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583-2013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Flaveriabidentis(L.)Kuntz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9583-2013。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3-12-062013年第10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13-12-06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3.58M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29583一2013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Flaveriabidentis(L.)Kuntze 2013-07-19发布 2013-12-06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583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河北出人境检 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琼霞,黄可辉、刘忠善,范晓虹,吴奴,万顺崇,王念武,虞资、陈艳、林阳武
GB/T29583一2013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顶菊[FlaeriabidentisL.Kuntze]的实验室检测及其形态特征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黄顶菊的植株和瘦果的检疫鉴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头状花序eapitulum 花无梗,密集着生于极度缩短而膨大的花轴上,呈头状,常具总苞 舌状花ligulateloret 头状花序外圈瓣状物,具舌状花冠的小花 2.3 管状花tubularloret 头状花序中央的小花,花冠呈简状 总苞 imvolucre 包围花或花簇基部的一轮苞片 2.5 总苞片phyllary 菊科植物总苞基部的一种叶状或鳞片状结构的苞片,或菊科总苞的一枚苞片 2.6 瘦果 achene 由一个、两个或三个心皮组成的单室果实,不开裂,内含种子一粒,果皮与种皮分离,种子仅在一点 与子房壁相连;菊科植物的果实大多数是由两个心皮组成的瘦果 2.6.1 心花果discachene 头状花序的中间部分产生的瘦果,见于菊科植物 2.6.2 边花果rayachene 头状花序的边缘部分产生的瘦果,见于菊科植物 2.7 果胳hilum 果实成熟时,由果柄上脱落下来留下的一个痕迹 黄顶菊基本信息 中文名;黄顶菊
GB/T29583一2013 中文别名:二齿黄菊 学名:Flaeriabidentis(L)Kuntze,1898. 异名;Ehuliabidentis L.,1767 属菊科Compositae,黄菊属FlaeriaJuss 方法原理 将现场采集和实验室检测中发现的疑似黄顶菊的植株、瘦果,通过肉眼、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 根据本标准描述的鉴定特征,按系统分类学方法进行判定 5 仪器和器具 1 55 仪器 体视显微镜带目镜测微尺或镜台测微尺、电子天平、电动筛或套筛 5.2器具 放大镜、,解剖刀、解剖针、锻子,指形管,培养皿、白瓷盘、棉花、样品袋、标本夹、标签、记录纸、标本 瓶、标本盒、防虫剂、樟脑精、干燥剂 实验室检测鉴定 样品制备 6 将现场检疫抽取的送检样品充分混匀,制成平均样品 采用四分法,取平均样品的二分之一至四分 之 三(较少样品时)作为检验样品,其余的作为保存样品贴标签保存,称取并记录检验样品的质量 送检 样品不足1.0kg的全检 6.2过筛检测 根据检验样品个体的大小确定套筛的规格,按照孔径从大到小依次套上套筛并加上筛底,将检验样 品倒人最上层的套筛内,盖上筛盖,以回旋法过筛,或用电动筛振荡,使样品充分分离 把过筛的筛上物 和筛下物分别倒人白瓷盘内,用慑子挑捡杂草籽,并放置于培养皿内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检验样品个 体大于黄顶菊瘦果的主要检查筛下物;检验样品个体小于黄顶菊瘦果的主要检查筛上物 混杂于粮食、 种子等植物及植物产品中的黄顶菊瘦果,一般在套筛孔径为0.7 一2.5mm的检验样品中获得 mm 6.3实验室鉴定 6.3.1 目测鉴定 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将检出的杂草籽进行分类,挑出疑似黄菊属籽实 镜检鉴定 6.3.2.1 直接观察 将疑似杂草籽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瘦果和种子表面的形态特征,并依据黄顶菊瘦果和种子表 面形态特征及黄顶菊及其近似种分种检索表(参见附录A)对疑似杂草进行种类鉴定
