352.6一2016中cD.5.3.1.2前提下,分析仪可在整个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前和试 验后进行校准和零点检查 6.2.2.4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结束 首次满足6.2.2.5规定的终止判定条件时,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结束 将此时的循环序号计为n十1 第n个循环定义为过渡循环,个循环结束后车辆行驶过的速度段数量为n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 包含n个试验循环 第n十1个循环定义为确认循环 对于电量消耗模式下不足以完成循环测试的车辆,当标准车载仪表盘指示停车,或车辆连续至少4s偏 离规定行驶公差时,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结束 此时应松开踏板,并踩下刹车,使车辆在60s内停止 6.2.2.5终止判定条件 6.2.2.5.1应对每个试验循环进行终止判定 6.2.2.5.2当相对电能变化量REEC小于0.04时,电量消耗模式试验达到终止判定条件 REEC 按 照公式(1)计算 |公EeE REEC ? E 2oytleX 3 600 式中: REEC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e个试验循环的相对电能变化量; 试验循环序号; E -循环能量需求,根据GB18352.6一2016中CE.5进行计算,单位为瓦秒(ws); 循环能量需求转换系数; 3 600 公ERexs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c个试验循环所有REESs的电能变化量,单位为瓦时 w h),按照公式(2)计算:
GB/T19753一2021 (2 AERw AEREs, sS,层,6 式中 REESS编号; g REESS总数量; n -第 e个试验循环的时间范围内,编号为片的REESs电能少化量,单位为瓦时 AEREEss, wh),按照公式(3)计算 (3 丛EREss U(()Ess,只×I(()d =3600 式中 -第c个试验循环的开始时刻,单位为秒(s); to 第c个试验循环的结束时刻,单位为秒(s); temldl U()ss 第 个试验循环的时间范围内,编号为片的REESS在!时刻的电压值,单位为伏 特(V); 第 个试验循环的时间范围内,编号为g的REESs在!时刻的电流值,单位为安 I(t )妈 培(A) 6.2.2.6RREESS充电和电量测量 6.2.2.6.1试验结束后,车辆应在120min内按照C.2.3.1C.2.3.2的规定进行充电,充电方式应与试 验前一致 当达到C.2.3.3的要求时,REESS充电结束 6.2.2.6.2应按照C.2.3.1的相关要求安装电量测量设备,测量从外部充人的电量E以及充电时间 当达到C.2.3.3的要求时,停止电量测量 6.2.2.7试验结果的其他要求 每个经过劣化修正和K.(或Kco)修正后的循环排放结果都应符合GB18352.6一2016中C.1.1.2 排放限值的要求 劣化系数或劣化修正值按照GB18352.6一2016中5.3.5的要求确定,K,或K;c按 照GB18352.6一2016附录Q确定 6.2.3单独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选项2,测试流程和相应REESS电量状态曲线见B.2.2) 6.2.3.1预处理 车辆应根据C.3.1或C.3.2的规定进行试验预处理 6.2.3.2测试规程 浸车应根据C.3.3的规定进行 6.2.3.2.1 6.2.3.2.2驾驶模式的选择 对于装有驾驶模式选择功能的车辆,应根据D.3选择电量保持模式试验 的驾驶模式 6.2.3.3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程序 6.2.3.3.1 车辆应根据GB18352.6一2016中C.1.2.8.lC.1.2.8.3.1及C1.2.8.5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3.2若试验结果满足6.1.2.2的规定,则试验无效,应在6.2.3.3.1规定的试验之后连续进行试验, 直至出现有效的试验结果,并按照附录A修正燃料消耗量结果 6.2.3.3.3排放结果的修正及限值应满足6.2.2.7的要求
GB/T19753一2021 6.2.4连续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选项3,测试流程和相应REESS电量状态曲 线见B.2.3) 6.2.4.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按照6.2.2.16.,2.2.5及6.2.2.7的规定进行 6.2.4.2电量保持模式试验按照6.2.3.26.,2.3.3的规定进行 6.2.4.3REEsS充电和电量测量按照6.2.2.6的规定进行 6.2.5连续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选项4,测试流程和相应REESS电量状态曲 线见B.2.4 6.2.5.1电量保持模式试验按照6.2.3.l6.2.3.3的规定进行 6.2.5.2电量消耗模式试验按照6.2.2.26.2.2.7的规定进行 6.3OVC-HEV试验程序 车辆可按照下列4个选项之一进行测试: 按照6.2.2和6.2.3的规定依次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 a 按照6.2.3和6.2.2的规定依次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 b 按照6.2.4的规定连续进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 c d)按照6.2.5的规定连续进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和电量消耗模式试验 6.4NOVC-HEV试验程序 6.4.1测试流程和相应REESs电量状态曲线可参考B.2.2 6.4.2预处理和浸车应根据C.3.2和C.3.3的规定进行 6.4.3测试规程按照6.2.3.2的规定进行 6.4.4试验程序按照6.2.3.3的规定进行 试验结果 7.1ovc-HV试验结果 7.1.1燃料消耗量 7.1.1.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 7.1.1.1.1计算过程 按照表3的顺序进行计算,应记录“输出”列的所有结果 表中公式使用的符号注解如下 试验循环序号, 试验循环中的各个速度段; CD 表征参数为电量消耗模式下的值; 表征参数与CO或HC排放关联; cO. 表征参数与cO排放关联 表征插值系族某一车辆的相关参数 ind
