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036-2016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

GuidelinesforsurveillanceofRadopholussimilis(Cobb)Thor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的编号:GB/T33036-2016。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共有8页,发布于2017-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17-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313.37KB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


国家标准 GB/T33036一2016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 GuidelinesforsurveilaneeofRadopholussinmilis(CobbThorne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3036一2016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穿孔线虫的调查监测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香蕉穿孔线虫的疫情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4852007香蕉穿孔线虫检疫检测与鉴定技术规范 监测 3.1寄主植物种植地区 3.1.1监测区域 重点监测香蕉穿孔线虫高风险区寄主植物种植田和棚室 香蕉穿孔线虫寄主植物及高风险适生区 参见附录A 3.1.2监测时间 -年生寄主植物定植后,在一个生育周期内分前期和中期进行2次症状观察和取样检测;多年生寄主 植物在每年生长季的中期进行1次症状观察和取样检测 香蕉穿孔线虫为害症状参见NY/T1485 2007 3.1.3监测方法 3.1.3.1田间无疑似症状 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平行跳跃式或拉链式随机取样方法,每个监测点确定10个取样点,每样点取 1株寄主植物,铲去表层土壤、杂草和其他杂物,取营养根10g~20g,根际土壤100g一200g;将各点所 取根系混合作为1个根组织样本,各点所取土壤混合均匀后,倒去部分土壤,保留1000g一2000g土 壤作为1个土壤样本 对香蕉植株,可以采集根部距离假茎5cm~15cm的根和距地表5cm一25cm 土层的根际土壤;其他植物可根据根系的深浅取营养根或须根及其周围土壤 3.1.3.2田间有疑似症状 当田间发现疑似症状时,拍摄发病植株症状照片,记录发病植株名称,统计发病植株面积和数量,采 集表现症状的根系及其周围的土壤
GB/T33036一2016 3.2寄主植物中转、存储、销售场所 3.2.1监测区域 重点监测由香蕉穿孔线虫高风险发生区调人寄主植物的中转,存储和销售场所 3.2.2监测时间 寄主植物调人后即进行1次症状观察和取样检测 3.2.3监测方法 3.2.3.1寄主植物无疑似症状 随机抽取长势相对较弱的植株,采集其根和根际介质(或土壤),抽样率按植株数>10000株(盆 抽3%一5%,植株数为100株(盆)10000株(盆)抽6%一10%,植株数<100株(盆)抽样最低数不少 于10株(盆),植株数不足最低数的全部抽样,每株(盆)采集根5g10和根际介质(或土壤)50 0,每40株一0株(盆)植物的根相根际介质(或士壤)分别混合成1个根样相1个土样 当抽样数 少于100株(盆)时,至少组成1个根样和一个土样 3.2.3.2寄主植物有疑似症状 采集整个病株的根系及其周围的介质(或土壤)作为1个独立的样品 3.3疫情处理区 3.3.1监测区域 疫情处理区及周边1km范围内的植物生长地 3.3.2监测时间 疫情处理后监测3年 第1年每3个月取样检查1次 第2年和第3年每6个月取样检查1次 3.3.3监测方法 方法同3.1.3 实验室鉴定 监测中采集的根组织样本和土壤(介质)样本按照NY/T1485-2007进行线虫分离和鉴定 并将 鉴定结果填人附录B中表B1 监测报告 记录监测结果并填写附录c中表c.1;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 标本保存 采集到的虫体制作为玻片标本长期保存,标本要填写标签,注明发现地点、时间、鉴定人等信息 标
GB/T33036一2016 本要登记造册,有专人负责管理,注意防潮、防损坏 档案保存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 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监测过程中的样品拍照,录像等材料 应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
GB/T33036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香蕉穿孔线虫寄主植物及高风险适生区 香蕉穿孔线虫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已报道的寄主有350多种,其中多数属偶然寄主在罹病香蕉树 附近存在)和人工接种寄主 其主要为害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包括香蕉(Mwsaspp.),胡椒(Ppe”nig run、柑桔(Citrusspp.)、柚子(Citrusma.rima、柠檬(Citruslimon、菠萝(Ananascomosus)、甘蔗 子树 (Succhaumo/icinanum),荔枝(Lilchichinensis),椰 Cocosnucifera),槟榔树(Arecacatheeu 可可(T 茶树( (Canelia.sinensis),美洲柿(Dospyrosirgini heobromnacacao),咖啡(Cofearabiea ana)、鹦梨(Pe .花生( Arachishypogaea),甜菜(Betauul ersea icaa Zingiberoicinale aer 苦瓜Moorlicaeharantia 萝 garis),辣椒Capsicumannum Raphan4、satius)、莴苣 ,高粱(Sorghumbicolor)、玉米(Zea iticaesti2 Iactucasatiua)大豆(Gycine d mays),番茄(Lycoersiconesculentun 马铃薯 西瓜(Citrullwslanatus),甜瓜 Sola7nuu77tuberosuu7 ucumismelo)、南瓜(Cul 薯(Dioscoreaalata) booeabatutas ,姜黄(Cur Cwcurbilapepo) 蚕豆Vicei ccumalonga),小豆弛( 菜豆Pha.seolw、wlgaris),草莓 Aouncobact iciafaba Fragaria.chiloensis)、首槽(Medl ,油棕(Elaeisguinensis) 山葵(Ayecastruromanzo licag0sativa ,王棕(Roysonearegia 等,还为害天南星科(Ar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 棕榈科(Pal- iauun usaceae)和凤梨科(Bromeliaceae ,芭蕉科(Mu 等观赏植物 最常见的观赏植物寄主有天南星科的 mae 花烛属(An ,麟麟叶属(Eipremnuspp. 蔓绿绒属(Philodendronspp.),竹芋科的肖 nthurium1spp. 竹李属(Cal lahespp.),竹芋属(Maranta hamaedorespp.)、散尾葵属 spp.),棕榈科的墨西晋棕属(Ch alidloc p.),凤梨科的凤梨属Anana、spp.)、隐花凤梨属(Cryptanthusspp.),芭蕉科的 Chryl carpusspp. 鹤望兰属(S/reli/2ia spp.,旅人蕉属(Ra aenalspp.),茜草科的龙般花属(Ixoruspp.),五加科的孔雀 木属(Di pp.)等 sygotheca 根据香蕉穿孔线虫耐寒性,我国海南全部地区,广东、广西中部和南部地区,云南南部部分地区,福 建南部小部分地区以及台湾沿海地区为香蕉穿孔线虫高风险适生区
GB/T33036一201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植物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 植物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见表B.1 表B.1植物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 植物名称(附学名) 品种名称 植物生育期 样品数量 取样部位 样品来源 送检日期 送检人 送检单位 联系电话 检测鉴定方法 检测鉴定结果: 备注:(内容包括监测对象来源、数量、调运过程、去向、有无调运检疫证书等 鉴定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鉴定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单一式三份,检测单位,受检单位和检疫机构各一份
GB/T33036一2016 附 录c 规范性附录 香蕉穿孔线虫调查监测记录表 香蕉穿孔线虫调查监测记录表见表c.1 表c.1香蕉穿孔线虫调查监测记录表 调查单位(盖章)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作物名称: 生育期: 调查方法 种苗来源 种植面积(亩'). 调查面积(亩) 疑似症状/为害状 调查地块 10 调查面积/亩 田 发生面积/亩 间 调 调查株数 查 发病株数 病株率/% 备注 “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其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式为;l亩=666.6nm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GB/T33036-2016

