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401-2008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Permanentmagnetdirectcurrenttorquemotors,Generalspecificationf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0401-2008。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32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0401-198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30
  • 实施日期2009-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2页
  • 文件大小1.06M

以图片形式预览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0401一2008 代替GB/T10401一1989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ieationforpermanentmagnetdirecteurrenttorquemotors 2008-06-13发布 2009-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0401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型号和机座号 运行条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检验规则 交付准备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产品型号 型号命名 " 机座号 15 A》产晶名称代号 15 A.性能参数代号 15 A.5派生代号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性能参数表 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铝镍钻磁钢电机推荐外形及安装尺 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平键键槽轴伸及尺寸 29
GB/T1040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0401一1989《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0401一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一2000K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并为了 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在条款编排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机座号范围扩大,由45320扩大至28~l100. 引用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精密电机厂,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伯承,徐丽,米永存,赵东虹、陈建初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n1l4一1981; -GB/T10401一1989 业
GB/T10401一2008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的型号和机座号、运行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交付准备 本标准适用于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 本标准应与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 各类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以 下简称电机)的具体技术指标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均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一2003,Is2859-1:1999,IDT GB/T7345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10405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JB/T8162一1999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型号和机座号 3.1型号 电机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0405的规定,或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机座号 本标准电机以分装式为基本安装型式 机座号及相应的机座外径如表1规定 表1 单位为毫米 座 号 70 机 28 36 45 55 90 1l0 130 160 分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28 45 55 70 90 1l0 130 160 36 36 58 70 85 105 130 150 18o 组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48 号 20o 250 320 430 560 600 75o 850 机 座 ll00 分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200 250 320 430 560 600 750 850 1100 组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220 280 350 运行条件 使用环境条件 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应在GB/T7345规定的条件中选取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
GB/T10401一2008 TM 图1 4.3技术性能参数 电机的技术性能参数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或参考附录B(资料性附录)的规定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引出线或接线端 5.1.1技术要求 5. .1.1.1出线方式和标记 电机出线方式可用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柱),引出线的长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 定 电机的正,负极性标记符合表2规定 表2 出线方式 正极性标记 负极性标记 引出线 红 黑或白 螺纹接线柱 接线片(柱 5.1.1.2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电机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1.2试验方法 5.1.2.1出线方式和标记 目检出线方式和标记,应符合5.1.1.1的要求 5.1.2.2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检查 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5.1.1.2的要求 5.2外观 5.2.1技术要求 电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无剥落,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应 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晰无误,且不能脱落 5.2.2试验方法 目检电机外观,应符合5.2.1的要求 3 5. 外形和安装尺寸 5.3.1技术要求 电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铝镍钻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参见附录C资料性附录). 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型式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为光轴伸或平键键槽轴伸 推荐平键健槽轴伸及尺寸 参见附录D(资料性附录.
