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862-201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Testspecificationsforsynchrophasormeasurementunitforpowersystem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的编号:GB/T26862-2011。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共有19页,发布于201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7.220.2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490.48KB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国家标准 GB/T26862一201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Testspecifieationforsynchrophasormeasurementunit forpowersystems 2011-07-29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862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检验项目及要求 检验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现场试验精度测试方法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综合矢量误差及测试方法
GB/T26862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国网 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 公司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周泽听,张道农、于跃海、张晓莉、陆天健、周济,徐石明,胡炯、熊敏詹荣荣 m
GB/T26862一201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验,可作为产品的研制、生产、检验和现场测试的 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261一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3729一2002远动终端设备 电磁兼容试脸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Ec61042;20ol,Dr) GB/T17626.2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2002 DT)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 2004,IT GB/T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2005, IDT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2001,IDT)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0;1993 DT)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1995,IDT GB/T19520.12一2009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 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部 插箱及其插件(IEC60297-310l;20o4.,IDT) 分: GB/T26865.2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 GB/T223862008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IEC60255-24;2001,IDT) IEEEStdC37.118一2005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Standardforsynehrophasorsforpowersys tems 检验项目及要求 试验的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15十35C; b)相对湿度:45%一75%; e)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2外观结构检查 装置的外观结构应符合GB/T19520.12一2009所规定的要求
GB/26862一2011 3.3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功能及性能试验 3.3.1零漂检查 装置各交流回路不加任何激励量(交流电压回路短路、交流电流回路开路),人工启动采样 录波; b)交流二次电压回路的零漂值应小于0.05V,交流二次电流回路的零漂值应小于0.05A 3.3.2交流电压幅值测量误差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回路加人频率50Hz、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 压和正序电压幅值 测试电压范围0.1U,2.0U.(U,指PT二次额定电压,下同),电压幅值测量误 差应不大于0.2% 电压幅值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幅值测量值一实际幅值 电压幅值测量误差= ×100% 电压基准值 注:相电压幅值的基准值为1.2倍的额定电压值,即70V 交流电流幅值测量误差测试 3.3.3 将装置各三相电流回路加人频率50Hz、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 流和正序电流幅值 测试电流范围0.1I.一2.0I.