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0975.26-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aluminiumandaluminiumalloys-Part26:Determinationofcarboncontent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的编号:GB/T20975.26-2013。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3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20.20
  • 实施日期2014-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页
  • 文件大小284.34KB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国家标准 GB/T20975.26一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Methodsforchemiealanalysisofaluminiumandaluminiumalloys一 Part26:Determinationofcearboncontent一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2013-11-27发布 2014-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0975.26一2013 前 言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呻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镐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 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第 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谐法; 第 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 12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13部分钮含量的测定苯甲酷苯骇分光光度法; 第 第 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15部分酬含量的测定 第 第 16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第17部分钯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鳍含量的测定 第 20部分;嫁含量的测定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 第 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2部分;镀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氮兰R分光光度法 第 23部分;含量的测定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第 24部分稀土总含量的测定; 第25部分;电感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本部分为第2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l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本部分起草单位;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山东充矿轻合金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炜华、李家华张继东、周海收、韦艳琴、薛宁,李健、张颖、陈然、孔丽
GB:/T20975.26一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解及铝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剥定范围.0.o0%一1.00% 方法提要 试样放人高频燃烧器中,在富氧条件下高频感应加热燃烧 其中的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过剩的 氧气载人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测量池 二氧化碳在4.2624nm处具有很强的特征吸收带,此吸收能与其浓 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受到能量的变化检测碳含量 试剂及材料 3.1高氨酸镁;无水、粒状 3.2碱石棉粒状 3.3玻璃棉 3.4金属鸽粒;u(C)<0.0008%u(s)<0.0005%,粒度0.4mm一0.8mm. 金属锡粒;w(C)0.0008%,we(S)0.0005%,粒度0.8mm1.0rmm 35 3.6金属镍屑;纯度大于99.8%,w(c)<0.000.5%,w(S)<0.000.5%,粒度O.8mm一1.68mm. 3.7 氧气;纯度大于99.95% 3.8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小于0.5% mm×25 3.9瓷培蜗:25 mm,并在高于1200C加热灼烧4h或通氧灼烧至空白值为最低 3.10有证系列国家标准样品(碳含量与样品相适应) 3.11基准碳酸钙;于105C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仪器及设备 4.1碳硫分析仪;附高频感应炉,应满足试样熔融温度的要求 4.2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试样 将试样加工成厚度不大于0.1mm的碎屑
GB/T20975.26一2013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5),精确至0.0001g 表1 试料/g 质量分数/% 0.0100.050 0.30 >0.0500.50 0,.20 >0.50~1.00 0.15 6.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6.3分析前的准备 按仪器说明书更换失效的试剂管,调试检查仪器,使仪器处于正常稳定状态 选用仪器最佳条件 测定前用标准样品及助熔剂进行测定,以确认仪器正常 6.4校正试验 根据试料中碳含量,选择相应的量程或通道,并选择3个近似含量的标准样品,进行校正,测得结果 6.4.1 的波动应在允许差范围内,以确认仪器的线性,否则应按仪器说明书校正仪器,得到精确的线性校正系数 6.4.2不同系统的线性,应分别测定其空白值并校正,当分析条件变化时要重新测定空白值并校正 6.5空白试验 称取0.80g金属镍屑(3.6)和0.10g金属锡粒(3.5)置于磁堆蜗(3.9)内,覆盖1.7长金属鹤粒(3.4). 置于高频燃烧器的堆蜗托上,通人氧气(3.7)气流,燃烧 重复足够次数 直至得到低而比较一致的读 数,记录至少三次读数,计算并记录平均空白值 6.6样品测定 按试料的碳含量范围,分别选择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将称取的试料均匀置于预先盛有0.40金属镍 屑(3.6)的堆蜗(3.9)内,去皮,按表1加人试样,再加0.10只金属锡粒(3.5);覆盖0.40只金属镍屑(3.6)和 1.7g金属钨粒(3.4),置于堆蜗托上,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启动分析功能,进行分析并读取测试结果 分析结果 测量标准样品的红外池电压积分信号,得到积分面积与浓度的一次方程,求出校正系数K,校准系 数保留在存储器中 根据未知样品的红外吸收积分信号面积,由计算机软件按照式(1)计算样品中碳的 质量分数(%). ks 1 7C
GB:/T20975.26一2013 式中 -试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7 校正系数; -样品的红外吸收积分信号面积; -称取的试料量 精密度 8.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定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 重复性限(r)按表2中数据采用 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 碳的质量分数 0.027 0.139 0,406 1.00 重复性限r 0,003 0.009 0.012 0.03 8.2允许差 试验室之间的分析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 表 9 碳的质量分数 允许差 0.0l0一0.050 0,005 >0.0500.100 0.01o >0.1000.5o 0.015 >0.50~1.00 0.0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试样, 使用的标准; 使用的方法(如果标准中包括几个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GB/T20975.26-2013

引言

铝及铝合金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而不同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也影响着其性能表现。因此,对于铝及铝合金的化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GB/T20975.26-2013。

概述

GB/T20975.26-2013规定了采用红外吸收法测定铝及铝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

仪器设备

红外吸收法测定碳含量的仪器主要包括红外光谱仪、样品室及样品制备设备。

试验步骤

1. 选择符合要求的铝及铝合金样品;
2. 将样品粉碎至适当粒度并进行干燥处理;
3. 将样品放置于样品仓内;
4. 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红外吸收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5. 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含量。

注意事项

1. 采用该方法测量铝及铝合金中的碳含量时,应保证样品的纯度。如果存在杂质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2. 所使用的仪器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准确度;
3. 在测试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避免测试误差。

结论

GB/T20975.26-2013规定的红外吸收法测定铝及铝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简单易行,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该方法进行铝及铝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工作。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的相关资料

    和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类似的标准

    次氯酸钠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次氯酸钠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次氯酸钠的编号:GB/T19106-2013。次氯酸钠共有10页,发布于2014-12-012013年第23号公告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镧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镧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镧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号:GB/T29916-2013。镧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共有24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3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