GB/T10401一2008 5.3.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电机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5.3.1的要求 5.4径向间隙 5.4.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组装式电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4.2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面上并尽可能靠近轴承位置,施加产品专 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力,沿与触向垂直的方向加在轴上,先向一个方向,然后向相反方向,观察千分表两次 读数之差即为径向间隙,其值应符合5.4.1的要求 5.5轴向间隙 5.5.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3的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 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3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2870 90130 160~200 250320 轴向间隙 0.050.2 0.10.25 0.150.3 0.20,4 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端面,施加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力,沿 轴向水平方向加在轴上,先向一个方向,然后向相反方向,观察千分表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轴向间隙,其值 应符合5.5.1的要求 5.6轴伸径向圆跳动 5.6.1技术要求 130及以下机座号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2mm;l60320机座号组装式电机 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轴伸径向圆跳动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的规定 5.6.2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外圆上,缓慢地转动电机转轴,在接近轴伸 端面处测取一周内跳动量,取其最大值为轴伸径向圆跳动,其值应符合5.6.1的要求 5.7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5.7.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 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2870 90130 160200 250320 0.05 0,15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0.03 5.7.2试验方法 固定电机转子,将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安装配合圆面上,转动电机定子,测取千分表的最大与最小 读数之差即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其值应符合5.7.1的要求 5.8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5.8.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 垂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T10401一2008 表5 单位为毫米 25032o 机座号 28一70 90一130 160200 0.06 0.15 安装配合端而的垂直度 5.8.2试验方法 固定电机转子,将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定子安装配合端面外缘,转动电机定子,测量一个圆周的跳 动量,其最大值即为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其值应符合5.8.1的要求 5 绝缘介电强度 5.9.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试验电压,无绝缘击穿或飞弧现象 绕组的漏电流应符合GB/T7345的 规定或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表6规定值的80% 表6 单位为伏特 电机峰值堵转电压(标称值 试验电压(有效值) 60及以下 500 >6011o 750 >l10220 1000 >22038o 1500 5.9.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应符合5.9.1的要求 5. 10绝缘电阻 5.10.1技术要求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转子绕组对机壳或轴孔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n;在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规定的相应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湿热条件下,绝缘 电阻应不小于1MQ 在低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0.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值应符合5.10.1的要求 5.11旋转方向 5.11.1技术要求 电机按表2极性接线,在正,负极之间加以直流电压时,从刷架端沿轴向视之电机转轴应逆时针方 向旋转,并规定此旋转方向为正方向 5.11.2试验方法 按5.11.1的规定,将直流电压(小于或等于连续堵转电压)加在电机上,电机的旋转方向应符合 5.11.1的要求 5.12电枢电阻 5.12.1技术要求 电机的电枢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其允差应在规定值的士12.5%范围内 5.12.2试验方法 将小于连续堵转电压的直流电压加在电机上,使电枢堵转在不同位置(至少三处),用直流电桥或电 阻仪测量电机两引出线或接线端的电枢电阻,其平均值应符合5.12.1的要求 5.13电枢电感 5.13.1技术要求 电机的电枢电感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其允差应在规定值的士30%范围内
