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952-2015

卫生陶瓷

Sanitarywar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卫生陶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卫生陶瓷的编号:GB/T6952-2015。卫生陶瓷共有63页,发布于2016-10-01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40.70
  • 实施日期2016-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3页
  • 文件大小2.20M

卫生陶瓷


国家标准 GB6952一2015 代替GB69522005 卫 生 陶 瓷 Samitary wares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T6952-2015. 2015-09-11发布 2016-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6952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和标记 通用技术要求 便器技术要求 洗面器、净身器和洗涤槽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3 检验规则 2: 标志和标识 l0 26 11安装使用说明书 26 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卫生陶瓷产品标记 26 附录B(规范性附录卫生陶瓷产品尺寸要求示意图 3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卫生陶瓷产品变形测量方法示意图 39 附录D(规范性附录)耐荷重性试验示意图 50 附录E规范性附录便器功能试验装置 52 附录F规范性附录蹲便器排放试验用人造试体示意图 55 附录G资料性附录无水小便器功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57
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 GB6952一2015 年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前 言 本标准5.7,5.8.1.1,5.8.1.4,5.8.1.5,6.1.4,6.2.1.3,6.2.2.5、10.1.3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6952一2005《卫生陶瓷》,与GB6952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4.1,2005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对产品标记的要求(见4.2); 增加了轻量化产品单件质量的要求(见5.6); 增加了净身器耐荷重性[见5.7a; 修改了便器用水量见6.2.1,2005年版的6,1.1); -修改了球排放要求见6.2.2.3.1,2005年版的6.1.2.2.1); 节水型坐便器混合介质排放试验(见6.2.2.3.3) 了幼儿型坐便器混合介质排放试验(见6.2.2.3.3); -增加了普通型坐便器的管道输送特性试验见6.2.2.4); 双冲式坐便器半冲水污水置换稀释率(见6.2.2.6,2005年版的6.1.2.3) 修改 双冲式坐便器的半冲水卫生纸试验(见6.2.2.7); 增加了疏通机试验(见6.5 修改了双冲式便器用水量的测试方法(见8.8.3,2005年版的8.6.2); 取消了坐便器防溅污性(见2005年版的6.1.4.3)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 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法恩洁具有限公司,山东美林卫浴有限公司、泉州中宇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 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漳州万晖洁具有限 公司、广东澳丽泰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梦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广东欧美尔 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潮安县康纳陶瓷洁具有限公司、广东安彼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翔华东龙瓷业有限公 司、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厦门瑞尔特卫浴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华盛建材有限公司、广 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恒实陶瓷有限公司、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蓝健陶瓷有限公司、国家 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筑 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评价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幼红、王博、段先湖、王彦庆、严邦平、林孝发、徐文龙、金震辉、蔡吉林 李列林,王瑞标、肖智勇、谢潮藩、苏锡波、谢伟藩,郑锡标、陈淑定、苏瑶炳,邱树浩、,许传凯、王兵、 林辉煌、蔡镇城、王威灿、洪跃进、侯保同史红卫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6952一1986,GB6953一1986,GB/T6952一1999、GB6952一2005
GB6952一2015 卫 生陶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陶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标记,通用技术要求,便器技术要求,洗面器,净 身器和洗涤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识,安装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民用或公用各类建筑物内与各相应配件配套后安装于给排水管路上的各类卫生陶 瓷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I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9195建筑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20810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 电子坐便器 GB/T23131 B/T23448卫生洁具软管 GB267302011卫生洁具便器用重力式冲水装置及洁具机架 GB/T26750卫生洁具便器用压力冲水装置 Jc/T694卫生陶瓷包装 Jc/T764坐便器坐圈和盖 JC/T932卫生洁具排水配件 JG/T285坐便洁身器 术语和定义 GB/Tg195和GB28730一2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 重复列出了GB26730一20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袖泡glazebubble 袖面出现的开口或闭口气泡 3.2 棕眼pinhole 穿透袖面的小孔眼
