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527-2004

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nakedcarpbree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的编号:GB/T19527-2004。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共有7页,发布于2004-10-012004-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5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150
  • 实施日期2004-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418.71KB

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


国家标准 GB/T19527一2004 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nakedcarpbreed 2004-10-01实施 2004-05-31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527一2004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洪芳,史建全,杨建新、王东晖,惠金莉、刘念亲、毛月风
GB/T19527一2004 青海湖裸鲤繁育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湖裸鲤[Gymocyprisr-exalskii(kessler)]繁育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催产、 授精、孵化及鱼苗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环境条件 3.1催产季节:5月下旬至7月上旬 3.2催产水温;亲鱼催产的适温范围为5C一21C 3.3繁殖用水水质应符合GB1l607的规定 亲鱼选择 亲鱼来源 用作繁殖的亲鱼应来自青海湖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中野生的或原种保种水域已达性成熟、体质 健壮、体色鲜艳、鳍鳞完整,无伤、无病的雌、雄鱼 4.2亲鱼选择 4.2.1雌亲鱼的选择 外观选择 性成熟雌鱼的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下腹部松软有弹性;臀鳍边缘圆滑无缺刻、稍长、顶尖; 繁殖季节成熟雌鱼体表后部具少量“追星” 4.2.1.2挖卵检查 用挖卵器从亲鱼泄殖孔内取出少许卵样,将卵样放人培养中,加人卵球透明液(见附录A) 2min3nmin后观察卵的形态 成熟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全部或绝大多数卵核偏位 4.2.2雄亲鱼的选择 雄鱼臀鳍短宽而圆形,鳍缘有不明显的缺刻、倒钩;繁殖季节雄鱼尾柄和臀鳍出现大量的“追星”,手 感粗糙 轻压后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 4.3配组 用于繁殖的雌、雄亲鱼配比为1:2一1:2.5 人工催产 5.1催产前的准备 5.1.1产卵池 使用直径8m10m圆形产卵池,池深1.2m,池底四周向中心倾斜10em,进水管直径10 cm
GB/T19527一2004 2cm与池壁切线成45",沿池壁洼水 5.2催产剂种类 适宜催产剂种类有;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马 来酸地欧酮(DOM. 5.3注射方法和剂量 雌亲鱼的注射方法和剂量 5.3.1 采用胸鳍或腹鳍基部注射,根据成熟度的不同,分三次注射法或两次注射法 采用三次注射法.每千克体重亲鱼的催产剂量分配如下 第一次注射剂量为0.5wgLRHA 加上5oUHcG: 第二次注射剂量任选下列一种 2 1.5gLRHH-A,加上100IUHcG; 3mgDOM加上1.54gLRHA 3 第三次注射剂量任选下列一种 2.5mgLRHA,加上200IUHCG 2msDoM加上34gLRHA b)采用两次注射法的剂量 1)第一次注射按5.3.la)2)规定的两种剂量中,任选一种注人鱼体; 2)第二次注射按5.3.la)3)规定的两种剂量中,任选一种注人鱼体 5.3.2雄亲鱼的注射方法和剂量 采用胸鳍或腹鳍基部一次注射法 剂量为雕鱼的一半 雌鱼如采用三次注射法时,雄鱼第一次不 注射,在第二次注射雌鱼的同时注射雄鱼 雌鱼如果采用二次注射法,雄鱼与雌鱼同时注射 人工授精 6.1效应时间 亲鱼在产卵池注射催产剂后,每间隔2h,流水刺激10min20min,流速在0.1m/s0.3m/s范 围内 在水温16C20C条件下,裸鲤产卵的效应时间一般为12h~24h 6.2人工授精 根据水温推算效应时间,及时取卵,取精 盛放精、卵的用具应干燥、洁净 取卵操作以拇指和食指 在卵巢上部由上往下轻挤卵巢直至卵粒不能自然流出为止 取卵后立即挤人精液搅匀.使之结合受精 裸鲤卵属沉性,微粘,授精后用水洗2遍3遍清除多余精液和污物 人工孵化 7.1孵化条件 7.1.1水温;适温范围5C一21C,最适温度范围16C19C 77. .1.2孵化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l1607的规定,并使用网孔基本尺寸为0.18mm的尼龙筛绢过滤 7.1.3流速以能在孵化桶上部看见冲起的受精卵在水面下10cm处为准,孵化至34h左右胚胎发育 到原肠期后,可适当加大流速防止鱼卵缺氧 7.1.4光照;室内孵化,采取日光灯照明 7.2孵化设备 7.2.1孵化桶用白铁皮制成,容水量250kg左右为宜,放卵密度4×10'粒/桶5×10'粒/桶 流水孵化槽,盘;使用钢筋、水泥或塑料制成,每槽置0.4mx0.4" 7 .2. 2 mX0.15m孵化盘5只,每只 盛卵2×10粒