GB/T10401一2008 5.13.2试验方法 用电感电桥测量电枢在不同位置(至少三处),电机两引出线或接线端在1000Hz频率下的电感 其平均值应符合5.13.1的要求 5.14最大空载转速 5.14.1技术要求 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峰值堵转电压加至电机两引出线端或接线端),其正、反方向的最大空 载转速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同时,正、反转速差应不大于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空 载转速规定值的5% 5.14.2试验方法 电机按图2接线,以峰值堵转电流进行正反方向稳磁,然后以峰值堵转电压(标称值)加到电机两引 出线或接线端,测量正、反方向的最大空载转速并计算正、反转速差,应符合5.l4.1的要求 注:测量器和磅秤不接人 测量器 TM 或磅科 图2 5.15峰值堵转转矩和峰值堵转电压 5.15.1技术要求 对应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峰值堵转电流时的峰值堵转转矩和峰值堵转电压,其值应符合产品 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5.2试验方法 电机按图2接线,在正、反方向通以峰值堵转电流,分别读取转子堵转在三个不同位置时的峰值堵 转转矩和峰值堵转电压,其平均值应符合5.15.1的要求 5.16连续堵转转矩和连续堵转电压 5.16.1技术要求 对应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连续堵转电流时的连续堵转转矩和连续堵转电压,其值应符合产品 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6.2试验方法 电机按图2接线,在正、反方向通以连续堵转电流,分别读取转子堵转在三个不同位置时的连续堵 转转矩和连续堵转电压,其平均值应符合5.16.1的要求 5.17转矩灵敏度 5.17.1技术要求 电机的转矩灵敏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7.2试验方法 以5.15测得的峰值堵转转矩和峰值堵转电流,按式(1)计算,其值应符合5.17.l的要求 " m
GB/T10401一2008 式中: -转矩灵敏度,单位为牛顿米每安培(Nm/A); m; M, -峰值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蜂峰值堵转电流,单位为安培(A) 5.18励磁静摩擦力矩 5.18.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的励磁静摩擦力矩应符合表7的规定,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的励磁静摩擦力矩 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7 单位为牛顿米 机座号 28一70 16o 200一320 90一 S0.08M C0.06M S0.04M 励磁静摩擦力矩 注:M为峰值堵转转矩 5.18.2试验方法 电机空载,使转轴处于任意位置,转子绕组由零开始缓慢施加电压,当转轴开始转动而中途又不停 顿时记录其始动瞬间电流 试验对每个方向进行三次(正、反方向共六次),取其电流平均值乘以转矩灵 敏度,其值应符合5.18.1的要求 允许用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19空载启动电压 5.19.1技术要求 电机的空载起动电压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9.2试验方法 试验前,将电机定子固定,并使电机空转3min一5min 试验时,在电机转子任意起始位置,转子绕 每一旋转方向随机进 组由零开始缓慢施加电压,直至转子开始连续旋转为止,读出此时的电枢电压值 行三次,两个方向共六次;取六次电板电压的最大值即为空载肩动电压 其值应符合5.1B.1的要求 5.20转矩波动系数 5.20.1技术要求 转矩波动系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 560以上机座号电机转矩波动系数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表8 机座号 2870 90160 200~320 430560 转矩波动系数/% 10 5.20.2试验方法 5.20.2.1堵转转矩法 电机按图2接线,在正、反方向通以连续堵转电流,测量转子圆周上均布的四个位置的连续堵转转 矩(正、反方向共八个位置),找出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并按式(2)计算转矩波动系数,其值应符合 5.20.1的要求 M、一M o ×100% K MM 式中 Kmt 转矩波动系数,%; M. 最大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Mmn 最小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5.20.2.2反电势法 电机按图3按线,将电机与稳速转台同轴联结,驱动稳速转台,从波形记录仪上记录电机输出电压
GB/T10401一2008 波形,读取一周范围内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小输出电压,并按式(3)计算出转矩波动系数 所测数据系指 正、反两个方向的两组数据,其转矩波动系数最大值应符合5.20.1的要求 注:波形记录仪包括示波器和x-Y函数记录仪等 U U m×100% U.U 式中: 转矩波动系数,%; K 最大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 最小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mim 稳速 TM 波形记录仪 转奋 图3 5.21粘性阻尼系数 5.21.1技术要求 电机的粘性阻尼系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21.2试验方法 用5.l4和5.15测得的最大空载转速和峰值堵转转矩,按式(4)计算粘性阻尼系数,其值应符合 5.21.1的要求 Mp D= n 式中: D 粘性阻尼系数,单位为牛顿米分钟每转(Nm”min/P); M峰值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最大空载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m0 5.22电气时间常数 5.22.1技术要求 电机的电气时间常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22.2试验方法 用5.12和5.13测得的电枢电阻和电枢电感,按式(5)计算,其值应符合5.22.1的要求 了 - 式中: -电气时间常数,单位为秒(s); R -电枢电阻,单位为欧姆Q); 电枢电感,单位为亨(H 5.23质量 5. .23.1技术要求 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T10401一2008 5.23.2试验方法 用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取电机质量,称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 5.23.1的要求 5.24转矩-电流特性线性度 5.24.1技术要求 电机在转矩从零到连续堵转转矩的范围内,实际转矩-电流特性曲线与最近似的转矩-电流特性直 线部分对应点的数值差,对该点的堵转转矩的比值应符合表9规定,560以上机座号电机的转矩-电流 特性线性度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表9 70 -32o -560 机座号 28 90l60 200 430 二" 二5 转矩-电流特性线性度/% 2.5 5. 