GB6952一2015 3.3 针孔pinpriek 袖面上呈现的针刺状小孔 3.4 斑点speck 制品表面呈现的异色污点 3.5 花斑colorspot 产品表面呈现的块状异色斑 3.6 色斑discoloration 产品表面呈现的不应有的异色斑点 3.7 静压力staticpresure 进水阀完全关闭时,供水管路中的稳定压力值 [GB26730201l,定义3.10] 3.8 动压力dynamicpressure 进水阀完全打开时,在它之前的管道中的稳定压力值 [GB267302011,定义3.10 3.9 工作水位workingwaterlevel;wI 满足正常冲洗过程需要时水箱中的水位高度 [GB267302011,定义3.12] 3.10 溢流水位(水箱overflowlevel;oL 水箱中的水即将从溢流口流出时的水位高度 [GB267302011,定义3.13 3.11 盈溢水位spileel:SsL 在动压力为0.5MPa,进水阀完全打开而排水阀完全关闭的情况下,水箱中的水已溢流时所能达到 的最大水位高度 [GB267302011,定义3.14 3.12 非密封口最低水位nomesealedwaterlevel;NL 在排水阀关闭且将溢流口堵塞状态下,可溢出水箱的最低水位 [GB26730-2011,定义3.17] 3.13 节水型便器watersavingpanandurinal 名义和实际用水量不大于5.0L的坐便器;名义和实际用水量不大于6.0L的蹲便器;名义和实际 用水量不大于3.0L的小便器
GB6952一2015 3.14 名义用水量 nomminalwaterconsumption 产品标称的用水量 3.15 实际用水量 actualatercOnSuDtion 实际测得的便器平均用水量 3.16 stonewareearthensanitar 陌陶质卫生陶瓷 aryware 焰质卫生陶瓷和陶质卫生陶瓷统称为焰陶质卫生陶瓷 产品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4.1.1分类方法 卫生陶瓷按吸水率分为瓷质卫生陶瓷和焰陶质卫生陶瓷 便器按照用水量多少分为普通型和节 水型 4.1.2瓷质卫生陶瓷 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见表1 表1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 按用水量分 种类 类型 结构 安装方式 排污方向 按用途分 坐便器 挂箱式 冲落式 落地式 下排式 普通型 成人型 单冲式和 坐箱式 虹吸式 壁挂式 后排式 节水型 幼儿型 双冲式 连体式 喷射虹吸式 残疾人/老年 旋涡虹吸式 冲洗阀式 人专用型 蹲便器 挂箱式 普通型 成人型 冲洗阀式 节水型 幼儿型 洗面器, 台式 洗手盆 立柱式 壁挂式 柜式 小便器 冲落式 落地式 普通型 虹吸式 节水型 壁挂式 无水型 净身器 落地式 壁挂式 洗涤槽 台式 住宅用 壁挂式 公共场所用 带盖水箱 壁挂式 水箱 无盖水箱 坐箱式 隐藏式 小件卫生陶瓷皂盒,手纸盒等
GB6952一2015 4.1.3拓陶质卫生陶瓷 焰陶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见表2 表2陶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 种类 类型 安装方式 洗面器,洗手盆 台式,立柱式,壁挂式,柜式 不带存水弯小便器 落地式,壁挂式 水箱 坐箱式、壁挂式 净身器 落地式、壁挂式 洗涤槽 家庭用、公共场所用 立柱式、壁挂式 淋浴盘 小件卫生陶瓷 皂盒,手纸盒等 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参见附录A 通用技术要求 5.1 外观质量 5.1.1粕面 除安装面(不包括焰陶质水箱)及下列所述外,所有裸露表面和坐便器及蹲便器的排污管道内壁都 应有袖层覆盖;袖面应与陶瓷坏体完全结合 坐便器和蹲便器;瓷质便器水箱背部和底部、瓷质水箱盖底部和后部、瓷质水箱的内部、蹲便器 安装后排污水道外隐蔽面部分 b)洗面器洗面器后部靠墙部位、溢流孔后部,台上盆底部,洗面器角位和立柱后部 净身器和洗手器:正常位非可见区域及隐蔽面 其他用于防止产品烧成变形的位于非可见面区域的支撑部件 dD 5.1.2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 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卫生陶瓷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 缺陷名称 单位 洗净面 可见面 其他区域 开裂、坯裂 不准许 不影响使用的允许修补 mm
GB6952一2015 表3(续 缺陷名称 单位 洗净面 可见面 其他区域 袖裂、棕眼 不准许 mm 大袖泡、色斑,坑包 不准许 针孔 个 总数2 l;总数5 中袖泡、花斑 总数2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 个 l;总数6 个 小袖泡,斑点 1;总数" 2;总数8 波纹 二2600 mm 缩袖缺袖 不准许 mmm" 磕碰 不准许 20mm以下2个 mmm 袖续、桔袖、袖粘,坯粉 不准许 落脏、剥边、烟熏、麻面 注1;数字前无文字或符号时,表示一个标准面允许的缺陷数 注2:0.5mm 以下的不密集针孔可不计 5.1.3色差 同一件产品或配套产品之间应无明显色差 5.2最大允许变形 卫生陶瓷产品的最大允许变形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最大允许变形 单位为毫米 产品名称 安装面 边缘 表面 整体 坐便器/净身器 洗面器、洗手盆 20mm/m,最大12 20mm/m,最大12 20nmm/m,最大12 小便器 蹲便器 洗涤槽 20mm/m,最大12 20mm/m,最大12 水箱 底3墙8 淋浴盘 20mm/m,最大 12 20mm/m,最大12 注,形状为圆形或艺术造型的产品,边缘变形不作要求 5.3尺寸 5.3.1尺寸允许偏差 凡是本标准中未注明卫生陶瓷产品尺寸偏差或限定值的尺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GB6952一2015 表5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尺寸类型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外形尺寸 规格尺寸x(士3% 孔眼直径 630 士2 士3 30心80 >80 士5 孔眼圆度 <70 70<<100 >100 孔眼中心距 S100 士3 规格尺寸X士3% >100 孔眼距产品中心线偏移 100 规格尺寸×3% >100 孔眼距边 300 士9 >300 规格尺寸×(士3% 安装孔平面度 下排式便器排污口安装距 I 30 落地式后排坐便器排污口安装距 十15 -10 5.3.2厚度 卫生陶瓷产品任何部位的坯体厚度应不小于6mm 不包括为防止烧成变形外加的支承坯体 5.4吸水率 瓷质卫生陶瓷产品的吸水率E<0.5%; 拓陶质卫生陶瓷产品的吸水率0.5%GB6952一2015 f 特殊工程类产品可按合同要求 耐荷重性 经耐荷重性测试后,应无变形,无任何可见结构破损 各类产品承受的荷重如下 a)坐便器和净身器应能承受3.0kN的荷重; b壁挂式洗面器、洗涤槽,洗手盆应能承受1.1kN的荷重 壁挂式小便器应能承受0.22kN的荷重 c D 淋浴盘应承受1.47kN的荷重 5.8配套技术要求 5.8.1 