(1 指CT二次额定电流,下同),电流幅值测量误差 应不大于0.2% 电流幅值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幅值测量值一实际幅值 (2 电流幅值测量误差 ×100% 电流基准值 注相电流幅值的基准值为1.2倍的额定电流值,即1.2A(额定1A)或6A(额定5A 3.3.4交流电压电流相角误差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流和电压回路加人50Hz,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 电压,电流相角和正序电压,电流相角 装置的电压相位误差应满足表1的要求;电流相位误差测试应 在额定电压测试条件下进行,电流相位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1基波电压相量的误差要求 输人电压 0.1U.U<0.5U 0.5U,U<1.2U 1.2U.U<2U 相角测量误差极限 0.5 0.2" 0.5 注:U为电压相量幅值 表2基波电流相量的误差要求 0.1GB/T26862一2011 频率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002H2 3.3.6交流电压电流幅值随频率变化的误差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流和电压回路加人1.0I,和1.0U.、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频率范围 45Hz~55Hz 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压、电流和正序电压,电流的幅值 基波频率偏离额定值1Hz时,电压电流测量误差改变量应小于额定频率时测量误差极限值的 50%;基波频率偏离额定值5Hz时,电压、电流测量误差改变量应小于额定频率时测量误差极限值 的100% 交流电压电流相角随频率变化的误差测试 3.3.7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和电流回路端子加人l.0U 和1.0l.,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信号 频率的变化范围为45Hz55HHz 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压,电流及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的相位 基波频率偏离额定值1Hz时,相角测量误差改变量应不大于0.5°;基波频率偏离额定值5Hz时, 相角测量误差改变量应不大于1" 3.3.8电压幅值不平衡的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回路加人1.0U,,.50H么无谐波分量、相位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C相电压幅值 变化范围为0.8U,1.2U.,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压和正序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电压幅值测量误差 应不大于0.2%,相角误差应不大于0.2” 3.3.9电压相位不平衡的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回路加人1.0U.、50Hz,无谐波分量,三相测试信号 保持A相电压相位0",B 相电压一120" C相电压相角变化范围为120"300",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压和正序电压的幅值和 相位 电压幅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2%,相角误差应不大于0.2" 3.3.10电流幅值不平衡的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电流回路加人1.0U.、1.0l.、,50Hz,无谐波分量、相位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A 相电流幅值变化范围为0.81,1.2I.,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流和正序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电流幅 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2%.相角误差应不大于0.5 3.3.11电流相位不平衡的测试 将装置各三相电压,电流回路加人1.0U.、1.0I.,50Hz、无谐波分量、相位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保 持A相电流相位0',B相电流一120'",C相电流相角变化范围为120*"一300",检查装置输出的三相电流 和正序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电流幅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2%,相角误差应不大于0.5 3.3.12谐波影响测试 输人装置额定三相电压,信号基波频率分别为49.5Hz50Hz和50.5Hz,在基波电压上叠加幅值 为20%的2次谐波至13次谐波 测量误差为实际测量值与基波(无失真)之差,幅值和角度的测量误 差的改变量应不大于100% 3.3.13幅值调制 输人装置额定三相对称电压,基波频率分别为49.5Hz50Hz和50.5Hz 幅值调制量为10% U.,调制频率范围0.1Hz4.5HHz 波谷、波峰时刻的基波幅值测量值误差应不大于0.2%,相角误差
GB/T26862一2011 应不大于0.5° 3.3.14频率调制 输人装置额定三相对称电压,基波频率分别为49.5Hz,50Hz和50.5Hz 调制周期分别为:10s、 5s,2.5s、1s,0.5s,调制信号的幅度为0.5Hz 频率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002Hz 3.3.15有功及无功功率误差测试 )L.,改变功率因数角分别为0,30,60",90,装置在 将装置三相电压和电流回路加人1.0U 和1.0 49Hz51HHz频率范围内,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5% 功率测量误差的计算公 式为 功率测量值一实际功率值 ×100% 功率测量误差- 功率基准值 注功率基准值为电压基准值与电流基准值乘积的3倍 3.3.16实时记录功能检查 动态数据应能准确可靠地进行本地储存 装置运行1min后应能正确记录动态数据 时间同步异 常、装置异常等情况下应能够正确建立事件标识 3.3.17采样数据记录功能检查 3.3.17.1触发启动采样数据记录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装置应启动采样数据记录并建立事件标识 a)频率越限:高频率越限整定为50.5Hz,低频率越限整定为49.5Hz 正序电压越上限;正序电压启动的整定值为l10%U, b 正序电流越上限:正序电流启动的整定值设为l10%I. 负序电压越限;负序电压启动的整定值为3%U, 负序电流越限;负序电流越限的整定值设为10%1,; 零序电压越限:零序电压启动的整定值为2%U. 零序电流越限;零序电流启动的整定值为10%1. 相电压越上限;相电压越限的整定值设为l10%U.; 相电流越上限:相电流越限的整定值设为110%I.; 正序电压越下限:正序电压越下限的整定值为90%U.; k)相电压越下限;相电压越下限的整定值为90%U, 有功功率振荡越限;振荡频率为0.lHz2.5Hz 3.3.17.2采样数据记录 a)记录时间:记录触发的时间提前量应不少于200ms,记录持续时间应不少于2s b 记录速率;在记录时间内,应等于装置的采样速率, 记录格式;应遵照GB/T22386一2008的规定 c 3.3.18发电机内电势及功角误差测试 向装置输人发电机额定机端电压,模拟转子键相脉冲信号(信号幅度5V24V,与机端电压 a 同频率,相位可控) b使装置输人的发电机机端电压与模拟转子键相脉冲信号的相位为0°360°的四个象限内任取
