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244-2009

铁氧体用氧化铁

Ironoxideforferri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铁氧体用氧化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铁氧体用氧化铁的编号:GB/T24244-2009。铁氧体用氧化铁共有11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5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60
  • 实施日期2010-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668.10KB

铁氧体用氧化铁


国家标准 GB/T24244一2009 铁氧体用氧化铁 Ironoxideforferrite 2009-07-15发布 2010-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244一2009 铁氧体用氧化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氧体用氧化铁(以下简称氧化铁)的分类及代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 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氯化亚铁经喷雾熔烧制成的氧化铁(Fe.O.) 同时也适用于硫酸亚铁法、碳酸盐热 分解和其他方法制得的氧化铁 该材料主要用于生产铁氧体元件,也可作为其他工业用途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60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二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GB/T19587气体吸收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HG/T2574一1994工业氧化铁 AsSTMB330测定金属粉末及相关化合物的费歇尔数目的标准试验方法 牌号表示方法 氧化铁的牌号由氧化铁的汉语拼音“YangHuaTie”首位字母“YHT”和规定的性能级别的阿拉伯 数字两部分组成 示例:YHT YHT一氧化铁的汉语拼音“YangHuaTie”的首位字母 -规定的氧化铁性能级别 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4.1.1各牌号氧化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指标质量分数 目 项 YHT YHT2 YHT3 YHT4 YHT5 氧化铁(Feo) 不小 于 99.40 99.20 99.00 98.50 98.00 0.o1o 015 二氧化硅(so 不大于 0.008 0. 0.030 0.040 0.010 0,015 0.020 0.030 0.040 不大于 氧化钙(CaO) 三氧化二铝(AlO 不大于 0.008 0.010 0,020 0.040 0.080 氧化Mn(O) 不大于 0.30 0,30 0.30 0.30 0.40 硫酸盐(以SO计 0.15 不大于 0.05 0.10 0.15 0.20 氯化物(CI 不大于 0.10 0.15 0.15 0.20 0.25
GB/T24244一2009 表1(续 指标(质量分数 目 项 YHT3 YIHT4 YHT5 YHT YHT2 0.005 0.01) o.01 o.02) 二氧化钛(To) 不大于 0.01 0.01 (0.02y 0.05) 氧化镁(MgOo 不大于 氧化钠(NaO 不大于 0.010 0.010) 0.015 0.030) 氧化钾(K.(O 0.005 0.005 0.010 (0.020) 不大于 不大于 水分或干燥失重(H.(O) 0.5 0.5 0.5 0.5 不大于 五氧化二磷(P.O 0.03 0.005 0.01 0.02) 氧化镍(No) 不大于 0.020) 0.040 0.012 0.015) 0,01 不大于 三氧化二铬(Cro 0.0l 0.02 0.04 0.005 0.010 0.020 (0.040) 氧化铜(CuO) 不大于 碉(B) 0.0010 0.0010 不大于 0.0007 注:括号内的值仅作为参考值 4.1.2需方对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4.2物理性能 氧化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对于平均粒径APS,如供方能保证,可不进行检验 表 2 指 标 目 项 YHT YHT2 YHT3 YHT4 YHT5 松装密度D/g/enl') 不小于 0.40 0.35 比表面积s5A/(m'/R) 不小于 3.0 0,6~1.5 平均粒径APs/pm 4.3外观 氧化铁为红褐色、粉状产品 检验方法 5.1氧化铁的外观用目测检验 5.2氧化铁的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试验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表3 号 序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FeO HG/T2574一1994 SiO 附录A CaO 附录A Al.O 附录A 附录A MnO SO 附录A CI 附录B T(O 附录A
GB/T24244一2009 表3(续 号 序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Mg(O 附录A 10 Na(O 附录A 11 K.O 附录A 12 HG/T25741994 Ho PO 附录N 13 附录A 14 Cr,O 附录A 15 NiO 16 CuO 附录A 17 附录A 18 GB/T5060 松装密度 GB/T19587 比表面积 19 20 平均粒径 ASTMB330 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氧化铁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组批规则 氧化铁应按批检验 每批应由同一生产线连续生产的氧化铁组成,组批量应符合6.3的要求 6.3取样方法和数量 氧化铁试样可采用“袋中取样法”或“连续取样法”取样 将所取得的样品混合均匀后,用缩分器或 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 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袋中,封口 每个塑料袋上粘贴标签,标签上需注 明试样名称、试样编号、产品数量、生产厂、批号,取样日期,取样者 一袋用于检验,另一袋保存30天 备样 6.3.1袋中取样法 采用取样勺或探针等取样工具抽取样品,将取样勺或探针自包装袋中心垂直插人至氧化铁深度 3/4处采样.对袋中取样法,确定取样袋数后,应每袋取重量不小于200g的相等数量的试样,且每批试 样混合均匀后试样总量不小于2kg 6.3.1.1对每袋净重20kg包装的氧化铁,按表4的规定选择取样袋数 当总包装袋数大于500袋 时,则以每500袋为一个取样单元 表4 样本量/包装袋数 组批量/包装袋数 组批量/包装袋数 样本量/包装袋数 110 全部袋数 182~216 18 1l49 1l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21 6581 13 297343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5 15 395~450 23 24 126~151 16 451512 152181 17
