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542-2012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

Roadvehiclesjump-startcab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的编号:GB/T28542-2012。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共有14页,发布于2012-11-012012年第13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3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3.040.10
  • 实施日期2012-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451.75KB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


国家标准 GB/T28542一2012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 Roadvehiclesjump-startcables 2012-06-29发布 2012-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28542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参考了德国工业标准DIN725531994《内燃机道路车辆蓄电池跨接电缆的尺寸,要求、检 验》和美国机动车工程协会标准SAEJ1494:2001《蓄电池充电电缆》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l4)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建德市万家电器电缆有限公司、杭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 术研究院,温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建德市质量技术监督 局、建德市华隆电器工具有限公司,建德市低压电器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利明,高熙康、唐仁幸,郑高科,郑镇、卢振球,潘鹏,程建文,戚方好、刘启平
GB/I28542一2012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以下简称起动电缆)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为12V或24V、,起动电流不超过750A的起动电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T1220一2007不锈钢棒 电工圆铜线 GB/T3953 GB/T4909.2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250852010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 S/T11223铜包铝线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定电流ratedcurrent 起动电缆在特定条件下传输电流的能力 3.2 电压降voltagedrop 起动电缆被连接到两个蓄电池电极之间并传输电流时,在两个蓄电池的正电极之间或负电极之间 存在的电位差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起动电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4.1.2起动电缆的规格用额定电流表示,见表1
GB/T28542一2012 表1起动电缆的规格和基本参数 车辆发动机气缸工作容量儿 起动电缆的规格 起动电缆 电缆导体极 电压降/V 额定电流/A 总长度/mm 面积/mm"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桃 s1.6 <1.0 不适用 80 2500 100 >2500 >4 s1.6 s1.2 不适用 150 >2800 >6 s1.6 不适用 200 >2800 >10 6 <2.0 不适用 220 >3000 >16 <1. 6 <2.5 2.0 350 >3500 >25 1,6 5,5 3,0 480 >4000 S7.0 S4.0 75o >4500 S1.8 <12.0 <9.0 50 4.1.3起动电缆包括普通温度型(一25C+70C)和特低温度型(一40C~十70C 4.1.4起动电缆由两条电缆及附件组成,每一条电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蓄电池夹,其中一条电缆上应 装有一个不可拆卸的警示标签,见图1 Mg 警告 其中 蓄电池夹; 电缆 警示标签 电缆绝缘层; 电缆导体; 蓄电池夹的绝缘层 蓄电池夹(主件); -总长度 图1起动电缆结构示意图