24.2试验方法 电机按图2接线,测取正方向对应于100%、80%,60%,50%、40%、30%、20%、15%及10%的连续 堵转转矩时的堵转电流作出转矩-电流特性曲线,根据曲线上的点作出最近似的直线如图4),按式 6)求出0到100%连续堵转转矩范围内的线性度;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反方向的线性度,其值均应符合 5.24.1的要求 |T一I×T. K ×100% 6 I×T” T由式(7)求出 T 一于 ×100% 式中 K -转矩-电流特性线性度,%; T 电流I时的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 电流时的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 电流时的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T 电流I 时的堵转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4 图 5.25转子转动惯量 5.25.1技术要求 电机的转子转动惯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T10401一2008 5.25.2试验方法 选择GB/T7345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测量,其值应符合5.25.l的要求 5.26温升 5.26.1技术要求 电机运行在连续堵转状态下,转子绕组温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26.2试验方法 将电机安装在GB/T7345规定的标准试验支架上或者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支架上,使转子堵 转,然后在室温下放置并使电机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测取转子绕组的电阻R,并记下此时的室温" 然后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通以连续堵转电流,电机达到稳定工作温度后,测取转子绕组的电阻 R,并记下此时的室温a 电机的温升应符合5.26.1的要求 温升按式(8)计算: R-R 1(235十十(t一 8 R 式中; 绕组温升,单位为开尔文(K); 开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试验结束时室温,单位为摄氏度(C); e R 转子绕组在开始温度时的电阻,单位为欧姆(Q) 转子绕组在温度时的电阻,单位为欧姆(Q. 5 27低温 5.27.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试验后,在低温下检查电机的励磁静摩 擦力矩应不超过5.18.1中表7规定值的二倍;在箱外检查电机表面不能有影响电机正常工作的裂纹和 变形 5.27.2试验方法 电机安装在GB/T7345规定的标准试验支架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支架上,不通电放人试验 箱中,箱温降到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然后使电机保温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试验后应符合 5.27.1的要求 5.28高温 5.28.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试验后,在箱内检查电机的绝缘介电强 度和绝缘电阻应分别符合5.9.1和5.10.1的要求;在箱外检查组装式电机轴承内的油脂不允许有外溢 现象 5.28.2试验方法 电机安装在GB/T7345规定的标准试验支架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支架上,不通电放人试验 箱中,箱温升高并保持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下,使之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然后使电机在连 续堵转状态下达到稳定工作温度,试验后应符合5.28.1的要求 5.29振动 5.29.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规定的一种振动试验 试验后,电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 动或损坏,电机的最大空载转速和峰值堵转转矩应分别符合5.14.1和5.15.1的要求 5.29.2试验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牢固地安装在试验支架上,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时电机
GB/T10401一2008 在连续堵转电压下空载运行,试验后应符合5.29.1的要求 5.30冲击 5.30.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规定的一种冲击试验 试验后,电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 动或损坏,电机的最大空载转速和峰值堵转转矩应分别符合5.14.1和5.15.1的要求 5.30.2试验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牢固地安装在试验支架上,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时电机 在连续堵转电压下空载运行,试验后应符合5.30.1的要求 5.31恒定湿热 5.31.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温度为(40士2)C,相对湿度为90%95%时间为2d或按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恒 定湿热试验 试验后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5.10.1的要求,电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 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5.31.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5.31.1的要求 5.32寿命 技术要求 5.32.1 电机应能正常连续工作500h 试验后检查峰值堵转转矩、峰值堵转电压和转矩灵敏度应符合 5.15.1和5.17.1的要求 5.32.2试验方法 电机安装在试验支架上,施加连续堵转电压,其运行方式及试验时间见表10 试验后应符合 5.32.1的要求 表10 机 座 号 轴伸位置 运行方式 试验时间/h 温度/c 水平 32士1 垂直向上 12士1 向上45 空载 12士l H 向下45 12士l 12士1l 90及以下 垂直向下 空载 90士1 -连续堵转转矩 170士1 水平 -连续堵转转矩 160士1 15~35 空载 170士1 170士1 连续罐转转矩 1l0及以上 水平或垂直 一连线墙转转矩 160士1 注1:L是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值 注2:H是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值 注3:在每一轴伸位置,电机正、反方向旋转时间各为50% 注4:电机试验24h改变一次转向,在每次改变轴伸位置和运行方式时,允许清理换向器表面的碳粉 10