GB/T19527一2004 7.3孵化管理 7.3.1孵化工具准备;安装、清洁、检查所有相关设施,并进水待卵 提卵板、白瓷盘、温度计、移液管、 吸耳球、毛刷置备齐全 7.3.2受精卵的鉴别;受精卵人水孵化20min后吸水膨胀到最终3.9mm4.1mm大小,水温 6C19C时,经34h左右,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可从胚盘的透明与混浊肉眼观察受精卵,并以此计算 受精率 7.3.3调节流速洗刷滤水纱窗粘附的污物,清除死卵 7.3.4剑水蚤的防除方法如下 使用网孔基本尺寸为0.18mm尼龙筛绢过滤孵化用水 aa 用90%晶体敌百虫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供水池,使池水浓度达0.5X10-方 b) 7.3.5水霉病防治方法;用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供水池,使池水浓度达1×10-" 7.3.6做好人工孵化各项记录 7.4出苗 7.4.1水温16C19C时,经136h左右鱼苗出膜,出膜120h后鱼苗腰点充气、平游、,开口摄食 鱼 苗全长1.3cm左右 孵化率80%85%,畸形率2.5%以下 7.4.2鱼苗过数;使用分格法或稀释法带水过数,计算孵化率及出苗率 鱼苗培育 饲育槽培育 鱼苗出膜卵黄囊吸收完毕后,清污过数置流水鱼苗饲育槽,水温16C20C条件下,培育25d,鱼 苗全长达2.3cm左右 以每万尾鱼苗每天一个煮熟的鸡蛋黄,用网孔0.18mm筛绢双层在水中揉成 蛋黄水泼洒饲喂 放养密度以8×10'尾/m10×1o'尾/m,饲育槽出水口处溶解氧不低于5mg/I 8.2池塘培育 环境条件 环境位置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除符合GB11607规定外,袍水透明度要达到 8.2. 25cm30cm 池塘条件;鱼苗池面积为0.07ha0.27ha,水深1.2m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 cm 8.2. 放养前的准备 8.2. 池塘清整;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哽 8.2.2. 药物消毒;鱼苗放养前,应用药物清除野杂鱼、病原及害虫 药物种类、用量及方法见表1 表1药物消毒方法 用量/(kg/ha) 方 药物种类 法 药性消失时间/d 水深0.2m 水深1.0m 用水溶化后趁热 生石灰 9001050 1800~2250 710 全池泼酒 用水溶化后,随即 漂白粉 60120 202.5225 35 全池泼洒 漂白粉有效叙含量为30%
GB/T19527一2004 8.2.2.3清池后鱼苗池水深应调整为0.6m0.8m注水时应用密网过滤 8.2.2.4放鱼前7d~10d,向池内施粪肥3000kg/ha一6000kg/ha或施用尿素52.5kg/ha一 75.0kg/ha 鱼苗下塘时,池中饵料生物量应保持轮虫在5000个/儿L10000个/L 8.2.2.5放鱼前一天,将少量鱼苗放人池内网箱中,需经12h~24h的观察,检查池水药物毒性是否 消失 同时还须用密网在池中拉12网次,若发现野杂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池 8.2.3鱼苗放养 8.2.3.1放养方法;裸鲤鱼苗采取单养的池塘培育方式 下塘鱼苗应是同批繁殖的,相差不超过三天, 温差不超过士3C,选择鱼池上风处下塘 8.2.3.2放养密度;以培育鱼苗全长3.5cm一4.0cm为准,放养量为60×10'尾/ha一90×10'尾/ha 8.2.4鱼苗培育 8.2.4.1 以豆浆为主的培育方法;鱼苗放养后用黄豆30kg/d ha)一45ke/d ha),分2次一3次 磨成豆浆750kg,滤去豆渣后全池泼洒 一周后黄豆增至45kg/d ha)~60kg/dha),培育10d 后,需在池边加泼一次或在池周围浅水处堆放菜饼或豆饼 8.2.4.2施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时,每次有机肥施用量为1500kg/ha一2250kg/ha,加化肥75kg(氮 磷比为9:1);若单用化肥每次用量为150kg/ha,(氮磷比为4:17;1. 8.2.5日常管理 巡塘,鱼苗放养后每目应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及时清除蛙卵,杂草、检查鱼苗摄 8.2.5.1 食,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8.2.5.2注水;鱼苗放养后,加注新水,保持池水呈微流水态式,待鱼体全长达3.5c左右时池塘水深 应为1.2m1.5m 8.2.5.3防治鱼病;经常观察,定期检查,发现鱼病、及时防治 8.2.6出塘 鱼苗经20d~30d培育至全长3.5em左右时应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塘 8.2.6. 8.2.6.2鱼苗出塘须经23次拉网锻炼,每次拉网的当日上午应清除池中杂草、污物,饲料应在拉网 后投喂 第一次拉网锻炼应将鱼围人网中,观察鱼的数量及生长情况,密集10s一20s后立即放回池中,隔 天拉第二网,待鱼围人网中密集后赶人网箱中,随后清除箱内污物,经1h一2h,若距鱼种培育池较近即 可出塘;若需长途运输,尚需再隔一日,待第三网锻炼后(操作同第二网)出塘 拉网分塘操作应细心,因裸鲤鱼体娇嫩,起网时鱼体不可过度密集,计数时应采取带水操作 8.2.6.3出塘时若鱼苗规格参差不齐,需用鱼筛分选 鱼苗计数有重量法和容量法两种 将筛选后的鱼苗随机取样,按单位重量或容积的鱼苗尾数乘以 总重量或容积,即为鱼苗的总重量或鱼苗的总尾数 再随机取出30尾测量全长与体重,求出平均规格 鱼苗成活率应达到70%以上
GB/T19527一200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卵球透明液配制方法 95%酒精:95份; 10%福尔马林;10份, 冰乙酸5份 三者按上述比例混合即成

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号:GB/T19526-2004。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共有8页,发布于2004-10-012004-10-01实施
奥尼罗非鱼亲本保存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奥尼罗非鱼亲本保存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奥尼罗非鱼亲本保存技术规范的编号:GB/T19528-2004。奥尼罗非鱼亲本保存技术规范共有9页,发布于2004-10-012004-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青鱼

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