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362-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Apricot(PrunusarmeniacaLa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的编号:GB/T30362-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共有19页,发布于2014-06-22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4-06-22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550.63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


国家标准 GB/T30362一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 杏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 uniformityanmdstability一Apricot(PrnusarmeniaeaLam. 2013-12-31发布 2014-06-22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30362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DUS测试技术要求 5.1测试材料 5.2测试方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特异性 6.1 -致性 6.2 6.3稳定性 品种分组 品种分组说明 7.1 7.2分组特征 特征性状和相关符号说明 8.1特征类型 8.2表达状态及代码 8.3表达类型 8.4标准品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特征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问卷 参考文献
GB/T30362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张俊环、周建仁、黄发吉、杨玉林 m
GB/I30362一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 杏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蔷薇科杏(Pyrunus L.)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 arneniac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杏新品种的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57.1一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一20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QL;g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质量特征 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数量特征 pseudo-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假性质量特征 measurement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测量得到单个记录 MS;measurementforanumbe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测量得 到多个记录 VGvisualobservation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目测得到单个 记录 VS:visualobservationforanumberofsin 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目 测得到多个记录 DUS测试技术要求 5.1测试材料 5.1.1品种权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品种植物材料 从非测试地国 家或地区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 5.1.2提交的测试材料应为接穗(每个接穗至少应有10个充实饱满的芽)或植株(高0.8m~1m,基径 cm 以上 5.1.3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50个接穗或5株10株
GB/T30362一2013 5.1.4待测新品种材料应为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的植株或接穗 5.1.5提交的植物材料不应进行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处理 如果已经被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信息 5.2测试方法 5.2.1测试周期和时间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两个生长周期 5.2.2测试地点 测试应在指定的测试基地和实验室中进行 5.2.3测试条件 测试应在待测新品种相关特征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申请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田间管理要严 格一致 5.2.4测试设计 5.2.4.1待测新品种在测试区应栽种5株10株,与标准品种和相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 件下 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 5.2.4.2 观测 5.2.4.3除非特别声明,所有的观测应针对5株10株植株或取自5株~10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的材 料进行 5.2.5同类特征的测试方法 见附录A中的表A.1 