GB/T24244一2009 6.3.1.2对每袋净重1000kg包装的氧化铁,每袋均应取样 6.3.2连续取样法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等袋数间隔在料仓漏嘴口采取截面样品 对于连续取样法以料仓漏嘴口通 过1t氧化铁所需时间或对应1000kg重量袋数的间隔进行取样,且试样重量应不小于2kg,当产品总 重量小于1000kg时,按1000kg的取样规则取样 6.4复验与判定规则 按“袋中取样法”取样时,如果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 试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不合格 6.4.2按“连续取样法”取样时产品不允许复验 检验结果即使只有一个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 整批不合格 6.5数值修约 数值修约应符合YB/T081的规定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氧化铁以实际重量交货包装规格分为20k袋装或1000kg袋装 7.2氧化铁以内村塑料薄膜的塑料编织袋或复合编织袋包装.封口严实 7.3包装袋上应有清晰的标志,并注明批号,生产厂名称或商标等信息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宜露天存放;严禁与酸、碱接触 在产品运输过程中, 应防止用淋和受潮,防止撞击 7.5质量证明书应包含;产品商标、供方名称、产品名称,标准号、合同号、重量,定货单位包数、标准中 规定的各项试验结果、生产日期、交货日期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签字等
GB/T24244一2009 录A 依 规范性附录 氧化铁铝、硅、硫、钙、猛、础、钛、镁、钠、钾,磷、铬、镍、铜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谐法 警告;使用本附录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附录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氧化铁中铝、硅,硫、钙、钰、棚、钛、 镁、钠、钾,磷、铬、镍、铜含量 本附录适用于氧化铁中铝、硅、硫、钙、、棚、钛、镁、钠、钾,磷、铬、镍、铜的测定 铝、钙、钛、镁、 钠、磷、铬、镍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4%0.040%;硅、钾、铜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0.002%0.020%;硫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5%0.l0%;缸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0.10%0.30%;碉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05%~0.050% A.2原理 将氧化铁试样用浓盐酸溶解后定容于容量瓶中,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上 测定铝、硅、硫、钙、铺、碉、钛、镁、钠、钾,磷、铬、镍、铜各元素的发射光谱强度,根据预先作好的校准曲 线分别计算出各元素的含量 A.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溜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A.3.1盐酸,pl.12g/mL A.3.2氧化铁粉,光谱纯 A.3.3铝标准溶液,0.1g/L A.3.4硅标准溶液,0.1g/L A.3.5无水硫酸钠,基准试剂 A.3.6硫酸盐标准溶液(sO,-),lg/L 称取1.4786g于105C~l10C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硫酸钠 A.3.5),溶于水,然后用水稀释至1 A.3.7钙标准溶液,0.1g/T N 33 .8 标准溶液,lg/" 绷标准溶液,0.1g/1 33 g A.3. 10 钛标准溶液,0.1g/ A.3.11镁标准溶液,0. g A.3.12钠标准溶液,0. g A.3.13钾标准溶液,0. A.3.14磷标准溶液,0. 铬标准溶液,0.1g儿 A.3.15 A.3.16镍标准溶液,0.1g/I. A.3.17铜标准溶液,0.1g/L
GB/T24244一2009 试验仪器和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 A.5分析步骤 A.5.1试验条件 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推荐谱线见表A.1 不同的仪器,谱线选择有所不同 实际分析 中应针对所用仪器的特点,综合考虑谱线干扰情况、灵敏度、检出限等因素来确定分析谱线 表A.1 化学元素 谱线/nm" 396.135 Al si 212.415、288.158 180.731 Ca 422.673 Mn 257.610 B 182.640 336.121 280.270.279.553 Mg" 589.592 Na K 766.491 178.287,213.618 C" 206.149,267.716 Ni 231.604 Cu 327.396 A.5.2校准曲线绘制 称取10份光谱纯氧化铁粉(A.3.2),每份1.000g(精确至0.001g),分别移人10个100mL石英 1)l 烧杯中,均加人浓盐酸(A.3.1l 0mL,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使其溶解(或在微波溶样器中溶解) 待试 样完全溶解后,再分别移人10个 100mL塑料容量瓶中,在其中5个容量瓶中分别加人 铝标准溶液(A.3.3)0mL0.40mL、1.60mL,2.80mL、4.00ml 钙标准溶液(A.3.7)0mL,0.40mL、1.60ml ml、4.00ml; 钮标准溶液(A.3.8)0ml 00mI 50ml 钛标准溶液(A.3.10)0 40 60m 80 .00ml 镁标准溶液(A.3.11)0 40 00 ml 钠标准溶液(A.3.12)0ml ,0,40ml 、2.80ml ml 钾标准溶液(A.3.13)0mL,0.20mL,0.80mL、1.40ml、2.00mL 60ml2.80mL、4.00ml 镍标准溶液(A.3.16)0 ml、0.40ml、l.60 铜标准溶液(A.3.17)0ml.0.20mL、0.80ml、l.40mlL2.00mL 另5个容量瓶中分别加人 硅标准溶液(A.3.4)0ml,0.20ml,0.80ml、l.40ml2.00ml; 硫酸盐标准溶液(A.3.6)0mL,0.20mlL,0.80mL、1.40mL、2.00mL
