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390-2015

观赏石鉴评

Appraisalforviewsto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观赏石鉴评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观赏石鉴评的编号:GB/T31390-2015。观赏石鉴评共有13页,发布于2015-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5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9.060
  • 实施日期2015-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367.08KB

观赏石鉴评


国家标准 GB/T31390一2015 观 赏石鉴评 Appraisalforviewstone 2015-05-15发布 2015-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31390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观赏石分类 观赏石分类原则 4.1 4.2观赏石类别及其主要特征 观赏石鉴评 鉴评要素 5.1 5.2权重分配 5.3鉴评指标 5.4鉴评方法 鉴评人员与环境要求 鉴评人员要求 6.1 6.2鉴评环境要求 等级划分与鉴评证书 7.1观赏石等级划分 7.2鉴评证书的基本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观赏石鉴评表 参考文献
GB/T31390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观赏石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品清、兰井志,季荣伦、周易杉、侯志成、邹顺驹、王纪民、陈西、闫志强、郑忠、 王嘉明,王占东
GB/T31390一2015 观赏石鉴 评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石的定义与分类,观赏石鉴赏与评价以及鉴评方法和等级划分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观赏石的鉴赏、评价活动,也可作为观赏石价格评估的重要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行政区划代码 DZ/T0130.9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9部分;岩石矿物样品鉴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观赏石viewstone 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 此外,还 可涵盖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石及工艺石等 3.2 纹理石 textureviewstone 由于物质成分(颜色)不同或结构、构造不同,在石体中形成条带,纹理的观赏石 3.3 画面石 paintingviewstone 由不同颜色、不同物质形成的点、线、面组合且构成图案或画面的观赏石 3.4 文字石charaetervyiewstone 由不同色彩的条纹、条带或斑块形成字符或文字的观赏石 3.5 切磨石eut-polishviewstone 为增强石体图案艺术效果而进行切割、打磨或喷沙处理的观赏石(如云南大理石、国画石等) 3.6 组合石 assembledviewstone 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天然石体组合而成的观赏石,其中也包括小品石等 石肤skinofstone 石体经水体冲刷、浸润、氧化,或由风蚀、日晒等表生地质作用在表面形成的皮壳或膜
GB/I31390一2015 3.8 自然要素naturalfaetor 观赏石自身反映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具体表现为形态、质地、色泽和纹理4个要素 3.9 人文要素culturalfactor 主要体现人们对观赏石的认知、感悟及艺术创作,其中包括观赏石的韵意,命题、配座与传承 观赏石分类 观赏石分类原则 4.1 本标准依据人们的鉴赏传统与习惯、人文意识与审美取向,以及观赏石呈现的艺术形式和特点,结 合观赏石的物原组成,成四类型产出地质/地理景貌环境.将观赏石划分为岩石类、,矿物晶体类,生物化 石类,颐石类及其他五种类型 岩石类观赏石指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形成的观赏石相关鉴定分 类原则见DZ/T0130.9),根据石体显现的艺术特点,进一步划分出造型石、图纹石和色质石3个亚类 4.2观赏石类别及其主要特征 4.2.1岩石类 4.2.1.1造型石 以奇特或典雅的三维儿何形态为主要特征,鉴赏中求其形,赏其貌;具象造型石求形态逼真,而抽象 或意象造型石求寓意深刻 4.2.1.2图纹石 以优美的图案、纹理或文字为主要鉴评要素,观其图纹、赏其寓意,其中主要有画面石,纹理石和文 字石;具象图纹石求形象,重写实,而抽象与意象图纹石求神韵,重写意 4.2.1.3 色质石 以色彩、光泽和质地为主要审美要素,而形态和纹理在鉴赏中处于次要地位的观赏石 4.2.2矿物晶体类 由矿物晶体形成的观赏石 矿物晶体可以单晶、双晶或晶簇的形式出现 4.2.3生物化石类 由生物化石形成的观赏石 根据保存形式可分为实体、铸模、印痕等几种类型 4.2.4际石类 指外太空物质穿过大气层阱落到地面的固态物体,常见的有石石,铁石以及石铁石等 4.2.5其他 指其他具有特殊自然、人文意义并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石体
