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311-2019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

Communicationprotocolsandinterfacesofpublicsecurityandprotectionsysteminurbanrailtrans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的编号:GB/T38311-2019。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共有118页,发布于2020-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8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3.080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8页
  • 文件大小7.52M

以图片形式预览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


国家标准 GB/T38311一2019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 通信协议与接口 Communieationprotocolsandinterfacesofpublicsecurityand protectionsysteminuurbanrailtransit 2019-12-1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8311一2019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联网结构 基本指标和性能要求 安全性要求 站点级联网单元通信协议 联网平台通信协议 30 10非标准系统的接人要求 1 检验与检测 5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象统一编码规则 54 附录B(资料性附录)sIP消息示例 56 附录c规范性附录sDP字段和回放控制命令描述 94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控制命令内容和格式 96 附录E(规范性附录报警类型描述 113 附录F(规范性附录日志类型描述 114 参考文献 115
GB/38311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 总队、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 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城市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技贸联合有限公司、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 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 司、安达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安防()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 、上海擎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封松林,周左鹰、曹声伟.刘光武.,洪翔、黄涛,陆曙荐,成云飞.陈华,命玮.胡志毅 舒畅,何伟,傅源蕾、孙世伟、靳守杰,毛宇丰、,曾刚、宋博、刘加华、张立东、刘泰,田庆,彭冬良,高礼,那丹、 李伟伟、装建军、林圣拿、彭宁岗、季海兵,唐忠,周振强、伍军、钱伟勇、赵麟杰、邹斌、米微姚昌,胡雪罪 陆思武、郑梦、徐懂、张佳捷、陈伊荣、韩斌、钱存元、任伟,叶寒
GB/38311一2019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 通信协议与接口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内安全防范系统的联网结构,基本指标和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 站点级联网单元通信协议、联网平台通信协议、非标准系统的接人要求以及检验与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联网系统的通信协议与接口的方案开发、系统检验、验收以及 与之相关的设备的研发、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724一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一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M/T0o15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 GM/T0026一2014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 1so/1EC13818-1;2013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nformation echnologyGenericcodingofmovingpicturesandassociatedaudioinformationPartl;Systems TU-TRec.G.7111988语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cM)[Pulsecodemodulation(PCM of voicefrequencies] TU-TRec.G.723.1一1996数字传输系统的通用部分:5.3kbit/s和6.3kbit/s的多媒体通信传 输中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Dualratespechcoderforn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ransmitingat5.3 and6.3kbit/s) ITU-TRec.G.7291996数字传输系统的通用部分;利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形预测的 8kbit/s语音编码[Codingofspeee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eturealgebraiccode-exeitedlinear predietion(CS-ACELP)] ETFRFC2030适用于IPv4,IPv6以及OSI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第四版[SimpleNet- workTimeProtocol(SNTP)Version4forIPv4,IPv6andOs IETFRFC2326-1998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门 IETFRFC2976sIPINFO方法(TheSIPINFOMethod ETFRFC3261一2002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lnitiationProtocol 1ETFRFC3265会话初始协议(SIP);事件通知[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specifcEwent Notifcationm ETFRFc3428用于即时消息传递的sP扩展[SessionItiationProtocol(sIP)Extension or Instant tMesging ETFRFC4566一2006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eriptionPrc 'otocolD ETFRFC5280X.509互联网PKI证书与证书撤销列表(CRL)[Inm nternet X.509PublieKeyIn- frastruuctureCertific dCertificateRevocation nList(CRLProfile icateand
GB/T38311一2019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联网系统networkingsystem 在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内构建的具有信息采集、,编码、传输、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 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的综合网络系统 注: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联网系统的简称 3.2 前端设备frontenddeyiee 联网系统中安装于现场的实现视音频、数据、报警、状态等信息采集、编码、存储、传输等功能的 设备 注一般包括视频监控类设备,报警类设备,出人口控制系统设备,安全检查及探测类设备(简称安检设备)等 3.3 客户端elent 经联网系统注册并授权的、对联网系统内的数据和/或设备有操作需求的终端软件或终端设备 3.4 信令控制服务器stnaingcontrl、 serVer 通过信令的转发进行会话控制,并负责转发控制信息、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非视音频信息的服 务器 注会话控制是建立、修改或结束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通信的过程 3.5 媒体服务器mediaserer 提供实时媒体流转发、媒体存储、历史媒体回放服务的服务器 3.6 联网平台networkplatform 由信令控制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组成,可分域和分级部署 注每个单独的监控区域可部署一个联网平台,上下级联网平台为树形关系 3.7 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 方多媒体会话 3.8 非标准系统 non-standardsystem 不符合本标准要求且无法改造或升级的安全防范系统 3.9 摄像装置eameradevice 摄像机、云台、雨刷等装置设备 3.10 联网网关network gateway 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的网络协议转换设备
