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638.3-2008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Aerodynamics-Concepts,quantitiesandsymbols-Part3:Aircraftgeometr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的编号:GB/T16638.3-2008。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共有21页,发布于200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V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9.02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866.46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国家标准 GB/T16638.3一2008 代替GB/T16638.31996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Aerodynamies一Coneepts,quantitiesandsymbols一 Part3:Airerafgeometry 2008-07-18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16638.3一2008 前 言 GB/T16638《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空气动力学常用术语; 第2部分坐标饷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 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 本部分为GB/T16638的第3部分 本部分对我国多年使用的空气动力学常用术语进行了归集与筛选,并尽可能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 的使用习惯相一致,本部分的飞机空气动力学部分术语和符号与国家标准GB/T14410一2008(飞行力 学概念、量和符号》相协调 本部分代替GB/T16638.3一1996《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本部分与GB/T16638.3一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增加了前翼.边条翼,翼梢小翼、全动平尾、扰流片,调整片等定义 b修改了翼型中弧线的定义. 本部分由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航空工业第- 集团公司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 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虽清、李周复陈玉、王志川、郝卫东、焦志强、邵箭、刘沛清、张锡金、范洁川、 张克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638.31996
GB/I16638.3一2008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几何特性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与空气动力学有关的.,用以描逃飞机儿何特性的最基本的概念、术语和符号 本部分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其他飞行器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638.2一2008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2部分:坐标轴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部分 3.1 一般特性generalcharacteristics 编号 术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飞机参考面 又称飞机对称面 飞机的主要部件相对于此面 3.1.1 R.ZR 是左右对称布置的 aircraftreferenceplane 飞机参考点 固定于飞机参考面内适当选择的一个点 可取 3. 