GB/T31390一2015 观赏石鉴评 5.1 鉴评要素 5.1.1自然要素 5.1.1.1形态 指观赏石的几何尺寸、外部形态,鉴评中重点考虑形态奇特,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及石体的完整程 度等 5.1.1.2质地 指观赏石的致密程度,矿物的颗粒大小,石体的润、涩感觉,以及石肤是否存在等 5.1.1.3色泽 指观赏石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 观赏石的颜色有单色和杂色之分,单色主要考虑色度和饱和度 杂色则考虑反差与协调性 5.1.1.4纹理 指观赏石显现的图案、花纹或文字,主要有色彩纹、凹凸纹和裂隙纹三种纹式;依据成因又可分为原 生纹理和次生纹理 5.1.2人文要素 5.1.2.1韵意 指鉴赏者透过形态,质地、纹理和色泽四要素对石体的认知或感悟,甚至是顿悟或灵感,韵意的产生 是情感与石体高度融合的一种赏石境界 5.1.2.2命题 指观赏石的题铭、题画,以及赋文等艺术创作 命题要贴切生动、言简意贼、寓意深刻,并具有较强 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5.1.2.3配座 指由木质、石质、紫陶、陶瓷等材料制作的配座、落嵌、沙盘及其他配饰 鉴评中重点考虑与石体是 否协调,以及因石适材、工艺精湛等 5.1.2.4传承 指观赏石收藏、易手的沿革过程,鉴评中主要考虑历史传承是否有序并有据可查 5.2权重分配 5.2.1岩石类观赏石的权重 岩石类观赏石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权重分配比例为6:4,同一要素在不同亚类观赏石中的权 重也有所差异(见表1
GB/I31390一2015 5.2.2非岩石类观赏石的权重 非岩石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素和指标均有所不同,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权重按8:2比例分配(见 表2表4) 5.2.3传承项的权重 民国以前古石的传承一项可根据具体人物、事件及其历史价值而定;而民国以后的观赏石,传承一 项的权重仅做为附加项来处理 5.3鉴评指标 5.3.1岩石类观赏石鉴评指标 岩石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点及鉴评指标(权重)见表1 表1岩石类观赏石鉴评要点及权重分配表 类别 评要 权重/% 鉴评要素 鉴 形态 石体完整,造型或奇特优美、或端庄典雅;形象或逼真、或虚幻 30 质地 石体致密、细腻,石肤好,差异风化强 10 自然 要素 色泽 总体柔顺协调,石体不同部位的颜色、色调反差适度 10 纹理 纹理自然流畅、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 10 造型有 韵意 形意生动,寓意深刻含蓄并耐回味,文化内涵丰厚 15 命题 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具有较强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诵 l0 人文 要素 15 造型典雅并烘托主题;因石适材,工艺精湛 配座 传承 历史易手、沿革有序并有据可查 形态 石体端庄且与画面协调,石面完整、无瑕疵 15 质地 石质致密,石肤细腻、表面光洁无破损;切磨石应加工精细 10 自然 要素 色泽 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浓淡有致 10 构图方式多元,图面刻画细致人微;纹理或曲折飘逸,或静谧典雅 纹理 25 图纹石 韵意 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主题明确,蕴意深邃 20 10 命题 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典雅脱俗,富有文化内涵 人文 要素 配座 构思巧妙,烘托主题;因石适材、工艺精滥 10o 传承 历史易手、沿革有序并有据可查 形态 石体端庄、完整,整体感强 15 质地 石体致密、温润,石肤细腻,石体表面光洁、无瑕疵 20 自然 要素 色彩靓丽,光泽感强,协调性好;颜色单一者应均匀,典雅 色泽 20 纹理 纹理别致、清晰,自然 色质石 韵意 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20 命题 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 10 人文 要素 配座 造型雅致并烘托主题;因石适材、工艺精 10 传承 历史易手,沿革有序开有据可在
GB/T31390一2015 5.3.2矿物晶体类观赏石鉴评指标 矿物晶体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点及鉴评指标(权重)见表2 表2矿物晶体类观赏石鉴评要点及权重分配表 鉴评要素 鉴 评 要 点 权重/% 形态 晶形完整且保存完好;晶簇造型优美、奇特 20 质地 晶体纯净、透明度高,隐晶质矿物致密、温润 20 自然 要素 色泽 色彩丰富、艳丽,光泽绚丽 20 组合 品种稀缺、珍贵;矿物组合多样、主次分明,色彩及造型与围岩相互衬托 20 标签 标注学名、产地明确、题名别致、标明传承 15 人文 要素 配座 突出石体,富有创意 5.3.3生物化石类观赏石鉴评指标 生物化石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点及鉴评指标(权重)见表3 表3生物化石类观赏石鉴评要点及权重分配表 鉴评要素 鉴评要点 权重/% 20 形态 形体完整、体量适度;天然围岩、石化程度高 品种 品种稀缺,珍贵或组合奇特 30 自然 要素 品相 单体形态生动,棚棚如生;组合整体协调,主体鲜明且特征明显 20 修复 修工精缅、原貌保存完好,无瑕疵、,无作假 10 标签 标注学名、产地明确、题名别致、标明传承 15 人文 要素 配座 突出石体,富有创意 5.3.4限石类观赏石鉴评指标 阱石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点及鉴评指标(权重)见表4 表4喝石类观赏石鉴评要点及权重分配表 鉴评要素 鉴评要点 权重/% 形态 石体完整、形态美观奇特、无破损 10 品种珍贵、类型独特 品种 30 自然 要素 特征 熔壳、气印,球粒,磁性擦痕及密度等特征明显 30 体量 体量适度 10 标签 标注学名、产地明确、题名别致传承有序 15 要素 配座 突出石体,富有创意
