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374-201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Operationalindexsystemofurbanrailtrans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的编号:GB/T38374-201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共有56页,发布于2020-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5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30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6页
  • 文件大小2.92M

以图片形式预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国家标准 GB/T38374一201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Operationalindexsystemofurbanrailtransit 2019-12-31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374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指标体系构成和内容 ,中, , 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运营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GB/38374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评中心,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 公司、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行政审批服务 中心、上海鸣啸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远舟、李松蜂,贾文睁、冯旭杰、毛保华、高艳玲,伍敏、刘书造,吴新安、陈徐梅、 张黎章、谷素斐、胡雪罪、柏资,张知青、刘元常、曾建峰、刘爽、罗斌、刘悦、宋晓敏、张军、刘宏泰、宫岩海 曹国利,吴可琪,谢建平,朱爱华、胡勇健张红欣、白雪翎、宋伟男、李瑜芬,胡昊、姚伟国,王祥,高畅 梁成
GB/38374一201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分析和对标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现代有轨电 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注改写GB/T30012一2013,定义3.1 2.2 运营指标operationalindex 反映运营工作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 2.3 运营事故operationalaccident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因列车撞击脱轨,设施设备故障、损毁,以及大客流等情况,造成 人员伤亡、行车中断、财产损失的突发事故 2.4 运营险性事件opertionalincident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造成风险失控而发生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安全和服务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指标体系构成和内容 3.1指标体系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客流指标、,运行指标,安全指标,服务指标、能耗指标和 财务指标7类 3.2指标体系内容 3.2.1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包括基础线网发展水平2类,具体指标见表1.
GB/T38374一2019 表1基础指标 分类 指标 运营线路条数(A.1l.l 运营里程(A.1.2 运营车站数(A.l.3 换乘车站数(A.1.4) 基础线网 站均出人口数(A.1.5) 平均站间距(A.1.6) 平均走行距离(A.1.7 配属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数(A.l.8 线网密度(A.l.9 万人线网拥有率(A.l.l0 站点密度( A. .l1) 发展水平 站点覆盖率(A 1.12 万人车站拥有率(A.1.13)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分担率(A.1.14) 票价支出占居民收人比(A.1.15 3.2.2客流指标 客流指标包括基础客流、拥挤情况,出行特征,强度和客流不均衡5类,具体指标见表2. 表2客流指标 分类 指标 进站量(A.2.l) 出站量(A.2.2) 换乘量(A.2.3) 基础客流 客运量A.2.4 车站乘降量(A.2.5 断面客流量(A.2.6 客运周转量(A.2.7 断面满载率(A.2.87 拥挤情况 高峰小时站台单位面积服务人次(A.2.9) 平均运距(A.2.10 线网换乘系数(A.2.11 出行特征 换乘比例(A.2.121 付费(非付费)乘客比例A.2.13
GB/38374一2019 表2续) 分类 指标 客运强度(A.2.l4 强度 客流密度(A.2.157 线网出行强度(A.2.16 方向不均衡系数(A.2.17 客流不均衡 断面不均衡系数A.2.18) 时间不均衡系数A.2.19 3.2.3运行指标 运行指标包括车辆利用,运力与运能、行驶里程、运行速度、计划兑现、延误事件、清客和下线8类, 具体指标见表3 表3运行指标 分类 指标 配属列车数(A.3.1 配属车辆数(A.3.2 上线列车数(A.3.37 完好列车数(A.3.4) 架/大修列车数(A.3.5) 列车上线率(A.3.6 车辆利用 列车完好率(A.3.7 每公里配车数(A.3.8 配属列日数(A.3.9 完好列日数(A.3.10) 上线列日数(A.3.11) 完好车利用率(A.3.12) 列车平均编组数A.3.13) 列车定员(A.3.14 运力(A.3.15 运力与运能 客位里程(A.3.16 线网利用水平(A.3.17 平均满载率( A.3.18 运营车公里(A.3.19) 行驶里程 走行车公里(A.3.20 车公里利用率(A.3.21
GB/T38374一2019 表3续) 分类 指标 技术速度(A.3.22 运行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A.3.23 速度利用率(A.3.24 计划开行列次(A.3.25) 计划兑现列次(A.3.26 加开列次A.3,27 计划兑现 停运列次(A,3.28 晚点列次(A.3,29 实际开行列次(A.3.30 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兑现率(A.3.31) 5分钟及以上延误事件数A.3.32) 延误事件 5分钟及以上延误率(A.3.33) 清客列次(A.3.34 清客频次(A.3.35 清客 救援列次(A.3,36 掉线列次(A. 3.37 下线 掉线率(A.3.387 3.2.4安全指标 安全指标包括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类,具体指标见表4 可按线路,线网及运营主体统计, 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相同 表4安全指标 分类 指标 运营事故数(A.4.1 车事故数(A.4.2) 行 行车事故率(A.4.3) 行 车责任事故数(6 A.4.4 行车责任事故率(A.4.5 事故 运营险性事件数 A.4.6 行车险性事件数(A.4.7) 行车险性事件率(A.4.8 行车责任险性事件数(A.4.6 行车责任险性事件率(A.4.10) 等效事故率(A.4.1l
