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882.222-2017

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Automaticmeterreadingsystem—Part222:Physicallayer(PHY)specifications—Wirelesscommunicationmeterreadingsyste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的编号:GB/T19882.222-2017。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共有21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7.220.20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25M

以图片形式预览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国家标准 GB/T19882.222一2017 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 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Automaticmeterreadingsystem一Part222:Physieallayer(PHHY) peifieations一wirelesscommieatiometerreadingystem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疙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882.222一2017 前 言 GB/T19882(自动抄表系统》分为以下11个部分 总则 第3-1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对象标识系统; 第3-2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接口类; 第3-3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cOSEM应用层; 第21l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系统要求; 第212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载波集中器; 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载波采集器; 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静止式载波电能表特殊要求; 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系统要求; 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数据链路层(MAC子层). 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 本部分为GB/T19882的第22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 电工仪表研究所、电力科学研究院、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 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 究院、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中宸泓昌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英乎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杭州 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哈尔滨供电公 司、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亮丽仪器 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华、刘关文举、刘宜、舒杰红、陈良勇、陈丽恒,刘清蝉,刘建、刘强,张宗继、 邓桂平、刘恒、章登清,李桂林,栗遇春、袁志民、卢旭朝、马骥、饶煌攀、王连生、,刘、张维兵、于高波、 段锋、陈闻新、姜滨
GB/T19882.222一2017 引 言 GB/T19882的本部分所定义的物理层基于IEEE802.15.4g标准,支持470MHz510MHz频段 上的三种物理层,即多速率多区域移频键控MR-FSK)物理层、多速率多区域正交频分复用(MR OFDM)物理层和多速率多区域偏移四相相移键控(MR-O-QPSK)物理层 其中,MR-OFDM物理层 支持模式3与模式4 另外,本部分还将DL/T698.44标准纳人其中,作为第四个可供选择的物理层规 范 国家无委会规定470MHz510MHz频段可作为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使用频段 IN
GB:/T19882.222一2017 自动抄表系统第222部分 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 范围 GB/T19882的本部分规定了抄表系统无线通信信号的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以及相关物 理层的射频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本地通信采用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集中器通信单元与电 能表通信单元、采集器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698.44一2016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4部分;通信协议-微功率无线通信协议 IEEEStd802.15.4一2011用于局域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第15.4部分;低速无线个域网络 (LR-WPAN「IEEESta 4:LowRate rd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Part15. tandar 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s(LR-wPANs)7 EEEStd802.15.4g一2012用于局域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第15.4部分;低速无线透明域网络 LR-wPAN)修正3:用于低速,无线,智能计量公用网络的物理层(PHY)规范[IEEEStandardfor L.oce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一Part15.4:Low-Ratewireles、PersonalAreaNetworksLR wPANsAmendment3;PhysicalLayer(PHY)SpeeifieationsforL.ow-Data-Rate,wireless,Smart MeteringUtiltyNetworks]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EEEstd802.15.4一2011、IEEEstd802.15.4g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IEEEStd802.15.42011、,IEEEStd802.15,4g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 定义 3.1.1 时间带宽积 bandwidth-timeproduct;BT 滤频移键控(FSK)调制的整形参数,其中B是整形滤波器的3dB带宽,T是FsK符号周期 [IEEEStd802.15.4g2012,定义3.1 3.1.2 占空比dutyeycle 在给定的一段连续工作周期内,传输时间和与给定工作周期时间的比值 [IEEEStd802.15.4g一2012,定义3.1]
