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633.3-2019

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

Antarcticgeographicalnames—Part3:Nam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的编号:GB/T29633.3-2019。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共有14页,发布于2019-1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080.01
  • 实施日期2019-10-18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740.75KB

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


国家标准 GB/29633.3一2019 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 Antareticgeographiealnames一Part3:Naming 2019-10-18发布 2019-10-1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633.3一2019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专名 通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南极地理实体通名 参考文献
GB;/T29633.3一2019 前 言 GB/T29633《南极地名》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通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第3部分:命名; 第4部分:罗马字母拼写; 第5部分;相关信息与工作程序 第6部分;地理实体外语通名译写 本部分为GB/T29633的第3部分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按照GB/T1.l 本部分由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海 详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庞森权、刘静、张胜凯、蔡亮、庞小平、田硕、李果
GB/T29633.3一2019 引 言 是《南极条约》缔约国,遵守《南极条约》及其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是我国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我 国也是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南极进行了持续的科学考察 实现南极地名的标准化,是我 国地名工作和南极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其中,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工作是南极地名标准化的内 容之 我国在对南极科学考察区域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命名规则,出现了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主要有一地多名、一名多地、缺少通名、通名误,地名重音、书写不规范、使用非汉字、专名与 通名倒置等,这些情况均违反了地名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指出“设计出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典型形式或者把某- 国家地名机构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一种或几种模式,推荐给有关国家或科研机构使用”“提供 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建议方案,此方案经一些国家地名组织采用后确定,并成为这些国家的南极命 名机构向各相关国家和研究机构通报其对南极地名命名的样本” 基于此,南嵌地名的标准化问题.是 贯彻落实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而且国际公有领域的南极地理实体,有别于我国、外国的地理实体,为这些地理实体命名在遵守地 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同时,还需要执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相关决议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本部分,旨在规范我国对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工作 本部分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的南 极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
GB;/T29633.3一2019 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 范围 GB/T29633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对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633.1一2013南极地名第1部分:通名 通用规范汉宇表20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地理实体geographicalfeature 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的地形实体 注:改写GB/T29633.12013,定义2.1 3.2 地名专名 speeificterofgeographicalames 专名speeifieterm 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注:改写GB/T17693.12008,定义2.2 3.3 generictermofgeographicalnames 地名通名 通名generieterm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注:改写GB/T17693.1一2008,定义2.3 3.4 标准地名standardgeographicanames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批准、公布和使用的地名 注:改写GB/T23295.12009,定义3.6 3.5 南极 antarctic 南纬60°以南地区的总称 [GB/T29633.1一2013,定义2.4打