GB/38311一2019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S;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VideoRecorder) P,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b PSec;因特网安全协议(InternetProtocol Ssecurity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VideoRecorder) OperationControlCenter OcCC;运营控制中心( ONVIF: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Forum) Ps;节目流(ProgramStream rithm RsA:RsA加密算法(RSAAlgor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 RTsP:实时流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 SD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eriptionProtocol SHA;安全哈希算法(SecureHashAlgorithm) sionInitiationProtocol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PublicKeyCryptographicAgorithmsM2BasedOn:lpticCurves) SM3;密码杂凑算法(SM3CryptographicHashAlgorithm SM4:分组密码算法(SM4BlockCipherAlgorithm s/MIME;安全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Secure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码(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TL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Seeurity) UAs;用户代理服务端(UserAgentServer)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erDhtoegrnamProtolD URI;全局资源标识符(UniversalResoureeldentifier)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lbleMarkup" language 联网结构 5.1联网系统架构 5.1.1联网系统应采用级联的结构,宜采用图1所示的联网系统架构
GB/T38311一2019 单 图1联网系统架构示意图 5.1.2联网平台分为站点级联网平台,0cCC联网平台和路网级联网平台 站点级联网平台负责本站点 内的安防监控,OCC联网平台负责本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安防监控,路网级联网平台负责整个路网或整 个路网中部分区域(跨线路)的安防监控 5.1.3站点级联网单元是由站点级联网平台以及接人该站点级联网平台的前端设备组成的区域级安 全防范系统 每个站点级联网单元应对一个独立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对所辖区域内的前端设备进行集 中监控管理,对视音频,数据、报警、状态等信息进行集中存储、管理、显示传输,控制 -个车站或车辆基地也为一个独立的站点级联网单元 注 5.1.4OCC联网平台应通过传输网络获取站点级联网单元的视音频、数据、报警、状态等信息,应是站 点级联网单元的上级平台 5.1.5路网级联网平台应通过传输网络获取站点级联网单元的视音频、数据、报警,状态等信息,应是 站点级联网单元的上级平台 5.2通信协议结构 5.2.1联网系统应符合图2所示的通信协议分层架构
GB/38311一2019 信令 视音频 SIP RTP/RTCP TCP/UDP IPv4/IPv6 图2通信协议分层架构 5.2.2联网系统应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通过RTP/RTcP协议传输视音频数据,应在TcP/IP协 议的基础上通过sIP协议传输交互信令,控制信息,报警信息和设备信息 5.2.3联网系统应支持TCP和UDP传输协议 5.3站点级联网单元 5.3.1站点级联网单元的组成 5.3.1.1站点级联网单元应由站点级联网平台和接人该站点级联网平台的前端设备组成 5.3.1.2站点级联网平台应包括信令控制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等 5.3.1.3前端设备应包括视音频、数据、报警,状态等信息采集、编码、处理、存储和传输设备等 5.3.1.4客户端应包括解码显示单元、用户管理操作单元和存储管理单元等 5.3.2站点级联网单元的联网方式 5.3.2.1站点级联网单元应符合图3所示的联网方式 信令控制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前端设备 客户端 图3站点级联网单元 5.3.2.2前端设备应通过IP网络接人站点级联网平台 5.3.2.3前端设备应通过本标准规定的协议接人站点级联网平台 5.3.2.4网络摄像机应支持ONVIF通信协议
GB/T38311一2019 5.4上级平台 5.4.1联网系统的上级平台应包括0CC联网平台、路网级联网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 OcC联网平台应能对所辖线路的所有站点级联网单元的任一前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a b)路网级联网平台应能对路网中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站点级联网单元的任一前端设备进行实时监 控、管理 5.4.2 上级平台应包括信令控制服务器、媒体服务器 5.5上级平台和站点级联网平台的联网方式 联网方式有两种,分别为: 上级平台宜通过图4所示的联网方式和站点级联网平台进行信令交互 在这种方式下,0CC a 联网平台,路网级联网平台等所有上级平台宜直接与站点级联网平台交互 所有上下级平台 之间协议应符合相同 ocC联网平台 路网级联网平台 站点级联网平台 站点级联网平台 图4联网方式一 b)上级平台亦可通过图5所示的联网方式和站点级联网平台进行信令交互 在这种方式下 ocC联阿平台应直接和下级的站点级联网平台进行交互,路网拨联网平台应通过occ联网 平台的转发实现与站点级联网平台的交互 所有上下塑平台之间应连缩相同的协议 路网级联网平台 occ联网平台 站点级联网平台 站点级联网平台 图5联网方式二
GB/38311一2019 基本指标和性能要求 6.1视音频编解码应符合以下要求: 视频压缩编解码应采用H.264、H.265、MPEG4或SVAC,并应符合GB/T25724一2017的 a 要求 b)图片宜采用JPEG格式 音频编解码标准采用ITU-TRec.G.711一1988,ITU-TRec.G.723.1一1996和ITU-TRee. G.7291996; 基于网络的语音交互音频编码应采用ITU-TRec.G.711一1988. d 视音频数据、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信息数据经由IP网络传输时,信息传输延迟时间应符合 6.2 GB/T28181一2016中5.3的规定 6.3传输带宽应符合GB/T28181一2016中5.4的规定 6.4联网系统IP网络的传输质量应符合GB/T28181一2016中5.5的规定 6.5视频质量应符合GB/T28181一2016中5.6的规定 6.6联网系统中视音频媒体数据的存储应为PS格式,应符合ISO/IEC13818-1:2013的要求 6.7联网系统中SIP消息体中携带的SDP内容应符合IETFRFC4566一2006的要求 6.8联网系统应对前端设备、监控中心设备、用户进行统一编码,编码规则宜符合以下要求 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符合附录A的要求; a 联网系统标准设备的SIPUR1命名采用格式sip:username@domain,用户名username的命 b 名应保证在同一个SIP监控域内具有唯一性,采用设备编码 6.9报警信息应采用应答机制,即接收报警端在收到报警后应给报警发送端发送确认收到或处理结果 信息 6.10联网系统中的各设备应支持NTP网络统一校时服务,应符合IETFRFC2030的要求 安全性要求 7.1联网系统应采用认证技术实现对用户,设备、联网平台的身份合法性的确认,非标准系统宜通过网 关进行认证 认证网关应符合GM/T0026-2014的规定 联网系统中传输的关键信令与数据宜进行数据加密,并宜分别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7.2 网络层采用IPSec或在传输层采用TIS对sIP消息实现逐条安全加密; a b) 应用层采用s/MIME机制的端到端加密; 传输过程采用SM2,RSA对会话密钥进行加密; c d)传输内容采用SM4、AEs等算法进行加密 7.3联网系统中传输的关键信令与数据应进行完整性保护 联网系统宜采用数字摘要、数字时间戳及 数字水印等技术防止信息的完整性被破坏 7.4联网系统的传输网络应采用专用网络保证信令和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8 站点级联网单元通信协议 8.1注册和注销 8.1.1注册 8.1.1.1联网单元内的支持本协议的前端设备、客户端、服务器(不包括信令控制服务器)等SIP用户代