花;进人盛花期,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中上部枝条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花 枝,10朵花)作为花特征的测试材料 枝条;选取测试植株的当年生枝条的中上部(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枝条)作为枝条特征的测试 材料 如果以枝条特征作为新品种特异性的评价特征,申请人应在技术问卷(参见附录B)中明确说明 叶:新梢生长期选取测试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完全展开的成熟叶片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枝 条,每个枝条3片~4片叶)作为测试材料 果实;果实成熟期,选取不同测试植株不同部位的10个成熟果实作为测试材料 5.2.6个别特征的测试方法 5.2.6.1成枝能力(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3)特征 待测新品种成枝能力按照下列标准分级;短截一年生枝后,在春季新梢停止生长期,观测计算剪口 下发出的长枝占总萌生枝条的百分率,观测至少10个一年生枝 5.2.6.2叶片宽度(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7)特征 测量叶片最宽处的长度,计算平均值
GB/T30362一2013 5.2.6.3花径(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9)特征 花瓣压平展后测量,计算平均值 5.2.6.4果实大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1)特征 称量果实鲜重(平均单果重),计算平均值 5.2.6.5果实重量/果核重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5)特征 将采集的果实称鲜重,然后去除果肉称量鲜核重量,计算其比值,取平均值 5.2.6.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8)特征 切取果实中间部位的一块果肉,取其汁液滴到手持式折光仪上,测定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精确 到0.l 5.2.6.7核仁大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2)特征 取不同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果实内核仁,测量自然风干后核仁的重量,计算平均值 5.2.6.8初花期(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4)特征 当5%一10%花开放时,记录为初花期 5.2.6.9果实成熟期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5)特征 观测果实,记录成熟日期,推算果实发育期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6.1特异性 6.1.1差异恒定 如果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 因素的影响,使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 6.1.2差异显著 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特征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 异性 数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代码 见附录A中的表A.1)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假性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 不连贯代码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6.2 -致性 -致性判断采用异型株法 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5株观测植株中不允许出现异 型株
GB/T30362一2013 6.3 稳定性 6.3.1申请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6.3.2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测 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特征 品种分组 7.1 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分组特征确定待测新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 7.2分组特征 7.2.1果实,大小(见附录A中的表A.I性状特征序号21. 7.2.2果实;底色(见附录A中的表A.l性状特征序号36) 7.2.3果实;着色面积(见附录A中的表A.I性状特征序号37). 7.2.4果实;果肉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1) 7.2.5核仁;大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2). 7.2.6果实成熟期(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5)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8.1特征类型 8.1.1星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被标注(*)的特征];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特征描述而 采用的重要的品种特征,进行DUS测试时应对所有星号特征进行测试 8.1.2加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被标注(十)的特征];是指对附录A中的表A.1中进行图解说 明的特征(见附录A中的图A.1图A.8) 8.2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中的表A.1中性状特征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特征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特征表 达状态进行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8.3表达类型 GB/T19557.1一2004已经提供特征的表达类型;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假性质量特征的名词解释 8.4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特征表达状态的品种