GB/T10401一2008 5.33盐雾 5.3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16h盐雾腐蚀 试验后,电机应拆开检查,任何部位不能有明显的腐蚀 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5.33.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5.33.1的要求 试验条件 6.1.1大气条件 试验的大气条件拨GBT734行的规定 6.1.2试验电源 纹波电压:满载输出时,不大于0.5% 电压稳定度;当电网电压在220V的士10%范围内变动,负载电流不变时,输出直流电压变化不大 于0.5% 6.1.3测试仪表精度 测试仪表精度;A组检验不低于1级;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不低于0.5级 转矩测试装置的精度不低于1% 6.1.4稳速转台精度 稳速转台的稳速精度不低于0.5% 6.1.5电机的安装 如无特殊规定,试验时电机应轴向水平安装 430机座号以上的电机允许垂直安装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鉴定检验; a b)质量一致性检验 7.2鉴定检验 7.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C组检验: 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a b 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原器件变更时; c 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d 7.2.2样机数量 从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注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六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得少于两台 7.2.3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编号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参照表1l规定进行 1l
GB/T10401一2008 表11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鉴定检验 检 目 序号 验项 样机编号 方法条款 A组检验c组检验 引出线或接线端出线方式和标记 5.1.1.1和5.1.2.1 1,2,3,4 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5.1.1.2和5.1.2.2 1,2,3,4 5.2 1,2.3,4 外观 外形和安装尺寸 5.3 1,2,3,4 径向间隙"d 1,2.3,4 5.4 轴向间隙 5.5 1,2,3,4 轴伸径向圆跳动" 5.6 1,2,3,4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5.7 1,2.3,4 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5.8 1,2,3,4 10 绝缘介电强度 5.9 1,2.3,4 11 绝缘电阻 5.10 1,2,3,4 12 旋转方向 5,l1 1,2,3,4 13 电枢电阻 5.12 1,2,3,4 14 电枢电感 5,13 1,2,3,4 15 最大空载转速 5.14 1,2.3,4 16 峰值堵转转矩和峰值堵转电压 5.15 1,2,3,4 17 1,2.3,4 连续堵转转矩和连续堵转电压 5,16 18 转矩灵敏度 5.17 1,2,3,4 19 励磁静摩擦力矩" 5,18 1,2,3,4 20 空载启动电压 5.19 1,2.3,4 21 转矩波动系数 5.20 1,2 22 粘性阻尼系数 5,21 1,2.3,4 233 电气时间常数 5.22 1,2,3,4 1.2 24 质量 5,23 25 转矩-电流特性线性度 5.24 1,2,3,4 26 转子转动惯量 5,25 1,2 27 温升 5.26 1,2.3,4 28 低温 5.27 3,4 29 高温 5,28 3,4 30 振动h," 5.29 3,4 31 冲击h," 5,30 3,4 32 恒定湿热 5.31 3,4 33 寿命"," 5.32 1,2 34 盐雾 5.33 1.2 注;“、/”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一”表示不进行该项检验 分装式电机不检验; h分装式电机可用部件进行检验 当有要求时,需进行检验的项目 d分装式电机可随整机考核,在试验得出结论前不影响电机鉴定 12
GB/T10401一2008 7.2.4检验结果的评定 7.2.4.1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7.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7.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电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一 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 机的任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7.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 7.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 失效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 不合格 7.2.4.6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电机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样 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项 目的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按7.2.3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其所有的电机鉴定检验不 合格 本检验不允许样机替换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电机均鉴定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电机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电机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差异性鉴定检 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电机鉴定检验合格 7.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电机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出厂检验 b)C组检验是周期性的检验 7.3.1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11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中检验水平I,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接收质 量限(AQL值),由使用方和制造方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电机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电机为不合格品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电机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注:表11所列项目,由制造商根据电机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程度选择使用 所选项目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用户 要求 7.3.2C组检验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ll规定进行 7.3.2.1检验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相关项目检验 a 13