GB/38374一2019 表4续) 分类 指标 伤亡人数(A.4.12) 伤亡率(A.4.l3 重伤人数(A.4.14) 人员伤亡 死亡人数(A.4.15) 死亡率(A.4.16) 工伤人数(A.4.17 工伤率(A.4.18) 运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4.19) 财产损失 运营险性事件直接经济损失(A.4.20 3.2.5服务指标 服务指标包括乘客服务、人力指标和设备设施可靠度3类,具体指标见表5 表5服务指标 分类 指标 线路运营时间(A.5.1 最大/最小发车间隔A.5.2 换乘时间(A.5.3) 正点率(A.5.4) 旅行速度(A.5.5 乘客服务 限流(A.5.6 列车 服 可靠度(A.5.7) 务 百万乘客有效投诉率(A.5.8 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A.5.9) 乘客满意度(A.5.10) 经营业户数(A.5.11) 员工数(A.5.12 每公里人员配比(A.5.13) 人力指标 全员生产率(A.5.l4 司机生产率(A.5.15 车辆服务率(A.5.l6 车辆系统故障率(A.5.17 信号系统故障率(A.5.187 设备设施可靠度 供电系统故障率(A.5.19 站台门故障率( A.5.20 机电设备可靠度(A.5.21
GB/T38374一2019 3.2.6能耗指标 能耗指标包括牵引能耗、动力照明能耗运营能耗和节能环保4类,具体指标见表6 可按线路、线 网及运营主体统计,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相同 表6能耗指标 分类 指标 牵引能耗 牵引能耗(A.6.1) 动力照明能耗(A.6.2) 动力照明能耗 运营能耗 运营总能耗(A.6.3 节能环保 CO排放量A.6,4 3.2.7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包括成本、收人2类,具体指标见表7 可按线路、线网及运营主体统计,统计指标和计算 方法相同 表7财务指标 分类 指标 完全成本(A.7.1 折旧成本(A.7.2 维修成本(A.7.3 管理成本(A.7.4) 成本 牵引电费(A.7.5) 非牵引电费(A.7.6) 总电费(A.7.7) 安保费用(A.7.8 运营收人(A.7.9 运营票款收人(A.7.10 非票款商业收人(A.7.l1 收人 收人全成本比(A.7.12 票价优惠比例(A.7.13) 运营补贴补偿(A.7.14 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
GB/38374一2019 录 附 A 规范性附录 运营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 A.1 A.1.1运营线路条数 定义;为列车沿固定线路和车站正常载客运营而设置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含初期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 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规划为同一条线路但分期建成的,统计时只计为一条线路 例如,A线分一,二期 建设,则A线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成后统计为一条线路 A.1.2运营里程 线路运营里程 定义;按始发站站中心至终点站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鹳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运营里程的计算方法见式(A.1 上十 B=" (A.1 式中: B 线路运营里程; 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里(km) 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里(km) 注1:不含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人段线、安全线、试车线等配线长度 注2含支线运营的线路,其线路运营里程计为主线部分运营线路长度与支线部分运营线路长度之和 例如,北京 地铁机场线运营里程为东直门站中心至T2站中心东直门-三元桥-T3--T2)沿正线线中心的长度 线网运营里程 定义:线网运营里程指各线路运营里程之和,共线段不重复计算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运营里程的计算方法见式(A.2) A.2 B =习B一! 式中 B 线网运营里程 重复计算的共线段运营线路长度,单位为公里(km) 注:以一般情况下双线(即为上下行各一条单线)配置为计算基准标 若为双复线(即为上下行各两条单线),则计 算运营里程按双线标准×2计算;若为单线,则计算运营里程按双线标准×0.5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若某一段 正线为n条轨道,则该正线线段长度需乘以系数(n/2)再累计 A.1.3运营车站数 定义:运营线路上供乘客乘降列车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包括地面、地下、高架
GB/T38374一2019 车站 单位;座 计算方法:运营线路或线网中投人运营(含初期运营)的车站座数 注1,不包括尚未投人运营的车站,通常情况下不由乘客使用的车站(如仅在特殊事故等情况下使用); 注2;换乘站按1座车站计 A.1.4换乘车站数 定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或线网中具备从一条线路转乘到另一条线路功能的车站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多线换乘的换乘车站只计1座换乘站;共线段运营线路,当连续共线车站超过2座时,只 计2座换乘站 注:两条不同线路贯通运营后,其衔接贯通车站仍计为换乘站 A.1.5站均出入口数 定义:线路或线网中运营车站平均拥有的出人口数量 单位:个 计算方法站均出人口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3) B- A.3 式中 B 站均出人口数; -线路或线网投人运营出人口数,单位为个 S 线路或线网运营车站数,单位为座 注1;一个通道连接多个出人口时,出人口数按实际站外出口数量计算 例如,某地下车站某一通道连接A口,但 是延伸到地面出口为Al和A2两个口,则计为两个出人口 注2:连接其他建筑的出人口均计人出人口数 A.1.6平均站间距 线路平均站间距 定义;同一线路上,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平均站间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4) Bm Bu= (A.4 R 式中 线路平均站间距; B 线路区间数,单位为个 R 注:线路为非环线时,线路区间数=线路运营车站数-l;线路为环线时,线路区间数=线路运营车站数 线网平均站间距 定义:线网中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平均站间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5) B A.5 Bm R
