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366-2010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Hygienicstandardforchlorinedioxidedisinfecta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的编号:GB/T26366-2010。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共有10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5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8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356.73KB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国家标准 GB26366一2010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Hygienicstandardforchlorinedioxidedisinfeetant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T26366-2010.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卫生部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 GB26366一2010 年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卫生监测检验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聚源科技有限公司,定州市荣鼎水环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绿帝 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市绿洁环保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新宇,孙守红,朱子犁、方赤光、王番,葛洪、贺启环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曾字平,张田、李打春.,来红安
GB26366一2010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原料和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检验方法、标志和包装、运 输和贮存、标签和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以亚氯酸钠或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能够产生二氧化氯的消毒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20工业用合成盐酸 GB/T534工业硫酸 GB/T1294化学试剂L(十)-酒石酸 GB/T1618工业氯酸钠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269柠檬酸 GB9985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T20783一2006稳定性二氧化氧氯溶液 HG3250工业亚氯酸钠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二氧化氯消毒剂ehlorinedioxidedisinfeetant 用亚氯酸钠或氯酸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制剂(商品态),通过物理化学反应操作能产生游离二氧化 氯(应用态)为主要有效杀菌成分的一种消毒产品 二氧化氯含量用mg/L或%表示 3.2 二氧化氯活化剂ehlorinedioxideaetivatingagent -种加人到商品态二氧化氯制剂中,通过化学作用激发二氧化氯制剂产生游离二氧化氯的辅剂 33 3 中水graywater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有关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其水质介于自来水 上水)与排人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 3 一般物体表面comonsuhjeetsurface 家庭、公共场所中日常用品表面及交通工具上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床头柜、卫生洁具、
GB26366一2010 门窗把手、楼梯扶手、公交车座椅、把手和儿童玩具等的表面 原料要求 4.1亚氯酸钠按HG3250执行 4.2氯酸钠按GB/T1618执行 盐酸按GB320执行 4.4硫酸GB/T534执行 4.5柠檬酸按GB/T8269执行 4.6酒石酸按GB/T1294执行 主剂、二氧化氧活化剂等辅剂配方所用的其他原料和辅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质 量要求和有关规定;其中呻(As)含量和重金属(以Pb计)含量的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技术要求 5 理化指标见表1 表1二氧化氯消毒剂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有效成分二氧化叙含量"/mg/L) 2000 L <0.5 呻含量/(mg/" 二5 重金属(以计)含量/(mg/L) 在水相中反应后释放出二氧化氧(应用态)的最低含量不应少于2000mg/L,固体产品可根据产品说明书中相 关操作增加或减少加人量以满足上述指标的要求 5.2用于饮水消毒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在消毒后水的所有指标,必须符合GB5749的要求 55 3 其中用于食品加工器具、餐饮具、生活饮用水(包括二次供水)、蔬菜,水果等消毒的消毒剂, 呻(As)含量和重金属(以Pb计)含量的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5.4稳定性;不低于12个月 55. 5 杀灭微生物指标;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反应后,稀释至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剂量,按卫生部《消毒 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杀菌效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二氧化氯消毒剂微生物杀灭指标 杀灭对数值 指示菌(毒)株 悬液法 载体法 大肠杆菌(80997 >5.00 >3.00 >5.00 >3.00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7 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5.00 >3.00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4.00 >3.00 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19977 >4.00 >3.00 脊随灰质炎病毒 >4.00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抱(ATcC9372) >5,00 >3.00 应用范围 二氧化氯消毒剂可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食品加工器具、餐饮具、蔬菜和水果等的消毒;生活