GB/T29583一2013 6.3.2.2解剖观察 从外观上难于鉴别时,可采用解剖法,将疑似杂草种籽置于体视显微镜下,用解剖刀或解剖针,对其 进行解剖,观察种子切面,种胚的形状,颜色及大小等特征并鉴定 鉴定特征 7.1黄菊属 基本生物学特性 -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高5.0cm200.0cm,少数可达400.0cm 本属共有21种,主要分 布于北美南部 7.1.2植株形态特征 7.1.2.1根 主根直立,须根多数 7.1.2.2 茎 茎直立疏散或横卧,常紫红色,或淡灰绿色,无毛或密被短柔毛 7.1.2.3 叶 叶对生或交互对生,常基部连合,具柄或无柄;叶片线形、披针形、长圆状卵形,卵形、椭圆形,或倒卵 形.长2.0cm一15.0cm,宽0.2 2cm一5.0cm,无毛或具短柔毛,全缘或具锯齿 7.1.2.4花 头状花序在枝顶聚集成平顶形的伞房状或近球形的复合花序;总苞近圆柱状或角状,总苞片2枚一 6枚,卵形、船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具外苞片1枚2枚,较短,稀缺;花序托较小,无托片或具刚毛;舌状 花1朵一2朵,花冠黄色,稀缺,雌性可育;管状花1朵15朵,花冠黄色,5齿裂,两性可育;花柱分枝顶 端钝 7.1.2.5果实 果实为瘦果,黑色,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具纵肋10条 无冠毛,或透明的鳞片状冠毛2枚4枚 7.1.2.6种子 种子单生,与果实同形;横切面椭圆形,胚大而直生,灰白色;无胚乳 7.2黄顶菊 7.2.1基本生物学特性 -年生草本 植株高10.0cm250.0cm.
GB/T29583一2013 7.2.2植株形态特征 7.2.2.1根 主根直立,须根多数(参见附录B中的图B.1) 7.2.22茎 茎直立,茎直径可达1.5cm,茎具数条纵沟槽;茎下部木质,常带紫色,无毛或被微绒毛(参见附录B 中的图B.1) 7.2.2.3 叶 单叶交互对生,叶片披针状椭圆形,亮绿色,长3.0emm~15.0cm,宽1.0cm3.5cm;叶片基生三 出脉,脉纹上面较凹四,背面较凸,无毛或密被短柔毛;叶片边缘具锯齿或刺状锯齿;下部叶具0.3cm~ 1.5cm长的叶柄,叶柄基部近于合生,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对生叶的基部均可长出小分枝,与主干形 成三叉式(参见附录B中的图B.1) 7.2.2.4 花 头状花序多位于主枝及分枝顶端,密集成蝎尾状聚伞花序;总苞长椭圆形,具棱,长约5.0 mm,黄 绿色;总苞片3枚一4枚,苞片卵状椭圆形,内凹,先端圆或钝;外苞片小,,枚一2枚,长椭圆状披针形 边缘小花为舌状花,花冠较短,长1.0mm2.0mm,黄白色,舌片不突出或微突出于闭合的小苞片外, 直立,斜卵形,先端尖,长约1.0mm或更短;心花为管状花,3枚一8枚,花冠长约2.3mm,冠筒长约 0.8nmm,檐部长约0.8mm,漏斗状,裂片长约0.5mm,先端尖;花药长约1.0nmm(参见附录B中的 图B.1) 7.2.2.5果实 果实为瘦果,黑色,稍扁,倒披针形或近棒状,无冠毛,果实上部稍宽,中下部渐窄,基部较尖;果实表 面具10条纵棱,棱间较平,面上具细小的点状突起;直径可达0.7mm0.8mm;边花果长约2.5mm., 较大,心花果约2.0mm,较小;果挤位于果实的基部,小果脉外围可见淡黄色的附属物 黄顶菊瘦果形 态特征参见附录B中的图B.2 7.2.2.6种子 种子单生,与果实同形;横切面椭圆形,周边纵棱可见;胚直立、乳白色、无胚乳 结果判定 以完整植株或成熟种子的形态特征为检疫鉴定的依据,符合7.2.2描述的可鉴定为黄顶菊 Flaweriabidentis(L.)Kuntze 标本和样品的保存与处理 9 保存方法 9.1.1标本保存 将鉴定检出的黄顶菊植株压制成干标本,将鉴定检出的黄顶菊种子装人指形管或标本瓶内,加以标
GB/I29583一2013 识,注明编号、中文名称、学名、科别、产地、货物名称、进出境日期,经手人签字后妥善保存 9.1.2样品保存 保存样品按编号、中文名称、产地、进出境日期分别存放,并由经手人标识确认和样品管理员登记 后,妥善保存 9.2 保存时间 含有黄顶菊的样品,妥善保存至少6个月 9.3处理 保存期满后含有黄顶菊的样品应作灭活处理
GB/T29583一2013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黄顶菊及其近似种分种检索表 1.瘦果具冠毛 1.瘦果冠毛缺失 2.叶片抱茎,宽4.0em~5.0enm Flaeriachloraefolia 2.叶柄基部近于合生 Flaeriamcdougalli 3.瘦果位于花托上的多刚毛的团伞状花序 花托外露 3 .瘦果长约2.0mm~ Faveria mm 4.瘦果长约2.3mm~ Flaeriaaus/ralasica mm 年生植物 年生植物 多 5. 花序顶端紧密簇生形成团伞状花序 花序顶端松散丛生形成花序 7.舌片不突出,长约1.0mm或更短 mm2.5mm 7.舌片长 8.舌片长短于2.0mm 舌片长大于 8 3.0mm 圆盘形花冠喉部成狭窄漏斗状 9 FlaueriaAalme 9 圆盘形花冠喉部成宽大漏斗状或钟状 Faverid 7nte1ea 10.盘花1枚3枚;瘦果长约1.3nm~2.2mm FlaUeria C7lO7lO 10.盘花5枚10枚;瘦果长约1.0mm 11.总苞片3枚4枚 2 11.总苞片通常5个以上 12.舌片缺失 12.具舌片 13.头状花序紧密聚集 13.头状花序松散排列于圆锥状花序顶部 Flaeria 14.植株上部密被短柔毛 Fla7eria 14.植株上部无毛 Flaeriaangusti stifolia 15.小花5朵一7朵 15.小花3朵 Flaeriarobust 16.舌片缺失 16.具舌片 Flazeriabubescens 17.植株密被软毛 17.植株无毛或具少量软毛 Flaeriaopposiifolia 18.管状花10朵一15朵或略少 ++ 18.管状花5朵8朵
GB/T29583?2013 Flazeriabroni 19.?510 19.?914 Flaveria floriddana 20.??5?6,?? Flaverialinearis 20.??45?? Flaeriasonorensi
GB/T29583?2013 B ? ?? ??? ???B.1?B.2 ? b ?? c dD ? ?B.1??
GB/T29583一2013 2.0mm 花枝 花序 总苞 管状花 h 日 图B.1续
GB/T29583一2013 0.5tmm 瘦果 瘦果纵切面 b 0.2mm 0.2mm 0.2mm 瘦果果膀 瘦果横切面 瘦果顶面观 dD 图B.2瘦果形态特征 10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GB/T29583-2013