GB/38374一2019 式中 B -线网平均站间距 线网区间数,单位为个 R 注:线网区间数不重复计算共线段区间 A.1.7平均走行距离 换乘站平均走行距离 定义;统计期末,换乘站各方向换乘距离之和与换乘方向数量的比值 单位;米 计算方法;换乘站平均走行距离的计算方法见式(A.6) B,= 骨 A.6) 式中: 换乘站平均走行距离; B D. 换乘站各方向换乘距离之和,单位为米(m); R 换乘方向数 注1:单个方向的换乘站走行距离,为换出线路站台中部至换人线路站台中部的距离 注2;若换乘车站从一条线路至另一条线路换乘时为多路径,则换乘距离取最短路径的值 线网平均走行距离 定义:统计期末,线网换乘站换乘距离之和与换乘站数量之比 单位:米 计算方法;线网平均走行距离的计算方法见式A.7) 习B (A.7 B;- 式中 线网平均走行距离; Bs 线网换乘车站数 S A.1.8配属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数 定义线路或线网配属的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数量,多条线路共用时只计1座 单位:座 A.1.9线网密度 定义;城区内单位平力公里的线网运背里程 单位;公里每平方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8). Bm B = (A.8 s 式中 线网密度; B 城区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 S 注1:按照《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有关规定》国丽[2008]60号)规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 区的市,区,市政府和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城 统计中可直接采用政府统计部门
GB/T38374一2019 发布的数据或由《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获取 注2:根据需要可计算“中心区线网密度”和“核心区线网密度”等指标 A.1.10万人线网拥有率 定义:线网运营里程与城区内人口的比值 单位;公里每万人 计算方法:万人线网拥有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9) Bm B (A.9 " 千P 式中 -万人线网拥有率; B -城区人口,单位为万人; P -城区暂住人口,单位为万人 注城区人口指划定的城区范围的人口数,按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为准 暂住人口指离开常住户口地,到本市居住 一年以上的人员,一般以公安部门的暂住人口统计为准 当年“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不易获取的,可用上 年度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常住人口"代替或由《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获取 A.1.11站点密度 定义;城区内单位平方公里的运营车站数 单位:座每平方公里 计算方法;站点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10) B一 A.10) 式中 B -站点密度 注:可依据城市区域划分,按照线网计算“核心区站点密度”“中心区站点密度”等指标 A.1.12站点覆盖率 定义;城区内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定半径范围覆盖的区域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站点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1) S覆蓝 B ×100% (A.11 式中 B 站点覆盖率; 站点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 S覆 注:站点覆盖面积为城区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所有出站口为圆心,一定距离为半径形成的所 有圆的面积之和,并剔除重叠区域部分后的区域面积,依据选取的半径500m.,800m.100m,可以分别得到 “00m站点覆盖率"800m站点覆盖率”“1o00m站点覆盖率”等指标 A.1.13万人车站拥有率 定义;城市区域内每万人拥有的运营车站总数 单位;座每万人 计算方法:万人车站拥有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2). 10
GB/38374一2019 B0= A.12 P 十P 式中: B0万人车站拥有率 注城区人口和城区暂住人口定义和数据获取参照A.1.10. A.1.14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分担率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占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分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3) ×100% B A.13 Q 式中: Bm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分担率; -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单位为万人次 Q 注: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之和 A.1.15票价支出占居民收入比 定义:乘客每年因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所承担平均费用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票价支出占居民收人比的计算方法见式(A.14) F P” ×100% A.14 B;- 式中 B8 -票价支出占居民收人比 F 线网年运营票款收人,单位为万元; P 线网日均进站量,单位为万人 -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单位为元 Q 注;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可用《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代替 A.2客流指标 A.2.1进站量 车站进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利用轨道交通进站乘车出行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车站进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5). A.15 P,=P 十P 式中 车站进站量; -进站闸机检票人数,单位为万人次; P -其他凭证进站人数,单位为万人次 注;进站量包括付费和非付费客流,付费客流指凭单程票,储值卡,日票,多日票等刷卡进站乘车的乘客,非付费客 11