GB/T19882.222一2017 3.1.3 物理层模式physitealaymmadle;PYade 全面描述传输信号特征的一组参数,使得两个实施该组参数的设备可以成功地交换数据包 [IEEEStd802.15.4g一2012,定义3.1] 3.1.4 智能计量公用事业网络 smarmeteringutilitynetwork;SUN 主要用于户外的低速率无线网络,在智能电网中支持传感、计量和控制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IEEEStd802.15.4g一2012,定义3.1] 3.1.5 智能计量公用事业网络设备 smartmeteringutilitynetworkdeviee;SUNs 该设备为一个实体,包含此标准中已规定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的实现以及可选的多率和多 区的移频键控MR-FSK)物理层(PHY)、多率和多区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MR-OFDM物理层 (PHY)或多速率多区域偏移四相相移键控(MR-O-QPSK物理层(PHY [IEEEStd802.15.4g2012,定义3.1] 3.2缩略语 IEEEStd802.15.4一2011,IEEEStd802.15.4g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为 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IEEEStd802.15.!一2011、,IEEEstd802.15.4g一2012中的一些缩略语 见表1 表1缩略语 BDE 比特差分编码 BitDifferentialEncoding lccN 空闲信道评估 ClearChannelAssessment CSM 通用信令模式 CommonSignalingMode IDSSS 直接序列扩频 DirectSegquenceSpreadSpectrum ED 能量检测 EnergyDetection EVM 误差欠量幅度 Error-VectorMagnitude PEC 前向纠错 ForwardErrorCorreetion [FsK 移频健控 FrequeneyShifKeying (GFsK 高斯频移键控 Gaussianfrequeney-shiftkeying Hcs 帧头校验序列 HeaderCheckSeuence 链路质量指示 LQ1 LinkQualityIndication 长训练域 LongTrainingField LTF LIFS 长间距 OnglntertrameSpacIng MPM 多物理层管理 [Multi-PhysicalLayerManagement MR-FSK 多速率多区域频移键控 IMulti-RateandMultiRegionalFrequencyShiftKeying MultiRateandMwltiRegionalorthogonalFrequeneyDvisionMltiple MR-OFDM 多速率多区域正交频分复用 xing 多速率多区域偏移四相相移 MR-0-QPsK Multi-RateandMultiRegionalOffset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 健控
GB:/T19882.222一2017 表1(续 个人区域网络(个域网) PAN PersonalAreaNetwork PHR 物理头 PHYHeader PIB PANInformationBase 个人局域网信息数据库 PPDU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PHYprotocoldataunit PsD 功率谱密度 PowerSpectralDensity PSDU 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 PHYservicedataunit |RF 射频 RadioFreqeney ISFD 顿起始定界符 Start-of-FrameDelimito1 同步赖头 ISHR SynchronizationHeader IsPC SingleParityCheck 单奇偶校验 ISIFS 短顿间隔 shortlnterframeSpacing IsTF Field 短训练域 ShortTraining1 ISUN 智能计量公用事业网络 SmartMeteringUtilityNetwork IwPAN 无线个域网 wirelesspesonmal areanetwork 一般说明 4.1概述 sUN的描述见IEEEStd802.15.4g一2012,4.la)的规定 sUN设备物理层(PHY)有4个可供选择,包括IEEEstd802.15.4g一2012中规定的三种sUNs PHY模式;MR-FSK,MR-OFDM(模式3和4),MR-O-QPSK(适用于470MHz一510MHz频段部 分),以及DL/T698.44一2016中的规定的GFSKPHY 4.2NR-FSK通用PHY机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4.2a的规定 4.3模式切换机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4.2b)的规定 4.4sUN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多PHY管理(MPM)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4.2e)的规定
GB/T19882.222一2017 5 物理层通用要求 5.1通用需求与定义 5.1.1概述 除非在物理层的某一章节单独指出,所有保留域的数值均置零后传输,并在接收端忽略 物理层负责以下工作: -开启与关闭射频收发信机; 信道能量检测; 为接收包提供链路质量指示; -为CSMA-CA做空闲信道评估; 信道频率选择; 数据传输与接收 物理层特定的常量与属性见6.2和6.3. 本部分包含以下物理层: MR-FsK物理层:多迷率多区域移频键控(MR-FsK)物理层 -GFSK物理层:高斯滤波移频键控(GFSK)物理层; MR-oFDM物理层:多速率多区域正交频分复用(MR-OFDM)物理层 MR-o-QPSsK物理层:MR-0-QPsK为多速率多区域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5.1.2工作频段 适配本部分的设备应满足表2中列出的一个或数个频带、调制及扩频方式 表2频率分配及数据速率 扩频参数 数据参数 物理层 频段 码片速率 比特率 符号率 符号 MHz MHz 调制方式 kehip/s kb/s ksymbol/s 码元 50 50 滤波2FSK 100 100 100 滤波4FSK 200 470 470~510 GFSK 按L/T 中的定义 698.44201l6 OFDM 定义在7.3 O-QPSK 6.25-50(定义在7.4 3.125 100 5.1.3信道分配 5.1.3.1 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1.2的规定 物理层PIB属性定义见6.3