便器配套要求 5.8.1.1冲水装置 便器类产品应配备满足用水量要求的冲水装置,并应保证其整体的密封性 5.8.1.2重力式冲水装置 便器类产品所配套的便器重力式冲水装置应符合GB26730的规定 压力冲水装置 5.8.1.3 便器类产品所配套的便器压力冲水装置应符合GB/T26750的规定 5.8.1.4防虹吸功能 所配套的冲水装置应具有防虹吸功能 5.8.1.5安全水位 便器用重力式冲洗水箱的安全水位应符合GB267302011中5.4.1规定,隐藏式水箱安全水位应 符合GB26730-2011中5.4.10.2的规定 5.8.1.6便器坐圈和盖 坐便器类产品应配备便器坐圈和盖,且应符合Jc/T764的规定,配备电子坐圈和盖还应符合 JG/T285、GB/T23131的规定 5.8.2给水配件和排水配件 5.8.2.1所配备的卫生洁具用软管应符合GB/T23448的规定 5.8.2.2所配备的排水配件应符合Jc/T932的规定 5.8.3洁具机架 配套隐藏式水箱的坐便器和壁挂式产品所配备的洁具机架应符合GB26730的规定 5.8.4存水弯 不带整体存水弯的卫生陶瓷产品应配备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的存水弯,管道通径应符合6.1.5 的规定 注建筑物排水管道已安装水封深不小于50mm的存水弯时,不配存水弯
GB6952一2015 便器技术要求 6.1 尺寸要求 6.1.1坐便器排污口安装距 特殊情况可按 6.1.1.1下排式坐便器排污口安装距应为305mm,有需要时可为200mm或400n mm 合同要求 mm或100mm 6.1.1.2后排落地式坐便器排污口安装距应为180 特殊情况可按合同要求 6.1.2坐便器和蹲便器排污口 6.1.2.1坐便器排污口尺寸 下排式坐便器排污口外径应不大于100mm,后排式坐便器排污口外径应为102mm;虹吸式坐便 器安装深度应为13mm19mm;下排虹吸式坐便器排污口周围应具备直径不小于185mm的安装空 间,其他类型坐便器排污口周围应具备直径不小于150mm的安装空间;冲落后排式坐便器的排污管的 长度不得小于40mm 坐便器排污口尺寸示意图应符合图B.1 6.1.2.2蹲便器排污口外径 蹲便器排污口外径应不大于107mm 6.1.3壁挂式便器螺栓孔 壁挂式坐便器安装螺栓孔间距应符合图B.2的规定 壁挂式坐便器的所有安装螺栓孔直径应为20mm~27mm,或为加长型螺栓孔 6.1.4水封 6.1.4.1水封深度 所有带整体存水弯便器的水封深度应不小于50mm 6.1.4.2坐便器水封表面尺寸 安装在水平面的坐便器水封表面尺寸应不小于100mm×85mm 坐便器水封表面尺寸示意图应 符合图B.3 6.1.5存水弯最小通径 6.1.5.1坐便器存水弯水道应能通过直径为41mm的固体球 6.1.5.2带整体存水弯蹲便器水道应能通过直径为41mm的固体球 6.1.5.3带整体存水弯的喷射虹吸式小便器和冲落式小便器的水道应能通过直径为23mm的固体球 或水道截面积应大于4.2cm' 其他类型的小便器的水道应通过直径为19 的固体球,或水道截面 mm
GB6952一2015 积应大于2.8cm 6.1.6坐便器坐圈 6.1.6.1坐便器坐圈尺寸 坐便器坐圈尺寸应符合图B.4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按合同规定 6.1.6.2坐便器盖安装孔 6.1.6.2.1安装孔直径应为15mm 6.1.6.2.2中心距应为140mm或155mm 6.1.6.2.3孔眼距中心线偏移应符合表5规定 6.1.6.2.4孔眼圆度应符合表5规定 6.1.6.3坐便器盖安装孔距边 坐便器安装孔距边;成人普通型应为419mm;成人加长型应为470mm;幼儿型应为380mm 6.1.6.4坐便器坐圈宽 坐便器坐圈宽;成人型应为356mm;幼儿型应为280mm 6.1.6.5坐圈离地高度 坐圈离地高度;成人型应不低于370mm;幼儿型应不低于245mm;残疾人/老年人专用型应不低 于420mm. 6.1.7 便器进水口 6.1.7.1进水口距墙 用冲洗阀的坐便器进水口中心至完成墙的距离应不小于60mm 6.1.7.1.1 6.1.7.1.2用冲洗阀的小便器进水口中心至完成墙的距离应不小于45 mm 6.1.7.2进水口内径 冲洗阀式坐便器进水口内径应为32 6.1.7.2.1 mm或38mm 冲洗阀式蹲便器进水口内径应为28mm或32mm 6.1.7.2.2 nmm、38mtm或50mm. 6.1.7.2.3挂箱式水箱坐便器进水口内径应为32" 冲洗阀式小便器进水口内径应为131 6.1.7.2.4 mm、19mm、32mm或38mm 6.1.8水箱进水口和排水口 mm或29mm mm或85mm 水箱进水口直径应为25 ,排水口直径应为65 特殊情况可按合同 要求 6.2便器功能要求 6.2.1 便器用水量 6.2.1.1按8.8.3规定进行试验,便器名义用水量应符合表6规定,实际用水量应不大于名义用水量
GB6952一2015 表6便器名义用水量 单位为升 产品名称 普通型 节水型 二5.0 6.4 坐便器 6.0 蹲便器 单冲式:<8.0;双冲式:<6.4 小便器 3.0 6.2.1.2双冲式大便器的半冲平均用水量应不大于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的70% 6.2.1.3普通型双冲式坐便器和蹲便器的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V.)应不大于8.0L 节水型双冲式坐便器的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V.)应不大于6.0L 6.2.1.4 6.2.1.5节水型双冲式蹲便器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v.)应不大于7.0L 6.2.1.6幼儿型便器用水量应符合节水型产品规定 6.2.2坐便器冲洗功能 6.2.2.1试验项目 各类坐便器冲洗功能试验项目见表7 表7坐便器冲洗功能试验项目 普通型坐便器 节水型坐便器 试验项目 全冲 半冲 全冲 半冲 洗净功能 球排放试验 颗粒排放试验 混合介质排放试验 排水管道输送特性 水封回复功能 单冲式 污水置换功能 双冲式 卫生纸试验 注:表中“"为应检项目 6.2.2.2洗净功能 按8.8.4.1规定进行墨线试验,每次冲洗后累积残留墨线的总长度不大于50mm,且每一段残留墨 线长度不大于13mm. 6.2.2.3排放功能 6.2.2.3.1球排放 按8.8.5进行球排放试验,3次试验平均数应不少于90个 10o
GB6952一2015 6.2.2.3.2颗粒排放功能 按8.8.6规定进行颗粒排放试验,连续3次试验,坐便器存水弯中存留的可见聚乙烯颗粒3次平均 数不多于125个,可见尼龙球3次平均数不多于5个 6.2.2.3.3混合介质排放功能 节水型坐便器应按8.8.7规定进行混合介质排放功能试验,第一次冲出坐便器的混合介质(海绵条 和纸球)应不少于22个,幼儿型坐便器第一次冲出数应不少于11个,如有残留介质,第二次应全部 冲出 6.2.2.4排水管道输送特性 按&A8规定进行管道输这特性试验,球的平均传输距离应不小F12m. 6.2.2.5水封回复功能 按8.8.9规定进行试验,水封回复不得小于50mm 若为虹吸式坐便器,每次均应有虹吸产生 6.2.2.6污水置换功能 按8.8.10进行污水置换试验,单冲式坐便器稀释率应不低于100;双冲式坐便器,只进行半冲水的 污水置换试验,稀释率应不低于25 6.2.2.7卫生纸试验 双冲式坐便器应按8.8.11规定进行半冲水的纸球试验,测定3次,每次坐便器便池中应无可见纸 6.2.3小便器功能 6.2.3.1洗净功能 按8.8.4.2规定进行墨线试验,每次冲洗后累积残留墨线的总长度不大于25nmm.且每一段残留墨 线长度不大于13mm 6.2.3.2污水置换功能 带整体存水弯的小便器按8.8.10进行污水置换试验,小便器的稀释率应不低于100. 6.2.3.3水封回复 带整体存水弯小便器应按8.8.9规定进行试验,水封回复不得小于50mm 虹吸式小便器每次应 有虹吸产生 6.2.3.4无水小便器功能 无水小便器功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参见附录G 6.2.4蹲便器冲洗功能 6.2.4.1洗净功能 按8.8.4.3规定进行墨线试验,每次冲洗后累积残留墨线的总长度不大于50mm,且每一段残留墨 线长度不大于13mm.