GB/T30362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品种性状特征 A.1性状特征表 见表A.1 表A.1性状特征表 标准品种 测试 性状特征 性状特性状特 序 性状特征 代码 号 方法 描述 征性质征类型 中文名 学名 很弱 弱 辣椒杏 P.armeniaca*l.ajiaoxing 中 VG植株:生长势 西农25 Xinong25 QN armeniac 骆驼黄 强 P.arneiaca*Iuotuohang 很强 直立 陕梅杏 P.armeniaca`Shanmeixing 半开张 骆驼黄 uotuohuang 植株;树姿 VG PQ 开张 串枝红 Chuanzhilong 十 'Chuizhixing" 下垂 垂枝杏 弱 串枝红 P.arne Chanzhihong 植株: MG QN 骆驼黄 Iuotuohuang 1C 成枝能力 强 杨继元 Yangjiyuan 主要花束状果枝 西农25 armeniacaXinong25” 主要花 枝条;花芽的 束状果枝机 VG P.armeniaca'Qingmisha 青密沙 PQ 着生位置 -年生枝 主要一年生枝 红金张 P.armeniaca‘Hongjinzhen 黄褐色 P 枝条;一年 红荷包 777 'Honghebao VG 生枝阳 红褐色 骆驼黄 P .areniacu‘Luotuohuang PQ 面颜色 紫褐色 串枝红 P.arnen Chuanzhihong 1Cd P.areniaca'Liguangxing 李光杏 知 中 MS 叶片;长度 龙王帽 P.armeniacd QN longwangmaG 长 串铃 Cuanlin 7 窄 垂枝杏 P.areniaca'Chuizhixing Ms' QN 叶片;宽度 杨继元 angjiyuan 宽 骆驼黄 P.armeniacd luotuohuang 很小 李光杏 P.areiacliguangxing 叶片: MS areiaca lotuohuang 骆驼黄 QN 长度/宽度 Chuanzhihong 串枝红 P.armeniacd 很大 仰韶黄杏 P.areniaca Yangshaohuangxing”
GB/T30362?2013 A.1( ?? ? ?? ? ? ? P.arneniaca*Chuizhixing ? ??;? vG ? ON .areniaca Yangjiyuan ?? ? *Chuanzhihong Ш ? P.(reica Yangshaohuangxing ?? ? ? uotuohuang LetO VG PQ l0 ?? ?? (+ e711ac HongInzhen Huangtianhe ? P.areniaca*Luotuohuang ??: ? Canino anlno vG 11 ON ?н ? ? е?? ,areniae angshaohangxing ? Hargrand P.areiaca ?? Hongjinzhen ??: ? Beianhedahuangxing 12 VG QN ?? ? Chuanzhihong Baiy yubian ? ?? ?? 13 VG PQ ? ?? ? ? P.,armeniacu'laoshanhongxing ??: VG ? areniacaBaiakeximixi QN ?? ? ? xing P.armeniacaHongyuxing ? ?? 15 MS ? Chuanzhihong QN ? Hongiinzhen P.areiaca С Hongjinzhen ??;?? 16 MS ? QN /? ? xing CnetC ?1 ? 1 tuohuang ?? 17 2 MG 3 Ql Hongiinzhen ? xioneyuedtabianxine" 3 P77 F.arie ? luotuohuang 18 VG ; QIl ? ÷ P.areniaca'Shanmeixing Portiei Portiei С MS QN ; 19 Polonais Polonais Hargrand ,ar1e1iac Hlargrand ? P.areniacaluotuohuang : ?? 20 VG Mituoluo 7Zd PQ ? ? ? P.armeniaca'Caizhuangxing'
GB/T30362一2013 表A.1(续 标准品种 序 测试 性状特征 性状特性状特 性状特征 代码 号 方法 描述 征性质征类型 中文名 学名 极小 小白杏 尸.armeniaca'Yiwofengg” 李光杏 P.arnneniacaLiguangxing 果实;大小 骆驼黄 21 MG 77P77Z0 QN Luotuhuang 红金臻 Hlonginzhen 极大 二转子 Erzhuangzi 扁圆形 青密沙 Qingmisha 圆形 骆驼黄 P.are I.uotuohuang H71ZCC 卵圆形 杨继元 Yangiyt uan 果实;形状 22 VG 十 PQ 椭圆形 红荷包 Honghebao 长圆形 辣椒杏 La]1aoXIng 心脏形 葫芦杏 Hulu 李光杏 P.armeniaca‘Liguangxing QN 23MG 果实;纵径 骆驼黄 P.ar1eice Luotuohuang 杨继元 P777 YangIyuan 辣椒杏 Iajiaoxing MG QN 果实;侧径 骆驼黄 24 Iuotuol C77e2.C OuH心 十 宽 红金臻 HongInzhen 晚熟杏 窄 wanshuxing 果实;横径 骆驼黄 25 MG IOtOOHnD QN 十 红金臻 Honginzhen 山黄杏 Shanhuangxing 果实: 26MG 骆驼黄 lIOtI1O QN huang 纵径/横径 杨继元 极小 龙王帽 P.areiace l.ongwangmao 红荷包 Honghebao CeieC 果实 27 MG 骆驼黄 QN luotuohuang 侧径/横径 青密沙 .areniaca*Qingmisha 极大 对称 骆驼黄 L.otuohng ..armeniaca 果实 28 VG PQ 较对称 李光杏 P,ar1eniacal Liguangxing 对称性 不对称 大偏头 2P7 Dapiantou Priboto ‘Priboto” 果实 浅 杨继元 .ar angiian 29 VG PQ 缝合线深浅 骆驼黄 P.armeniacd Luotuohuang 深 新世纪 Xinshj 菜籽黄 P.areniaca'Caizihuang 中 30 vG 果实;梗洼 红金臻 2mt Hongjingzhen QN 尸.arme 深 串枝红 Chuanzhihong
