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832.1-2016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

Gasanalysis—Determinationofwater—Part1:Electrolyticmetho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的编号:GB/T5832.1-2016。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7-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8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40
  • 实施日期2017-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304.57KB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


国家标准 GB/5832.1一2016 代替GB5832.12005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1部分:电解法 Gasanalysis一Determinationofmoistre一Part1Electrolyticmethod 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5832.1一2016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1部分电解法 范围 GB/T5832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电解法测定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方法,描述了方法原理,对仪器、仪 器校准,测定事项、精密度、结果处理,试验报告等提出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氮、氮、须、氧,氮、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不与五氧化二磷发生除吸湿以外的各种反应 的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测定范围:0.1×10-》一1000×10(体积分数).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5832.2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方法原理 在电解池两电极间施加一直流电压,气体中的水分被池内吸湿剂五氧化二磷膜层吸收并被电解为 氢和氧 已知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和样品气流量,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和气体定律可推导出水的电解电 流与气样中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见式(1). QX×T×FxU×10 3p又TXV 式中: 水的电解电流,单位为微安(uA): 样品气流量,单位为毫升每分(mL/min); 环境压力,单位为帕(Pa); 标准状态下的环境温度,273.15K 法拉第常数,96485.3383C/mol -样品气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X10-" 标准状态下的环境压力,l01325Pa; 环境的绝对温度,单位为开(K):; 标准状态下样品气的摩尔体积,单位为升每摩尔(L/mol. 由式(1)可见,电解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气体中水分含量 设在标准大气压和20C条件下,一理想气 ,当样品气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为1X10"时,由式(1)计算出 体以100mL/min的流量流经电解池, 水的电解电流为l3.4AA
GB/T5832.1一2016 仪器要求 4.1应有调节测试流量,旁通气流量的装置 4.2仪器的测量量程应与被测气体中水分的含量相适应 4.3仪器的检测限应与待测水分含量相适应 4.4仪器应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仪器校准 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5.1 当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5.2 -更换,维修,清洗电解池或电解池的电极、五氧化二磷膜层等关键元件后; 对仪器响应值有任何怀疑时 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特别规定等 5.3电解池的性能检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5.4建议与其他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采用比较法进行校准 测定 6.1取样 6.1.1试样预处理 6.1.1.1当采集的样品气处于高温、低温,或呈液态,或含有粉尘、油污时,在向分析仪器取样前,应先对 样品气进行预处理,确保采集的样品气是清洁的,试样应完全呈气态,气体的温度应高于其沸点温度,应 为常温或接近常温 6.1.1.2预处理应包括过滤,调节样品气温度等 6.1.1.3预处理的原则是应确保不改变试样的组成、不改变待测组分的含量 6.1.2取样设备 6.1.2.1应使用无死体积或死体积小的取样阀 6.1.2.2取样管线应采用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应尽可能短,管径应尽可能小 测定低含量的水含 量时建议采用内抛光的不锈钢管 各接头应使用金属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密封 6.1.2.3取样管路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泄漏检测,以保证取样系统无泄漏 并应用样品气体对取样管路 进行充分吹扫置换 6.1.3液化气体取样 根据标准、合同或协议,高压液化气体可以从气相取样或从液相取样,液态试样应经气化后引人 仪器 6.1.4压缩气体取样 压缩气体取样应经减压阀减压 分析系统应采用抽空置换法或者升降压置换法进行吹扫置换
GB/T5832.1一2016 6.1.5管道气体取样 对管道气体取样时,可在管道断面上不同取样点取样,但不宜在管道内的层流部位取样 取样探头 应设在距离管中心1/3半径的断面内,探头方向可与流动气流顺向或逆向 6.1.6安全要求 应符合GB/T3723中的规定 6.2 测定步骤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安装仪器及取样系统,开启仪器 6.2.1 用干燥气体充分吹扫取样管路和分析系统,吹扫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应与待测样品气的压力和流 6.2.2 量相同 测定电解池稳定的本底值且与测定待测水分含量相适应 将待测样品气体引人仪器,充分吹扫取样系统和分析系统 6.2.3 当仪器读数稳定时,读取水分含鼠值体积分数》 每隔》n读数一次,至少连续读取3次读 6.2.4 数,当读数不再呈现方向性变化趋势且符合重复性要求时,取其算术平均值 注;水分含量越低,仪器读数稳定需要的时间越长 精密度 按GB/T6379.2的规定执行 结果处理 气体中水分含量(体积分数)U按式(2)计算 U=A一B 式中: -仪器示值读数平均值; 仪器本底值 B 水分露点与体积分数的换算按照GB/T5832.2 注意事项 由于温度、压力影响湿度测定,因此应在接近仪器生产厂标明的温度、压力下取样 9.1 9.2样品气进人仪器前应平衡至环境温度,电解池内样品气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9.3本底值降得越低越好,否则会增加分析结果的误差 电解池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查,检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9.4 试验报告 10 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定日期、环境温度,大气压; 有关样品气的全部信息,包括样品气名称、样品气编号、采样地点、样品气压力、样品气的状态、 采样日期和时间等
GB/T5832.1一2016 测定依据; 分析的操作参数 测定结果; 测定时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及说明 分析员姓名和审核员姓名等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GB/T5832.1-2016

气体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为很多行业使用气体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或者中间产物。其中,对于微量水分的测定尤其关键,因为水分存在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生产事故。

GB/T5832.1-2016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电解法测定气体中微量水分的具体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在特定条件下与水分反应产生电流,从而计算出气体中水分的含量。

具体来说,这个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电解池,将待检测的气体通入其中,并在电解液中加入适量酸碱物质以控制电解反应的速率。接着,通过测量电解液中的电流和电位变化,可以计算出气体中微量水分的含量。

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电解法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不过,也需要注意到该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电解池和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

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的编号:GB/T5773-2016。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共有42页,发布于2017-07-01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的编号:GB/T5832.2-2016。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7-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氪气

氙气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