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139-2013

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industrialelectromagneticshieldingfabric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0139-2013。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5页,发布于2014-05-102013年第25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020
  • 实施日期2014-05-10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422.79KB

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0139一2013 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eationforindustrialeleetromagneticshieldingfabrie 2013-12-17发布 2014-05-1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139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兵器工业集团第 五三研究所,莱尔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晨隆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 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亨通伟业特种织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宝丽丝纤维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焰焰,李国豪,潘涵舜、缪铁、刘世合、于名讯,蔡青、欧保全、刘伟德、黄建华、 朱安东,紫文廷、卜庆革,罗坚平,李智慧
GB/T30139一2013 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3923.1 GB/T17759一2009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GB/T24218.3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26667 电磁屏蔽材料术语 GJB6190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 FZ/T140102006普梳涤与棉混纺印染布 UL.94一2009设备和器具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Testsfor ,FlammabilityofPlaesticMae terials、forPartsinDevicesandAppliances) 术语和定义 GB/T266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金属化处理织物metallizelfabrie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表面形成致密金属层,使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 注:金属化处理包括如真空镀膜法、化学镀(络合法、银渗固法、沉积法等,电镀和溅射金属等 3.1.1 导电布conduetivefabrie 以各类纤维织物为基材,经过表面处理后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沉积金属层,使其具有导电性、电磁 屏蔽功能的软体导电材料 3.1.2 导电纱网conductive net yarnl 以各类高分子材料网状织物为基材,经过表面处理后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沉积金属层,使其具有导 电性、电磁屏蔽功能的软体导电材料 3.1.3 导电无纺布conductivenon-wovenfabrie 以各类无纺布为基材,经过表面处理后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沉积金属层,使其具有导电性、电磁屎
GB/T30139一2013 蔽功能的软体导电材料 3.1.4 导电金属丝网conduetivemetalwiremesh 以各类金属丝网为基材,其本身或经过表面处理后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沉积其他金属层,具有导 电、电磁屏蔽、抗氧化性等性能的软体导电材料 3.2 导电纤维织物conductiveiberfabrie 利用导电纤维或纱线与其他纤维或纱线进行混纺或交织制成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 3.2.1 不锈钢纤维织物stainlesssteeiberfabric 含有不锈钢纤维(混纺或纯纺)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 3.2.2 镀银纤维织物silverplatedriberfabrie 含有镀银纤维(混纺或纯纺)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 3.2.3 蛰合型导电纤维织物metalion-eyanchelatedriberfabrie 将一种或多种金属阳离子通过整合作用到纤维的氮基上,使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 3.3 金属层结合力adhesionofmetalliccoatings 金属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技术要求 4.1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性能指标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性能指标见表1 表1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性能指标 项 目 导电布 导电纱网 导电无纺布 导电金属丝网 屏蔽效能(30MHz~18GHz)/dB 45 45 50 40 表面电阻/Q/口 0.01~1.0 0.01~1.0 0.010,5 0.01一0.5 金属层结合力"/级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Z轴电阻,克重,厚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耐盐雾性能等指标,依据产品类别、材质等的 不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阻燃类的导电布,根据用户要求按照UL94分类V或VTM标淮评定其阻燃性能等级 金属化处理织物用于服用时,参考民用电磁屏蔽织物的相关指标 此项不包括表面金属层做过涂覆处理的导电布 4.2导电纤维织物的性能指标 导电纤维织物的性能指标见表2
GB/T30139一2013 表2导电纤维织物的性能指标 不锈钢纤维织物 镀银纤维织物 赘合型导电纤维织物 项 目 屏蔽效能(30MHz一3GH2)/dB 40 40 习 屏蔽效能(3GHz~18GHz)/dB 30 30 30 表面电阻"/Q/口 100.0 5.0 5.0 经向 习 260 260 260 断裂强力'/N 纬向 200 200 200 导电纤维织物的成分含量,克重,厚度、,幅宽等指标,依据产品类别材质等的不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导电纤 维织物用于服用时,参考民用电磁屏蔽织物的相关指标 对于表面电阻与屏蔽效能不对应的电磁屏蔽织物,此项不要求 断裂强力指标参照Fz/T14010一2006中表1的要求,特殊规格、材质的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外观质量 4.3.1金属化处理织物的外观质量 4.3.1.1基本要求 表面平整,有金属光泽,色泽基本一致,卷绕整齐 4.3.1.2外观质量指标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外观质量指标见表3 表3金属化处理织物的外观质量指标 100nm 00m 目 项 缺陷尺寸 容许缺陷数/个 累计容许缺陷数/个 10 漏斑/mm” 孔洞/mm 缺陷分类 皱折/mm 300 10 20 断经断纬"/mm 300 污溃/mm 注1:漏斑,基体表面金属层覆盖不严,致使导电织物形成表面局部颜色不一致 注2:孔洞,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纬纱,反面形似破洞 注3:皱折,应无死折,无明显色差皱折 注4:断经断纬,织物内经纱或纬纱断缺 注5:污溃,织物表面沾污后留下的痕迹 此项不适用于导电无纺布