GB/T26862一2011 1个角度值,校核发电机初始功角值,装置在确认初始功角后,功角显示值应在士0.2°以内 向装置三相电流回路加人1.0I.,改变机端电压与模拟转子键相脉冲信号之间的夹角使其分 别为0",30",60",90",检查发电机功角及内电势相角的测量精度 在48Hz一52H2频率范围 内,装置的发电机功角及内电势相角测量误差应小于1 3.3.19双通道双频率误差测试 将装置一组三相电压回路加人1.0U.、49Hz的电压信号,另一组三相电压回路加人1.0U.、51 Hz的电压信号,测试幅值误差、相角误差和频率误差 电压幅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3%,相角误差应 不大于0.5,频率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002Hz 3.3.2010%幅值阶跃响应测试 将装置三相电压或电流回路加人I.0U 或1.0I.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以额定幅值 的10%阶跃变化,装置输出相量幅值的跃变时刻(达到阶跃量的90%)的延时应不超过30 ms 3.3.2190"相位角阶跃响应测试 将装置三相电压或电流回路加人1.0U,,或1.0l.,无谐波分量,对称三相测试信号 任意起始相 位角,先保持恒定,然后突变90" 装置输出相角的跃变时刻(达到突变量的90%)的延时应不超过 30ms 3.3.22频率阶跃响应测试 输人额定频率,先保持恒定,然后突变0.5Hz 装置输出频率的跃变时刻(达到突变量的90%)的 延时应不超过60ms 3.4记录数据的安全性检查 a)不应因直流电源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记录的动态数据;不应因外部访问而删除 动态记录数据;不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动态记录数据的功能; b 按任意一个开关或按键,不应丢失或抹去已记录的信息; c)装置连续通电14d,不定时加模拟量,要求装置能可靠保存数据 卫星同步与卫星失步相互切换时,装置应能可靠记录动态数据,并保证记录数据时标的正 d 确性 3.5数据的输出及传送功能检查 3.5.1记录数据输出的方式检查 有三相电压、电流相量显示; a 有幅值、相角、频率、有功、无功、发电机功角的数字显示; b 有通讯通道状态、触发信息,时钟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的显示; c 有开关量的显示 d 3.5.2数据传送功能的检查 装置能响应主站召唤传送记录数据; a b)装置能实现远方修改定值及有关参数; c 能实现远方启动采样数据记录; d)断开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以太网连接,应正确报出通讯中断
GB/26862一2011 3.6装置通信 3.6.1 检测方法 利用模拟主站通信软件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进行通信检测 运行模拟主站通信软件的计算机 a) 与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 b 对于汇集多个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的通信装置(简称汇集装置),其装置通信的检测要求与 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要求相同 配置要求 3.6.2 a)被检测装置的CFG-1文件应包含至少16个相量,8个模拟量和8个开关量; 被检测汇集装置应接人至少2个同步相量测量装置,CFG-1文件中对应的每个同步相量测量 b 装置的配置信息应包含至少16个相量、8个模拟量和8个开关量 在出厂试验时可按实际工 程需要配置 e被检测装置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00帧/s d)被检测装置的数据命名应符合GB/T26865.2一2011中附录E的规定 3.6.3检测项目(GB/T26865.2确认 3.6.3.1初始化过程检测 装置在结束与主站的通信过程后,重新进人下一次数据服务准备完毕状态,为一次通信初始化 a 过程 通信初始化过程的时间不应长于5s; b)主站模拟通信软件在结束与装置的通信后,重新发起连接请求,装置应在5s内成功响应主站 的连接请求 3.6.3.2实时通信流程与报文格式检测 a 对报文格式的检查标准见GB/T26865.2一2011第3章; b)对通信流程的检查标准见GB/T26865.2一2011附录A 3.6.3.3实时数据传输速率整定检测 a 主站模拟通信软件通过改变CFG-2文件的“传送周期"字段(GB/T26865.2一2011表6),要求 装置按照不同速率传输实时数据报文,被检测装置应按照要求速率传输实时数据报文 b测试速率需包含100,50,25和10顿/s等几种情况 离线数据通信流程与报文格式检测 3.6.3.4 a)对报文格式的检查标准见GB/T26865.2数据传输协议)第4章; b对通信流程的检查标准见GB/T26865.2(数据传输协议)附录C 3.6.3.5离线数据通信流量控制功能检测 主站模拟通信软件通过改变传输命令帧的“颤长控制字”和“流量控制字"(GB/T26865.2(数据传 输协议)表20),要求按照不同速率传输离线数据文件;被检测装置应按照要求速率传输离线数据文件 3.6.3.6报文传输稳定性与丢包率检测 主站模拟通信软件连续接收1min的实时数据,对报文传输间隔和延时进行统计分析 实时数据报文到达主站模拟通信软件所在计算机的时间间隔应一致;
GB/T26862一2011 b报文上送延时不大于50ms 对报文丢失,时标重复、时标错序等错误进行计数,错误数量与应收报文数量之比为丢包率,丢 包率应为0 3.6.3.7状态字正确性检测 通过试验方法,使装置产生“数据不可用”“装置异常”,“同步异常”和“触发标志”等状态字置位,状 态字定义见GB/T26885.2(数据传输协议)表4,检验状态字置位的正确性 3.6.3.8数据一致性检测 给装置加人三相电压和电流测试信号,主站模拟通信软件记录完整1nmin的实时数据报文,与装置 产生的相同时间段离线数据文件进行数据比较,相同时间断面的数据数值应完全一致 3.6.3.9否定性检测 主站模拟通信软件向装置发送格式错误的命令报文,装置需返回“否定确认”命令,不应有其他 a 行为 错误报文格式包括“错误的同步字”“错误的校验字”,“错误的IDcODE”和“未定义的 命令编号”等 主站模拟通信软件向装置发送格式错误的CFG-2文件,装置需返回“否定确认”命令,不应有 b 其他行为 错误报文格式包括“错误的同步字”、“错误的校验字”,“错误的IDcoDE”、“与 CFG-1配置项不符”等 3.6.3.10多主站通信检测 在多台计算机运行主站模拟通信软件,以不同速率或不同CFG-2对装置执行3.6.3.6检测项目 3.7时钟同步守时性能检测 当授时信号失步或异常时,装置应能维持正常工作 要求在失去同步时钟信号60min以内装置的 相角测量误差的增量不大于1"对应于55As),要求装置能建立事件标识 3.8动模试验 3.8.1试验系统模型 推荐采用的模拟系统为500kV双侧电源系统,动模试验系统接线图见图1 待测 装置 待测 装置 图1动模试验系统接线图
