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491-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

Aramidfiberfabricforstrengtheningandrestoringstructur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的编号:GB/T21491-2008。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共有7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120
  • 实施日期2008-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509.26KB

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


国家标准 GB/T21491一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 Aramidfihertabrietorstrengtheningandrestoringstructures 2008-03-10发布 2008-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49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岩帝人商事(上海)有限公司、杭州索奇先进 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复合材料桥梁研究所、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交通部公路科学 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新,汤惠工、邵日晨、申屠年、张锡祥、张剑、赵尚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21491一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的规格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加固修复用的芳纶布,也适用于交通、水利核电及能源等基础设施中结构 加固修复用的芳纶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规格和标记 3.1规格 芳纶布按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分为280g/m=、415g/m,623g/m,830g/m等规格,按宽度分为 300mm,400mm,.500mm等规格 3.2标记 芳纶布按产品代号、单位面积质量、宽度和本标准号进行标记 AFF-[ OGB/T214912008 宽度,mm -单位面积质量,g/mr 芳纶布代号 示例单位面积质量为280g/m,宽度为500mm,按本标准生产的芳纶布标记为 AFF-280-500GB/T21491一2008 要求 外观 4. .1.1外观应均一,整齐,表面干净,不得夹杂杂物,不得有灰尘和其他污染,不得有破洞 4.1.2芳纶布的缺纬脱纬现象每50m不得多于2处 每50m芳纶布断经长度超过10mm的不得多于1处,断经长度不超过10mm的不得多于 2处 4.1.4芳纶布中纤维排列均匀,不得有歪斜,起皱现象 4.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GB/T21491一2008 表1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长度 宽度 厚度 芳纶布 0一50 0一3 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 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不应小于280g/m、415g/m,623g/m',830g/m,允许偏差0一5% 力学性能 芳纶布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表2单向芳纶布力学性能 项目 拉伸强度/MPa 拉伸弹性模量/GPa 伸长率/% 指标 2000 l10 试验方法 外观 在正常光)照度下,距离0.5m目测和钢直尺检验 5.2尺寸偏差 对于芳纶布,长度测量采用精度1mm的钢直尺,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寞度测量采用精度 0.5mm的钢直尺,任意取3处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5.3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 在距端头及边缘40mm以上处裁下3块100mm×100mm芳纶布方形试样,边长测量精确到 0.5mm 质量称量精确到0.01g 单位面积质量按式(1)计算,取算术平均值: o=(M一M4.)(1一K/A 式中: 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M -方形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中固定线的质量,单位为克(g); K 界面剂的质量分数,% A 方形试样的实测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 按GB/T3354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试样宽度为15mm,芳纶布的截面面积取芳纶布的计算厚度 与试样宽度的乘积 芳纶布的试样制备见附录A,芳纶布的计算厚度见附录B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芳纶布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1出厂检验 生产厂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每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芳纶布单位面 积质量和拉伸强度 6 1. .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进行检验: 新产品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a b)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每12个月时; c
GB/T21491一2008 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2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6.2.1组批 芳纶布以3000m为一批,不足此数量时,按一批计 6.2.2抽样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抽样 a) 外观检验、尺寸偏差及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采用一次抽样法,每组批随机抽取6个样本; b)力学性能采用二次抽样法,各随机抽取6个样本 6.2.3判定规则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判定: 采用一次抽样法时,所抽样本全部符合要求或仅有1个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为合格;否则 a 判定该批不合格; 采用二次抽样法时,在第一次所抽样本中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为合格;如有2个或2个以 b 上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当有1个试样不符合要求时则进行第二次抽样,当两次抽 样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总数为1时,则判定该批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 a)制造企业名称,地址 b) 产品名称、牌号和规格; 产品标记、商标; d)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 产品的数量 贮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f 7.2包装 芳纶布应在硬质卷芯上卷紧包装,包装芳纶布时卷芯直径宜不小于76mm 7.3运输 运输车辆以及堆放处应有防雨、防潮设施 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雨淋、浸水 7.4贮存 芳纶布的贮存期在室温下)为2年,贮存在室内干燥通风处,避免火种,隔离热源
GB/T21491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芳纶布拉伸性能试样制备方法 A.1芳纶布试样的制备 A.1.1裁布 在距端头及边缘40mm以上处,裁下250mm(沿纤维方向)×150mm芳纶布一块,要求平整、不含 有任何外观缺陷 试样采用1层芳纶布,纤维方向应与拉力方向一致 A.1.2涂浸溃树脂 将芳纶布平铺在隔离纸上,用毛刷滚刷)或平板(不带尖角)将浸溃树脂均匀涂抹在芳纶布表面(不 得损伤芳纶布),盖上隔离纸,用玻璃棒轭压到浸溃树脂充分浸润到芳纶布中为止 铺芳纶布和涂浸渎 树脂的过程中要保持芳纶丝的平直,采用沿纤维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轭压树脂的方法 注:浸遗树脂应采用纤维布厂家指定的配套浸溃树脂,若厂家未指定,推荐使用改性环氧树脂 A.1.3试样切割 待浸溃树脂达到凝胶态后,按图A.1裁出规定尺寸的芳纶布试样 为保证试样单位宽度内所含纵 向纤维束数大致相等,应将横向边缘附近的纤维舍弃(宽约l0 mm A.2加强片的制备 A.2.1加强片建议采用硬铝材料,厚度2mm以上 A.2.2按图A.1所示,将加强片与芳纶布试样粘接的一面打磨粗糙,以利于粘结 A.2.3加强片一端为直角,另一端制作出导角,见图A.1所示 A.3加强片与试样的粘接 A.3.1用溶剂如丙酮)清洗加强片和已制好的芳纶布试样的粘贴区域 A.3.2将加强片粘贴在纤维布试样上,压紧后水平放置,待树脂固化 A.3.3加强片应平行的粘贴在试样两侧,以免拉伸时加强片受力不均匀而脱落 单位为毫米 50 EDS 加强片 芳纶布或板 端部打磨 图A.1芳纶布试样外观尺寸
GB/T21491一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芳纶布的计算厚度计算方法 B.1芳纶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按式(B.1)计算,芳纶布的计算厚度按式(B.2)计算 M这 A = B.1 0e 式中: A -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米(mm/m) M. 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芳纶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 -单位系数,L=10-"(mm/m) (B.2) 1000 式中: 芳纶布计算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米(mm'/m) B.2典型规格芳纶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见表B.1 表B.1典型规格芳纶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 密度! 计算厚度/ /g/nm' 单位宽度的截面而积/G 'mm'/m /mm 芳给单位面积质量/(g/m 28o 193 0.193 415 286 0.286 1.44×10 623 430 0.430 830 572 0.572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编号:GB/T21490-2008。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共有8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
低温食用豆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低温食用豆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低温食用豆粕的编号:GB/T21494-2008。低温食用豆粕共有6页,发布于2008-08-012008-08-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