GB/T38311一2019 理应向本联网单元内的信令控制服务器注册登记,并应采用IETFRFC3261一2002中规定的REGIS TER方法注册,注册认证应采用数字摘要认证方式或数字证书认证方式,数字证书的格式应符合IETF RFC5280或GM/T0015的相关要求 如注册失败,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注册,直到注册成功 注册 成功后,应在有效期内重新注册 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3次错误注册请求后,应采用8.3.1的流程进行 报警通知 8.1.1.2数字摘要认证方式注册流程应如图6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下级平台 上级平台 l:Register 2:401Unauhorized 33: Register 4:发送200OK(合法 4:拒绝响应(非法) 图6数字摘要认证方式注册流程 a ssIP用户代理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Register请求,请求中不应包含Ahoriation字段; b)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Register请求,正确处理后应回复40响应,并应在响应的消息头www _Authenticeate字段中给出适合sIP用户代理的认证体制和参数; sIP用户代理在收到401响应后应重新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Register请求,并应在请求的 Authorization字段中给出信任书,包含认证信息;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对请求进行验证,如果身份合法,应成功响应200OK;否则,应发送拒绝服 d 务响应 8.1.1.3数字证书认证方式中,SIP用户代理和信令控制服务器应进行双向认证 对ETFRFC3261 2002中定义的方法REGISTER应进行如下头域扩展: Authorization的值增加Capability项用来描述编码器的安全能力 当Authorization的值为 a Capability时,只携带一个参数Algorithm,参数Algorithm的值分为三部分,中间以逗号分 割 第一部分为非对称算法描述,取值为SM2/RSA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部分为摘要算法 描述,取值为SM3/SHA-256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部分为对称算法的描述,取值为 SM4/AES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b www-Authenticate的值增加Asymmetric项用来携带验证信令控制服务器身份的数据 当 www-Authemtieatc的值为Asymmeric时,只携带参数nonee和algorihm algorithm的伯 取安全能力中指明的算法 Authorization的值增加Asymmetrie项用来携带验证编码器的数据 当Authorization的值 为Asymmetric时,携带None.,Response.ANlgorithm三个参数 8.1.1.4数字证书认证方式注册认证流程应如图7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GB/38311一2019 SIP用户代理 信令控制服务器 1:Register 2:401Unauthonized 3:Register 4:发送200oOK(合法) 4:拒绝响应(非法 图7数字证书认证方式注册流程 SIP用户代理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Register请求,消息头域中携带sIP用户代理安全能力 a 增加Authorization头字段,Authorization的值为Capability,参数algorithm的值分为三部 分,中间以逗号分割 第一部分为非对称算法描述,取值为SM2/RSA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 二部分为摘要算法描述,取值为SM3/SHA-256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部分为对称算法的描 述,取值为SM4/AES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向SIP用户代理发送一个响应401,响应的消息头域wWw-Authentieate取 值为Asymmetric,参数nonce分为a和b两部分,algorithm的值取SIP用户代理安全能力中 的算法 sSIP用户代理收到401响应后,得到nonce中的a和b两部分 首先用SIP用户代理私钥解密 b,得到结果c,对结果c用401响应中algorithm指定的算法做摘要,得到结果d,用SIP服务 器公钥验证b是否是d的签名,如果是则信任该结果,否则丢弃 sIP用户代理重新向信令控 制服务器发送REGISTER请求,Authorization取值为Asymmetric,参数nonce的值与第二步 中的相同;response的值为用本消息中algorithm指明的算法对[c十nonce]做摘要的结果 信令控制服务器对请求进行验证,如果检查sIP用户代理身份合法;向sIP用户代理发送成功 d 响应200OK;如果身份不合法,则发送拒绝服务应答 8.1.2注销 联网单元内的已经注册的前端设备,客户端、服务器(不包括信令控制服务器)等sIP用户代理 8.1.2.1 在需要离线时,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注销其原先的注册登记 8.1.2.2注销流程应如图8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GB/T38311一2019 信令控制服务器 SIP用户代理 l:Register(expires=O) 2: 发送200oK(合法 2:拒绝响应(非法 图8注销流程 已经注册的SIP用户代理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Register请求,请求中应包含 a Authorization字段,Expires字段的值应为0; b 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应进行验证,如果身份合法,则应成功响应200OK;否则,应发 送拒绝服务响应 8.1.2.3注册和注销示例参见附录B中的B.1 8.2视音频传输 8.2.1视音频预览 8.2.1.1联网单元内的媒体流接收者和媒体服务器之间、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流发送者(存储设备、编码 器等)之间、媒体流发送者和终端视音频采集设备之间的视音频传输应符合以下要求 媒体流接收者和媒体服务器之间,应通过SIP协议的INVITE方法建立会话,媒体描述应使 a 用sDP协议 媒体流传输应使用RTP协议,并应基于RTCP协议进行媒体流保活 b 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流发送者之间,宜使用sIP协议建立会话,也可使用ONVIF协议建立会 话 媒体流传输应使用 RTP /RTCP协议 媒体流发送者和终端视音频采集设备之间、存储设备和网络摄像机之间宜使用ONVIF协议 可使用SIP协议和RTP/RTCP协议 当RTP协议基于TCP协议传输时,客户端申请时客户端为TCPClient者,流媒体服务器作 d 为TCPServer端 发起者和接收者都是流媒体服务器(设备)时,发起者作为TCPServer端, 媒体流发送者作为TCPClient端 8.2.1.2视音频预览流程应如图9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10