GB/T19753一2021 表3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来源 输人 过程 输出 步骤编号 M.c力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排放计算 GB18352.6 Mco.cn.,声 原始结果 GB1s352.0一216中CE.3.1-(E.3.2.2 201G附录 C 单位为克每 千米(g/km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各循环排放量计算 M,cp,声,1×d M.cna M.cD声. M.cD.e.2 M.o" leoa .cD,声,l ,CD.2 步骤1 ×d 单位为克每 Mcog.,cD,/, 单位为克每 Mco,.cp. 千米(g/km 千米(g/km 式中: 各速度段户的实际行驶距离,单位为千米(k km 按照GB18352.6一2016附录Q,对所有装有周期性再生 系统车辆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排放进行K,或K ico8 修正: Ki×M,cD,,或 -K十M.m A .CDe, -K.eon.xM.oa.am.或 M.c dcog.cpr M.,n. Mem Mco,..,cp.e=K,co2十NMco.cD., Mo,a d,.cw.n 8 步骤2 单位为克每采用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式所用到的K,和K.co分别单位为克每 千米(g/km)对应为GB18352.6一2016中Q.3中规定的乘法因子和 干来(" 小km 加法因子 如果K,或K.a不适用,则对应的排放应按照下列公 式计算 M.cD.e,=M.cp,r. Moo,.cna.a=Moog.cn. 各速度段C(OHC和CO排放根据循环排放进行K,或 K r.co修正 M.ct.p. M.cn,声;=M.c,户.1XAFx Moeg" Mco.c=Me0 .,×AF ,cC,声, co2.,c,p.1" K,,.co M.cD. M.cD,. 式中: Mco.,cD.,, Mco..c M.t 3b 步骤1~3a AFx M.cD. 单位为克每 M.cD, Mcog.cDe 千米(g/km Mun ,CD,e,3 AFN,e Mo o,CD,c,2 单位为克每 如果K,或K.o不适用,则 千米(g/km M.cn,声;=M.cD, Mcog.c声=Meog.cn声
GB/T19753一2021 表3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续 来源 输人 过程 输出 步骤编号 Mco o2.D.r FC Mlco.,cp.,, 各个速度段 FCcn 和试验循环 依据A.l.3的相关公式利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到燃料消 M.c. 步骤3 单位为升每 耗量 电量消耗模 M.m 百千米 式燃料消耗 单位为克每 L/100km 量结果 千米(g/" /km FCcD FCcD 试验车辆电 单位为升 单位为升 步骤4 根据公式(4)计算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 量消耗模式 每百千米 每百千米 燃料消耗量 L./100km) L/100km) 最终结果 对于测试车 FCp,1 辆H和如果除测试车辆H外还测试了车辆L,应分别列出车辆如果测试 1和车辆L的燃料消耗量结果 H 车辆l 了车辆lt 插值系族燃 步骤5 FCcD 如果没有测试车辆L,则 R民cad 料消耗量最 单位为升 单包为开Rcaa=R(c 终结果 每百千米 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每百千米 L/100km L/100km) FC CCnn 如果测试了 对插值系族中的某一车辆,根据8.4.l.1计算燃料消 R(ca 车辆L 耗量 单位为升 某一车辆燃 如果没有测试车辆l,则 步骤6 FCcp 每百千米 料消耗量最 FCcn.=FCn. 单位为升 L/100km 终结果 每百千米试验结果的精度符合表2的要求 L/100km) 7.1.1.1.2按照公式(4)计算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 (UF.×FCcw FCn一 UF 式中: FC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CcD 试验循环序号; -按照6.2.2.4确定的过渡循环结束时所行驶的循环数量 7 应用插值方法计算时,应为车辆L行驶到过渡循环结束的循环数量nL 如果到过渡循 环结束时,车辆H行驶的循环数量nH,以及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行驶的循环数量n小 于车辆L行驶的循环数量n,车辆H及该车辆的确认循环(第n十1个循环)也应包括在 计算内 同时,确认循环的循环燃料消耗量及各速度段的燃料消耗量应按附录A进行修 正 车辆H和车辆L的定义见GB18352.6一2016中CC.2.1.24和CC.2.1.25; 第c个试验循环的纯电利用系数,按照附录F计算 UF
GB/T19753一2021 FCn 表3步骤4计算得到的第c个试验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L/100km 7.1.1.2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 7.1.1.2.1计算过程 按照表4的顺序进行计算,应记录“输出”列的所有结果 表中公式使用的符号注解如下 完整的试验循环; -试验循环中的各个速度段; CS 表征参数为电量保持模式下的值; -表征参数与CO或HC排放关联; CO. 表征参数与CO排放关联; ind 表征插值系族某一车辆的相关参数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表4 来源 输人 过程 输出 步骤编号 M .cs,p GB18352.6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排放计算 Meo..cs, 原始结果 GB18352.62016中CE.3.1CE.3.2.2 2016附录" C 单位为克每 千米(g/km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综合排放量计算 习.M.cssXd M.s M.s M.cs i,c's.e,2 Mco.cs, NMco.cs. C-- 习.(N 步骤1 Meog.cs,/户,1×Xd MAo, 单位为克每 单位为克每 ,(CS2 千米(g/km 千米(g/km 式中: 各速度段的实际行驶距离,单位为千米(km) 按照GB18352.6一2016附录Q,对所有装有周期性再生 系统车辆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排放进行K,或K.e 修正: M =K,×M 4.s.或 I.cs..一 M.cs..3=K,十M.cs.. og.s=K.aXMaoe,.s..或 M M,.csna 1,.cs. Mco,.,cs.. Mcog.cs.=K.co十M Mco..cs Meo.csn 3 8 步骤2 单位为克每采用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式所用到的K,和K.分别 单位为克每 千米(e" 下米(E/km) km 对应为GB18352.6一2016中Q.3中规定的乘法因子和 加法因子 如果K,或K.o.不适用,则对应的排放应按照下列公 式计算: M.cs.=M.cs Meo.cs..=Meo o2,cCs,, 10