GB/T38374一2019 流指凭老人免费票、残疾人免费票、员工票或其他进站凭证进站乘车的乘客 线路进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乘客从本线路站点进站乘车的人数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路进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6) Pu=习尸,=P十P A.16 式中 P" 线路进站量; P -本线进站且本线出站乘客数,单位为万人次; 本线进站且他线出站乘客数,单位为万人次 P 线网进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乘客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站乘车的人数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网进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7) P,=习P (A.17 式中 P -线网进站量 线路日均进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平均每日本线路进站乘车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进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8) 习P (A.18 P= 式中 线路日均进站量, Pa Ta 统计天数,单位为日 线网日均进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平均每日利用轨道交通线网进站乘车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进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9) 习P P (A.19 式中 P 线网日均进站量 3 A.2.2出站量 车站出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采用票卡通过闸机、手持票卡机或其他凭证出站,由车站付 费区离开至车站非付费区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车站出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0) P =P'十P (A.20 12
GB/38374一2019 式中 车站出站量; P" 出站闸机检票人数,单位为万人次; -其他凭证出站人数,单位为万人次 线路出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乘客从本线路站点检票出站的人数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路出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1) A.21 P=习P =P十P 式中: P 线路出站量; 2 -他线进站且本线出站乘客数,单位为万人次 线网出站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出站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网出站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2). A.22 P =习P" 式中 P 线网出站量 A.2.3换乘量 换乘站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换乘站各线路间换乘乘客的总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换乘站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3). A.23 P,=习P 式中: 换乘站换乘量; 各线路间换乘乘客量 注1,通过自动售检票系统连续计费的换乘乘客量,可通过票务系统清分模型计算;非连续计费的换乘乘客量,可 采用客流调查方式获取 注2两线换乘站的换乘量为1线换2线客流和2线换1线客流之和,三线,四线换乘站同理 线路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从其他线路换人本线的乘客数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路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4). Pu=P十P A.24 式中: P" 线路换乘量; P 其他线进人本线乘客量,单位为万人次; P -途径本线乘客量,单位为万人次 注1其他线进人本线乘客量是指从其他线路站点检票进站,通过换乘站换乘至本线路的乘客量 注2;途经本线乘客量是指进站与出站均不属于本线路,但按照乘客出行路径经过本线路的乘客量 13
GB/T38374一2019 注3:乘客从一条线路站点进,从其他线路站点出,按照清分系统根据确定的原则清分出其乘坐路径 线网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进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乘客在换乘站由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的总量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网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5) (A.25 P,=习尸=习尸 式中 线网换乘量 换乘站日均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换乘站日换乘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换乘站日均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6). 习P A.26 式中 -换乘站日均换乘量 线路日均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日换乘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7) 习P" (A.27 P= 式中 线路日均换乘量 PM 线网日均换乘量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日换乘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8) 习P A.28 Psm 式中 线网日均换乘量 A.2.4客运量 车站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站为乘客提供进站换乘服务的人次,为进站量和换乘量 之和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车站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9) P,=尸,+尸 (A.29 式中 P用 车站客运量 14