GB:/T19882.222一2017 5.1.3.2sUN物理层信道编号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1.2.9的规定 在470MHz~510MHz频段,sUN物理层的总信道数和初始信道中心频率取值在表3中列出 表3sUN物理层总的信道数和首个信道中心频率 信道间隔 初始信道频率 频带 模式 信道总数 MHz MHz MHz MR-FSKoperatingmode井1 0,2 199 470.2 MRFsKoperatimgmode#28#8 99 0,4 470.4 47051o GFsK 471.5 0.2 66 OFDMOption4 0.2 199 470.2 O-QPSK 99 470.4 0.4 5.1.3.3sSUN物理层的信道寻呼 5.1.3.3.1概述 信道寻呼类型1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中信道寻呼类型9的规定)用于指定标准的物 理层操作模式,信道寻呼类型2(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中信道寻呼类型10的规定)用于指 定在MR-FSK通用物理层定义的物理层模式 支持多物理层的设备,由信道寻呼类型1所描述,允许 在phySUNPageEntriesSur pported表中有多个寻呼类型1人口 信道由phySUNChannelsSupported 定义,物理层PIB的属性定义见6.3 信道寻呼类型1和类型2的帧结构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中图64a)的规定 5.1.3.3.2信道寻呼帧结构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1.2.10.1的规定 频段设定值定义见表4 调制方式设定值定义见表5 一台设备可以支持多个标准定义的物理层 表4SUN物理层频段定义 频率 频段标识符 说明 MHz 470510 470MHz频段 表5sUN物理层调制方式表示码 调制模式识别符(二进制)(b21b20) 说明 00 带滤波的FSK 01 OFDM O-QPsK l0 11 GFSK
GB/T19882.222一2017 5.1.3.3.3MR-FSK通用物理层模式下信道寻呼帧结构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1.2.10.2的规定 5.1.4最小长帧间距(LIFS)和短帧间隔(SIFS)周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8.1.3的规定 5.1.5射频功率测量 除了特别说明,所有射频功率测量,包括发端与收端,均在合适的收发机及天线连接下实现 测量 时,设备应与天线连接器阻抗匹配或经过矫正 对于没有天线连接的设备,测量值应被解释为各向同性 辐射功率有效值(ERIP)(即0dB增益天线),所有射频测量应在操作时对天线增益进行矫正补偿 5.1.6发射功率 最大发射功率需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的规定 5.1.7带外骚扰频率 带外骚扰频率信号应满足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 5.1.8接收机灵敏度定义 应按照IEEEStd802.15.4g一2012,8.1.7中表69的规定 5.1.9sUN网络中的通用信令模式(CSMM)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la)的规定 多物理层管理方案中的CSM物理层参数见 表6 表6多物理层管理(MP\)方案中的cSsM物理层参数 带宽 信道间隔 速率 调制 调制系数 MHz kHz kbps 50 470510 带滤波2FSK 200 5.2通用射频参数 5.2.1发射-接收周转时间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l,8.2.1中的规定 5.2.2接收-发射周转时间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l,8.2.2中的规定 5.2.3误差向量幅度(EVM)定义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1.8.2.3中的规定 5.2.4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最大功率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l,8.2.4中的规定
GB:/T19882.222一2017 5.2.5接收机能量检测(ED)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1,8.2.5中的规定 5.2.6链路质量指示(LQI 应符合IEEEstd802.15,4一2011,8.2.6中的规定 5.2.7空闲信道评估(cCA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8.2.7中的规定 物理层服务 6.1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2011,9.1中的规定 6.2物理层常数 用于定义物理层特性的常量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9.2中的规定 6.3物理层PIB属性 物理层PIB包含请求管理设备物理层的属性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9.3中的规定 6.4物理层PIB中的phyMaxFrameDuration和phySHRD 属性值 uration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9.4中的规定 SUN物理层 7.1概述 为了支持sUN应用,规定了四种物理层形式 多速率多区域移频键控(MR-FSK)物理层; 多速率多区域正交频分复用(MR-OFDM)物理层; 多速率多区域偏移四相相移键控(MR-O-QPSK)物理层; 高斯滤波移频键控(GFSK)物理层;遵守DL/T698.44一2016规定的PHY sUN设备需要支持MR-FSK物理层,利用CSM实现多物理层管理(MPM) 7.2MR-FSK物理层 7.2.1MR-FSK帧形式 7.2.1.1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1的规定 7.2.1.2前导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1.1的规定