GB6952一2015 6.2.4.2排放功能 按8.8.12规定进行试验,测定3次,至少10个试体冲出排污口;幼儿型蹲便器应至少7个试体冲出 排污口 6.2.4.3防溅污性 按8.8.13规定进行防溅污性试验,不得有水溅到模板上,直径小于8mm的溅射水滴或水雾不计 6.2.4.4污水置换功能 按8.8.10进行污水置换试验,单冲式蹲便器稀释率应不低于100;双冲式蹲便器,只进行半冲水的 污水置换试验,稀释率应不低于25 6.3坐便器冲水噪声 按8.10规定测定坐便器冲洗噪声,冲洗噪声的累计百分数声级L,应不超过55dB(A),累计百分 数声级L应不超过65dB(A) 连接密封性 6.4 便器按生产厂的安装说明装配冲水装置和进水管后,应按8.11规定进行试验,连接管路无渗漏 6.5疏通机试验 不带整体存水弯的坐便器采用外接存水弯时,在进行功能试验前,应按8.12规定进行试验,除存水 弯排水口有水溢出外,其他地方不应有渗漏 洗面器,净身器和洗涤槽技术要求 7.1尺寸要求 7.1.1排水口 排水口尺寸应符合图B.5的规定 7.1.2供水配件安装孔和安装面尺寸 洗面器和净身器供水配件安装孔和安装面尺寸应符合图B.6的规定 安装孔背平面半径应至少比安装孔半径大9mm. 7.1.3安装平面 水嘴安装平面至少应高于产品最低溢流水位13mm 7.2溢流功能 设有溢流孔的洗面器、洗涤槽、洗手盆和净身器按8.9进行溢流试验,应保持5min不溢流 12
GB6952一2015 试验方法 8.1外观质量 8.1.1袖面和外观缺陷 在产品表面的漫射光线至少为1100Ix的光照条件下,距产品约0.Gm处目测检查袖面和外观缺 陷,检查时应将产品翻转观察各检查面 8.1.2色差 在产品表面的漫射光线至少为1100lx的光照条件下,距产品约2m处,对水平放置的一件产品或 集中水平放置的一套产品目测检查是否有明显色差 8.2变形 8.2.1测量器具 测量器具包括: a)精度为1.0mm的钢直尺、直角尺、高度尺; b精度为0.1mm的塞尺或类似功能的量具 e)具有水平平面的检测工作台 8.2.2测量方法 8.2.2.1钢直尺法 用钢直尺的直边紧贴测量面,测量其最大缝隙 8.2.2.2平台法 将产品的被测量面置于工作平台上,用塞尺测量上翘部分到平台垂直距离或用直角尺和钢直尺测 量左右两边的高度差 8.2.2.3对角线法 用钢直尺测量两对角线,求其尺寸差 8.2.3变形部位及测量方法 各类产品的变形部位及测量方法按表8规定进行,测量方法示意图参见附录C 表8产品变形部位及测量方法 变形名称 变形部位 产品名称 测量方法 平台法 安装面弯曲变形 底座平面、安装水箱口平面 坐便器 坐圈平面 表面变形 平台法 净身器 整体变形 整体歪扭不平,坐圈倾斜 平台法 13
GB6952一2015 表8(续 变形部位 变形名称 测量方法 产品名称 安装面弯曲变形 靠墙面,支架面、下水口的下平面 平台法,钢直尺法 表面变形 洗净面以上的水平表面 钢直尺法 洗面器 洗手盆 整体变形 对角方向的歪扭 平台法、对角线法 边缘弯曲变形 边缘侧面 钢直尺法 安装面弯曲变形 靠墙面和地面 平台法 小便器 表面变形 两侧面、前平面 钢直尺法、平台法 整体变形 对角方向的歪扭 平台法、对角线法 安装面弯曲变形 靠地表面 平台法 表面变形 上表面 钢直尺法,对角线法 蹲便器 整体变形 整体及水圈平面歪扭 平台法,对角线法 边缘弯曲变形 两侧边 钢直尺法 安装面弯曲变形 底面、靠墙面和支架面 钢直尺法、平台法 表面变形 水平上表面、侧面 钢直尺法、平台法 洗涤槽 对角线法,平台法 整体变形 整体歪扭 边缘弯曲变形 水圈侧边和侧面 俐直尺法,平台法 安装面弯曲变形 靠墙面,底面 平台法,钢直尺法 表面变形 正面和侧面 钢直尺法 水箱 整体变形 整体歪扭 对角线法 边缘弯曲变形 钢直尺法 水箱上口、箱盖安装面 各种产品 安装孔平面度 孔眼平面 钢直尺法 8.3尺寸 8.3.1检测工作台 由水平工作平面和垂直工作平面组合而成的检测工作台 8.3.2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包括 a)分度值为1mm钢直尺、钢卷尺; b 精度为1°的直角尺: e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d)分度值为1mm的水封尺; e 分度值为0.5mm的塞尺; 带尺锥台及锥台; 以及类似功能的测量器具 中 14
GB6952一2015 8.3.3外形尺寸 8.3.3.1长度、宽度 将被测样品放置在检测台水平工作面上,使被测的一端紧靠在垂直工作面上,将直角尺直立于水平 工作面上并紧靠被测的另一端,然后用钢直尺沿中心线测其垂直工作面与直角尺之间两测量点的距离 即为产品的长度或宽度值 8.3.3.2高度 将样品的被测一端放置在水平工作面上,将钢直尺沿宽度方向紧靠另一被测端且使其平行于水平 工作面用直角尺测量水平工作面与钢直尺之间的距离,即为产品的高度值 8.3.4孔眼尺寸 8.3.4.1孔眼直径和孔眼圆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眼直径,对于特型孔眼可用内,外圆卡配合测量 每孔测量3个点,每次测量均 在上次测量位置基础上将测点旋转约60" 取最小值为该孔眼直径值,其最大半径差值为孔眼圆度值 8.3.4.2孔眼中心距及中心线偏移 在样品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将一个带尺锥台和一个锥台分别放人两个被测孔眼中,由锥台直尺读出 并记录孔眼中心距离 继续固定锥台直尺测量位置,用钢直尺和直角尺确定中心线偏移 8.3.4.3安装孔平面度 将一块面积大于安装孔平面的平板平行置于被测面上,用塞尺测定两平面间的最大垂直间距 8.3.4.4孔眼距边及排污口安装距 被测样品放置于检测台上,用样品所测边缘靠紧直角尺,将带尺锥台放人孔眼中,读出并记录孔眼 中心与直角尺之间的数值 8.3.4.5排污口外径 在距排污口约5mm10mm处用游标卡尺测量排污口最大外径 8.3.5水封 8.3.5.1水封深度 向便器存水弯加水至有溢流,停止溢流后,用水封尺或直尺或有效仪器测量由水封水表面至水道人 口上表面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并记录 8.3.5.2水封表面尺寸 向坐便器存水弯加水至有溢流,用游标卡尺或类似功能的量具测量水封表面的最大长度和宽度,并 记录 8.3.6存水弯最小通径 按6.1.5的规定,将规定直径的固体球放人便器水道人口中,用冲水或摇摆的方式使固体球沿水道 15
GB6952一2015 运动,记录该球是否由排污口排出 8.3.7 坯体厚度 取同类同期产品(或用破损成品),用游标卡尺或内卡配合钢直尺测量产品坯体的厚度,取最小值 8.3.8其他尺寸 按标准规定部位或图纸所示,用钢直尺、直角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其中产品尺寸的长度值超过 1m的情况下可用钢卷尺测量 8.4吸水率 8.4.1制样 由同一件产品的3个不同部位上敲取一面带袖或无袖的面积约为3200mm、厚度不大于16" mm 的 -组试样,每块试片的表面都应包含与窑具接触过的点,试样也可在同批次、相同品种的破损产品上 敲取 8.4.2试验步骤 将试样置于(110士5)C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m.,),即两次连续称量之差小于0.1%,称量精确至 0.01 lg 将已恒重试样竖放在盛有蒸僧水的煮沸容器内,且使试样与加热容器底部及试样之间互不接 触,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水面高出试样50mm 加热至沸,并保持2h后停止加热,在原蒸榴水中浸泡 