GB/26862一2011 3.8.2试验项目 a 系统操作;分别模拟图1中切除发电机组、切除线路、切除负荷的情况,在达到启动定值时装置 应能启动采样数据记录,记录数据应能正确反映试验情况; b)系统故障;模拟图1中I回线发生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金属性瞬时故障 单相永久性故障及多条线路的连续故障,装置应能启动采样数据记录,记录数据应能正确反映 试验情况 低频振荡:模拟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振荡周期为0.1Hz2.5Hz,振荡持续时间为5min),装 置应能够建立低频振荡事件标识,记录数据应能正确反映试验情况; 上述试验时,装置应通讯正常 3.9环境试验 3.9.1 低温试验 a)按GB/T13729一2002中3.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4.3中的规定和方法 b)试验温度;一5,持续时间;达到试验温度后2h 合格判据;在低温下进行幅值,绝对相角测试,装置幅值测量误差的改变量应不大于50%,相 c) 角的误差改变量应小于1 3.9.2高温试验 a)按GB/T137292002中3.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4.4中的规定和方法; b)试验温度:十45,持续时间:达到试验温度后2h; e)合格判据:在高温下进行幅值、绝对相角测试,装置幅值测量误差的改变量应不大于50%,相 角的误差改变量应小于1 3.9.3湿热试验 a)按GB/T13729一2002中4.5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湿热试验; b) 合格判据;装置应符合GB/T137292002的3,6.1中b)的要求 3.9.4温度贮存试验 a)按GB/T13729一2002中3.1.3的规定和方法温度贮存试验 b) 合格判据;温度正常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GB/T137292002中3.4和3.5的要求 3.10功率消耗试验 a)试验方法;用伏安法进行测量; b合格判据:工频交流电量每一电流输人回路的功率消耗应小于0.5V A;工频交流电量每 电压输人回路的功率消耗应小于0.5V A 3.11绝缘性能试验 3.11.1绝缘电阻试验 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 a b)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60V,用25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 施加电压时间不小于5、 c S;
GB/T26862一2011 d)合格判据;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MQ 3.11.2介质强度试验 介质强度按GB/T137292002中4.5规定的介质强度的要求见表3 表3介质强度的要求 额定绝缘电压Uu 试验电压有效值 U<60v 500V 60VGB/26862一2011 3.15抗电磁干扰试验 3.15.1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3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a b严酷等级;3级 试验点为:整个装置; c 合格判据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选取若干频率点施加辐射电磁场干扰,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 d 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要求 表4合格评定准则1 误差允许改变量 影响量 以等级指数百分数表示 外部磁场 100% 200% 振荡波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200% 浪涌冲击)抗扰度 200% 静电放电抗扰度 200% 表5合格评定准则2 功能 合格评定准则 命令和控制 在规定的限值内正常工作 测量与记录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符合表4要求,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 人机接口及报警 试验期间正常工作 数据通信 试验期间正常工作 时钟同步 试验期间正常工作 3.1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a)按GB/T17626.4的规定和方法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严酷等级:3级; b 试验回路为: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开关量输人、电源及数据通信; c 合格判据: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d) 要求 3.15.3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1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1MHz和100kHz的脉冲群干扰试验; a b)严酷等级;3级 试验回路为: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开关量输人,电源; c d 合格判据;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要求 10o
