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850-2019

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workwearinfoodpractition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7850-2019。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共有17页,发布于2020-09-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8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7.250
  • 实施日期2020-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2.66M

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37850一2019 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 Ieehniealrequirementsforworkwearinfolpraetitioner 2019-08-30发布 2020-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7850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体要求 中,中 技术要求 5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作服、帽样款式及缝制要求 附录B资料性附录)良好清洗规范(GLP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其他工作服配套物品的要求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工作服及帽子测量方法及图示
GB/37850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创始织造有限公司、安徽科博产品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食安库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徐智利,刘文、郝佳、刘鹏、戴岳、段敏、徐文环,舒冠成、王京晶
GB/37850一2019 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的总体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签,运 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用工作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维修人员、保洁人员穿着的工作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2668单服、套装规格 GB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4802.2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706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8630-2013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12014防静电服 GB/T12704.1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 GB/T13773.2纺织品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第2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GB14881一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0944.3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 GB/T21655.1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FZ/T01071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 FZ/T01118纺织品防污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易去污性 FZ/T80014洁净室服装通用技术规范 Fz/T81007单、,夹服装 总体要求 3.1工作服应符合GB14881一2013中6.6.4的要求,并对人体具备安全性 3.2工作服的面料一般为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等 面料材质应对食品及人体安全无影响,且 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理化和卫生洁净性能的缺陷 3.3工作服的里料、辅料和附件应选择无脱落,无毒等对食品及人体具备安全性的材料,使用寿命与面
GB/T37850一2019 料相当 3.4工作服外观应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穿着性能的缺陷,如多余绳子,袖口敞开等 拼接、 色差、外观疵点、规格允许偏差、整烫质量要求按FZ/T81007的有关规定 3.5工作服宜采用连体式或分体式设计,有效覆盖人体;袖口脚口宜采用收口设计,能够有效阻隔人 体脱落物 常见的工作服款式参见附录A 3.6工作服的款式尺码应松紧适度、穿着舒适,在确保穿着人员适当活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作服的 GB/T1335.1.GB/T1335,2的规定选用,主要部位规格按 帮皱和摩擦 工作服的号型设置按 GB/T1335.1、GB/T1335.2.GB/T2668的有关规定设计 工作服应选用合成纤维长丝缝纫线进行缝制,线头熔融避免外露,并进行加固处理 工作服缝纫 3.7 型式参见附录A 3.8工作服的款式和颜色应易辨识 适用于清洁作业区域、准清洁作业区域的工作服,宜为白色或 浅色 3.9工作服上不应有流苏等装饰物,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附件 松紧带、拉链、粘合贴、标识等附件应 耐清洗消毒,不应脱落,掉色和褪色 拉链宜采用100%涤纶布带,无涂层拉头和插销以及无电镀牙齿 的设计 3.10工作服不宜留有外置口袋 如特殊情况必须留有外置口袋,其位置应最大限度设计在作业面以 下 ,并宜采用透明或底部有孔口袋 3.11在更换周期内.