GB/T10401一2008 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D e)周期检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d)政府或行业监管产晶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7.3.2.2检验规则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11规定进行 C组检验样机从已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抽取,对未作过A组检验的样机应补作A组检验项目 的试验,待合格后方能进行C组检验其余项目的试验 C组检验样机数量及检验结果评定按7.2.1和7.2.3的规定 若C组检验不合格,由制造商消除不合格原因后,重新进行C组检验 交付准备 总则 除非另有规定,交付的电机应是通过设计确认后制造的,且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 8.2 包装 电机包装应符合JB/T8162一1999的规定,制造商应确保产品通过包装能得到有效防护 8.3运输 起 制 包装的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敲击,严禁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 造商应将通过标识和协议方式将运输条件告知用户承运商 8 储存 电机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C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清洁且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空气中 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由制造商规定 制造商应将储存条件和储存期告 知用户 8.5保证期 保证期系制造商就电机正确储存和使用期限而向用户的承诺 保证期是从产品出厂之日算起的存放期(包括运输期)与保用期之和 保用期从电机包装起封开始计算,分为一年和两年半两种 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在正确存放和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电机在保用期(不超过保证工作期限)内正常工作 如在保用期内电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商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14
GB/T10401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 品 型 号 A.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按GB/T10405的规定由下列部分组成 2 3 派生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A.2机座号 机座号以电机机座外圆直径表示(mm),若外圆直径基本尺寸非整数时,应取整数部分 A.3产品名称代号 LY 一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铝镍钻); YX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稀土钞钻); LYN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钦铁棚) 性能参数代号 A,4 性能参数代号由2位(稀土磁钢)或3位(铝镍钻磁钢)数字组成,铝镍钻磁钢电机的第一位数字5 表示5类磁钢,8表示8类磁钢;后面的数字及稀土磁钢电机的两位数字为序号,由0199给出 A.5派生代号 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表示,但不得使用I、0字母 用字母乙表示组装式电机 其他字母的含义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示例: 55L.Y501系指55机座号第一个五类铝镍钻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产品 55LY8o1-Z系指55机座号第一个八类铝镍钻水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组装式产品 15
GB/T10401一2008 2 二 豆 7 9 3 3 3 83 " 5 了 新 e te 0 e L门 当 V - a X g 5 豆 游 s - 一 o 5 o m 尔 2 爸 S 2 乌 回 三 " 三 S 子 c o d 2 s 荟 品 5. 9 嵌 oe 6m e 肤 板 d s s cd m 至 的 签 哄 要 怅 oo 染 m 8 封 悠 o 5 oo1 m 盒 晨 食 C N m 食 巴 9 5 S s 品 斗 5 斗 5 品 s 5 斗 斗 日 营 S 高 h 买 客 三 5 回 二 9 9 出 16
GB/T10401一2008 3 2 o 2 3 好 3 9 部 品 品 5 5 查 蚊 oo u的的 u门n s S x x X s 二 路 豆 R器 R器 o 6 Si d o Lm 3 刻 " 回 s 乌 乌 发 S S 5 司 二 " 点 S g 二 9 s In Oo L n 二 g 3 s 三 g o. 一 = B Ln " 怅 otn 1nLn 目 房 m 多 回 乌 8 g s p s 斗 S 5 S 3 S 3 品 S 等 S 日 品 三 0 装 5 买 英 发 营 发 e 品 3 品 S 8 8 雨 品 品 5
GB/T10401一2008 oo unun 2了 g 3 9 2 9 9 O 路 器 器 8 路 S 最 Oe 9mp m 的 管 三 岁 房 治 英 二 s 艺 " 2 容 三 路 e 6m 3 二 品 8 s 路 5 5 o o 个 8 s s " 一 = 怅 员 房 富 品 房 鲁 ] 8 9 9 L S 3 5 S 忽5s 品 3 品 m As e E 路 6m LR 2 8 8 西 8 品 8
GB/T10401一2008 oo g d 9 e e 品 宗 " " 部 3 8 导 品 品 " 8 9 最 tC oo Ln m 管 岁 爱 8 3 岛 二 的 艺 各 的 n 3 二 品 " 路 品 品 曾" 个 9 D e o S 8 三 乌 8 S 一 = 8 0m 怅 " 驴 9 享 盒 司 赛 员 e 司 8 营 三 L 品 s 5 8 S 品 S 8 5 曾 品 会 8 品 品 m P 复 8 g 19
GB/T10401一2008 当 " " 9 口 8 品 品 8 " R 品 3 二 二 3 司 新 e C S 9mp un p 5 s 每 三 S " X 耸 8 发 S 8 咨 9 S 3 5 i的 d 的 菜 入 窗 o o o i 夕 g 昏 出 s s 曾 C e 9 9 令 9 s s s s 9 回 一 = em 怅 Ca 8 s 艺 " 国 司 8 三 多 曾 色 朝 2 " S un S 品 S 品 S S 8 d 器 " 器 " E 刷 治 品 部 8 3 20