GB/38311一2019 媒体流接收者 信令控制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媒体流发送者 l:INVITE 2INITE 有媒体服务器 2:错误码,会话结束 3:INVIIE 无媒体服务器》 4:200OK处理成功 4错误码,会话结束 处理失败 5:200OK 6200OK 7 ACK 8:ACK 9:ACK 视音频流 视祝频流 10:BYE 1l:BYE 12:BYE 13;200OK 14:200OK 15:200OK 图9视音频预览流程 媒体流接收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INVITE请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 体流接收者接收媒体流的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INVITE请求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如果没有媒体服务器则应向媒体流 接收者回复错谈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来的NVvIT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VITE请 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 式等;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此INvITE请求,如果处理成功应回复200OK消息,并应携带sDP,SDP 中应包括媒体流发送者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如果处理失败应回复错误 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的200OK回复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 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1
GB/T38311一2019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收到的200OK消息转发到媒体流接收者; f 媒体流接收者收到200OK消息并成功处理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ACK信息,并准备 8 接收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应携带SDP; h)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ACK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ACK消息,并准备接收和转发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 应携带SDP,媒体流发送者收到ACK后应开始发送媒体数据; j 用户需要结束会话时,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BYE消息; k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BYE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lD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的BY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BYE消息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BY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停止发送媒体 m 数据;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回复的200oK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 n 息并停止转发媒体数据; 信令控制服务器将200oK消息转发给媒体流接收者,会话结束 O 8.2.1.3协议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NTE消息相3woK消息头字段中cmayw字段应定义为.cateaye:.Amiaion/ a sDP 应携带subject字段,格式为Subject;Devid.StreamLeve 其中,Devid应为视频源ID streamLeve应为码流级别,0应表示主码流,1应表示次码流,顺序往下表示其他码流 NVITE消息和200OK消息中携带的SDP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b 8.2.1.4视音频实时预览(站点级联网单元内)示例参见B.,3 8.2.2历史录像回放 联网单元内的媒体流接收者应能根据视频源信息回放指定时间段内的历史录像 8.2.2.1 8.2.2.2在历史录像回放过程中,应能控制回放进度,应能进行暂停、播放,快放、慢放等操作 回放控 制应采用IETFRFc2976中的会话内的INFO方法 8.2.2.3历史录像回放流程应如图10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12
GB/38311一2019 媒体流接收者 信令控制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媒体流发送者 !:INVITE 2:INVIE 有媒体服务器 3INVE 2:错误码,会话结束 无媒体服务器 4:200oK处理成功 5:200oK 4:错误码,会话结束处理失败 6:200OK 7:ACK 8:ACK 9ACK 视音频流 视音倾流 10:INFo 11INFO 12:INFo 13:200OK 14200oK 15:200OK 16:MESSAGE 17MESSAGE 18MESSAGE 19:200oK 20:200oK 2l:200OK 22:BYE 23:BYE 24:BYE 25:200OK 26:200OK 27200OK 图10历史录像回放流程 媒体流接收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INVITrE请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 体流接收者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INvITE请求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如果没有媒体服务器则应向媒体流 b 接收者回复错误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来的INVIT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VITE请 13
GB/T38311一2019 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 式等; d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此INVITE请求,如果处理成功应回复200OK消息,并应携带SDP,SDP 中应包括媒体流发送者发送媒体流的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如果处理失败应回复错误 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的200OK回复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 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f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收到的200OK消息转发到媒体流接收者; g 媒体流接收者收到200OK消息并成功处理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ACK信息,并准备 接收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应携带SDP; h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ACK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ACK消息,并准备接收和转发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 应携带SDP,媒体流发送者收到ACK后应开始发送媒体数据 i 需要回放控制时,媒体流接收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INFO请求,请求中应携带控制 命令;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INFo请求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k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来的NFO请求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FO请求; D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此INF请求,应按照请求中的控制命令进行相应处理,处理成功后应回复 m 200OK消息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的200oK回复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 n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收到的200oK消息转发到媒体流接收者 o 回放结束时,媒体流发送者应向媒体服务器发送MEss.AGE请求; p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发来的MESsAGE请求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 