GB/T30362一2013 表A.1(续 标准品种 序 测试 性状特征 性状特性状特 性状特征 代码 号 方法 描述 学名 征性质征类型 中文名 尖圆 杨继元 P.armeniaca'Yangiiyuan 果实 圆凸 葫芦杏 P,armeniaca‘Huluxing 31 VG PQ 十 果顶形状 骆驼黄 尸.armeniad luotuohuang 菜籽黄 P.areniaca*Caizihuang 果实 无 32 VG QL 十 布 果顶尖 光滑 33 VG QL 果实;果面 粗糙 果实 VG QL 果皮茸毛 无或弱 果实;果皮岸 35 中 VG Harcot QN P.armeniaca‘Harot 毛;无;光泽 李光杏 强 P.areiaca*Iiguangxing 马串铃 绿白 P.areiacaMachuanling 阿克西米西 P1n eX1m1X 果实 36VG 淡黄 青密沙 PQ ingmisha 果实底色 北安河大黄杏 黄 DlalCaHlaOe xing 橙黄 北寨红杏 Beihaihong xing 无或很小 果实;果实 马串铃 P.areniacaMachuanling 37 VG QN 着色面积 西农25 杨继元 Yangiyuan 无 粉红 果实;果实 新世纪 -77e71 'Xinshij 38 VG PQ 着色类型 崂山红杏 P.armeniaca aoshanhongxing 杨继元 Yangiivuan 大玉巴达 .areiaca*Daubada 浅 果实 39 VG 二花槽杏 Erhuacaoxing QN 着色深浅 深 沙金红 .areniaca*Sh Shaiinhong 斑点 菜籽黄 P7C Caizihuang 果实;果实 40VG 片状 杨继元 PQ 着色样式 密布细点 房山香自 P.areiaca hanxiangbai” 银香白 绿白 nxiangbai 阿克两米两 keximix 黄绿 李光杏 ing 果实 VG PQ 浅黄 青密沙 Qingmish8 果肉颜色 黄 西农25 lnong 橙黄 骆驼黄 Iuotuohang 橙红 红金臻 P.,areniaca Hongiinzhen
GB/T30362一2013 表A.1(续 标准品种 序 测试 性状特征 性状特性状特 性状特征 代码 号 方法 描述 征性质征类型 学名 中文名 细腻 青密沙 P.areniaca'Qingmisha" 果实: vG 42 蜜陀罗 ON .areniacaMituoluo 果肉质地 粗糙 马串铃 P.areniaca‘Machuanling 青密沙 P.areniaca*Qingmisha 果实: VG Mituoluo 43 密陀罗 O7P27I QN 果肉纤维 东宁1 号 很软 Viceroy 骆驼黄 0O1 果实 44 MG 山黄杏 QN xing 果实硬度 串枝红 huanzhilong 很硬 Harogem 果实: 龙王帽 P,armeniac 小 Longwangmmao 45 MG 果实重量 大偏头 QN 果核重量 大 骆驼黄 11Ot1Oh1a1mD 无或弱 骆驼黄 P.armeniace 果实 MG QN 杨继元 46 中 aVla 果实香气 浓 青密沙 QingmIsha 串枝红 少 P.arieniaca*Chuanzhihong 果实: vG 骆驼黄 47 IOtOOHnD QN 果实汁液 青密沙 Qingmisha 串枝红 P.arieniaca Chuanzhihong 果实;可溶性 青密沙 48MG P77CO Qingmisha QN 固形物含量 崂山红杏 aoshanhongxing 西农25 果实;果肉 ar1eniaca inong25 半离 49 P.armeniaca VG 与果核的 山黄杏 QN ShanhuangXIng 粘离性 骆驼黄 扁圆 大李光 .4reiaca Daliguang 李光杏 圆 P.are" Iiguangxing 卵圆 骆驼黄 luotuohuang 50 VG 果核;形状 PQ 十 倒卵圆 葫芦杏 eiacdl xingi 椭圆 崂山红杏 Laoshanhongxing P.armeniacu 长圆 辣椒杏 无或弱 骆驼黄 P.areniacad Luotuohuang 51 MG QN 核仁苦味 大偏头 强 Vieeroy ,1eO 极小 山黄杏 P.armeniaca“Shanhuangxing 一窝螂 Yiwofeng 核仁;大小 中等 串枝红 52MS" Chuanzhihong QN 优1 Youl 大 re1ic 极大 龙王帽 .areniaca*Iongwangmao
GB/T30362一2013 表A.1(续 标准品种 序 测试 性状特征 性状特性状特 性状特征 代码 号 方法 措述 征性质征类型 中文名 学名 不饱满 骆驼黄 P.areniaca*Luotuohuang 果核;核仁 53 VG 中等 垂枝杏 QN Chuizhixing 饱满程度 饱满 龙王帽 .Ce2C OaOOa0 很早 Ninfa Ninfa 早 Harcot Harcot Msh Portiei 54 初花期 QN 晚 Bergeron Bergeron 很晚 Harglow Harglow 很早 骆驼黄 .(r'1e1iac uotuohuang 山黄杏 P.arneiacea xing 55 MS果实成熟期 西农25 QN 串枝红 huanzhihong PaPeiaem 很晚 晚熟杏 Wanshuxing 测试方法见5.2.6.1 测试方法见5.2.6,2 测试方法见5.2.6.3 测试方法见5,2.6,4 测试方法见5.2.6.5 测试方法见5.2.6,6 测试方法见5.2.6.7 测试方法见5.2.6.8 测试方法见5.2.6.9 A.2性状特征图解 注:各图中出现的1,2.3,4,56等表示的是表A.1中的代码,不是数字编号 A.2.1表A.1中序号2品种性状特征(植株;树姿)图解见图A.1 直立 半开张 开张 下垂 图A.1序号2品种性状特征图解 10o
GB/T30362?2013 A.2.2A.110??(??:??)??A.2 Ш ? ?? ?A.210??? A.2.3A.111??(??;?н)??A.3 b d 2 ? е?? ? ?A.311??? A.2.4A.113??(??:??)??A.4 b d 2 ? ?? ? ?A.413??? A.2.5A.122??(?;?)??A.5 11
GB/T30362一2013 扁圆形 圆形 卵圆形 椭圆形 长圆形 心脏形 图A.5序号22品种性状特征图解 A.2.6表A.1中序号23、24、25、32品种性状特征(果实;纵径;果实;侧径;果实;横径;果实;果顶尖)图 解见图A.6 果顶尖 果顶尖 纵径 纵径 侧径 横径 图A.6序号23、24、25,32品种性状特征图解 A.2.7表A.1中序号31品种性状特征(果实;果顶形状)图解见图A.7 a 凹 尖圆 圆凸 图A.7序号31品种性状特征图解 A.2.8表A.1中序号50品种性状特征(果核;形状)图解见图A.8 12
GB/T30362?2013 ? ? ? ? ? ? ?A.850??? 13