GB/T30139一2013 4.3.2导电纤维织物的外观质量 4.3.2.1外观疵点评分限度 导电纤维织物的外观疵点评分限度见表4 表4导电纤维织物的外观疵点评分限度 单位为分每平方米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0.40 0.60 0.20 4.3.2.2外观疵点评等程序 导电纤维织物的外观疵点评等程序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试验方法 5.1屏蔽效能的测定 金属化处理织物和导电纤维织物的屏蔽效能的测定按GJB6190的规定执行 5.2表面电阻的测定 金属化处理织物和导电纤维织物的表面电阻的测定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5.3金属层结合力的测定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金属层结合力的测定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断裂强力的测定 5.4 导电无纺布按GB/T24218.3的规定执行;其他电磁屏蔽织物按GB/T3923.1的规定执行 5.5外观质量的检验 5.5.1把被检金属化处理织物或导电纤维织物产品放置在检验机上,按经向展开,可观察的长度不少 于1m,逐卷(匹)倒卷检验 5.5.2使用自然光检验 如果室内光线不足,采用日光灯照明,光源与布面的距离为1.0m1.2m,检 验布面的光照度为400lx士100lx 5.5.3检验方式为目视检验,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被检产品表面,眼睛与被检产品表面的直线距离 为100cm左右,检验机的线速度不大于20m/min 5.5.4 导电纤维织物如采用台板检验时,布匹(卷)应平摊检验桌面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以 能清楚看到疵点为准,以3m/min5m/min的速度逐幅展开检验;幅宽大于140cm时应两人检验 采用日光灯照明时,光源距桌面80cm~90cm,光照度不低于400lx
GB/T30139一2013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规则 金属化处理织物和导电纤维织物的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并实行全检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检验 结果符合4.3.1的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品;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即判定为不合格 导电纤维织物按 4.3.2的要求判定等级;评分大于合格品评分限度的,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6.3型式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内容为第4章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 式检验: a)当新材料定型鉴定时; b 当原料、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当产品连续停产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 顾客要求时 e 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检验结果符合4.1和4.3.1的全部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品;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 求,即判定为不合格 导电纤维织物的性能指标应符合4.2的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即判定为 不合格;外观质量按4.3.2的要求判定等级,评分大于合格品评分限度的,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包装箱标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及企业已注册的商标标识、“防火”,“防潮”、“小心轻放”等标志 符合GB/T191的规定 用户有特殊标志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协商 检验合格证内容包括: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类型、产品编号、长度、宽度、重量、出厂日期、检 验员代号等 7.2包装 产品应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 外包装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有检验合格证和检 测报告 必要时,易氧化(如含银、含铜)产品的包装应用真空封装,具体方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和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同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装运,应轻装、轻放. 防水、防潮、防机械损坏
GB/T30139一2013 7.4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保持密封状态,存放产品的仓库环境温度为室温,保持干燥通风,相对湿度不大于 70% 仓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 包装箱的堆放高度不应超过8层,以防重压 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10cm,距离墙壁、热源、冷 源,窗口或空气人口至少50cnm
GB/T30139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导电纤维织物的外观疵点评等程序 A.1外观疵点总评分的计算 每匹(卷)布外观疵点允许总评分按式(A.1)计算 A=a×L×W (A.1 式中: -每匹布外观疵点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每匹(分/匹); -每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平方米(分/m'); 匹长,单位为米/匹; L 幅宽,单位为米(m). A.2外观疵点评等 A.2.1 一匹布中所有疵点评分加合累计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 A.2.21m内严重疵点评4分为降等品 A.2.3每100m内不允许有超过3个不可修织的评4分的疵点 A.3外观疵点评分 外观疵点评分见表A.1 表A.1外观疵点评分表 评 数 疵点分类 >16cm,<50cm 经向明显疵点条 8cnm 50emm,100em >8cm,16cm <8em >8em,<16cm >16em,<50cm >50em 纬向明显疵点条 横 档" 半幅及以下 半幅以上 >4根 根数评分 3根 严重疵点 长度评分 1cm >lcm 注1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见GB/T17759一2009中附录A.