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876-2017

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

Methodformeasuringglossuniformityofimageoncolourcopiedpag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的编号:GB/T33876-2017。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7.100.01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790.07KB

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3876一2017 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 Methdofmeasuringslossumiformityofimageon.colourcopiedpages 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3876一2017 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复印品图像在20,60"和75"几何条件下光泽均匀性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静电方式成像的彩色复印品 彩色打印品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941一2013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 GB/T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术语的定义 GB/T8941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8941一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光泽度gloss 物体表面方向性选择反射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呈现在物体表面所能见到的强反射光或物体镜 像的程度 [[GB/T894l1一2013,定义3.1] 注1:光泽度用试样表面反射到规定孔径内的光通量与相同条件下标准镜面的反射光通量之比的100倍来表示 注2:前表面表现出高镜面反射的图像被认为有高光泽度,而前表面表现更多的是哑光反射的图像被认为有低光泽 度 光泽度值会随着测量方法(例如光泽度仪测量角度和采样而积的大小)和兴趣区域内光泽度水平的不同 而不同 注3:GB/T8941一2013规定,以折光指数为1.567的抛光黑玻璃作为光泽度基准,假设其平面在得到理想抛光的 状态下,由该平面对自然光束进行镜向反射,定义此时的光泽值为100光泽度单位 注4;GB/T9754一2007的定义3.1镜面光泽的注为;“为了确定镜面光泽的标度,折光指数为1.567的抛光黑玻璃 被赋予20”,60"和85"几何条件时的镜面光泽值100,” 原理 用光泽度仪测定与复印品法线成一定角度(20*",60"和75)人射到印品表面,并从印品表面与法线 成相应角度(20",60'和75")反射到规定孔径内的光,其结果显示在光泽度仪上 5 仪器和装置 5.1光学系统 20',75°的光泽度仪应符合GB/T894l1一2013的技术要求,60"的光泽度仪应符合GB/T9754
GB/T33876一2017 2007的技术要求 5.2光泽度标准 在不同的几儿何条件(20",60"和75")下,高光泽度板、中光泽度板及零光泽度标准板由光泽度仪制造 厂提供 6 试验条件 6.1试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8C28C 相对湿度,40%一60% 6.2复印纸 用于该试验的纸张宜代表设备兼容纸,除非在报告中另有说明,应符合生产商批准的纸张清单 试 验用纸的制造商,重量、有涂层/无涂层,纸的光泽度和尺寸,A4纸或相当于A4的纸,均应在试验报告 中注明 6.3测试版 复印印品光泽度均匀性测试版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6.4测试样板数 6.4.1对于单页光泽度极差和页面内光泽度均匀性试验,只需要1张有代表性的测试印品 6.4.2对于连续复印时的光泽度一致性试验,横向均匀性版和纵向均匀性版分别需要5张或5张以上 测试印品 试验步骤 7.1仪器校验 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仪器校验 7.2试样制备 7.2.1设置系统的试验参数(如纸张重量的选择,纸张尺寸和进纸方向,印品质量模式),记录设备型 号、配置、默认设置和选择的参数 7.2.2复印3张或3张以上光泽度色域版,抽取1张用于检测 7.2.3复印横向均匀性版10张或10张以上抽取5张(第1张、最后1张和均布于该试验过程的另外 3张,如接近1/4处、1/2处和3/4处)用于测量和统计分析 7.2.4复印纵向均匀性版10张或10张以上,抽取5张(第1张、最后1张和均布于该试验过程的另外 3张,如接近1/4处,1/2处和3/4处)用于测量和统计分析 7.3印品光泽度均匀性的测定 7.3.1光泽度仪的使用 7.3.1.1光泽度仪的视窗长边宜和测试色块的长边对齐,以保证光泽度测量方向与测试页的纸张纹理