MEssAGE请求 信令控制服务器将此MESSAGE请求转发给媒体流接收者; 媒体流接收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200OK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收到此200OK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回复200OK消息 用户需要结束会话时,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BYE消息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BYE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t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的BY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BYE消息; x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BY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停止发送媒体 y 数据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回复的200OK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 息并停止转发媒体数据: a信令控制服务器将200OK消息转发给媒体流接收者,会话结束 8.2.2.4协议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Aplicaion INVTITE消息和200OK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 a SDP,并应携带Subject字段,格式为:Subject:Devid,Devid应为视频源D; INVITE消息和200OK消息中携带的SDP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b INFO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RTSP,消息体应 c 符合C.3的要求; d)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14
GB/38311一2019 8.2.2.5录像回放(站点级联网单元内)示例参见B.6. 8.2.3文件下载 8.2.3.1联网单元内的视音频流接收者应可以根据视音频源信息下载指定时间段内的历史录像 8.2.3.2文件下载流程应如图11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媒体流接收者 信令控制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 媒体流发送者 lINVITE 2:INVITE 2:错误码, 有效体服务器 会话结束 3:IVITE 无媒体服务器 4:200OK处理成功 5200OK 4:错误码,会话结束(处理失败 6:200OK 7ACK 8:ACK 9ACK 视音频流 视音频流 10:MESSAGE 1l:MESSAGE 12:MEsSSsAGE 3:200OK 14:200oK 15:200OK 16:BYE 17:BYE 8:BYE 19:200OK 20:200OK 21:200OK 图11文件下载流程 媒体流接收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INVITE请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 体流接收者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INVvITE请求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如果没有媒体服务器则应向媒体流 b 接收者回复错误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来的INVIT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INVITE请 求,请求中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 15
GB/T38311一2019 式等 d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此INVITE请求,如果处理成功应回复200OK消息,并应携带SDP,SDP 中应包括媒体流发送者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如果处理失败应回复错误 码,结束此次会话;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的200OK回复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 应携带SDP,SDP中应包括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的P地址、端口号、媒体格式等; f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收到的200OK消息转发到媒体流接收者; 媒体流接收者收到200OK消息并成功处理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ACK信息,并准备 8 接收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应携带SDP; h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ACK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i 媒体服务器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ACK消息,并准备接收和转发媒体数据,ACK消息中不 应携带SDP,媒体流发送者收到ACK后应开始发送媒体数据 下载结束时,媒体流发送者应向媒体服务器发送MESSAGE请求; k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发来的MESSAGE请求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 MESSAGE请求; 信令控制服务器将此MEss.AGE请求转发给媒体流发送者 媒体流发送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 m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200oK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n 媒体服务器收到此200OK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回复200OK消息 0 用户需要结束会话时,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BYE消息 p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BYE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收到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的BYE消息后应向媒体流发送者发送BYE消息; 媒体流发送者收到BY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息并停止发送媒体 数据 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流发送者回复的200OK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消 息并停止转发媒体数据; 信令控制服务器将200OK消息转发给媒体流接收者,会话结束 u 8.2.3.3协议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INVITE消息和200OK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 a Application/SDP,并应携带Subjeet字段,格式为:Subject:Devid,其中Devid应为视频源ID; b) INVITE消息和200OK消息中携带的sDP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MESsSAGE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c/XM c 8.3报警 8.3.1报警订阅和通知 8.3.1.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向本联网单元内的信令控制服务器订阅报警发生事件,当信令控制服 务器收到报警后,应将报警信息通知给订阅过此报警的客户端 8.3.1.2报警订阅和通知流程应如图12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16