GB/T19882.222一2017 7.2.1.3帧起始定界符(SFD)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1.1.2的规定 7.2.1.4物理帧头PHR(无模式转换)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1.3的规定 7.2.1.5物理帧头PHR(模式转换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1.1.4的规定 7.2.1.6PSDU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1.1.5的规定 7.2.2I-IsK的调制和编码 7.2.2.1 概述 MR-FSK中的调制方式使用2阶或4阶的滤波FsK,满足发送端频谱屏蔽的要求 物理层(PHY)的调制和信道参数见表7所示 表7MR-FSK调制模式和信道参数 频带 参数 操作模式井1 操作模式井2 操作模式#3 MHZ 数据速率/(kb/) 50 100 200 Filtered2FSK FFiltered2FSK Filtered4FSK 调试方式 470~510 1.0 0.33 调制指数 l.0 信道间隔/kHz 400 400 200 注:数据率为空中接口速率(该速率值与是否开启FEC无关. 除了本标准定义的PHY模式外.MR-FSK物理层还需要支持一种通用MR-FSK的PHY机制,使 得sUN设备可使用更广泛的数据速率和物理参数来描述的PHY模式 PHY操作模式参数由MR sK类物理层措述定义[5.1.3.3.3和IEEEstd802.15.4g一2012中表71a)] 一个sUN设备应符合由 本标准或其他MR-FSK类物理层机制定义的物理层类型 7.2.2.2调制模型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1的规定 7.2.2.3比特-符号映射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2的规定 7.2.2.4调制质量 7.2.2.4.1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3的规定
GB:/T19882.222一2017 7.2.2.4.2频率偏移容差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3.1的规定 7.2.2.4.3过零容差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3.2的规定 7.2.2.5前向纠错码FEC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1.2.4的规定 7.2.2.6编码符号交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2.5的规定 7.2.3MIR-FSK的数据加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l8.1.3的规定 7.2.4MR-FSK的模式转换机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1.生的规定 7.2.5MR-FSK物理层的射频RF)要求 7.2.5.1频率范围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1的规定 7.2.5.2法规遵从 标准的实施者应检验并保证遵从设备销售或部署地的法规,符合本标准并不保证遵从相关法规的 要求 7.2.5.3射频容差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3的规定 7.2.5.4信道转换时间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4的规定 7.2.5.5发送端符号速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5的规定 7.2.5.6频谱屏蔽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6的规定 7.2.5.7接收机灵敏度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7的规定
GB/T19882.222一2017 7.2.5.8接收机干扰抑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8的规定 7.2.5.9发送-接收周转时间 MR-FSK物理层应满足发送-接收周转时间的要求,如5.2.1中定义 7.2.5.10接收-发送周转时间 MR-FSK物理层应满足接收-发送的周转时间的要求,如5.2.2中定义 发送功率 7.2.5.11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1.5.11的规定 7.2.5.12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最大功率 MR-FSK物理层应符合5.2.4中有关接收机输人信号的最大功率的要求 7.2.5.13接收机能量检测(ED) MR-FSK物理层应进行5.2.5中规定的接收能量检测(ED). 7.2.5.14链接质量指标 MR-FSK物理层应进行5,2.6中规定的链路质量指示(LQI)的测量 7.2.5.15空闲信道评估 MR-FSK物理层应使用5.2.7中所述的cCA评估方法之一进行空闲信道评估 7.3MR-oFD物理层 7.3.1综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的规定,本文件只支持模式3和模式4 多速率多区域正交频分复用(MR-OFDI物理层支持从50kb/s到800kb/的数据传输速率 载波间隔为10.41667kHHz 符号周期为1204s,包括循环前缀(24s)和基本符号(964s) 每个类型 的总信号带宽范围从1.2MH到低于200kH 7.3.2MIR-OFDM的PPDU帧格式 7.3.2.1 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1的规定 7.3.2.2短训练序列STF 7.3.2.2.1频域的短训练序列 2种可扩展带宽的OFDM模式的STF在如下表格中定义见IEEEStd802.15.4g一2012. 18.2.1.1.l定义,本标准仅支持模式3与4) -表8列举了模式3中sTF的频域表示方法,表中使用的比例因子是sqrt(26/6); 10
GB:/T19882.222一2017 表9列举了模式4中STF的频域表示方法,表中使用的比例因子是sqrt(14/6) 表8模式3的短训练序列SIF_freq(2)频域填充 值 值 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载波序号 载波序号 -16 2.0817 2.,0817 15 14 10 11 13 12 2.081" 2.081 7 -2.0817 12 -2.081" 13 -1 14 10 15 表9模式4的短训练序列STFfreg3)频域填充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1.5275 1.5275 1.5275 1.5275 -1.5275 1.5275 6 7.3.2.2.2时域STF的产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1.1.2的规定 7.3.2.2.3时域STF重复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1.1.3的模式3和模式4规定 7.3.2.2.4STF归一化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1.1,4的规定 7.3.2.3长训练符号LIF 7.3.2.3.1频域LIE 2种OFDM模式的LTF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1.2.1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 规定 模式3LTF的频域取值见表10,模式4LTF的频域取值见表11 11