GB/38374一2019 线路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送乘客的总人次,为线路进站量和换乘量之和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路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0). P=P十Pn A.30 式中: 线路客运量 线网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送乘客的总人次,为线网进站量和换乘量之和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线网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1) A.31 P=尸 十尸=习尸a 式中: 线网客运量 车站日均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站日客运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车站日均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2) 习P P = A.32 T 式中 P -车站日均客运量 线路日均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日客运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3) 习Pe1 A.33 P1- 式中 线路日均客运量 线网日均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客运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客运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4) 习P A.34 P7那= 式中: 线网日均客运量, 最高日客运量 定义;统计期内,车站/线路/线网日客运量中的最大值 单位:万人次每日 A.2.5车站乘降量 定义;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站为乘客提供进站、换乘、出站服务的总人次 15
GB/T38374一2019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车站乘降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5). A.35 =P 十P十P P, 式中 P 车站乘降量 注;换乘站作为一个车站进行统计,非换乘站的换乘量以0计 A.2.6断面客流量 定义;运营线路单方向相邻两站间1h内通过的乘客数量,也称断面客运量 单位:万人次每小时 注1断面客流量可通过票务系统清分模型直接计算或采用客流调查方式取得 最大断面客流量 定义;正常运营状态下,运营线路断面客流量的最大值 单位;万人次每小时 注2:正常运营状态不包括由于城市大型公共活动或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的短期(一般小于一周持续突发客流情况 A.2.7客运周转量 线路客运周转量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中每位乘客每次出行与其相应乘坐距离乘积的总和,也称旅客周转量 单位:万人次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客运周转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6). 尸=习L A.36 式中 Pm 线路客运周转量; 每位乘客的乘车距离,单位为万人次公里 L 线网客运周转量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内每位乘客每次出行与其相应乘坐距离乘积的总和 单位;万人次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客运周转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7). P,=习Pm (A.37 式中 线网客运周转量 P1 注,乘客从一条线路站点进,从其他条线路站点出,均由票务清分系统根据确定的原则清分出其乘坐路径,乘坐距 离按照乘客进站和出站站点间该路径的长度计算,并按照该路径经过各条线路路段长度,计算所属线路的客 运周转量 线路日均客运周转量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日客运周转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公里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客运周转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8). 习P 力 A.38 P12= 式中 P 线路日均客运周转量 16
GB/38374一2019 线网日均客运周转量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日客运周转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公里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客运周转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39). 习尸 P A.39 12n 式中 线网日均客运周转量 P12nm A.2.8断面满载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运营线路单向断面客流量与相应断面运力的比值,也称断面拥挤度 单位% 计算方法断面满载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40) o P,=O×100% A.40 式中: P 断面满载率; -断面客流量,单位为万人次每小时(万人次/h) Q 断面运力 Q2 注:断面运力定义和计算方法见A.3.15 最大载客率 定义;线路最大断面客流量与相应断面运力的比值,也称列车最大拥挤度 单位;% 计算方法:最大载客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41) Qm P- ×100% A.41) O12 式中: P -最大载客率; 9m Q -最大断面客流量,单位为万人次每小时万人次/h) dm A.2.9高峰小时站台单位面积服务人次 定义;车站高峰小时最大乘降量与站台面积的比值 单位:人每平方米 计算方法;高峰小时站台单位面积服务人次的计算方法见式(A.42). Max{P P A.42 式中: 高峰小时站台单位面积服务人次; Po S -站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2.10平均运距 线路平均运距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客运周转量与线路客运量的比值,表示在某一线路上乘客一次乘车的平均 17
GB/T38374一2019 距离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43) Pm7 力 A.43 P3= Pe 式中 P 线路平均运距 P13r 线网平均运距 定义;统计期内,乘客在线网内从进站到出站完成一次出行的平均乘车距离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44) P P .(A.44 尸 式中 线网平均运距 P3m A.2.11线网换乘系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客运量与进站量的比值,表示乘客在线网内完成一次出行需乘坐的平均线路 条数 计算方法;线网换乘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45). P" A.45 P一 P 式中 P 线网换乘系数 A.2.12换乘比例 线路换乘比例 定义;统计期内,其他线路换人本线客运量与本线客运量的比值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换乘比例的计算方法见式(A.46). P 100% A.46 P1s 式中 P 线路换乘比例 '1s 线网换乘比例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换乘量与线网客运量的比值 单位;% 计算方法:线网换乘比例的计算方法见式(A.47) P" Pism ×100% (A.47 P 式中 线网换乘比例 P6 A.2.13付费(非付费)乘客比例 定义;城市轨道交通付费(非付费)进站量占总进站量的比例 18