1.2 aireraftreferencepoint重心质心)或前端点 飞机参考线 固定于飞机参考面内通过飞机参考点的一条直 3.1.3 aircraftreferenceline 线 一般为飞机的构造基准线 固定于飞机上的一个右手正交坐标轴系,其原 飞机参考轴系 点为参考点O,纵轴工R与参考线平行,方向向前; 3.1.4 Or aircraftreferenceaxis RyRR 横轴欢,垂直于参考面,指向有;竖袖位于参 systemm 考面内,垂直我指向下 定义飞机气动力系数和各种无量纲量时使用的 飞机参考面积 面积 在一份给定的文件中,应规定一个唯一的 aircraftreferencearea 单位为米(m 值 通常取机翼面积作为参考面积 定义飞机气动力矩系数和各种无量纲量时使用 飞机参考长度 的长度 对于一份给定文件中的同一类量,应选 3.1.6 nnrtdarnelaath取统一的值 通常,对纵向运动的量取机翼早均单位为米(m 气动弦长;对横向运动的量取机翼翼展
GB/T16638.3一2008 3.2飞机总体尺寸overallsizeoftheaireraft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在飞机外刚好搓触其表而,且垂直于了轴的 总长度(机长) R 3.2.1 overalllength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通常不包括空速管 单位为米(m 总宽度(机宽 在飞机外刚好接触其表面,且平行于参考面的 o 3.2.2 overallwidth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单位为米(m) 在飞机外刚好接触其表面,且垂直于 的两 总高度(机高 overallheight 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单位为米(m 机身 fselage 符号和单位 术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机身参考面 又称机身对称面 机身的主要外形轮廓线相对 Zx fuselagereferenceplane 于此面是左右对称的 机身参考点 固定在机身参考面内适当选择的一个点 通常 3.3.2 O fuselagereferencepoint 在机身前端点 机身参考线 固定在机身参考面内通过机身参考点的一条直 3.3. 3 线 通常是机身的构造水平线 fuselagereferenceline 固定在机身上的一个坐标轴系 其原点0为 机身参考点,纵轴.r与参考线平行,方向向前; 机身轴系 Ox 3.3.4 rpyp之 横轴y垂直于参考面指向右;竖轴位于参考 fuselageaxissystemm 面内,且垂直于rp指向下 机身轴系(3.3.4)相对于飞机参考轴系(3.1.4 的位置 以原点的三个坐标值和轴线的三个方位 机身位置 3.3.5 角来确定 fuselagesetting 注:大多数情况下,机身轴线与飞机参考轴线一致,此 六个量均为零 机身长度 机身之外刚好接触其表面,且垂直于机身纵轴 F 3.3.6 fuselagelength .F的两个平面间的距离 通常不包括空速管 单位为米(m) 机身最大横截面积 以垂直于机身纵轴的平面切割机身(含进气 SR 3.3.7 fuselagemaxinmumcross- 道)所得到的最大机身截面面积 单位为米(nm) sectionalarea 机身当量直径 面积等于机身最大横截面积的圆之直径 3.3.8 uselageequivalentdiamm d=/IST 单位为米(m) eter 机身长度与机身当量直径之比 机身长细比 3.3.9 入=p/d ftusdlage fineneSSratio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机身尾端面的面积在机身轴系 平面上的 S 机身底部面积 FR ypZF 3.3.10 aeearaofthefusehage投影 单位为米-(m 机身后体尾翘角 aft-body 3.3.11 机身参考线与后锥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upsweepan 单位为度( gleofthefustlage 注:上述定义之间关系参见图1 3 翼型aerofoi 术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前缘 3 4 翼型最前点 leading-edge 后缘 3 翼型最后点 trailing-edge 弦线 连接前缘与后缘的直线 3 chordline 中弧线 翼型上下表面之间垂直于弦线的线段的中点的 3 4.4 连线(从前缘到后缘》 meanline 弦长 3.4.5 弦线的长度 单位为米(m) chordlength 上弧线 从前缘到后缘,翼型的上部轮廓曲线 3. 