GB/T19753一2021 表4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续 来源 输人 过程 输出 步骤编号 各速度段CO、HC和CO排放根据循环排放进行K,或 K.co修正 M.s" M.cs,声=M.cs,声.1×AFK NMco,,cs,p Mco.cs=Meo,.cs,p.1×AFK,.co M.cs.. M,cs,p, 式中: Mw" Mcogcs,p ,CSe,2 4.se 步骤13a 3h AFK M.cs. 单位为克每 M i,cs,f, Meoe.cs. 千米g/km) Men.cs AF K,.co M co2 .CS. 单位为克每 如果K,或K.c不适用,则" 千米(g/km M.cs,声=M.cs.p Mco..cs,.=Meo.,cs,, M点 FCs,n Mo.cs力 单次试验电 Rcs 依据A.1.3的相关公式利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到燃料消 M.cs.. 量保持模式 步骤3 单位为升 耗量 M,.s 每百千米 燃料消耗量 单位为克每 结果 L/100km 千米(g/km 对每次试验: RC FC s,l 试验车辆电 FCs声 FCcs 依据7.1.1.2.27.1.l.2.3的相关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 步骤4 单位为升 量保持模式 REESs电能变化量修正 单位为升 每百千米 燃料消耗量 每百千米 L/100km) 最终结果 L/100km) FCcs.,m 对于测试车 FC CCs" p,H 辆I和 如果除测试车辆H外还测试了车辆L,应分别列出车辆 如果测试了 车辆 H H和车辆L的燃料消耗量结果 车辆L 插值系族燃 FCs, 如果没有测试车辆L,则: 步骤5 FCcs.. FC -C 料消耗量最 Ra cs.,H CCcs., FC cs,声 单位为升 FCs,.H=FCs, 终结果 单位为升 每百千米试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每百千米 L/100km) L/100km FCcs., FCcs,声." 对插值系族中的某一车辆,根据8.4.1.2计算燃料消 如果测试 FCcs.,imd 耗量 了车辆L Rce ,ind 如果没有测试车辆l,则 某一车辆燃 单位为升 步骤6 FCcs., FC 料消耗量最 Ccs.,imd=FCs." 每百千米 RCce FCs,=FCs,Am 终结果 单位为升 L/100km 试验结果的精度符合表2的要求 每百千米 L/100km) 1
GB/T19753一2021 7.1.1.2.2如果试验结果满足A.1.2.3的条件,则不需要进行修正,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5)、公式(6) 确定: FC =FC (5 cs. cs.,l FCs,=FCsm 式中 FCs 表4步骤5确定的整个循环的燃料消耗量最终结果,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表4步骤4确定的未经修正的整个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FCs.a FCs 表4步骤5确定的速度段力的燃料消耗量最终结果,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S.,b FC 表4步骤4确定的未经修正的速度段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Ccs,声.l 7.1.1.2.3如果试验结果满足A.1.2.2的条件,则燃料消耗量需要进行修正,应在满足A.2.2的条件下 依据A.2.3确定燃料消耗量修正系数,按照公式(7)公式(8)确定 FC 化 (7 K×ECes rCs -CS,,nb FCes.. FCcs. K×ECcs.或 FC Ccs,=FCs Kl,×ECcs 式中 Km 按照A.2.3.1确定的整个循环的燃料消耗量修正系数,单位为升每百瓦时 (L/100wh); -根据A.2.3.3的要求确定的速度段力的燃料消耗量修正系数,单位为升每百瓦时 Ke心 L/100Wh); 按照A.2.3.!确定的整个循环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ECcs ECs 按照A.2.3.1确定的速度段力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7.1.1.3ovC-HEV燃料消耗量 综合7.1.1.1及7.1.1.2的计算结果,按照公式(9)计算OVC-HEV燃料消耗量 FC 习ur,xr(c.uw)+(-uF)xRc wekhud 式中 FC 依据纯电利用系数计算得到的OvC-HHEV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weigbted L/100km); FCn 表3步骤4计算得到的第e个试验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L/100km); FCcs 公式(5)或公式(7)确定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L/100km) 7.1.1.4折算燃料消耗量 汽车生产企业可根据需要参照附录G计算车辆的折算燃料消耗量 7.1.2电量消耗量 7.1.2.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电量消耗量 依据6.2.2.6的规定,按照公式(10)计算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 12
GB/T19753一2021 CF.×ECRcm,. ECN 10 Nc.,cD u" 式中: EC -基于从外部获取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Ac,.cD ECAc.c 基于从外部获取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c个试验循环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 千米(wh/km),按照公式(11)计算 E ECc.cD =ECe c.cp.× ENE2xs 式中 按照6.2.2.6的规定测量得到的来自外部的电量,单位为瓦时(wh); EN 公EREEs, -按照6.2.2.5.2公式(2)计算得到的第c个试验循环所有REESS的电能变化量,单 位为瓦时(wh); ECec.c 基于REESS电能少化量的第c个试验循环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 wh/km),按照公式(q2)计算 es EC 12 x.cD d 式中 车辆在第 个试验循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d 7.1.2.2ovC-HEV电量消耗量 OvC-HEV电量消耗量按照公式(13)计算 EC (UF,×EC 13 Ac,wehred Ac,cD, 式中 ECc 基于从外部获取的OVCHEV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weighted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续驶里程 7.1.3 7.1.3.1 全电里程 按照6.2.2.16.2.2.3的试验流程确定全电里程 从试验开始直至发动机起动,车辆所行驶的距离 即为全电里程AER 若全电里程高于7.1.3.3确定的电量消耗续驶里程Re,则取电量消耗续驶里程 的计算结果作为车辆的全电里程 注:若发动机在第一个试验循环起动,则需要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发动机起动时车辆的速度 7.1.3.2等效全电里程 等效全电里程按照公式(14)计算 FC一FCm n×R EAER FCC 式中: EAER 等效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km) 13