GB/T19882.222一2017 表10LIF_freq(2)模式3的频域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载波序号 值 -16 15 1o 13 11 12 12 13 14 15 表11LIF_freq(3)模式4的频域值 值 值 值 值 载波序号 载波序号 载波序号 载波序号 7.3.2.3.2时域LTF产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l8.,2.1.2.2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规定 7.3.2.3.3LTF归一化 LTF不使用能量增强 7.3.2.4物理帧头(PHHR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1.3的规定 7.3.2.5PsDu区域 PsDU区域携带PHY数据的有效载荷数据 7.3.3MR-oFD的数据传输速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2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的规定 7.3.4MR-oFDM的调制和编码 7.3.4.1调制模型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1的规定 12
GB:/T19882.222一2017 7.3.4.2比特-符号映射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2的规定 7.3.4.3PIB属性值phySymbolsPerOetet取值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3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的规定 7.3.4.4前向纠错码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4的规定 7.3.4.5交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3.5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的规定 7.3.4.6频域重复 7.3.4.6.1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l5,4g2012,18.2.3.6的规定 7.3.4.6.22倍重复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6.1的规定 7.3.4.6.34倍重复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6.2的规定 7.3.4.6.4无重复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6.3的规定 7.3.4.7导频/空子载波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6.3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的规定 7.3.4.8循环前缀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8的规定 7.3.4.9尾比特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3.9的规定 7.3.4.10填充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3.10的规定 7.3.4.11 扰码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3.11的规定 13
GB/T19882.222一2017 7.3.5MIR-OFDM物理层的RF要求 7.3.5.1工作频率范围 MR-OFDMPHY工作频率范围如下: -470MHz510MHz 7.3.5.2发射功率谱密度模板 MR-OFDM的发送PSD模板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3.5.3接收灵敏度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l8.2.4.3中对于模式3和模式4的规定 7.3.5.4相邻信道抑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l8.2.4.4的规定 7.3.5.5备用信道抑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4.5的规定 7.3.5.6发端-收端周转时间 MR-OFDM物理层需要满足5.2.1所述发端-收端周转时间的要求 7.3.5.7收端-发端周转时间 MR-OFDM物理层需要满足5.2.2所述收端-发端周转时间的要求 7.3.5.8误差向量幅度(EVM)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4.8的规定 7.3.5.9发射端中心频率和符号容差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2.4.9的规定 7.3.5.10发射功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2.4.10的规定 7.3.5.11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最大功率 MR-OFDM物理层应符合5.2.4规定的接收机输人最大功率电平,不大于一20dBmm. 7.3.5.12接收机能量检测(ED MR-OFDM物理层应进行5.2.5规定的接收机ED测量 7.3.5.13链接质量指示 MR-OFDM物理层应进行5.2.6规定的LQI测量 14
GB:/T19882.222一2017 7.3.5.14空闲信道评估(cCA MR-OFDP物理层应使用5.2.7中规定的cCA评估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评估 7.4MIR-0-QPSK物理层 7.4.1概述 对于支持的所有带宽(见表2)下,MR-O-QPSK物理层支持多PSDU数据传输率,采用级联的外接 FEEC编码,交织,扩频 数据传输率由变量RateMode配置,见7.4.3.4 对于所有的频带,利用各种扩频因子,采用DSSS实现扩频功能 扩频模式的选取通过变量 SpreadingMode设置,见7.4.3.4 个MR-0-QPSK兼容设备至少支持一种系统允许的频带,见表2 7.4.2NMIR-0-QPSK的PPpU格式 7.4.2.1概述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1的规定 7.4.2.2前导域 在470MHz510MHz频段,前导域包含32个全零比特 7.4.2.3SFD 应符合IEEEstd802.15.42011,18.3.1.2的规定 7.4.2.4PHR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3.1.3的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7.4.2.5PsDU域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1.4的规定 7.4.3MR-O-QPsK调制和编码 7.4.3.1调制模型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1的规定 7.4.3.2SHHR编码和扩展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2的规定 7.4.3.3HR编码和扩展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3的规定,本部分频段470MHz510MHz 7.4.3.4SDU编码和DSSS扩频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4的规定,本部分频段470MHz一510MHz 15