GB/38374一2019 单位:% 计算方法;付费乘客比例、非付费乘客比例的计算方法见式(A.48),式(A.49) A.48) P= ×100% P,一P PM= ×100% A.49 P 式中: P 付费乘客比例 16 Pa 非付费乘客比例 P 付费进站量,单位为万人次 注:付费票种包括但不限于单程票、储值卡,定值纪念票、一日票等,非付费票种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卡、福利票等 A.2.14客运强度 线路客运强度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中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量 单位:万人次每公里日 计算方法:线路客运强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50) P1 A.50 P= B 式中: P 线路客运强度 1m 线网客运强度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中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量 单位;万人次每公里日 计算方法;线网客运强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51) P 量 A.51 '7朋= 式中: P 线网客运强度; '17n B -加权后的线网运营里程,单位为公里(km) 注1:客运强度也称负荷强度 注2:统计期内,若有新线开通时,则线网运营里程可用加权平均值代替,例如,若统计期(12个月)内第6个月月底 开通新线长36km,则计作线网运营里程新增36kmx(6/12)=18km. A.2.15客流密度 线路客流密度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周转量 单位:万人次公里每公里日 计算方法:线路客流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52). P Pw= A.52 Bm 式中: P 线路客流密度 18 19
GB/T38374一2019 线网客流密度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客运周转量 单位:万人次公里每公里日 计算方法;线网客流密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53) P (A.53 18n B 式中 线网客流密度 P8 注:在统计期内有新线开通时,线网运营里程可用统计期内的加权平均值代替 A.2.16线网出行强度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单位运营里程上平均每日承担的乘客出行量 单位;万人次每公里日 计算方法:线网出行强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54) (A.54 最 P 式中 线网出行强度 P9" 注1:线网出行强度反映全网单位长度上每日的进站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网络的使用效率 注2:在统计期内有新线开通时,线网运营里程可用统计期内的加权平均值代替 A.2.17方向不均衡系数 定义;运营线路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与双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平均值之比 计算方法:方向不均衡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55) 2×MaxQa上,Qa A.55 220一 Qa十Q 式中 方向不均衡系数; Q上 上行最大断面客流量,单位为万人次; Q -下行最大断面客流量,单位为万人次 A.2.18断面不均衡系数 定义:运营线路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与该时段该方向所有断面客流量平均值之比 计算方法;断面不均衡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56) MaxIQa}×d (A.56 Pa Qa 式中 断面不均前系数 P2 d 单向断面数,单位为个 A.2.19时间不均衡系数 定义:运营线路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与该方向所有时段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平均值之比 计算方法时间不均衡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57) 20
GB/38374一2019 MaxQa}×td P2= A.57 习Qn 式中 时间不均衡系数 Pn 分时段最大断面客流量,单位为万人次 Qa 线路运营时间,单位为小时(h) to A.3运行指标 A.3.1配属列车数 线路配属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末,运营线路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列车数 单位;列 线路日均配属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列车数的日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配属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58) A.58 Om 式中 Om 线路日均配属列车数; 线路配属列车数,单位为列 O 线网配属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末,运营线网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列车数 单位:列 计算方法:线网配属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59) A.59 习O 0" 式中 线网配属列车数 Om 线网日均配属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网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列车数的日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目均配属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0 习O O A.60 式中: 线网日均配属列车数 O 注1,拥有是指在固定资产台账中所列出的企业资产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注2新购、新制和调人的运营车辆,自交付投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注3,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车辆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人 注4,不计不投人载客运营,仅供测试.维护,工程使用的车辆 注5;按A型车,B型车,C型车等不同车型分别统计,再统计总数 21