GB26366一2010 饮用水(包括二次供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城市中水的消毒处理;非金属医疗器械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用于水、食饮具、一般物体表面和医疗器械消毒的推荐使用剂量和消毒方式见表3 表3二氧化氧消毒剂推荐使用剂量和消毒方式 作用浓度 作用时间 消毒对象 消毒方式 mg/L min 生活饮用水 投加并混匀 15一30 15" 二次供水 投加并混匀 30 中水 1o 2030 投加并混匀 游泳池水 投加并混匀 15 浴池水 15 投加并混 5一l0 医院污水 2040 3060 投加并混匀 餐饮具、食品加工管道、器具设备和瓜果蔬菜 100150 0~20 浸泡 消毒 -般物体表面 50100 1015 喷洒和擦拭 高水平 浸泡 400600 1530 非金属医疗器械 中水平 100~300 1530 浸泡 低水平 50100 15一30 没泡 检验方法 消毒效果检验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执行 稳定性检验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执行 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 按附录A执行 8 确的测定 按GB9985规定执行 8.5重金属的测定 按GB9985规定执行 标志和包装 9.1消毒剂产品使用避光的塑料桶(瓶、袋)或玻璃瓶密封包装,密封可靠不得泄漏;塑料包装应使用不 易老化和破损、气密性好、耐腐蚀、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包装规格依用户需要确定 9.2产品的包装容器与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净含量、批号或生 9.3 产日期、执行标准编号及GB/T191中规定的“防止倒置”和“防湿”标志
GB26366一2010 10 运输和贮存 10.1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得倒放,防止重压,剧烈碰撞和包装破损,避免日晒、雨淋,受潮,不得 与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10.2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通风处,切勿与酸类,有机物、易燃物及其他强还原剂接触或共同 存贮 标签和说明书 按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的规定执行 12 注意事项 12.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12.2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12.3本品有漂白作用 12.4本品对金属有腐蚀性 12.5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人呼吸道;如消毒剂不慎接触眼晴,应立即用 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12.6注意贮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GB26366一201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 A.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A.1.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测定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合于含量在10mg/L250mg/1二氧化氯的测定,高浓度消毒剂可稀释后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mg/1 A.1.2原理 使用石英比色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190nm~6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观察二氧化氯水 溶液特征吸收峰,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峰在360nm处,可作为定性依据 但氯气在此也有弱吸收,产 生干扰 应采用二氧化氧水溶液在430nm处的吸收,吸光度与二氧化氯含量成正比,且氯气.CIO-、 CIO,CIO在此无吸收,可作为定量依据 A.1.3试剂 A.1.3.1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二次蒸僧水 A.1.3.2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亚氯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氯 氯等杂质通过亚氧 酸钠溶液除去 用恒定的空气流将所产生的二氧化氯带出,并通人纯水中配成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 在每次使用前,其浓度以碘量法测定 二氧化氯溶液应避光、密闭,并冷藏保存 二二氧化氯溶液制备方法(见图A.1):在A瓶洗气瓶)中放人300mL水,A瓶封口上有二根玻璃 管,一根玻璃管(L)下端插至近瓶底,上端与空气压缩机相接,另一根玻璃管(L)下端口离开液面 20mm30mm ,其另一端插人B瓶底部 B瓶为高强度砌硅玻璃瓶,滴液漏斗(E),下端伸至液面下 玻璃管(L)下端离开液面20 mm30mm,另一端插人C瓶底部 溶解10g亚氯酸钠于750ml水内 并倒人B瓶中,在分液漏斗中装有20ml硫酸溶液(1十9,体积比) C瓶结构同A瓶一样,瓶内装有亚 氯酸钠饱和溶液 玻璃管(L)插人D瓶底部,D瓶为2L碉硅玻璃收集瓶,瓶中装有1500mL水,用以 吸收所发生的二氧化氯,余气由排气管排出 D瓶上的另一根玻璃管(L下端离开液面20 mm一 30mm, ,上端与环境空气相通而作为排气管,尾气由排气管排出 整套装置应放在通风橱内. 图A.1CIo发生吸收装置图 启动空气压缩机,使适量空气均匀通过整个装置 每隔5min由分液漏斗加人5mL硫酸溶液,在 全部加完硫酸溶液后,空气流要持续30min 将D瓶中所获得的黄绿色二氧化氯标准溶液放于棕色玻 璃瓶中,密封避光冷藏保存 二氧化氯含量按GB/T20783一2006中6.1测定,其质量浓度为250mg/L 600 人 mg A.1.3.3二氧化氯标准溶液;取一定量新标定的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液,用二次蒸僧水稀释至所需 浓度 1.4仪器 A A.1.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B26366一2010 A.1.4.2石英比色皿(1 cm A.1.4.3l00mL容量瓶 A, 1.5分析步骤 1.5.1标准曲线的绘制 A, 分别取4.0mL.I0.0mL.30.0ml0.0mL.80.0ml.I00.0ml二氧化氧标准游液(250mg/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浓度为10mg/L、25mg/儿L、50mg/L、100mg/L、200mg/L 250mg/儿的二氧化氯溶液,于43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二氧化氯含量对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A.1.5.2样品测定 直接取消毒剂溶液或其稀释液于430nm测定其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比较而定量 A.1.5.3结果计算 消毒剂中二氧化氧的含量按式(A.1)计算 A.1 0= 式中 消毒剂中二氧化氧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样品测定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 V 所取消毒剂原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1.6精密度 A.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A.2五步碘量法 A.2.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 同时还可以测定消毒剂中的氯气、亚氧酸根 离子、氯酸根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由亚氯酸盐、氯酸盐为原料制成的二氧化氧消毒剂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 A.2.2原理 该法是利用不同pH值条件下CIO.,Cl,CIO,CIO分别与I反应来测定各响应物质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Cl十2!=1十2c pH=7,pH2,pH0.1 2ClO.2I=l2CIO. pH=7 2CIO十10十8H=51十2CI十4H,OpH<2,pH<0.1) CIO十4I十4H=21+CI!十2H.O pH<2,pH<0.1 CIO十6I十6H=31+CI!十3H.0 pH<0.1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作滴定剂,分步滴定反应产生的l A.2.3试剂 A.2.3.1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无氧化性氯二次蒸僧水 A.2.3.2无氧化性氯二次蒸僧水;蒸僧水中加人亚硫酸钠,将氧化性氯还原为氯离子(以DPD检查不 显色),再进行蒸馏,所得水为无氧化性氧二次蒸僧水 A.2.3.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称取26gNaS,O5Hl.,O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 加人0.2g无水碳酸钠,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放于暗处,30d后经过滤并标定其浓度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120C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05g0.10g,置于