GB/38311一2019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sUBsCRIBE报警订阅 2:200OK 3:NoTIFY报警通知 4:200oK 图12报警订阅和通知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sUBSCRIBE消息订阅报警; aa 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sUEBSCRIBE消息后,应检查订阅合法性,如果合法应回复200OK消息 b) 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报警后,应向订阅者发送NoTIFY消息,消息中应携带报警信息 c 客户端收到NOTIFY消息后后,应回复200OK消息 d) 8.3.1.3报警消息订阅应采用IETFRFC3265中的sUBsCRIBE方法,消息头字段中Contenttype字 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ic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附录D中的D.1.1 报警消息通知应采用ETNFC3866中的Niy力法,消息头字段中Ct-pe字段应定 8.3.1.4 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1.2 8.3.2报警上报 8.3.2.1联网单元内的能够产生报警的前端设备、客户端、,除信令控制服务器以外的服务器即报警信息产" 生者在产生报警时应通过EI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将报警信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8.3.2.2在网络摄像机和存储设备之间支持ONVIF协议的情况下,网络摄像机应使用ONVI协议将报 警信息发送到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收到报警后应通过MEsSAGE方法将报警信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8.3.2.3设备或报警上报流程应如图13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报警信息产生者 信令控制服务器 MESSAGE 2:200OK 3:处理 4:MESSAGE(报警处理结果) 5:200OK 图13设备或报警上报流程 17
GB/T38311一2019 报警信息产生者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MESSAGE消息,消息中应携带报警内容; 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回复200OK;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 e d 如果报警信息产生者需要报警处理结果,信令控制服务器在处理报警后,应向报警信息产生者 发送MESSAGE消息通知报警处理结果 报警信息产生者收到报警处理结果后,应回复200OK;如果超时未收到处理信息,应再次上 报报警 8.3.2.4报警上报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Con- 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1.3,其中报警类型定义 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8.3.2.5报警处理结果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 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1.4 8.4信息查询 8.4.1设备信息查询 8.4.1.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能查询本联网单元内的前端设备,其他客户端等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8.4.1.2设备信息查询流程应如图14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目标设备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1:MEsS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200OK 8:200OK 图14设备信息查询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消息中应携带查询条件; a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给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收到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客户端, d 目标设备应查询设备信息,并应将设备信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e f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18
GB/38311一2019 g客户端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信息; h)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8.4.1.3客户端查询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 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 rAplheatiom/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21. 8.4.1.4设备信息回复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n/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2.2. 段中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 8.4.2录像文件检索 8.4.2.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支持按区域,设备、录像文件类型,录像时间段等条件及其组合查询本 联网单元内的录像文件信息 8.4.2.2录像文件检索流程应如图15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存储设备 1:M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7200OK 8:200OK 图15录像文件检索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录像文件检索请求; a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给存储录像文件信息的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收到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c 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客户端; 存储设备应查询文件信息,并应将文件信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g 客户端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信息; h)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存储设备 8.4.2.3查询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Con 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3.1 8.4.2.4设备回复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 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格式参见D,2.2 19