GB/T38374一2019 A.3.2配属车辆数 线路配属车辆数 定义;统计期末,运营线路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车辆数 单位;辆 注1:以本单位固定资产台账中已投人运营的车辆数为准 注2新购、新制和调人的运营车辆,自投人运背之日起开始计算;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车辆,自上级主管 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人 线网配属车辆数 定义;统计期末,运营线网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车辆数 单位:辆 注3:根据需要可分别统计A型车、,B型车,C型车等不同车型配属车辆数 A.3.3 上线列车数 线路日均上线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正常工作日运营中实际用于上线列车的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上线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1) 习O (A.61 Oa= 式中 线路日均上线列车数 Oar O -线路工作日上线列车数,单位为列 线路最大上线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平日运营中实际用于上线列车的最大值 单位:列 计算方法;线路最大上线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2). O=MaxO (A.62 " 式中: 线路最大上线列车数 Om/ 线网日均上线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正常工作日运营中实际用于上线的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上线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3) (A.63 O,=习O;" 式中 O -线网日均上线列车数 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正常工作日运营中实际用于上线的最大列车数 单位:列 计算方法: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4) O =MaxO (A.64 22
GB/38374一2019 式中 O -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 mn -线网工作日上线列车数,单位为则 O 注1:上线列车数不包括未进人正线及辅助线的备用车数 注2:正常工作日不包括公共节假日、大型集会活动日等特殊日 A.3.4完好列车数 线路日均完好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正常工作日高峰时段可用于上线运营服务列车数的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路日均完好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5). 习O, A.65 Oa1 式中 线路日均完好列车数 O 线路工作日完好列车数,单位为列 O 注:完好列车数为配属列车扣除维修列车和故障列车后的列车数,其中维修列车数包括架大修和日常维修列车数 线网日均完好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正常工作日高峰时段可用于上线运营服务列车数的平均值 单位:列每日 计算方法;线网日均完好列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66) A.66 O =习O 式中 线网日均完好列车数 O, A.3.5架/大修列车数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线网中架/大修竣工并交付运营的列车数 单位:列 A.3.6列车上线率 线路列车上线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配属列车数中上线列车数所占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列车上线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67) ×100% A.67 O= 式中 线路列车上线率 O 线网列车上线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配属列车数中上线列车数所占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线网列车上线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68) 习O9 ×100% A.68 Om O 23
GB/T38374一2019 式中 线网列车上线率 A.3.7列车完好率 线路列车完好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配属列车数中完好列车数所占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列车完好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69) O;= ×100% A.69 O 式中 O 线路列车完好率 线网列车完好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配属列车数中完好列车数所占的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线网列车完好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70). o ×100% (A.70 O.,一 习O 式中 线网列车完好率 Osn A.3.8每公里配车数 线路每公里配车数 定义;统计期未,运营线路中单位运营里程上所拥有的配属列车数 单位;列每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每公里配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1). O (A.71 0= B 式中 Oa 线路每公里配车数 线网每公里配车数 定义;统计期末,运营线网中单位运营里程所拥有的配属列车数 单位;列每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每公里配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2). O O (A.72 )in B 式中 O 线网每公里配车数 A.3.9配属列日数 线路配属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所有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24