GB/T29633.3一2019 3.6 南极地名 antarcticgeographicalnames 南极地理实体的名称 [GB/T29633.1一2013,定义2.5] 总则 4.1标准地名由地名专名和地名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 示例1;“云雾山"和“千切壁”,均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是标准的全称地名 示例2;“鬼见愁”和“小西天”,均缺少通名,应补足通名 示例3;“大陆架”和“冰川谷",均缺少专名,应补足专名 示例4“露岩-"和“悬崖五",均通名在前、专名在后,专名与通名应按正确的前后顺序书写 4.2专名与通名之间应彼此呼应,相互关联,做到指位准确、指类明确 示例1:“栈桥半岛”中的专名“栈桥”与通名“半岛”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名副其实 示例2;“七仙女群岛"”中的专名“七仙女"与通名“群岛”相配合,结合合理,名副其实 4.3应使用规范汉字 不应使用 自造字; 示例1:;“前才贝山”和"长流水奚”中的“才贝”和“水奚”字为自造字,不应使用 方言字; 示例2:“塌上峰”和“平沙”中的“期”和“墉”字为方言用字,不应使用 异体字; 示例3;“陌解坡"和“售秀岸”"中的“懂辉"和“岸”为异体字,正确写法应为“鳌彩坡”和“售秀岸" 生僻字; 示例4;“俯尔坡”和“如山妃”中的“贿”和“妃”为生僻字,不应使用 繁体字; 示例5;“能行峡”和“旗形岗”中的“前”和“岗"为繁体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龙行峡”和“旗形岗”" 第二批简化字; 示例6;“玉玲山”和“老鹰咀”中的“三”和“咀”为已废止的第二批简化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玉玲雪山”和 “老鹰嘴” 外国汉字 示例7;“旱烟平原”和“银光启"中的“烟”和“出"为外国汉字,不应使用 4.4南极地名的字数不宜超过七个汉字 地名优选字数顺序宜为 三个汉字 a b) 四个汉字; c 两个汉字; 五个汉字; d) 六个汉字; e f 七个汉字 个地理实体只能命名一个名称,不应造成 4.5 -名多地; 示例1:“友谊峰”为一名多地,其地理坐标分别是:62"12's,58"58'w;69"24'S,76"24'E 由于二者重名,因此其中之 -可命名为“友好峰”
GB;/T29633.3一2019 -地多名 示例2;“长城海湾”和“长城湾”,指代同一个地理实体,其地理坐标同样是;62"13's,58"58'w 由于一个地理实体 使用两个同类型的通名,造成一地多名,应只保留其中一个名称 示例3:“北方台地”和“北部台地”,指代同一个地理实体,其地理坐标同样是:62°11's,58"56'w 由于一个地理实 体使用两个不同的专名,造成一地多名,应只保留其中一个名称 4.6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应注意不同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性 示例1:四个关联密切的地理实体,可以依据它们的位置、形态等,分别命名为“月亮山”“嫦娥溪”“后界峰”和“玉兔 岩” 示例2:以“珍珠”作为专名,同时用于两个地理实体,其地名分别是“珍珠群岛”与“珍珠河”,由于两个地理实体彼此 之间没有关联性,应避免如此命名 不应将我国较著名的地理实体(如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风景名胜区以及著名的山,河,湖等)名称用 4.7 于南极地理实体 如确需将上述地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可采取以下形式 移植; 示例1;可将“泰山”移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泰山岩” 派生; 示例2,可将“五台山”派生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五台丘陵” 演化; 示例3,可将“通天河”演化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通极河” 利用别名 示例4,可将“西湖”的别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西子湖" 专名 5.1专名应选用《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中收录的8105个汉字,优选次序宜为: -级字表中的3500个汉字; aa b二级字表中的3000个汉字 c 三级字表中的1605个汉字 5.2专名字数不宜超过4个汉字 优选字数顺序宜为: 两个汉字; aa b) 三个汉字; c 四个汉字; d 一个汉字 5.3专名用字、,选词应符合通用语言文字的通行方式和基本规则,以体现中华文明(文化)为主题 示例1:“司南角”和“天工山",展示的古代科技 示例2;“轩辕山"和"大禹谷",展示的古代杰出人物 示例3;“忆江南岛”和“汉赋溪”,展示的古代文化 示例4;“青铜鼎峰”和“马王堆滩”,展示的古代文物 示例5;“盛唐谷地”和“大汉岛”,展 ,展示的古代盛世 i代图腾 示例6“风凰岭”和“龙潭湖",展示的古 示例7;“嫦娥湖”和“射日峰”,展示的古代传说 示例8;“长城湾”和“泰山岩”,展示的名胜古迹 示例9“文房四宝群岛”和"苏绣池”,展示的传统工艺产品 示例10;“熊猫岛”和“人参谷",展示特有的珍稀物产
GB/T29633.3一2019 示例11;“黄山岩”和“金沙滩”,展示的秀美山川 示例12;“协和半岛”和“团结湖",展示人民渴望和平的价值取向 示例13;“望京岛”和“国旗岩”",展示科学考察队员的爱国情恩 示例14:“飞天悬崖”和"昆曲溪”,展示的音乐、戏曲文化 示例15;“千切壁”和“天涯角”,分别源于成语“壁立千切”和“天涯海角",展示的语言文化 5.4专名部分为一个完整的单词或词组,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单词或词组构成 示例1;“细长栈桥半岛”中的“细长”和“栈桥"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不应共同组成专名,应命名为“细长半岛”或“栈桥 半岛” 示例2“新白龙河"中的“新"和“白龙"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可共同作为专名 5.5确保专名字音准确、字形正确、字义明确 应避免使用 口语字(词); 示例1;“哥们儿崖”和“脚丫湖"中的“哥们儿”和“脚丫”为口语字(词), 形近字(词); 示例2:“磬型岭”和“馨形峰”中的“磬型”和“馨形”为形近字(词,容易混淆 歧义字(词 示例3:“花心岛”和“断头崖”中的“花心”和“断头”为歧义字(词),容易引起误解 5.6专名内容应健康、向上,不应使用 不雅字(词); 示例1;“裤裆谷”和“鸟人岛”中的“裤裆”和“鸟人"为不雅字(词. 贬义字(词) 示例2;“骗人山”和“邪风谷”中的“骗人”和“邪风"为贬义字(词 5.7不应使用非汉字作为地理实体的专名 示例1;“1号岩”和“9号营地"中的"]!"