疵点名称说明见GB/T17759一2009中附录B 注2:1m" n中累计评分最多评4分 注3:严重疵点在根数和长度评分矛盾时,从严评分 注4:不影响后道工序质量的横档疵点评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GB/T30139一2013 A.4外观疵点的评分说明 A.4.1外观疵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 A.4.2有两种疵点混合在一起,以严重一项评分 A.4.3经向明显疵点及严重疵点,长度超过1m的,其超过部分按表A.1再行评分 A.4.4断续发生的疵点,在经(纬)向8cm内有两个及以上的,则按连续长度评分 A.4.5边组织及距边1 cm的疵点(包括边组织)不评分,但毛边、拖纱、猫耳朵、凹边、烂边、绞边不良、 豁边,深油锈疵及评4分的破洞、跳花要评分,如疵点延伸在距边1e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 无梭织造布 布边,绞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0.3cm0.8cm 边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则按要求评分 A.4.6布面拖纱长1cm以上每根评2分,布边拖纱长2cm以上的每根评1分(一进一出作一根计). m及以上杂物和金属杂物(包插瓷器)评1分(测量尔物想 A.4.70.3cm以下的杂物每个评1分,0.3cn 度 水诚、污淌、不影咱组织的浆斑不评分 A.4.8 A.4.9疵点修整,假开勇和拼件的规定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GB/T30139一201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表面电阻测试方法 B.1测试仪器 B.1.1金属化处理织物的测试仪器 B.1.1.1数字微欧计 数字微欧计具有多档可选量程,最大量程20Q,最小分辨力10aQ,最大允差:士0.2% B.1.1.2表面电阻测试夹具 表面电阻测试夹具的标准重量为530g士5g 夹具电极材质为纯铜,测试表面采用镀金处理;两电 极间的绝缘材料为聚甲醛树脂或采用绝缘系数大于10”Q”m与之相当的材料;单极与被测试样的接 mm×4.75mm, 触尺寸为25.4 ,极间距为25.4 mm B.1.1.3取样器 取样器的平行刀刃间距为25.4mm B.1.1.4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的台面铺3mm厚,邵氏硬度60HA一70HA的绝缘橡胶板 B.1.2导电纤维织物的测试仪器 B.1.2.1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具有多档可选量程,最大量程1kQ,最小分辨力0.1Q,最大允差士0.2% B.1.2.2表面电阻测试夹具 同B.1.1.2 B.2测试环境 B.2.1试验室温度为23C士5,相对湿度为45%一65% B.2.2状态调节;试验前,试样应在试验温度下存放1h以上,以使试样达到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试 验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报告中说明 B.3测试试样 在待检产品的头尾部各取同幅宽度不少于6omm的样品,在两个样品的左/中/有位置各取2个试 样(纵横向各1个),试样尺寸为长50mm,宽25.4mm(共计12个)
GB/T30139一2013 B.4测试步骤 B.4.1表面电阻测试系统组成如图B.1所示 数字电阻测试仪 25.4mm 绝缘材料 测试电极 电流捡出塑 电压输出端 电流输入端 电压输入端 被测试样 绝缘测试平台 4.75mm ,25.4mm 4.7mmm 图B.1表面电阻测试系统 B.4.2接上电源和测量导线,接通电源,预热30min. B.4.3按下最低量程的量程开关,校准并调零 B.4.4选择适宜的量程,将试样置于绝缘橡胶平板上,将测试电极夹具与试样表面完全接触 B.4.5待显示数据稳定后,读取数据并记录(单位Q/口) B.5测试结果 12个试样电阻值的儿何平均值,即为该产品的表面电阻 注:几何平均值为此12个测量值乘积的12次方根 10
GB/T30139一2013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导电布的金属层结合力测试方法 C.1测试仪器 C.1.1 压敏胶粘带 透明或半透明,19mm宽,剥离强度6N/cm8N/cm C.1.2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 该设备具有圆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直径为16mm 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N,直线往复动程为 100nmm,往复速度60次/min 摩擦布(退浆、漂白、不含任何整理剂的棉织物,剪成50mm×50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头 c.1.3切割工具 美工刀、手术刀或其他锋利的刀刃 C.1.4辅助工具 钢尺、钢化平板玻璃 .2测试环境 C.2.1试验室温度为23C士5,相对湿度为45%65% C.2.2状态调节;试验前,试样应在试验温度下存放1h以上,以使试样达到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 试验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报告中说明 C.3测试试样 在待检产品的头部和尾部各取同幅宽度不少于200mm的样品,在钢化平板玻璃上用切割刀具和 钢尺在两个样品的左/中/右位置各取2个试样(纵横向各1个),试样尺寸为长180mm士5mm,宽 25mm士1.0mm (共计12个) C.4测试步骤 c.4.1取一卷压敏胶粘带,匀速地拉出一段胶带,去除头上的一段2圈3圈,然后剪下长度约120mmm 的测试胶带 压敏胶钻带与试样的贴合将胶带一端折叠12mm.粘附在试样一侧的表面,用手指把胶带部位 C.4.2 压平;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 致;将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在试样的长度方向上 在30s内往返摩擦25次,往复动程为100" ,垂直压力为9N 为了保证胶粘带与金属层接触良好 mm, 1l
GB/T30139一2013 取下试样,透过胶粘带看到的金属层颜色全面接触是有效的显示 C.4.3间隔30s后,拿住胶粘带的自由端,以尽可能与试样180"的方向,快速(0.5s1.0s)内平稳地撕 离胶粘带 c.4.4测试完成后将粘胶带平粘在白纸上 C.4.5重复C.4.1~C.4.4步骤,测试其他试样 C.5等级评定 将12个经过测试后的试样,放在同一张白纸上观察,为体现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按照 卫2个试样结合力的最低等级进行该卷产品的评定 目视观察胶粘带有无金属颗粒附着并按以下标准进行评级 1级;测试散带粘附金属屑有连成呈片状,且每平方厘米大于1个 2级.测试胶带粘附金属屑有连成呈片状,且每平方厘米小于1个 3级;测试胶带粘附金属屑呈点状,每平方厘米大于100个点 4级测试胶带粘附金属屑呈点状,且每平方厘米小于100个点 5级;测试胶带无粘附金属屑 12
GB/T30139一2013 参 考 文 献 1]GB/T2792一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27 GB/T3920一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3 GB/T5325一2009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 [g GB/T6529一2008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 GB/T9286一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 GB/T23326一2009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电磁波屏蔽本色布 口 GJB150.1一19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总则 胶带测试结合力的标准方法(StandardTest [ ASTMD33592009e2TestMethodB) MethodsforMeasuringAdhesionbyTapeTest) [g]AsTMD392480(2005)测试油漆,清漆、漆器和相关材料的标准环境(StandardSpecif cationforStandardEnvironmentforConditioningandTestingPaint,Varnish,Lacquer,andRelated Materials [10MIl-DTL-83528c衬垫材料,导电,屏蔽垫片,电子、橡胶弹性体,电磁干扰/射频干扰通用 技术规范GAsKETNGMATERIAL.cONDUCTVE.SHIELDNGGAsKET,ELECTRONIC EL.AsToMER,EM1/RFlGENERALsPEcIFICATIoNFoR) 13