GB/T28542一2012 4.1.5起动电缆的两条电缆上应标识下列内容 a)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b)适用温度范围 e)额定电流 4.1.6起动电缆的两条电缆的导体应由符合GB/T3953规定的软铜线或由符合s/T11223规定的 软铜包铝线绞合而成 4.1.7起动电缆的总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起动电缆极性 起动电缆的一条电缆及其两端的蓄电池夹的颜色为黑色,另一条电缆及其两端的蓄电池夹的颜色 为红色或明显区别于黑色的其他颜色(除了白色之外 4.3电缆 4.3.1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2电缆外径和电缆绝缘层的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电缆外径和电缆绝缘厚度 铜包软线绞合导体 铜丝绞合导体 导体截面积范围s/mm 电缆绝缘厚度(最小)/mm 电缆外径(最大mm 电缆绝缘厚度 电缆外径 3S16 0,80 8.30 16GB/T28542一2012 表3(续》 蓄电池夹的张开力/N 起动电缆的规格(额定电流)/A 蓄电池电极直径10mm蓄电池电极直径20mm蓄电池电极直径30mm 350 40士8 60士12 80士16 480、750 50士1o 75士15 95士19 4.4.2蓄电池夹的绝缘件在低温-25c(普通温度型)或一40(特低温度型)状态下,从1.5m高处 跌落后,其表面及结构应无破裂 4.4.3蓄电池夹的金属件应能耐受正常使用和存储环境下的盐雾侵蚀,其表面应无锈迹 4.5电缆与蓄电池夹间的接合强度 电缆与蓄电池夹之间的接合处在耐受下列拉力时,应无脱落或损坏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50A的起动电缆,施加245N士5N的拉力 b 对额定电流大于150A的起动电缆,施加445N士20N的拉力 4.6警示标签 4.6.1警示标签应包含附录A中A.1规定的警示用语 4.6.2警示标签的图文应清晰易读,持久耐用 3 4.6. 警示标签在耐受22N拉力后,应无破裂,其图文应保持清晰易读 4.7起动电缆的电压降和温升 在23C士5C的环境温度下,起动电缆被接通额定电流,持续15s时间,在起动电缆上产生的电压 降应符合表1的规定,通电期间及之后,其蓄电池夹手柄背部及夹爪背部的温升应不超过45K,应不损 坏起动电缆各部件的机械结构和电气结构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和试样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均应在温度为23C士5C的环境中进行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样均应从新的或未经其他试验损伤的起动电缆上取得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前,应将试样放置在温度为23C士5C的环境中,放置时间不少于1h 5.2起动电缆极性试验 目视或用其他适宜的方法检查起动电缆的极性 5.3电缆试验 导体截面积试验见GB/T4909.2一2009中5.4的规定 电缆外径和电缆绝缘层厚度试验见GB/T25085一2010中51.15.1.3和5.2.15.2.3的 规定,其中试样长度改为2200" mm 5.3. 3 电缆绝缘层高温压力试验见GB/T250852010中7.1的规定,其中烘箱的温度设定为70C士