20h,取出试样,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干试样表面的附着水后,立刻称量每块试样的重量(mi) 8.4.3计算 试样的吸水率按式(l)计算: m1一mmo E ×100% m 式中: E 试样吸水率,%; -吸水饱和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干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8.5抗裂试验 在 一件产品的不同部位敲取面积不小于3200mm',厚度不超过16mm且一面有融的3块无裂试 样,浸人无水氯化钙和水质量相等的溶液中,且使试样与容器底部互不接触,在(110士5)C的温度下煮 沸90min后,迅速取出试样并放人2C3C的冰水中急冷5min,然后将试样放人加2倍体积水的墨 水溶液中浸泡2h后查裂并记录 8.6轻量化产品单件质量 随机抽取3件同型号不带配件的陶瓷产品,用精度为1kg的称量器具称量,报告3件平均值 8 耐荷重性试验 8.7.1试验一般要求 对壁挂式卫生陶瓷产品进行荷重试验时应按产品安装说明将产品安装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如果 16
GB6952一2015 生产厂随产品提供支撑装置,应用配套的支撑装置进行试验,支撑装置在试验中应可观察到 试验板及各类产品的受力部位示意图见附录D. 8.7.2坐便器洗面器、小便器耐荷重性试验 试验板表面面积为600mm×225mm的钢板,且在一面贴有厚度为13nmm的橡胶垫 将试验板平放在被测产品上且使橡胶面紧贴被测面 缓慢向试验板垂直施加荷重,使被测产品所 承受的总荷重达到5了的规定,保持10mm,观察并记录有无变形或可见结构的破锁 8.7.3洗涤槽耐荷重性试验 试验板直径为76mm的钢板,且在一面贴有厚度为13mm的橡胶垫 将试验板平放在被测产品冲洗底面中心部位,且使橡胶面紧贴被测面,垂直施加荷重.使被测产品 所承受的总荷重为0.44kN,保持10min,观察并记录有无变形或可见结构的破损 8.7.4淋浴盘耐荷重性试验 试验板直径为76mm的钢板,且在一面贴有厚度为13mm的橡胶垫 将试验板分别平放在被测产品冲洗底面中心部位和上边沿面,且使橡胶面紧贴被测面,垂直施加荷 重,使产品所承受的总荷重为1.47kN,保持10min,观察并记录有无变形或可见结构的破损 8.8便器功能试验 8.8.1功能试验装置" 8.8.1.1便器功能试验应采用符合E.1规定的标准化供水系统 8.8.1.2排水管道输送特性应采用图E.3规定的排水管道输送特性试验装置 其中与坐便器排污口连 接的排水管道采用内径为100mm的透明管,用90"弯管连接横管,排水横管的长度为18m,顺流坡度 为0.020,下排式坐便器排污口至横管中心的落差为2001 mm 8.8.1.3排水管道输送特性试验应在符合8.8.1.2规定的装置上,采用符合8.8.1.1规定的相应标准化 供水系统进行试验 便器其他功能试验应采用符合8.8.1.1规定的标准化供水系统 8.8.1.4应使用与该便器配套使用的冲水装置并安装成使用状态,在标准化供水系统上进行功能试验 8.8.1.5将供水系统按表8规定调节供水压力测定便器用水量,其他功能试验在保持测试用水量时冲 水装置和供水系统的状态下,除防溅污试验按表8规定的最高压力下进行试验外,其他均在表8规定的 最低试验压力下进行试验 不带整体存水弯坐便器,应装配或采用生产商配套的符合5.8.!规定的存水弯进行功能试验 8.8.1.6 不带整体存水弯蹲便器应按8.8.12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8.8.2供水系统标准化调试程序 8.8.2.1水箱式便器试验供水系统标准化调试程序 水箱式便器试验供水系统标准化调试程序,应符合图E.1的规定 具体程序如下: a)调节压力调节器4至静压为(o.14士0.007)MPa b)打开截止阀10,调整阀门6,在(0.055士0.004)MPa动压下,流量计7所测的水流量 为(11.4士l)L/nmin. 保持阀门8试验时应为全开状态,调试完成后,关闭阀门8 c d)卸掉截止阀,安装样品 17
GB6952一2015 8.8.2.2冲洗阀式便器试验供水系统标准化调试程序 冲洗阀式便器试验供水系统标准化调试程序,应符合图D.2 具体程序如下: 通过压力调节器4设定表7的静压力调至0.24MPa a b装上配套提供的冲洗阀,供水开关处于全开状态,使供水系统的出水端和冲洗阀出水口可与大 气相通 开启冲洗阀,通过调节阀门8,使流速峰值达到(95士4)L/min 如果厂商说明该冲洗阀达不 到规定的最小流速,则将该冲洗阀调至全开状态 将冲洗阀连接到测试便器 记录冲洗阀装在便器上时的流量峰值和计量器10的动压峰值,必要时通过调节阀门9,使流 e 量峰值保持在士4L/min,计算出0.55MPa压力下试验的用水量 8.8.3便器用水量测定 8.8.3.1便器用水量试验供水压力 在表9规定的供水压力下测定便器实际用水量 表9便器用水量试验压力静压力) 单位为兆帕 便器类型 坐便器和蹲便器 小便器 冲水装置 水箱(重力)式 压力式 冲洗阀 0.14 0.17 0.24 试验压力 0.35 0,55 8.8.3.2测试方法 用水量测试方法如下 将被测便器按8.8.1要求安装在符合8.8.2要求的供水系统上,连接后各接口应无渗漏,清洁 a 洗净面和存水弯,并冲水使便器水封充水至正常水位 在8.8.3.1规定的试验压力之一,按产品说明调节冲水装置至规定用水量,其中水箱(重力)冲 水装置应调至水箱工作水位线标识 若生产厂对产品有特殊要求,则按产品说明和包装上的 明示压力进行测定 按正常方式(一般不超过1s)启动冲水装置,记录一个冲水周期的用水量;保持冲水装置此时 的安装状态,按8.8.3.1规定调节试验压力,分别在各规定压力下连续测定3次 双冲式便器 应同时在规定压力下测定3次的半冲用水量 记录每次冲水的静压力、主水量、总水量、溢流 水量(若有时)和冲水周期 8.8.3.3结果计算 单冲式便器用水量 8.8.3.3.1 单冲式便器用水量按式(2)计算,测试结果精确至0.1L V=V 18
GB6952一2015 式中: V 实际用水量,单位为升(L); V -单冲式便器用水量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L. 8.8.3.3.2双冲式便器用水量 双冲式便器用水量按式(3)计算,测试结果精确至0.1L 十Y V= 式中: 实际用水量,单位为升(L); 全冲水用水量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L); V 半冲水用水量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L). 8.8.3.3.3半冲水占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V)的比率(p) 半冲水占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V)的比率(p)按式(4)计算,保留小数后一位: ×100% 0一 V 式中: -半冲水占全冲水用水量最达限定值的比率,% V 全冲水用水量最大限定值,单位为升(L); V -半冲水用水量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L) 8.8.4墨线试验 8.8.4.1坐便器墨线试验 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在坐便器水圈下方25mm处沿洗净面画一条连续的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 观察,测量残留在洗净面上墨线的各段长度,并记录各段长度和各段长度之和 连续进行3次试验,报 告3次测试残留墨线的总长度平均值和单段长度最大值 双冲式坐便器还应进行3次半冲水试验,并 报告3次测试残留墨线的总长度平均值和单段长度最大值,精确至1mm 8.8.4.2小便器墨线试验 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在小便器出水圈最低出水点至水封面垂直距离的三分之一处沿洗净面画一条 连续水平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 观察、测量残留在洗净面上墨线的各段长度并记录各段长度和各段长 度之和 连续进行3次试验,报告3次测试残留墨线的总长度平均值和单段长度最大值,精确至 mm 8.8.4.3蹲便器墨线试验 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将市售墨水在蹲便器冲洗水圈下30mm处画一条连续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 观察,测量残留墨线长度并记录,连续测试3次,报告3次测试残留墨线的总长度平均值,精确至 mm 8.8.5坐便器球排放试验 将100个直径为(19士0.4)mm,质量为(3.01士0.1)g的实心固体球轻轻投人坐便器中,启动冲水装 置,检查并记录冲出坐便器排污口外的球数,连续进行3次,报告3次冲出的平均数 19