4.6 upperline 下弧线 4.7 从翼型的下部轮廓曲线前缘到后缘 3. owerline 垂直于翼型中弧线测得的上下弧线间的距离 厚度 -般指最大厚度,即翼型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 3. .4.8 单位为米(m thickness 注:有时被定义为上下表面之间垂直于弦线的最大线 段长度 相对厚度 最大厚度与弦长之比 3. .4.9 thickness/chordratio t/c 最大厚度位置 从翼型前缘至最大内切圆中心在弦线上的投影 .Z 4. maximumthickness 10 3. po 之距离 单位为米(m sition 最大厚度相对位置 最大厚度位置与弦长之比 maximummthicknesspo l3.4.11 r Ic ,/ sition/chordratio 弯度 中弧线与弦线之间垂直于弦线的线段长度 3.4 12 camber -般指最大弯度,即最大线段长度 单位为米(m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相对弯度 最大弯度与弦长之比 3.4. 13 camber/chordratio f/e 最大弯度位置 从翼型前缘至中弧线与弦线之间垂直于弦线 .r 3. 4 14 camber positio 的最大线段这一点的距离 单位为米(m) on 最大弯度相对位置 15 amberpostion/ehord 最大弯度位置与弦长之比 .r ratio 前缘半径 4 16 翼型前部最小内切圆的半径 leading-edgeradius 单位为米(m 前缘相对半径 前缘半径与弦长之比 17 leading-edge radius/ r/e chordratio 后缘角 翼型后缘处上下两弧线切线的夹角 3 4 18 单位为度(" trailingedgeangle 注:上述定义之间关系参见图2. 机翼wing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术 机翼参考面 又称机翼对称面 机翼部件相对于该面是左右 wingreferenceplane 3.5.1 Zww planeofsymmetryof 对称配置的 通常与飞机参考面一致 thewing 机翼参考线 中央翼弦线,即位于机翼对称面内的机翼剖面 3.5.2 wingreferenceline(wing 的弦线 centralline 机翼参考线长 江w .5.2. 机翼参考线长度或中央翼弦线长度 wingreferencelinelength 单位为米(m wingcentrallinelength 机翼参考点 中央翼弦线的前缘点 Ow wingreferencepoint 机翼基本平面 包含中央翼弦线且垂直于飞机参考面的平面 3.5.4 Zww basicplaneofthewing 固定于机翼的一个右手正交坐标轴系,其原点 0在中央翼弦线的最前点xrw钳包含中央翼弦线 机翼基本轴系 指向前;yw轴位于机翼基本平面(3.5.4)内,且 3.5.5 basicaxissystem of OrwywZw thewing 垂直于rw轴指向右Zw轴垂直于基本平面指向 下 机翼位置 机翼基本轴系(3.5.5)相对于飞机参考轴系(3 3.5.6 1.4)的位置 wingsetting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术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机翼平面形状 机翼外形轮廓线在机翼基本平面(3.5.4)上的 3.5.7 投影 wingplaneshape 简称翼展 在机翼外刚好与机翼轮廓线接触, 机翼展长 3.5.8 且平行于机翼对称面(3.5.1)的两个平面之间的 wingspan 单位为米(m 距离 机翼当地弦长 简称翼弦 在机翼展向给定位置,平行于飞机 3.5.9 chord wingleal 参考面的平面内的翼剖面的弦长 单位为米(m 弦面 3.5.10 由沿翼展方向各当地弦线组成的面 chordsurface 简称根弦 在机翼展向翼根位置,平行于飞机 翼根弦长 3.5.11 wingrootchord 参考面的平面内之翼刹面的弦长 单位为米(m 简称梢弦 在机翼展向翼梢位置,平行于飞机 翼梢弦长 3.5.12 参考面的平面内之翼剖面的弦长 wingtipchord 单位为米(m 机翼弦长的几何平均值 平均几何弦长 =Sw/6 3.5.13 geometricmeanchord c 单位为米(m) 式中:Sw为机翼面积(3.5.16) length 代表整个机翼的空气动力特性的一个特征弦 长 平均气动弦长 只-r'(>于 3.5.14 mean aerodynamic 单位为米(m) chord length 式中c'y)为当地弦在基本平面的投影,y是 当地弦线沿基本轴系的yw轴坐标 基本机翼在机翼基本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Sw 