GB/38374一2019 计算方法;线路配属列日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3) A.73 O=习(O×T, 式中: O 线路配属列日数; 7 T -服务天数,单位为日(d). 注:含从其他线路调人用于本线运营服务的车辆,不含调至其他线路用于运营服务的车辆 线网配属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所有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计算方法:线网配属列日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4) A.74 O; =习O" 式中: 线网配属列日数 O A.3.10完好列日数 线路完好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中技术状况完好的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计算方法:线路完好列日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5). A.75 O=0:一(OOa十O 式中: 线路完好列日数, Ow7 线路检修列日数 线路待修列日数, 线路待报废列日数 O 线网完好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中技术状况完好的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计算方法;线网完好列日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6) O,=习O A.76 式中 O 线网完好列日数 注:当天维修的运营车辆,只要竣工验收合格,可以参加运营的均作完好列目计算 A.3.11上线列日数 线路上线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中为运营服务而上线工作的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线网上线列日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中为运营服务而上线工作的配属列车的列日总数 单位;列日 计算方法:线网上线列日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77) A.77 O.=>o 25
GB/T38374一2019 式中 线网上线列日数 线路上线列日数 Ol 注1:运营车辆只要当日出车参加过运营,不论其运营时间长短、运行次数多少,是否发生过修理或停运,均计算1 个上线列日 注2同一列车1天中多次出库,只计算1个上线列日 注3;有接待任务的专列客车上线计算上线列日 注4:为调试、救援或其他专项任务而上线的车辆,不计算上线列日 A.3.12完好车利用率 线路完好车利用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上线列日数与线路完好列日数之比,表示线路完好列车的实际利用程度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完好车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78) O ×100% A.78 om 09 式中 Om -线路完好车利用率 线网完好车利用率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上线列日数与线网完好列日数之比,表示线网完好列车的实际利用程度 单位% 计算方法;线网完好车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79) O ×100% (A.79 Ioe o 式中 线网完好车利用率 O0a. A.3.13列车平均编组数 线路列车平均编组数 定义:统计期末-线路配属列车中平约每列车的车辆编组数 单位;辆 计算方法:线路列车平均编组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80) O Ou1 (A.80 O 式中 O -线路列车平均编组数 O 线路配属车辆数 线网列车平均编组数 定义;统计期末,线网配属列车中平均每列车的车辆编组数 单位辆 计算方法;线网列车平均编组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81). O ×100% (A.81) O O 26
GB/38374一2019 式中 O -线网列车平均编组数; O -线网配属车辆数 注1线网列车平均编组数中有轨电车制式单独计算 注2,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车型统计 A.3.14列车定员 定义:统计期末,线路客运列车额定载客的能力 单位:人 计算方法:按照有关设计标准或文件规定的运营列车额定载客能力 A.3.15运力 断面运力 定义单位时间内,线路某断面单向的运输能力 单位:人 计算方法;断面运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82). O12,=N×D A.82 式中: O12 断面运力; 断面单向开行列数 N 列车定员 D 线路运力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实际所提供的全部载客运营列车的运输能力 单位;人 计算方法;线路运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83) O9=O×D A.83 式中 线路运力 O12 线路上线列次 O2 线网运力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全部载客运营列车总的运输能力 单位;人 计算方法;线网运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84) O =习O9 A.84 式中: -线网运力 O12n A.3.16客位里程 线路客位里程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运营车公里与列车定员的乘积,表示线路为乘客及其位移提供载客服务的 能力 单位:人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客位里程的计算方法见式(A.85) 2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GB/T38374-2019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国家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GB/T38374-2019》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概念、规划与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其中,运营管理是本标准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列车运行、客流运输、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制定这一标准,可以使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

此外,该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也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GB/T38374-2019》的发布,将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重要贡献。

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通用词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通用词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通用词汇的编号:GB/T38373-2019。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通用词汇共有23页,发布于2020-07-01
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的编号:GB/T38375-2019。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共有9页,发布于2020-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