GB6952一2015 8.8.6坐便器颗粒试验 8.8.6.1试验介质 试验介质如下 mm、厚度为2.7士0.3mmm、密度为 a 颗粒;65士1)g(约2500个)直径为(4.2士0.4)n (951士10)kg/m`的圆柱形聚乙烯(HDPE)颗粒; b)小球;l00个直径为(6.35士0.25)mm的尼龙球 100个尼龙球的质量应在15g~16g之间 密度为(1170士10)kg/m 8.8.6.2试验方法 将试验介质放人坐便器存水弯中,启动冲水装置,记录首次冲洗后存水弯中的可见颗粒数和尼龙 球数 进行3次试验,在每次试验之前,应将上次的颗粒冲净 报告3次测定的平均数 8.8.7坐便器混合介质试验 8.8.7.1试验混合介质 试验混合介质组成如下 海绵条;尺寸为(20士1)mm×(20士1)mm×(28士3)mm的聚氨酯海绵条20个,新的干燥密 度为(17.5士1.7)kg/m; b打字纸;定量为30.0g/m,制成(190士6)mm×(150士5)mm试验用纸 8.8.7.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 将20个新海绵条试验前至少在水中浸泡10min; a b)将20个海绵条放在被测坐便器存水弯的水中,在水中用手挤压使其排出空气并浸吸水 幼儿 型坐便器应采用10个海绵条进行试验, e向坐便器存水弯内加水,确保水封为完全水封深度; d 将单张纸弄绉,团成直径约25mm的纸球,每次试验前准备4组纸球,每组8个; e)每次试验前,将8个纸球分别放在盛水容器中,直到水完全浸透; f 将水浸透的8个纸球一个接一个放人便器中并使其随机地分布在海绵条中 幼儿型坐便器试 验用纸球一组为4个; g)正常启动冲水装置冲水; h》完成冲水周期后,记录海绵条和纸球冲出坐便器的数量 再次冲水,记录留在便器内的海绷条 和纸球数量 重复进行4次试验,舍去最差的一组数据,取其余3组第一次冲出数量的平均值,并报告第二次冲 水是否有残留介质 8.8.8排水管道输送特性试验 8.8.8.1试验介质 用100个直径为(19士0.4)mm、质量为(3.0士0.1)g的实心固体球进行试验 8.8.8.2试验方法 将坐便器安装在符合8.8.1规定的试验装置上,将100个固体球放人坐便器存水弯中,启动冲水装 20
GB6952一2015 置冲水,观察并记录固体球排出的位置 测定3次 8.8.8.3试验记录 球在沿管道方向传送的位置分为8组进行记录,代表不同的传输距离 将18m排水横管分为六 组,由0m~18m每3m为一组,残留在坐便器中的球为一组,冲出排水横管的球为一组 试验结果的记录和计算 加权传输距离一每组的总球数×该组平均传输距离 所有球总传输距离=加权传输距离之和 球的平均传输距离=所有球总传输距离一总球数 示例:为便于理解,在表10中列出一例排水管道输送特性试验结果记录表 表10排水管道输送特性试验结果记录 球数 传输距离 3次冲水每组总球数 平均传输距离/mm 加权传输距离/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分组 冲水 冲水 冲水 坐便器内 14 0m3m 14 22 15 51 1.5 76.5 3 m~6nm 23 4.5 103.5 6m一9m 7.5 82.5 9m~12m 10.5 52.5 15 202.5 12m~15m 13.5 12 28 16.5 462 15m18m 45 18 排出管道 52 56 153 2754 总数 00 100 100 300 3733.5 球的平均传输距离=3733.5m300=12.4m 8.8.9水封回复试验 本项试验适用于带整体存水弯的各类便器 单冲式便器进行全冲水试验;若为双冲式便器,则先进行半冲水试验 若着一次冲水周期完成后,排污口出现溢流,则水封回复值与水封深度值相同,记录结果,试验结束 若无溢流出现,则应测量水封深度 再连续完成6个冲水周期;若为双冲式便器,则按一次全冲两 次半冲的顺序继续完成6个冲水周期 记录每次冲水后所测回复的水封深度 在对虹吸式便器测试过程中,应观察虹吸式坐便器每次冲水时是否产生虹吸;若有 一次未发生虹 吸,记录结果,试验结束 报告水封回复的最小值;报告虹吸式坐便器是否有不虹吸发生 8.8.10污水置换试验 小便器、坐便器和蹲便器的污水置换试验按以下规定进行 用约80C的自来水配制浓度为5g/1.的亚甲蓝溶液 在试验条件下将坐便器或小便器冲洗干净,完成正常进水周期后,将30mL染色液倒人便器水封 21
GB6952一2015 中搅拌均匀,由水封水中取5mL溶液至容器中,按相应产品的技术要求加水稀释至125mL或 500mL(标准稀释率为25或100),混均后移人比色管中作为标准液待用 启动坐便器或小便器冲水装置,冲水周期完成后,将便器内的稀释液装人与装标准液同样规格的比 色管中,目测与标准液的色差 若比标准液颜色深,则记录稀释率小于标准稀释率 若与标准液颜色相同,则记录稀释率等于标准稀释率; 若比标准液颜色浅,则记录稀释率大于标准稀释率 8.8.11双冲式坐便器的半冲卫生纸试验 8.8.11.1试验介质 试验介质为6张定量为(16.0士1.0)g/m',尺寸为(114士2)mm×(1l4士2)mm的成联单层卫生纸 卫生纸应符合GB20810的要求,且应符合下列条件 浸水时间不大于3s 应满足以下试验;将该6联卫生纸紧紧缠绕在一个直径为50mmPvC a 管上 将缠绕的纸从管子上滑离 将纸筒向内部折叠来得到一个直径大约为50mm的纸球 将这个纸球垂直慢慢放人水中 记录纸球完湿透所需的时间 湿拉张强度应通过以下试验用一个直径为50mm的PvC管来作为支撑试验用纸的支架 将一张卫生用纸放于支架上,将支攀倒转使纸浸于水中5、后,立即将支架从水中取出,放回 到原始的垂直位置 将一个直径为8mm,质量为(2士0.l)g的钢球放在湿纸的中间 支撑钢 球的纸不能有任何撕裂 8.8.11.2试验方法 将6联未用过的卫生纸制成直径大约为50mm一70mm的松散纸球,每组4个纸球 将4个纸球投人坐便器存水弯水中,或将3个纸球投人幼儿型坐便器存水弯水中,让其完全湿透 在湿透后的5s内启动半冲水开关冲水,冲水周期完成后,查看并记录坐便器内是否有纸残留;如有残 留纸,刚试验结束.报告试验结果 如没有残留纸,再重复进行第二次试验;如有残留纸,则试验结束,报告试验结果 如没有残留纸,再重复进行第三次试验;报告试验结果 8.8.12蹲便器排放功能试验 按图F.1蹲便器排放试验用人造试体示意图的规定制备4个试体,将3个试体沿冲水方向并排放 到便器冲洗面中间,若为幼儿型蹲便器则放2个试体,再将第四个试体成十字形横放在3个试体上面的 中间位置,形成三竖一横的状态,见图F.2,立即冲水,观察并记录排出便器外的试体个数,测试4次,报 告试体全部排出便器外的次数 对于不带整体存水弯蹲便器产品,在测试时应配接一直径为110mm,水封深度为50 ,落差为 mm, 500mm/300mm的外接存水弯后进行测试 8.8.13蹲便器防溅污性试验 用3块厚度为25mm的垫块将一块至少600mm×500mm的透明模板支垫在蹲便器圈面上,使 其和便器圈上表面之间有25nmm的间隙 启动冲水装置冲水,观察并记录模板上直径大于8mm的水 滴数 测试5次,取最大值 8.9洗面器、净身器,洗涤槽溢流试验 将洗面器或涤槽或净身器洗按使用状态安放,调节水嘴或供水装置的供水流量调至0.15L/s,关闭 22