GB/T19753一202 FCcs -公式(5)或公式(7)确定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I/100km); Rck 按照7.1.3.4确定的电量消耗循环里程,单位为千米(km):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燃料消耗量的加权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按照 FCnas 公式(15)计算 (FC cD.×l. 15 FCc 式中 试验循环序号 按照6.2.2.4确定的过渡循环结束时所行驶的循环数量; 应用插值方法计算时,n应为车辆L行驶到过渡循环结束的循环数量nL 如果到过渡 循环结束时,车辆H行驶的循环数量nH,以及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行驶的循环数量nm 小于车辆L行驶的循环数量n,车辆H及该车辆的确认循环(第n十!个循环)也应包 括在计算内 同时,确认循环的循环燃料消耗量及各速度段的燃料消耗量应按附录A 进行修正; -表3步粟生得到的第 个试脸新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来L/10km) FCe -cD. 车辆在第e个试验循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d 7.1.3.3电量消耗续驶里程 电量消耗续驶里程按照公式(16)计算: FCs一FC cD." 昏山十" RcDA一 ×d 16 一FC e CCcD,"一l,g 式中 Rcep 电量消耗续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车辆在第c个试验循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d FC 公式(5)或公式(7)确定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I/100km); FCcD. 表3步骤4确定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n个试验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 百千米(L/100km) dl 车辆在第n个试验循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前n一1个试验循环燃料消耗量的加权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 FCcD. 1,avR 千米(L/100km),按照公式(17)计算: (FCcD.×d. 17 FCc -1,av8 式中 FC 表3步骤4确定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c个试验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L/100km) 14
GB/T19753一2021 7.1.3.4电量消耗循环里程 按照6.2.2.1一6.2.2.3的试验流程确定电量消耗循环里程 从试验开始直至过渡循环(第n个循 环)结束,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即为电量消耗循环里程Ra 7.2Nvc-HEV试验结果 NOvCHEV试验结果仅包含燃料消耗量,按照7.1.1.2的规定确定 7.3型式认证值的确定 7.3.1试验说明 7.3.1.1试验次数根据图2确定 7.3.1.2图2规定的流程适用于完整的试验循环,不适用试验循环的单个速度段 7.3.1.3试验结果是经REESS能量变化量、K,修正后的结果 第一次试验 是 满足表6中"第一次试验"要求" 第二次试验 是 满足表6中"第二次试验"要求? 否 第三次试验 名 满足表6中"第三次试验"要求? 否 接受声明值 接受三次试验平均值 结束 图2型式认证值判定流程图 7.3.2试验结果的确定 7.3.2.1汽车生产企业应根据表5申报试验车辆在整个试验循环的结果 15
GB/T19753一2021 表5汽车生产企业需提供的申报综合值(完整试验循环值 车辆类型 申报综合值" 按照7.1.1.l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p,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按照7.1.2.1确定的电量消耗量Bce.c,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rm)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阶段 Ovc-HEv 按照7.l.3.1确定的全电里程AER,单位为千米(k km 按照7.1.3.2确定的等效全电里程EAER,单位为千米(km) 按照7.1.1.2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s,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阶段 NOVCHEV 按照7.2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s,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申报综合值必须是经过修正后的结果 申报综合值精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汽车生产企业提供车辆电量消耗模式试验阶段申报综合值的同时,需注明电量消耗模式试验阶段的试验循环 数量及电量消耗循环里程Ree 7.3.2.2如果第一次试验后,试验结果满足表6中第一次试验要求,型式检验结果采用汽车生产企业的 申报综合值作为型式认证值 否则,应进行第二次试验 表6试验次数准则 试临 FC AER EAER R 判断标准 Ea 馆 -次试验 第一次试验结果 <申报综合值×1.04<申报综合值×1.02>申报综合值x0.98 第二次试验 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申报综合值×1.04 <申报综合值×1.02 >申报综合值×0.98 第三次试验 三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 二申报综合值×1.04 三申报综合值×1.02 之申报综合值×0.98 7.3.2.3 第二次试验结束后,计算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果算术平均结果满足表6中第二次试 验的要求,型式检验结果采用汽车生产企业的申报综合值作为型式认证值 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 7.3.2.4第三次试验结束后,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如果算术平均结果满足表6中第三次 试验的要求,型式检验结果采用汽车生产企业的申报综合值作为型式认证值 如果算术平均结果不满 足表6中第三次试验的要求,型式检验结果应采用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7.3.2.5第一次或第二次试验后,如结果不能满足表6中的要求,但汽车生产企业要求并经主管部门同 意后,FCp、FC和ECAc.c可采用实测的最大值作为型式认证值,AER和EAER可采用实测的最小值 作为型式认证值 7.3.3电量保持模式试验各速度段燃料消耗量 7.3.3.1在电量保持模式试验中,如果型式认证值FC采用汽车生产企业提交的申报综合值,各速度 段的燃料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应为公式(6)或公式(8)的各速度段的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FCs Ccs,p,n8 乘以公式(18)、公式(19)确定的调节因子FC_AF后的结果 申报综合值 (18 FC_AF= 各速度段综合值 16