GB/T28542一2012 5.3.4电缆绝缘层的低温卷绕试验见GB/T25085一2010中8.1的规定,其中冷冻箱的温度设定为 -25C士2(对普通温度型)或一40C士2对特低温度型 5.3.5电缆绝缘层的抗高温短期老化试验见G;B/T25085一2010中10.2的规定,其中烘箱温度设定 为110C士2,老化试验时间设定为168h 5.3.6电缆绝缘层的耐汽油、柴油,机油试验见GB/T25085一2010中11.2的规定 5.3.7电缆绝缘层的抗延燃试验见GB/T25085一2010中第12章的规定 5 蓄电池夹试验 5.4.1蓄电池夹张开力和夹持力试验 取蓄电池夹作为试样,按图2所示,按序进行下列a) )d)项试验: 其中 蓄电池爽 2 夹爪导电件; 金属圆柱; 金属圆柱直径 图2蓄电池夹张开力试验示意图 用测量误差不大于士1mm的长度检测器具,测量蓄电池夹的手柄长度()和夹爪长度(.). 应满足1>2 手柄长度()为蓄电池夹的轴销中心至手柄末端之间的距离 夹爪长度( 为蓄电池夹的轴销中心至夹爪导电件前端点之间的距离 用蓄电池夹分别夹持直径为10mm.,20mm.30mm的金属圆柱,在蓄电池夹手柄末端施加力 P,逐渐增大力下”直至刚好可移动金属圆柱,分别记录此时力下的值即为张开力 蓄电池夹不夹持任何物品,在蓄电池夹手柄上施加力,使蓄电池夹的夹爪张开至最大位置,然 后逐渐减小所施加的力,蓄电池夹的夹爪回至闭合状态,此为一次开合试验 一次开合试验的 总时间为2s一6s 重复1000次开合试验 重复b)项试验 5.4.2蓄电池夹低温跌落试验 取蓄电池夹作为试样,截去所带电缆,按序进行下列a)d)项试验: 将试样放在70C士2C的高温烘箱中1h 试验期间,烘箱内完全换气8次到20次 然后在 23C士5C温度下自然冷却1h b将经上述a)项试验后的试样放在一25C士2C(对普通温度型)或一40C士2C(对特低温度
GB/T28542一2012 型)的低温箱中1h 随后从低温箱中取出试样,将试样从1.5m高处自由跌落在混凝土平板上5次 试验时,自试 样离开低温箱至5次跌落试验完毕的总时间应不超过60s 目视检查经上述c)项试验后试样的绝缘件的表面及结构,记录其破裂或损坏现象 蓄电池夹金属件耐锈蚀试验 取蓄电池夹作为试样,除去所带电缆及非永久固定的绝缘材料 按序进行下列a)一e)项试验: a)将试样浸人四氯化碳、三氯乙烧或等效的脱脂剂中10min,以除掉所有的油脂 b)将试样浸人温度为20C士5C,氯化氨含量为10%的水溶液中10" 随后,将试样上的液 min 滴甩掉,但不擦干 将试样放人温度为20笔士5的饱和水汽中10 c mln 将试样放人温度为100士5笔的加热箱内1o. d mln, 目视检查试样金属件表面的锈迹 e 注1;锐边上的锈迹或可擦掉的谈黄锈膜均可忽略不计 注2:对小弹簧之类及会受到磨损的不易触及部件,有一层油脂,即足以防锈 对这类部件,只有在对油脂层的功效 有怀疑时,才进行试验,而且试验前不去除油脂 5.5电缆与蓄电池夹间接合强度试验 采用图3所示装置或其他等效的拉力装置,验证电缆与蓄电池夹间接合强度 在电缆上沿电缆轴 线F方向、距离蓄电池夹手柄末端500mm以上的位置,施加4.5规定的拉力,保持60s时间.目视检 查电缆与蓄电池夹之间的连接状况,记录其脱落或损坏现象 其中 蓄电池夹 电缆; 蓄电池夹手柄末端 支架 夹紧装置 图3电缆与蓄电池夹间接合强度试验示意图 5.6警示标签试验 5.6.1目视检查警示标签的图文内容 5.6.2用手拿浸透水的布片擦拭警示标签上的图文15s,再拿浸透汽油的布片擦拭警示标签的图文 15s,随后,目视检查警示标签上的图文是否清晰可读 注;试验用汽油为脂肪族溶剂已烧,其最大芳香脂体积分数为0.1%,贝壳松脂丁醇值为29,初沸点约为65C,干点 约为69笔,密度为0.68g/cm 5.6.3按图4所示,将警示标签挂于起动电缆的电缆上,电缆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通过试验夹对警示标
GB/T28542一2012 签施加22N包括试验夹的重量)的力,保持60s时间,力的作用方向垂直向下,力的施加点应在警示标 签边缘6mm处,且尽量远离电缆 随后,目视检查警示标签是否破裂,其图文是否清晰可读 其中 试验支架; 电缆 警示标签; 试验夹; 重物 图4警示标签抗拉力试验示意图 5.7起动电缆电压降和温升试验 5.7.1试验装置及环境条件如下 试验在23C士5C温度下进行,试样所处环境应无强对流空气 a b)采用直流型或交流工频50Hz)型电流试验装置,其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 该试验装置的 mm士1 两个不锈钢电极为圆柱体,其直径为25 mm长度为60mm,其材料牌号为GBT1220 2007中规定的06Crl7Ni12Mo2或12Crl8Ni9 试验电流接于两个不锈钢电极的一端,电压降 检测仪接在两个不锈钢电极的另一端 试验用时间测控仪器的误差应小于士0.5s D 试验用电流检测仪器的相对测量误差应小于士1% 试验用电压降检测仪器的测量误差应小于士0.01V e 温升测量误差应小于土2K