GB/T26862一2011 3.15.4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a按GB/T17626.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静电放电试验; b)严酷等级3级; 试验点为:整个装置人体可触及的部位; c d)合格判据:在静电放电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要求 3.15.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5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a 严酷等级;3级 b 试验回路为;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源 c 合格判据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d 要求 3.15.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GBy/T17828.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a b)严酷等级;5级, e)试验点为;整个装置; 合格判据;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d 要求 3.15.7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a)按GB/T17626.10的规定和方法进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b 严酷等级3级; e试验点为;整个装置; d 合格判据;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其测量精度及性能应满足表4和表5的 要求 3.16机械性能试验 3.16.1振动试验 3.16.1.1振动响应试验 a)按GB/T7261一2008中第11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振动响应试验 严酷等级为1级 b 合格判据;试验结束后,装置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c 3.16.1.2振动耐久试验 按GB/T7261一2008中第11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振动耐久试验; a b)严酷等级为1级; 合格判据:试验结束后,装置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11
GB/26862一2011 3.16.2冲击试验 3.16.2.1冲击响应试验 按GB/T7261一2008中第11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冲击响应试验; a b)严酷等级为1级; 合格判据:试验结束后,装置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3.16.2.2冲击耐久试验 a 按GB/T7261一2008中第1l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冲击耐久试验; b严酷等级为1级; 合格判据;试验结束后,装置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3.16.3碰撞试验 a)按GB/T7261一2008中第11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碰撞试验; b) 严酷等级为1级; 合格判据;试验结束后,装置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c 3.17连续通电 装置应进行100h(常温)或72h(十40C)的连续通电试验,装置性能应满足3.3的要求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现场试验三种 检验项目按表6的规定进行 表6检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现场试验 备注 外观结构检查 见本标准3.3.13.3.5 功能及基本性能检测试验 3.3.163.3.17 功能及性能检测试验 见本标准3.3 动模试验 功率消耗测试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 直流电源电压波动影响试验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m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1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12
GB/T26862一2011 表6(续 检验项目 现场试验 序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备注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4 15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 16 1r 介质强度试验 18 冲击电压试验 9 湿热试验 20 温度贮存试验 21 热稳定试验 动稳定试验 22 振动试验 23 24 冲击试验 25 碰撞试验 26 连续通电 出厂检验 每台装置出厂前,必须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在正常试验条件下进行,检验 项目按表6的规定进行 检验中若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必须消除其不合格原因,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 出 4.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该是制造厂家将装置送交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由检测单位依据试验条目完成检验,并 出具型式检验报告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是制造厂家或现场运行单位对现场待测装置性能进行测试,装置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 投运 4.3.1幅值精度测试 幅值比对误差不大于0.4%,幅值比对测量误差的定义如下 待测装置测量值一参考装置测量值 幅值比对测量误差一 x100% 基准值 频率比对误差不大于0.004Ha.频率比对测量误差的定义如下 频率比对测量误差=待测装置频率测量值一参考装置频率测量值 4.3.2相角精度测试 额定电压相角比对测量误差不大于0.4?,额定电流相角比对测量误差不大于1",相角比对测量误 差的定义如下 13
GB/T26862一2011 (6 相角比对测量误差=待测装置相角测量值一参考装置相角测量值 4.3.3采样数据记录测试 同时触发参考装置和待测装置的采样数据记录,打开各自记录的采样数据记录文件,观察波形是否 正确一致 4.3.4时钟性能测试 在卫星同步有效后,断开待测装置的时钟信号,60min内比较待测装置和参考装置的相角,要求电 压相角比对测量误差不大于1.4? 14