一、引言

黄顶菊(学名:Bidens pilosa L.)是我国常见的杂草之一,由于其生长快速、繁殖能力强且对环境适应性强,易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为防止黄顶菊的扩散和传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检疫鉴定。

二、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GB/T29583-2013

GB/T29583-2013《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是我国针对黄顶菊制定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黄顶菊检疫鉴定的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结果判定等内容。

根据该标准,黄顶菊检疫鉴定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结果判定等步骤。其中,形态学鉴定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能够通过对黄顶菊植株性状、花器官、果实及种子等多个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识别出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黄顶菊。

形态学鉴定的结果需要与GB/T29583-2013中规定的黄顶菊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认黄顶菊的种类和品种。同时,在分子生物学鉴定中,需要使用PCR扩增技术对样品中的黄顶菊DNA进行检测和鉴定,以进一步确认黄顶菊的种类和品种。

三、总结

通过GB/T29583-2013规定的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可以对黄顶菊进行准确的检测和鉴定,从而有效地防止其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生长状态和传播途径等因素,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作物的生产安全。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黄顶菊检疫鉴定方法

花生矮化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花生矮化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花生矮化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9582-2013。花生矮化病毒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3-12-062013年第10号公告
黄瓜黑星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黄瓜黑星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黄瓜黑星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9584-2013。黄瓜黑星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3-12-062013年第10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