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126-1993

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andtestmethodforthenon-glaredisplayglasstub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4126-1993。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共有5页,发布于1993-08-011993-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1.120
  • 实施日期1993-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页
  • 文件大小326.73KB

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412693 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andtestmeth0d forthenon-glaredisplayglasstube 1993-02-03发布 1993-08-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显示管防眩玻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126-93 Technical requirementandtesmethod forthenon-glaredisplayglasstube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显示管用防眩屏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经过机械或化学处理后形成漫反射面的显示管用防眩玻屏 引用标准 GB9474.3彩色显像管屏玻璃光透射比(r546)的测试方法 GB3505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技术要求 3.1防眩玻屏应满足显示管玻屏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相应的形状尺寸要求 防眩玻屏表面粗糙度 32 321轮最人高度R;25pm. 32.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0.1一l5pmr 3.23轮席算术平均偏差R.;0.1一0.4pmn. 33了防眩装屏表而反射有[r伊)1 331入射角为10时的表面反射率P(1o)应小于4.0% 3.3.2入射角为10时,被测玻屏试样防眩面的反射率与将防眩面抛光后其反射率的差值AP应大于 1.0% 其计算公式如下 A=P0 P 1e)光 e)防数 3.4防眩玻屏光透射比均匀性 防眩被屏光透射比平均相对偏差R应小于0.5%,并按下式计算, AT R= 2 六 式中:I -防眩玻屏平均光透射比; AT” 光透射比平均偏差 r,=r" 义1 T T' 式中T-一试样取样点的透过家 3.5如需方对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可以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2-03批准 1993-08-01实施
GB/T14126-93 试样制备 取样点的确定及样品编号 按图1的各部位取样,同一玻屏取样7块,每块尺寸为30mm×30mm,取样务必小心,切勿损伤防 眩面 " " 图1取样部位示意图 4.2测试顺序及标样制备 421先测1一7号试样的透射比,记录结果,按3.4条计算平均光透射比相对偏差R 422测定1,3.4.6.7号试样的外表面粗糙崖,记录结果,保留试样,将各试样的R,R,及R.的算术 早均值作为防眩玻屏的R,A及A 423将1号试样的防眩面磨平后抛光,作为参照标准1,5号试样仅将防眩面抛光作为参照标准5. 在反射率测定仪上测定参照标准1的反射率,记作P(10). 以参照标准5为基准,并调节其反射率值为P(10),然后分别测定23、4,6、7各试样的反射率 其 算术平均值作为防眩玻屏的反射率 此时,万应为反射率差值的算术平均值 测试方法 5 5.1显示管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状、尺寸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5.2光透射比的测定 光透射比应按GB9474.3进行测定 5.3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5.3.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粗糙度值以轮席最大高度(R,),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及轮席算术平均偏差(R, 表示时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532仪器 轮席法触针式粗糙度测定仪 a. b. 玻璃刀 533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
GB/T14126-93 5331将4.2条中试样2,3、46及7号分别安放在表面形状测定仪上进行测定 5.3.3.2测试时,试样放置平稳,调好中心位置,开始测定 5.3.3.3测定时,水平方向放大10倍,纵向放大10000倍,基准长度为12mm(实际触针走距为 15mm,截去两端,有效部分为12mm),使用方格坐标记录纸,记录粗糙度曲线 5.33.4在粗糙度曲线上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谷底为从深到浅)标示出曲线的峰顶点及谷底的序号 5.33.5过1号峰顶点及1号谷底分别做中心线的平行线计算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并以微米为 单位表示,即为轮席最大高度(R). 5.33.6过3号蜂值顶及3号谷底分别做中心线的平行线,计算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并以微米为 单位表示,作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 轮席算术平均偏差(R,)的值,可以由仪器直接给出 5.4表面反射率的测定 5.4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反射率较小的材料的镜面反射的测定 5.4.2测试原理 如图2所示,在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单位平行光以规定的入射角0照射到样品平面丁上.用光电池或 其他接收器接收,测定镜面反射方向上的反射光束的强度 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强度之比即为试样平面 竹反射率 如果分别测定标准样品和被测试样面的反射光强度,而整个光路系统和测试条件保持不变则被测 试样的反射率为; P,= P 5 式中;:必 -被测试样的反射光束相对强度,%; 乡-参照标准试样的反射光束相对强度,%; P 参照标准试样的反射率,%; P 被测试样的反射率,% 接收器 图2渊定原理示意图 5.4.3测试步骤
GB/T1412693 5.4.3-.1按图3所示加工试祥.A部尺寸可根据试样的厚度而定 先把试样磨成圆柱状,直径为29+ 被测定面作下底面,再把上底面磨成坡面.上下底面之间的夹角应不小于10 应特别注意测定面完全 保持原状,不得有任何的损伤或改变 磨毛面 测定面 629 图3试样加工要求示意图 543?按42.3的规定加工试样 5.43.3测定时应把样品放置平稳,让被测面的测定点的面的法线在垂直方向上.入射角为10o" 5.4.3.4测定已知反射率的标准试样(仪器附件)的反射率,把数字电压表显示值调至该标准值 然后 测定参照标准1,记录显示值 5.4.3.5取下上述两个标样,装上参照标准5及被测试样,置参照标准5于测定位置,并调节数字电压 表显示值为参照标准1的值,然后变换样品的位置,使被测试样逐-一处在被测量位置上,此时数圣电压 表的显示数字即为被测试样的反射率 5.4.3.6结果计算 试样的反射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P= A=尸标 ” 式中;'第i个试样的反射率; -同一块玻屏上采取试样的个数; 被测试样的反射率; P .2.3中参照标准5的反射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彩虹电子集团公司彩虹玻璃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广会

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PAL系列的品种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PAL系列的品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PAL系列的品种的编号:GB/T14129-1993。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系列和品种PAL系列的品种共有84页,发布于1993-08-01
闸流管与充气整流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闸流管与充气整流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闸流管与充气整流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的编号:GB/T14110-1993。闸流管与充气整流管总规范(可供认证用)共有8页,发布于1993-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