机翼面积 3.5.15 = Sw e'(y)dy 单位为米( 7' wingarea 机翼展弦比 机翼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3.5.16 A=b/c=/Sw wingaspectratio 机翼梢根比 又称梯形比 机翼翼梢弦长与翼根弦长之比 3.5 17 wingtaperratio 入=c/c 在机翼的给定点尸,作其等百分比弦点之连线的 机翼基本当地后掠角 切线,该切线在机翼基本轴系的rw>yw平面中的投 A 3.5.18 basiclocal sweepangle 影与w-平面间的夹角(见图0 着过尸点的切单位为度(O) ofthe wing 线与w平面的交点在尸点之前,则谈角为正. 机翼等百分比弦点之连线在飞机参考轴系的 rRyR平面中的投影与yR-R平面间的夹角 通 机翼后掠角 Aw 3.5.19 常以1/4弦线来代表机翼的后掠特性,称“1/4弦 wingsweepangle 单位为度(° 线后掠角”(1/4chordline angle);或是“前 Sweep 缘后掠角”(leadingedgesweepangle).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术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在机翼给定点P,作其等百分比弦点之联线的 平面中的投 切线,该切线在机翼基本轴系y yww 机翼基本当地上反角 影与r 平面间的夹角(见图5) 若过P点的 3.5.20 basiclocaldihedralan- rw>w 单位为度(") ofthe 切线与二wr平面的交点在P点之下,则该角为 gle wing 正 对于半翼展的弦平面在一个平面内的机翼,其 等百分比弦点之联线在飞机参考轴系的yR文R平 机翼上反角 面中的投影与rRyR平面间的夹角 通常以1/A4 3.5.21 wingdihedralangle 弦线来代表机翼的上反特性,称谓“1/4弦线上反单位为度(") 角”(1/4chordlhnedihedralangle);或是“前缘上 反角”(leadingedgedhedralangle) 当地弦线与其在机翼基本轴系rw.yw平面之 机翼当地几何扭转角 间的夹角见图6) 以基本平面.r 3.5.22 localgeometrictwist 为准,当 .rwyw 单位为度(")y angleofthewing 前缘点高于后缘点时,该角为正 翼梢弦线与其在机翼基本轴系" 机翼几何扭转角 rw>w平面之 w 3.5.23 间的夹角 以基本平面" 为准,当前缘点高 winggeometrictwist Zwyw 单位为度(") angle 于后缘点时,该角为正 机翼中央翼弦线与飞机参考辅只之间的火 机翼安装角 3.5.24 以参考辅工我为准.当中央翼弦前缘点高于 wingsettingangle(wing角 单位为度() incidenceangle 后缘点时,该角为正 翼梢小翼 安置在机翼梢部的一组直立的小翼面,用以减 3.5.25 小机翼的诱导阻力 winglet 边条翼 机翼根部前缘向前延伸的狭长翼片,用以改善 3.5.26 机翼大迎角时的气动特性,特别是升力特性 strakewing 注1,机翼是一个飞机的主要升力面它包括布置在机翼上的某些辅助部件,例如,边条、填角,翼刀、锯齿,翼梢小翼等 注2;一个完整的机翼外形包括其穿越机身的部分(见图3),这部分通常是由左右机翼的前缘和后缘的延长线所 构成;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由左右外露机翼根弦的前缘点连线和后缘点连线构成 注3:包括穿越机身部分与某些辅助部件的机翼,称为“毛机翼”(grosswing);包括穿越机身部分但不包括辅助部 件的机翼,称为“基本机翼"basicwing);不包括穿越机身部分但包括辅助部件的机翼,称为“外露机翼”(ex posedwing),它由左右 ;不包括穿越机身部分也不包括辅助部件的机翼,可以称“外 两块外露翼拼合而成; 露基本机翼”(exposedbasiewing),但一般不常用 注4:对于有多个机翼的飞机,则每个机翼应分别定义,例如:上机翼(t upperwing)和下机翼(Iowerwing);前机翼 forewing)、主翼(mainwing)和后机翼(aftwing 注5;本部分定义的机翼几何特性是对“基本机翼”而言的,用下标“W”"表示,在不可能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下 标;对于毛机翼的几何特性,须加下标“”;对于外露机翼的几何特性,须加下标“exp”