GB/T19753一2021 FCs, ×d 19 各速度段综合值 式中: 试验循环中的各个速度段; FC 公式(6)或公式(8)确定的速度段户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Ccs. 车辆在第户个速度段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千米(km). d, 7.3.3.2如果型式认证值FC没有采用汽车生产企业提交的申报综合值,各速度段燃料消耗量的型式 认证值应为相应速度段的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7.3.4ovcC-IHEV燃料消耗量 按照公式(20)计算ovc-HEV燃料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 FC 20 l=FCen×UFcn十FCs×(1一UFep) 式中 依据纯电利用系数计算得到的ovC-HEV燃料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单位为升每百 FCwaie 千米(L/100km); FCm0 按照7.3.2确定的电量消耗模式燃料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L/100km); 按照7.3.2确定的电量保持模式燃料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FCs L/100km); UFm 电量消耗模式的纯电利用系数,按照公式(F.2)计算 如果型式认证值FC和FC采 用汽车生产金业的综合申报值,则UFa按照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的Ra计算;如果型 式认证值FCe和FCe采用试验结果,则UFcw应为型式试验中Rc对应的UFe值或 UFo的算术平均值 7.3.5oVC-IHEV电量消耗量 按照公式(21)计算OVC-HEV电量耗量的型式认证值: EC eahd=ECe.cn×UFc 2l 式中 EC 依据纯电利用系数计算得到的OVC-HEV电量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单位为瓦时每 weighted 千米(wh/km); EC 按照7.3.2确定的电量消耗模式的电量消耗量的型式认证值,单位为瓦时每千 C,cD 米(Wh/km) 8 某一车辆的插值法 8.1插值条件 8.1.1只有满足GB18352.6一2016中c.1.2.3.1.1的规定才可以使用插值法 8.1.2 只有按围表4步骤日割得的车辆H相车辆L在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的差值AFCe -cs,m 不小于0.2L/100km,且不大于公式(22)计算结果,才能使用插值法,参见图3 17
GB/T19753一2021 0.6,(FCs,H<2) FCs.,=0.2×FCs,十0.2,(2GB/T19753一2021 量差值应不大于式(22)的计算结果,参见图5 应记录车辆M的道路载荷系数和试验质量 车辆H 车辆M AFC 车辆L 能量需求ws 图5车辆M的循环能量需求 对于车辆M,首先依据车辆L 和车辆H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结果按照8.4.1.2的规定进 行内插法计算,然后将该计算值与车辆M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进行对比,并进行线性标准符 合性判定 当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值的绝对值|AFCcs,M|不大于公式(23)计算结果时,判定车辆M符 合线性标准要求,参见图6 (0.04,(FC 1.33 cs,M,el IFCs,.x|=o.03×FCs.,M.a,1.33 23 式中: |AFCs,.M 在电量保持模式试验中,车辆M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值与实际值 差值的绝对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按照8.4.1.2的规定计算得到的车辆M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 R(ca说" 百千米(L/100km)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1.3 2.67 车辆M燃料消耗量计算值//100km) 图6车辆M的线性标准要求 19
GB/T19753一202 如果满足线性标准,车辆L和车辆H内所有车型都应按照插值法进行计算 如果不满足线性标准,则插值范围应分为两个子区间;第一个子区间为车辆L和车辆M之间,第二 个子区间为车辆M和车辆H之间 对于循环能量需求介于车辆L和车辆M之间的车辆,在进行插值 计算时应将上述车辆H的参数替换成对应的车辆M的参数;对于循环能量需求介于车辆M和车辆H 之间的车辆,在进行插值计算时应将上述车辆L的参数替换成对应的车辆M的参数 8.1.6根据汽车生产企业建议,可选择车辆H代表插值系族内的所有车型进行试验 8.1.7采取插值法计算OvC-HEV试验结果的特殊要求 按照8.4.1.1,8.4.1.3,8.4.2以及8.4.3的规 定对OvC-HEV电量消耗模式的试验结果进行插值计算时需要满足公式(24)的要求 AER AER 24) 0.l R Re eDA, cDA.H 式中 AERL -按照7.1.3.1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的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km); 按照7.1.3.3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的电量消耗续驶里程,单位为千米 RcDA.I (km); 按照7.1.3.1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的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km) AERn -按照7.1.3.3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的电量消耗续驶里程,单位为千米 cDA,H km. 