GB6952一2015 或堵塞排水口,从水开始流人溢流孔计时,保持5min,记录5min内有水开始溢出洁具的时间,若5 min 无溢流,则停止试验并记录 8.10坐便器冲洗噪声试验 8.10.1仪器设备及环境要求 仪器设备及环境要求包括 a)仪器;精度不低于0.1dBA)的声级计 b)噪声室;应符合GB/T3768的要求且环境噪声不高于30dB(A. 8.10.2试验步骤 按GB/T3768的规定测定坐便器完整冲水周期中的冲水噪声 记录累计百分数声级L和L lo 测定3次,报告3次算术平均值 8.11便器连接密封性试验 按照生产商说明连接,承受0.1MPa水压15min 连接管路不得有泄漏 8.12疏通机试验 将所配存水弯按厂商说明书安装成使用状态,将手动疏通机装人坐便器并使其穿过存水弯通过排 污口,若生产商有说明,可使用蛇形疏通管 使坐便器中充满水,疏通器每旋转5次为一个试验循环 每个试验循环之前,调至坐便器中水充满 水封 每次循环试验后将疏通机取出、再插人,旋转,进行100次循环试验 观察并记录除存水弯排水 口有水溢出外,其他地方是否有渗漏或损坏 8.13冲水装置防虹吸试验 便器重力式冲水装置防虹吸试验按GB26730的规定进行 便器压力冲水装置防虹吸试验按GB/T26750的规定进行 8.14安全水位测定 将水箱配件安装在水箱中,按便器用水量调节进水阀至所需工作水位,用钢直尺测量水箱的有效工 作水位至溢流口的垂直距离;用直角尺和钢直尺测量进水阀临界水位与溢流口水位的垂直距离;用直角 尺测量水箱(重力)冲水装置的非密封口最低位与所测盈溢水位的垂直距离 并记录各测量值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9.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9.2出厂检验 9.2.1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的项目按表11规定进行 23
GB6952一2015 表11出厂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产品类型 试验方法 要求 外观质量 各类产品 8.1 5.l 5.2 最大允许变形 各类产品 8.2 水封 便器 6.1.4.1 8.3.5.1 6.2.1 8.8.3 便器用水量 便器 6.2.2.2 8.8.4.l1 6.2.2.3.l 8.8.5 坐便器冲洗功能 坐便器 6.2.2.5 8.8.9 6.,2.2.6 8.8.10 小便器冲洗功能 小便器 6,2.3,l 8.8,4.2 6,2.4,l 8,8,4.3 蹲便器冲洗功能 蹲便器 6.2.4.2 8.8.12 坐便器重力式 安全水位 5.8.1.5 8.14 冲洗水箱 用水量标识 便器 10.1.3 g.2.2组批规则和抽样方案 对出厂检验项目中的5.1、6.1.4.1进行逐件检验 9.2.2.1 检验项目中的其他项目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采用一般检验水平I,正常检验 9.2.2.2对出厂 -次抽样方案 9.2.3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的接收质量限(AQL)为1.5 经检验所要求项目均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 合格 9.3型式检验 g.3.1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包括第5章、第6章,第7章要求的全部项目 9.3.2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e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形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
GB6952一2015 9.3.3组批规则 以同品种同类型同型号的产品组批,每500件一3000件为一批,不足500件仍以一批计 9.3.4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样本量和判定组数拨表12规定进行 有合同爱求时,可由合同 双方协商确定 表12型式检验判定规则 判定组数 条款 样本量 不合格类别 项目 Ae Re 外观质量 5.1 最大允许变形 5.2 尺寸 5.3 便器用水量 6,2. 坐便器冲洗功能 6.2.2 小便器冲洗功能 6.2.3 蹲便器冲洗功能 6.2.4 防虹吸功能 5.8.1.4 安全水位 5.8.1.5 吸水率 抗裂性 5.5 溢流功能 7.2 耐荷重性 5.7 尺寸 6.1和7. 配套性" 5.8.1.l 坐便器冲洗噪声 6.3 连接密封性要求 6.4 限重 5.6 疏通机试验 6.5 除5.8.1.4和5.8.1.5之外的配套性要求 9.3.5综合判定 对所要求项目进行检验,经检验所有项目均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 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9.4抽样方法 出厂检验按9.2.2.2规定的样本量从所组批中随机抽取样品 型式检验按9.3.3规定的样本量应由提交的合格批中随机抽取样品,可采用随机抽样数表抽样 25
GB6952一2015 试验所需试片可从相同生产工艺的破损产品上敲取 1 标志和标识 10.1耐久性标志 10.1.1商标应印在产品的本体可见位置,在隐蔽面应有检验标识 10.1.2便器用重力式冲洗水箱应有水位线标识 10.1.3便器名义用水量应标识在产品可见部位 10.2产品包装标识 10.2.1便器类产品应明示产品的名义用水量 10.2.2产品包装上至少应标明: 产品名称 产品类别(瓷质或焰陶质); 商标; 产品标记 执行标准 合格 生产日期或批号; 制造厂名称及厂址 10.3出厂检验合格证 每批出厂的产品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内容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生产日期、便器类产品 用水量、产品类别、出厂检验标识 安装使用说明书 11 产品应有安装使用说明书,内容至少应包括 产品安装方法及冲水装置的调试,使用、维修 a 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便器类产品,应说明产品使用的压力适用范围 b 施工注意事项 为确保便器的正确安装,防止便器底座埋人胶凝材料(水泥砂浆)中因膨胀而 撑裂便器,生产厂应将便器正确安装方法的施工建议及错误安装造成损失的责任列人安装使 用说明书中,或将此内容贴在便器明显处 使用注意事项 包括 1 请不要向便器内冲人新闻纸、纸尿垫、妇用卫生巾等容易堵塞的物品 2)请不要用重力撞击陶瓷,以防止破损漏水 3)不要在0C以下环境中使用 12 包装,运输和贮存 12.1包装 卫生陶瓷产品的包装应符合JC/T694的规定 产品随行文件应包括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安装 26
GB6952一2015 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装配图等 12.2运输 12.2.1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扔,以防破损 12.2.2在运输和存放时应有防雨措施,防止包装受潮;防止撞击 12.3贮存 产品应按类别品种,规格分别整齐堆放,在室外堆放时应有防雨设施 27