GB/I16638.3一2008 3.6水平尾翼(简称平尾horizontaltail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固定于水平尾翼的一个右手正交坐标轴系 其 原点o在外露水平尾翼根弦的最前点 轴包 .ZH 水平尾翼基本轴系 括根弦线指向前y轴在平尾基本平面(3.G.2) 3.6.1 basicaxissystemof Or HyH之H thehorizontaltail 内,且垂直于轴指向右=轴垂直于平尾基 本平面指向下 水平尾翼基本平面 包括水平尾翼根弦线,且垂直于飞机参考面的 3.6.2 basicplaneofthehori HyH 平面 zontaltail 水平尾翼位置 水平尾翼基本轴系(3.6.1)相对于飞机参考轴 3.6.3 settingofthehorizon 系(3.1.4)的位置 taltail 水平尾翼根弦长 在水平尾翼展向根部位置,且平行于飞机参考 GH 3.6.4 rrootchordofthehori 平面的平面内之翼剖面弦长 单位为米(m zontaltail 水平尾翼展长 在水平尾翼外刚好与水平尾翼轮廓线接触, 3.6.5 且平行于飞机参考面(3.1.1)的两个平面之间 spanofthehorizontal 单位为米(m 的距离(见图7) tail 水平尾翼的外露翼展长 除去水平尾翼所在处机身宽度的水平尾翼展长 bex 3.6.6 spanoftheexposed 度 单位为米(m horizontaltail 水平尾翼面积 水平尾翼在水平尾翼基本平面(3.6.2)中的投 SH 3.6.7 areaofthehorizontal 影面积 单位为米'(m tail 水平尾翼展弦比 水平尾翼展长与水平尾翼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3.6.8 aspectratioofthehor Am AH=/St izontaltail 水平尾翼尾臂 飞机重心至水平尾翼平均气动弦的1/A弦点的 armofthehorizontal 3.6.9 平面上的投影 距离在飞机参考轴系rR.yR 单位为米(m) tail 水平尾翼面积(3.6.7)和尾臂(3.6.9)的乘积与 水平尾翼尾容量 机翼面积(3.5.15)和平均气动弦长(3.5.14)的乘 3.6.10 volumeratioofthe Vu 积之比 horizontaltail VH=SHl/SwcA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术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全动平尾 整个水平尾翼可以绕给定轴上下偏转,用于飞 all-movinghorizontal 3.6.11 机纵向操纵,当它不偏转时,起水平安定面的作 tailalllying hOrizontal 用 tail 鸭翼(前翼 安置在机翼前面的纵向安定面,它有固定和全 3.6.12 ard(ore)wing 动两类 canar 注l:对于有曲线形机身尾段的飞机,一般以当量的平尾面积来折算水平外露尾翼的几何特性见图7,取直线, S=AS2); 注2:本条定义水平尾翼的几何特性,其术语、符号可类似机翼来确定,并加下标“H”; 注3;本部分仅规定了必须明确的少量几何特性 垂直尾翼简称垂尾vertiealtail 编号 术 定义或说明 语 符号和单位 垂直尾翼基本平面 包括垂直尾翼根弦线且平行于飞机参考面的平 3.7.1 basicplaneofthever 面 对于单垂尾的飞机,垂尾的基本平面与飞机 Zv之w ticaltail 的参考面重合 固定于垂直尾翼的一个右手正交坐标轴系,其 垂直尾翼基本轴系 原点O在垂尾根弦的最前点,,怕包括其根弦 3.7.2 basicaxissystem of OrvyvZv 线指向前;y轴垂直于垂尾基本平面(3.7.1)指 theverticaltail 向右;xv轴在垂直基本平面内指向下 垂直尾翼位置 垂直尾翼基本轴系(3.7.2)相对飞机参考轴系 3.7.3 settingofthevertical (3.1.4)的位置 tail 垂直尾翼根弦长 在垂直尾翼根部位置,且在平行于飞机参考轴 Cry 3.7.4 rootchordoftheverti 系(3.1.4)的-Rx平面的平面内之翼剖面弦长 单位为米(m) caltail 在分别包括垂直尾翼根弦和垂直尾翼顶点(或 垂直尾翼高度 h 尖弦)的两个平行于飞机参考轴系(3. .1.4的 3.7.5 heightofthevertical 单位为米(m) .rRyR平面的平面间的距离(见图8) tail 垂直尾翼面积 垂直尾翼在垂尾基本平面(3.7.2)内的投影面 S 3.7.6 areaoftheverticaltail积 单位为米(mr 垂直尾翼展弦比 两倍垂直尾翼高度(3.7.5)与垂直尾翼平均几儿 何弦长之比 3.7.7 aspectratioofthever Av Av=2hv/co ticaltail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飞机重心至垂直尾翼平均气动弦的1/4弦点的 垂直尾翼尾臂 距离在飞机参考轴系的了y,平面上的投影 