GB/T19882.222一2017 7.4.3.5前向纠错(FEC)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l8.3.2.6的规定 7.4.3.6编码比特交织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7的规定 7.4.3.7 比特差分编码(BDE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8的规定 7.4.3.8直接序列扩频(DsSs)比特-码片映射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9的表169,表170,表171,表173规定 7.4.3.9扰码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l8.3.2.11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7.4.3.10导频插入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3.2.12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0-OPSK调制参数 7.4.3.11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2.13规定 7.4.3.12PIB中属性值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3.2.14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7.4.4MR-0-QPSK物理层的Rr要求 7.4.4.1工作频率范围 MR-O-QPSK物理层工作频段如下 470MHz一510MH2 7.4.4.2发射功率谱密度模板 MR-O-QPSK发射功率谱密度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7.4.4.3接收灵敏度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4.3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7.4.4.4相邻信道干扰抑制 应符合IEEEStd802.15.4g一2012,18.3.4.4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7.4.4.5发端到接收端的周转时间 MR-O-QPSK物理层应满足5.2.1规定的发端到接收端周转时间 16
GB:/T19882.222一2017 7.4.4.6接收端到发送端的周转时间 MR-O-QPSK物理层应满足5.2.2规定的接收端到发送端周转时间 7.4.4.7误差矢量幅度(EVM1)定义 当测试1000次时,发射端EVM值应小于35% EVM测量见5.2.3. 7.4.4.8发送中心频率和符号容差 发射中心频率和符号时钟频率使用同一基准振荡器产生 7.4.4.9发射功率 发射机应至少有一3dBm的发射能力 当需要减少对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干扰时,发射机宜以较低 功率发射 最大发射功率由当地的监管机构加以限制 7.4.4.10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最大功率 MR-O-QPSK物理层应满足5.2.4规定的接收机最大输人电平的要求 7.4.4.11接收机ED MR-O-QPsK物理层应提供5.2.5规定的接收机ED测量 7.4.4.12链路质量指示 MR-O-QPsKPHY应提供5.2.6规定的LQI测量 7.4.4.13空闲信道评估(ccA) 应符合IEEEStd802.15.4g2012,18.3.4.13规定,本部分频段为470MHz510MHz

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物理层规范GB/T19882.222-2017

自动抄表系统是一种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用能计量、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用能计量的准确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费用结算。而无线通信抄表系统则是自动抄表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无线通信抄表系统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终端设备(如智能电表)、集中器以及后台管理系统。其中,终端设备是用于测量用户用电数据并将其传输到集中器的设备,集中器是负责接收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并将其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中进行处理的设备。 针对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物理层通信问题,GB/T19882.222-2017规定了相关的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物理层通信参数、帧结构、误码率等内容。其中,物理层通信参数包括频率范围、调制方式、发送功率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GB/T19882.222-2017还规定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帧结构。在该规范中,帧被分为3个部分:前导码、同步码和数据码。其中,前导码主要用于同步终端设备和集中器之间的时钟,同步码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开始位置,数据码则包含具体的测量数据信息。 最后,针对误码率问题,GB/T19882.222-2017也给出了相应的规范。该规范要求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GB/T19882.222-2017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范,它为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物理层通信规范。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线通信抄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降低其实施和运行成本。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号:GB/T19570-2017。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共有21页,发布于2018-07-01
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的编号:GB/T19996-2017。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共有16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