GB/T38311一2019 8.4.3报警信息查询 8.4.3.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可根据设备编码、报警发生地、时间段、报警类型等条件及其组合向储 存报警信息的目标设备查询历史报警信息 8.4.3.2报警信息查询流程应如图16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l: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7200OK 8200OK 图16报警信息查询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MESSAGE消息查询报警信息,信息中应携带查询条件; a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给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收到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c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客户端; d 目标设备应查询符合条件的报警信息,并应将报警信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到信令控制 服务器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客户端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信息 8 h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8.4.3.3报警查询命令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 的 Content-type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4.1,其 中报警类型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8.4.3.4 报警信息回复消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4.2 8.4.4设备目录查询 8.4.4.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能远程查询本联网单元内的前端设备、客户端、服务器等目标设备的 目录 8.4.4.2设备目录查询流程应如图17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20
GB/38311一2019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1: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7:200oK 8200OK 图17设备目录查询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设备目录查询请求 a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到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收到此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c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d 目标设备应将自己的子目录信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e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客户端应回复200OK消息 g h)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到目标设备 8.4.4.3设备目录查询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5.1 8.4.4.4设备目录查询回复信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5.2 8.4.5日志查询 8.4.5.1联网单元内的前端设备、客户端、服务器等目标设备应记录日常操作日志,并应向联网单元内 的客户端提供日志查询功能 8.4.5.2日志查询流程应如图18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21
GB/T38311一2019 客户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1;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7:200oK 8:200oK 图18日志查询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MESSAGE消息查询日志信息,信息中应携带查询条件 a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给目标设备; b) c 目标设备收到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客户端 目标设备应查询符合条件的日志信息,并应将日志信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到信令控制 服务器; f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g 客户端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信息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h 8.4.5.3日志查询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 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I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6.1 8.4.5.4日志信息回复消息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I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6.2 其中日志类型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 8.5设备状态查询和通知 8.5.1设备状态报送 8.5.1.1设备状态报送应符合以下要求 联网单元内的前端设备、客户端、服务器(除信令控制服务器外)在正常工作时,应定时向信令 a 控制服务器报送工作状态 b在出人口控制系统中,刷卡开门时,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上报卡号以及门禁状态 8.5.1.2设备状态报送流程应如图19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22
GB/38311一2019 设备 信令控制服务器 1:MESSAGE 2:200OK 图19设备状态报送流程 设备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MESSAGE消息,应携带工作状态; a b)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回复200OK信息 8.5.1.3设备状态报送消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 tenttype:Application/XML 设备工作状态报送的消息体内 容和格式参见D.7.1 8.5.2设备工作状态查询 8.5.2.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能远程查询本联网单元内的前端设备、解码设备、出人口控制设备、录 像设备、其他客户端、除信令控制服务器以外的服务器等目标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 8.5.2.2设备工作状态查询流程应如图20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增 伯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1: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5MESSAGE 6:MESSAGE 200OK 8:200OK 图20设备工作状态查询流程 23
GB/T38311一2019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MESSAGE消息查询设备工作状态; 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请求转发给目标设备 c 目标设备收到查询请求后,应回复200OK消息; d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客户端 目标设备应将工作状态信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MEsSAGE消息转发到客户端 客户端收到MESSAGE消息后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回复200OK信息 g h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200OK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8.5.2.3设备工作状态查询消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pplicaiom/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7.2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 8.5.2.4设备状态信息回复消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 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 A plieation/XMI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7.3. -type , 8.5.3 设备工作状态变化订阅和通知 