armoftheverticaltai 单位为米(m) 垂直尾翼面积(3.7.6)和尾臂(3.7.8)的乘积与 垂直尾翼尾容量 机翼面积(3.5.15)和机翼展长(3.5.8)的乘积之 volumeratioofthe 比 verticaltail Vv=Svv/Swb 注1;垂直尾翼是一个飞机的航向安定面,通常它被布置在飞机后段的上部 注2:垂直尾翼包括固定面垂直安定面)和活动面例如方向舵和调整片; 注3,对于有曲线形机身尾段的 一般以当量垂尾面积来折算其几何特性(见图8,取直线 飞机 AS=AS; 注4:本条主要考虑单垂尾的飞机,对于双垂尾或多垂尾的飞机可以依此类推; 注5,垂直尾翼的术语、符号可类似于机翼来确定,并加下标“V"” 操纵面 controlsurface 号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术 编 语 升降舵 钦接于水平尾翼后部,用于飞机纵向操纵的可 3.8.1 动翼面 elevator 升降舵相对弦长 升降舵弦长与水平尾翼弦长之比 3.8.2 Ce elevatorchordratio ce/c 升降舵相对展长 升降舵展长与水平尾翼展长之比 3.8.3 b/a elevatorspanratio 升降舵相对面积 升降舵面积与水平尾翼面积之比 3.8 dlevatorarearatio Se/SH 升降舵偏角 3.8.5 见GB/T16638.22008中3.5.1 elevatordeflection 单位为度() 升降舵调整片相对面积 升降舵调整片的面积与升降舵面积之比 3.8.6 trimarearatioofthe S.e/Se elevator 方向舵 铲接于垂直尾翼后部,用于飞机航向操纵的可 3. 8.7 rudder 动翼面 方向舵偏角 o 3 .8.8 见GB/T16638.2一2008中3.5. 3 单位为度( rudderdeflection 副翼 3.8.9 钞接于机翼,用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可动翼面 aileron 副翼偏角 o 3.8.10 见GB/T16638.2一2008中3.5.6 ailerondeflection 单位为度( 襟翼 3.8.11 钞接于机翼,用作飞机增升操纵的活动翼面 flap
GB/T16638.3一2008 编号 术 语 定义或说明 符号和单位 襟翼偏角 见GB/T16638.2一2008中3.5.10 3.8.12 lapdefleetion 单位为度(" 扰流片(阻力板) 钞接于机翼,一般位于襟翼前面或机身两侧,用 3.8. 13 作飞机增阻操纵的活动平面 spoiler 扰流片阻力板)偏角 osp 3.8.14 扰流片阻力板)相对于收起位置偏转的角度 单位为度(")y spoilerdeflection 调整片 铃接于操纵面后缘,用作飞机减小杆力的活 3.8.15 动面 tab 调整片偏角 3.8.16 调整片相对于收起位置偏转的角度 tabdeflection 单位为度(" 注l;操纵面均铵接于其固定翼面前后,调整片均铵接于其操纵面之后,它们的弦长、展长和面积的定义与其所在 固定翼面及操纵面相同,且都为不偏转时之值 注2:全动平尾是升降舵的一种形式,其几何特性已在水平尾翼中定义,前缘襟翼或前缘缝翼的几何特性,可按照 后缘)襟翼来定义 注3,操纵面的相对弦长、相对展长、相对面积,均分别是相对于其所在固定翼的全弦长,全展长、全面积,调整片的 相对弦长、相对展长、相对面积,均分别是相对于其所在的操纵面的全弦长、全展长、全面积 注4;为了减少篇幅,本条以升降舵为 ,列出其儿何特性 方向舵、副翼和襟翼的几儿何特性不予重复,使用时分别 例 加下标r,a,f,依此类推 下标subseript 3.9 为了扩充本部分的使用范围,给出下标表如表1所示 表1下标表 飞机部件名称 标 Ww 机翼 F(或B 机身(或弹体 水平尾翼 垂直尾翼 wB 翼身组合体 尾翼 wBT 翼身尾组合体 发动机短舱 升降舵 方向舵 副翼 襟翼 c(fo 鸭翼(前翼》 y 腹鳍 调整片 扰流片,阻力板 Sp 10
GB/I16638.3一2008 系推中心线 -构造水平绒 最大横线面 当量圆 图1机身几何特性 上弧线 中弧线 弦线 下弧线 图2翼型几何特性 图3机翼的几何特性 1l
GB/T16638.3一2008 ?%弦线 当地 平行于 中尖翼被线没线 过点且平行于 平ly-,的平i面 .平面 X、" 过"点且平行于 平面,的平面 切线在 简上的投影 P%弦线的切线 基本当地后掠角 中央翼弦线 图4基本当地后掠角 12
GB/I16638.3一2008 刚%弦线 平行于 中夹翼弦线 当地弦线 x,y.平面 过点且平行于平面y.的平面 基本当地上反角 切线r在平面c心 上的投影 %弦线的切线 中心翼弦线 图5基本当地上反角 13
GB/T16638.3一2008 翼尖弦线 当地弦线 当地儿何扭转角 后缘线 后缘线在基本平面上的投影 基本平面 当地弦线在基本 平面上的投影 前缘线 前缘线在基本平面上的投影 中心翼弦线 机翼的基 *街 图6当地几何扭转角 14