GB/T28542一2012 10 其中 电缆; 不锈钢电极; 热电偶引线; 温升检测仪; 电压降检测仪 电流检测仪; 限流电阻 电源; 蓄电池夹轴销 蓄电池夹手柄端点 0 11 蓄电池夹夹爪端点 12 -温升检测点A(位于蓄电池夹夹爪背部中点) 13 -温升检测点B位于蓄电池夹手柄背部中点); 温升检测点c(位于蓄电池夹火爪背部中点) 14 15- -温升检测点D(位于蓄电池夹手柄背部中点 图5起动电缆电压降和温升试验示意图 试样为经5.5规定的接合强度试验后的起动电缆 5.7.2 5.7.3按如下程序进行试验 取试样的1条电缆,按图所示.将该电缆的2个蓄电池夹爽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部位置,在 a 2个蓄电池火的手柄背部中点和夹爪背部中点粘结热电偶(图示A一D四个温开检渊点),以 渊量试样的温升 当蓄电池火的绝缘层(见图1)采用非永久同定方式时,应将其绝缘层移除 后,再将热电偶粘结到蓄电池夹上,试验时不带该绝缘层 将通电时间设定为15s 接通试验电源,在3s时间内使试验电流快速上升至额定电流,记录 试样的电压降和温升值 通电过程,当电压降超过表1规定的极限值,或4个温升检测点中的任何1个温升值超过45K 时,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试验 否则继续d)项试验 通电15s后,断开试验电源 随后,在120s时间内,继续监测温升值 当4个温升检测点中 的任何1个温升值超过45K时,停止试验 否则,将经上述试验后的试样放在室温下自然冷 却1h后,继续e)项试验 e 按5.5规定的方法对该试样做接合强度试验 f 取同一试样的另1条电缆,重复上述a)e)项的试验
GB/T28542一2012 6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6.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批量投产前鉴定 批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c 因某种特定或特殊情况.认为有必要进行型式检验时 6.2.2型式检验所用试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能够覆盖整个加工工艺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型式检验 项目为表4所列所有项目 表4检验项目及数量 章条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试样数量 5.2 起动电缆极性试临 全数检验 5套 5.3.1 电缆导体截面积试验 3个 5.3.2 电缆外径和电缆绝缘层厚度试验 3个 电缆绝缘层高温压力试验 8个 5.3.3 电缆绝缘层低温卷绕试验 5.3.4 3个 5.3.5 电缆绝缘层抗高温短期老化试验 3个 5,3.6 电缆绝缘层耐汽油、柴油、机油试验 3个 5,3.7 电缆绝缘层抗延燃试验 蓄电池火张开力和夹持力试验 5个 5.4.l 5.4.2 蓄电池夹低温跌落试验 5个 5.4.3 蓄电池夹金属件耐锈蚀试验 5个 电缆与蓄电池夹间接合强度试验 5套 警示标签图文内容 5.6.1 3个 5.6.2 警示标签图文的持久耐用试验 3个 5.6.3 警示标签抗拉力试验 3个 5.7 起动电缆电压降和温升试验 5套 5套 7.1 包装 注:、为应做项目 全部型式检验项目所需试样构成1个试样组 当表4所列项目的试验均合格时,即判定该组试 6.2.3 样的型式检验合格 如有检验项目不合格,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试样,对其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 复试不合格,则判该组试样为不合格
GB/T28542一2012 6.3出厂检验 6.3.1出厂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及验收准则由制造商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出厂检验项目应至少包括表4所示的“出厂检验”栏中的所有项目 6.3.2起动电缆应经检验合格方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合格的文件或标记 包装,运输及贮存 7.1包装 7.1.1每一套起动电缆应有一个包装袋(盒) 包装袋(盒)应采用塑料或其他适用的材料制成 起动 电缆使用后应可以被重新装人包装袋(盒)中 应在包装袋(盒)内配置一份使用说明书.或在包装袋 盒)上印制使用说明,使用说明的内客见附录A中A.2 包装袋(盒上应标识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规怕 适用温度范围 b e)起动电缆的总长度 电缆导体的主要材料 d 7.1.2外包装物宜采用瓦楞纸箱 包装箱外表应注明如下内容 厂名、厂址、联系方式 a b)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 e)产品标准号 d 生产日期 e)应有防潮,码放高度等符合GB/T191规定的相应标识 7.1.3外包装箱内应装人随同产品供应的相关文件 a)装箱单(指多只包装) 产品合格证 b) 7.2运输和贮存 在运输和贮存中,产品不得受剧烈机械冲撞、暴晒、雨淋、化学腐蚀性物品及有害气体侵蚀 10o