GB/I31390一2015 5.4 鉴评方法 5.4.1相对排序法 5.4.1.1预选 由鉴评人员对所有参评的观赏石进行初步筛选,以获奖数量的1.5倍一2倍的额度确定人选目标 5.4.1.2排序 经初步筛选、确定人选目标后,由鉴评人员为每一方(组)观赏石列出相对优先次序,最终以式(1)计 算出每一方(组)观赏石的序次: 版 N= 式中 每个鉴评人员给出的排序号(n=1,2,3,4,5,s) M 鉴评人员的数量; N -最终的排序号(N-1,2,3,4,5,s) 最终结果中以N值最小者为佳 该方法适合地方观赏石协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观赏石展会 及相应的鉴赏与评奖活动 5.4.2权重评估法 权重评估法主要依据在5.3中所确定的鉴评指标,由鉴评人员对每一个鉴评要素逐项进行评分,求 和(参见附录A) 然后根据所有鉴评人员总分的平均值来确定最终分值T计算式见式(2).: >" T= 式中 每一个鉴评要素的得分; w N 鉴评要素的数量; M 鉴评人员的数量; T -最终得分 此方法主要适合观赏石的评价与等级确定,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在参评数量大时难以操作 鉴评人员与环境要求 鉴评人员要求 6.1 参与观赏石鉴评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具备观赏石鉴评师以上资质 鉴评人员应恪守职 业道德,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鉴评工作认真负责,不得营私舞弊、弄虚 作假 鉴评环境要求 6.2 观赏石的鉴评工作应在采光条件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个别石种可使用不同色彩的射灯照明
GB/T31390一2015 等级划分与鉴评证书 7.1 观赏石等级划分 观赏石的等级划分应按5.4.2的方法,对参评的观赏石进行等级划分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a)特级;总计评分在91分100分; b -级:总计评分在81分90分; 二级:总计评分在71分一80分 c d 三级:总计评分在61分70分 7.2鉴评证书的基本内容 鉴评证书中应具备以下几种标识(见图1): 统一编号:参评观赏石的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如由观赏石协会于2012在北京举办展会的 a ××××前6位 ×××××××X 编码为;lvsAC20120,其中X×XXXX 为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7位一10位为观赏石协会的英 文缩写VsAc、l1位一14位为年份区、后4位则为序号; b)鉴评等级;标明鉴评等级; 名称命题; c d类别;石种名称 尺寸:三度空间的几何尺寸(以cm为基本度量单位); 产地;应注明观赏石的实际产地以县(乡)为最小行政单位; f g鉴评地点;标明鉴评所在地名称; h)鉴评时间:注明鉴评日期 鉴评单位;应有鉴评人签字与鉴评单位盖章 D 防伪标识:加注二维防伪码标识; k)照片;鉴评证书中应附观赏石的照片 统一编号 鉴评等级 称 名 照 别 寸 片 产 鉴评地点 鉴评时间 鉴评 防伪标识 赋文或评语 单位 鉴评证书样式
GB/I31390一2015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观赏石鉴评表 观赏石鉴评表见表A.1一表A.4 表A.1岩石类观赏石鉴评表 命题 类别 编号 总分 等级, 要 特 鉴评要素 得分 主 正 形态 质地 色泽 纹理 韵意 命题 配座 传承 注:评委应参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以每2分为一个单位依次递减 鉴评 报告 评委签名: 年 日 主办单位签章: 表A.2矿物晶体类观赏石鉴评表 命题 类别 编号 总分: 等级 鉴评要素 要 征 特 得分 形态 质地 色泽 组合 标签 配座 注:评委应参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以每2分为一个单位依次递减 鉴评 报告 评委签名 年 主办单位签章 日
GB/T31390一2015 表A.3生物化石类观赏石鉴评表 命题: 类别 编号: 总分 等级 主 要 征 鉴评要素 特 得分 形态 品种 品相 修复 标签 配座 注:评委应参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以每2分为一个单位依次递减 鉴评 报告 评委签名 年 主办单位签章; 日 表A.4隔石类观赏石鉴评表 命题 类别 编号; 等级 鉴评要素 主 要 特 征 得分 形态 品种 特征 体量 标签 配座 注:评委应参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以每2分为一个单位依次递减 鉴评 报告 评委签名 年 日 主办单位签章
GB/I31390一2015 参 考 文 献 [1]GB/T17412.1一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2]GBy/T17412.2一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3幻]GB/T17412.3一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案 [打卢保奇.观赏石基础[M门.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闫志强.色质石及其审美特征[].中华奇石 []丰廷华.奇石鉴赏与收藏[M].北京;书店,2012 [7]梁志伟.赏石密码[M].上海出版社,2012 10o