GB/T30362一20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技术问卷 编号(申请者不必填写 申请注册的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 申请人信息 共同申请人 申请人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品种起源 品种发现者: 发现日期: 育种者: 育种时间: × 含父本) 杂交选育早(母本) 实生选育:早(母本 其他育种途径: 选育种过程摘要 主要特征(第1栏括弧中的数字为附录A中表A.1中性状特征序号,请在相符合的特征代码后的[]中划“v" 4.1(21 果实;大小 1极小[]3小[]5中[]7大[]9极大[] 4.2(36 果实:;底色 1绿白[]2白[]3淡黄[]4黄[]5橙黄[] 1无或很小[]3小[]5中[]7大[] 4.3(37) 果实:;着色面积 1绿白[]2白[]3黄绿[]4浅黄[]5黄[]6橙黄[]7橙红[ 4,4(41) 果实:果肉颜色 核仁;大小 1极小[]3小[]5中等[]7大[]9极大[C 4.552 4.6(55 果实成熟期 很早[]3早[]5中[]7晚[]9很晚[] 相似品种比较信息 与该品种相似的品种名称 与相似品种的典型差异 品种特征综述(按照附录A中表A.l的内容详细措述》 1
GB/I30362一2013 附加信息(能够区分品种的性状特征等) 7,1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旱、抗寒、耐、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 7.2繁殖要点: 7.3栽培管理要点: 7.4其他信息 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 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其他信息 上述表格各条款与留空格不足时可另付A!纸补充说明 申请者签名 日期: 15
GB/T30362一2013 参 考 文 献 [1]张加延,张钊.果树志杏卷[M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3.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测试指南制定的相关文件 TGP/5Ex oninDUSTesting ndcoopernato xperienceanc rrangementsforDUsTesting TGP/6Ar TGP/7DevelopmentofTestGuidelines TGP/8TrialDesignandTechniquesUsedintheExaminationof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Stability Distinctness TGP/9Examining! TGP/10ExaminingUniformity TGP/11Ex8 Stability am1nlng TGP/14GlossaryofTechnical,BotanicalandStatisticalTermsUsedinUP(OVDocuments TGP/15NewTypesofCharacteristics TG/70/4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 Apricot(PrnusareniacaI, CPVO,TP/70/1Protocol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TestsPrunusarme- [3 niacaL.,ArmeniacazulgarisLam.APRICOT. 1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GB/T30362-2013

随着我国对植物新品种研究力度的加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逐渐成为新品种申请和审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规范测试行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GB/T30362-2013》标准。

该标准主要围绕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展开,其中特异性测试是指通过测定目标物在所检样品中的存在和含量来确定目标物的特异性;一致性测试是指评价同一来源或不同来源样品的复现性;稳定性测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评价样品各项性状的变化情况。

具体而言,《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GB/T30362-2013》标准对于特异性测试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样品准备、实验条件、质谱分析等方面;对于一致性测试方法,该标准要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并通过计算相关的统计参数来评估复现性;对于稳定性测试方法,该标准建议根据不同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时间点和指标。

通过执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GB/T30362-2013》标准中的相关测试方法,可以对植物新品种进行全面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还能够提高我国植物新品种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的相关资料

    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杏类似的标准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的编号:GB/T30245.2-2013。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共有29页,发布于2014-07-012013年第27号公告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0363-201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共有30页,发布于2014-06-22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