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GB/T30139-2013解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电子设备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隐患。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会对周围的设备和设施产生干扰,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电磁辐射产生的影响进行控制,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电磁屏蔽织物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护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GB/T30139-2013是我国制定的工业用电磁屏蔽织物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旨在规范电磁屏蔽织物的生产和应用。

电磁屏蔽织物的作用和分类

电磁屏蔽织物是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遮蔽电磁波。它主要由金属纤维、导电纤维、织物等材料组成,可分为平板式、网状式、布带式等多种类型。

平板式电磁屏蔽织物通过在织物上添加导电涂层或者金属箔,使其具有导电性和屏蔽效果。网状式电磁屏蔽织物采用网状结构,具有透气性和柔软性,常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内衬。布带式电磁屏蔽织物主要用于连接不同部件之间,保障整个系统具有完整的屏蔽效果。

GB/T30139-2013标准的内容和应用

GB/T30139-2013标准从电磁屏蔽织物的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电磁屏蔽织物的生产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标准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 术语和定义;
  • 材料要求,包括导电纤维、金属纤维、织物等;
  • 结构要求,包括平板式、网状式、布带式等;
  • 性能要求,包括电性能、机械性能、耐久性等;
  • 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质量保证。

GB/T30139-2013标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它为电磁屏蔽织物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同时,也为电磁屏蔽织物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电子设备和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GB/T30139-2013标准是我国电磁屏蔽织物行业的重要技术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标准的相关规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电磁辐射防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YZP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离心风机冷却)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YZP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离心风机冷却)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YZP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离心风机冷却)的编号:GB/T21972.3-2013。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YZP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离心风机冷却)共有16页,发布于2014-05-102013年第25号公告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500)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500)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500)的编号:GB/T30143-2013。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500)共有13页,发布于2014-05-102013年第25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