如果不满足公式(24)的要求,则车辆H的试验结果适用于插值系族内的所有车辆 8.2车辆在某一速度段的能量需求 插值系族中车辆在速度段》的能显需求应根据GB18526一2016中cE:5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 过程中涉及的道路载荷系数和质量根据GB18352.6一2016中CE.3.2.3.2.3确定 8.3某速度段的插值系数 车辆在速度段卢的插值系数按照公式(25)计算: 日 Ep,ind K 25 卢,ind E E p.H 式中 K -车辆在速度段户的插值系数,对于完整的试验循环,Kpi记为Ka; p,ind E -车辆L在速度段卢的能量需求,单位为瓦秒(ws); E -车辆H在速度段力的能量需求,单位为瓦秒(ws) b,H E 试验车辆在速度段的能量需求,单位为瓦秒(ws); 卢,ind 试验循环中的某一速度段 8.4采取插值法计算OVC-HEV的试验结果 8.4.1燃料消耗量 8.4.1.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 某一车辆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26)计算: FCn=FCmL十K×(FCam -FCD. 26 D.H 式中 FCcp.动d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 20
GB/T19753一2021 L/100km); FCn 按照表3步骤6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 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按照表3步骤6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单位 FCcD. 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8.4.1.2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 某一车辆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27)计算 FC 、ym=FCs 十K ×[FC -FCs s.办L cs,<声> H 27 式中: FC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速度段p)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 Ccs.<声.>ind 千米(L/100km); 按照表4步骤G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速度段/)的燃 FCe cs,l 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m; FCs,.c 按照表4步骤6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速度段p)的燃 H 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8.4.1.3某一车辆的燃料消耗量 某一车辆的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28)计算 FC =FC FC CadL十K叫×(FCaan wtiehted,imd weighied,L 28 式中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FC OhP FC 按照7.1.1.3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 weighted,l. 米(L/100kn m; FCm 按照7.1.1.3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 weiRhed,H 米(L/100km) 8.4.2 电量消耗量 8.4.2.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 某一车辆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按照公式(29)计算: ECce.cD.=ECce.cn.十K×(ECNe.cD,一ECe.c.t 29 式中: ECc.cp.mal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 米(wh/km); C 按照7.1.2.1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1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 c,CD,L 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Akm). EC 按照7.1.2.1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 Ac,cD,H 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21
GB/T19753一2021 8.4.2.2某一车辆的电量消耗量 某一车辆的电量消耗量按照公式(30)计算 EC =ECm EC Ac.eld.L十K×ECNc.wehid. Ac,weiehted,ind三 Ac,wei识hed.L (30 式中 EC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AC,weihted,ind 按照7.1.2.2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 EC Aeig1e 千米(Wh/km); EC -按照7.1.2.2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 Ac,weighted, 千米(wh/ktm) 8.4.3续驶里程 8.4.3.1 全电里程 某一车辆的全电里程按照公式(31)计算 31 AER=AERE十K×(AERH一AERL 式中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的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km) AERd 8.4.3.2等效全电里程 某一车辆的等效全电里程按照公式(32)计算: 32 EAERm=EAERL十K×(EAERH-EAER) 式中: EAER -插值系族中某一车辆的等效全电里程.单位为干米(km) EAER 按照7.1.3.2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L的等效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 km); EAER 按照7.1.3.2的规定计算得到的插值系族中车辆H的等效全电里程,单位为千米 km) 8.5采取插值法计算NovC-HEV的试验结果 按照8.4.1.2的规定确定某一NOVC-HEV的燃料消耗量 8.6道路载荷系族及道路载荷矩阵系族 若车辆满足GB18352.6-2016中C.1.2.3.1.2要求,可构成同一道路载荷系族;若车辆满足 GB18352.6-2016中c.1.2.3.1.3要求,可构成同一道路载荷矩阵系族 根据汽车生产企业要求采用下 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试验系族内车辆的道路载荷: a 按照6.1.1.1及GB18352.62016中CC.4.2.1.1的规定测试得到车辆H的道路载荷适用于道 路载荷系族及道路载荷矩阵系族内所有车型 按照6.1.1.1的规定测试得到车辆H和车辆1的道路载荷,并根据GB18352.6一2016中 b CC.4.2.1.2CC.4.2.1.4的相关规定计算道路载荷系族及道路载荷矩阵系族内所有车型的道 路载荷 22
