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2160-2008采

食品级微晶蜡

Foodgrademicrocrystallinewax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品级微晶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品级微晶蜡的编号:GB22160-2008采。食品级微晶蜡共有7页,发布于200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E4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5.14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501.57KB

食品级微晶蜡


国家标准 GB22160一2008 品级微晶蜡 食 Foodgrademieroerystallinewax 2008-06-27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2216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标准FAO/WHOJECFA 2000《微晶蜡(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FAO/WHOJECFA(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滴熔点的技术要求,并以产品的滴熔点确定牌号,共5个牌号; 增加了25C针人度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含油量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70号“100C运动黏度”为“不小于6.0”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嗅味的技术要求; 取消了“外观”“溶解性”“红外吸收”、“硫含量”“折光指数”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益民、齐邦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22160一2008 食品级微晶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级微晶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运、取样 1.2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的重榴分或减压渣油的溶剂脱沥青油经溶剂精制脱蜡、脱油,再经白土或加 氢精制而制得的食品级微晶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4985石油蜡针人度测定法 GB/T5009.75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654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GB/T7363石蜡中稠环芳胫试验法 GB/T8026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GB/T8026一1987,neqISo6244:1982) sH/T0129石油蜡和石油脂灼烧残渣试验法 sH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0229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sH/T0398石油蜡和石油脂分子量测定法 sH/T0414 石蜡嗅味试验法 sH/T0638微晶蜡含油量测定法(体积法)(sH/T06381996,negIs02908:1974) sH/T0653石油蜡正构婉胫和非正构婉经碳数分布测定法 产品用途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食品的保护涂层、消泡剂,表面处理剂和口香糖基料用蜡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食品级微晶蜡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表1食品级微晶蜡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质量指标 目 项 试验方法 牌号 70 75 85 80 90 滴熔点/ 不低于 67 72 77 82 87 GB/T8026 72 77 82 87 92 低于 35 35 23 针人度(25,100g)/1/10mm)不大于 30 15 GB/T4985 含油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3.0 SH/T0638 颜色/号 不大于 1.5 GB/T6540
GB22160一2008 表1(续 目 项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70 75 80 85 90 牌号 GB/T265 运动黏度(100 不小于 C/mm/s 6.0 10 25 SH/T0653 5%燕溜点碳数 不小于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不小于 500 SH/T0398 附录A 灼烧残渣"(质量分数)/% 不大于 SH/T0129 附录B 铅"/mg/k) 不大于 GB/T5009,75 喷味 /号 SH/T0414 不大于 稠环芳姬紫外吸光度八 cm 280nm一289nm 不大于 0.15 290nm~299nm 0.12 GB/T7363 不大于 300nm359nm 不大于 0.08 360nm一400nm 不大于 0.02 a灼烧残渣允许用SH/T0129测定,仲裁试验以附录A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b铅含量允许用GB/T5009.75测定,仲裁试验以附录B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取样 取样按SHH/T0229进行,取1kg作为检验及留样用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GB22160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灼烧残渣试验法 在已称重的瓷或白金器皿中准确称取大约2样品,置于火焰上加热 样品挥发时无任何辛辣气 味,灼烧至无碳而出现极度暗红色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GB22160一2008 附 录B 规范性附录 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法》 B.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食品级微晶蜡中的铅含量 B.2设备 B.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nm900nm. B.2.2铅空心阴极灯 B.2.3容量瓶50ml、100mL、.500ml、1000mL B.2.4凯氏烧瓶;l00ml~15Oml 如图B.1所示,有一个用于冷凝蒸汽的外接部分与凯氏烧瓶的磨 口相接,此外接部分具有一旋塞漏斗,通过它加人试剂 图B.1凯氏烧瓶 B.2.5天平:感量0.lmg B.2.6移液管;5ml,10ml B.3材料与试剂 B.3.1空气:压缩空气,经净化除去油、水 B.3.2乙炔气:纯度不低于99.9%. B. 3.3去离子水 B.3.4浓硫酸:优级纯 B. 3. 浓盐酸;优级纯 B.3.6浓硝酸;优级纯 B.3.7高氯酸;优级纯 B.3.8硝酸铅;优级纯 B.4准备工作 B.4.1配制铅标准溶液 在1000mL容量瓶中,将1.6g硝酸铅Pb(NO;(称准至0.lmg)溶解在硝酸(10mL浓硝酸溶
GB22160一2008 于20mL水中,煮沸,除掉硝酸烟气并冷却)中,加水至刻线 在20C时取该溶液10mL于500mL容 量瓶中并加水至刻线 该铅标准溶液含铅204g/ml B.4.2配制校正曲线溶液 在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人0、lmlL2ml3mlL、4ml5ml铅标准溶液并稀 释到大约50ml 加8ml浓硫酸和10ml浓盐酸,摇匀,使之溶解 溶解完毕,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刻线 该溶液中每毫升含有0,0.24g,0.4g,0.64g,0.84g和l.0g的铅 B.4.3配制样品溶液 一个100ml~150ml凯氏烧瓶中准确称取2.5g样品(称准至0.lmg),加人5ml稀硝酸 当初期反应一变缓,开始缓慢加热,直到进一步的剧烈反应停止,然后冷却 逐渐加人4ml浓硫酸,控 制加人速度,使加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泡沫(通常需要5~10min),加热,直到液体颜色明显变 黑,即开始碳化 缓慢加人少量浓硝酸,每两次加人之间加热,直到再次变黑 不要猛烈加热以致于过 度碳化在整个过程中,应有少量的游离硝酸存在 继续该处理过程直到溶液变为浅黄色并且在后续的 加热过程中颜色不再变黑 如果该溶液在0.5ml高氧酸溶液和少量浓硝酸中仍然变色,加热大约 15min,然后进一步加人0.5mL高氯酸溶液,再加热几分钟 记录所用浓硝酸的总量 稍冷却并用 0m去离子水稀释 溶液的颜色应该是完全无色的如果存在很多铁,溶液可能是浅黄色) 平稳煮 沸,避免暴沸,直到出现白色烟气 冷却,再加人5ml水,再次平稳煮沸到出现烟气 最后,冷却,加人 10ml.5mol/I盐酸平稳煮沸几分钟 冷却将溶液转移到50ml单一刻线的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冲洗 凯氏烧瓶 将冲洗凯氏烧瓶的水加到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线 该溶液称为溶液A 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样品氧化过程中所用的试剂)准备一个空白溶液 B.5试验步骤 B.5.1仪器工作条件 分析波长:283.3nm 其他条件因仪器型号不同,所推荐的各种仪器参数是不同的 而且在使用时某些参数需要最优化 以获得最佳结果 因此,应该参照厂家说明书的火焰类型及上面所规定的设置来调节仪器 B.5.2步骤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条件设定在选好的状态,吸人含有待测元素的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 并优化仪器的设定条件,使之在记录纸上达到满量程或偏移值最大 测定其他标准溶液的吸收值,绘制 净吸收值与标准溶液中元素浓度关系的曲线 吸人由样品溶解或样品湿法氧化得到的溶液A及相应 的空白溶液,检测净吸收值 使用上边绘制的曲线,测定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B.6计算 铅含量(mg/kg)=元素质量浓度(4g/mL)×50(mL)/试样质量(g

牙膏用原料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牙膏用原料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牙膏用原料规范的编号:GB22115-2008采。牙膏用原料规范共有100页,发布于2009-06-01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的编号:GB/T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共有5页,发布于2008-10-012008-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食品级微晶蜡

全精炼石蜡

半精炼石蜡

白油易炭化物试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