卫生陶瓷GB/T6952-2015介绍

一、引言

卫生陶瓷是指用于卫生设施和厨房设备中的陶瓷制品,具有耐化学腐蚀、易清洗、无菌、耐高温等特点。

卫生陶瓷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马桶、洗手盆、浴室柜等。为了规范国内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我国制定了《卫生陶瓷GB/T6952-2015》标准。

二、标准概述

卫生陶瓷GB/T6952-2015标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对卫生陶瓷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适用于卫生陶瓷制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三、技术要求

卫生陶瓷GB/T6952-2015标准规定了卫生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微生物性能、渗透性、耐热性、冲击性能等多项技术指标。

例如,对于坐便器来说,其水箱容积应不小于6L,冲洗量应符合GB/T6952-2015中规定的要求,排水口直径应大于50mm等。

四、试验方法

卫生陶瓷GB/T6952-2015标准规定了卫生陶瓷制品的多项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测量、厚度测量、物理性能试验、化学性能试验、微生物性能试验等。

例如,对于某一款坐便器,需要进行冲击试验、静载试验、耐温变形试验等多个物理性能测试。

五、结论

卫生陶瓷GB/T6952-2015标准明确了卫生陶瓷制品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为国内卫生陶瓷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为消费者选购卫生陶瓷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标准。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的编号:GB/T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共有6页,发布于2016-01-01
金纳米棒光热效应的评价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金纳米棒光热效应的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金纳米棒光热效应的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2006-2015。金纳米棒光热效应的评价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2016-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陶管水压试验方法

卫生间配套设备

陶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