GB/T19753一2021 9 生产一致性 g.1总则 9.1.1汽车生产企业应根据9.2建立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并实施 9.1.2应根据9.3、9.4判定生产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某一车型不能满足生产一致性检查的任意 项要求,则判定该车型不满足本文件规定的生产一致性要求 g.1.3进行生产一致性检验的车辆,试验设置应与第7章规定的型式认证试验一致 试验前的车辆准 备应按照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进行 g.1.4如果某一车型有若干个扩展车型或插值系族车型,生产一致性试验应在首次型式试验的申报材 料中所述的基础车型上进行 如果首次型式试验的基础车型已经停产,生产一致性试验应在扩展车型 或插值系族车型上进行 9.2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 9.2.1汽车生产企业应在同一批量产品中任意选取多辆车,ovc-HEV按照9.2.2和9.2.3检查产品的 生产一致性;Novc-HEV按照9.2.2检查产品的生产一致性 9.2.2按照6.2.3的规定进行试验并按照7.1.1.2确定燃料消耗量FCs,生产一致性试验及要求按照 GB/T19233-2020中8.1.2~8.3.5的相关规定进行 9.2.3完成6.2.3的试验之后,按照6.2.2的规定进行试验,该试验仅进行第一个试验循环,按照公式 12)确定该稻环的电量消耗量EC以公式(3)确定的电量消耗量C为基础,拨照 GB/T19233一2020中8.1.28.3.5的相关规定判定车辆是否满足生产一致性要求 对于该文件 8.1.3.4规定的固定渐变系数,在进行电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判定时应采用0.96 33 ECw.cop=ECe.c×AFc.c 式中: Ce 基于REESS电能变化量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一个试验循环的电量消耗量生 cp 产一致性目标值,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进行7.3规定的型式认证试验时,按照公式(12)计算得到的基于REESs电能变 ECw.cna 化量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第1个试验循环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 wh/km),若型式认证试验进行多次,则此值为多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 AFc.c -根据7.3确定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申报综合值和型式认证试验结 果确定的调节因子,按照公式(34)计算; EC CAc.,cD.dcdharnd AFAc.c- 34 C Ac,.cD 式中: ECe.ca 汽车生产企业按照7.1.2.1的规定提供的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申报综 ),deelred 合值,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 C 进行7.3规定的型式认证试验时,按照公式(10)计算得到的基于从外部获取的电 C,CD 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量消耗量,单位为瓦时每千米(wh/km),若型式认证试验进 行多次,则此值为多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 9.3OC-HEV生产一致性 9.3.1按照7.1.1.1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w以及按照7.1.1.2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cs,生产一致性试验 23
GB/T19753一2021 及要求按照GB/T19233一2020中8.1.2~8.3.5的相关规定进行 9.3.2按照7.1.2.1确定的电量消耗量ECAe.cn,生产一致性试验及要求参照GB/T19233-2020中 8.1.28.3.5的相关规定进行,对于该文件8.1.3.4规定的固定渐变系数,在进行电量消耗量生产一致 性判定时应采用0.96 9.3.3按照7.1.3.1确定的全电里程AER和按照7.1.3.2确定的等效全电里程EAER,生产一致性试验 及要求参照GB/T192332020中8.1.2~8.3.5的相关规定进行 对于该文件8.1.3.4规定的固定渐变 系数,在进行续驶里程生产一致性判定时应采用1.04;对于该文件8.2.2规定的试验统计量的计算,在 进行续驶里程试验统计量时应使用公式(35)代替;对于该文件8.3.3规定的试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 9),在进行续驶里程试验统计量时应使用公式(36)代替 -习 35 (r;一I 台 36 d=L一x 式中 AER或EAER测量值取自然对数后生产标准偏差的估计值; 当前样车数量; 样车编号; -样车中第i、辆车AER或EAER测量值的自然对数 r AER或EAER型式认证值的自然对数; 样车中第辆车AER或EAER的型式认证值与测试值二者自然对数的差 d g.4NovC-HEV生产一致性 按照7.1.1.2确定的燃料消耗量FCs,生产一致性试验及要求按照GB/T19233一2020中8.1.2 8.3.5的相关规定进行 24