GB/T10401一2008 o g" 2 s 9 三 5 " " 19 9 二 " 品 8 8 8 器 " 品 品 " S nLn d " 二 9 g 三 S o 曾 s 3 菜 2 入 2 9 新 6m n oo G e 夕 二 象 当 窗 S8 发 o oo n C 门 迎 9 " 9 E 路 一 = 怅 e O s s 3 阁 总 艺 自 品 8 8 8 8 会 8 8 品 8品 曰 器 委 器 三 8 三 8 8 三 总 月 8 8 的 d 多 中 营 营 出
GB/T10401一2008 c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铝镍钻磁钢电机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 以定子外圆及转子轴孔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1和图C.2所示,五类铝镍钻磁钢分装式电机,尺寸 应符合表C.1规定;八类铝镍钻磁钢分装式电机,尺寸应符合表C.2规定 组装式之一: 以端部止口及螺孔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3所示,五类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尺寸应符合表C.3 规定;八类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尺寸应符合表C.4规定 组装式之二 以方形凸缘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4所示,五类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尺寸应符合表C.5规定; 八类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尺寸应符合表C.6规定 稀土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待补充 -Ms或s)均布 转定子电剧坚 H s D 图C1 22
GB/T10401一2008 均布 转子定子电剧架 囚 e s 必D 图c.2 表C.1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 机座号 D MS(S D 公差h 公差H 8H 16 36 36 8.5 M2(2.4 0.1 21 11 18 M2(3.o 45 45 11 0.2 0.8 12 23 19 56 55 15 0.2 0.8 1o M2(3.0) 12 24 24 70 70 16 22 M2(3.0) 0.4 0.8 17 31 12 26 90 90 32 2: M3(3.4 0.4 22 36 12 26 110 11o M4(4.5) 40 48 0.4 36 22 28 12 70 130 130 6o M4(4.5 0.4 22 38 22 40 90 160 160 80 M5(5.5 0.4 32 50 42 22 M5(5.5 200 200 100 1l0 0.6 3.5 52 32 23
GB/T10401一2008 表C.1续) 单位为毫米 基 尺 MS(s) 机座号 D 公差 公差H 8H 44 22 250 250 140 152 M6(6.6 0.6 32 54 22 50 M8(9.o) 32 320 320 180 165 0.8 60 70 42 表C.2 单位为毫米 基 本尺 寸 D 机座号 MS(S 轴孔键槽 D L ! 宽 高 公差h公差H 8H 25 10 36 36 10 M2(2.4 35 2o 25 10 45 45 10 15 M2(3,0 0.4 35 20 25 55 55 25 M2(3,0)y 20 0.4 35 20 33 15 70 70 l0 16 M2(a.0y 0.4 48 30 8.5 63 45 33 15 90 0.4 48 90 30 36 M3(3.4 30 8.5 63 33 15 50 56 48 110 110 M4(4,5 0.4 30 8,5 63 45 33 15 130 130 70 76 M4(4.5y 48 30 8.5 0.4 63 45 35 15 90 160 160 98 M5(5.5 0.6 50 30 9,5 5 2.1 65 45 35 15 50 13o 138 M5(5,5y 3o 9.5 200 200 0.6 2.1 65 45 214
GB/T10401一2008 表C.2(续) 单位为毫米 本尺 基 Ms(s) 机座号 轴孔键槽 L ! 公差h 公差H 8H 宽 高 45 20 250 250 160 168 M6(6.6 0.6 65 2.1 85 60 45 20 65 40 320 320 225 233 M8(9,0 0.8 85 60 105 80 4xMSOS 图C.3 3 表C.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 机座号 MS D D. E D E L V 公差h公差士0.1公差h0 公差8H 公差h 32 2 12 12 36 36 2.5 48 M3 0.2 37 37 5 45 2.5 58 51 M3 12 12 42 25
GB/T10401一2008 表C.3(续) 单位为毫米 寸 基本尺 D D 机座号 MS D E E l l 公差h公差士a1公差hd 公差8H 公差 35 55 55 2.5 70 62 M3 0.2 18 16 40 40 70 70 85 77 M4 0.2 22 20 13 12 50 45 105 97 M4 22 20 13 12 90 90 0.2 55 50 11 23 13 12 110 11o 130 120 M5 0.4 25 60 50 14 16 15 130 130 150 140 M5 0.4 32 30 60 70 5 60 160 180 170 M6 0.4 16 42 40 16 8c 表C 4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 机座号 MsS D. D D L E L E 公差;公差士0.1]公差h 公差8H 公差f 58 42 12 12 36 36 2.5 48 M3 63 55 45 45 2.5 58 51 M3 0.2 12 12 65 59 55 55 2.5 70 62 M3 0.3 18 18 69 70 77 13 12 85 70 70 85 M4 0.3 22 220 100 72 105 97 M4 22 13 12 87 90 90 0.3 20 102 75 110 1l0 30 120 M5 0.3 ll 25 23 13 12 90 105 80 15 150 M5 130 130 140 0.3 14 32 30 16 95 1l0 26
GB/T10401一2008 表C.4(续)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 机座号 MS D L E E V 公差h公差土0公差1 公差8H 公差 ue 91 16 42 40 16 15 160 16o 180 170 M6 0.3 106 121 4x公 cA 图 表C.5 单位为毫米 D D D. D 4s E 机座号 I 公差 公差 公差 公差 f h h 士0.l h 50 154 10 14 16 130 130 150 170 0.4 32 30 15 60 70 15 160 160 184 10 180 200 04 16 42 40 16 80 75 200 224 15 250 12 0.6 52 19 18 200 220 20 50 85 75 250 250 286 15 28o0 310 12 0.6 25 62" 60 19 18 85 85 20 16 21 95 320 320 358 350 380 0.6 30 82 80 20 105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的编号:GB/T9651-2008。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共有36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9651-1988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2351-2008。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2351-1990 下一篇
相关推荐