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订阅前端设备、解码设备,其他客户端,除信令控制 8.5.3.1 服务器以外的服务器等设备的状态变化事件,当设备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信令控制服务器应通知其订 阅者 8.5.3.2设备工作状态变化订阅和通知流程应如图21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l:sUBsCRIBE工作状态订阅 2:200oK 3:NoIFY工作状态通知) 4:200OK 图21设备工作状态变化订阅和通知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设备工作状态变化订阅消息; 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回复200OK; 被订阅的设备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信令控制服务器应使用NOTIFY方法通知订阅方 c d) 客户端收到NOTFY消息后,应回复200OK 8.5.3.3设备工作状态变化订阅消息应采用ETFRFC3265中的sUBSCRIBE方法,消息头字段中 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7.4 8.5.3.4设备状态信息变化通知消息应采用IETFRFC3265中的NOTFY方法,消息头字段中Con- 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7.5 24
GB/38311一2019 8.6实时状态控制 8.6.1摄像装置控制 8.6.1.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本联网单元内的摄像装置,应能对云台进行雨刷、 变焦等操作;应按优先级响应 8.6.1.2摄像装置控制流程应如图22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l: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图22摄像装置控制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目标设备摄像装置控制请求 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应控制摄像装置,并应将结果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c d)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结果回复给客户端 8.6.1.3摄像装置控制命令消息应采用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 段中的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9.1 8.6.1.4控制结果由SIPMESSAGE响应描述 SIPMESSAGE响应码如表1所示 表1摄像装置控制响应码描述 状态码 描述 200 成功 400 失败 40l 没权限 404 设备不存在 405 不支持此功能 415 格式错误 486 负荷已满请稍后再试 25
GB/T38311一2019 8.6.2录像控制 8.6.2.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可以远程实时控制本联网单元内的录像设备录像,包括控制其下一级 设备录像 8.6.2.2录像控制流程应如图23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l: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图23录像控制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目标设备录像控制请求 a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应根据请求停止或开始录像,并应将结果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c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结果回复给客户端 d) 8.6.2.3控制命令应采用1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的 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e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9.2 8.6.2.4控制结果由sSIPMEsSAGE响应描述 SIPMESSAGE响应码如表2所示 响应码描述 状态码 描述 200 成功 400 失败 401 没权限 404 设备不存在 不支持此功能 405 415 格式错误 486 负荷已满请稍后再试 26
GB/38311一2019 8.6.3报警布撤防及复位控制 8.6.3.1联网单元内的客户端应能实时控制本联网单元内的可产生报警的前端设备的报警布撤防及报 警复位 8.6.3.2报警布撤防及复位控制流程应如图24所示,按以下流程进行 客户端 信令控制服务器 目标设备 l:MESSAGE 2:MESSAGE 3:200OK 4200OK 图24报警布撤防及复位控制流程 客户端应向信令控制服务器发送报警布撤防及报警复位控制请求 a b) 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此消息转发给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应根据请求布防、撇防、报警复位,并应将结果发送到信令控制服务器; c d)信令控制服务器应将结果回复给客户端 8.6.3.3控制命令应采用IETFRFC3428中的MESSAGE方法,其中MESsAGE消息头字段中的 Content-type字段应定义为: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内容和格式参见D.9.3 8.6.3.4控制结果由sIPMESSAGE响应描述 SIPMESSAGE响应码如表3所示 表3响应码描述 状态码 描述 200 成功 400 失败 401 没权限 404 设备不存在 405 不支持此功能 格式错误 415 486 负荷已满请稍后再试 2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GB/T38311-20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安全防范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GB/T38311-2019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首先,GB/T38311-2019标准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保证了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设备之间的不兼容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和通信故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GB/T38311-2019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各种设备的安全验证机制和加密算法,有效地保护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此外,GB/T38311-2019标准还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网络管理规范,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紧急情况下的运行和故障排除提供了重要指导。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GB/T38311-2019标准的发布,为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的相关资料

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类似的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

天气预报检验台风预报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天气预报检验台风预报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天气预报检验台风预报的编号:GB/T38308-2019。天气预报检验台风预报共有9页,发布于2020-07-01
大型游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型游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型游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的编号:GB/T38312-2019。大型游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共有56页,发布于2020-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