GB/T28542一2012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警示标签和使用说明 A.1警示标签 警示标签应包括如下内容;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充电须知 警告;蓄电池含有酸性成分并可能产生易爆气体 注意;操作者应戴上眼镜、手套等,以防人体的皮肤或器官受到伤害 本产品用于连接供电车辆和 缺电车辆的蓄电池电极,以向缺电车辆传输应急起动电能 待连接的两辆车的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必须 相同,应确保两辆车的车体互不接触 详见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须知 以下操作仅适用于负极搭铁的 系统 将红色电缆的一个蓄电池夹接到缺电车辆蓄电池的正极“十”上,将该电缆的另一个蓄电池夹 a 接到供电车辆蓄电池的正极“+”上 b)将黑色电缆的一个蓄电池夹接到供电车辆蓄电池的负极“一”上 将黑色电缆的另一个蓄电池夹接到缺电车辆的搭铁件上 该搭铁件为发动机缸体铁件或与发 动机缸体牢固连接的其他铁件,并应尽量远离蓄电池,不允许直接接到蓄电池的负极上 先起动供电车辆的发动机,随后起动缺电年辆的发动机 d 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拆除起动电缆 e A.2使用说明 A.2.1使用说明的图文应清晰可辨,应至少包括A.2.2A.2.5中的所有内容 A.2.2警告;蓄电池含有酸性成分并可能产生易爆气体 在使用起动电缆时,切莫倾斜放置蓄电池 蓄电池必须始终远离火源(如:小火星,火苗,点燃的香烟) A.2.3注意 车辆蓄电池的电解液可能逸出,不要弯腰面向蓄电池 蓄电池夹的外表面裸露导电件可能导 致电气短路和灼伤使用者的事故发生 操作者应戴上眼镜、手套等,以防人体的皮肤或器官受 到伤害 b待连接的两辆车的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必须相同(同为12V,或同为24V) e)应确保待连接的两辆车的车体互不接触 d)供电车辆蓄电池应与车辆电网系统保持连接状态 在连接起动电缆前,应关闭两辆车上的所有电力负载 挂上刹车 手动变速,将变速器置于空 挡;自动变速,将挡位选择杆置于“驻车挡”(P 在连接起动电缆前,应先判别两辆车上的蓄电池的正负电极,并判别各车的搭铁电极是正极搭 铁还是负极搭铁 两辆车的搭铁电极可能互不相同 严禁极性反接 谨防发生电气短路、燃 烧、爆炸事故 对较大型或重型车辆,或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或当缺电车辆的发动机、蓄电池状况较差时,应选 择较大规格(额定电流)的起动电缆 A.2.4当缺电车辆的搭铁极为负极(即蓄电池的负极被搭接在发动机铁件上)时,按如下顺序操作
GB/T28542一2012 第一步,将红色电缆的一个蓄电池夹接到缺电车辆蓄电池的正极“+”上,将该电缆的另一个蓄电池 夹接到供电车辆蓄电池的正极“十”上 第二步,将黑色电缆的一个蓄电池夹接到供电车辆蓄电池的负极“一”上,将黑色电缆的另一个蓄电 池夹接到缺电车辆的搭铁件上 注意;该搭铁件为发动机缸体铁件或与发动机缸体牢固连接的其他铁 件,并应尽量远离蓄电池,不允许直接接到蓄电池的负极上 第三步,检查起动电缆的连接状态,应确保起动电缆与发动机的运转部件之间无任何接触 第四步,起动供电车辆的发动机使发动机保持中等速度运转 接着起动缺电车辆的发动机,每次 起动时间不得超过15s(多次起动时,应至少有60s以上的时间间隔),成功起动发动机后,保持2" min一 3 ,直至发动机正常运转 注意;起动发动机前,所有人员应远离供电车辆蓄电池,谨防易爆气体 min 伤人 第五步,按与第一、二步相反的顺序拆除起动电缆 注意;拆卸时,应确保起动电缆与发动机的运转 部件之间无任何接触 A.2.5当缺电车辆的搭铁极为正极即蓄电池的正极被搭接在发动机铁件上)时,按如下顺序操作 第一步,将黑色电缆的一个蓄电池夹接到缺电车辆蓄电池的负极“-”上.将黑色电缆的另一个蓄电 池夹接到供电车辆蓄电池的负极“一”上 第二步,将红包电缆的一个蓄电池火接到供电车辆的正极"+"上,将该电缆的另一个蓄电池夹接到 缺电车辆的搭铁件上 注意;该搭铁件为发动机缸体铁件或与发动机缸体牢固连接的其他铁件,并应尽 量远离蓄电池,不允许直接接到蓄电池的正极上 第三步,检查起动电缆的连接状态,应确保起动电缆与发动机的运转部件之间无任何接触 第四步,起动供电车辆的发动机,使发动机保持中等速度运转 接着起动缺电车辆的发动机,每次 起动时间不得超过15s(多次起动时,应至少有60s以上的时间间隔),成功起动发动机后,保持2nmin~ 3nmin,直至发动机正常运转 注意;起动发动机前,所有人员应远离供电车辆蓄电池,谨防易爆气体 伤人 第五步,按与第一、二步相反的顺序拆除起动电缆 注意拆卸时,应确保起动电缆与发动机的运转 部件之间无任何接触