GB/T26862一2011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现场试验精度测试方法 方法1:标准源法 采用信号源功率因数角的调节精度优于0.1",电压,电流的精度应优于0.05%的标准源对待测装 置测试,其接线示意图如图A.1所示: 同步时钟 分析 待测装置 标准牌 电流、电压信号 图A.1标准源测试平台搭建示意图 采用标准源测试方法时,精度要求同型式检验的相关要求 方法2;比对法 选择经检验合格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作为参考装置 将现场的同一组电压,电流信号同时输出到 参考装置和待测装置,通过比较检验待测装置误差 其接线示意图如图A.2所示 同步时钟 参考装置 待测装置 PC分析 电流、电压信号 图A.2比对测试平台搭建示意图 15
GB/26862一20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综合矢量误差及测试方法 IEEEStdC37.118一2005提出用综合矢量误差评价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 综合矢量误 差计算如公式B1 综合矢量误差同时反映了相量幅值和相位误差,TVE误差等级评价见表B.1 在 测试中可以采用本标准正文中规定的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分别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附录中的综 合矢量误差评价方法(推荐采用TVE误差等级中的1级 [X茶 TVE (B.1 X十X" 式中: TVE 综合矢量误差 -理想信号相量的实部; X x 理想信号相量的虚部; X,( 实测相量的实部 X,( 实测相量的虚部 表B.1TVE误差等级评价表 TVE误差等级 0级 级 物理量 物理量变化范围 TVE 物理量变化范围 TVE 49.5Hz一50.5Hz 45Hz55H" 信号频率 1% 1% 信号幅值 80%~120%)额定值 1% 10%~120%)额定值 1% 相位 -180"~十180" 1% -180"十18o' 1% %,50次以下谐波 1% 0%,50次以下谐波 1% 谐波叠加量 带外频率数据 1%输人信号幅他 1% 10%输人信号幅值 1% 16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GB/T26862-201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测量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制定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GB/T26862-2011》标准,明确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基本要求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应当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 能够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电力系统参数;
  •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且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 具有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电力系统复杂工况下的测量需求;
  • 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二、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内容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电气性能测试:包括输出误差、相位差、频率响应等测量指标的测试;
  • 机械结构测试:包括机械强度、外观质量等测试指标的检测;
  • 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影响测试;
  • 功能测试:包括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各项功能的测试。

三、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方法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检测方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检测设备和仪器应当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灵敏度,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检测应当在标准实验室或者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 检测应当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 对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功能测试,应当采用合适的实验平台进行。

四、结论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GB/T26862-2011》标准的制定,为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进行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无损检测仪器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仪器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仪器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的编号:GB/T26838-2011。无损检测仪器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共有21页,发布于2011-12-0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的编号:GB/T26865.2-2011。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共有42页,发布于2011-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