GB/T24244一2009 棚标准溶液(A.3.9)0mL.0.0mL0.20mL.0.35ml.0.50mL 磷标准溶液(A.3.140ml.0.40mL..l.60mL.2.80mlA.00ml 铬标准溶液(A.3.15)0mL .40ml、1.60ml2.80ml、4.00ml 0 用水将10个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分别在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上按A.5.1试验条件进 行各元素的强度测定 以各元素的浓度和所对应的强度绘制校准曲线 A.5.3试验步骤 称取1.000g试样(精确至0.001g),移人100ml石英烧杯中,加人盐酸(A.3.l)10ml,盖上表面 皿,低温加热使其溶解(或在微波溶样器中溶解) 待试样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移人100ml塑料容 量瓶中,用蒸僧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按A.5.1试验条件进行各元素的强度测定,在校准曲线上查出各 元素的含量 A.5.4注意事项 溶解1.000g试样时,加人盐酸(A.3.1)10ml,溶解试样后稀释到100ml时,其盐酸的酸度相当 于1molL 但要防止酸的大量燕发,故一定要在低温下溶样 并且尽可能使各个试样的加热条件一 致,以保持酸度一致 A.6允许偏差 二次平行分析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表A.2所列允许偏差 表A.2 元 素 允许偏差(质量分数)/% Si 0.0007 Al 0.001 Mn 0.01 Ca 0,002 s" 0.01 0.0002 0,002 Ti Mg 0.002 0.002 N 0.002 0.001 Cr 0.002 Ni 0.002 Cu 0.00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鉴别试料、实验室和分析日期的资料 遵守本方法规定的程度; b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c d)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对分析结果可能有影响而本标准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选的操作
GB/T24244一200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氧化铁氯离子(CI!)的测定自动电位滴定法 警告;使用本附录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附录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B.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铁粉中氯离子含量 本附录适用于氧化铁粉中氯离子(CI!)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1.00% B.2原理 试样经磷酸处理后,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用硝酸银滴定,由仪器自动判断滴定终点,计算出氯离子 (CI)滴定结果 B.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僧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B.3.1磷酸,pl.83g/ml B.3.2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0.1mol/L B.4仪器 B4.1自动电位滴定仪 氧离子选择性电极 B.4.2 B.4.3磁力搅拌器 B.5分析步骤 B.5.1准确称取5.000g(精确至0.001g)左右试样于150ml烧杯中,加人磷酸(B.3.1)和水,并进行 搅拌 B.5.2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自动电位滴定仪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B.3.2)进行滴定,至电位突跃 处为终点 B.6计算 试样中氯离子含量按式(B.1)计算: w(c)(%)=35 15XcxV100/m×I00 B,1 式中: 35.45 -氯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滴定试样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样量,单位为克(g) n B.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GB/T24244一2009 鉴别试料、实验室和分析日期的资料 a b)遵守本方法规定的程度;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d)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对分析结果可能有影响而本标准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选的操作

建筑保温砂浆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保温砂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保温砂浆的编号:GB/T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共有10页,发布于2007-02-012007-02-01实施
橡胶履带用钢帘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橡胶履带用钢帘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橡胶履带用钢帘线的编号:GB/T24245-2009。橡胶履带用钢帘线共有17页,发布于2010-04-012010-04-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钢渣稳定性试验方法

铁氧体用氧化铁

微米级羰基铁粉

透水沥青路面用钢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