GB/33876一2017 方向的一致性 7.3.1.2用光泽度仪测量时应优先选择60"测量角度,如果光泽度色域版的光泽度均值高于70单位,应 重新选择20°测量角度;如果光泽值低于15单位,应重新选择75"测量角度 7.3.2光泽度均值的测定 测量光泽度色域版试样上的40个色块的光泽度值 每个色块测一次,按式(1)计算平均光泽 度Gm G 式中: G 平均光泽度; 色块数 色块序号; 第i个色块的光泽度 7.3.3光泽度极差的测定 确定7.3.2所测量的40个测试色块的光泽度最大值和最小值 光泽度极差按式(2)计算 D,=Gma一-Gma (2 式中: 光泽度极差 D D 最大光泽度; mnx D 最小光泽度 7.3.4页面内光泽均匀度的测定 7.3.4.1 页面内横向光泽均匀性 从7.2.3抽取的5张横向均匀性版试样中选取1张,依次分别测量每种颜色的5个同色色块的光泽 度,每色光泽度均值、极差、标准偏差分别按式(1),式(2)和式(3)计算 式中: 标准偏差 7.3.4.2页面内纵向光泽均匀性 从7.2.4抽取的5张纵向均匀性版试样中选取1张,依次分别测量各色块的光泽度,每色测5个位 置,分别为中间、两侧距较近端部1/6处和1/3处,每色光泽度均值、极差、标准偏差分别按式(1),式(2 和式(3)计算 7.3.5连续复印时光泽度一致性的测定 7.3.5.1按7.3.4的方法,分别对另外4张横向均匀性版试样,和另外4张纵向均匀性版试样,进行每色 光泽度均值的测量和计算 7.3.5.2计算5张横向均匀性版试样每色光泽度的5个均值的均值、极差、标准偏差 7.3.5.3计算5张纵向均匀性版试样每色光泽度的5个均值的均值、极差、标准偏差
GB/T33876一2017 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 委托试验单位 a b 试验依据的标准(包括发布或出版年号); 具体采用的方法(如果同时有多个方法); c d 试验环境条件及复印设备信息、配置信息、复印纸信息; 结果,包括有关的计算内容(如试样的量、测得的数据等) 与操作步骤的差异; 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 h)试验日期和试验员
GB/33876一2017 录 附 A 规范性附录 彩色复印品图像光泽均匀性测试版 测试版纸的要求 A.1 本标准规定的测试版采用白色铜版纸规格如下 纸张定量:(250士10)g/m; 白度:85%士5% 光泽度;65%士5%测定角75"); 厚度:2354ms CIELAB色度值L”=95.4l士3,a”=0.95士2,b”=一1.98士2 A.2质量要求 A.2.1测试版采用胶版印刷 A.2.2测试版表面应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划痕、弯曲、皱折,图像模糊和断裂现象 A.3测试版图 A.3.1测试版外形尺寸 A4版297mm×210 mm A.3.2测试版图样 见图A.1. 彩色印M页面光泽度横向均匀性渊试版 彩色印品页面光汗度枞向均匀性测试版 光泽度色域版 光泽度横向均匀性版 光泽度纵向均匀性版 图A.1光泽度均匀性测试版图样
GB/T33876一2017 A.3.3测试版色块L”,a’,b值 A.3.3.1光泽度色域版有40个色块,每个色块高55mm、宽20 ,相邻色块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 mm 2mm,各色块的L”,a”、b值如表A.1所示,色差不应超过3 表A.1光泽度色域各色块的L”,a',b值 4 色度 位置 第1列 第2列 第3 第 第5列 第6列 第7列 第8 列 列 列 31.9 15.7 69.9 89.5 76.2 56.3 77.3 58.5 -9.,2 -27.5 -61.3 第1行 12.6 7.6 35.3 3,0 22.5 26.4 -15.3 28.5 -17.4 1.2 18.9 -6.6 4.2 57.7 63.1 65.5 51.8 29.1 96.0 26.0 44." 第2行 -69,l -37.4 27.3 69.1 -27.9 -6,4 33.6 20.2 32.3 -51.l -22.1 45.7 -2.8 46.0 -21.8 41.l 65.6 76.2 39.5 87.3 21.2 86.8 82.9 83.1 -0.2 17.6 0.1 -31.4 49.8 19.2 -15.3 13.2 第3行 -8.9 -4.3 19,0 -32.6 12.2 5.8 37.8 -3.l 72.9 20.0 99.0 79.3 85.1 57.0 76,7 53.6 第4行 38.3 0,2 0.6 -19.2 14.5 14.8 7." 6.5 -l1.4 -5.l 13.l -21.l 0,9 -30,4 -33.4 4.8 27." 37.6 97.2 50,.8 93,6 19.7 68.0 25,5 76.9 19.5 第5行 -3.7 -8.0 33.2 -18.8 35.6 19,6 -8.4 95.1 12.9 6. 一51.0 66.8 -1.6 A.3.3.2光泽度横向均匀性版有色密度为90%的红、绿、蓝、黑,C,M、Y、K色共40个色块,每个色块 高62mm,宽20mm,相邻色块横向间距0.5mm,纵向间距2.8mm,各色块的L”,a”,b"值如表A.2 所示,色差不应超过3 表A.2光泽度横向均匀性版色块L”,a”,b值 位置 右列 色度 位置 左列 右列 色度 左列 L 54.2 65,8 L” 33.9 93.7 第1行 64.6 -34.4 第3行 19,5 -7.6 6 46.3 -47.5 49.1 92.6 IL I 59.5 55,3 30.0 29.2 第2行 第4行 -62.6 70,8 2.1 0,1 5.5 -12.3 2.3 0,6 A.3.3.3光泽度纵向均匀性版由色密度为90%的红、绿、蓝、黑、c,M、Y,K色共8个色块组成,每个色 块高256mm、宽23mm,相邻色块横向间距2mm,各色块的L”、a”、b值如表A.3所示,色差不应超 过3.