工作服应耐清洗消毒,确保工作服保持预期用途 工作服良好清洗规范参见附 录B 3.12可根据使用需要,适当配备其他工作服配套物品,如帽子、口罩、手套、鞋子、围裙等 其他工作服 配套物品的要求参见附录c 技术要求 4.1面料 4.1.1工作服面料的理化性能应满足表1要求 表1工作服面料理化性能的要求 项目 指标要求 吸水率/% >100 吸湿性 滴水扩散时间/s 5 芯吸高度/mm >l50 蒸发速率/g/h >0.18 速干性 透湿量/[g/m'd >8000 耐次飘酸盐漂白色牢度 3 级 起球性 >4级 初始色差条件<3级,清洗后色差级数为3-4级及以上 易去污性 初始色差条件>3级,色差级数高于初始色差为0.5级及以上 经向/N >490 断裂强力 纬向/N >390
GB/37850一2019 4.1.2工作服面料的卫生洁净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 抗菌性能,空气粒子过滤效率,发尘率应同时满 足所列指标,否则下划至可以同时满足的最低等级 表2工作服面料卫生洁净性能的要求 指标要求 项目 -级 二级 三级 金黄色葡萄球菌 >90 >70 抗菌性能/% 大肠杆菌 >90 >70 白色念珠菌 60 >80 >70 空气粒子过滤效率/% 微粒直径;lmm 50 30 2000 2000~20000 20000~200000 发尘率[个/(G 套 微粒直径>0.3m min 注:一级、二级、三级为工作服面料的卫生洁净性能等级 建议工作服面料卫生洁净性能为一级、二级、三级工作 服,分别对应在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一般作业区使用 4.2工作服 工作服的基本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工作服基本物理性能的要求 项目 要求 领围 -2.5 -2.5 胸围 后衣长 >一3.5 水洗尺寸必化率/% >一2.0 腰围 裤腿长 3.5 裤长 习 -3.5 接缝强力/N >196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中B类 GB18401 GB12014中B级 静电性能"gc/件 带电电荷量 静电性能适用于有防静电要求的工作服. 5 检验方法 5.1吸水率按GB/T21655.1的规定测试 5.2滴水扩散时间按GB/T21655.1的规定测试 5.3芯吸高度按FZ/To1071的规定测试 5.4蒸发速率按GB/T21655.1的规定测试 5.5透湿量按GB/T12704.1的规定测试 5.6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按GB/T7069的规定测试 5.7起球性按GB/T4802.2的规定测试2000r后结束
GB/T37850一2019 5.8易去污性按FZ/T01l18规定的洗涤法测试,污染物适用花生油 5.9断裂强力按GB/T3923.1的规定测试 5.10抗菌性能按GB/T20944.3的规定测试 5.11空气粒子过滤效率按FZ/T80014的规定测试 5.12发尘率按FZ/T80014的规定测试 5.13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8630-2013的规定测试 洗涤方法按GB/T86292017中的5M程 序执行,干燥方法按GB/T86292017的规定测试 水洗尺寸变化率的测量部位见附录D 5.14接缝强力按GB/T13773.2的规定测试 5.15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按照GB18401的规定测试 5.16静电性能按GB12014的规定测试 6 检验规则 6.1产品组批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从每批产品中按品种随机抽取有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4.2中的项目 抽样规则按表4的要求 表4抽样规则 样本范围 单项测试样本数 <100 1001000 >1000 6.3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按照第4章中规定的工作服面料的理化性能、卫生洁净性能和工作服的基本物理性能进 行检验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 a b) 产品投产后,当面料、工艺、装备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c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提出检验要求 6.4判定规则 指标中有一项及以上达不到第4章规定要求的,判为不合格产品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7.1包装 使用无破损的透明塑料袋包装
GB/37850一2019 7.2工作服标识 工作服的标识应满足GB/T5296.4的要求,同时还应标识面料的卫生洁净性能等级等内容 每件 工作服应采用编号等方式加以区分 7.3包装标签 产品包装上至少应有以下标识 产品名称; a b 产品数量; 执行的标准编号; c d 生产批号或日期 面料的卫生洁净性能等级 7.4产品运输和储存 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应储存于避光、干燥,阴凉、洁净的环境,不得污染、磨损、日光暴晒及雨淋受潮
GB/T37850一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工作服、帽样款式及缝制要求 工作服款式 A.1 常见的工作服款式包括连体式和分体式,其中连体式有帽衣裤连体、帽衣连体、衣裤连体等 按穿 戴方式分为前门襟拉链拉合穿戴式、套头穿戴式 常见工作服款式如图A.1所示,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款式 全开帽衣连体十裤 套头帽衣连体十裤 a b 帽十衣裤连体 帽衣裤连体 图A.1工作服款式示意图