和“g"为阿拉伯数字 示例2;“(OK岛”和“A悬崖”中的“OK”和“A"为罗马字母 示例3;“方人河"和“久GB;/T29633.3一2019 示例5;“北凤风凰岩”和“南凤凰岩”中的“北”和“南”,应准确反映两个地理实体的对应方位,且不应写作“凤凰北岩” 和"凤凰南岩” 5.10一定区域内多个相同的地理实体,在通名一致时,专名宜使用相同的构词形式 示例1;“望海角”“听涛角”“观潮角"中的专名均为动宾结构,可以达到系列化的效果 示例2;“望海角”“涛声角”“潮涌角”中的专名分别为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未达到系列化的效果,不宜用 于命名 5.11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相同的地质成因,构成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地理实体,在主地理实体专名确 定以后,宜采取派生的方式命名相关地理实体 示例1;“大华山”可派生出“大华峰”“大华坡”大华岩”和“大华谷"等 示例2;“大华山”“珠印峰”“白马坡”和“银光岩”虽然地理实体之间关联紧密,但分别为它们拟定了不同的专名,宜 采用派生的方式予以命名 5.12可使用人名命名南极地理实体,但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人; 示例1;“华盛顿山”中的“华盛顿”是外国人,不应命名 历史人物; 示例2;“袁隆平谷”中的“袁隆平”生活在当代,不应命名 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代表; 示例3;“吴用溪”中的“吴用”为古典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不应命名 人名全称; 示例4;“毕峰”中的“毕”不是“毕升”的人名全称,应命名为“毕升峰” 人名与地理实体契合 示例5“谭峭滩”中的专名“谭峭”与通名“滩”搭配不合适,宜命名为“谭峭壁” 5.13不应使用外国地名作为地名的专名 示例:“芝加哥山”和“佛罗里达半岛”中的“芝加哥”和“佛罗里达”为外国地名,不应使用 5.14不应使用公司名、商品名、商标名命名地理实体 通名 6.1使用通名应准确无误、名副其实,充分反映地理实体类别及特征 6.2应选用GB/T29633.1一2013给出的通名(见附录A) 不应使用 有歧义的通名 示例1“书册岗子"中的"岗子”为有“不高的山”和“高起的土坡”两个义项的通名,易引起歧义,不应使用 -口语化的通名; 示例2;“西山包"中的"山包”为口语化的通名,不是正规书面语的通名,不应使用 字序错的通名; 示例3“散花岛群"中的“岛群”为字序倒置的通名,正确字序的通名应为“群岛” 方言用的通名; 示例4;“远望他子"中的“敞子"为方言用的通名,可用同类通名“岩”替代 错借用的通名; 示例5;“积冰碉”中的“制”为错借用的通名,可用原有通名"山洞”替代 -现已不再使用的古代通名 示例6;“险径伙"中的“伙"为古人用的通名,可用现行通名“峡”替代 6.3通名之前所使用的修饰词,应能够补充说明该通名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特征,并与该通名构成新
GB/T29633.3一2019 的特定地理实体通名 示例1;“戏台鼓丘"中的“鼓”不是专名,而是“丘”的修饰间,补充说明冰川堆积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流线型的丘陇 示例2;“昆曲冰下河”中的“冰下”不是专名,它与“河”一起共同构成新的地理实体通名 6.4不应单独使用通名词(组)作地名全称 示例:“海湾”和“丘陵”均为通名,不应单独作为地名全称 6.5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地理实体通名,不应叠加作为一个通名使用 示例;“回望岛屿”中的“岛”和“屿”为同类地理实体通名,不应同时用于一个地名 6.6通名用字在与南极地理实体相吻合的前提下,其字数(包括通名之前使用的修饰词)不应超过5个 汉字
GB;/T29633.3一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南极地理实体通名 表A.1给出了南极海域地理实体通名及其汉语拼音 表A.1南极海域地理实体通名及其汉语拼音 通名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 通名 海 Hai 冰山 Bingshan 群岛 An Qundao 海岸 Hai'an 海岛群 Haidaoqun 海岸带 连岛 Hai'andai Liandao 海岸线 Hai'anxian 列岛 Liedao 沙洲 Tan Shazhou 海滩 Haitan jiao 沙滩 峡道 Shatan Xiadao 海滨 Haibin 海道 Haidao 海堤 Haidi 水道 Shuidao 沙坝 Shaba 海峡 Haixia 峡 半岛 Bandao Xia Haishe Haishan 海舌 海山 海臂 Haibi 海底高原 Haidigaoyuan Shazum 沙嘴 海岭 Hailing 邮 Jia 海隆 Hailong 海蝌 Haijia 暗瞧 Aniiao Jia0 暗礁群 Anjiaoqun 海角 洋盆 Haijiao Yangpen 湾 wanm Haigou 海沟 海渊 海湾 Haiwan Haiyuan Xiawan Haidixiagu 峡湾 海底峡谷 码头 Matou 海槽 Haieao 错地 海底谷 Maod Haidigu 岛 冰下海沟 Dao Bingxiahaigou
GB/T29633.3?2019 A.2?????人? A.2?????人? ? ? ? ? Binggai J ? Shani Bngia ? Bingyuan ? Shanfeng ? ? Gaoyuan Shanding ? Shanpo ? Huoshankou Bingpo Feng ?? Xueyuan ? Bingyuandaofeng ?? Iixuevuan ? Qunfeng ?? Shanlubingchuan ? Jiedi ?? Bingshanlu Ya Bingqiong ? Shanzui Binglong Po ? Bingqiu Yan Bingmao ? ?? ? Bingqiang Pingyuan Bingshe ? Shid Bingpen Luzhou Bingxiapend ? Dd ? Taid Bingdou Bingchuan Pendi Binggu Pengu ? Shanmai ? Shandong Ling Shankou ? Shanlian Gu ? ? ? Sanluan Xe ?? Bingxiaqunshan ? Shangu ?? Gou Bingyuandaofengqun Qiuling ? Shangou Shan Hu ? ?? Xueshan Bingdouhu Bingxiahu ? ? Huoshan Qiu He ? Shanqiu Fangshan ? Bingpu
GB;/T29633.3一2019 表A.2(续》 通名 汉语拼音 通名 汉语拼音 Zan Iu 站 路 jidi 基地 管理区 Guanliqu Baohuqu 营地 Yingd 保护区 观测点 Guancedian 栖息地 Qixidi 庇护所 Bihusuo 飞机场 Feijiechang
GB/T29633.3一2019 考文献 参 [[1]GB/T17693.1一2008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 [2]GB/T23295.1一2009地名信息服务第1部分;通则 0