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GB/T28542-2012

1. 引言

道路车辆在行驶中可能会出现无法启动的情况,例如电瓶电量不足或者故障等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急起动电缆应运而生。

应急起动电缆是一种用于连接两辆车辆电池的电缆,通过绕过损坏的电池,让能量从另一辆车辆的电池流入需要启动的车辆电池。这种电缆在车辆维修和紧急情况下非常有用。

2. 标准介绍

GB/T28542-2012《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2.1 定义

标准中定义了以下几个术语:

  • 应急起动电缆:用于连接两辆车辆电池的电缆。
  • 公称电压:电缆设计时规定的电压值。
  • 最大工作电流: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 接头:连接电缆两端的部分,包括插头和插座。

2.2 要求

标准中规定了应急起动电缆应满足以下要求:

  • 公称电压应不小于12V。
  • 最大工作电流应不小于200A。
  • 电缆长度应不小于2m。
  • 插头和插座应符合标准要求,能够稳固地连接。
  • 电缆应当具有防止过热、过载和短路等安全保护措施。

2.3 试验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对应急起动电缆进行以下试验:

  • 外观检查:检查电缆和接头的外观是否完好。
  • 电气性能试验:测试电缆的公称电压和最大工作电流。
  • 阻燃性能试验:在一定条件下测试电缆的阻燃性能。
  • 安全保护试验证明:测试电缆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3. 结论

GB/T28542-2012标准规定了应急起动电缆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为生产和使用应急起动电缆提供了指导。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急起动电缆可以确保安全可靠地启动车辆,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参考文献

  • GB/T28542-2012《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

5. 延伸阅读

除了GB/T28542-2012标准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标准和规范与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相关,例如ISO 6722-1:2011、JIS D 6706-2008等。如果您对此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内容。

此外,使用应急起动电缆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例如在连接电缆前先关闭两辆车的发动机,避免触电等危险。同时,在存放或携带电缆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弯曲或者挤压,以免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6.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GB/T28542-2012标准中关于道路车辆应急起动电缆的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内容。我们应该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急起动电缆,以确保在车辆无法启动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启动车辆。此外,还需要注意使用和存储电缆时的安全事项和细节。

±800kV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800kV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800kV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的编号:GB/T28541-2012。±800kV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共有24页,发布于2012-11-012012年第13号公告
大中型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中型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中型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的编号:GB/T28546-2012。大中型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12-11-012012年第13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