GB/I16638.3一2008 AS=As 图7水平尾翼几何特性 AS=As C 图8垂直尾翼几何特性 15
GB/T16638.3一2008 中 文 索 引 机翼参考线 3.5.2 3.5.2.1 机翼参考线长 3.5.26 3.5.22 边条翼 机翼当地几何扭转角 3.5.9 机翼当地弦长 3.5.19 机翼后掠角 3.7.5 3.5.18 垂直尾翼高度 机翼基本当地后掠角 3.5.20 垂直尾翼根弦长 机翼基本当地上反角 垂直尾翼基本平面 3.5.4 机翼基本平面 垂直尾翼基本轴系 机翼基本轴系 垂直尾翼面积 3.7.6 3.5.23 机翼几何扭转角 垂直尾翼尾臂 机翼面积 3.5.15 垂直尾翼尾容量 3.7.9 机翼平面形状 3.5.7 垂直尾翼位置 机翼上反角 3.5.21 垂直尾翼展弦比 机翼位置 3.5.6 机翼梢根比 3.5.17 机翼展长 3.5.8 机翼展弦比 3.5 16 方向舵 方向舵偏角 襟翼 3.8.4 8.2. 飞机参考长度 襟翼偏角 3.1.6 3.8.4.1 3.1.2 飞机参考点 飞机参考面 3.1 飞机参考面积 平均几何弦长 3.5.13 飞机参考线 平均气动弦长 3.5.14 飞机参考轴系 副翼 .8.3 33 副翼偏角 3.8. 3. 前缘 3.4.1 前缘半径 16 ? .A 前缘相对半径 17 3. 4. 后缘 3.4. 全动平尾 3.6.11 2 机身参考线 后缘角 18 3.3.3 3.4. 厚度 4.8 机身长度 3. .3. .6 机身长细比 3.3.9 机身当量直径 .3. 3. .8 机身参考点 3.3.2 机身底部面积 3.3. 10 3 机身参考面 .3. 机身后体尾翘角 3.11 3. 机身轴系 3.3. 机身位置 3. 3 勺 3.3.7 机身最大横截面积 升降舵相对弦长 3.8.1.1 3.5.24 机翼安装角 升降舵相对展长 3.8.1.2 3.5 机翼参考点 3.6.6 水平尾翼的外露翼展长 3.5. 3.6.4 机翼参考面 水平尾翼根弦长 16
GB/I16638.3一2008 3.8.16 水平尾翼基本平面 3.6.2 调整片偏角 水平尾翼基本轴系 3.6.1 3.6.7 水平尾翼面积 3.4.12 水平尾翼全展长 3.6.5 弯度 水平尾翼尾臂 3.6.9 3.6. 水平尾翼尾容量 10 3.6.3 下弧线 3.4.7 水平尾翼位置 3.6.8 3.4.5 水平尾翼展弦比 弦长 弦线 3.4.3 3.8.13 扰流片阻力板 3.8.14 3.5.11 扰流片(阻力板)偏角 翼根弦长 3.5.12 翼梢弦长 3.5.25 翼梢小翼 上弧线 3.4.6 鸭翼前翼 3.6.12 升降舵 3.8.1 升降舵偏角 中弧线 升降舵调整片相对面积 3.4.1 升降舵相对面积 3.8.1.3 总长度 3.2. 总高度 3.2.3 弧面 3.5.10 总宽度 3. 2.2 弦线 3.4.4 最大厚度位置 3.4.10 相对厚度 3.4.9 3.4.13 最大厚度相对位置 3 4.11 相对弯度 最大弯度位置 .4.14 3. 最大弯度相对位置 3.4.15 调整片 3.8.15 17
GB/T16638.3?2008 ? at-ndy upsweepangleofthefuselage 3.8.1 eleVatOr 3.3.11 3.8.1.3 eleVatorarearatio aileron 3.8.3 elevatorchordratio 3.8.1. ailerondefieetion 3.8.3. elevatordefleetionm 3.8. aireraftreferencearem 3.1.5 elevatorsparatio 3.8. referenceaxissystem 3. referencelength referenceline 1.3 flap 3.8.4 mowinghorizontaltai fapdefleetion 3.8.4. fuselageaxissystem 3.3. reierenceplane reference fuselageequivalentdiameer 3. thehorizontaltai fuselagefinenessratio 3. area of verticaltail fuselagelength 3.3.6 area armofthehorizontaltail fuselagemaximumcross-seetionalare: 3. 3. armoftheverticaltail fuselagereferenceline 3.3.3 aspectratioofthehorizontaltail fuselagereferenceplane 3.3. aspectratioofthevertiealtail fuselagereferencepoint fuselagesetting 3.3.5 3.3.10 baseareaofthefuselage 3.7.5 basicaxissystemofthehorizontaltail 3.6.1 heightoftheverticaltail basicaxissystemoftheverticaltail basicaxissystenmofthewing 3.5.5 5.20 3.4.t basiclocallihedralangleofthewing leading-edge 3.5. 