GB/33876一2017 表A.3光泽度纵向均匀性版色块L',a',b值 数值 数值 位置 色度 位置 色度 54.52 65,68 84.97 -34.77 第1列 第5列 44.32 -47.71 b 60.64 54.48 第2列 -61.13 第6列 70,.99 34.75 -12.21 34.93 93,87 第3列 第7列 21.58 -7.66 47.79 89.32 33.03 28,41 第4列 2.16 第8列 -0.03 b 3,.94 0.36 A.3.4测试版色块尺寸 测试版中的色块尺寸、色块间距及色块的页边距应符合表A.4 表A.4测试样张尺寸及偏差 单位为毫米 色块尺寸及偏差 色块间距 色块页边距 位置 上 左 右 宽度 高度 横向 纵向 20士0.5 2士0.3 7士2 光泽色域图 55士0.5 2士0.3 7士2 10士1 26士l 光泽横向均匀性图 20士0.5 62士0.50.5士0.3 2士0.3 30.5士2 0士2 2.75士0.52.75士0.5 光泽纵向均匀性图 2十0.3 31十2 6十 6十l 23士0.5 256士1.0 10士2 A.4测试版描述 .4.1光泽度色域版 A L.4.1.1该版共40个色块,用足够大的色域,以覆盖较大范围的墨粉覆盖率 A A. .4.1.2该版用于测量色块平均光泽度及单页光泽度极差 A.4.2光泽度横向均匀性版 A.4.2.1该版包括了常用的8种颜色,4行,每行2种颜色,各5个色块,交替排列,既满足了每种色块 横向5个位置均布测试的需要 A.4.2.2该版用于横向测量页面内光泽度的均匀性及连续复印时的光泽度一致性
GB/T33876一2017 A.4.3光泽度纵向均匀性版 A.4.3.1该版包括了和横向均匀性版同样的常用8种颜色,8列,满足了每种颜色纵向5个位置均布测 试的需要 A.4.3.2该版用于纵向测量页面内光泽度的均匀性及连续复印时的光泽度一致性 A.5测试版质量检查 A.5.1 测试环境 A.5.1.1环境温度;18C~28笔;相对湿度:40%~60% A.5.1.2试验台照度:500lx~1500lx A.5.2测试仪器 分光光度计:重复性AE;<0.1 A.5.3测试项目及方法 A.5.3.1外观 目视检查测试版的整个版面,应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划痕、弯曲、皱折、图像模糊和断裂现象,版 面干净无脏污 A.5.3.2色差 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测试版上各色块的L”,a”、,b值 A.6 检验规则 A.6.1测试版应逐张检查,全部项目合格后方可使用 A.6.2测试版应定期检定,使用中如有损伤及缺陷时,应停止使用 A.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每张测试版应标有名称、.印刷日期和有效期和检验合格证 每张测试版应装人黑色塑料袋内防止 变色,平整放置,避免皱折,划伤及变形 测试版采用硬质包装材料保护运输 测试版应贮存在温度 10C33C,空气相对湿度30%80%,无腐蚀性气体、避光的室内环境中

墨粉制造过程及产品环境保护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墨粉制造过程及产品环境保护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墨粉制造过程及产品环境保护要求的编号:GB/T33874-2017。墨粉制造过程及产品环境保护要求共有5页,发布于2018-02-01
无损检测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的编号:GB/T33877-2017。无损检测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8-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