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GB/T29633.3-2019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为偏远和神秘的陆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南极洲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南极地名的命名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了GB/T29633.3-2019《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旨在规范南极地名的命名工作,提高南极地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该标准主要包括了背景、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命名原则、命名方法、命名规则、文件格式等八个部分。其中,命名原则、命名方法和命名规则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GB/T29633.3-2019,《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南极地名的命名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使用本地语言或拉丁文进行命名;
  2. 南极地名应该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地名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
  3. 南极地名应该反映当地地理环境、自然特征或历史文化背景。

在命名方法方面,本标准提出了四种常用的命名方法,分别是拓扑命名法、区域命名法、特征命名法和纪念命名法。其中,拓扑命名法和区域命名法是最为基础和常用的两种命名方法。

此外,为了保证南极地名的规范和标准化水平,本标准还对南极地名的命名规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对于同一个地点或者同一种地物,应该只有一个官方名称;对于已经被命名的地点或地物,不能再次重新命名等。

总之,随着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南极地名的命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GB/T29633.3-2019《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的发布将有效规范南极地名的命名工作,提高南极地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南极地理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和南极地名第3部分:命名类似的标准

晶体盒型号命名方法

聚丙烯酰胺命名

涂料产品分类和命名

汽轮发电机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轮发电机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轮发电机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导则的编号:GB/T29626-2019。汽轮发电机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导则共有31页,发布于2020-05-01
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的编号:GB/T30430-2019。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共有12页,发布于2020-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