8 16 ? basicloealsweepangleofthew YL leading-edgeradiuS 4. 3.6.2 17 ? basicplaneoftheh0riz0ontaltail leading-edgeradius/chordratio 4 basicplaneoftheverticaltail localgeometrictwistangleofthewing 3.5.4 2 3.5. basicplaneofthewing lowweline M 3.4.12 camber 4. 13 3.5.14 camber/ch0rdrati0 mean ch0rd O aerodynamic 3.4.4 4.14 camberp0sition 3. meanline 3. 6. 12 canardforewing 3.4.5 ch0rdlength 3.4. 3 3.2 3 chOrdine overallheight ehordsurface 3.5.10 3.2. overalllength overallwidth 3.2.2 18
GB/I16638.3?2008 rootehordofthehorizontaltai 4 volumeratioofthehorizontaltai 3.6.10 3.6. rootehordoftheverticaltail 4 volumeratioofverticaltai 3.7.9 3.7 rudder 3.8.2 rudderdefection 3.8.2.1 3.5.15 Wingarea 3.5.16 ingasectrati0 spoiler 3.8.13 wingdihedralangle 3.5.21 spoilerdefleetion 14 winggeometrietwisangle 3.5.23 stakewing 3.5.26 Winglet settingofthehorizontaltai winglocalchord settingofthevertiealtail 3.7.3 wingplaneshape spanoftheexp0sedhorizontaltai wingreferenceline spanofthehorizontaltail wingreferencelinelength 3.5.2. wingreferenceplane 3.5. wingreferencepoint 3.5.3 3.8.15 wingrootchord 3.5. 11 tab tabdeflectionm 3.8.16 wingsetting 3.5.6 3.4.8 3.5.24 thickness wingsettingangle 3.5 .8 thickness/chordratio 4.9 wingspan 3.5.1 thicknessp0sition 10 wingsweepangle 3.5.17 hicknessp0sition/chordratio wingtaperratio 3.5.12 ailing-edge 3.4.2 wingtipchord 18 trailing-edgeangle 3. 4. .8.1.5 trimarearatiooftheelevator 3.4.6 upperline "*=*"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2部分:坐标轴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2部分:坐标轴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2部分:坐标轴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的编号:GB/T16638.2-2008。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2部分:坐标轴系和飞机运动状态量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1-01
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的编号:GB/T16638.4-2008。空气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共有23页,发布于200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