GB/37850一2019 帽十全开衣十裤分体 fD 帽十套头衣十裤分体 图A.1续 A.2帽样款式 常见的帽子款式如图A.2所示,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款式 M 女内帽 男内帽 b 男工帽 d 女工帽 包裹式工帽 弹性正开披肩帽 图A.2帽样款式示意图
GB/T37850?2019 ? ??? g h ?A.2 A.3 12/3em~15/3cm,?A.3? ? b)? d)?? a? ? ?A.3???
GB/37850一2019 录 附 B 资料性附录 良好清洗规范(GLP 总体要求 B.1 B.1.1新工作服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 B.1.2卫生洁净性能等级不同的工作服应存放不同的专用收集装置中,并分开清洗 B.1.3清洗剂和消毒剂的残留不应对员工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宜使用蒸汽清洗消毒 B.1.4清洗消毒后的工作服应符合SB/T10989一2013中4.7的要求 B.1.5清洗消毒后的工作服应根据卫生要求和颜色分别存放在专用的储物设施中 B.2清洗规范 B.2.1工作服清洗前应首先把口罩、上衣、裤子、帽子、鞋/靴、围裙按类别分开,并将拉链、粘合贴等附 件整理好,检查工作服是否有破损和重污溃 B.2.2清洗操作规程如下 将工作服放人洗衣机,放人量一般不超过洗衣机额定容量的80% 可根据工作服单重计算放 人件数 b 工作服的类型、污染程度和洗衣机特性决定漂洗的时间 洗涤水温度宜保持在32一60 血溃污染的工作服洗涤水温适宜在18一26C 洗涤用水应是干净的自来水或净化水 d 洗涤剂宜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根据工作服类型和洗衣机容量确定使用量;重污染工作服 可先投人适量油污乳化剂,达到乳化效果后再加人洗涤剂清洗 应在适中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C)进行烘干,然后慢慢冷却,以避免面料受到骤激 应依据 工作服类型和设备特性确定温度和烘干与冷却时间 B.2.3清洗后的工作服按标识整理,折叠包装时把工作服标识露在外面,并做好相应的保管措施 B.3消毒规范 可在洗涤过程中或洗涤后进行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可采用氧化水清洗、高压蒸汽和臭氧气体熏蒸 等方式 消毒灭菌后的工作服应达到4.1.2中抗菌性能及4.2中静电性能的要求 B.4清洗消毒记录要求 工作服清洗消毒完成后,应做好相应记录,清洗消毒记录表见表B.1
GB/T37850一2019 表B.1工作服清洗消毒记录 清洗情况 消毒情况 工作服 日期 数量(套 操作员 备注 名 称 清洗方式 消毒剂 清洗剂 消毒方式 审核 时间 B.5工作服的更换要求 不能达到预期用途的工作服应及时更换 建议每个更换周期内,每人至少配备2套工作服 10
GB/37850一2019 录 附 C (资料性附录 其他工作服配套物品的要求 C.1帽子 c.1.1帽子总体要求 帽子总体要求如下 帽子应能足够覆盖头部及耳部,避免头发、皮屑和汗水对食品的污染 a b) 帽子的款式和颜色应区分出不同区域的要求 宜佩戴网状内帽和外帽 内帽应完全遮住前额,并留有足够空间罩住头发 外帽应覆盖面部 c 外的整个头部,前后襟应插人衣服的领子内 常见的帽样示意参见附录A c.1.2帽子原材料 帽子原材料要求如下: 原材料与工作服面料一致的帽子,应符合4.1相关要求;也可按国家有关纺织标准选用符合本 a 标准要求的其他原材料 填充物按国家有关标准选用符合要求的纤维或其制品 b C.1.3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要求符合FZ/T82002的有关规定 c.1.4号型 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佩戴的帽子因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覆盖头部及耳部,可不分号型,按 60cm头围作为基础测量方法见附录D),采用弹性材料或粘合粘等方式调节设计 C.1.5帽子缝制要求 针距密度按表C.1规定 网眼面料采用包缝机包缝缝制,非网眼面料按图A.3型式缝制 表C.1帽子的针距密度要求 面料 针距密度 网眼面料 9针 非网眼面料 >12针 注特殊需要除外 C.2口罩 口罩应从眼下到颈部能覆盖鼻、嘴和胡须部位 口罩材料不应脱落纤维 如重复使用的口罩,应耐 重复清洗消毒 1
GB/T37850一2019 C.3手套 手套应佩戴舒适,适合于食品加工操作 手套的颜色应与食品颜色明显区分,材质不应对食品造成 污染 C.4鞋子 鞋子应易于清洗,具备与作业区域相适应的防水、防砸、防滑、防酸碱、耐高低温等使用特性 鞋子 的颜色宜为白色或浅色,不宜有鞋带 C.5围裙 围裙宜为白色或浅色,采用不易粘附食品、不透水、不脱落的材料制作 12
GB/37850一2019 录 附 D 规范性附录 工作服及帽子测量方法及图示 D.1工作服指定部位的尺寸测量方法 D.1.1工作服指定的测量部位见图D.1 a分体式 b连体式 说明 领围 -胸围 -后衣长 -腰围; -裤腿长; 裤长 图D.1工作服指定的测量部位图示 D.1.2工作服指定测量部位的尺寸测试方法见表D.1 表D.1工作服指定测量部位的尺寸测量方法 尺寸测量方法" 序号部位名称 分体式 连体式 领围 摊平横量领下口(特殊领口除外 胸围 合上拉链或扣上前后身摊平,沿袖窿底缝水平横量周围计算 13
GB/T37850一2019 表D.1(续 尺寸测量方法 序号部位名称 分体式 连体式 后衣长由后领中垂直量至底边 由后领中垂直量至裆缝交点 在自然状态下或扣上,摊平后沿腰宽中间横 腰围 摊平后腰部最窄处横量(周围计算 量(周围计算 裤腿长 由裆缝交点沿下裆缝摊平垂直量至裤脚口(底边》 裤长 由腰上沿侧缝摊平垂直量裤脚口底边 特殊款式的尺寸测量按企业约定 D.2帽子指定部位的尺寸测量方法 D.2.1帽子指定的测量部位见图D.2 帽围 前中 帽高 长度n 宽度" 后中 披肩长 外帽顶部测量方法 b男/女内帽测量方法 a 图D.2帽子测量部位图示 D.2.2帽子指定测量部位尺寸测量方法见表D.2 表D.2帽子指定测量部位尺寸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部位名称 外帽 内帽 帽顶平铺,测量帽顶最长半径(a)和最宽半 男内帽自然平铺,测量帽口长度,女内帽自然平铺,从脸 帽围 径(b)位置长度来计算围度(L),计算公式 部平行帽顶横量,测量数值为 Y cm =2b十4(a一b) 特殊款式的尺寸测量按企业约定 14