观赏石鉴评GB/T31390-2015

观赏石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石材,经过多年的开采和加工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观赏石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外观和物理性能,因此,对于观赏石的鉴定和评估非常重要。

鉴评标准

国家制定了《观赏石鉴定标准》(GB/T31390-2015)作为观赏石鉴定和评估的标准,这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观赏石品种分类及特点
  • 观赏石外观质量要求
  • 观赏石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观赏石鉴定方法
  • 观赏石评估方法

这些标准旨在为观赏石的鉴定和评估提供科学、规范的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公平竞争。

鉴评方法

观赏石的鉴评主要包括对其外观和物理性能的测试和评估。其中,外观鉴定主要包括石材的颜色、纹路、花纹等方面,而物理性能则包括密度、硬度、抗压强度、耐磨性等方面。

观赏石的鉴评方法需要依据GB/T31390-2015标准进行。具体来说,鉴定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检查石材表面,排除表面裂纹、瑕疵、斑点等不良缺陷。
  • 使用专业仪器测量石材密度、吸水率、耐磨性等物理性能参数。
  • 根据GB/T31390-2015标准中的分类和特征,判断石材的种类和品质。
  • 根据测试结果和鉴定结果,进行石材的评估。

通过以上鉴评方法对观赏石进行鉴定和评估,能够确保观赏石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

观赏石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艺术品,对于其鉴定和评估非常重要。GB/T31390-2015标准的制定为观赏石的鉴定和评估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和观赏石鉴评类似的标准

观赏石鉴评

观赏石鉴评

观赏石鉴评

油气田生产系统水平衡测试和计算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油气田生产系统水平衡测试和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油气田生产系统水平衡测试和计算方法的编号:GB/T31457-2015。油气田生产系统水平衡测试和计算方法共有20页,发布于2015-08-01
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导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导则的编号:GB/T31423-2015。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导则共有8页,发布于2015-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