香蕉穿孔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香蕉生产的病虫害,对香蕉种植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穿孔线虫的传播,国家发布了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GB/T33036-2016。

监测方法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主要采用土壤样品监测和根部检测两种方法。

  • 土壤样品监测:在种植香蕉地块中随机取样,在每个样点深度0-30cm处挖取三个15cm×15cm×20cm的土方,混合后取1kg作为样品送检。
  • 根部检测:在香蕉生长期间定期检查根系,对有疑似感染的香蕉植株进行根系处理并送检。

监测时间

香蕉穿孔线虫监测的时间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在以下时段进行监测:

  • 春季(3月至5月):香蕉萌芽期、叶片初展期
  • 夏季(6月至8月):香蕉快速生长期、果实发育期
  • 秋季(9月至11月):香蕉成熟期、采收期

样品处理

香蕉穿孔线虫样品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土壤样品需在24小时内送检或储存于4℃以下。根部样品需在检测前3天内处理或储存于4℃以下。
  • 土壤样品需混合均匀后取样,避免局部低密度的情况。
  • 根部样品需清洗干净,并选取无损伤的根系进行处理。

总之,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GB/T33036-2016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监测方法和流程,可以帮助控制香蕉穿孔线虫的传播,促进香蕉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香蕉穿孔线虫监测规范类似的标准

水仙黄条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仙黄条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仙黄条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33035-2016。水仙黄条病毒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7-05-01
阔鼻谷象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阔鼻谷象检疫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阔鼻谷象检疫鉴定方法的编号:GB/T33037-2016。阔鼻谷象检疫鉴定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7-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