GB26366一2010 250m碘量瓶中,加蒸馏水40m溶解 加2mol/L硫酸15mL和100g/L碘化钾溶液10mL,盖上 盖混匀,加蒸僧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置暗处10min后再加蒸僧水90mL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 定至溶液成淡黄色,加5g/儿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成亮绿色 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总毫升数,同时作空白校正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计算 n A.2 49.03又V-V×10 式中: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儿L); 1/6K.Cr.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49.03 重铬酸钾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V 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A.2.3.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1nmol/L)吸取10.0mLA.2.3.3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于 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临用时现配 A.2.3.52.5mol/L盐酸溶液 A.2.3.6100g/L碘化钾溶液;称取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僧水中,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冰 箱中,若溶液变黄需重新配制 A.2.3.7饱和磷酸氢二钠溶液;用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与蒸僧水配成饱和溶液 A.2.3.8pH=7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25 4g无水KH.PO和216.7gNaHPO 12H.O于 800ml蒸僧水中,用水稀释成1000mL A.2.3.950g/1溴化钾溶液;溶解5g溴化钾于100ml水中,储于棕色瓶中,每周重配一次 A.2.4仪器 A.2.4.125ml.酸式滴定管 A.2.4.22501 mL,500m碘量瓶 A.2.4.3高纯氮钢瓶 A.2.5分析步骤 A.2.5.1滴定过程中氧化性物质的质量不得大于15mg,可根据需要将样品适当稀释;以下所有试验 操作应在室温20" 25C条件下进行 A.2.5.2按照样品说明书将样品活化后,吸取适量样品溶液用蒸僧水稀释,使其氧化性物质浓度在 2000 3000 mg/儿" mg/L(活化后氧化性物质浓度在此浓度范围内的样品溶液可直接取样测定) A.2.5.3在500mL的碘量瓶中加200ml蒸水,吸取2.0mL5.0r 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 瓶中,加人适量磷酸盐缓冲液,用pH计校核溶液pH值至7.0(对于pH<3溶液应先用1mol/L或 0.1mol/I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3后,再用缓冲液调节) 加人10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 准溶液滴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A nL盐酸祥液,朗节pH<3.,井放冒睛 A.2.5.4在上述A.2.5.3滴定后的溶液中加人3.0ml2.5 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读数为B A.2.5.5在500mL碘量瓶中加200mL蒸水,吸取2.0mL5.0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瓶 中,加人与A.2.5.3同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通人高纯氮气吹(约10min)至溶液无色后,再继续吹 30nmin,加人10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 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c A.2.5.6在上述A.2.5.5滴定后的溶液中加人3.0mL2.5mol/儿盐酸溶液,调节pHH<2,并放置暗 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D. A.2.5.7在50mL碘量瓶中加人1mL澳化钾溶液和10ml.浓盐酸,混匀,吸取2.0mL一5.0ml.样
GB26366一2010 品溶液于碘量瓶中,立即塞住瓶塞并混匀,置于暗处反应20min,然后加人10mL碘化钾溶液,剧烈震 荡5s,立即转移至有25mL饱和磷酸氢二钠溶液的500mL碘量瓶中,清洗50m碘量瓶并将洗液转 移至500mL碘量瓶中,使溶液最后体积在200ml300mL,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 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同时用燕水作空白对照,得读数为E一样品读数 -空白读数 A.2.6计算 XI、X、X、X分别按式(A.3)~式(A.6)计算 B -D)× x16863 Y A.3) DXc×16863 X" A.4 [E一(A十B)]×c×13908 X A.5 B-D)二4]xc×35450 [A X A.6 式中: co.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 g/I); X C X CIO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X CIO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X C!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上述各步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单位为毫升(mL); A、B、D、E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二氧化氯溶液的样品体积,单位为毫升(mL. A.2.7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A.2.8注意事项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在实验操作时要防止阳光直射,准备工作要充分到位,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以 防止二氧化氢因挥发,分解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1部分:精度检验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1部分:精度检验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1部分:精度检验的编号:GB/T25661.1-2010。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1部分:精度检验共有25页,发布于2011-07-012011-07-01实施
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2部分: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2部分: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5661.2-2010。高架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2部分:技术条件共有11页,发布于2011-07-012011-07-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