GB/T19753一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基于REESS电能变化量的修正程序 A.1总体要求 A.1.1一般要求 本附录描述了基于REEss电能变化量,对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进行修正的程序 若 修正系数由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则应向检验机构提交相关说明以证明修正系数的科学性;否则修正系数 应在检验机构进行试验确定 A.1.2修正程序的适用情况 A.1.2.1对满足一定要求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需要对燃料消耗量进行修正 A.1.2.2在不满足A.1.2.3c)要求的条件下,如果按照公式(2)计算得到的AEEs.为负,且按照A.1.3 计算得到的循环修正标准大于0.005,则需要进行修正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之- A.1.2.3 一,可不进行修正: AERErs,cs为正,且按照A.1.3计算得到的循环修正标准大于0.005; a b 按照A.1.3计算得到的循环修正标准不大于0.005; 汽车生产企业能够通过测试向检验机构证明AEeEss,.c与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 c 无关 A.1.3修正标准的计算 修正标准c按照公式(A.l)计算 AER REEss.cs (A.l Es 式中: 公EeE, 依据公式(2)计算得到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REESs的电能变化量,单位为瓦时 ,CS wh);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消耗的燃料能量当量,单位为瓦时(wh),按照公式(A.2)计算 Ehl,.cs =10×HV×FCs×d. El.cs A.2 式中: 10 -单位转换系数 HV 燃料的热值;汽油8.92,柴油9.85,单位为千瓦时每升(lkwh/L); -车辆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实际行驶的里程,单位为千米(km); dlcs FC 未经修正的整个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按照公式A.3) CS,nb 计算 0.1155 燃用汽油的车辆;FCs,一 ×(0.866×Mie十0.429×M十0.273×Mco 0.1156 燃用柴油的车辆:FCs小 ×(0.865×Me十0.429×Meo十0.273×Meo A.3 25
GB/T19753一2021 式中 试验燃料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表4步骤2确定的HC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M Mo 表4步骤2确定的co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表4步骤2确定的CO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Mo 除汽、柴油车辆外,其他燃料类型车辆可参照GB/T192332020附录D计算燃料消耗量 A.2修正系数的计算 A.2.1车辆H修正系数的适用性 如果在确定车辆燃料消耗量修正系数时测试了车辆H,则该修正系数可适用于插值系族内所有 车辆 A.2.2确定修正系数的试验方法 修正系数应通过6.2.3规定的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确定 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的测试次数应不少于 5次 在试验前,可以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和A.3的规定设置REESs的电量状态 该设置只能以 完成电量保持模式试验修正程序为目的,且设置前应得到检验机构的允许 该组测量值应满足下列条件: 应至少包含一次EeEs,.s<0和一次EEEs,s>0的测试 a 拥有最高负电能变化量和拥有最高正电能变化量的两个测试,其燃料消耗量之差应不小于 b 0.2L/100km; 确定修正系数时,如果除a),b)外还满足以下条件,则测试次数可减少到3次 任何两次连续测试中,由电能变化量转换为燃料消耗量的差值应不超过0.4L/100km c 拥有最高负电能变化量和拥有最高正电能变化量的两个测试,按照A.1.3计算得到的修正标 d 准c都大于0.01 拥有最高负电能变化量的测试和中间值的燃料消耗量之差与中间值和拥有最高正电能变化量 的测试之间的燃料消耗量之差应大致相同,对于中间值,按照A.1.3计算得到的修正标准c不 大于0.01 汽车生产企业在使用修正系数之前应交由检验机构审查和同意 如果在至少5次的测试中没有满足a)或b),汽车生产企业应向检验机构进行解释说明 如果检验 机构认为解释理由不充分,可要求追加测试 如果追加测试后仍不满足标准,检验机构将基于测试结果 确定保守的替代修正系数 各试验结果都应符合GB18352.6一2016中5.3.1.4要求 A.2.3修正系数的确定 A.2.3.1燃料消耗量修正系数按照公式(A.4)计算 FCcs,l. ECs,w)×(FCcs,h," 习[ec K叫- ECs ECa cs, A.4 26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753-2021解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产品正在逐渐普及。然而,对于这类新型汽车而言,如何评估其能源消耗状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最新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753-2021》标准,以规范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量测试方法。 该标准主要从试验前准备、试验条件、试验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在试验前准备方面,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包括试验车辆选择、试验路线选择等;在试验条件方面,标准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指定条件下的道路工况试验,在不同驾驶模式、不同车速等条件下进行测试;在试验过程方面,标准要求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要求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车辆的能量消耗量,并且提供计算公式和实例。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量测试方法、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广大专业人士而言,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该标准的内容,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和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管线阀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管线阀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管线阀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9672-2021。管线阀门技术条件共有39页,发布于2021-10-01
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的编号:GB/T19790.1-2021。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共有12页,发布于2021-03-09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