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GB/T37850-2019解析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规范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食品从业人员的穿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GB/T37850-2019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规范于2019年正式发布。

该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食品从业人员穿着工作服的标准,以提高其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该规范还为食品从业人员工作服的选购、使用和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
  • 用工作服的人员范围及分类
  • 工作服的选择和管理
  • 工作服的制作要求
  • 工作服的使用、保养及检验
  • 工作服的废弃处理

其中,对于工作服的制作要求是该规范的一大亮点。其包括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印刷标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规定了工作服应该采用无菌纤维或其他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并应该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同时,还规定了工作服的加工应该符合婴幼儿类产品的要求,确保穿着舒适、卫生。

在使用和管理方面,该规范还规定了食品从业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环节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工作服,如进入生产区域应该穿戴消毒后的专用工作服,并且应该定期更换;对于工作服的管理,也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等措施。

总之,GB/T37850-2019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规范的发布,为食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将进一步推动食品从业人员工作服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也呼吁相关企业和机构严格遵守该规范的相关要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和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类似的标准

核酸检测试剂盒溯源性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酸检测试剂盒溯源性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酸检测试剂盒溯源性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7868-2019。核酸检测试剂盒溯源性技术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8-30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3部分:耐气候稳定性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3部分:耐气候稳定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3部分:耐气候稳定性的编号:GB/T7962.23-2019。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23部分:耐气候稳定性共有7页,发布于2020-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